高考前有两个先录取的考试。高职先录取的考试、全面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

山东高考2020年全面改革

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水母网3月28日讯(YMG记者 刘晋) 3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根据方案,山东夏季高考自2020年起,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考生的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

据悉,本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将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2020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合格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考试成绩纳入夏季高考招生录取。

合格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等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条件成熟时,可纳入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学生所选等级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合格者不得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合格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等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以及通用技术科目合格考试的学校考试部分,采用“过程性学习成果+专项测试”的方式确定成绩,全省制定统一方案,各市组织实施。

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学生应依据课程安排自主选择考试时间,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学生在校期间如有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合格考试科目,允许其在离校两年内继续参加合格考试。

等级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后进行。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参加1次选考科目的等级考试。其他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等级考试,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等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合格考试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考试科目成绩按照等级呈现,依据转换规则转换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建立并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其中,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等能力;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客观记录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典型事实材料,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整理,遴选能够反映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标志性成果等相关材料,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入档申请。学校对学生提报入档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公示,接受监督,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公示确认后不得更改。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学校招生章程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时,高校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对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对考生综合素质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

夏季统考为3+3模式,外语将分两次考试进行

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份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考生的外语高考成绩由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条件成熟时,增加口语测试并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外语科目考试适当增加听说部分成绩的比重。

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是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 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科目报考要求,在山东招生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提出在山东招生的分专业(类)等级考试科目要求。高校应按照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原则,提出等级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并提前2年向社会公布。

招生录取。夏季高考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招生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自主招生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高校自主招生旨在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考生须向相关高校报名,按规定参加夏季高考,达到相应要求,并接受报考学校的考核。学校考核安排在统一高考后、夏季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

报考要求,试点高校结合本校办学特点、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高校要制定自主招生简章,规范并公开考核程序、招生办法和录取结果,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的考核招生方式。高校自主招生对高考成绩的最低要求,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普通批次前进行。试点高校根据本校自主招生简章,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考生的入选资格、专业及优惠分值。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综合素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可由试点高校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核准后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夏考成绩占比不低于50%

在部分中央部属和办学水平较高的省属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探索高校多元录取招生模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要求招生高校制定并公开招生办法,明确报考条件,规定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程序,确定成绩比例,规范组织录取。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提出申请,接受报考学校考核,按规定参加夏季高考并达到规定要求。

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成绩由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等)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组成,其中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招生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做好学校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评定工作。

春考专业技能考试最多可参加2次测试

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模式,总分为750分。“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文化素质总分320分。“专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总分430分,其中专业知识满分为2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230分。技能测试成绩根据专业类目性质,可使用分数表达或等级表达,如果使用等级表达,可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计230分、190分、150分、110分、70分。

“文化素质”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技能”考试的专业知识部分考试采用笔试,安排在每年5月份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从2020年起,“专业技能”考试的技能测试部分,按照招生专业类目由山东省行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牵头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技能测试可根据需要采用笔试、实际操作,或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测试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随机性。技能测试时间安排在上一年度7—12月份进行,考生最多可参加2次测试,取最好成绩计入。

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按专业类目实行平行志愿,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类目选择相应专业和学校。招生院校依据考生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自2020年起,春季高考单独考试招生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实施范围为省内具备中职学生继续培养条件、技术技能含量高的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

考生需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包括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可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也可由相同或相近类型招生院校联合组织。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自2020年起,春考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实施范围为学校定位明确、招生管理规范、行业特色鲜明且社会急需的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

考生需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报考模式:“专业(类)+学校”

山东高考综合改革在志愿与投档录取模式上作出重大变革

水母网3月28日讯 (YMG记者 刘晋) 根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将按照“专业(类)+学校”的方式实行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这是对当前高考志愿与投档录取模式作出的重大变革。

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高校招生一直实行“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填报志愿时,首先要选择报考学校,然后再从选报的学校中选择专业。比如目前我省的本科普通批,每位考生可以选择1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可选择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录取过程中,以考生选择的学校为单位投档,一个学校作为一个投档单位,不考虑考生填报的是哪个专业志愿。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了某一志愿学校,并且考生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一般不会因为总分低而被学校退档。“学校+专业”模式下,每一个招生学校有一条最低录取分数线。

“学校+专业”的模式,一方面,考生会经常纠结于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优先考虑专业的问题。每年,都会有学生被录取到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却被安排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爱好得不到尊重,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容易使高校过度关注自己的最低录取线是多少,比同类学校高还是低?在最低录取线的保护下,一般地方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水平多高,都无法与大家心目中的“名校”或“重点高校”竞争,学校内的所有专业的差异也被掩盖,不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利于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竞争。

基于上述原因,本次高考综合改革,实行“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学校与专业的简单的顺序调换,最大的区别是由以往的学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由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变为以一个专业(类)加一所学校为一个单位投档。比如,北京大学在山东投放了汉语言文学、金融学等10个专业(类)的招生计划,清华大学投放汉语言文学、金融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等15个专业(类),假设考生选考科目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在规定的志愿数量内,按照专业报考要求,考生志愿填报大致会呈现三种情形:一是可以选择同一学校的所有专业,如志愿1-10为北京大学的10个专业,志愿11-25为清华大学的15个专业;二是可以选择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如志愿一为汉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志愿二为汉语言文学(清华大学),志愿三为汉语言文学(其他某一高校);三是可以交叉填报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如志愿一汉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志愿二汉语言文学(清华大学),志愿三土木工程(清华大学),志愿四金融学(北京大学)……以此类推。

实行“专业(类)+学校”的模式后,仍然按照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规则投档。为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将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各专业(类)的缺额计划通过征集志愿完成。

实行“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至少有四方面的优点:

一是充分体现考生的职业倾向和专业兴趣爱好,考生入学后,专业思想更加牢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是由于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不用担心被录取学校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尊重了考生的专业选择权。

三是有利于学校录取到专业志向明确的考生,便于组织管理,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打破了过去“学校+专业(类)”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对高校弱势专业的招生保护,促使高校更加注重专业调整和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吸引到更多的优秀生源,进而促进高等学校内部和高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竞争。

学生根据高校要求选择三门等级考试科目

改革方案里指出,新高考制度下高校要提出在山东招生的等级考试科目要求,下面分析一下“高校选科”与“学生选考”之间的关系。

所谓“高校选科”,是指高校按照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确定高中学生报考本专业必须学习的等级考试科目。所谓“学生选考”,是指高中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和自身兴趣、志向和学习优势,综合分析自己要选择哪三门学科作为自己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

“高校选科”和“学生选考”是这次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这项制度的设计,基于三个“还给”,即: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把办学自主权还给高中,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赋予了高校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确定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相关课程的权利,这是尊重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重要体现;把办学自主权还给高中,使高中学校能够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普遍实施,逐步走出同质化教育的羁绊,迈向特色化多样化办学道路。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选择权利,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释放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保障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实现了“三个联结”:一是学习兴趣的联结。高中生除了必修课程的学习,其选修课程的学习必然是基于自身兴趣的优势学科;二是专业学习基础的双向联结。“高校选科”与“高中选课”的对接,推动的是高中学生对必备的专业学习基础相关课程的学习;三是综合素质的双向联结。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性成果纳入高校招生依据或者参考,考察的是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校专业学习的相关性,突破了过去高校招生只看冷冰冰的分,而忽视活生生的人的局面。

不得将不合格的科目作为等级考科目

改革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二者具体有什么区别?

据记者了解,合格考试与等级考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成绩呈现方式、考试范围、考试目的、成绩使用、试题难度、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

一是关于考试科目及成绩呈现方式:合格考试包括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成绩呈现为“合格”或“不合格”。“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不是按比例划定的,而是按照学业质量来确定,60分合格,达不到60分就是不合格。

关于等级考试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由学生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等级转换办法经过换算后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对等级科目的选择是有条件限制的。一是不得将达不到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合格”要求的科目作为等级考科目。二是要考虑自己选择的等级考科目能否满足高校对专业选科的要求。

二是关于考试范围:合格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等级考试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和选修1(2018级以后称为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

三是关于考试目的及成绩使用:合格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强调共同基础,通俗地说可以称为“强化基础”,是一种标准参照考试。合格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和春季高考高职(专科)录取的主要依据;等级考试是一种常模参照考试,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业水平和学科特长,考试难度相对较大,强调区分度,通俗地说可以称为“突出个性”。等级考试成绩是学生参加本科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四是关于考试时间和次数: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高中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等级考试时间安排在夏季高考(统一高考)后进行,普通高中生在校期间只有1次考试机会。其他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等级考试,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等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本报综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内容摘要:广东高职2017年学考成绩录取,录后仍参加高考本科高校录取今年高职院校依据学考录取的招生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今年是我省首次实行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进行招生录取,我省将充分挖潜高职院校办学潜力,尽量满足更多考生想上大学的意愿,初步共安排招生计划7万多名,其中文科类约3.34万名,理科类约3.69万名。录取时,将根据考生...

广东高职2017年学考成绩录取,录后仍参加高考本科高校录取

今年高职院校依据学考录取的招生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今年是我省首次实行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进行招生录取,我省将充分挖潜高职院校办学潜力,尽量满足更多考生想上大学的意愿,初步共安排招生计划7万多名,其中文科类约3.34万名,理科类约3.69万名。录取时,将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实际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填报志愿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考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仍可以参加今年的普通高考并参加本科高校录取,但不能参加普通高考高职高专层次的录取(包括高职院校自主招生、3+技能证书等)。

  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招生录取为什么安排在同一批次进行?

  首先,今年,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招生录取的实际,将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招生录取安排在同一批次进行,符合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造条件逐步减少和淡化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的精神。其次,高职院校依据学考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对高校而言,公办和民办高校同等对待、同等权利、平等竞争。对广大考生而言,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考生可选择填报的院校和专业志愿的空间更大了。考生可以更好地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情况条件,选择自己喜欢比较心仪和向往的专业,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高职院校依据学考录取安排在什么时候进行?

  今年高职院校依据学考录取安排在4月6日-13日进行,其中4月6日―9日为第一次录取,将完成10个院校志愿的录取工作;4月10日―13日为第二次录取,即征集志愿录取,第一次录取结束后如高职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组织符合条件而未被录取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进行第二次录取。

  为什么第一次录取要采用志愿优先与分数优先相结合的模式?

  今年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招生录取的第一次录取采用志愿优先与分数优先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是考虑到往年考生报考高职院校志愿不均衡的实际,以及各高职院校录取新生报到率不同情况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确保高分高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针对性和成功率,提高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需求科学选拔人才,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助高校顺利完成招生任务,促进高职院校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

  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召开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场工作总结会,参加高考录取的全体干部员工参加了会议。会上,各招生录取场业务组组长分别就今年招生录取的业务工作做了总结汇报,招生录取场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做了总结点评并提出工作要求。招生录取场领导小组组长、省招生办主任王斌伟主持会议并作讲话。

  王斌伟指出,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大家的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下平稳顺利有序,亮点纷呈、成绩显著。一是融入式党建扎实有效,确保招生录取平稳顺利,二是改革成效明显,院校投档录取呈现“一低两高”特点,即退档率低、投档率高、录取率高,特别是本科批次的录取成绩显著,高分优先投档线投档率、本科批次投档率分别为98.8%、99.3%,分别高于去年6.5个和5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最好水平,三是录取场工作运转高效有序,实现“两快两平”,即信息发布快、录取进程快、平稳、公平,四是招生录取服务贴心暖心,做到“四个满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王斌伟分析了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招生录取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严格纪律,加强监管,使得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更高效、更阳光、更公平、更科学。一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录取改革。包括进一步优化录取批次调整,深化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打通并拓宽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长通道,继续完善音乐美术统考的体制机制, 规范完善艺术类专业校考管理, 优化高考各环节工作机制;二是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研制、配套文件的制订、高中办学基础条件的建设。按程序报批后抓好改革方案的实施。同时,特别要注意提前谋划和推进改革方案与具体实施之间的配套衔接,抓早抓细,确保改革稳步实施,取得实效。三是全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化。继续完善现有的高考报名、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全流程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新高考改革,加快高中学考、新高考报名录取系统的开发进程;四是全力完成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按照2018年工作要点和年中总结会的部署要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合力推动考试招生系统五大攻坚行动方案结出丰硕成果。

  面对异常繁重的改革和工作推进任务,王斌伟要求全院干部员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破解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打造一个让党和政府更加放心、考生和社会更加满意的“阳光工程”,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多少分能上二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