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婴儿微量元素和婴儿血红蛋白正常值多少钱

聊聊有木有必要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测试呢?
[摘要]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顾名思义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含量是极少的,但却对人体极为重要。做微量元素检测纯属“跟风”行为不可取相关视频:婴幼儿是否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呢?来源:腾讯视频
有很多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做微量元素检测,也急着让自己的孩子去检测,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跟风”行为。小编提醒,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是一个参考。目前国际上,微量元素检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医院和机构,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可能也不同。通常用静脉血检测是比较准确的,但对小宝宝来说可能比较痛苦,所以最广泛使用的筛查方法是采指血检测。这种方法虽然方便,孩子的痛苦也小,相对静脉血检测,准确性稍差。因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原本含量就极少,仅仅靠几滴血做出的检测,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是动态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被检测者近一两天的饮食状况也会影响到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而包括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等在内的因素也会影响其结果。一般情况下,不能只是单纯地看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进行判断,而应该结合宝宝的临床症状,在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对症调理身体。 观察宝宝临床表现比微量元素检测靠谱其实在宝宝日常的保健过程中,是不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检测不应该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只要家长们平时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即可。如果想了解自己孩子的营养是否均衡,只要通过健康体检中的血红蛋白检测就已足够,血红蛋白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贫血,而贫血是目前儿童可能出现的常见不良症状。如果自己的孩子确实出现明显不良的临床症状,可根据孩子的表现大概了解宝宝缺哪种元素。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比微量元素检测靠谱。一般而言,容易出现乏力、食欲差、贫血、记忆力差的宝宝多是因为缺铁;容易发生口腔溃疡、挑食的宝宝多是因为缺锌;而平时总是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生长慢的宝宝则是因为缺乏钙元素。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宝宝很少会出现元素缺乏的。另外,对于婴幼儿期的宝宝,应该按照医嘱补充维生素,按时添加辅食,应该不会缺乏微量元素。万一宝宝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是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充使宝宝身体调理好的,通常一周内就可以达到正常指标。例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盲目给孩子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 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健康有方】生活要规律,早睡早起床;运动强筋骨,吐纳肺腑良;饮食八分饱,清淡舒胃肠;三餐粗淡饭,戒烟酒适量;静心且包容,蓄精防劳伤;交友诉衷肠,善良寿而康;忧愁催人老,乐观寿自长;有病早就医,诸疾重预防;贵在常坚持,保健在经常;四季勤锻炼,祝大家永健康!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自从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医院开始开展微量元素检验以来,至今微量元素检测已经成了一些医院儿保科和儿科必做的常规体检项目,而一些家长也热衷于微量元素的检查,因为她们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营养状况。经常有家长就检测的结果来问我如何处理。我说:“目前所有的检测微量元素的手结果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的症状。这些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
从营养学上分类,在体内含量较多且大于5克、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毫克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钾、镁、钠、氯、硫等7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人体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极少,甚至仅仅有痕量,但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三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重新界定:
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锌、铁、硒、铜、钼、钴、铬等8种。
2,人体可能必需微量元素:锰、硅、硼、矾、镍等5种。
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元素:氟、锡、铅、镉、汞、砷、铝和镍等7种。
检验微量元素大多通过三种途径:头发、指血、静脉血。
通过头发检验: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每个人头发的发质、环境的污染、洗涤的方法、使用的洗涤剂,取头发的部位、取头发使用的工具以及化验室内的环境、各家使用的检验仪器的不同都影响着检验的结果。
通过静脉血检查:目前来说静脉血检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真实营养状况,因为很多微量元素存在于血液中只是极少量,有的微量元素甚至还不到身体储存量的1%,静脉血检查包括采集指血检查只能反映身体血液中瞬间的必需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的情况,在采集标本过程中也极易受到污染。因此化验结果也只能供临床参考。由于取血比较困难,所以目前一些医院多以取指血检测。
通过指血检查: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小,但是缺点也很多:针刺的部位如果进针浅血液流不出来,化验师通过手挤出血液来,势必会将周围的组织液混入,同时标本极易污染,这样的检测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
在采集过程中标本存在着交叉污染的情况、各个医院所采用的化验仪器是不同的、化验用的微量元素专用试管是否合格、以及封闭试管的各种材料是否合格、化验员的专业水平如何、化验室的环境是否符合标准,即使以上都合格,小儿当时的饮食、食物的品种、患有的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同时孩子的一些表现,例如,孩子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等,也不是缺铁的特异性表现。孩子口腔溃疡、挑食、偏食、消瘦也不是低锌的特异性表现。小婴儿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肋缘外翻等也不都是缺钙的特异性表现。正因为这些临床表现往往也是其它疾病的一些临床症状或者是婴幼儿时期的特有的一种正常现象。因此也要作为临床医生也不能以此而判断孩子是缺某种元素,而盲目地让家长进行进补。
目前检测微量元素主要是检测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因为一部分常量元素因与孩子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也在检测范围内,例如钙、镁。微量元素主要检测锌、铁、铜,有的医院还检验铅。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大家就十分清楚了,我们一些医院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是多么不可靠了。
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钙占人体重量的1.5%~2%,主要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齿中。余下的1%的钙常以结合的或游离的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这就是医学上称为的“混溶钙池”。其中血钙在体内的含量还不足1%。混溶钙池的钙是维持着体内多种正常生理状态,且骨骼钙和混溶钙池钙在体内维持着动态平衡:当血钙降低时,骨骼中大部分的钙可以随时游离出来以补充血钙的不足,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所以通过指血或静脉血化验全身钙元素的营养状况是不准确的。
有关钙的具体内容情况上篇博文:婴幼儿是需要补钙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
&&&体内的铁分为储存铁和功能铁。储存铁是以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两种形式存在于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和骨髓中。大多数功能铁是以血红素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如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许多酶也含有铁。所以通过血清铁反映全身铁的营养状况也是不可取的。缺铁不但可以造成孩子贫血,而且还造成孩子心理和行为发育的异常,降低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即使纠正了缺铁也难于弥补。缺铁的孩子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体温中枢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同时孩子缺铁时,可使铅进入体内的速度提升4~6倍。
目前我国多以血红蛋白含量作为诊断贫血指标,但这不是特异性指标。幼儿最容易发生缺铁,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迅速,需要量相对比较多,如果平时饮食中不注意即使一些含铁多的食品,孩子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孩子一旦发现贫血了其实已经对一些组织器官造成了伤害。
含铁多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鸡胗、大豆、黑木耳、芝麻酱,瘦肉。蛋黄等。
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主要是以酶的成分之一存在于体内。在体内主要分布在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体液及分泌物,大约60%储存在肌肉,30%储存在骨骼中,在骨骼中的锌不易被动用。血液含量很少,不到总锌量的0.5%。而且血液锌75~88%主要在红细胞中,血浆锌只占血液锌的12~23%,只有3%的血液锌是存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当人体锌处于平衡状态时,90%摄入的锌会从大便中排出,其余的由汗、尿和头发排出。锌参与构成体内200多种含锌酶,是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重要的辅酶。影响核酸、蛋白质、糖和骨钙的代谢,对性腺发育和成熟有促进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同时锌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活性、促进细胞免疫。维持正常味觉等重要作用。
目前营养学界对于锌的营养评价的指标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人初乳中锌含量较高,产生1周乳汁含锌量下降。但是乳锌含量与孕期和哺乳期膳食锌的摄入量有很大关系,因此乳锌的个体差异很大。小婴儿6个月内从母乳或者配方奶(配方奶都是强化锌的)中获取的锌足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基本不会出现缺锌的现象。6个月以后随着辅食的添加,家长注意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锌的食品,孩子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还能摄取一部分锌,因此也不会发生缺锌的现象。含锌多的食物主要贝壳类海产品、动物内脏、干果类、谷类胚芽、和麦麸。如生蚝、海蛎肉、小麦胚粉、山核桃。
宝宝如果锌摄入不足会发生锌缺乏症:生长发育迟缓、性成熟推迟,嗅觉减退、出现厌食和异食癖、伤口愈合慢,易感染,孕妇早期缺锌可造成畸胎。
锌摄入过多也可引起中毒。一般饮食不会引起锌摄入过量,主要是口服和静脉给予补充大量的锌可以引起中毒。锌中毒可以引起为肠道反应,如上腹疼痛、腹泻、恶心、呕吐。长期补充大量的锌可以发生其它慢性影响:如贫血、免疫功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一些心肌酶和能量代谢中一些酶受到影响。同时会影响其它2价元素的吸收,如钙、铜、镁……的吸收。当钙、锌、铁同时进入体内时,钙和锌铁会竞争性地争夺载体蛋白,但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势必造成钙、锌、铁等2价元素相互间干扰吸收。
铜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50~70%的铜是分布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中,只有5~10%在血液中,血液中的铜还主要分布在细胞和血浆之间。铜主要在肠道吸收,大部分在小肠内吸收。新吸收的铜在血浆中很快消失,大部分被肝脏吸收,少部分被肾吸收。铜被吸收后主要结合白蛋白在身体中运转。铜的排泄通过胆汁到胃肠道,然后与随唾液、胃液、肠液通过胃肠道从粪便中排出。妊娠期孕妇储存的铜是一般成年人的5~10倍,完全能够供给胎儿以及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铜的需求。铜维持着正常的造血机能、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例如参与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和一些神经介质的生成。促进正常黑色素的形成维护着毛发正常组织结构。为皮肤、毛发和眼睛所必需。一些含铜的酶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如果缺乏铜的话,可以引起缺铜性贫血、使得含铜蛋白和与含铜酶的活性降低。还会引起色素小时、发生心血管的病变。通过自然饮食都不会引起中毒,除非大剂量误食铜盐或者用铜器接触食物和饮料而引起。
铜存在于很多的食物中,其中牡蛎、贝类和坚果中是铜的良好来源,其次是动物肝、肾、谷类发芽部分和豆类。母乳和配方奶(配方奶中强化铜)中铜的含量都比较高、添加辅食后注意多吃一些含铜的食物,婴幼儿是不会缺铜的。
引起孩子铅中毒的原因很多:胎儿会吸收母亲摄入的和从骨骼中释放出的大量的铅,使得孩子未出生就受到铅的损害。小婴儿吸吮母亲涂有含铅化妆品的皮肤,或者吸吮母亲铅污染的乳汁。孩子用的含铅的爽身粉,啃食含铅的涂料的玩具和物品。进食含铅的膨化食品、松花蛋和用劣质的搪瓷、釉质蒸煮的食品。尤其是生活在铅污染的环境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铅中毒。虽然目前有无铅汽油,但是不能做百分之百的保证,也不能很快消除被污染的空气。婴幼儿是铅侵犯的最弱的人群,引起铅中毒的几率远远大于成人,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铅的吸收率大于成人的5倍。铅中毒破坏了婴幼儿的造血系统,由于铅沉着在骨骼上,因此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由于婴幼儿血脑屏障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年龄越小,对铅的通透性越高,在相同的条件下,铅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婴幼儿是成人的18倍。因为铅对神经系统有特别的亲和力,因此铅中毒会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得孩子智力低下。同时心血管系统、秘尿系统也会受到影响。由于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中毒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非特异性症状是说这些症状也可以在许多常见病或不舒服是出现,不仅仅是只有铅中毒才特有。人们往往忽略了婴幼儿中毒的实际状况。
铅中毒诊断依照血铅水平分为5级:
Ⅰ级:血铅<10ug/dl,相对安全(已有胚胎发育毒性,孕妇容易流产)
Ⅱ级:血铅10~19ug/dl,代谢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Ⅲ级:血铅20~44ug/dl,铁、锌、钙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能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下降或体格发育迟缓。
Ⅳ级:血铅44~69ug/dl,可出现性格多变,易激怒、多动症、有攻击行为、运动失调、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腹痛、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
Ⅴ级:血铅>70ug/dl,可导致肾功能损害、铅性脑病(头痛、惊厥、昏迷等)甚至死亡。
对于铅中毒必须进行防治:
◆不要带孩子到汽车众多的马路上玩,尽量去空旷的有绿色植物的场地上。
◆勤洗手,不要养成孩子啃食异物或吃手的习惯。
◆不吃含铅的食品,用含铅的用品。
◆水果蔬菜清洗干净在进食,水果尽量要削皮在食用。
◆多喝牛奶,增强铁、锌、硒、铜、镁以及纤维素的摄入,以减少铅的吸收。
◆家庭装修要用环保材料,减少家庭中的铅污染。
如果孩子近来不明原因哭闹、拍头、腹泻、贫血或通过末梢血查出铅中毒,一定去要去驱铅专业门诊确诊。不要自己乱用药,更不要轻信一些商业宣传。市面上的排铅保健品约十几种,但几乎都没经过严格、科学的科研和实验。以防出现意外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为此2008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取消了微量元素检测项目。就是因为国内很多检测结果都不理想,根本达不到临床治疗、预防的目的。
我国卫计委早在日正式下发了《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验的通知》。明确指出:“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等。其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确切依据。如果盲目检测,盲目补充微量元素很可能加重孩子身体的负担。
&&&&&儿童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只要家长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保证食品多样化就可以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124例门诊儿童全血微量元素与血红蛋白的检测
优质期刊推荐【宝宝微量元素检测
】_微量元素_宝宝_正常值_如何检测-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关于小孩测微量元素的知识
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存在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很多医院都会建议小孩测微量元素。有些父母不太明白但是他们很听从医生的建议于是带着小孩去做微量元素检测,有的家长因为看到自己的小孩身体的各种异常会比较敏感,会联想到这些异常可能是小孩体内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引起的。小孩测微量元素真的有必要吗?微量元素真的会影响到小孩的健康吗?
宝宝1岁多了,吃奶量减少了,更多开始吃家庭餐了。刘妈妈担心孩子缺乏营养,就带宝宝去附近的社区医院做保健,医生主动向她推荐了微量元素检测服务。
医生建议给宝宝做血铅、微量元素五项等检查。并且检测还有频率,可以三个月做一次,也可以半年做一次。刘妈妈虽然带着宝贝,做了指血检测,但她并不明白微量元素对孩子有多重要。
不仅刘女士遇到这样的情况。目前,在国内,微量元素检测存在乱象。一位家长曾经向媒体投诉,其3岁儿子,园。但家长在幼儿园的通知上看到,除了请家长交托费之外,还应交体检费。询问老师后,其得知体检中就包括微量元素检测。
检测方法:
中介公司参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
事实上,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是一种家长自愿选择的检查项目。但在一些社区医院或乡镇医院,家长却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被收费检测。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一些中介公司全程参与。有的是,先与某些三甲医院签订正规或非正规的"合作协议",再以此为招牌,有的则是直接与社区医院签约。随后,他们的雇员参与从社区医院开单、指导诊疗,甚至"采血",并将血样带走检测,出具检测结果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在调查中还发现,检查费用不公开以及检查科室混乱也是问题之一。致电几家社区医院、二甲、三甲医院得到的回复是,要做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可以到儿科、保健科、体检处……挂号,化验结果在3~5天后拿到,化验费用不便公开。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个人很少去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这是因为现在大多公司,学校就直接"承包"了体检。他们大多情况下,都是去学校、公司直接抽血就可以了。而某三甲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五项(锌、铜、铁、钙、镁)是39元,铅的检测是60元。
基层医院多采用指尖血和头发取样的方法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头发检测,人可以免受疼痛,但是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儿童微量元素状况。大多医院现在只有指尖血检测,血样都是外送,至于送往何处,就不便透露。如果要做更精确的检测,可以去一些三甲医院儿科进行静脉抽血检测。
微量元素含量在人体内微乎其微
那么,微量元素究竟是什么?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说,人体是由80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将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比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33%,铁也只有60%。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并不多,但却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如缺锌可引起口、眼、肛门或外阴部红肿、,缺铁可引起缺铁性。国外也曾有报道,体内铁、铜、锌的总量减少,均可降低。此外,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等方面都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金哲表示,医学上讲人体微量元素包括70余种,但是一般群众关心的主要是铁与锌。如果发现贫血、营养不良、或其他重病时医生会建议做这方面的检查。而关注微量元素的人群都是托幼机构儿童的家长和教育、保育人员。
儿童微量元素,可检可不检
张金哲强调,儿童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因为就目前的生活水平下不会有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所必需、但是需要的只是微量,不管多大儿童,只要能够正常饮食者,均谈不上缺乏。儿童体内主要微量元素有铁、锌、铜。正常值是:铁:60-170ug/dl,锌:80-140ug/dl,铜:70-150ug/dl,这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正常值,每家医院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参考值。一般到正规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大概会做到6、7种,这样的检测结果是可信的。
现在有不少家长存在一种,喜欢动不动就给小孩的微量元素检测一番,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合格的"家长很乐呵,"不合格的"家长则焦虑紧张,根据化验结果给孩子"狂补"。
其实,在平时儿童保健过程中,一般家长是不用带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除非孩子出现明显消瘦、偏食等临床症状。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只要家长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就可以了。如果想知道孩子营养是否均衡,其实健康体检中的血红蛋白检测就已足够,血红蛋白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贫血,而贫血是目前儿童可能出现的症状。
小孩测微量元素建议各位家长还是三思而后行,因为只要小孩子正常饮食身体健康就不要带孩子去做微量检测了,微量元素不会影响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给孩子食补即可。
4217阅读4794阅读4407阅读3000阅读3561阅读3393阅读4598阅读
4546阅读3794阅读4878阅读4721阅读3271阅读4849阅读3289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
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
近年来,给儿童测微量元素已然成风,很多家长看着别人都在给孩子测微量元素,也想给自己的孩子做这方面的检查。那么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接下来,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个问题,想要了解儿童测微量元素到底有没有必要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专家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临床表现更加重要。一般而言,缺铁的儿童多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缺锌则表现为口腔溃疡、挑食。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则是由于缺乏钙元素且一段时间内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所致。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婴幼儿期的宝宝,按照医嘱补充维生素,按时添加辅食,应该不太会缺乏微量元素。
专家强调,儿童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因为就目前的生活水平下不会有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所必需、但是需要的只是微量,不管多大儿童,只要能够正常饮食者,均谈不上缺乏。儿童体内主要微量元素有铁、锌、铜。正常值是:铁:60-170ug/dl,锌:80-140ug/dl,铜:70-150ug/dl,这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正常值,每家医院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参考值。一般到正规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大概会做到6、7种,这样的检测结果是可信的。
在平时儿童保健过程中,一般家长是不用带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除非孩子出现明显消瘦、偏食等临床症状。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只要家长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就可以了。如果想知道孩子营养是否均衡,其实健康体检中的血红蛋白检测就已足够,血红蛋白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贫血,而贫血是目前儿童可能出现的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除了孩子身体状况出现异常以外,儿童测微量元素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这种微量元素检测出来的数值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此,作为家长来说,只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饮食就可以了。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儿童测微量元素有必要吗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的支持!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血红蛋白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