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学考研大概需投入产出经济学多少时间

苹果/安卓/wp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显身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日,傍晚5点半人大公布了录取名单,我有幸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员,同时也意味着两年考研征程的圆满结束。我本科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的一所普通二本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年报考的都是人大国民经济学,第一年初试总分361,其中数学三121,专业课105,英语一69,政治66,第二年总分400,各科分数分别为146,114,70,70。前面谈到了初试公共课的复习经验,现在谈一下专业课的吧。专业课是我的弱项,两年分数都不高,跟专业课120、130的大神比不了,各路大神勿喷~但114分对我来说已经很满意啦,我对专业课复习还是有一套心得。下面分模块谈一下各部分的复习吧。 (一)微观& & 微观我用的书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拓展》+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部分)》。这几本书的难度递增,高的微观最基础,也是大家应该最重视的。这本书大家至少应该看3遍,做到烂熟于心,理解并掌握微观的逻辑框架和整个体系。一战时,高的微观我看了3遍,二战时又看了3、4遍,到后期基本能够背下整本书。微观部分共50分,其中有3道计算和1道简答,简答题考的都是高的微观,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微观经济原理解决实际经济热点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是供求原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物品、不完全竞争市场(重点是买方垄断)以及第11章的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比如,11年的献血、见义勇为等公共物品,12年的“菜价一公里”,13年的最低工资和买方垄断,14年的环境污染问题,15年的日本核辐射等等。尼克尔森的微观是复习微观最重要的资料,因为微观部分有近40分出自本书,有时甚至会出原题!近6年的考题几乎都来源于这本书的课后题,有的就是改了下数字,有的甚至只改了题干背景,连数字都没有改。比如10年计算题第一题是第四章课后题的第4题,11年的第8题是第8章的第6题,12年的第7题是第12章的第8题,13年微观的第2题和第12章的第10题类似,14年的微观第3题和第5章的第7题相似。所以这本书一定要好好看,第一遍做题时可能比较困难,以后就好多了。第二遍看的时候要把比较重要的题目和自己不太会的题目圈出来,第三遍的时候就只需看这些题目。尼克尔森的书中数学原理用的较多,对于理解的要求较高,建议大家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做笔记,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节省阅读纷繁阅读原文的时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忽视前两章的数学基础部分,比如2013年直接考查拟凹函数。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哪个会考哪个不会考,每个地方都要仔细复习。当然,复习这部分也要有侧重点,重点是效用论(斯勒茨基方程、谢泼德引理、罗伊恒等式、希克斯需求函数、马歇尔需求函数、支出函数、间接效用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生产论、成本论、不完全竞争模型(重点是古诺、卡特尔、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和伯特兰模型)、买方垄断市场以及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注意:人大近几年来有反押题的趋势,规避考查尼克尔森传统上的重点内容,比如14年考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15年考了博弈论。这就传导给大家一个信息:一定要全面复习这本书,要开始关注那些人大之前从未考过的内容,切不可抱着押中原题的侥幸态度。再说说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平新乔这本书重点是课后题,特别是那些和尼克尔森重复的部分,不会做的重点题目可以看一下教材。强烈建议大家做一下这本书的效用论和福利经济学部分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质量很高,而且又是考试的重难点,有时真题中甚至会出现这本书的原题,比如,13年微观的三道计算和14年微观的第三题都直接来源于这本书的课后题。至于范里安的微观,这本书就没那么重要了。这本书文字繁杂,表述啰嗦,课后题很少,有的内容偏、难、怪,很不适合备考802综合。没时间的同学可以不看这本书,时间充裕的同学重点看一下禀赋和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就好了。另外,二战的同学或者一战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做一下了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部分)》。做这本书可以补充知识点,拓宽答题的思路,同时可能还会起到预测的作用。人大出题有向北大经院靠拢的趋势,因此,大家要特别重视北大经院的真题。其他经济学名校的题目也要做,比如,上海财大、清华、西安交大、南开、中央财经、对外经贸的题目,尤其要重视那些与人大考查的重点部分吻合的题目。 (二)宏观宏观我用的书是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部分)》。高鸿业的书同样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课后题较简单,802一般不会考查这些题目。所以建议大家做完一遍题目后,挑出重难点题目和自己不太会做的题目,以后复习时只看这些题目就ok啦。这本书的重点是曼昆宏观没有涉及到的部分,比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以及流派争论和分析,而其他和曼昆重复的部分,则以曼昆宏观为主。曼昆的中级宏观是复习宏观最重要的法宝,这本书逐字逐句看多少遍都不为过,而至少应该看5遍!宏观的计算几乎全部出自曼昆书上的原题,今年更是连论述题都是曼昆书上的内容,可想而知,曼昆的中级宏观有多么重要。人大近几年来有反押题的趋势,规避考察曼昆宏观传统上的重点内容,比如,14年考了第15章的货币政策规则,15年考了第17章的永久收入假说和费雪的跨期消费理论。所以,这本书大家要全方位精读,当然重点部分仍要重点复习。这本书的重点是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费雪效应、货币数量论等。宏观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流派分析,以前人大每年都会在流派上出一道论述,一般是15分。尽管人大已经连续三年没出流派的题,但是大家仍然不能忽视。之前有学长学姐推荐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但我觉得没有必要,那本书很厚,会耽误不少时间,而且没有针对性。高鸿业的书中第22章对流派就有很清楚的介绍。主要观点和流派之间的分歧,重点就考查货币主义、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几个主要流派。看完高的宏观,再加上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流派的,把这两本书都弄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三)政经政经我用的书是宋涛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政经部分共50分,其中包括3道资本主义简答题(或者2道简答和1道论述)和1道社会主义论述题(一般占15分)。大家一定要重视政经,因为微观和宏观出题比较灵活,政经算是得分最容易的部分了,这科没什么技巧可言,复习难度较小,丢分导致给专业课拉分就太可惜了。政经资本主义的复习,宋涛和逄锦聚的都要看。之前学长学姐们建议只看逄锦聚的政经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近几年逢的资本主义部分也有考查过,比如14年考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15年考了马政经的基本任务。所以,大家也要看逄锦聚的资本主义部分,当然要重点关注宋涛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比如虚拟经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等,而那些内容重合的部分就只看宋涛的就ok啦。针对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大家要先把这两本书看熟,并理清政经资本主义的逻辑框架和脉络,然后就要把课本放一边,结合历年真题,以问题的形式总结书上的重点内容。前期整理这些笔记会花费一些时间,复习后期就可以不用看课本,只需背诵自己整理的这些笔记,这样会为你的复习省下很多时间。政经的出题重复率很高,重点的内容会反复考,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有侧重。政经资本主义的重点内容包括劳动价值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有机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等。对于政经社会主义部分的复习,课本的重要性很低,而真题则非常重要。一战时本人花了很多时间看长篇大论的逄锦聚的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浪费了很多精力。二战时我果断放弃了看课本,直接看历年真题,然后结合当年的时政,总结了10多道重点题目,最后一周背会了这些题目就上了考场,结果这部分答得还不错。结合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政经社会主义部分的重点其实就三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以及公平和效率。这些重点内容人大会反复考查,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几乎每隔一年就考。另外,社会主义部分的题目一般比较与时俱进,比如03年考了十六大的内容,08年考了十七大,13年的题就考了十八大,14年考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以,政经社会主义的备考建议背诵重大会议的经济部分,并与政治结合复习。值得一提的是,11年、13年和15年的专业课都考到了政经的计算题,11年是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13年是关于价值、价格和供求的计算题,15年是关于地租的计算题。针对这部分的复习,备考书籍是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四版),做完这本书上的10多道计算应该就没问题了。 (四)复习心得和经验一是关于真题。真题是最宝贵的备考资源。但是由于人大的专业课08年进行了改革,近几年改革幅度尤大,所以08年以前,甚至09年以前真题的宏微观部分都失去的参考价值,仅政经部分还有可能重复出题。因此09年以前的真题大家练手即可,不必在意结果。对09年以后的真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建议严格控制时间进行模考,看看3小时内,能够写几页A4纸。不要试图留一套最后冲刺用,因为越是新近的题目越能代表出题的方向。我强调的是自己做题,而不是直接看真题的答案,因为人大不对外公布真题,也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自己做的好处的是能够在做题中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锻炼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处理能力,也能更好的掌握答题时间,找到自己的不足。二是关于答题。答题时用不用长篇大论呢?金圣才系列的书前面都有一段话,说考研时答题要尽量多写云云,名词解释要当简答题写,简答题要当论述题答,而论述题就相当于写一篇论文了,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实际上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紧,你根本没有时间写那么多,阅卷老师也不是看字数给分,只要你答对了要点,然后再适当展开,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另外,如果考试时碰到了不会的题目也不要慌张,把你知道的相关知识点写下来,老师也会给你“辛苦”分的,当然,如果你一个字不写,老师就没办法给你分了。三是关于做笔记。在专业课的复习中笔记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理解的基础上写一遍的效果远大于看两遍甚至是三遍。做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而是要提炼出书中的精华,理清各部分的脉络,从而有利于掌握全书的逻辑框架和形成完整体系。对真题进行研究之后,在笔记中做出相应的标记更能够看出考试的重点,绝对是使你的复习事半功倍的方法。专业课的复习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微观写了20多页笔记,宏观写了10多页。我的笔记文字很少,框图较多,重难点突出,基本全是书中的精肉。在后期复习时,花一个多小时翻一番笔记就可以过一遍专业课复习,这为我省下了不少时间,对我帮助很大。总结:整体来说,专业课要想考好,先要把我推荐的这些书全部看透,然后针对文字论述部分(包括宏观和政经),整理出重点,考前进行背诵记忆。微观的计算题要多做尼克尔森和平新乔书上的课后习题,时间充裕的同学再做一些其他名校的考研真题。而宏观的计算题则只看曼昆书上的课后习题就足够了。总而言之,要挑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看,计算题则多做。 (五)参考资料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下我用过的参考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微观和宏观)(5星级,必备!)《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典型题详解》(3星级,推荐)《宏观经济学》(曼昆 第七版)(5星级,课后题非常重要,必备!)《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 第九版)(5星级,课后题非常重要,必备!)《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第四版)(5星级,必备)《政治经济学》(宋涛&&第九版)(5星级,必备)《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程富恩 第四版)(5星级,必备)《微观经济学》(平新乔)(4星级,强烈推荐)《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3星级,这本书要选看,可不买)《金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曼昆宏观、尼克尔森、平新乔和范里安的微观,一共四本)(4星级,答案编得还行,推荐)《金圣才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和政经,共3本)(4星级,只推荐买微观和宏观) 我的QQ是,微信号是wulei458662,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我交流。注明:“2016考研”。我这里有各科的复习资料和重点笔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免费领取。这份经验贴写了一整天,真心希望能帮到大家。希望各位踏实复习,祝愿明年人大的复试名单中有你,可以让我告诉你复试中的趣事。2016,我们相约在明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 && && && && && && && && &于北京市海淀区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准备明年的考研
wulei我心飞翔 发表于
<font color="#15年4月8日,傍晚5点半人大公布了录取名单,我有幸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员,同时也意味着两年考研征程的 ...楼主,我是17年准备考人大的,我是天津普通二本学校,我认认真真的看了您的帖子,真的特别感触,我想加您好友,可以吗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本科是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的,这次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国民经济学专业。初试政治71分,英语一74分,数学三130分,专业课802经济学综合120分,总分395分。我这次是二战,一战的时候专业课只考了80+,没有过单科线,于是就很悲剧。认真思考过后准备再战一年,并且报了跨考的半年班。我分各科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吧,仅供大家参考。
  我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理科生,天生看到政治头就比较疼,一战只考了50+。一战基本是从十一月份开始看的,当时感觉要看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还很杂乱。二战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解性的记忆,感觉就好了很多,最后反映在分数上也是如此。去年在跨考上课,从7月份就开始上政治课。7-8月把基础的知识点系统地过了一遍,在大纲出来之前又过了第二遍,并且老师帮忙整理了整个框架体系。这段时间我也没有专门去背,就是跟着老师熟悉一下基本的内容,顺带把跨考发的800题做了,可以说除了上课之外基本没花什么时间。大纲出来之后,老师会把大纲的变化进行讲解。这个时候就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之前的800题是学完一节做一节的题,正确率是有水分的。做1000题的时候,我是看完一章的书,并且整理一章的框架,再做一章的题。这一遍做题我比较认真,基本上每一道错题都有批注,写上自己为什么错,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一过程大概持续到十一月底。进入十二月的冲刺阶段,每天花点时间看看书或者错题,不停的加深记忆,剩下的就是做一些模拟卷。跨考会发一些,我自己买了肖秀荣的4套,没买8套(因为没时间做)。考前我把肖秀荣的4套基本背下来了,然而感觉并没有什么卵用。
  一战的时候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做完试卷,因为实在是写不出来了。二战的时候交卷前5分钟都还在拼命地写,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这半年跨考的政治课程对我本人的提升非常明显,同时我也希望大家政治能够尽早复习,不要总指望最后一两个月进行突击。
  英语一
  我本科英语比较一般,基本上只有大一上英语课的时候认真学过英语,每一次四六级都是裸考。我个人认为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考试的区别是很大的,从题型到出题的风格到答题的技巧都很不相同。跨考这边英语的课程都是分模块上的。7-8月把所有的模块都讲了一遍。这期间我每天都花点时间来背单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进入9月之后,我开始着重进行阅读和作文的训练。我每天做一篇真题的阅读(从九几年的开始),用的是跨考发的陈正康的书。做完一篇以后,看自己没有理解的句子的翻译,把文章里的大纲生词都记下来背。至于作文,我每周末背一篇真题大作文的范文,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每天都再背一遍,进行巩固。这两项一直进行到12月初。之后我就买了一些模拟卷,认真做了3套,大致做了2套。考前我又把各种小作文的格式又看了一遍,最后居然真的考到了,也是非常的开心。经过之前几个月的针对性训练,我做阅读的时间由20分钟左右一篇下降到了15分钟一篇一下,平均每篇错一个的样子。
  今年的英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家的分数都挺高,估计17考研应该不会这样了。我向大家分享三点。首先是个人感觉从真题里背单词远比直接对着单词书背的效率要高。主要是真题的一些生词的重复率很高,而且有语境,让你能更好的记忆。其次,英语是不能通过突击来提高成绩的,它需要你每天都花一些时间来巩固和培养语感,哪怕只有一个小时。最后,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考研英语的答题技巧很重要。这方面跨考的英语老师给我的帮助非常大,这也是我做题速度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学三
  由于我本科学校的课程设置,我其实更像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所以我的基础可能比大家都要好一些。虽然我数学分数不算高,但是我敢说我绝对是同分数的学生里面,在数学上花时间最少的人了。我7-8月份把二阶的习题做了一遍,9-10月把三阶的习题做了一遍。这两遍刷题基本都是利用课上的时间。11月开始做李永乐的660题和真题,一直到12月中旬。考前抽时间做了几套模拟题,然后就这样上考场了。
  说来惭愧,我今年的分数比去年还要低了一分,但是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的题目比较难,这个分数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也算可以接受。我不知道大家的数学基础如何,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数学的复习上多花一些功夫,争取考个高分。大家可以去看看名校的录取名单,最后录取的考生的数学分数大都很高,甚至不乏接近满分的。可以说数学分数高算是考名校的一个必要条件吧。所以大家要妥善的安排自己在数学上所用的时间。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
  我去年802没有过线,所以今年802的复习是我整个考研复习的重中之重,我数学复习上节约的时间基本全都投入到了这上面。7-8月份由于课程比较紧张,所以我基本只是在周末上专业课之前把当周老师要讲的内容过一遍,再把高鸿业书上与之对应的部分看一遍。在这之外,晚上抽些时间看尼克尔森的微观。虽然我数学基础比较好,但是尼克尔森的书看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尤其是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我把尼克尔森的书看完一遍,习题做完一遍已经是10月底了。之后只花了20天就把曼昆的宏观看完,习题做完。同时也开始做跨考整理的分模块的各学校真题。到最后也没能全部做完。12月开始背政经,买了程恩富的习题集来准备计算题。考前将宏微观的讲义再过了一遍,梳理了一下整体的框架,顺带复习了一下宏观流派。
  说到这里,我要向跨考负责经济学授课的郑炳老师致以我最大的谢意,感谢他在专业课这方面给予我的帮助,让我能够成功圆梦。首先是郑老师上课的讲义,融合了各家所长,将数本几百页的巨著浓缩成了薄薄的两本,为我专业课的复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虽然郑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考人大这样的名校,只靠他的讲义是不够的,但是就从今年人大802的试题来看,所含知识点郑老师的讲义上都有。其次,市面上卖的尼克尔森和曼昆的课后习题答案都是郑老师编写的。所以每当我向郑老师请教一些我不懂的习题时,郑老师都能很快给我答复。另外,郑老师后期收集的各学校真题以及详细的答案,让我在刷题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自己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不足之处,为跨专业的我无形当中增加了不少分数。
  最后,希望大家能从我的经历之中得到一些启发,也祝愿大家在17考研中一战告捷,马到成功!
  2017考研信息交流群:
  17炳哥金融专硕备战群:
  跨考金融专硕考研帮公众号: kkjrzskyb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跨考教育,一所专注于为大学生提供高端学历与职业提升整体 解...
2787文章数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请教: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数学到底有多重要?-人大经济论坛
您的位置:
请教: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数学到底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
本人高中是文科生,一般的学校,不是211也不是985,本科大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经济学很有兴趣,但是数学不是特别的强项,高考数学成绩120分左右(山东文科卷)。最近听袁宏刚的复旦宏观经济学视频,知道数学学好了,经济学才能有所成就,现在我们学的是数三,数三的难度不如工数,那以后考试经济类的研究生,那么我们不是很吃亏吗?特别是那些本科数学专业,跨专业考经济类专业的研究生的同学。请诸位师兄师姐指点指点,我今后的数学学习大方向上应该怎么走?
1、假设要在本科阶段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数学的话,请数学好的师兄师姐留一下言,在下一定虚心好好请教。
2、我对经济学很感兴趣,但是将来上研究生后没有继续读博的打算,就算读博也得经济比较自由的时候。个人倾向与工作转创业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在读博。(我真的特别敬仰经济学大师们)。听我们经济学老师说,像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的专业,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这两个方向都是读博的,请问是这样的吗?那么经济史专业的毕业之后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像叶檀那样做财经评论员吗?可能我的问题比较肤浅,请大家帮我解答,谢谢。。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大经济学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