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下线出租车 陕西纺织属于哪个区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省市整合资源新建咸阳纺织工业园调查
作者:张权伟&&张浩&&王博&&&&&来源:&&&&
跟以前相比,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陕西国企改革:纺织产业作为咸阳的“母亲产业”,无私地孕育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当下,纺织产业面临新的机遇,新兴工业园急需各方力量的帮助与支持。在新建的纺织工业园区,我们看到转型升级后的咸阳纺织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好多人都以为咸阳纺织业垮了。
因为在车水马龙的人民路上,再很少见到纺织女工的身影。
一字排开的几个大型棉纺织厂,也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以前提起咸阳,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它全国闻名的纺织工业。这里是国家早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全国纺织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里还为国家培养出“全国纺织的旗帜赵梦桃”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等众多优秀人才。
纺织产业更是被誉为咸阳的“母亲产业”。
然而在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时风头正劲的咸阳纺织工业因为经营机制僵化等多重原因开始变得举步维艰,工人的境遇也是每况愈下。
咸阳的纺织工业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重大问题。
事实是,咸阳的“母亲产业”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积极调整思路,勇于改革转型,凝聚全市之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涅之路。&
1&咸阳“母亲产业”旧貌换新颜
“当年在纺织厂上班,吃喝不愁、福利好,人都觉得脸上有光,好多人羡慕呢!”回忆起纺织厂曾经的辉煌,在一厂工作了21年的小金不禁感慨。
“我当时从纺校毕业就分配到纺织厂上班,那时纺织女工一下班,人民路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团纺织女工何菲说道。
作为曾经咸阳“母亲产业”的纺织工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再加上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全等原因逐渐衰落。渐渐地,在很多人眼中,纺织行业就成了落后和下岗的代名词。
俗语说得好:“落后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重新强大自身!”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提出,使咸阳的纺织行业有了重生的重要机遇。为了重新振兴咸阳纺织行业,2011年3月,省市政府整合资源,聚力发展咸阳纺织工业园,并在政策、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咸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聚集进园、组建集团、产业升级、主体多元”的工作思路,整合咸阳纺织资源,对整个咸阳纺织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家及省市的政策支持为咸阳纺织工业的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想重振咸阳纺织行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全市的纺织资源,聚力发展咸阳纺织工业园。为此园区聘请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园区产业规划,确定了“商贸带动,产业支撑,做强终端,做优上游”的产业布局;同时,聘请新加坡CPG集团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和部分重点区域城市详细规划,形成四大功能区,打造“四区”(商贸区、现代物流区、产业生产区、生活配套区),“两心”(商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实现产城融合。新纺织园区规划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从2012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已建设项目26个,完成投资52亿元,重点区域水、电、气、路、暖等“七通一平”综合配套全面建成,同时启动咸阳纺织企业搬迁入园,将位于市中心的西北一棉、西北二棉、陕棉八厂等企业合并为咸阳纺织集团。
在搬进产业园区前,西北一棉、西北二棉在老厂区生产中,还有不少50年代的老旧机器,无论是生产环境还是机器设备,都已远远落后行业先进水平。搬入新兴工业园区后,焕然一新的厂房,全新进口的机器,让这些纺织企业由原先零散的‘丑小鸭’,换进新笼子加速蜕变‘白天鹅’。入园企业设备新度系数高达0.98,纺纱设备100%实现粗细联,57%实现粗细络联,织造设备全部实现无梭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集成化,整体设备处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据咸阳纺织集团副总经理王志强介绍,“这些设备大部分从德国进口,即使不是进口的,我们也是选用了国内的先进机器,将在未来10年保持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2&每个纺织工身上都有“梦桃精神”
对于纺织女工,集团纺织女工何菲的描述很形象:“我当时从纺校毕业就分配纺织厂上班,那时纺织女工一下班,人民路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纺织女工中的佼佼者便是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全国纺织战线红旗”的赵梦桃。
赵梦桃原为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1956年和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被树为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红旗。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最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她的纺织小组也被称为“梦桃小组”。她所倡导和表现出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
51年来,梦桃小组历经12任组长、组员更替,各项生产指标一直都是企业的第一名。传承着“不让一个组员掉队”和吃苦耐劳的梦桃精神,现在的梦桃小组人人都是既能值车、又能落纱摇车的多面能手。“梦桃精神”是赵梦桃留给后世的伟大精神遗产。
但是随着咸阳纺织工业在20世纪后期的衰落,纺织工人的生活也陷入低潮,工厂效益不好,生产效率低下,入不敷出。工人工资多年不上涨,低下的工资难以承担庞大的家庭支出,使工人们的家庭生活窘迫不已。据工人们称,月薪八九百元,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水平,有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每个月拿到手四五百元。
正是现实的压力让工人们无奈只能走上上访、罢工、闹事的极端道路,可是并非是工厂不想提高工资,实在是入不敷出,有心无力。工人们上访罢工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改变整个咸阳纺织行业的窘迫现状。但是随着咸阳新兴纺织园的建立,使这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迁后,我们的纱线质量由原来的乌斯特公报50%水平,提高到现在的5%水平。我们的生产经营策略是用精良品质占领市场,在名牌产品研发上,最新研发出的超仿棉速干服装面料、负离子保健床上用品、多组分纤维纱及面料、芳纶系列织物以及特高支高密高档面料五种产品已通过省级新产品投产鉴定,将陆续投入批量生产。”提起未来的发展,咸阳纺织集团生产管理部部长畅娇满怀信心
园区崭新的厂房和机器使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年劳动生产率提高8%以上,今年上半年咸阳纺织集团工业总产值完成4.2亿元,棉纱总产量完成1.22万吨,棉布总产量完成5812.2万米,印染布总产量完成635.82万米。
与此同时,新兴纺织产业园还为工人的“衣食住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职工公寓、就餐中心、综合中心、幼儿园、花园小区等已全面建成,中心医院也已启动建设。宽敞明亮的工作生活环境、自动化程度提高的生产设备和逐步提升的工资待遇,真正地使纺织工人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台阶。
3&纺织城涅振兴的后劲不减
从2012年纺织园区的建立,四年以来,新兴纺织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谋发展。今年上半年咸阳纺织集团工业总产值完成4.2亿元,棉纱总产量完成1.22万吨,棉布总产量完成5812.2万米,印染布总产量完成635.82万米。实现销售收入2.72亿元,自营出口创汇1044万美元。产销率累计完成103%。搬迁入园、改造升级,使传统纺织企业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为咸阳的民生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园区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做好目前园区内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打造完整产业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成为主要目标;努力探索在功能性用布、服装等深加工领域寻求突破,以形成产业聚集、价值提升;成功地完成了“杜克普服装生产厂”项目,并成功与香港正南国际合资形成年生产服装100万件套的生产规模;另外七匹狼时尚品牌产业(西北总部)运营基地、绿蚂蚁安全技术产业园等项目也在积极跟进中。同时园区积极的创新思路,在积极实现传统纺织工业的搬迁升级之后,还要依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地发展软件开发、智能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反哺传统纺织产业。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小建告诉记者,园区从成立之初至今,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签约了一批入驻项目,但由于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纺织产业类企业来讲举步维艰,很多企业已放缓向外投资步伐,但园区招商并没有停止。在新常态下我们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以招商为重点采取合作、合资、租赁等方式,目前,在形成香港正南与方圆的合资成果的基础上,新丝绸之路国际商贸城(大熙市)一期项目、分步式有源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园区还成功与韩国珠耕大业正式签订投资300亿元的大西安秦亚汽车产业园项目,与广东天心天思正式签订5亿元的咸阳公共服务企业管理云平台项目,与韩国大邱、中民筑友等地区和企业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深入对接洽谈。
园区将努力打造形成“两轴”(即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南北向园区发展轴);“两心”(即北部的中央商务核心、南部的生活服务中心);“两带”(即产业发展廊带、渭河生态景观带);“多功能区”的功能布局,努力建成陕西及西北地区纺织工业提升发展的示范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区。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金融服务平台,设立担保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后期还将建立技术服务平台,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研发、检测、检验等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纺织服装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关于纺织服装产业的系统、实时市场监测指标,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计德亮说,新的一年开始了,已入园企业逐步稳固,开了个好头。
经过近几年新兴纺织园区的建立发展,使咸阳的纺织产业迎来了新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涅之路。曾经大家对纺织行业落后,萧条的坏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生的纺织工业巨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工业园区,一个为经济民生作出贡献的支柱产业。在未来的日子里,咸阳新兴纺织园区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咸阳,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民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陕西日报记者 张权伟 实习生 张浩 通讯员 王博
(责任编辑:杨帆)
Copyright ? 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邮编:710054 广告招商:029- 传真:029-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新闻热线:029-
投稿邮箱:.cn
陕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咸阳纺织工业学校成立于1952年,原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后更名为,受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领导。1987年、1988年陕西省纺织技工学校、陕西省纺织职工大学分别迁入咸阳纺校。1992年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党校在咸阳纺校成立。1991年,学校被纺织工业部评为“全纺中等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94年中专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1995年又被纺织总会命名为“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8年技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技校”,1996年职大经教委评估评 为省级B类达标学校,2000年5月,中专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同年8月,技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200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五年高职试点,并与西北纺织工学院联合开办高职班。至此,陕西省咸阳纺织工业学校已成为一所集中专、技校、职大、高职、党校为一体,工、文、艺术并举,多层次、多规格的陕西省纺织职业教育基地。先后荣获“全纺职教学会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 “教育系统先进学校”和“职业培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2004年教育部重新认证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排名陕西省第一。
  学校占地154.8亩,建筑面积78263.9平方米,建有设备齐全的电化教学网,同时具备教学、管理、信息交流且与因特网联网的校园网,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中外期刊480余种,并拥有60套设备的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校内六个实训中心和实习工厂拥有各类实验室(场)、实习车间、和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室、服装制作车间以及多媒体教学设施36个。校外有门类全的教科研、实习基地17个。中专先后开设了服装表演、经贸外语、纺织工艺、美术教育、机电技术应用、工业企业管理、装潢设计、染织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及应用等11个专业;技校开设有纺织技术、棉纺织保全、机电保全、维修电工、高级电工维修、新型织机保全等6个专业;职大开设有纺织工程、机电工程、财务会计、服装设计与制作等4个专业;高职开设有机械电子工程、纺织工程、服装工程、机电技术应用、国际贸易等5个专业。校内外教学班98个,在校生5000多人。中专、职大学制均为三年,技校学制为两年(中级工)和四年(高级工),高职学制为三年(高中)和五年(初中)。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60余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32%。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创新为先导,以名校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德治校”的办学方针,“正、勤、严、实”的校风、“敬业、爱生、崇实、善教”的教风和“勤学、苦练、尊师、守纪”的学风已深入人心。“三个重点”建设即“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名师工程”建设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这些经验先后在《纺织中教报》、《中国纺织报》等报刊上刊登推广。建校50多年来,学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近万名,遍布全国十七个省区。他们当中大多数已成为纺织企业的中坚力量,有些走上了纺织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近年来学校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嘉奖,多名校领导、教职工受到全国总工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厅、委、总公司的表彰奖励。
  学校多年来,在“密切校企结合,开辟办学新路”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较成熟的经验,收入省劳动厅办学经验材料汇编,向全省推广;“陕纺职教理事会”是我校吸纳企事业单位参与研讨学校有关重大问题决策的机构,为我校多项决策提供了宝贵建议,它不仅密切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供需间的信息反馈与联系,这一经验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兄弟学校的效仿,省劳动厅发专文向全省职业技术学校推广。我校首创的“名师工程”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和完善,使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该经验先后两次在《纺织中教报》上刊登推广,为全国纺织中专校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活力不断增强。
  陕西省咸阳纺织工业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较强的办学实力,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特色和模式,阔步走灿烂的明天。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48:50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介绍
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介绍
  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是经陕西省政府同意,咸阳市政府于日批准成立的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咸阳市区以西,汉武大帝陵寝以南,渭水之北,东与省级开发区咸阳高新区为邻,西接西咸北环线。该园区是咸阳-兴平工业走廊中重要组成部分。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4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距咸阳城中心7公里,距西安市中心25公里,距咸阳机场20公里,距西宝高速路咸阳西出口2公里,距西安货运专线编组站1.5公里,距陇海铁路客运站3公里。
  一、发展思路及定位:园区建设以“聚集进园、组建集团、产业升级、主体多元”为宗旨,坚持规划引导、基础先行、融资支持、招商促进、体制创新。按照商贸带动、产业支撑、服务保障、做优上游、做强终端的产业布局,利用5年时间将园区打造成为西部纺织产业发展的示范区,西部纺织技术研发中心,西部纺织设备制造加工基地,西部纺织服装商贸集散和物流配送基地。
  二、发展目标:到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5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园区纺织工业生产纱锭规模达到10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5000台,从业人员达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增长8%。园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重占到2.5%—4%,建成3-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纺纱、织布、染整、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产业有:棉纺织,针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服装和家纺,新兴纺织装备制造和配件。
  三、功能规划:园区分为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和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域。
  中央商务区(CBD):
  规划占地面积 1005亩,按照商贸带动、以商促产的理念,重点发展纺织品服装、家纺商贸和特色品牌销售,商务办公,总部基地,酒店会展,研发及电子商务,使其建设成为西部具有影响的服装家纺商贸中心和区域性特色大市场。
  现代物流区:
  规划面积253亩,依托咸阳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发展商贸配送物流业和产业配送物流业,使其打造成为西部现代物流配送基地。
  现代产业聚集区:
  规划面积 5000亩,遵循科学环保的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纺纱、织布、针织、染整、现代装备制造、服装家纺、功能性产业纺织用品、高新技术,污水处理等产业,将其打造成为西部重要的现代产业生产加工基地。
  生活服务区:
  规划面积 2400亩 ,依托渭河天然景观,打造集商务休闲、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娱乐、观光游览、滨河居住等为一体的西咸“新社区”。
  四、园区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
  园区位于西部地区的核心,由此至全国各地运输距离最短,运输成本较低,且园区正北面有陇海铁路(连云港-兰州)、西平高铁(西安-平凉)、郑西客运专线(郑州-西安)、西安货运专线及咸阳客运站;正在建设的(北京-乌鲁木齐)、(上海-西宁)两条高速铁路使咸阳成为全国唯一的交汇点,为咸阳成为西部发展的桥头堡奠定了更有力的后盾;同时公路有西宝高速、福银高速、西咸北环线、咸兴大道、汉武大道;航空有咸阳机场。
  (二)产业基础优势
  咸阳是陕西重要的产棉基地,棉花储量充足,目前拥有棉花储存量10000吨,是国内外大型纺织服装家纺及纺织机械企业重要的供货源。目前,园区电力供应充足,园区东侧现有110kV变电站共2座,园区还将规划建设2座110kV变电站。园区内规划建设多媒体宽带网,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要求。咸阳国电西郊热电厂设在园区东侧,可为园区提供工业及生活采暖蒸汽,其一期可向园区供热约每小时150吨。园区正在规划设计供热中心,一期将建设2台每小时供热20吨和2台每小时供热30吨的设备,保障园区各企业供热需求。同时,园区还具备优质充足的石头河水源,日供应量为30万吨,并将建设日处理污水1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园区内配套天然气管网,日供气量为8万立方米。  (三)人力资源优势
  咸阳人力资源丰富,有290多万劳动力人口,40所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工人及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用工3万多名,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返乡的熟练工人2万多名。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较低,利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展。
  (四)政策优势
  纺织工业是陕西省和咸阳市主导产业,省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咸阳又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享受国家对西部的一切优惠政策,同时园区管委会根据相关法规,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已出台了《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招商引资政策》,共十章四十一条,涉及鼓励投资产业和领域、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规费政策、金融政策,企业用工政策等方面。
  五、近期建设计划
  2012年是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大建设之年,主要建设任务是:
  (一)基础设施类
  1、园区道路
  按照总体规划2012年完成纺织一路、纺织三路、纺织四路和胭脂路建设任务,形成园区交通骨架,达到七通一平的标准。
  2、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控制详细规划已经完成,位于园区西南角,占地约200亩左右,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8万立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4万立方米的规模。
  (二)纺织厂房建设
  为了尽快启动国有纺织企业腾笼换鸟、改造升级,2012年园区拟占地540亩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建成后使国有纺织企业生产规模达到30万锭。
  (三)安置小区
  为确保园区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满足10000名拆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2012年园区在留印路以南,胭脂路以北,卫青路以东,纺织四路以西建设居民安置小区,总占地222亩,总投资7.5亿元。
  (四)纺织博物馆
  2012年园区规划总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建设咸阳纺织博物馆。将其建设成为西部具有影响力的纺织发展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
  六、园区投融资工作已全面启动
  为了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我们在园区成立之初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联系。同时按照国有纺织企业搬迁,通过盘活土地存量完成其技术改造升级;园区建设通过土地级差实现投资平衡的思路,较好的解决了园区建设和国有纺织企业改造升级所需资金问题。
  七、第一批拟入驻企业基本情况
  (一)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
  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于1995年成立,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以休闲品牌服饰产品零售和批发业务为核心的多品牌、多种类、多渠道的大型零售公司。
  美邦拟在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占地400亩,投资6亿元建设美特斯邦威西北区域管理及物流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区域业务管理中心、区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培训分校、业务管理中心。同时一些给美特斯邦威配套加工型企业也将入驻园区。
  (二)正邦时装(上海)有限公司
  正邦时装(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壮大,公司能够大批量生产国内外订单产品,现已经成功发展成为拥有四家子公司的实力企业。
  正邦集团拟在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占地500亩,投资4.5亿元建设服装生产基地,届时将建成4个独立的生产专业出口服装工厂,第一工厂为生产风衣夹克衫工厂,全年可生产120万件;第二工厂为生产专业西服的工厂,全年可生产西服130万件;第三工厂为衬衫工厂,全年可生产500万件衬衫;第四工厂为生产裤子的工厂,全年产能可达600万条,四个工厂合计生产服装总量大约在1350万件。
  (三)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深圳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秉承“简单最美”设计理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把握时代脉搏和流行趋势,融入强烈的时代气息,现在的 “埃迪蒙托”床上用品,已经发展成为年轻一代时尚生活的一部分。
  埃迪蒙托拟在园区占地200亩,投资3亿元建设埃迪蒙托家纺用品生产基地,其中生产中心4万平方米,用于生产床单、被套、枕套、床笠、床罩、各种棉被、各种枕头、功能性枕头、组合套件,装饰枕、浴帘、窗帘、地毯、各种功能性床垫。可达到年产床单60万套,小件120万件,被芯30万件,枕头60万件的生产规模。
  (四)日本(上海)三景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三景集团资本金为83亿日元,总销售额为1135亿日元.在日本拥有十一家子公司生产里料,衬料,带类,纽扣等产品。三景集团海外事业主要以中国为主,还分别在中国香港,越南,菲律宾等地设有14家子公司。1989年在上海设立公司以来,目前拥有上海,北京,大连等地8家公司。其中辅料公司3家,服装工厂2家,贸易公司3家。
  三景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拟在园区征地10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服装辅料及染整生产基地,形成一个高端、完善的生产中心。
  同时,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一线知名企业也纷纷对园区表示出投资意向,为纺织工业园延长产业链,振兴咸阳纺织产业奠定了基础。
  七、咸阳市国有纺织企业搬迁改造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城区的4户大型国有纺织企业要求改革改制、退城进园、整体搬迁、产业升级改造。以品质优良的中高支针、梭织纯棉及新型纤维混纺线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线,满足中高档服装及家纺面料产品研发需求。预计于2012年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完成后总占地1000亩,总投资15亿元,产值达42.05亿元,出口创汇15803万美元,利税35538万元。
  八、完善的服务平台 
  (一)园区为投资商提供 “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全程服务”的方式,从"敬商、安商、护商、富商"的角度出发,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保姆式”服务。
  (二)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机构,所有招商引资项目由园区招商局牵头受理,并依据职责权限,及时移交各成员单位限期办理;对符合园区发展要求的入园企业,递交的用地申请应在3个工作日之内决定是否受理,对符合园区发展要求、资料齐全的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手续。
  (三)实行"一站式"服务组织机构,为入园企业协助办理项目备案、规划审批、土地报批、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规范和简化外来投资项目的办理审批手续。
  (四)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抓制度,对入园建设的国家、省、市、区重点项目以及对区域发展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由专门领导负责联系,做好项目跟踪及服务工作。
  (五)同时园区管委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为入园企业提供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服务。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咸阳中考成绩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