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大跃进罪魁祸首首到底是谁

谁是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罪魁祸首(转载)
日前,武穴市教育局针对城区中小学(包括初中、高中和小学)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日趋增多的现象,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对全市城区中小学校的校园暴力情况进行调查。这份沉重的调查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在全省并非特例。近几年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谁是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罪魁祸首
通讯员张增艳&
吴汉松& 喻喜志
校园暴力事件,一般指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口语恐吓、辱骂、被逼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和勒索物品乃至殴打等行为。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发生在中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较为普遍,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学生年龄趋向于低龄化;当事人以个体为主,偶尔也有三五个人起哄打斗的现象。
受访的大多数人认为,目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失,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或错位、社会不良风气引导、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的客观背景下,“学生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才怪”。
校园暴力事件的一般特征
校园暴力事件一般由小事引发,隐蔽性强,防不胜防。例如,心理变态,看同学不顺眼就打别人;女生谈恋爱,引发男生醋意,男生帮女生打架;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极少数同学不服气而发生口角和暴力行为;在食堂吃饭插队,在教室里因小事产生纠纷,在寝室里争用水龙头,在运动场争场地和器材等;社会闲散人员与校内学生串通,进行敲诈勒索;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物,不给钱就实施恐吓等暴力行为;在网吧里争机位,或者因聊天得罪人;考试时不配合作弊等。
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多为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子女。这些学生得不到家庭“完整的爱”,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大都不够理想,且男生居多。其中,发生暴力行为双方都是学生的占44.57%,一方是学生,另一方是社会青年的占32.58%。
校园暴力行为大多发生在学校隐蔽处和教师、家长难以掌控的地方。如学校厕所内、上学或放学途中的偏僻路口、网吧等。据统计,校园暴力行为发生在晚自习和放学途中的占74.34%,下课后的占14.22%,网吧内的占10.87%。
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学校教育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
家庭原因。发生校园暴力最主要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严重错位,一般来说“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必然有两个问题家长”。
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调查发现,全市中小学留守学生占56.1%,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一般都为祖辈,他们对这些孩子的各种要求百依百顺,孩子们的思想、品行、习惯及心理健康等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即便留守孩子的父母偶尔打电话回家,一般都是习惯性地问一下“考了多少分?”“钱够不够?”等,其它情况他们一般不会过问,也无暇顾及。
家庭的溺爱。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这些“独苗”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竞相宠爱,甚至是溺爱,使其心理成熟期推迟,自控能力差而好胜心强,容易情绪激动,甚至养成了惟我独尊、自私狭隘等不良品性,遇事“以我为中心,别人管不了我,别人必须让着我,我受不得一丁点儿委屈”。这种品性带到学校后,结果自然是互不相让,谁都不怕谁,冲突必然增多。
家庭教育的错位。不少家长抱着“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吃亏”的错误观念,并且以此为由纵容孩子的不良言行,少数家长甚至教育自己的孩子,打架要下手狠,一定要打赢,把别人打坏了无非就是出钱治疗而已。
此外,家长管教方式不当、亲子关系疏离或单亲家庭等,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而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诱因。
学校原因。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教育内涵在不断缩小,教育被缩变为教学,教学又缩变为应考学科的教学,应考学科的教学又缩变为考试评讲。学生学习只讲分数,教师和家长只看能否升学,导致教育遗失了它原有的重要内涵,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但又无法解决或没有宣泄的渠道。调查证实,65.02%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15.34%的受访学生常常感到内心苦闷,睡眠较差,记忆力下降,与别人交往减少,心情抑郁;29%的受访学生常因对家人、对同学、对社会有不满情绪,遇到一点小事就无法控制自己;55.27%的受访学生常因一些小事不能自我排解,总是一个人胡思乱想,时常发愣发呆。
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引导还很不够。教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后进生常常受到歧视,且内心经常会感觉到不平衡,自觉不自觉地站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对立面,憎恨学校、教师和成绩好的同学,容易出现一些攻击性的暴力行为。这种情况在高中和初中更为突出。
班额过大。目前,武穴城区中学每个班的学生大多在80人左右,由于班额过大,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若学生为一些小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容易导致矛盾升级,进而发展为校园暴力事件。
学校教育内容缺失。大多数中小学校,尤其是部分升学压力大的学校,法制教育课形同虚设,法制教育未能“入课堂、入脑、入心”;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
学校规模发展过快,难以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全市初中和高中学校办学规模发展过快,活动场地、校舍教室、设施设备、教师配备都明显不足,校内人口密度大,活动场地小,生活设施不足。由于受场地限制,学校很多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的身心压力和剩余精力无法得到释放。
社会原因。网吧是引发校园暴力的“主凶”。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网吧,绝大多数网吧都不能落实“零点断网”“实名登记”“未成年人禁入”等规定。栖贤路是城区学校密集区域,沿路就有17家网吧,其中一家网吧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每个网吧内都以学生居多。据反映,学生暴力言行有10%以上是从网络游戏中模仿来的。有的网吧提供吃住,学生在里面住上几天,家长和教师竟然不知其去向。学生间的矛盾也多是从网吧里引发出来的。对网吧,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发出呼吁:“网瘾猛如毒瘾,危害一代青少年,快救救孩子们吧!”
社会不良文化、不良风气的侵蚀。虽然我国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从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电子游戏中,青少年仍然或多或少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被武侠、黄色、网络小说等不健康内容占据。再加上社会上也常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现象,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36.32%的受访学生公然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迅速解决问题。
不良社会青年向学生敲诈勒索。这些不良社会青年经常在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蹲守于人烟稀少、灯光暗淡的偏僻路段,伺机敲诈学生。他们向学生要钱,不给钱就施暴。受访学生反映,19.03%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因为向他人索要钱财物品而发生的。
个人原因。个性强,但心理脆弱。许多学生爱出风头,爱逞强,却受不得半点委屈。调查统计显示,67.14%的受访学生承认,校园暴力行为是出于自己一时的冲动或意气用事。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6.28%的受访学生面对他人冲突,采取“不管而躲开”的办法回避;31.50%的受访学生觉得,若自己与他人发生争斗,不会向老师反映,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也有学生坦承,请老师解决纠纷无法治本,事后还会遭到加倍报复。所以,学生发生矛盾冲突后,27.39%学生选择私下调解,42.57%的学生则通过斗殴等暴力方式来解决。
不懂法律。不少青少年心智发育未成熟,很少考虑自身行为的后果,根本没想到暴力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及后果,常常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在“实施暴力行为侵害后的心情”情况调查中,7.80%的学生感到有征服感,23.19%感到有发泄后的快感,21.54%的学生感到无所谓。■
&&&&&&&&&&&&&&&&&&&&&&&&&&&&&&&&&&&
(作者单位:武穴市教育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罪魁祸首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