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走势_新华每日电讯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走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答热点问题
日 07:41:3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字号 】【】【】【】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赵超)怎样看待上半年7%的经济增速?经济走势呈现哪些特点?下半年如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宏观政策是否会出现变化?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走势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记者: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
  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同时,强化政策措施的督促检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稳”包括六个方面,即增速稳、消费稳、物价稳、就业稳、农业稳和收入稳。“好”和“进”,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又面临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地缘政治冲突等新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需求较弱、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工业生产和价格仍比较低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着较多困难,财政收入和稳岗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也需要高度重视。
实体经济运行呈现新亮点
  记者:上半年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因素?
  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李云卿: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的不断显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推进,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孕育,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除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之外,实体经济运行还有一些亮点。
  第一,工业生产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东部地区的支撑作用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二季度呈逐月加快回升态势。占工业比重一半左右的东部地区增长平稳,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高耗能产业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增幅比整个工业高4.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4%,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
  第三,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制造业利润保持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2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增长6.1%,其中,电子行业利润增长19%,化工行业利润增长11.3%,医药行业利润增长12.9%。
  第四,新兴产业和消费领域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传统制造业领域投资持续下降。上半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纺织服装、文体用品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7.5%,比整个制造业投资增速低2.2个百分点。
  第五,新业态快速发展,终端消费相关的行业运行向好。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9.1%。与终端消费相关的轻工、纺织、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全部工业增速分别高0.3、0.5和3.6个百分点。
下一步经济走势总体上保持乐观
  记者: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如何?
  综合司副司长高杲: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的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处在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当中。从近几年来看,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增长的动力处在深刻的转换之中,体制机制也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进入了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的大背景下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7%,能够实现总体平稳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数字本身来看,好像是波澜不惊,但是如果把这个数字打开来看,运行是有变化的。3月份是相对的低点,进入二季度以后,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持续回升态势。
  从下一步走势来看,各方面可能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7%是全国的平均增速,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增速换挡的阶段,感受和影响是不一样的,一些地方和行业困难局面短期内尚难扭转,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对下一步走势,我们总体上保持乐观的态度,但是各方面应做好应对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情况的准备,丝毫不能松懈。
下半年宏观政策相机预调微调
  记者:下半年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宏观经济政策是否会出现变化?
  高杲: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适宜得当的。下半年,还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做到灵活施策、精准发力,相机预调微调。
  从工作的着力点来说,要注重释放有效需求,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加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行业、困难地区、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与化解机制,进一步稳预期、稳运行、稳信心,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有条件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如何看待近期股市出现的大幅波动?
  李朴民:我们高度关注股市出现的异常波动。为了促进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9:39:2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官方公共微信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时事报告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三、全年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能否实现
  既然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这么大的困难,那么全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既要分析实现预期目标的不利因素,又要分析有利因素。
  (一)实现预期增长目标的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不稳定。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对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3.7%下调到3.5%之后,再次下调到3.3%;世界银行的预测则从3.1%下调为2.8%。8月份全球股市下跌,使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从中国以外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表现看,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6%,但预期的加息可能导致增长放缓。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美元每升值5%,美国经济就会下降0.5%。另外,美国大选也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干扰。欧元区经济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0.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0.7%,环比零增长,低于市场预期。日本经济上半年同比下降0.08%,已现疲态。新兴国家中,除印度经济前两个季度分别增长7.5%、7%保持较高速度外,上半年巴西负增长1.6%,俄罗斯负增长2.2%,南非增长1.62%。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我国外贸出口的外部环境趋紧,实现6%预期出口增长目标的困难加大。
  2.“三期叠加”加大实现目标的难度。
  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所谓换挡,就是从高挡换到中高挡,减速成为必然;结构调整,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收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着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生作用,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运用受到掣肘。“三期叠加”矛盾交织,对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形成制约。
  3.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如前所述,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约束。就当下情况看,各种要素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对企业经营、产业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保持形成了巨大压力。比如,用工成本继续升高。201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工资比上年上涨9.8%;全国19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幅度为14.1%,涨幅接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在经济下行情况下用工成本升高,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比如,融资成本依然很高。尽管自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几度降息,但资金流和降息效应依然很难达至实体企业,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不明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小微企业不得不借助民间“高利贷”融资。
  4.价格持续走低。
  截至7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经连续41个月同比下降,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6%,其中7月份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7%,创2009年底以来新低。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半年同比上涨1.3%(控制目标为全年涨幅3%左右),尽管6月份和7月份涨幅分别达到1.4%、1.6%,但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1-7月平均,依然为同比上涨1.3%)。价格长时期持续走低,意味着企业产品卖不出价钱,利润空间变小或亏本,企业经营愈发困难,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5.经济下行惯性发生作用。
  经济下行具有惯性。就像人走下坡时收不住脚步、开车下坡时惯性会加大一样,我国经济连年下行也会产生惯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调控政策所产生的“阻滞”下滑的作用就会减弱,或者相同的政策力度所产生的调控效果就不如预期。而且,一般而言持续下滑会产生“加速度”,时间越长,惯性越大。可见,经济下行惯性,给经济增长速度的保持,或者说今年7%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困难。
  6.各地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
  当前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官不为”。有人说反腐败导致经济下滑。这种说法自然不合道理,因为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廉政和发展并不矛盾,不然就会得出越容忍腐败经济越发展的谬论。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规矩守纪律要求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的确出现一些官员怕犯错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缩手缩脚,积极性主动性下降的情况;在不少地方出现土地闲置不开发、资金趴在账上不使用、工程项目进展迟缓的情况。另外,近年来对GDP增长指标考核力度减弱,部分区域和县域取消GDP考核,也对地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客观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实现全年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二)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能够实现
  事在人为。尽管实现全年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很大困难,但经过努力还是有较大把握实现的。有利条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的效应会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国家批准的重大工程项目会陆续展开投资并产生相应的经济带动作用;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势新亮点会得到强化;2014年各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呈前高后低分布(分别为7.4%、7.5%、7.3%、7.3%),意味着今年第三、四季度的增长基数相对低。当然,要把有利条件变成实际的增长速度,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扩大“改革红利”。从趋势上看,如果说上半年重在“稳”,止住经济下滑的脚步,那么下半年则是重在“进”,力求经济企稳回升。
  1.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的“积极”,主要体现为政策力度加大与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紧密结合。上半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就超过8000亿元。截至5月底,七类重大工程包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5月25日发布了1043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总投资1.97万亿元。下半年,随着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功能恢复、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加上新项目抓紧开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会逐步回升,带动整个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同时,继续“积极”降税减费,切实降低企业宏观税负。下半年,财政政策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为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提供支撑和保证。
  2.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适当“宽松”。
  今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依然定调“稳健”,但实际运作趋向适当“宽松”。今年上半年央行已3次普降存款准备金率,4次定向降准,4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尽管如此,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此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宽松态势,不排除再次降准或降息。货币政策有必要也有条件进一步“宽松”,因为尽管我国已多次降准降息,但现实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另外,以往我国货币投放的最大渠道是外汇占款,今年以来,外汇占款继续大幅下降,通过结售汇投放的货币大幅减少,这也为通过降准或降息放松货币提供了空间。目前,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是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释放前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压力。
  3.消费政策重在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需求。
  尽管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和发达国家比,我国消费拉动经济的能力依然较弱,离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的第一动力仍有较大距离。必须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扩张消费需求。上半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按照中央的说法是“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除了有效刺激境内消费特别是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扩大网上消费外,还应以更大政策力度引导我国居民把境外消费转化为境内消费。据统计,2014年中国人出境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另有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46%,但仅有27%在国内购买。
  4.房地产政策进一步调整完善。
  2014年,我国房地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9%。尽管近年来房地产投资比重下降,但房地产业走势仍对我国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稳定房地产业出现的回暖态势,对于下半年经济回升、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发挥好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该调整的调整,该松绑的松绑,该规范的规范,使房地产业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5.以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今年以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上半年,本届政府已提前完成任内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的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环境逐步形成,下半年政府改革正以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为重点逐步深化。加大投融资、价格、统一市场等改革力度,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期出台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将加快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转变。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为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6.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制度。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针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应该尽快完善制度,出台相应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及权力义务,加强业绩考核与监督,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给干事的干部以动力,给不作为的干部以压力。同时,要建立“容错”机制,为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的干部创设宽松环境。应该看到,尽管我们不再片面追求GDP,但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经济增长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调动各级干部稳增长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王志才→【】     【】   【责任编辑:
新华网江西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新华网江西频道联系。
※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西频道编辑部 电话:75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
日11:26&&&来源:
原标题: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编者按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同时,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积聚,行业和区域走势分化,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走势向好,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我们要科学把脉形势,既分析客观因素,又要找主观原因,既对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也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对中国有利也有挑战
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在不断分化。先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差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在此形势下,欧元区于1月推出欧版QE,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放松”。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好于2014年,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通胀和增长目标,将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实行超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也表现为“放松”。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抬头、制造业回流、失业率下降等都使经济向好。但美国2014年11月宣布退出QE,并于2015年年中可能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表现为“收缩”。发达经济体之间宏观政策的收和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美国是世界超大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放松带来的影响,不足以抵消美国在宏观政策上收缩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再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是表现相对较好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都相继采取了放松的宏观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分化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同挑战。
总之2015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坚挺回流、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对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国每年进口约三亿多吨,如果价格降一半,我们进口原油会节省一千亿美元左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棉花等。但是,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以后,必然引起新一轮的世界通缩。一旦通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中国产品出口将形成严重需求约束。还有,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20多个国家开始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使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内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有利有弊
先从有利的方面看,有以下四大方面能给2015年经济增长托底。
一、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力度加大,能释放一些体制改革红利,可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党的三中全会提出336项改革措施,四中全会提出190项改革措施,加在一块526项改革,每年分解80多项。如果2015年按预期完成改革任务,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又如,行政审批权限的取消和下放、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特别是各种改革试点的推进产生的示范效应,都将为经济发展释放出红利。
二、从经济结构调整上挖掘增长潜力,有利于经济增长。本届政府积极推进发展模式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将城乡、产业、区域串联起来,即串联式发展经济。提出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这都是创新思维。将产业、区域、城乡串联起来发展能产生联动效应,会带来1+1&2的效果。
第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三个亿的人口问题。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个亿,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解决他们长期悬在半空问题,会产生几万亿的GDP,二是棚户区改造一个亿人口,促进一亿人居住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解决困难群体安居乐业问题,也可产生上万亿的GDP,第三是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一个亿,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移问题。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在北京、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选择62个城市(镇)于年进行试点,然后全国推广。如果试点成功并推广,经济还会增长一大块,而且这种增长是健康的。
第二,打造长江经济带,今年要开好局。打造长江经济带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沿长江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黄金水道建设,高效铁路体系建设,便捷公路体系建设,发达的航空体系建设,油气能源管网体系建设,还有城市交通便捷体系建设等,这些建设都需要巨量投资。二是沿长江经济带培育几个城市群,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将上海与周边城市有机连接在一起;中游以武汉和长株潭为中心的城市群,将周边的中小城市彼此相连;上游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形成以后,会出现一个更有效的城市经济发展圈。三是沿长江经济带打造产业集群,高科技、先进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信息、生物等产业集群等发展兴起,必将推动这个区域的快速发展。
第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北京和天津同周边城市连接起来,即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通讯、水电网管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都实现互联互通,也能带来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
三、实施新“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指的是向西建设陆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称“路丝”,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实现欧亚一体化;向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以重点港口为节点,从海上打通贸易通道,加强与亚洲周边、欧洲、非洲等经济联系,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近期重点建设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使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新视野和新战略。这会给中国带来一片新天地。中国将从过去的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转向以资本、技术输出带产品输出,这是一个战略转型,如果做好了,会把中国带向一个新的时代。比如建亚投行,中国出五百亿美元,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50多国都愿意成为创始成员国。还有我国已经建立丝路基金,注资400亿美元。这些都会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四、今年中央会继续强化实施微刺激的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2014年以来我国的很多措施都是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例如9月30日放松第二套房的房贷政策,70个城市66个城市相继取消商品房限购;10月到11月,国家批复30项铁路和机场建设项目合计9000多亿元,加上特高压和港口项目投资超一万亿;还有,11月22日降息,12月28日央行378号文将同业存款纳存,今年2月5日实施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可释放约9000亿货币,3月1日起又下调存贷款利息。总的来说,上述四大方面的因素,都会为今年中国经济托底,把中国经济保持在预期区间。
但是有以下几大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会构成较大下行压力。一是长期因素。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周期性下行,从高位向中位下行似乎是一种趋势。在总量方面,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向中位转换;在结构方面,中国再想像过去一样靠高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国的投资规模已经51万亿,63.64万亿GDP中有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再扩大投资规模将受到空间限制。还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得过大,再继续刺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也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强烈约束。由于传统劳密型产业长期过剩,新兴产业成长缓慢,结构调整将面临剧烈阵痛。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首先要淘汰或转移,这会使依靠该行业营生的人群受到冲击,而另外一部分人通过创新又会获益。因此,本阶段产业转型中,新兴产业的成长和扩张,必然要以一部分传统产业淘汰为代价,比如网络销售给传统商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二是消费增长缓慢。我国需求结构转换已经传出好消息,消费占GDP的比重有了微弱上升,投资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苗头。但是,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投资占GDP比重明显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太低。当前我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压缩“三公”消费之后,私人消费没有及时补上,造成总消费增长缓慢。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投资能不能再增长,而是消费在需求结构转换中不能实现正常上升。
三是落后产能淘汰后,接续产业成长缓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从生产投资看,当传统的产业被淘汰或转移之后,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传统产业改造滞后,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落后产能是污染、不好的GDP,当这些产业被淘汰以后,绿色的、有质量的GDP没上来,最后经济增长必定要下滑。因为落后产能淘汰是快变量,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快慢之间必有一段空档期,在空档期缺乏接续产业条件下,工业投资增长必然下降,经济增长就不会太快。
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因素,当前和今后形势判断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主要是总需求回升缓慢,解决需求不足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今后,在政府微刺激和投资拉动下,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会向好,但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难有明显回升,消费继续呈现低缓增长趋势,出口增长会延续低速状态,经济增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预计全年增长率会低于2014年。
为了稳增长,防止经济增长过大偏离预期目标,今后我国的宏观政策方向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强化微刺激力度,加大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
在今后三个季度,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一方面用于新型城镇化和三大战略部署方面的投资,一方面用于能刺激和改善消费侧方面的投资和公共服务支出。同时,还应从财政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财力,继续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贫困人群的援助力度,解决这些人群住房、就业、上学、看病、养老等基本需求问题。另外,财税政策要在减法上做文章,例如降低部分日用工业品的消费税,增加家电甚至家具更新消费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二是实施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更大地发挥货币政策力量,推动稳定经济增长。运用有效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和信贷供给,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增加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的信贷规模,解决他们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方面可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可继续放宽金融市场进入门槛,允许并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建立民营金融机构,从制度上扩大金融供给。
三是加快改革落实工作,选择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社会结构转型的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优先、重点推进,比如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审批权限、垄断行业限制、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制度等方面加快改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