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的国情和世情是什么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513)_政治常识试题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官方微信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 &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513)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513)
1.答案: B解析: 2014年11月份,在首都北京召开APEC,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答案: D解析: 在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这是两个概念,无法等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3.答案: AC解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故B、D项错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C。4.答案: C解析: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方针。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5.答案: A解析: 本题汽车社会的表现是“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客观现象(社会存在),而汽车道德属于主观范畴(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这也就是本题所说的汽车社会需要汽车道德,故正确答案为A。  【摘 要】家风是一个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每个时期的家风都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家风问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体现
2014年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家风是一个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每个时期的家风都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影响。这便涉及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最精辟的表述。 中国论文网 /4/view-5850589.htm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家风   一、马恩原著中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思想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史观不是按照实际生活过程来揭示人类历史,不是从现实的人的物质关系来说明社会意识,从根本上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针对这种思辩观点,他们阐明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以及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   二、家风的概念、表现及意义   (一)家风的概念。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家风来源于长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示范倡导。   (二)家风的表现形式。家风具体表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表现在有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家规家训、品德要求、价值取向、处事原则等方面,也表现在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沟通方式等互动之中;既表现在物质文化追求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文化追求方面,对家庭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一定影响。总之,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无不受到家风的深刻影响。   (三)家风的意义。良好的家风,是每一个家庭共同追求的目标。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家庭成员进行着塑造。良好的家风不仅可以保证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家风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社会公德在家庭中的具体体现,影响着社会公德的发展水平以及稳定程度。从古至今,从没有哪个时代稳定的社会状态是建立在混乱的家庭风气上的。   三、家风衰微的原因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社会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家风的衰弱也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发展。   (一)宗族观念的减弱。家风的意识淡出人们的生活,源于宗族观念的衰落。“五四”以来,在文化上有很多历史词汇改变了现代人的家庭生活模式。在一场接一场的历史“运动”中,传统文化被推到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因而出现了砸祖先牌位、烧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规的现象。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以及宗族观念解体,是家风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家族在城市化大潮中冲击下,原本是以大家族为主的家庭模式被小的家庭单元模式所取代,这也是家风观念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口之家已经代替了原来的四世同堂。在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在城市务工,其家庭模式为夫妻而二人在城市,而老人和孩子在农村,这种情况也使得家风得不到延续。   (三)“单独”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家庭现在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兄弟姐妹,这直接危及延续数千年的亲族网络及其社会伦理观念。此外,因为只有一个小孩,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放松了对孩子家风方面的教育,很多良好的家风渐渐淡化。   四、家风的重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现有的家风观念不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不了促进作用时,我们就应当考虑对家风的重建。建设家风既要满足时代民主、法治的要求,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中优秀合理的部分;既要考虑到符合整体社会道德标准的一般性,还要考虑到每个家庭的特殊性。总之,家风建设应该遵循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则的同时保证每一个个体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家风即是信仰,又是国风。它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就现代而言,对于家风的回答已经没有统一的答案。因此,在当下物质生活丰富而家庭文化意识匮乏的情况下,家风的重提说明只是单靠经济的提升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得以繁荣富强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2]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高朝明,高静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思雯,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题组40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题组40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