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伤早泄会不会影响受孕音乐艺考

沈伟《声希》令观众敬畏 难度到底有多大 |沈伟|舞者|舞蹈_新浪娱乐_新浪网
沈伟《声希》令观众敬畏 难度到底有多大
沈伟《声希》
沈伟《声希》
沈伟《声希》
沈伟《声希》
  新浪娱乐讯 近日,沈伟在北京国家话剧院演出《声希》,这是他作为“这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华盛顿邮报评)”在全球垫定声名的一部作品。这场 演出被沈伟命名为《声希之夜》,此前,他原本的想法是在博物馆现场打造一个剧场演出《声希》,让观众、剧场和现场演出成为博物馆展示的一个艺术作品。但由 于种种原因《声希》最终在国家话剧院这样的“标准剧院”演出,沈伟多少有些遗憾,对他来说,演出地点和作品同等重要,因为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为了让观众确认 艺术从敬畏到魅力的过程,它必须完美呈现。
  2012年,沈伟首度携作品回国演出,不少观众被震撼到,而事实上,沈伟在全球每次的演出都像是一次轰动性极强的“艺术事件”的发生。对沈伟来 说,他已经习惯了这一过程,但他仍然希望他的作品能让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观众看到。“因为只有那样的观众,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才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他说。
  他仍然渴望的是用艺术来改变世界。
  《声希》是沈伟在全球演出场次最多的作品之一,相继在包括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全球数十个国家演出过。很多名人艺术都非常青睐这部作 品,其中不乏李安这样的大导演,早先曾任沈伟舞蹈团排练总监的侯莹曾说,她有好几次在美国的演出现场遇到他。而那时,也正是《声希》在美欧现场舞坛上悄然 走红的时候。
  《声希》得益于国内第一批演绎它的舞者
  《声希》的诞生并没有多少传奇性色彩,但它却成就了一位传奇性现代舞蹈家沈伟,这个作品展示了他在31岁时就具备掌控大作品的非凡才华。很多人 都认为是美国成就了沈伟,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认为,至少他的成名作《声希》是在广东现代舞团创作的,当时所有舞者来自这个舞团。1999年,爱丁堡艺术节 邀请广东现代舞团演出,时任团长的杨美琪非常着急,因为没有节目。于是,她便邀请沈伟编导作品。沈伟当时在美国,此前他也是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也正是在 这个舞团他在舞蹈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展现和确认。1995年,沈伟拿奖学金去了美国,距1999年杨美琪邀请他回国创作作品,沈伟在美国已经闯荡了五个年 头,然而,他并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去美国的时候正值美国经济衰落之际,很多大师级的现代舞团都没什么演出,对沈伟这样一位初来乍到的亚 洲舞者来说,在美国舞坛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杨美琪的邀约对他来说不无是个机会,至少他有机会创作作品,虽然这需要他又打道回府。
  在当时,广东现代舞团参入演出这部作品的有施旋、周念念、左燕、荣涛、侯莹、王涛、赵梁、龙云娜、李红军等人,全部是国内舞者。在当时,他们也是国内最顶尖的舞者(今天他们中的多数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舞蹈家),对沈伟创作《声希》来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好条件。
  在舞蹈家赵梁的回忆中,1999年回国创作作品的沈伟是非常特别的,当时他和沈伟一样爱画画,爱舞蹈,并且都留着一头长发。然而后来在排练作品期间沈伟回了一趟美国,再回来时,他的长发变短了。从那之后,沈伟再也没有留过长发。
  “正如他的长发剪掉了一样,我后来就一直不断地感受到他的人也在经历这种慢慢蜕变,”赵梁说。
  赵梁当时刚进广东现代舞团不久,是团里最年轻的演员,能成为《声希》的舞者他认为是幸运的。他坦言那时实在年轻,排练过程中,他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每个动作那么慢,后来现场演员的那种气息感染了他,让他体会到作品的魅力。
  舞蹈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是不一样的,如拍电影至少先有剧本然后再去拍,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剧本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它是编导在排练过程中不断地与舞 者磨合、要求舞者的身体必须给到动作和灵感的创作方式,如果舞者能力都非常弱,那么作品不会有好的呈现。正因为如此,《声希》的很多著名的舞段都是沈伟和 当年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们一起在排练场中碰撞出来的。
  “《声希》得益于当年排演这部作品的第一批舞者,如果是今天这些舞团的舞者们很难有那样的艺术呈现效果,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样苦练的过程,”舞蹈家侯莹说。
  沈伟也坦言,在创作过程中舞者必须能给到东西,但是作为编导必须明白他的创作主题是什么,对作品必须有很强的掌控能力。
  《声希》 最终的呈现,以八大山人的“游鱼”画作为舞台布景,僧侣诵经为背景音乐。舞者顶着高高的发髻,覆盖着白雪似的脸孔有着瞬间易逝的美,托着长长的红、黑两色 的曳地长裙以缓慢的姿式走着圆场,整个舞蹈从外面的形式上看充满了仪式感,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克制的、理性的大气之美。在当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亮相时非常成 功,英国和德国也对沈伟和他的这部作品发起了邀约,随后在美国上演,可以这么说,《声希》席卷了整个欧美舞坛,让沈伟成为倍受瞩目的舞蹈家。
  解析《声希》的舞蹈技术难度
  很多人认为《声希》能在西方扬名,依赖的是它外在的东方神韵和西方古典审美的合壁,而事实上,它真正的扬名还在于它在舞蹈技巧的呈现上。同样是 《声希》第一批舞者的侯莹,2002年加入“纽约沈伟舞蹈团”,她坦言这个舞蹈非常的不好跳。在第一段跑圆场的舞蹈之中,她的角色是在所有人跑完之后她留 下来在一个角落里做一段独舞,就是继续跑。你需要保持一个速度,侧着身子绕着小圈,绕圈的时候还不能露脚,要保持非常小的步子,而且跑出来要有漩涡的感 觉。这个独舞基本上你跑个七八圈就跑不动了,而且后面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把那个力量使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把下面一段舞蹈带出来。
  《声希》的英文名是《Folding》,意思是经纬折叠,名字来源于其中一段著名的舞蹈,以三对男女双人舞呈现, 舞者们把它取名为“连体婴儿舞”。舞者穿着长长的黑色“塔形”裙子,就在那样的裙子里面,每对舞者的下半身肢体连接一起,而这种连接不可能靠手,完全是靠 下半身肢体,上身是分开的。运动的时候两个人必须保持“犹如一体”的感觉,其舞蹈特点是完全用身体的内力、平衡和支撑去完成双人舞动作。从外表看轻盈如 燕,其实动作非常多和复杂,都在裙子里面看不见。
  侯莹到美国之后,在这段舞蹈之中与她对舞的是沈伟。2006年在美国演出这一段时,她多年因跳舞而郁积的腰伤一下子爆发了,腰完全用不上了力 气。当时沈伟做了一个动作把她往起抬的时候,他蹲下来都快跪到地上了,侯莹的身体还是起不来。但沈伟还是有舞台经验的,他很隐避地用手把侯莹推了起来。
  “《声希》跳得好有灵魂出窍的感觉,而且跳这个舞必须是一口气,一呼一吸之间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多一口气就会被打断,就达不到那种状态。而且每个舞者之间都是前面连着后面,气息都是相连的,源源不断的,这个舞蹈的名字所讲的真正的大音无声,大象无形,所表现的就是舞蹈中的这口气,”侯莹说。
  受《声希》影响的舞蹈家
  沈伟坦言,侯莹跳《声希》无以替代。但是2006年的那次腰伤的大爆发,让侯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她在沈伟舞团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她应该离开了。但是她仍然热爱着《声希》,因为这部作品代表着她年轻时最为经典的舞台形像,沈伟至今用的《声希》海报上都是侯莹。
  可以这么说,《声希》影响了很多曾经跳过这个作品的舞者,成就了很大一批现代舞蹈家,这里面除却侯莹和赵梁,还有后来加入美国崔撒·布朗舞团的戴剑,以及陶剧场的段妮,尽管他们后来的舞蹈风格多样。
  “我非常喜欢《声希》,我跳过它,对它有很深的感受,我也是从这个作品中成长出来的,对它有很深的感情。至今,我也认为这是沈伟最好的作品之 一,舞蹈技术没得说,主题也非常棒,有一种他自己当时的状态,空旷的、落陌的、自然的、优雅的气质,像婴儿躺在一个奢华的包裹里面,”赵梁说。
  有一年,赵梁去美国,巧的是他和沈伟住在同一条街上,后者邀请他去他家。他们一起聊天,慢慢地,赵梁感受着沈伟内心的能量,他觉得沈伟是非常有智慧的。
  “他是这个时代华人中最好的编舞家,”赵梁说。(曹语凡/文并供图)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一个前十八线女团少女的非典型偶像梦
“在一个偶像团队里不太能受别人的控制,这就意味着我的偶像人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在周五播出的《奇葩说》新奇葩试炼战中,马剑越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获得导师全票晋级,她“认真式冷幽默”的说话方式还被何炅夸赞为“愤怒式”的辩论风。
这是马剑越“复活”后的首战。
多数人看来,前十八线女团成员的她是奇葩大会的遗珠,“复活”理所应当;但在马剑越自己心里,那“复活”已是充满侥幸的死里逃生。
4:12输给了臧鸿飞。尽管知道还有复活名额,但对战录制结束的那个下午,当高晓松、马东、何炅、蔡康友与老奇葩们投出票后,马剑越就给自己判了“死刑”。
她有自知之明,“何老师(何炅)都说我辩得很烂了,我怎么可能复活。”
没想到当期节目播出后,网友会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她。虽然当天晚上就知道了自己的意外复活,但直到两个多月后,马剑越陪着母亲收看了那期《奇葩大会》,才发现蔡康永在投票前就站边了她。其余三个投给她票的,分别是马东、黄执中和姜思达。
马剑越在《奇葩大会》中一夜成名
2016年12月,录完《奇葩大会》后,马剑越回到了成都的家中。除了接到先前经纪人的通知去往长沙录制了《天天向上》以及晋级去北京录制了三天《奇葩说》,马剑越没有收到其它通告。
她并没有如同人们想象中那样爆红,至少“爆红”没有来得那么快。明显的变化是自《奇葩大会》播出后,她的微博粉丝数从2万增长到了现在的34万。
在家的日子马剑越常直播,为此她还郑重其事地买了话筒和手机架。3月中旬,《奇葩大会》开播前后最受关注的一周,三次直播中她收到的打赏换算成现金仅约160元。
刚尝到一点红了的滋味,马剑越希望借着直播为自己保持一些热度。她一般会把直播时长掐在一个小时,因为超过60分钟不间断的说话让她嗓子难受。她也甚少在直播中唱跳,那是以己之短博人所长。
她一遍遍回应网友对于她在《奇葩说》走红后出走1931的质疑:退团在2016年6月就已经决定,7月份《奇葩说》导演才通知她去北京录制,两者间没有任何联系。
有人骂马剑越要走了就回踩自己的公司。她反驳:“你回1931问一下,我马剑越重情重义,对组合有多好。我在《奇葩说》有一点起色以后,我们组合捆绑我炒作,我没一次起来反对过,从来都是顺从。”
不断有“无脑黑子”在微博上私信她骂脏话。由于公司规定不能回复私信,她也不再愿意单方面受气,3月19日,马剑越开了一条“骂人专用博”,长期置顶向无理骂她的人公开宣战。
从1931毕业(退出)后,她现在是欢聚时代的独立艺人。3月25日是1931队长李牧芸的生日,马剑越主动回到了广州剧场,作为特别嘉宾与昔日队友再次同台公演。
“也想着回团里,能给团内再带一波流量。”
马剑越认为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是“放任不管,任其成长。”
父亲是外贸公司员工,母亲是质量认证员,忙碌的工作让他们甚少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一个人长大的日子里,动漫《美少女战士》陪伴她打发了漫长的童年时光。成长的过程有困惑,马剑越选择从知乎和日剧中寻找人生启发。
因为《美少女战士》,她接触到B站,喜欢上AKB48以及Cosplay等二次元文化。“每次看到AKB48表演都有流眼泪的冲动”,或许是少女心作祟,马剑越的内心开始燃烧起成为偶像的梦想。
马剑越Cosplay
看到有女子组合选拔的报名,朋友们会转发给他,她们都知道“马剑越有一个成为偶像的梦想”。马剑越直言自己并不想当“明星”,而是想当AKB48成员那样的“偶像”。“明星比较完美。李宇春能力摆在那里,范冰冰看起来就很完美。”在她看来,“偶像”比“明星”距离更近一点,可以依靠努力去进步和达到。
她清楚自己唱跳不佳,长相也不出众,从身体条件上看,明星这条路她显然是不够格的——在加入1931之前,她曾两次报名SNH女团招募,均以失败告终。
知道自己的梦想包含着冲动甚至偏执,但马剑越不想就这样放弃,只要有不要钱的选拨她仍会报名。2014年4月,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不到,18岁的她收到了欢聚传媒发来的面试通知单。彼时马剑越已经完成了播音主持专业的艺考,256分对她来说是个好成绩,这意味着只要正常发挥,文化课超过330分,四川省内艺术类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她可以任选。但父母扭不过她,只能送她去广州。
马剑越没想到自己幸运通过了。接下来是最后的淘汰赛。加入女子团体、当明星在这个工薪阶层的家庭里是一桩大事,为了劝说她全家还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彼时,YY娱乐对外宣称计划先期投资5亿用于这支由18个素人组成的偶像团体,专属剧场的建设及其硬件投资花去近四千,此外,选秀、培训及团队搭建等投入为七千至八千万。
算下来,1931的每个成员将得到人均近2800万的投入。
父母最终给了她试错的机会——他们以为去广州只是一个月,入团到真正成为女团成员还需要经过一轮选拔,淘汰了再回来复读,算圆了女儿的一场星梦。马剑越对淘汰赛也没信心,“我进去就不是靠唱歌不是靠跳舞,靠热情。当时老师说,看中了我一腔热血。”
30:18的入选率,马剑越凭着“一腔热情”再度被选上了。
公司为女团成员们打造了可以“满足生活和训练的一切需求”的培训基地。马剑越曾在采访中说,“五层大楼里,一楼是大堂、二楼是宿舍、三楼是教室、四楼是食堂、五楼是宿舍。”
“养成式”的生活从这里开始。6点起床,先是跑步,8点开始一整个上午的声乐课,下午连上芭蕾、啦啦操和爵士三节舞蹈课,晚上还要额外训练。其间除了录歌,她们还去北京为单曲《欢聚时刻1931》拍摄了MV。
日,背负了300万违约合同,马剑越作为1931女子团体中的一员正式出道。
偶像团体出道大多是“出单曲、跑通告”的节奏,除去这些,效仿“AKB48起步时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在秋叶原演出”的剧场模式,1931每周会在广州的专属剧场举办一场演出。
据媒体报道,时任欢聚时代副总裁、YY娱乐CEO陈洲的团队在创立1931前考察SNH48,但陈洲不愿再复制一个AKB48,决定打造了属于YY娱乐、属于1931的造星模式。1931的百度百科词条里写道:1931是由欢聚时代联手台湾音乐制作人团队推出的女子演唱组合。
马剑越主动回到广州剧场,作为特别嘉宾与昔日队友同台公演
但这种风格被网友认为是“类似大合唱的演唱方式、整齐划一的舞步”。马剑越也认为这样的模式难以展现个人特色,“我之前也模仿AKB48的舞蹈,大概知道那种风格,我们的舞蹈就很奇怪;别人都是有分唱的,我们组合就是大合唱。” 但团体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她们能掌控的,类似的抱怨成员们也只能偶尔私下讨论。
SNH48曾一度爆出“日本网友评出4000年第一美女”的新闻,虽然被众多媒体和网友视为炒作,但所谓越黑越红,艺人个人和组合的热度也的确因此增加不少。马剑越所在的公司也开始一手策划“与exo最配女团”、“白衬衣学妹”等话题,用力过猛的绑定引发粉丝的不满。铺天盖地的骂战中,马剑越常常暗自庆幸因粉丝数少而逃过一劫。
据2016年台湾媒体报道,AKB48中刚出道的成员及研究生,大约只能领新台币1万元(约合人民币1966元)的固定月薪,即使靠剧场演出及握手会的酬劳,也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开销。依照AKB48的模式,1931女团成员月薪三千多元。尽管平日里的吃喝住行不用花钱,但作为艺人,她们需要在很多场合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三千多元显然入不敷出。为了贴补日用,成员们各自寻求生财之道,心照不宣地经营起了小生意——韩国占卜、塔罗牌,马剑越则在直播中卖起了父亲做的冷吃兔。
成员间偶尔也会争吵磕绊,但马剑越认为这并不影响彼此的感情。“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过来的,风风雨雨走到现在,我受的苦她们都受了,可能他们没我这么有胆跑出来说,但受的苦是一样的。”
一场演出需要提前一到两个月准备,一支简单的舞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整齐划一,女团成员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重复。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们伤病缠身,轻重不一的腰肌劳损或者腿伤,需要她们经常往返于生活中心和医院之间。马剑越腰伤最严重的时候,每跳完一支舞都需要平躺在地上缓解疼痛。
长期的“养成式”管理让马剑越失去了社交的机会,她几乎不认识女团之外的人。在广州没有朋友,马剑越只能跟网友聊天,放假也甚少出门,“宁愿在房间里睡觉或者看电视剧。”
在马剑越决定退团前,有三个同期女生离开了1931。不过随着第二、第三期学员的加入,这种不安感也被迅速冲淡。
第一年,1931忙于各种各样的通告;第二年通告开始减少。她们的微博粉丝还是少得可怜,出了机场酒店,依旧没有人会认出她们喊她们的名字。1931不瘟不火,女团成名的路漫长而艰辛,日子就这样过着。
“五亿”没能让1931走入大众视野。知乎上有网友发帖质疑1931“mv制作水平拙劣,编曲简陋,作曲也难听,歌词更是像宣传口号”,她巧妙用自嘲化解尴尬,“我父母也是看着1931走过来的,我妈也说没有起色就算了呗。我妈替老板心疼钱,没心疼我,就心疼钱去了。”
马剑越说不清她给了自己多长时间等待这个团火起来,偶尔她也觉得自己的坚持徒劳无功。“如果我们团有起色,这样的坚持就有意义。没有的话,你做再多都是白费。”
并不是只有她困惑和迷茫,团员们清楚身处同样的困境,只有自己才有可能解救自己,但除了坚持她们也找不到别的方法。“你也有痛苦,我也有痛苦,大家一起说说,感同身受。然后一起想想解决办法,解决不了就算了。”
在《奇葩大会》“要不要为了融入集体伪装自己”的辩题中,她持正方观点,并提出了变色龙理论:“为了保护自己,像变色龙一样生活。但变色龙再怎么变,也还是变色龙,它变不成人。”
《奇葩大会》中蔡康永对马剑越表示欣赏
马剑越觉得,她在女团的日子里“已经很认真地伪装、适应这个集体了。”“团体就是要互相收点东西的,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让自己圆润一点,才能让团体融合下去。”
尽管现实的一切已经越来越偏离她早先的设想,但她仍紧抓着梦想不肯放手。进入1931后每年到了年底,她都会室友还互相鼓气:“(坚持一下)看我们明年会不会好一点。”
马剑越对成名还抱有希望,但高层接连变动、1931发展停滞不前,让她愈发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既然生活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就保持原样,我觉得我做不到。”
她也察觉自己不具备idol的能力——做一个能够伪装自己的idol,“性子太直了有时候不怎么讨男粉丝喜欢,男人嘛。”
“对粉丝来说他有很多个小偶像,有自己的生活,他也可以来看看你,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有他们。”有时候马剑越觉得自己可怜又可悲:“我们除了粉丝一无所有。一个人的人生居然只有一群粉丝。”
2016年6月,她找老板摊牌。双方商定马剑越在毕业后仍保持与欢娱时代的合约,直至五年到期自动解约,条件是在此期间她不拿工资,不去通告,不参与其它演艺事业。
“我已经从十九岁那个懵懵懂懂的我成长为现在非常有独立意识的我了。在一个偶像团队里不太能受别人的控制,这就意味着我的偶像人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结果突然间《奇葩大会》一播,我好像又有别的通告了,现在就搅在一起。”
蔡康永认为马剑越是本届《奇葩大会》最好笑的几个人之一。他把马剑越比做烈士,“她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十分荒谬的事情却做得很投入,并且小小年纪竟然拥有将自己置身事外的自我嘲讽能力”。对此马剑越觉得自己承蒙错爱,“对于目前20岁的我来讲,这些或许代表了可爱和青春;但如果到了30岁依然如此毫无长进,就只能说明幼稚和没文化了。”
这个曾多次说“读书救不了我”的20岁女孩眼下希望自己能多读些书、掌握些技能、多点阅历。前些天通电话时她正在去书店选购日语考试参考书,现在她已已经去往日本留学,每个月回国一次录《奇葩说》,学习的专业也不再与偶像梦有关。
“这个梦已经做完了呀,我已经发现自己不适合做idol了,接着做真的没用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刊记者 麻晓天 发自上海
实习记者 李艾霖 韩可欣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江苏艺考艺术文化分底线“水涨船高”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江苏艺考艺术文化分底线“水涨船高”
  昨天,2014年江苏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统考开考,今年统考全省共设六个考点,扬州大学仍为我市及淮安、泰州三市美术考生的考点。前不久教育部发出“艺考”政策全面收紧的信号,在昨天的美术统考中似乎有所体现,考题难度有所增加。
  考题难度提高折射政策收紧
  昨天上午11点30分,随着美术类统考素描考试结束,考生们纷纷拿着画板走出考场。“素描不简单,人物‘小动作’有点多。”公道中学的小陈回忆素描考题:青年正坐侧脸,并且脸微微抬起,右腿在上翘着腿,双手交叉放置在腿上,左手在上并拿着一部单反相机。动态增多无疑给考试增加了难度。
  下午色彩考试结束,市一中的小黄告诉记者,色彩考试中学生所要画的物品包括:一个白瓷花瓶、白瓷盘子、不锈钢料壶、一串葡萄、石榴、鸡蛋、三块布总计11类物品,总数好像不多,可是难度却增加很多。“没个两三年功夫很难画出彩。”
  “今年的素描和色彩难度都比去年有所提高,应该说这是教育部对艺考政策收紧后的一个反映。”市一中艺考办负责人张轶群分析,从今年的美术统考,就能看出教育部收紧艺考政策的信号,越来越多地考察学生的基本功,速成考生的捷径之路越来越窄。
  艺术文化分底线“水涨船高”
  今年7月教育部在南京召开调研会,艺考改革方向已经确定:一是加大文化课分数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二是取消部分高校艺术类招生校考,改由省里统考。
  据了解,今年高考中,全国31所艺术院校对语文、英语学科都设有最低分数线,另外艺考文化课分数线比2012年高了15分。张轶群预测,2014年文化课分数线可能还将提高,但仍会循序渐进。
  除了艺考文化课分数线,各院校艺术校考的最低文化分数线也有要求。“前几年从150提高到155,今年高考为170分。”业内人士预测,明年校考最低文化线将超过180分。(记者:楚楚)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电话:010-&&|&&&&|&&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查看: 110|回复: 0
UID10000帖子威望3887 金钱36682 激情27989 贡献15449 在线时间512 小时注册时间
党中央遇上北大荒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7:35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从考试的时间来说,艺考的考生算得上是“早起的鸟儿”,他们的专业考试比其他考生来得更早,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考试的初试结果也会一一放榜,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林妙可发的一条微博只有四个字和一个表情,“无缘北电”外加一个哭泣的表情,北电表演系复试落榜,大家可能沉浸于林妙可亭亭玉立的自信站于考场上的照片。不过林妙可不必沮丧和灰心,据说中戏、中央音乐学院和南京一所大学的初试她均通过了,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好好准备这些学校的复试。去年有一位人气不亚于她的“国民童星”参加了北电和中戏初试皆被刷。
再说出尤浩然的名字,更多人会反应不过来,放出他的照片,看着有点臃肿的尤浩然很难与那个虎头虎脑的小雨联系,总算去年某饮料的广告片让《家有儿女》一家五口团聚,尤浩然重现大众视野。他的“哥和姐”张一山与杨紫全都北电毕业了,他年龄较小去年高考,北电和中戏的初试皆被刷,如果这三个昔日的“熊孩子”全从北电毕业也算是一大美谈。
北电初试考两个项目,朗诵和才艺展示,尤浩然准备的是诗歌朗诵《我爱我的祖国》和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尤浩然从小就爱唱歌,对唱歌有信心,知道尤浩然要考北电,杨紫和张一山都给了他鼓励,张一山更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初试和复试都有哪些内容,尤浩然的备考不可谓不充分,但是仍然名落孙山。中戏初试尤浩然说诗歌朗诵“发挥的还不错,没有打磕巴”,但是仍然没有迈过初试的门槛。
尤浩然两次初试临场发挥究竟有哪些欠缺我们不得而知,但能猜测出大概有这两个原因。尤浩然横店拍摄古装剧《唐朝少年》吊威亚不小心摔了一跤,腰椎受损,做了手术之后虽然能正常走路但动作不能太大,跑步、跳舞都不可以,这可能也是艺考现场尤浩然看着有点姿态僵硬,毕竟受制于腰伤。
另一个原因就是尤浩然太胖了,为了达到戏里的要求,尤浩然从160斤增重到180斤,尤浩然的妈妈也说他初试被刷是由于太胖了,报考表演系的全是俊男美女,不过这里提些异议,既然是表演系,不是偶像系,是不是一部戏里会有那么几个角色需要长得不那么好看的演员或者说要那么几个胖子,再说尤浩然的胖不是由于好吃懒惰而胖,三岁半就拍广告的尤浩然也是胖嘟嘟的,所以尤浩然大可不必为自己的胖而苦恼,关键是要做一个灵活的胖子,做一个强壮的胖子。
这些年尤浩然拍了不少戏,只是基本都是配角,与戏约不断的杨紫和一度霸屏的张一山不能比,不过演戏也是要有人生的阅历的,说不定这几年给尤浩然的挫折就是给他的历练,等待着一个适合他的角色出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童星会选择考专业艺术院校的表演系,他们也总能让学业和事业两不误,我们要给这些童星们更宽容的环境,别总拿“长残了”之类来评价,林妙可和尤浩然都会在将来的人生大戏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道炎会不会影响生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