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重要,考后再准备不行吗?

高考编辑推荐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信号:GK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讲堂
高考志愿填报,你准备好了吗
特邀专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宣处处长 高级统计师 鲍夏超
  又是一年高考季,全省30余万莘莘学子带着梦想迈入考场。随着高考分数线发布,我省30余万考生将面临高考志愿的填报,这也是一道必选的&答题&。广大考生朋友,你准备好了吗?作为我省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2015年省内外1400余所高校面向浙江招生计划,将在6月20日左右公布。
  高考志愿这样设置
  我省文理科分三个录取批次,每批中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并行。文理科第一至三批各批提前段录取高校均为传统志愿,后续均设置平行志愿;艺术类第一批为传统志愿,艺术类第二、三批和体育本、专科批均为平行志愿。对未完成招生的高校专业,进行征求志愿或降分征求志愿。
  传统志愿:文理科各批提前段录取,均设5个高校志愿及服从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类各批提前录取设2个高校志愿,第一批设3个高校传统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均设A、B、C 、D、E共5个高校志愿。文理科各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体类各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需要注意的是,艺体类考生可兼报文理科志愿,但录取时按先艺体后文理科的顺序进行。其中艺体类与文理科有关批次录取时间有冲突者,则不能兼报。
  网上填报相关提醒
  高考志愿均实行网上填报,浙江省教育考试网(www.zjzs.net)为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
  第一批文理科首轮志愿在6月26-27日填报,第二批志愿一般在7月20日左右填报;第三批志愿一般在8月上旬填报。具体以省教育考试网公布的日程为准。
  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修改,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并成功提交为准;截止时间后,考生不能再修改志愿,但可以查询;密码设置要相对复杂,严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密码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担。
  另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入围考生,与高考各批提前录取院校同时填报志愿和录取。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在6月中旬举行,其入围学生6月26-27日填报志愿,在第一批提前录取的最后一天单独投档。
  怎样把握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之间所谓的&平行&,是相对传统顺序志愿以及最终被投档的院校而言的。与传统志愿相反,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对院校而言,平行志愿投档后显示的逻辑志愿均为一志愿;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仍有从A到E的自然顺序。每年高考中,96%以上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家长都是首次填报志愿。在此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技巧一:把握&单轮一次投档机会&
  平行志愿各个志愿相对平行,在每轮中最多只有一次机会。考生一旦被投档,该生&一轮一次&的投档机会即已使用,后续院校志愿相当于同步失效。此时,高考录取系统紧接着要为后面分数位次的考生检索志愿和投档。
  所以,平行志愿中某高校投档后又被退档,就不可能&遵循志愿&再投已经&同步失效&的志愿。考生一旦投档后被退档,就只能等待征求志愿机会。
  而平行志愿中&遵循志愿&规则,只意味当你前面所填志愿投不出去时,可马上按顺序再投后续志愿。如误读平行志愿规则,往往会造成损失。
  技巧二:参考动态&名次号&来定位
  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首先进行定性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身条件和职业取向怎么样?然后定量分析,按分数或名次来研判预测,我的名次够吗?
  志愿定位基本依据是名次号。考生名次号与目标院校历年投档名次对比,可大致判断自己能否够线。今年起,地方性加分项目仅适用本省属院校,将使考生名次动态化。所以,考生填报本省属院校志愿时,将本人名次和省&一分一段表&公布的同分人数(均含全国性加分、不含地方性加分)结合推算,按自己的动态名次来参考。
  另外,还需要结合院校本年招生计划数的增减及招生的&大小年&现象,来预测该校投档线趋势。一般来说,招生数增减,会影响投档线降升,反之同理;招生数相对稳定,则高校投档名次波动.
  技巧三:&降序&排列,&梯度&适当
  在不同录取批次中,成千上百的高校供你选择,但绝不是每一所高校都适合你。高校因其综合情况不同,志愿之间的录取标准存在自然差异,就会形成院校志愿间的分数级差,最终会体现在投档分数线或名次号的高低。
  填报志愿时需顺势而为,将选择定位的志愿从高到低按&降序&排列,合理布局,形成适当的&梯度&。这样做,当前面投不了档时,后面还会有机会。分数名次优势不大但又很想去,不妨放在A志愿&冲一冲&,优势一般的放在中间&稳一稳&,最后的1-2个志愿作为保底。
  理论上讲,平行志愿的&梯度&即使是一分之差也行,实践中却是越大越保险,但会造成分数资源浪费。介于成绩分布,文科每个志愿之间3-5分级差已够,理科宜稍高。此外,专业志愿之间也要注意&梯度&。
  技巧四:注意规避风险
  平行志愿还存在考生无法投档或超比例投档,所以风险依然存在。
  由于省控线是超比例划线,会让若干考生上了线仍然无法投档;即使上高校线投档后但也会因综合择优被退档。高考退档原因共30多项,其中因&总分低&或&专业已满、不服从调剂&占80%。另外,填报失误如批次或代码搞错了,密码泄露等,都会造成志愿填报风险。
  专业填报风险规避策略是,高低专业搭配,尽量服从专业调剂。专业服从调剂,意味着考生无法被录取到其所填报的各个专业时,院校会在其他生源不足专业中进行调剂,减少退档风险。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2016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究竟是在考前还是考后?
我的图书馆
2016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究竟是在考前还是考后?
2016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究竟是在考前还是考后?之前关于上海高考进行了一系列高考改革,其中对16届考生来说变动最大的应该是关于志愿填报的时间,据相关政策显示,2016年的上海高考志愿填报将首次改为考后填报,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时间流逝,关于考后填报志愿如何操作的具体细则迟迟没有公布,于是众说纷纭,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说2016年的志愿填报将继续采用考前填报的形式,最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那么今年的志愿填报究竟是否会放在考后呢?在小编看来,虽然具体的操作细则尚未公布,但依旧是考后填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原因如下:首先,每一次的政策改革都是经过严谨的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既然之前已经提出了要在今后推行考后填报志愿,那说明这是经过多方面讨论后最终得出的结果,因此不会轻易再改回考前填报志愿的;其次,纵观近两年全国范围的高考改革,其实都在向着一个方向靠拢,即全国统一。目前全国来看绝大部分省市都是考后填报志愿,出于大方向的考虑,上海高考在今年开始推行考后填报也是非常合理的;第三,在政策明细出来之前,任何人的任何消息都是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可信度值得商榷,毕竟这种较大的调整在具体执行细则上是值得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的,所以大家在此时不要心急。最后,按照之前的惯例,每年3月份都是相关政策公布的高峰期,因此这种焦虑应该不会持续太久,下个月应该就能见分晓。在此之前,希望大家的重点精力还是放在高考备考以及即将开始的自主招生报考上,毕竟无论考前填报还是考后填报,成绩才是决定性因素。志愿填报如何填?无论考前还是考后,其实方法都是想通的,都是要先做好个人定位,而这件事在现在也可以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下面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几个注意点:1、各区一模考后会有一个一本线,计算学生的一模成绩和这个一本线的分差。2、各院校历年院线与当年一本线大致的分差。(家长的重点工作)3、比较1、2两个分差,大致确定目标院校。4、今年的志愿一二本合并,6-10个平行志愿。5、这6-10个志愿分三-四档。第一档冲高、第二、三档求稳、第四档保底。各档要有一定的分差。6、特别提醒,了解各院校的专业录取线及专业录取方式(志愿优先还是专业级差),专业志愿尽量服从调剂。(家长的重点工作)举个例子:1、某区模拟考一本线420,某同学一模成绩490,高出一模一本线70分。2、A、B高校历年院线大致比一本线高75-80分,C、D高校院线大致高70-75分,E、F高校院线大致高60-70分,G、H高校院线大致高40-60分,I、J高校院线大致高20-40分。3、目标基本锁定在C、D、E、F高校上。4、平行志愿填A、B、C、D、E、F、G、H、I、J。5、A、B属于冲高的第一档,C、D、E、F、G、H属于求稳的第二、三档,I、J属于保底的第四档,各档的分差根据同学成绩的稳定程度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有。6、了解以上各院校专业的录取线和录取方式也很重要!!!尽量专业服从调剂,退档还是很麻烦的。
TA的最新馆藏[转]&孩子高考结束后就要志愿填报,听朋友说填报比高考还重要。目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用网络解决志愿填报吗?_百度知道
孩子高考结束后就要志愿填报,听朋友说填报比高考还重要。目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用网络解决志愿填报吗?
有没有什么好的志愿填报软件来帮忙?或者可以从哪些途径可以获得相关知识盒信息快速的解决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短板?
对你以后的录取有点麻烦,这样到时候正式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点,正式的时候会手忙脚乱的这个当然要先模拟一下,一紧张还可能按错了,如果你没有模拟的话,知道不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