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瘤的症状血官内小棘状突起是怎么回事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小棘状毛壅病
小棘状毛壅病
摘 要:报告2例小棘状毛壅病。2例患儿均为男性,因头部毛囊性丘疹及脱发就诊。皮肤科检查发现特征性皮损为毛囊性丘疹中央可见一黑色角栓,剥出角栓可见其内含有毳毛。组织病理检查示毛囊口角化过度,角化物质堆积,其内可
【题 名】小棘状毛壅病
【作 者】李莉敏 廖文俊
【机 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病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2
【刊 名】《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年第38卷第2期,101-102页
【关键词】毛壅病,小棘状 毛囊角栓
【文 摘】报告2例小棘状毛壅病。2例患儿均为男性,因头部毛囊性丘疹及脱发就诊。皮肤科检查发现特征性皮损为毛囊性丘疹中央可见一黑色角栓,剥出角栓可见其内含有毳毛。组织病理检查示毛囊口角化过度,角化物质堆积,其内可见数个毛发横断面。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小棘状毛壅病。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毛壅病,小棘状,毛囊角栓
上一篇:暂无→ 颈动脉内有血块怎么办?
颈动脉内有血块怎么办?
健康咨询描述:
有时头晕,天旋地转,血压较高,早晨突然头晕,天旋地转还伴有恶心,因我颈椎椎间盘拖出并有增生,而且有血压高病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颈动脉内有血块怎么办?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失眠,头疼,面神经麻痹,中风等内科疾病
帮助网友:9819称赞:305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71次
&&&&&&病情分析:&&&&&&从你的描述看,你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周围性眩晕,如果伴有耳鸣,可能是美尼尔氏综合症,如果转头时加重,是良性位置性眩晕&&&&&&指导意见:&&&&&&建议去耳鼻喉科就诊,以明确诊断,平时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勿食油腻,勿食辛辣,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高蛋白食物。
擅长: 内科常见病,如感冒,腹泻,腹痛,头晕等;以心血管疾
帮助网友:23163称赞:810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83次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头晕,天旋地转是因为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从你的描述,你有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了。&&&&&&指导意见:&&&&&&所以考虑你的其他的血管也有类似的情况。&&&&&&另外,你血压不稳导致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的频率增加。&&&&&&动脉硬化斑块,一方面服用抗凝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一方面服用他汀类药物,缩小斑块。&&&&&&医生询问:&&&&&&你的年龄较轻,平时吸烟饮酒吗?有规律的锻炼吗?
擅长: 慢性咽炎,不孕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小儿
帮助网友:33774称赞:152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58次
&&&&&&病情分析:&&&&&&你的情况属于颈椎突出引起的早晨突然头晕,天旋地转还伴有恶心,&&&&&&指导意见:&&&&&&建议你及时去中医院把脉辨证论治喝点中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红外线灯照射治疗。&&&&&&以上是对“颈动脉内有血块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电话:010-
擅长: 烟雾病、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857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是由脑供血不足引起,其原因有二:一是颈椎病引起颈动脉血管痉挛,二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及痉挛.&&&&&&
其防治方法:&&&&&&
一是治疗颈椎病,防止增生加重.&&&&&&
二是溶栓治疗,清除血栓,疏通血管,改善脑供血,降低危害.&&&&&&
三是手术治疗,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根治颈动脉血栓,但手术前需要中药溶栓治疗,清理表面细小血栓,降低手术风险,如果血栓已彻底消失就不必手术.&&&&&&
四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疾病百科|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参考价格:11
参考价格:7
参考价格:7.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散风清热,泻火止痛。本品用于风热上攻﹑肺...
参考价格:¥2.6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
参考价格:¥10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分为外耳(external ear)、中耳(middle ear)和内耳(inner
ear)三部分。外耳道的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都位于颞骨内(图5-1-1)。
一、颞& 骨
颞骨(temporal
bone)左右成对,位于颅骨两侧的中、下1/3部,构成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它与四块颅骨相接:其上方与顶骨、前方与蝶骨及颧骨、后方与枕骨相接(图5-1-2),参与组成颅中窝与颅后窝。颞骨为一复合骨块,由鼓部、乳突部、岩部和鳞部所组成,另有茎突附着于鼓部后下侧。颞骨内及其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应为耳鼻咽喉科医师所掌握。
(一)鳞部& 鳞部(squamous
portion)又称颞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形似鱼鳞,分内、外二面及三个缘。外面光滑略外凸,构成颞窝的一部分(图5-1-3),有颞肌附着,并有纵行的颞中动脉沟。该沟下端之前下是颧突(zygomatic
process)及其前、中、后根。颧突前根呈结节状,又称关节结节(articular
tubercle)。关节结节后侧之椭圆形深窝,称为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由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中根又称关节后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介于下颌窝与外耳门之间。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弓状线,称为颞线(temporal
line),颞肌下缘即止于此,有时呈嵴状,称乳突上嵴(supramastoid
crest)。颞线之下,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名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鳞部内面稍凹(图5-1-4),系大脑颞叶所在区,有脑压迹及脑膜中动脉沟。
鳞部上缘锐薄,与顶骨下缘相接。前缘呈锯齿状,上薄下厚,与蝶骨大翼相接,形成蝶鳞缝(sphenosquamous
suture)。下缘内侧与岩骨前缘外侧部融合,形成岩鳞裂(petrosquamous
fissure);下界与鼓部前上缘相连,形成鼓鳞裂(tympanosquamous fissure)。
(二)乳突部& 乳突部(mastoid&
portion)位于鳞部的后下方,呈一锥状突起,故名乳突(mastoid
process)(见图5-1-3)。其上方与鳞部以颞线为界,前下与鼓部融合形成鼓乳裂(tympanomastoid
fissure),内侧与岩部相连。可分为内、外两面及上、后两缘。在乳突外侧面,道上棘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成之三角形区域,称道上三角区(suprameatal
triangle);此处骨面含有许多为小血管穿通的小孔,故又名筛区(cribriform
area),是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重要标志。乳突外侧面粗糙,其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附着;其近后缘处常有一贯穿骨内外的乳突孔(mastoid&
foramen),有乳突导血管通过此孔使颅外静脉与乙状窦沟通,枕动脉亦有小支经此孔供给硬脑膜。乳突尖内侧有一深沟,称乳突切迹(mastoid&
notch)或二腹肌沟,二腹肌后腹附着于此;沟的前端为茎乳孔。该切迹的内侧有一浅沟伴行,名枕动脉沟,有枕动脉经过。进行乳突部手术时,当乳突腔内气房全部去除后,在乳突腔的尖部可见一与二腹肌沟相对应的呈弧形隆起的骨嵴,称为二腹肌嵴。此嵴的前内端与面神经管垂直段相交。设想建立一个将此弧形骨嵴分为内外各半的矢状切面而向前延伸的平面,该平面与骨部外耳道后壁相交成一直线,此线即为面神经管垂直部的投影。牢记此点,有助于面神经的定位。手术时,磨去该交线以外的外耳道骨段较安全。乳突在新生儿并未发育,尔后才逐渐气化。婴儿期气化继续进行,岩尖部的气化可持续至成人的早期。待乳突发育完毕,即呈一短钝的、尖端向下的锥状突起。两岁以内的婴幼儿,乳突仅具雏形,其茎乳孔处无乳突作为屏障,故当两岁以内婴幼儿患化脓性中耳炎继发耳后骨膜下脓肿时,切勿贸然采用成人的耳后切口(即垂直向下切口)施行手术,而应将切口下段向后斜行,以免损伤面神经。乳突内侧面为颅后窝的前下方,有一弯曲的深沟,称乙状沟(sigmoid
sulcus),乙状窦位于其中(见图5-1-3)。乙状窦骨板的厚薄及其位置稍前或稍后,常因乳突气房发育的程度不同而各异。乳突气房发育良好者,乙状窦骨板较薄且位置偏后,其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较大;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则乙状窦骨板坚实,位置前移,其与外耳道后壁的距离较小,或甚为接近。后者在乳突手术时易损伤乙状窦而引起严重出血,妨碍手术进行;或可发生气栓,导致生命危险。在顶切迹与乳突尖之间可引一条假想直线,称“乙状窦颅外标线”,它标志着乙状窦在颅内的走向。顶切迹和乳突尖又分别为乙状窦上膝和下膝的颅外标志。乙状窦的管径一般右侧大于左侧。上述标志对耳部手术、小脑脑桥角手术以及侧颅底手术都非常重要。
乳突上缘与顶骨的乳突角相接,后缘与枕骨相连。正常乳突部的骨质中有许多含气小腔,称乳突气房(mastoid
cells),乳突按其气化程度,可分为四型:气化型(pneumatic type)、板障型(diploetic
type)和硬化型(sclerotic type),以及上述任何两型或三型并存的混合型(mixed
type)。位于上部的气房最大,称为鼓窦(tympanic
antrum),与鼓室相通,是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有时在浅、深气房之间存在一薄层骨板,乃鳞部在发育过程中过度向乳突方向伸展所致,称Korner隔(Korner
septum)。
(三)鼓部& 鼓部(tympanic
portion)位于鳞部之下、岩部之外、乳突部之前,为一扁曲的“U“形骨板,它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其前上方以鳞鼓裂(squamotympanic
fissure)和鳞部相接,后方以鼓乳裂(tympanomastoid&
fissure)和乳突部毗邻,内侧以岩鼓裂(petrotympanic
fissure)和岩部接连。鼓部的前下方形成下颌窝的后壁。鼓部在新生儿时仅为一个上部缺如的环形骨质,称鼓环(tympanic
anulus),在成人,鼓部内端有一窄小沟槽,称鼓沟(tympanic
sulcus),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附于沟内。鼓部缺口居上,名鼓切迹(notch of
Rivinus),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
(四)岩部& 岩部(petrous portion)形似一横卧的三棱锥体,故又名岩锥(petrous
pyramid),位于颅底,嵌于枕骨和蝶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有一底、一尖、三个面和三个缘。底向外,与鳞部和乳突部相融合;尖端粗糙、朝向内前而微向上,嵌于蝶骨大翼后缘和枕骨底部之间,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
1.岩部三个面& 岩部三个面即:
(1)前面:组成颅中窝的后部,又称大脑面(cerebral
surface),向外与鳞部的脑面相连(图5-1-5)。由内向外有以下重要标志:近岩尖处有三叉神经压迹(trigeminal
impression),容纳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压迹的外侧有两条与岩锥长轴平行的小沟,内侧者为岩浅大神经沟,外侧者为岩浅小神经沟,此二沟各通过同名神经;在岩浅大神经沟的外侧末端为面神经管裂孔,有岩浅大神经穿出;在岩浅小神经沟的外侧末端为岩浅小神经管裂孔,为同名神经穿出。继向后外方有一大的凸起,名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前半规管位于其下方,大多数前半规管的最高点是在弓状隆起最高点前内方之斜坡中。再向外有一浅凹形的薄骨板,名鼓室盖(tympanic
tegmen),将其下的鼓室和颅中窝分隔。
(2)后面:组成颅后窝的前界,又称小脑面(cerebellar
surface),向外与乳突部的内面相连(见图5-1-3);系由3个静脉窦(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的三角形骨面,其顶朝内,底朝外。在中部偏内处为内耳门(interna1
acoustic porus),向外通入内耳道(internal auditory
meatus)。内耳门之后外有一为薄骨板遮盖的裂隙,称内淋巴囊裂,其中有前庭水管外口(external aperture of
vestibular
aqueduct),后者经骨性前庭水管通至骨迷路的前庭,有内淋巴管(又称膜性前庭水管)经过。内耳门和内淋巴囊裂之间的上方有一小凹,名弓形下窝(subarcuate&
fossa),有硬脑膜的细小静脉穿过。
(3)下面:粗糙凹凸不平,乃岩骨三个面中最不规则者,它组成颅底底面的一部分(图5-1-6)。在其前内侧部,骨面粗糙,为腭帆提肌、鼓膜张肌及咽鼓管软骨部的附着部;在后外侧部及鼓部内侧,有前内和后外紧邻的两个深窝,前内者相当于岩尖与岩底的中间处,为颈动脉管外口,有颈内动脉、静脉丛以及交感神经经过;颈内动脉管(carotid
canal)先沿鼓室前壁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方水平行走,开口于岩尖的颈动脉管内口。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者为颈静脉窝(jugular
fossa),构成颈静脉孔的前界及外侧界,内纳颈静脉球的顶部。颈静脉窝的外侧骨壁上有一浅沟,称为乳突小管沟,该沟向后穿入骨质而成一小管,成为迷走神经耳支(Arnold神经)的通路。颈动脉管外口和颈静脉窝之间的薄骨嵴上,有鼓室小管(tympanic
canaliculus)下口,起于岩神经节的舌咽神经鼓室支即鼓室神经(Jacobson神经)以及咽升动脉的鼓室支通过该小管进入鼓室。在颈静脉窝的前内侧、紧靠颈静脉间突有一三角形的压迹,为舌咽神经之岩神经节所在的部位,凹底有一小孔,为蜗水管外口(external
aperture of cochlear
aqueduct)。在颈静脉孔外侧部容纳乙状窦至颈静脉球交接处,其内侧为岩下窦开口处,第IX、X、XI脑神经在颈静脉孔内侧部穿行出颅。
2.岩部三个缘&
岩部上缘最长,有岩上沟容纳岩上窦,沟缘有小脑幕附着;内端有一切迹,内含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后部,上缘尖端借岩蝶韧带和蝶骨接连并形成小管,内有外展神经和岩下窦经过。故在气化非常良好的颞骨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时可并发岩尖炎,而出现三叉神经痛和外展神经瘫痪症状。岩部后缘的内侧段有岩下沟,内含岩下窦;其外侧段和枕骨的颈静脉切迹形成颈静脉孔。岩部前缘的内侧部分与蝶骨大翼接连形成蝶岩裂,外侧部分与对应部分组成岩鳞裂和岩鼓裂;在岩部与鳞部之间,有上下并列的二管通入鼓室,居上者名鼓膜张肌半管,居下者为咽鼓管半管。
内耳道(internal acoustic meatus):为一骨性管道,位于岩部内。岩部后面中央偏内的内耳门(internal
porus)约呈扁圆形,后缘较锐而突起,前缘较平而无明显边缘。自内耳门向外通入内耳道,平均长约10mm,其外端以一垂直而有筛状小孔的骨板所封闭;此骨板即为内耳道底(fundus
of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图5-1-7),它构成内耳的前庭和耳蜗内侧壁的大部分。内耳道底由一横嵴分为大小不等的上、下两区。上区较小,又被一垂直骨嵴分为前、后二部:前部有一凹陷名面神经管区,即面神经管入口处,面神经自此进入骨管即为迷路段,向外达膝神经节;后部之凹陷名前庭上区,内有数小孔,穿过前庭神经上终末支。下区较大,其前方为蜗区,有许多呈螺旋状排列的小孔,为蜗神经纤维所通过;蜗区的后方为前庭下区,有数个小孔,为前庭神经下终末支的球囊神经所通过。前庭下区的后下方有一单孔,有前庭神经下终末支的后壶腹神经通过。内耳道内含面神经、听神经及迷路动、静脉。
(五)茎突& 茎突(styloid
process)起于颞骨鼓部的下面,伸向前下方,呈细长形,长短不一,平均长约25mm;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在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stylomastoid
foramen)(见图5-1-6),为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由此出颅骨。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的位置甚浅,此时施行乳突手术若作耳后切口者,不宜过于向下延伸,以免损伤面神经。
二、外& 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一)耳廓
1.耳廓的形态与构造&
耳廓(auricle)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成,外覆软骨膜和皮肤,似贝壳或漏斗,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丽于头颅侧面,左右对称,一般与头颅约成30°,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前(外侧)面凹凸不平(图5-1-8),边缘卷曲名耳轮(helix),起自于外耳道口上方的耳轮脚(crus
of helix)。耳轮后上部有小结节名耳廓结节(auricular
tubercle,或称Darwin结节)。耳轮下端连于耳垂。耳轮前方有一与其约相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antihelix),其上端分叉成为上、下两个嵴状突起,名对耳轮脚(crus
of antihelix);二脚间的凹陷部分名三角窝(triangular
fossa),对耳轮向下终止于对耳屏。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名舟状窝(scaphoid&
fossa)或耳舟(scapha)。对耳轮前方的深窝名耳甲(concha),它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名耳甲艇(cymba
conchae),下部名耳甲腔(cavum
conchae),于此处能触到外耳道上棘,耳甲腔前方即外耳道口,或称外耳门(external acoustic
porus)。外耳道口前方的突起名耳屏(tragus)。对耳轮前下端与耳屏相对的突起称对耳屏(antitragus)。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名耳屏间切迹(intertragic&
notch)。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名耳前切迹(incisura anterior auris,anterior notch of
ear),由于此处无软骨连接,故在其间作切口可直达外耳道和乳突的骨膜,而不损伤软骨。对耳屏下方、无软骨的部分名耳垂(1obule)。耳廓的后(内)面较平整,但稍膨隆(图5-1-9)。
耳廓前面的皮肤与软骨粘连较后面为紧,皮下组织少,若因炎症等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痛;若有血肿或渗出物极难吸收;由于外伤或耳部手术,可引起软骨膜炎,甚至发生软骨坏死,导致耳廓变形。耳廓血管位置浅表、皮肤菲薄,故易受冻。耳针疗法的效果表明,耳廓和身体各部及各脏器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值得认真研究。
2.耳廓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分布&
耳廓的神经分三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交感神经。感觉神经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分布于耳廓前外侧面及后内侧面。运动神经有面神经颞支及耳后支,支配耳廓肌。耳廓的交感神经来自颈动脉交感丛,沿动脉和静脉分布。
耳廓的血液主要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供给,尚有枕动脉分支。主要经耳后静脉和颞浅静脉回流,耳后静脉可经乳突导血管与乙状窦相通。
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淋巴结。耳廓前面的淋巴流入耳前淋巴结与腮腺淋巴结,耳廓后面的淋巴流入耳后淋巴结,耳廓下部及外耳道下壁的淋巴流入耳下淋巴结(属颈浅淋巴结上群)、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
(二)外耳道
1.外耳道的形态与构造& 外耳道(external&
meatus)起自耳甲腔底部的外耳门,向内直至鼓膜,长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见图5-1-1)。软骨部约占其外侧1/3,骨部约占其内侧2/3。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isthmus)。外耳道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故在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方易窥见。由于鼓膜向前下方倾斜,因而外耳道前下壁较后上壁约长6mm。婴儿的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故较狭窄而呈一裂缝状,且其外耳道方向系向内、向前、向下,故检查其鼓膜时,应将耳廓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
外耳道软骨的后上方呈一缺口,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外耳道软骨在前下方常有2~3个垂直的、由结缔组织充填的裂隙,称外耳道软骨切迹(Santorini切迹)。它可增加耳廓的可动性,亦为外耳道与腮腺之间感染互相传播的途径。外耳道骨部的后上方由颞骨鳞部组成,其深部与颅中窝仅隔一层骨板,故外耳道骨折时可累及颅中窝。骨部外耳道前、下壁由颞骨鼓部构成,其内端形成鼓沟,鼓膜紧张部的边缘附于沟内。鼓沟上部之缺口名鼓切迹(tympanic
incisure;Rivinus incisure)。
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故当感染肿胀时易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cerumen),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在骨部,除局限在后上壁一小部分皮肤外,骨部皮肤缺乏毛囊等结构,故耳疖常发生于外耳道外1/3处。
2.外耳道的神经、血管及淋巴&
外耳道的神经来源主要有二: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的前壁与上壁及鼓膜外侧的前半部,故当牙病等疼痛时可传至外耳道;二为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的后与下壁及鼓膜外侧面的后半部,故当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另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
外耳道的血液由颞浅动脉的耳前支和上颌动脉的耳深动脉供给。外耳道血液回流注入颞浅静脉、上颌静脉和翼肌静脉丛。
外耳道淋巴管的注入处与耳廓的淋巴管相同。
三、中& 耳
中耳(middle&
ear)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狭义的中耳仅指鼓室及其内容结构。
(一)鼓室& 鼓室(tympanic&
cavity)为含气空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在额状断面上近似双凹透镜状;向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以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可将鼓室分为3部(图5-1-10):①上鼓室(epitympanum),或称鼓室上隐窝(epitympanic
recess;或attic),为位于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的鼓室腔;②中鼓室(mesotympanum),位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即鼓膜与鼓室内壁之间的鼓室腔;③下鼓室(hypotympanum),位于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下达鼓室底。鼓室的上下径约15mm,前后径约13mm;内外径在上鼓室约6mm,下鼓室约4mm,中鼓室于鼓膜脐与鼓岬之间的距离为最短,仅约2mm。鼓室内有听骨、肌肉及韧带等。腔内均为粘膜所覆盖,覆于鼓膜、鼓岬后部、听骨、上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者为无纤毛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余为纤毛柱状上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为真正的呼吸上皮细胞。
1. 鼓室六壁&
鼓室约似一竖立的小火柴盒,有外、内、前、后、顶、底6个壁(图5-1-11)。
(1)外壁:又称鼓膜壁(membranous
wall),由骨部及膜部构成。骨部较小,即鼓膜以上的上鼓室外侧壁;膜部较大,即鼓膜。
鼓膜:鼓膜(tympanic
membrane)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为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膜性结构;高约9mm、宽约8mm、厚约0.1mm。鼓膜的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故外耳道的前下壁较后上壁为长。新生儿鼓膜的倾斜度尤为明显。与外耳道底约成35°,鼓膜边缘略厚,大部分借纤维软骨环嵌附于鼓沟内,称为紧张部(pars
tensa)。其上方鼓沟缺如之鼓切迹处,鼓膜直接附丽于颞鳞部,较松弛,名松弛部(pars flaccida;shrapnell's
membrane)。鼓膜之结构分为3层:外为上皮层,系与外耳道皮肤连续的复层鳞状上皮;中为纤维组织层,含有浅层放射形纤维和深层环形纤维,锤骨柄附着于纤维层中间,松弛部无此层;内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连续。
鼓膜(图5-1-12)中心部最凹处相当于锤骨柄的尖端,称为鼓膜脐(umbo)。自鼓膜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处,有一灰白色小突起名锤凸(malleolar
prominence),即锤骨短突顶起鼓膜的部位,临床上亦称锤骨短突(short&
process& of&
malleus)。在脐与锤凸之间,有一白色条纹,称锤纹(malleolar
stria),由附着于鼓膜内的锤骨柄所形成的映影。自锤凸向前至鼓切迹前端有锤骨前襞(anterior&
mal1eo1ar fold),向后至鼓切迹后端有锤骨后襞(posterior&
malleolar&
fold),二者均系锤骨短突顶起鼓膜所致,乃紧张部与松弛部的分界线。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cone&
light),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为便于描记,临床上常将鼓膜分为4个象限(图5-1-13):即沿锤骨柄作一假想直线,另经鼓膜脐作与其垂直相交的直线,便可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象限。
(2)内壁:即内耳的外壁,亦称迷路壁(labyrinthine
wall),有多个凸起和小凹(见图5-1-11)。鼓岬(promontory)为内壁中央较大的膨凸,系耳蜗底周所在处;其表面有细沟称岬沟(sulcus
promontory),沟内有鼓室神经丛行走。鼓岬后方有两条水平骨嵴,上方者称岬小桥(ponticulus),下方者称岬下脚(subiculum)。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又名卵圆窗(oval&
window),位于鼓岬后上方、岬小桥上方的小凹内,面积约3.2mm2,为镫骨足板及其周围的环韧带所封闭,通向内耳的前庭。蜗窗(cochlear
window)又名圆窗(round
window),位于鼓岬后下方、岬下脚下方的小凹内,为圆窗膜所封闭。此膜又称第二鼓膜,面积约2mm2,内通耳蜗的鼓阶。面神经管凸即面神经管(fallopian
canal)的水平部,位于前庭窗上方,管内有面神经通过。外半规管凸位于面神经管凸之上后方,乃迷路瘘管好发部位。匙突(cochleariform&
process)位于前庭窗之前稍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的鼓室端弯曲向外所形成;鼓膜张肌的肌腱绕过匙突向外达锤骨柄上部之内侧。
(3)前壁:亦称颈动脉壁(carotid
wall),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二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
(4)后壁:又称乳突壁(mastoid wall),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后壁上部有一小孔,名鼓窦入口(aditus
antrum),上鼓室借此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之内侧、面神经管凸的后上方,有外半规管凸。鼓窦入口之底部,适在面神经管水平段与垂直段相交处之后方,有一容纳砧骨短脚的小窝,名砧骨窝(incudial&
fossa),为中耳手术的重要标志。后壁下内方,相当于前庭窗的高度,有一小锥状突起,名锥隆起(pyramidal&
eminence),内有小管,镫骨肌腱由此发出而止于镫骨颈后面。在锥隆起的下方、后壁与外壁交界处之鼓沟的后上端内侧,有鼓索隆起,该隆起的尖端有小孔,为鼓索后小管的开口,鼓索神经经此突出,进入鼓室。鼓索前小管位于鼓室前壁岩裂内端,鼓索神经经此出鼓室。
相当于鼓膜后缘以后的鼓室腔常称后鼓室,内有鼓室窦(tympanic&
sinus)与面神经隐窝(facial&
recess)(图5-1-14)。鼓室窦:又名锥隐窝(pyramidal&
recess),在中鼓室的后方,系介于前庭窗、蜗窗和鼓室后壁之间的空隙,即位于岬小桥和岬下脚之间、锥隆起之下,其后侧与面神经骨管的垂直段、后半规管相邻,外侧以锥隆起和镫骨肌腱为界。鼓室窦的形态与大小随颞骨气化的程度而异,其深度难以直接窥见。面神经隐窝:其外界为深部外耳道后壁与鼓索神经,内侧为面神经垂直段,上方为砧骨窝。从后鼓室的横切面观察,鼓室窦位于锥隆起内侧,面神经隐窝位于锥隆起外侧;二者常为病灶隐匿的部位。通过面神经隐窝切开的后鼓室进路探查手术,可以观察到锥隆起、镫骨上结构、前庭窗、蜗窗、砧骨和锤骨,以及咽鼓管鼓口等。
(5)上壁:又称鼓室盖(tegmen&
tympani),由颞骨岩部前面构成,后连鼓窦盖,前与鼓膜张肌半管之顶相连续;鼓室借此壁与颅中窝的大脑颞叶分隔。位于此壁的岩鳞裂在婴幼儿时常未闭合,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裂与鼓室相通,可成为中耳感染进入颅内的途径之一。
(6)下壁:又称颈静脉壁(jugular
wall),为一较上壁狭小的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其前方即为颈动脉管的后壁。此壁若有缺损,颈静脉球的蓝色即可透过鼓膜下部隐约见及。下壁内侧有一小孔,为舌咽神经鼓室支所通过。
2.鼓室内容&&
(1)听骨:听骨(auditory
ossicles)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由锤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镫骨(stapes)连接而成听骨链(ossicular
chain)(图5-1-15)。
锤骨形如鼓锤,由小头、颈、短突(外侧突)、长突(前突)和柄组成。锤骨柄位于鼓膜粘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小头的后内方有凹面,与砧骨体形成关节。
砧骨形如砧,分为体、长脚和短脚。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方,其前与锤骨小头相接形成砧锤关节。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砧骨窝内。长脚位于锤骨柄之后,末端向内侧稍膨大名豆状突(lenticular&
process),以此与镫骨小头形成砧镫关节。
镫骨形如马镫,分为小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foot
plate)。小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接。颈甚短,其后有镫骨肌腱附着。足板呈椭圆形。借环韧带(annular
ligament)连接于前庭窗。
(2)听骨的韧带:有锤上韧带(superior ligament of malleus)、锤前韧带(anterior ligament
of malleus)、锤外侧韧带(lateral ligament of malleus)、砧骨上韧带(superior
ligament of incus)、砧骨后韧带(posterior ligament of incus)和镫骨环韧带(annular
ligament of stapes)等,分别将相应听骨固定于鼓室内(图5-1-16)。
(3)鼓室肌肉:①鼓膜张肌(tensor tympani
muscle)起自咽鼓管软骨部、蝶骨大翼和颞骨岩部前缘等处,其肌腱向后绕过匙突呈直角向外止于锤骨颈下方,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一分支司其运动;此肌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以免鼓膜震破或伤及内耳。②镫骨肌(stapedius&
muscle)起自鼓室后壁锥隆起内,其肌腱自锥隆起穿出后,向前下止于镫骨颈后方,由面神经镫骨肌支司其运动;此肌收缩时可牵拉镫骨小头向后,使镫骨足板以后缘为支点,前缘向外跷起,以减少内耳压力。
3.鼓室隐窝与间隔
(1)鼓室隐窝:鼓室隐窝(recesses or pouches of tympanic
cavity)(图5-1-17)为覆盖听骨和韧带的鼓室粘膜所形成下列小的粘膜隐窝,均开口于鼓室:①锤骨前、后隐窝(anterior
and posterior pouches of
malleus)分别位于锤骨头与鼓室前壁和前、上锤骨韧带之间或与锤骨上韧带之后的间隙内。②砧骨上、下隐窝(superior
and& inferior pouches of
incus)位于砧骨短脚之上、下方。③鼓膜上隐窝(Prussak space)或称鼓室上隐窝(superior tympanic
pouch),位于鼓膜松驰部和锤骨颈之间,上界为锤外侧韧带,下界为锤骨短突。④鼓膜前、后隐窝(anterior and
posterior pouches of tympanic
membrane)分别位于鼓膜与锤前皱襞、锤后皱襞之间;前者较浅小,后者居于中鼓室的后上部,较深大;鼓索神经常于锤后皱襞的游离缘处穿过。
(2)鼓室隔与鼓峡:在中、上鼓室之间,有包被听骨及其周围结构的粘膜皱襞,如:锤骨头及颈、砧骨体及短脚、锤骨前韧带及外侧韧带、砧骨后韧带、砧骨内侧及外侧皱襞、鼓膜张肌皱襞、镫骨肌皱襞,以及和上述各结构间有时存在的膜性结构等,它们形成的鼓室隔将中、上鼓室分隔。鼓室隔(tympanic
diaphragm)有前、后二小孔能使中、上鼓室相通,分别称为鼓前峡(anterior tympanic
isthmus)及鼓后峡(posterior tympanic&
isthmus)。鼓前峡位于鼓膜张肌腱之后、镫骨及砧骨长脚之前,内侧为骨迷路,外侧为砧骨体。鼓后峡的后界为鼓室后襞及锥隆起,前界为砧骨内侧皱襞,外侧为砧骨短脚及砧骨后韧带,内侧为镫骨及其肌腱。
由于鼓室诸隐窝及间隔的存在,致使中、上鼓室之间通路狭小,中耳粘膜肿胀时,鼓峡常形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因而影响咽鼓管及上鼓室和乳突腔之间的气体流通,在此情况下,即使咽鼓管功能正常,亦可引起中耳空气压力下降,导致各种病理变化,并可使感染或胆脂瘤有暂时性的局限。因此,处理好鼓峡区域的阻塞,是现代耳外科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
4.鼓室的血管与神经
(1)鼓室的血管,动脉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上颌动脉的耳深动脉供应鼓膜外层,上颌动脉的鼓室前动脉供应鼓室前部及鼓膜内层,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供应鼓膜内层、鼓室后部及乳突,脑膜中动脉的鼓室上动脉及岩浅动脉供应鼓室盖及内侧壁,咽升动脉的鼓室下动脉供应鼓室下部及鼓室肌肉;颈内动脉的颈鼓支供应鼓室前壁及下鼓室(图5-1-18)。静脉流入翼静脉丛和岩上窦。
(2)鼓室的神经:包括①鼓室及鼓膜的感觉神经:主要为鼓室丛(tympanic&
p1exus),由舌咽神经的鼓室支及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上、下颈鼓支所组成,位于鼓岬表面;司鼓室、咽鼓管及乳突气房粘膜的感觉。鼓膜外层尚接受三叉神经耳颞支和迷走神经耳支的分布,②支配鼓室肌肉的神经(参见“鼓室肌肉”部分)。③通过鼓室的神经:有鼓索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神经(chorda
nerve)(图5-1-19)自面神经垂直段的中部分出,在鼓索小管内向上向前,约于锥隆起的外侧进入鼓室,经锤骨柄上部和砧骨长脚之间,向前下方由岩鼓裂出鼓室,与舌神经联合终于舌前2/3处,司味觉。面神经解剖见本章第二节。
(二)咽鼓管& 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故有二个开口,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居于颈内动脉管的前外侧,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张肌相隔(图5-1-20),下壁常有气化;其鼓室口位于鼓室前壁上部。内2/3为软骨部,乃软骨和纤维膜所构成;其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侧壁,位于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绕咽口的后方和上方有一隆起,称为咽鼓管圆枕(tubal
torns)。空气由咽口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使鼓室内气压与外界相同,以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与功能。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0mm~25mm,管腔方向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达咽口,故咽鼓管与水平面约成40°,与矢状面约成45°。骨部管腔为开放性的,内径最宽处为鼓室口,越向内越窄。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为峡,内径1mm~2mm。自峡向咽口又逐渐增宽。软骨部在静止状态时闭合成一裂隙。由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起于软骨壁或结缔组织膜部,前二肌止于软腭,后者止于咽后壁,故当张口、吞咽、呵欠、歌唱时借助上述3肌的收缩,可使咽口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从而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咽鼓管粘膜下半部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可使鼓室的分泌物得以排除:又因软骨部粘膜呈皱襞样,具有活瓣作用,故能防止咽部液体进入鼓室。
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图5-1-21)。
(三)鼓窦& 鼓窦(tympanic
antrum)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是鼓室和乳突气房相互交通的枢纽(图5-1-1),出生时即存在。鼓窦的大小、位置与形态因人而异,并与乳突气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幼儿鼓窦的位置较浅较高,随着乳突的发展而逐渐向后下移位。鼓窦向前经鼓窦入口(aditus
antrum)与上鼓室相通,向后下通乳突气房;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内壁前部有外半规管凸及面神经管凸,后壁借乳突气房及乙状窦骨板与颅后窝相隔,外壁为乳突皮层,相当于外耳道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Macewen三角)。鼓窦内覆有纤毛粘膜上皮,前与上鼓室相连,后与乳突气房相连。
(四)乳突及乳突小房& 初生时乳突(mastoid
process)尚未发育,多自2岁后始由鼓窦向乳突部逐渐发展。随着乳突的发育,乳突内形成许多蜂窝状的小腔,6岁左右气房已有较广泛的延伸,最后形成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内有无纤毛的粘膜上皮覆盖。乳突气房(mastoid
cells)分布范围因人而异,发育良好者,向上达颞鳞,向前经外耳道上部至颧突根内,向内伸达岩尖,向后伸至乙状窦后方,向下可伸入茎突内(图5-1-22)。
根据解剖部位,乳突气房可分为如下九组:①乳突尖气房;②天盖气房;③乙状窦周围气房;④迷路周围气房;⑤岩尖气房;⑥颧突气房;⑦鳞部气房;⑧岩尖气房;⑨面神经管周围气房。而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图5-1-23):①气化型(pneumatic&
type):乳突全部气化,气房较大而间隔的骨壁较薄;此型约占80%。②板障型(diploetic&
type):乳突气化不良,气房小而多,形如头颅骨的板障。③硬化型(sclerotic
type):乳突未气化,骨质致密,多由于婴儿时期鼓室受羊水刺激、细菌感染或局部营养不良所致。④混合型(mixed
type):上述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俱存者。
四、内& 耳
内耳(inner
ear)又称迷路(labyrinth),位于颞骨岩部内,由复杂的管道组成,含有听觉与位置觉重要感受装置。内耳分骨迷路(osseous
labyrinth)与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二者形状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endo1ymph),内淋巴含细胞内液样离子成分,呈高钾低钠。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peri1ymph),外淋巴含细胞外液样离子成分,呈高钠低钾。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
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前内侧的耳蜗、后外侧的骨半规管以及两者之间的前庭三部分(图5-1-24)。
前庭(vestibule)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图5-1-25)。大体上可分为前、后、内、外四壁:①前壁:较狭窄,有一椭圆孔形的蜗螺旋管入口,通入耳蜗的前庭阶;②后壁:稍宽阔,有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通入;③外壁:即鼓室内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为镫骨足板所封闭;④内壁:构成内耳道底。前庭腔内面有从前上向后下弯曲的斜形骨嵴,称前庭嵴(vestibular
crest)。嵴之前方为球囊隐窝(spherical
recess),内含球囊;窝壁有数小孔称中筛斑(球囊筛区)。嵴之后方有椭圆囊隐窝(elliptical
recess),容纳椭圆囊;此窝壁及前庭嵴前上端有多数小孔称上筛斑(椭圆囊壶腹筛区)。椭圆囊隐窝下方有前庭水管内口,其外口(颅内开口)位于岩部后面的内淋巴囊裂底部,即内耳门的外下方。前庭水管内有内淋巴管与内淋巴囊相通。前庭嵴的后下端呈分叉状,其间有小窝名蜗隐窝(cochlear
recess),蜗隐窝与后骨半规管壶腹之间的有孔区称下筛斑(壶腹筛区)。在上壁骨质中有迷路段面神经穿过。
2.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osseous semicircular
canals)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3个弓状弯曲的骨管,互相成直角;依其所在位置,分别称外(水平)、前(垂直)、后(垂直)半规管(latera1,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s)。每个半规管的两端均开口于前庭;其一端膨大名骨壶腹(bony
ampulla),内径约为管腔的2倍。前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骨脚(common bony
crus),外半规管内端为单脚,故3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两侧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上,与水平线成24°~30°,即当头前倾30°时,外半规管平面与地面平行;两侧前半规管所在平面向后延长互相垂直,亦分别与同侧岩部长轴垂直;两侧后半规管所在平面向前延长也互相垂直,但分别与同侧岩部长轴平行;一侧前半规管和对侧后半规管所在平面互相平行(图5-1-25,5-1-26)。
耳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主要由中央的蜗轴(modiolus)和周围的骨蜗管(osseous&
cochlear& duct)组成(图5-1-27)。
骨蜗管(蜗螺旋管,cochlear spiral canal)旋绕蜗轴2 1/2~2
3/4周,底周相当于鼓岬部。蜗底向后内方,构成内耳道底。蜗顶向前外方,靠近咽鼓管鼓室口。新生儿之蜗底至蜗顶高约5mm。蜗轴呈圆锥形,从蜗轴伸出的骨螺旋板在骨蜗管中同样旋绕、由基底膜自骨螺旋板连续至骨蜗管外壁,骨蜗管即完整地被分为上下2腔(为便于说明耳蜗内部结构,一般将耳蜗自其自然解剖位置向上旋转约90°,使蜗顶向上、蜗底向下,进行描述)。上腔又由前庭膜分为2腔,故骨蜗管内共有3个管腔(图5-1-28):上方者为前庭阶(scala
vestibuli),自前庭开始;中间为膜蜗管,又名中阶(scala&
media),属膜迷路;下方者为鼓阶(scala&
tympani),起自蜗窗(圆窗),为蜗窗膜(第二鼓膜)所封闭。骨螺旋板顶端形成螺旋板钩(hamulus of spiral
lamina),蜗轴顶端形成蜗轴板;螺旋板钩、蜗轴板和膜蜗管顶盲端共围成蜗孔(helicotrema)。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经蜗孔相通。骨螺旋板与蜗轴相接的基部内螺旋形小管,称Rosenthal小管(Rosenthal
canal)内有螺旋神经节,其外周突即蜗神经纤维,通过骨螺旋板内的小管,在其鼓唇处穿过神经孔(habenula
perforata)分布于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在耳蜗底周鼓阶下壁接近蜗窗处有蜗水管(cochlear
aqueduct)内口,蜗水管外口位于岩部下面颈静脉窝和颈内动脉管之间的三角凹内。因此,前庭部的外淋巴可经前庭阶—蜗孔—鼓阶及蜗水管(又称外淋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二)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由膜性管和膜性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相互连通为形成一连续的、含有空腔的密闭的膜质结构(图5-1-29)。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蜗管位于耳蜗的蜗螺旋管内。
1.椭圆囊&
椭圆囊(utricle)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囊壁上端底部及前壁上感觉上皮,呈白斑状卵圆形的增厚区,称为椭圆囊斑(macu1a
utriculi),有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的纤维分布,感受位置觉,亦称位觉斑(maculae&
staticae)。后壁有5孔,与3个半规管相通。前壁内侧有椭圆球囊管(utricu1osaccu1ar
duct),连接球囊与内淋巴管。
球囊(saccule)位于前庭前下方的球囊隐窝中,较椭圆囊小,其内前壁有感觉上皮,呈长圆形的增厚区,称球囊斑(macula&
sacculi),亦称位觉斑,有前庭神经球囊支的纤维分布。球囊前下端经连合管(ductus&
reuniens)与蜗管相通;球囊后下部接内淋巴管及椭圆球囊管。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觉上皮构造相同,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图5-1-30)。毛细胞的纤毛较壶腹嵴的短,上方覆有一层胶体膜名耳石膜(otolith&
membrane); 此膜系由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otolith)和蛋白质凝合而成。
3.膜半规管& 膜半规管(membranous semicircu1ar
cana1s)附着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约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在骨壶腹的部位,膜半规管亦膨大为膜壶腹(membranous
ampulla):其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起名壶腹嵴(crista&
ampul1aris)。壶腹嵴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亦为支柱细胞和毛细胞所组成。毛细胞的纤毛较长,常相互粘集成束,插入圆顶形的胶体层,后者称终顶(cupu1a&
terminalis)或嵴帽(图5-1-31)。
三个半规管壶腹嵴和二个囊斑统称前庭终器(vestibular end
organs)。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囊斑与壶腹嵴的感觉毛细胞有2型:一为呈杯状的毛细胞,与耳蜗的内毛细胞相似,称I型毛细胞(type I
hair cell);二为呈柱状的毛细胞,与耳蜗的外毛细胞相似,称II 型毛细胞(type II hair
cell)。位觉纤毛较听觉纤毛为粗且长。每个位觉毛细胞顶端有1根动纤毛与50~110根静纤毛。动纤毛位于一侧边缘,最长,较易弯曲;静纤毛以动纤毛为排头,按长短排列,距动纤毛愈远则愈短(图5-1-32)。前庭毛细胞呈极性排列。
4.内淋巴管与内淋巴囊& 内淋巴管(endolymphatic
duct)前经椭圆球囊管与椭圆囊及球囊相交通,在椭圆囊隐窝的后外侧经前庭水管止于岩骨后面(即内耳门下方的内淋巴裂内)之硬脑膜内的内淋巴囊(endo1ymphatic
sac)。内淋巴管离椭圆囊处有一瓣膜。可防止逆流(图5-1-33)。内淋巴囊乃内淋巴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一半位于前庭水管内,称骨内部,该部囊壁富于皱襞,又称内淋巴囊粗糙部,其中含有大量小血管及结缔组织;囊的另一半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称硬脑膜部,此部囊壁较光滑,囊略扁平,硬脑膜呈扇形增厚,扇形的柄端于前庭水管外口处固定,扇形的弧形缘位于乙状窦下曲的凹陷处。内淋巴囊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免疫功能的形态学特征,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它是内耳处理抗原并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5.膜蜗管& 膜蜗管(membranous coch1ear
duct)又名中阶,位于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亦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内含内淋巴。此乃螺旋形的膜性盲管,两端均为盲端;顶部者称顶盲端;而位于蜗隐窝内的前庭部称前庭盲端,前庭盲端将前庭窗与蜗窗分隔。膜蜗管的横切面呈三角形(图5-1-34),有上、下、外3壁:①上壁为前庭膜(vestibular&
membrane),又称Reissner膜(Reissner
membrane)。起自骨螺旋板,向外上止于骨蜗管的外侧壁;②外侧壁由螺旋韧带(spiral ligament)、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组成,包括螺旋凸(spiral prominance)以及外沟(external
sulcus);③下壁由骨螺旋板上的骨膜增厚形成的螺旋缘和基底膜组成。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起自骨螺旋板游离缘之鼓唇,向外止于骨蜗管外壁的基底膜嵴。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spiral
organ)又称Corti器(organ& of&
Corti)(图5-1-35),是由内、外毛细胞(inner and outer hair
cells)、支持细胞和盖膜(tectoria1
membrane)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骨螺旋板及其相对的基底膜嵴则自蜗底至蜗顶逐渐变窄,而基底膜纤维在蜗顶较蜗底者为长,亦即基底膜的宽度由蜗底向蜗顶逐渐增宽,这与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固有频率有关。
在Corti器中的螺旋隧道(tunnel of Corti)、Nuel间隙(space of Nuel)及外隧道(outer
Corti)等间隙中,充满着和外淋巴性质相仿的液体,称Corti淋巴。此系通过骨螺旋板下层中的小孔及蜗神经纤维穿过的细孔与鼓阶的外淋巴相交通的。膜迷路的其他间隙均充满内淋巴;因此,除螺旋器听毛细胞的营养来自corti淋巴(其离子成分与外淋巴相似)外,而囊斑及壶腹嵴感觉细胞的营养均来自内淋巴。
研究表明:耳蜗毛细胞顶部表面伸出静纤毛,并以阶梯形排成3列;外毛细胞静纤毛最外的一列为最长,其末端与盖膜接触;除部分基底周外,内毛细胞的静纤毛,不与盖膜接触。一个毛细胞的静纤毛之间相互结合形成静纤毛束。在蜗底(高频端)静纤毛短,靠近蜗顶静纤毛逐渐变长。静纤毛的长度与其劲度成反比,即静纤毛越长劲度越小。耳蜗毛细胞静纤毛长度的梯度变化,很可能是产生音频排列和调谐功能的形态学基础。
(三)内耳的血管&
供给内耳的血液主要来自由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分出的迷路动脉(labyrinthine
artery)(图5-1-36),间有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分支分布于半规管。迷路动脉分为前庭动脉及蜗总动脉,后者又分为(耳)蜗固有动脉及前庭(耳)蜗动脉。亦即迷路动脉共分3支分别供给前庭、半规管及耳蜗,内耳静脉分布与动脉不同。静脉血液分别汇成迷路静脉、前庭水管静脉及蜗水管静脉,然后流入侧窦或岩上窦及颈内静脉。
五、内耳的传入神经分布及位听神经传导径路
(一)Corti器的神经分布及蜗神经的传导径路& 听神经(acoustic
nerve)又称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于延髓和脑桥之间离开脑干,偕同面神经进入内耳道即分为前、后支。前支为蜗神经(cochlear
nerve),后支为前庭神经(vestibular nerve)(图5-1-37)。
1.Corti器的神经分布&
蜗神经之神经元胞体位于蜗轴的Rosenthal小管内,形成螺旋神经节(spiral
ganglion),在人类,螺旋神经节细胞约有35000个。根据其形态可将螺旋神经节细胞分为两型。I型神经元占神经节细胞总数的90%~95%,为双极神经元,胞体较大,其周围突主要与约3500个内毛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而II型神经元占总数的5%~10%,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较小,其周围突与约12000个外毛细胞形成突触联系。由于外毛细胞约为内毛细胞的3~4倍,故与内毛细胞突触联系的传入神经纤维要比与外毛细胞突触联系者为多。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通过耳蜗骨螺旋板内的通道,穿过Habenular孔进入Corti器。在鼓唇处穿过Habenular孔(Habenular
perforata)之前,所有神经纤维失去其髓鞘。I型节细胞之周围突穿过Habenular孔后,向内毛细胞底部行走而形成内放射纤维支配内毛细胞。II型节细胞之末梢突穿出Habenular孔,螺旋状越过约5个内柱细胞。然后自内柱细胞间穿出,沿
Corti内隧道底行走,称基底或隧道下纤维,达外毛细胞区域后在Deiter细胞间向外毛细胞底部方向呈螺旋状行走,形成外螺旋纤维支配外毛细胞(见图5-1-35)。
内、外毛细胞的传入神经纤维支配形式不同,支配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的传入神经纤维之比为20:1,一般来说,一个I型节细胞末梢突仅与一个内毛细胞形成突触,且一个内毛细胞接受约10个I型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支配;而一个II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可分支支配约10个外毛细胞。
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蜗神经,该神经为约30000根神经纤维形成的神经束。蜗神经的外层由来自蜗底周的纤维组成,传送高频音的冲动;来自蜗顶部的纤维组成蜗神经的中心部,传送低频音的冲动。
2.蜗神经的传导径路&
(图5-1-38)①螺旋神经节双极细胞的中枢突经内耳道底的终板形成蜗神经后,经内耳门入颅,终止于延髓与脑桥连接处的蜗神经背核和蜗神经腹核。自耳蜗至蜗核的神经纤维为听觉的第1级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螺旋神经节。②胞体位于蜗神经腹核与背核的第2级神经元发出传入纤维至两侧上橄榄复合体,尚有一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外侧丘系,并终止于外侧丘系核或直接终止于下丘核。③自上橄榄核第3级神经元发出传入纤维沿外侧丘系上行而止于外侧丘系核或下丘;自外侧丘系核中间神经元发出的传入纤维止于下丘;自下丘核发出的纤维止于同侧内侧膝状体核,部分纤维止于对侧下丘核。④下丘核部分神经元以及内侧膝状体核发出传入纤维(第4级神经元)经内囊终止于大脑听觉皮层,人的主要听觉皮层(primary
cortex)位于颞叶上回Brodmann第41和42区(图5-1-39)。由于第2、3级神经元有交叉及不交叉的纤维,故一侧外侧丘系或听皮层受损时,可导致两侧听力减退,且对侧耳较重。一侧蜗神经或蜗神经核损坏时,引起同侧耳聋。
(二)前庭终器的传入神经分布及前庭神经的传导径路
1.前庭终器的传入神经分布& 前庭神经之神经元胞体在内听道底部形成前庭神经节(Scarpa
ganglion)。前庭神经节主要由双极神经元构成,传导前庭末梢器官毛细胞的兴奋冲动,分为上前庭神经节和下前庭神经节两部分(见图5-1-37)。二个神经节之间有神经分支相联系。
(1)前庭上神经:前庭上神经穿过内耳道底之前庭上区的小孔分支分布于前半规管壶腹嵴(前壶腹神经)、外半规管壶腹嵴(外壶腹神经)、椭圆囊斑(椭圆囊神经),另有一细小分支分布于球囊斑前上部(Voit神经)。
(2)前庭下神经:前庭下神经穿过内耳道之前庭下区分布于球囊斑(球囊神经)和后半规管壶腹嵴(后壶腹神经)。此外,前庭神经之间(Voit吻合支)、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以及前庭神经与面神经之间尚有细小分支相吻合(Oort吻合支)。前庭神经节之周围突进入前庭终器感觉上皮层后,以三种形态与前庭毛细胞相接触:①单型神经盏(simple
calyx ending),包绕一个I型前庭毛细胞;②复型神经盏(complex calyx
ending),包绕2~4个I型前庭毛细胞;③神经终扣(afferent
boutons),与II型前庭毛细胞形成突触联系,一个II型毛细胞可与数个神经终扣形成突触联系(见图5-1-32)。
2.前庭神经的传导径路& 前庭上、下神经节之神经元的中枢突构成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经内耳道入颅,达小脑脑桥角(图5-1-40),在蜗神经上方进入脑桥及延髓,大部神经纤维终止于前庭神经核区,小部分纤维越过前庭神经核而终止于小脑。前庭神经核位于脑桥和延髓部分,每侧共有4个,即前庭神经上核、外核、内核和下核。上核接受来自壶腹嵴的传入神经纤维,外核与内核主要接受来自椭圆囊斑及壶腹嵴的传入神经纤维,下核接受所有前庭终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由前庭神经核发出的第2级神经元有下列纤维投射径路:①前庭脊髓束:前庭神经诸核发出的前庭脊髓纤维经内侧纵束走向脊髓;前庭神经外核还发出下行纤维进入同侧脊髓前束。所有前庭脊髓纤维均与脊髓前角细胞相连。因此,来自内耳前庭的冲动可引起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的反射性反应。②前庭眼束:由前庭神经核发出的上升纤维经内侧纵束到达同侧和对侧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诸核。因而头位改变可引起两侧眼球的反射,这种反射与维持眼肌张力的平衡密切相关。③前庭网状束:由前庭神经内核发出的纤维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与自主神经细胞群相连,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如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等。④前庭小脑束:前庭神经下核大部分传入纤维经绳状体上行到达小脑,前庭神经内核有少数纤维到达小脑。小脑接受前庭纤维投射的区域与躯干纵向肌群及头部和眼球的共济运动有关。前庭神经到大脑皮层的通路尚未确定,大脑皮层的前庭中枢在颞叶,可能在听皮层附近;或许顶叶尚有前庭代表区。
六、内耳的传出神经系统
(一)耳蜗传出神经系统& 耳蜗传出神经系统(cochlear
efferents)现在主要指低位中枢神经元胞体位于上橄榄复合体,其轴突下行达耳蜗组成的橄榄耳蜗束(Olivocochlear
bundle,OCB)(图5-1-41)。目前认为橄榄耳蜗束主要由二个亚系统组成:外侧橄榄耳蜗和内侧橄榄耳蜗神经系统。外侧橄榄耳蜗神经元胞体多位于上橄榄复合体外侧核区,它发出细而无髓鞘的轴突,形成交叉和不交叉纤维。经Oort神经,达双侧耳蜗内毛细胞区域,以同侧支配为主。内侧橄榄耳蜗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上橄榄复合体内侧核区周围,它发出略粗大且有髓鞘的轴突形成交叉的和不交叉的纤维,经Oort神经达耳蜗,与双侧耳蜗外毛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而以对侧支配为主。晚近对内耳及听觉中枢神经递质及调制物的研究表明:谷氨酸(Glu)可能是听觉传入神经信息物质;P物质(SP)亦被定位于传入神经系统。哺乳类动物和人的耳蜗传出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Kong等,1994;Schrott-Fischer等,1994)。
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尚在深入研究中,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耳蜗传出神经系统可影响耳蜗毛细胞及听神经纤维的兴奋性,起负反馈性调节作用。其功能意义尚待进一步阐明。
(二)前庭传出神经系统& 哺乳类动物前庭传出神经系统(efferent vestibular
system)之神经元约有200个,主要位于外展神经核与前庭神经上核之间、以及面神经降支背侧的区域。它们发出交叉和不交叉纤维双侧投射分布于同侧和对侧前庭末梢器官(图5-1-42)。传出神经末梢与前庭感觉上皮之II型毛细胞直接形成轴-体突触,与呈杯状包绕前庭感觉上皮之I型毛细胞的传入神经盏形成轴-树突触。乙酰胆碱被认为是前庭传出神经递质(Klinke,1974)。晚近发现,乙酰胆碱的特异性标记物——胆碱乙酰化酶位于大鼠及人的前庭末梢器官之传出神经末梢(Kong等,1994)。此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Tanaka等,1988,Usami等,1991,Wackym等,1991)和γ-氨基丁酸(Kong等,)亦被发现位于前庭传出神经末梢,提示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等均为前庭传出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
前庭传出神经系统的功能意义尚在深入研究中,实验表明,前庭传出神经系统对前庭毛细胞以及前庭传入神经的兴奋性有正、负两种影响(Goldberg等,1980),其生理意义尚待进一步阐明。
(以上转自myzone百度空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