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和他的杂交小麦麦制种实现了大面积应用吗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Ⅴ.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湖南农业科学》1993年04期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Ⅴ.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两系杂交小麦能否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制种产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过去由于小麦不育系本身的问题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杂种小麦至今尚未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因而对杂交小麦的制种技术研究较少。光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成,为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展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洪;管恩相;;[J];种子科技;2011年07期
;[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刘金刚;何绍东;;[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王哲;李尚辉;;[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6期
马云国;尚连增;;[J];中国种业;2011年07期
牛锦山;;[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赵伟荣;杨嵩明;韩曙;;[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胡龙湘;肖建平;全庆丰;;[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7期
文立;谢建华;王华生;;[J];杂交水稻;2011年04期
王克平;;[J];杂交水稻;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伯群;谭昌华;余国东;石有明;;[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刘琨;顾坚;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杨木军;;[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马奇祥;王振宇;郝俊杰;崔小伟;;[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杨木军;顾坚;周金生;田玉仙;刘琨;李绍祥;李政芳;杨和仙;;[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刘庆昌;翟红;何绍贞;;[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冯春;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红莲型杂交水稻学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钟蕾;陈小荣;曾晓春;;[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陈旭升;肖松华;许乃银;狄佳春;刘剑光;殷剑美;吴巧娟;;[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孙寰;修长兴;张井勇;;[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巧泉;蔡秀玲;王宗阳;汤述翥;于恒秀;顾铭洪;;[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谢少和;[N];福建科技报;2006年
;[N];东方城乡报;2006年
山西省高平市种子公司
毕洪亮;[N];山西科技报;2004年
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孟繁盛;[N];赤峰日报;2007年
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
雷丽仙;[N];云南科技报;2007年
刘雨明;[N];农民日报;2000年
健子;[N];新疆科技报(汉);2005年
;[N];山西科技报;2005年
魏衍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刘健;[N];农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新奇;[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张忠旭;[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郭兆武;[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余应弘;[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彭锁堂;[D];浙江大学;2002年
刘建丰;[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周琳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建华;[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薛晶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庞文刚;[D];贵州大学;2007年
孟宪平;[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张德文;[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唐守嵘;[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周华;[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朱宗河;[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赵颖;[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郭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杂交小麦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要点
为了加快化杀杂交小麦的推广应用,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质量,解决制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我所近几年在陕西省杨陵、兴平、华县、三原等地制种中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合理选择制种田块,防止天然混杂. 制种田块必须绝对安全隔离。在周围种植大量其它小麦品种时,隔离应在500米以上,有油菜和大麦隔离时,至少也应在200米以上。最好利用山、楼房、村庄等自然屏障隔离。由于小麦开花期集中,一般很难采用时间隔离方式。 2.采用适宜播种方式,降低制种成本 行比是影响制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所的生产实践,父母本行比采用l:2的方式,即父本6一7行,母本12~14行。父母本区间空行一行,以便进行田间管理、去杂和人工辅助授粉等。为了充分授粉,四周可多种一些父本。 3.安排适宜播期 播期安排以父母本花期相遇为出发点,对于开花早的亲本可适当晚播。为了保证授粉充足,父本可以分期播种。小麦开花时间一般持续5一6天,花粉生命力一般很短暂,而柱头...&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做为当前世界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为世界作物面积的16%,年产量可供给全世界35%的人口每年粮食需求,如何提高小麦产量历来为各国农业科学工作者所关注。通过多年小麦生产实践证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当前有效的途径。小麦杂种优势具体表现为根系生长发达、种子生活力强、抗病性好、穗大粒多产量高。化学杀雄法作为一种有效生产杂交种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小麦制种技术中。本研究在介绍小麦制种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利用化学杂交剂进行小麦制种的优势,以及新型化学杂交剂SC2011使用方法,最后讨论了化学杂交剂SC2011定量进行小麦杀雄后的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SC2011作为一种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在试验研究中,不同品种小麦化杀后雄性不育率都超过了90%,表明SC2011与小麦不同基因型无明显的互作效应,达到了杂种小麦生产制种要求,说明SC2011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化学杂交剂,可大范围用运于化杀杂交...&
(本文共35页)
权威出处:
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成功,开创了自花授粉作物杂优利用的先河。我省小麦杂优利用研究近20载,目前三系配套尚处在探索阶段,物理杀雄如棚膜覆盖高温杀雄效果不稳,唯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已基本成熟。 (一) 在小麦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以下简称化杀制种)研究中,我省小麦杂优利用协作组突出解决了3个间题.(l)选配出了杀雄效果好,且不影响雌性器官发育的药刘组合;(2)明确了喷药浓度及适期,适宜用药期为3、6天,避免了因降雨等因素而影响用药的间题;(3)喷药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在连续儿年的化杀试验和化杀制种示范中,杀雄率达98肠以上。父母本1:l种植,稍加人工辅助授粉,亩产小麦杂文种200公斤(按母区面积折算)以上。如实行精量播种(每亩5公斤左右),小麦化杀制种田与推广田的比例可达1:40。 198了年,浙江省龙游县1.8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田,平均亩产杂交种160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142公斤增长12。7肠。为此,获1988年农业部丰收三等奖。其制...&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夭津市农科院作物所与美国3JGETAL公司合作,从1988年起,对soGETAL公司合成的多种化学杀雄剂样品研究鉴定,筛选出了SCZo53,并完成了应用技术研究。SC2053与现有杀雄剂相比,其优点是:①杀雄选择性好,诱导雄性不育率达100%,雌蕊保持良好的活性,天然异交结实率达75%以上;②对小麦副作用小,杀雄后株高降低5一10cm,但对制约种子产量的穗长度、小穆数均无影响,抽穗无“卡脖”现象,开花结实正常;③SC2053的半致死剂量为)sooom岁掩,其田间制种植株残留量0.5m砂kg,在杂种一代生长植株各器官(含籽粒)中残留检测量为零,达无检出水准。有关致癌、致畸毒理测试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在欧洲已通过试验。1993年4月获法国药检部门批准、注册。岌2053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种已获准上市。SC年1月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获得中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商品名称为“津奥琳...&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研究发明的“红麻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方法”,于199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技术措施是用二氯丙酸钠多次杀雄和人工授粉相结合,雄蕊败育率95%以上,杂种纯度90%以上,每亩产杂交种子50~100公斤。技术步骤如下: 一、矮化植株。目标是将植株高度控制在1一1.5米之内。办法有:①华南地区利用秋、冬季日照短、气温高的条件,进行秋、冬播制种;②利用嫩梢或插枝播种;③春、夏播进行短光照处理诱导制种;④麻苗3片叶到现蕾前用。.15%一0.20%矮壮素喷洒2一3次。 二、合理行比,确保花期相遇。短「J照地区(华南)秋、冬播制种,父母本行比以l:8为宜,而江浙一带采用短光照遮光处理制种则以1:6行比为好。为保证花期相遇,可调节亲本播期。华南秋、冬季制种,Ho05组合的父本“青皮3号”应比母本“722”提早7天播种;短光照制种条件下,可同期播种,但父本要提早7天进行遮光处理。 三、培育“三苗”,严格去杂。确保全苗、齐苗,培育矮壮苗...&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 ,在小麦生产中广泛应用化学杀雄剂作为小麦去雄的有效手段已引起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利用这一技术将常规品种于一定时期进行化学药剂处理后就可直接成为雄性不育的母本 ,再隔行种植不作任何处理的花粉供体品种作父本 ,即可产生杂交种子。这与“三系”法杂交制种相比 ,其制种程序大为减化 ,成本也随之降低 ,因此小麦化杀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为给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依据 ,笔者于 2 0 0 0 - 2 0 0 3年进行了化学杀雄剂 33%津奥啉在小麦的化学杀雄杂交制种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化杀杂交种的父本小麦品种为银春 2号 ,母本小麦品种 (系 )为 814 5、珍选 1号、永良 16、甘春2 0、2 135 1、910 4 3、M179、GM4 3、99 8、P、宁春18和 5 (10 7)。化学杂交剂为 33%的津奥啉水剂。1 2 试验方法试验设置隔离区...&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来源:《安徽农学通报》1997年第01期 作者:姚金玲,盛宜国,孙琪,李尚义,钱秀萍,周桂萍
三系杂交小麦制种试验
在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帮助下,在该院赵寅槐、邹明烈、王苏、周文春、王书文等专家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在安徽省率先进行了三系杂交小麦制种实践。本文意在报告我们制种实践中的一些感受,以供同仁在今后制种中参考。l遗传机理与杂种表现1.1 制种是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将具有一定差异的亲本杂交,下一代的某些数量性状,如产量、生产势等有超越亲本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这里,双亲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是杂种优势形成的根本原因。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一代具有杂合的基因型,各位点都有相应的显性因子掩盖着相对应的隐性因子,因子之问的相互作用使杂种一代表现优势;超显性假说认为,异质性本身是杂种优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双亲差别越大,杂种优势越大。1.2雄性不育推进了杂交制种进程,杂种优势只能利用一代,需要年年制种,制种就要杂交,杂交就要去雄。对雌雄同花的小麦来讲,人工去雄很难有大面积应用,而自从发现雄性不育这一特殊变异类型以后,“三系”制种得以实现。所谓雄性不育,是指雄花没有花粉或花粉败育,而雌花能正常授粉结实。根据研究,雄性不育又分为细胞核不育、细胞质不育和胞核质不育,其遗传学机......(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02期
《中国棉花》2008年02期
《新疆农垦科技》1993年01期
《安徽农学通报》1997年01期
《山东农业》2000年10期
《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棉花》2006年05期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09期
《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山东农药信息》2005年11期
《中国种业》2007年10期
《中国棉花》2008年01期
《中国棉花》2010年12期
《中国棉花》2005年09期
《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01期
《中国种业》2007年05期
《贵州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中国农村科技》2006年01期
《作物学报》2009年11期
安徽农学通报
主办:安徽省农学会
出版: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当前位置:首页>>三农动态>>农业要闻
我省F型杂交小麦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 & 5月15日,王高勇副厅长和省种子站负责人在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了解F型杂交小麦研究进展情况,并就区试等工作交换意见。
小麦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杂交育种难度很大,杂交小麦技术因此成为全球粮食增产的重大核心技术,具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杂交小麦技术更被认为是杂交小麦研究中最难的课题。
  F型杂交小麦是运城市农业专家冯树英领衔的技术团队,经过40多年潜心钻研、反复试验、刻苦攻关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F型杂交小麦可明显提高产量,且抗倒、抗冻、抗干热风,高产稳产优势明显,是目前最有望实现产业化的杂交小麦品种。
& & 另据黄河新闻网报道,5月16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实地考察了F型杂交小麦。袁隆平院士经过田间考察和会议交流,对F型杂交小麦阶段性研究成果表示首肯。并针对F型杂交小麦研究中的技术难点、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三系杂交小麦研究的技术难度。他指出,小麦是异源六倍体作物,遗传基础比水稻、玉米等二倍体作物复杂得多,三系配套难度大;六倍体作物杂种优势比二倍体作物的杂种优势小;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几率比二倍体作物要低很多。因此,要充分认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针对性地开展多生态、广泛性的协作研究。二是F型杂交小麦研究要尽快突破强优势组合选配和杂交种繁制种技术这两项瓶颈问题。两三年内能否实现大面积制种,这是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三是要尽快建立和优化杂交小麦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比如:杂交种产量目标要瞄准800公斤/亩,增产幅度不低于15%,杂交种繁种系数达到1:40。既要超亲,也要超标。杂交种株型结构、经济系数研究很重要,既要考虑不倒伏,又要实现最大生物产量,半矮秆株高要重点考虑;在实现一定生物量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收获指数的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杂交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