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么教育幼儿园小朋友不说谎行为习惯

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下载
很抱谦,您的浏览器并不支持 IFrame,请与管理员联系,也可。
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栏 目 导 航
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
[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一、 无意说谎   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满足愿望的心理   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面对这种“美丽的谎言”,教师不能简单责备,而应给予正确引导。可对讲“大海”的孩子说:“老师知道你很想到大海边去玩,可现还没有去过,对吗?”在孩子意识到并点头承认后,再作鼓励:“你讲大海讲得很好,今后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大海边玩的。”   2. 理解性心理错觉   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像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这样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   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例如,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对于这类认识不足和因理解性心理错觉而产生的“说谎”现象,教师应采用适当方法让幼儿明白事理,帮助他们理解有关概念的真正含义。   3. 自信眩的萌动   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
已经是会员的,点卡用户将从您的卡中扣除一点。
成为会员步骤如下:→。
投稿人:gf6h6
最后编辑:647754
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 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
&&版权申明:以上论文为网友投稿或收集于网络,论文资料仅供参考,如果你是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1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幼儿教育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摘 要】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育好孩子,更重要的要努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纠正其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本文希望通过对幼儿不良行为的分析,进行探讨和找到改善的措施,以为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不良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双方很好的协调和衔接。儿童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一个人在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健康习惯将受益终身;相反,如果养成许多坏习惯,后来再来纠正,这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幼儿不良行为的分析,进行探讨和找到改善的措施,为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帮助作用。   1.不良习惯表现   1.1不良习惯表现的原因   行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作用的结果,而且后天环境的影响应该大于先天遗传。所以,在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要从环境的因素找原因,目前来看,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和幼儿园,所以,这两个地方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不良行为的形成。   首先从家庭因素来说,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养方式不恰当:现在的中国,大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在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培养上面,有很多欠缺,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幼儿的不良习惯的形成。   父母有不良嗜好: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自身可能就带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自已在孩子面前没有特别注意,这样就造成孩子的模仿,而使幼儿产生不良的习惯行为,比如攻击性行为,如果父母有这样的不良习惯,幼儿可能就会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习惯。   其次在幼儿园教育的因素来讲,也有可能导致幼儿不良习惯的形成:   因为与家长沟通不够,可能在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过程中有双重标准,在幼儿园不允许的事情,在家里就允许做,这样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双重的行为习惯,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很规矩,换一个环境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另外,在幼儿园环境中,还有可能被其它幼儿的不良习惯所影响,因为其它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无法快速得到纠正,一些幼儿觉得一些不良行为好玩,会跟着模仿,难免会被其影响。   1.2不良习惯所带来的危害   不良习惯可能对幼儿带来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小儿多动症,其它社会行为不良问题。比如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忌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性行为和偷窃等;性格乖僻和情绪反常: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攻击性行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和父母的影响,幼儿园的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良习惯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也相当不利,因为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可能会导致幼儿园的一些正常的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其它幼儿受到正常的教育,如果不及时纠正,甚至可能会导致幼儿园正常的教育工作无法开展,对于幼儿和家长来说,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2.改善对策办法   2.1不良行为习惯原因分析   从原因上分析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多数为家长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可以归结到社会原因。家长要注重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的发展过程。除了要给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之外,还要教会他们懂得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人友善相处。   幼儿园方面,目前来说,很多幼儿园的办学思想也缺乏责任心,以为把幼儿教好,不出问题就可以,对于幼儿一些不良习惯,并没有过多纠正和投入更多精力去教育,而幼儿自身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很清楚的意识去辨别对错,在没有过多的干预的环境下,不良行为就会成为习惯,不容易改正。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为了能够与他人交往,能够被自身所处的社会所接受,他必须要学习并接受这个社会特有的价值规范、风俗习惯和行为标准,幼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客体和主体。   儿童期是发展亲社会的观念和行为的最佳时期,然而,目前,不管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不难发现,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的社会环境中影响最深的就数幼儿园的环境了,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配合。   2.2改善幼儿不良行为的对策和方法   改善幼儿不良行为习惯,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的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妥善解决。比如一些社会行为问题如说谎、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幼儿友好相处等,这些正好可以在上课、谈话、游戏中成为案例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要和幼儿讲清道理,通过多次反复,使幼儿在自觉行动中去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有的孩子活动量大、精力旺盛、不易安静,对这样的孩子,可以多安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做值日生当老师的小帮手。为集体和别人服务,把他的精力吸引到正确的方向。   在平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中,作为教育者的我很有感触: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好一个幼儿,需要我们去打开幼儿的心灵之窗,而其中的钥匙需要用“爱”浇铸。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仅要教育好孩子,更重要的要努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纠正其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这对幼儿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姚计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践误导的心理学解读[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   [2]叶季莉.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优化新生代环保行为[J]. 文学教育(上),2011(02)   [3]张琦.让“感觉统合教育”走入家庭[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4]李敏.关于学前儿童习惯的国内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3)   [5]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6),12   [6]潘小燕.幼儿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5),45   [7]黄琼.如何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J].当代学前教育, 2007(04),3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