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大学周到底有多大权利关系

  题记: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就是关于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的,看完我觉得跟那作者经历还蛮相似,只是她性别女,我性别男,现在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谈谈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正文: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大学是一块儿神圣的地方,神圣到什么地步呢?大家一谈到它,就会像谈到一个遥远的圣地,那里有我们想要朝拜的东西。  我的整个童年是在乡村里度过的,这里聚集的人很多,每天都很热闹,我却非常孤独,因为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大家都叫我以后的大学生。在村民们眼里,大学除了清华北大,就是武大。可能因为我们地处湖北,武大的名声甚至比清华北大还要大。  我小的时候,勤奋,爱学,不大爱说话,不喜欢惹事,于是成为大家一致认为的成器的孩子。不少家长因为孩子淘气而被叫到学校,而我通常是因为过于优秀去请家长。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路平稳,并且往上升,然后毫无悬念地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大学就像一座山,它不过来,正等着我过去。然而,进入高中后,我的世界开始下陷,无论我多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都在班里倒数。这个时候,我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我突然觉得也许我再怎么努力,也注定上不了人们传颂的大学。  从高中起,我回故乡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或者在小城里。故乡只剩下房子和土地,我们只能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对故乡了解地越来越少,几乎只剩下点点的回忆。村民们对我的印象是,一直在上学,就要考大学了。  但是很不幸,第一年高考落榜,落榜并不是考的太差之类的,而是那时候信息闭塞,根本没人知道怎么填志愿更好。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与童年一起玩耍的伙伴们走的路注定会不同了。而我走上了这条上学的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可是,人生中的哪条路又可以回头呢?  记得当初高三的时候,我的同桌笑说,高三太黑暗,不管考不考得上,以后打死也不会去复读,你呢?  我笑着说,晚上是政治的模拟考吧,我肯定也不会去复读啊!  接着我就食言了,因为高考分数本来就还不错,我到了我们这边最好的高中之一。  我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当时大部分人在高考后都把书,扔的扔,卖的卖,而我却把他们悉数收拾好,一并带回家,那天还下着大雨。我收拾好这“一战”后的遗物,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愁绪,开始新的征程。  本以为高三已经让人无法喘息,但再到高三发现,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痛苦。年轻的时候大概就喜欢夸大某个问题的程度,而走过去后会发现,这也没有什么。然后,毫无悬念,我考上了还算重点的大学。  我跟家里商量,酒席就不用摆了,毕竟“二战”之后,自以为对很多东西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这在故乡,虽不是第一次,却是为数不多的第二次,之前一个考的是中南财大,这是我听了各种版本后,主动去问本人才知道的。父母从城里回来,在故乡还是摆了酒席,很多亲戚也从城里赶过来,好像奔赴一场王的盛宴,我是这场盛宴的主角。  长辈们笑着说,等以后发达,别把故乡给忘了,别把故乡的乡亲们忘了!  我给长辈倒满酒,笑着回敬,怎么会呢?我生是故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还是故乡的人!  好多人都开玩笑说,等做了官,要多关照,等发了财,要多关照,总之,考上了大学,我即将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只等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这便是上大学的用处,至少是很多父老乡亲们看来。所以他们宁愿自己累到坚持不住,也要攒够子女上大学的钱,即使子女们不一定都会去上,都能去上。  不过,这个时候的大学已经扩招,大学就业问题成了新闻,很多人都已经想开了,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只要混得好,文化程度够用就行了。而酒席上的话,大多出于客套,也出于对大学的未知。  曲终人散,客人欢然离去,一梦四年,我到了大学。这四年,是我自认为学到最多成长最快的四年,这四年,也是我经历变化最大几经浮沉的四年。  上了大学,几乎与故乡隔绝,除了过年,基本不会回去。每回一次故乡,觉得就像经历了一场兵荒马乱。年轻的人,大多在外工作,有的在大城市漂浮不定,有的在小城市已经定居。年老的人,一转眼,以前熟悉的伯啊太啊都安葬在故乡的黄土上,只有风起的时候,才会有尘。可以这么说,此时的故乡除了衰败就是荒芜,日复一日的衰败,与时俱进的荒芜。  而与我一起长大的那些小伙伴们呢?记得当时我和两个很好的朋友,每到双休都在青山上游荡,或者在堰塘里钓鱼摸虾。我们三个人年龄差别不小,四五岁左右,最小的叫小双,最大的叫大侠,当然这是大家的昵称。因为我们临近河,鱼虾之类的就很多,有时在这家吃饭,有时在那家,吃饭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以后实在没饭吃了,就一起开个饭馆算了,好歹能过日子啊。  我刚上大学时,小双初中毕业,对学习实在没兴趣,就出去学开货车,说辛苦也辛苦,但工资也还高,相对父辈们在田地里的生活,也相对轻松了。大侠已经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了,家里老是催找个对象,以前听说他一直不肯,等到我大二回去,他的孩子已经快一岁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第二个孩子已经快满月了。  去年过年,我从城里回到故乡,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晒着冬日的太阳,突然有一种茫然无措感。四年前,我们三个还无话不说,或者说还存在交集,但四年后,我们见了面,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双在我上大学的几年,攒了些钱,家里再凑些,现在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基本也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生活过得也还好。大侠在我上大学的几年,结婚生子,由于计划生育,二胎罚了些钱,全家搬到城里,日子过得倒是一般。我刚大学毕业,工作签到广州,工资虽然一般,但多少有些着落,只是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  当我出门碰到当年同龄的小玲后,我更是有一种幻灭感,小玲与我同姓,像这样同姓氏在故乡里,基本都是兄弟姐妹之类的,只是辈分大小问题。她俨然不是以前那个看上去很幼稚的少女,而是非常成熟有气质的女人了。她也不过和我同岁,孩子可以打酱油了;丈夫做生意,开着丰田车,倒也不错。  先不说我在大学是怎么过的,如果从与我一起的人来看,我应该属于境遇比较不好的了。大学四年,花了不少积蓄,还有最宝贵的青春。而以前相仿的人,虽然不至于很富有,但基本脱离了农村,迁到城市,并且买了房子,事业还算不错,这不正是当初父辈们所想的吗?只要过得好,离开了这片土地就行。  而我成了最尴尬的那个,在到广州前,我想以后如果混不下去,就回去吧,至于回哪儿,没有明确,只是觉得可以回去。等到现在,突然遭了变故,工作出了些问题,我仔细想了下,才发现,我是无法回去了,连那个小城也回不去了,就像之前说的,走上了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嗯,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觉得,我多么后悔上了大学,或者上大学根本没用之类的。  从内心讲,我的确对大学失望过,非常失望,尤其在刚进大学那会儿,觉得大学已沦落到这种地步,我逃了一些无聊的课,不是去打游戏去游玩,而是去看书,这一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看书读报听讲座,有了一些关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然只是从书页字眼话语里。之后的几年,随着阅读增加,阅历加深,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一种观念,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在离开之际,对大学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这个时代,太多人总想把有用和无用分得清楚,凡事都想问这有没有用,如果觉得没有用,就不愿意去做。很多人说读书上学没有用,大概是说即使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挣多少钱,能买多大的房子,能开多豪的车子。当然,有这种想法,我觉得也不为过,毕竟人不能单纯地靠理想来吃饭,我们还需要生活,当我们赤裸裸地面对物质时,理想就会伪装起来,甚至不见。当所有人问所有人,却只得到同一个答案时,上大学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那样的话,你不觉得悲哀吗?  上大学充其量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并不会因为上了大学就会拔地青云高人一等,只是我们接受了这样的一种高等教育,它也不会直接地转化为物质财富。大学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试错,并且成本相对来说较低,前提是你不在玩命。人生也会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哪一个选择会比另一个选择更重要,在那个特定的阶段,那个选择就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说大学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安静学习了,而事实是,刚大学毕业,我们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嗯,我承认我现在的境遇确实不太好,甚至有些看不到未来,但那又如何呢?如果给你看到你以后的生活怎么过的,那你觉得活着还有很美意义呢?从7月开始,无论再怎么忙,再怎么累,我每天至少写3000字,我还在默默地努力,慢慢地积累,我不想去论证这到底有没有用,我只想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也会带走一切。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春风慕宇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沙发  
  有用。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多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世道,留给屌丝后代的路越来越窄。读不读大学,都没什么卵用
  我个人的观点:大学上和不上只与自己有关系,上大学的也有什么都没得到的,不上大学的通过网络学到的比大学更多更实用,至于说大学主要是培养思维和思考能力,现在的大学,很难!现在中国的很多高校说白了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劳动力制造工厂,既不负责学生的学问,也不负责学生的做人。  
  我觉得要看专业,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上大学是可以的,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在封闭式的大学里是学不到东西的,在大学里学了四年,毕业出来一接触实际,发现啥也不懂,还得从头开始学。我自己就是受害者,大学是企业管理专业,全是泪
  欢迎诸位参与其中,你觉得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xiaerwozsmj
20:30:17  我个人的观点:大学上和不上只与自己有关系,上大学的也有什么都没得到的,不上大学的通过网络学到的比大学更多更实用,至于说大学主要是培养思维和思考能力,现在的大学,很难!现在中国的很多高校说白了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劳动力制造工厂,既不负责学生的学问,也不负责学生的做人。  -----------------------------  对啊,
  。。。
  现在每天搬砖,上大学也没什么。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来源:&&&&
原标题: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薛红伟 绘   编者按   每到学期末,不少高校都会被一批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围,它们以宣讲、试课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推广培训课程。大学4年已经交了两万多元学费,毕业前又花上近万元上校外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是不是意味着大学4年白念了?上大学真的没有意义吗?当下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象牙塔”不是空中楼阁   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   ■姚跃林   大学临毕业还要花万元学费参加校外培训才能顺利就业,难道四年大学真的是白读了吗?笔者以为,果真勤学四年,大学自然不会白读。然而,为何大学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沦为“鸡肋”?根子还在大学自身。大学不能自视为“象牙塔”,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关心民生,进而引领大众之精神成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岂可坐视不管?当就业不充分成为常态时,大学至少要改革教材、课程等以降低教育成本。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一味固守传统大学文化,则所谓的大学精神就变得虚无飘渺。
  我们不禁要问:四年大学教育“画龙”垂成,为何还要培训机构来“点睛”?校外高价培训凭什么吸引学生?一是使学生由“假会”变为“真会”。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杂而不精又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学以致用的少之又少”,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尽显后手劣势。培训学校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战型、有效性也更强,可以将学员快速提升为“专业”人士。二是优质的培训机构市场嗅觉灵敏,对人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与用工单位联系紧密,反馈及时,应对迅速。大学生上手快,起点高,就业比较有保障。三是学生自身原因。四年学习漫不经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实训”可资应急。四是高校的推波助澜。由于校外培训可以替代实习、降低办学成本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就业率,大学自然愿意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显然,以大学实力叫板培训机构,何异于用牛刀杀鸡?其关键在于大学要降低姿态,向培训机构学习,与社会、生活贴得更近、更紧一点儿。一般来说,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就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应用型人才,自然事倍功半。大学必须转变职能,转变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性。   高等教育既要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满足公民的个人成长需求,因此大学必须多样化,以清晰的定位满足不同需要。陈嘉庚先生要求厦门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此乃今日之所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职能定位。这种类型的大学,数量和规模应当合理控制,不应遍地开花。与之对应的是应用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均应有别于前者。但目前的政策导向、支持体系、大众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和大学文化使两者界限很模糊,妨碍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大学固然要坚守理想,不能简单地充当职业培训所,但大学还需尽力培养自主自立的人。慕课时代,大学何为?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则大学因何立足?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在培训机构的勺子都伸到自己锅里的时候,如果还以象牙塔自恋,宣扬“大学不是保姆”、“研究生开出租车、卖猪肉应以之为正常”的论调,不想学生之所想,则大学的根基何存?大学如不助人“稻粮谋”,不能保障人的生存尊严,其功能就矮化为促进消费和维护稳定,弃之有何可惜?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上大学“无用论”太短视   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   ■陆一   上个大学就能找到像样的工作这种美好愿望,大概是上世纪的行情了。特别是到了一年毕业700万人的时候,大学文凭和大学教育在就业市场上什么也保证不了。报道中的一些二本院校大四学生临毕业花上万元参加校外培训,还真不是有钱任性,这是现实。   近年,经常会读到知名大学校长、顶尖学者或知识精英痛陈社会风气浮躁、物质主义、利欲熏心干扰了教育。许多学生以找工作挣大钱为最主要的学习动力,对看似容易就业的经济管理等专业趋之若鹜,对不能直接货币化的科学知识、人文学问兴趣低迷。自作聪明的学生企图在事业起步时抢跑,到头来只是慌不择路地随了大流,过早地向俗气的人生妥协。还有长辈们用心良苦地规劝:别去学那些没用的!   批评者们坚守着大学的育人理想,反对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大学是与师友一起思考和交谈的地方,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它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只关注近在眼前的下一步,着眼于把人塑造成符合特定岗位要求的一个零件,它终结着人生的憧憬和彷徨。如果最有潜质的年轻人个个都急于学以致用,全部心思都在盘算怎样把自己包装成售价最高的劳动力,养成这种竭泽而渔的习性标志着顶尖大学的失职。在纷繁变化又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有淡定从容和强健自信,是大学教育赋予心灵的力量。来自就业竞争的危机意识,会严重干扰求学的心态和氛围,就业指标亦不应列入大学的追求。对真正的大学来说,就业是达成育人目标后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让人心生敬仰的大学在任何国家社会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而有意愿、有条件接受那种从容教育的学生也向来是少数。如今,多数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构必须面对大众的需求,只是眼下这种机构也叫做“大学”,于是造成了混淆。和理想大学超脱的姿态不同,这类院校要嵌入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敏感地回应市场需求,致力于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教学设计,不讳言以就业和经济回报率来衡量其质量。不论叫做什么机构,700万学子需要这样的培训,国家的富强需要这套系统。   政府已经开始主导高等教育革命性的调整,2014年宣布了600多所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这些2000年后“专升本”的院校或可在现代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迎来新生,通过培养水平高超的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重新找回一度迷失的办学定位,重新树立混迹于大学圈内被压抑的尊严。这是长期利好的政策,然而教育机构的转型总是缓慢的,从管理体制、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到口碑声誉都需要逐步调试。从现实来看,尽早结束转型期的阵痛,减少无效的本科职业培训对个人和社会的浪费,是全社会的期待。   换而言之,中国的大学仍有大量现实问题需要直面,但不能否认大学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个人来说,所有大学都包不了就业,就业须自强。我们踏踏实实地学好一技之长比如写代码、修车、开挖掘机挣钱养家,让我们的孩子有条件选择钻研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然后我们的孙辈就可能有自由去学习诗歌和音乐。   (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毕业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所学专业,到底有多大关系?
编者按:临近毕业季,大学毕业生们都在忙着找心仪的工作。在做出职业选择时,有的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抛弃所学专业,另觅“新欢”,而有的大学生则会选择忠于“原配”专业,那么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到底如何呢?
超六成大学生选择忠于“原配”
图 2012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
医学生最学以致用
表 2012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三年内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本科学科门类名称
2012届毕业三年后的专业相关度
*个别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表 2012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生三年内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名称
2012届毕业三年后的专业相关度
医药卫生大类
材料与能源大类
交通运输大类
农林牧渔大类
生化与药品大类
文化教育大类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轻纺食品大类
电子信息大类
全国高职高专
*个别专业大类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可以看出,在本科学科门类中,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其次是工学(71%),农学门类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55%);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大类(86%),最低的是旅游大类(36%)。
编辑:杜冠星 赵锐 审核:曾途
联系我们:83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素质高低和读书多少到底有多大关系 还是代沟的原因?
查看: 3678|回复: 48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50291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212&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502915&帖子&精华0&金币1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刚看新闻 老爸看到别人考了大学的家庭很高兴 就感叹了几句 (我和我弟也是大学毕业)我妈就说了现在上大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要考上好大学才值得高兴 考个差大学 也没什么好高兴的 然后我爸就来劲了 说那照你说 那都去读好大学 差大学就都别读了 说着说着就说到素质上去了 我爸就说读了书的人素质都高 读书少的人素质都低 然后我这虎脾气也不乐意了 觉得我爸这观点我不是很赞同 读书多少必然和素质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是主要因素 我觉得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似乎更大 我爸就急了 觉得我说的意思就是读书无用 然后牛脾气上来了 一个人在那里嚼了半天 我赶紧闭嘴了&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代沟?完全不能好好说话了 大家什么观点呢?
UID50647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1&小红花74 &积分3393&在线时间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
UID506471&帖子&精华1&金币3337 &威望10 &注册时间&
赞同楼主的观点.并不是读书越多素质就越高的.大街上那些不看灯瞎过马路的人难道就冒得大学生了?那些瞎丢垃圾的人就冒得大学生了?我看都是一抓一大把
UID50291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212&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502915&帖子&精华0&金币1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呵呵 谢谢赞同 我也觉得啊 那些个出国去丢国人脸的人 绝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但素质真不怎么样 所以说 以后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人处事 自己要做个好榜样
UID8887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90 &积分3878&在线时间3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88872&帖子&精华0&金币3775 &威望5 &注册时间&
UID2961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95 &积分2053&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296110&帖子&精华0&金币1379 &威望8 &注册时间&
UID2961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95 &积分2053&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296110&帖子&精华0&金币1379 &威望8 &注册时间&
UID10578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85 &积分10662&在线时间131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105785&帖子&精华0&金币7861 &威望35 &注册时间&
你说的是中国大妈吧
UID50291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212&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502915&帖子&精华0&金币193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是啊 那些在飞机上撒野的贵妇 和前几天看新闻的在外国地铁站随地小便的 那可不是中国大妈
UID40654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7 &积分1931&在线时间1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406547&帖子&精华0&金币1677 &威望0 &注册时间&
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UID15657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10&小红花7461 &积分31432&在线时间574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0&最后登录&
UID156572&帖子&精华10&金币19735 &威望41 &注册时间&
没有对等关系
UID25372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9 &积分3419&在线时间31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
UID253728&帖子&精华0&金币2785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也觉得没多大关系啊!主要还是看个人吧!
UID31724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1 &积分4318&在线时间151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317243&帖子&精华0&金币1306 &威望0 &注册时间&
只能说好大学素质高的人几率大一些&&哪里都有老鼠屎
UID2810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327 &积分35853&在线时间847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28101&帖子&精华0&金币18831 &威望16 &注册时间&
不赞同楼主观点
UID42803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6 &积分479&在线时间17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428031&帖子&精华0&金币125 &威望0 &注册时间&
素质高低当然和读书多少有关系,但也有其他因素决定,比如成长经历
UID41845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38 &积分14177&在线时间386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418456&帖子&精华0&金币6457 &威望0 &注册时间&
和读书还是有关系的,读书也是学习能力
自我修养和约束,有的人慢慢学也就会了。
求密封容器,用来在冰箱中储藏中药饮片,密封性要好。如有内盖外盖的罐状瓶状容器。
UID3018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1 &积分6384&在线时间222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30180&帖子&精华0&金币1927 &威望0 &注册时间&
读了书的也有素质低的,但是读过书出素质低人的概率比没读过书的低,啊,这句话好绕口,你不能因为自己学历不是很高但觉得自己素质高就否认读书的必要性
UID37159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7 &积分2616&在线时间84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371597&帖子&精华0&金币932 &威望0 &注册时间&
没有对等关系
UID49943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3 &积分777&在线时间32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499435&帖子&精华0&金币135 &威望0 &注册时间&
素质这个词太大,看你怎么理解。
如果把素质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那么读书上大学可以提高素质,但素质的提高并不一定只是通过读书,没有对等关系。
但是这个只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还有自身内心的素质等等。。比如自己的品行,心理素质,这个跟读没读书的关系,还真不好说。
不管怎么说,读书上大学肯定对个人素质有提高,仅此而已。就平均水平也可以认为偏高,但还是不能在个体上划等号。
UID33320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3 &积分1179&在线时间50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33205&帖子&精华0&金币161 &威望0 &注册时间&
学历高与素质扯不上边 学历高与知识面广也扯不上边。。。
UID43649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7 &积分2579&在线时间122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436490&帖子&精华0&金币133 &威望0 &注册时间&
素质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处事和平时的言行上表现出来。倒觉得跟性格和家教关系很大。
课本上这方面的知识奇缺,关键还是看个人对生活的感悟。比方说地铁上禁止饮食,学校打饭是否排队等等具体事务上体现个人素质的高低
湖北成人教育、自考咨询QQ: 电话:吴老师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正恩权力到底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