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香蕉有一吨液氧等于多少立方方

» 正文
浦北县北通镇共和香蕉合作社的3000亩绿色标准蕉园里
核心提示:浦北大面积推广香蕉套袋防寒保暖,减少风灾损伤起了很大作用。冷库的强大保鲜作用在浦北香蕉产区影响很大,为进一步提升香蕉产业,在浦北县北通镇共和香蕉合作社的3000亩绿色标准蕉园里。
  采蕉时节,在浦北县北通镇共和香蕉合作社的3000亩绿色标准蕉园里,人声沸腾,笑声荡漾,合作社的社员正怀着喜悦的心情采蕉、运蕉,细数着新一年合作社谱写的新篇章。
  抓好冷库扩建
  2011年10月,在自治区农业厅、市农业局和市水果局的帮助和支持下,钦州市首个400吨香蕉保鲜冷库在北通镇共和香蕉专业合作社建成。冷库虽小,却帮了大忙,从2011年至2012年10月,帮助当地保鲜香蕉运销全国各地就超过一万吨,占全镇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冷库的强大保鲜作用在产区影响很大,为进一步提升香蕉产业,市农业局和水果局认真制订冷库扩建规划,上报上级部门,争取立项扩建,走国家扶持一点,地方配套一点,建设受益人出一点的路子。今年,北通共和香蕉专业合作社从去年的400吨冷库扩建到600吨,预计到今年11月23日建成投产。提高冷库服务
  浦北共和香蕉合作社自去年建起400吨冷库后,想客商所想,急蕉农所急,真诚地为浦北的香蕉销售奉献爱心。
  北通镇有香蕉面积2万多亩,年总产50000多吨,其中,该社获农业部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认定的有3000多亩。为了推销当地的香蕉,共和合作社让利客商和蕉农。去年以来,有几位北方老板收购香蕉1000多吨,都放进冷库保鲜预冷。如按外地收保鲜费200元一吨计,要出保鲜费20多万元。而合作社只收电费,免收保鲜费,为客商节约10多万元。合作社这一优惠做法,吸引了许多客商。今年10月份,北通镇陆续有香蕉成熟,有许多客商打电话来与他联系,约定到北通收购香蕉。
  合作社对当地蕉农,更是贴心爱护,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利益。那良村委的容泽湖,采摘25000公斤香蕉。当时收购价每公斤才1.20元。由于价格低,他不愿卖,存放在冷库里。后来价格回升到2.2元一公斤时,他才抛出,收入55000元,比原来每公斤1.20元,多得27500多元。而合作社连冷藏保鲜费和电费都不收,村民容泽湖深受感动。提高香蕉质量
  为了提高香蕉质量,共和专业合作社加大标准示范园里的3000亩香蕉的管理。
  过去,浦北大面积推广香蕉套袋防寒保暖,减少风灾损伤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近年阴冷时间过长,台风、北风比较多,仍有部分香蕉被冻坏或损伤。为了确保香蕉不被冻坏,减少损伤,合作社理事长容承坤于去年冬就在部份蕉园里进行试验:一部分在原先套一个袋的情况下不变;另一部分加套一个珍珠棉袋。今年春遇到连续3个月的低温阴冷,套一个袋的不保险,发现部分香蕉被冻坏。而套两个袋的却安然无恙,色青果大、均匀,比套一个袋的香蕉多卖得几角钱一公斤。容承坤理事长探索出这一经验后,便在3000亩标准蕉园里,在原先套一个薄膜袋的基础上,加套一个珍珠棉袋。笔者随市水果局的领导到北通时,看见他的标准蕉园,弓弓沉甸甸的香蕉都套上了双袋。一位蕉农说:&天冷,风大也不怕了。现在套两个袋的,蕉色好看,比套一个袋的多卖得0.2元钱一公斤。&
  容承坤还告诉笔者,在蕉园里,在市、县水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带头创新推广几项有影响的技术:一是在浦北最先推广香蕉&抹花&技术;二是创新搞香蕉双套袋,对提高香蕉质量起到很大作用;三是在部分蕉园里大面积间套种马铃薯获得丰收。此外,还在部分蕉园里建设管道,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在蕉园的水沟里养鱼、养鸭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Processed in 0.222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0.42 M福建人在哈做23年香蕉生意的独特“收获”-香蕉-金投价格网-金投网
热点推荐:
福建人在哈做23年香蕉生意的独特“收获”
10:36:20来源:哈尔滨日报编辑:gongcuifang
摘要:在哈达水果批发市场,几乎没有不知道林建设的。这位58岁的福建漳州人现在是三个知名进口香蕉品牌的黑龙江总代理,尽管每年都有百万元以上的收入,但是林建设没有丝毫老板的派头。
&我来我来,这库门老沉了,你们根本拽不动&&&听着林建设操着一口浓重的客家普通话唠东北嗑儿,感觉多少有点怪。接着唠下去,记者释然了:这口音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在哈尔滨做了23年生意的独特&收获&。
林建设腰间的钥匙链很特别,大大小小的钥匙拴了十几把,4把暖库的、1把办公室的、两把家里的,还有办公桌抽屉的、展厅里摊位的&&这些钥匙每天他都要用到。
说起回家过年,老林落了泪:&上次回家过年是1997年,我有16年没回老家过春节了。今年女儿特意把结婚时间选在了春节,要不我还回不去,可惜这次也不是个团圆年。&
来哈23年第二次回家过年
老林和儿子在哈尔滨,老伴和女儿在福建老家。一家人南方一半北方一半地过年,已成了老林家的习惯。
&谁不想回家过年&,58岁的老林一脸无奈。&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可我家里的人16年都没团圆了。冬天是香蕉生意的旺季,春节市场不休息,天天都有客户来批货,我也不能撂挑子就走呀。&林建设说,今年女儿结婚,他这才决定放下生意,回家过个团圆年。&其实这回也过不了真正的团圆年,我回去了,儿子儿媳就必须在哈尔滨守着。&说到这儿,老林深吸了一口烟,烟雾升起,老林的眼圈红了。&1997年,香港回归,对我家来说也是个难忘的年份。那一年我在哈尔滨做了6年生意后第一次回家,全家过了个团圆年。过完年,我把17岁的儿子带到哈尔滨一起做生意,一直到现在。&
今年林建设早早预订了大年初一上午的机票。&没想到机票还打折,估计大家都在年三十儿前往家赶了。&决定何时走,他左右权衡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决定忙完除夕的生意再走。&除夕我们也要批货,而且客流比平时更多。除夕下午还有两车香蕉到货,我不在儿子儿媳忙不过来。&虽然儿子小林一直跟着他在哈尔滨做生意,可是林建设还是第一次在最忙的旺季把生意交给儿子独自打理,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快去快回吧,飞机到厦门,女儿开车去厦门机场接我。陪着老伴、女儿、女婿过了春节,我就尽快返回,初十左右就能回来。&
行程虽紧张,但对于16年没回老家过春节的林建设来说,心里早已生出无限期待。刚决定回家时,林建设说心里乱了好几天,啥也干不下去,批货时差点出错。儿子儿媳想给家里备点年货,问他带什么,他完全没有主意,&这么大岁数了,回家过个年还这么把持不住。&
年入百万元凡事亲力亲为
在哈达市场,几乎没有不知道林建设的。这位58岁的福建漳州人现在是三个知名进口香蕉品牌的黑龙江总代理,尽管每年都有百万元以上的收入,但是林建设没有丝毫老板的派头,看起来更像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凡事亲力亲为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天我都是凌晨两点二十分左右起床,洗洗脸、刷刷牙就到库里准备。我们要把货从库里倒到厅里,业户都是到厅里批货。3点开始,批货的业户就陆续上来了,我们这一天最忙的时候就开始了。&
1991年,35岁的林建设和几个老乡一起在道外区中马路的批发市场安营扎寨。2002年10月,哈达水果批发市场建成,林建设从中马路搬进了哈达。如今,同来的其他几个福建老乡早就打道回府了,只有林建设还在坚持,&我老家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天宝镇是中国的&香蕉之乡&,我在家里就是种香蕉的,现在卖香蕉,一辈子和香蕉打交道。当时老乡们都撤回了老家,我也特别想家,也动过回家的念头。后来咬咬牙就挺过来了,要不哪能有今天。&记者问及老林的收入,他毫不避讳:&一年100多万元吧。&
下次回家过年要等退休之后
现在林建设和儿子、儿媳及两个孙子生活在哈尔滨,老伴、女儿一直在老家。两个孙子都出生在哈尔滨,都上小学了。
林建设雇用的5名工人都是他从福建老家带过来的,老板和雇工都住在市场南端的&哈达公寓&。一大家子人一起吃一起住,生活在哈达市场&&哈达公寓的两点一线间。要说经常能离开&哈达&的还算是儿媳妇,她每天要去征仪路小学接送两个孩子上学放学,偶尔去超市给家人买点生活用品。问老林为啥不在哈尔滨买个像样的房子,他挺实在,&买了也是摆设,干我们这行的根本离不开市场,很多哈尔滨本地批发商也都租住在公寓里,每天两三点钟开工,住在别的地方不方便。&
&下次打算啥时回家过春节?&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老林一脸苦笑,&可能要等我彻底不干回家养老的时候吧,生意都在哈尔滨,儿子还年轻,我帮他们多干几年再退休!&
相关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价格行情
行情数据中心
本类热点最新资讯最多浏览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我的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吨水泥多少立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