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熄风 什么意思

与包络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16:22:34)[共346字]摘要:概述包络即胞络。见《厘正按摩要术》。1.分布于胞宫上的脉络;2.心包络;3.推拿部位名。分布于胞宫上的脉络·包络包络即分布于胞宫上的脉络。《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心包络·包络胞,作包。包络指心包络。《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医门棒喝》卷一:“胞络居于膻中,……盖心脏如人,包络如人穿之衣,膻中如人居之屋,三焦经脉分布屋中而散络于衣上也。”心包络为心脏的外卫组织器官。与三焦相为表里。通常以心脏的外膜称心包,所附的络脉称包络,二者合称心包络。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并能代君(心)行事、受邪。手厥阴经属心包络;手少阳经散络心包。其背俞为厥阴俞,募穴为膻中。推拿部位名·包络包络为推拿部位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无名指近端指节的腹面。......&&&
相关文献:之五行,地有五行,化生人之五脏。有五脏之阴,即宜有五腑之阳矣,何以脏止五,腑有七也?岐伯曰:心包络,腑也,性属阴,故与脏气相同,所以分配六腑也。天老曰:心包络既分配腑矣,是心包络即脏也,何不名脏而必别之为腑耶?岐伯曰:心包络,非脏也。天老曰:非脏列于脏中,毋乃不可乎?岐伯曰:脏称五不称六,是不以脏予包络也。腑称六,不称七,是不以腑名包络也,天老曰:心包络,非脏非腑何以与三焦相合乎?岐伯曰:包络与玳瑁郁金汤清宣包络痰火法俞氏经验方生玳瑁(一钱研碎)生山栀(三钱)细木通(一钱)淡竹沥(两瓢冲)广郁金(二钱生打)青连翘(二钱带心)粉丹皮(二钱)生姜汁(两滴冲)鲜石菖蒲汁(两小匙冲)紫金片(三分开水烊冲)先用野菰根二两。鲜卷心竹叶四十支。灯心两小帚(约重五六分)用水六碗。煎成四碗。取清汤分作二次煎药。【秀按】邪热内陷包络。郁蒸津液而为痰。迷漫心孔。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其人即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越人谓心主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后人有以命门为包络者。皆非通论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肾脏,即相火也。相火者,先天所生之元阳也。包络者,包络于心下,多血而主脉,为君主之相。其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在三焦曰循,在包络曰历,皆分循分历于中胃上下之间。)是包络在膈上三焦在膈下,皆属有形之脏腑也。但包络、三焦之气,并出于肾,一游行于上中下,而各有所归之部署;一入于心下包络,而何。雷公曰:胞胎之口又何以异?岐伯;曰:胞胎之系,上出于心之膜膈,下连两肾,此男女之同也。惟女下大而上细,上无口而下有口,故能纳精以受妊。雷公曰:腑七而名六何也?岐伯曰:大小肠、膀胱、胆、胃、三焦、包络,此七腑也。遗包络不称腑者,尊帝耳。雷公曰;包络可遗乎?岐伯曰:不可遗也。包络为脾胃之母,土非火不生。五脏六腑之气咸仰于心君,心火无为,必藉包络有为,往来宣布胃气,能入脾气,能出各脏腑之气,始能变化心包络咳  病名。咳嗽时心胸部隐痛的病患。《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心包络咳,心胸间隐隐作痛。宜以心经药治之,如丹皮、山栀、肉桂等。”参见心经咳嗽、咳嗽条。作者:包络  推拿穴位名。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络。见该条。作者:经曰∶包络者,护卫心主,不使浊气干之,正犹君主有宫城也。又曰∶心包络一经,《难经》言其无形。\r心包络图\p04-a41a21.bmp\r滑伯仁曰∶心包络,一名手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KT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言无形者非。又按《灵兰秘典论》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多“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一段,今考心包藏居膈肾欲润心,皆先交心包以通之,使肾水少衰,心又分其水气,肾且供心火之不足,安能分余惠以慰心包。心包干涸,毋怪其害胃土也。补肾水之枯,则水足灌心而化液,即足注心包而化津,此不救胃,正所以救胃也。少师曰:包络之火可泻乎?岐伯曰:胃土过旺,必泻心包之火。然心包之火可暂泻而不可久泻也。心包逼近于心,泻包络则心火不宁矣。少师曰:然则奈何?岐天师曰:肝经之木,包络之母也。泻肝则心包络之火必衰矣。少师曰:肝亦心之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此节问答之意,谓五脏六腑配手足之阴阳,但十一经耳,其一经者,乃手少阴心脉,手心主包络脉也。二脉俱是心脉,而少阴与太阳合脉,心主与三焦合脉,各相表里而合为十二经也。其言包络三焦无形者,言其气也,然未免语病。《灵枢·本藏篇》曰∶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果否无形,何以有浓薄之相应乎?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营分血热已极。大忌风药劫液。宜用鲜生地一二两。犀角、连翘、黄芩、薄荷、丹皮、黑栀、钩藤、银花之属。以清胆腑之热。兼解营分之邪。热毒自解矣。(少阳兼营热)如见目赤面红。神呆不语。舌如芒刺。或见紫色。此包络之火亦盛也。宜犀角、鲜地、钩丁、连翘、川连、菖蒲、丹皮、黑栀、银花等解之。芒刺一退。即当水中养木。寒凉不可过分。宜六味甘露等汤加减。(少阳兼包络火)邵评∶滋肾阴。清胃热。以生津液。乃少阳兼心包络正法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注】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心包络之经也。内行下膈,历络三焦者,散布于腹之上、中、下也。其支者,循胸中出腋下三寸,即天池穴处也。从天池循内至天泉,从天泉穴行手太阴、手少阴两脉之间,入肘内曲泽穴,下臂行两筋之间,门、间使、内关、大陵四穴,入掌中劳宫穴心络起自天池间,乳后傍一腋下三,天泉绕腋下二寸,曲泽屈肘陷中参,门去腕后五寸,间使腕后三寸然,内关去腕后二寸,大陵掌后横纹间,劳宫屈拳名指取,中指之末中冲端。【注】天池穴,在乳傍一二寸许,直腋下行三寸,胁之撅起肋骨间,是其穴也。从天池穴斜上,绕腋循臂内廉下行二寸,举臂取之,天泉穴也。从天泉穴下行,肘内廉大筋内侧,横纹头下陷中动脉,曲泽穴也。从曲泽穴下行,掌后去腕五寸,门穴也。从门穴下行,掌后去腕无所不容,万物归土之义也。肠者,畅也。通畅水谷之道也。膀者,言其横于前阴之旁,以通水道也。胱者,言其质之薄而明也。合而言之,以其由虚而实,旁通水道,通身虚松,可以蓄水,渐渍而渗入胞中,胞满而溺出也。包络者,护卫心主,不使浊气干之,正犹君主之有宫城也。(《冯氏锦囊》)脏腑相通《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脾与小肠相通,脾(附子宫血室。)客有问曰∶三焦包络命门者,医者之要领,脏腑之大纲,或言其有状,或言其无形,或言三焦包络为表里,或言三焦命门为表里,或言五脏各一,惟肾有两,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此数者,弗能无疑,千载而下,议论不定。夫理无二致,岂容纷纷若是哉?果亦有归一之义否?予曰∶噫!医道之始,始自轩岐,轩岐之旨,昭诸灵素,灵素之妙,精确无遗。凡其所论,必因理而发;凡其命名,必因形而《灵兰秘典》称心为君主,《二十五难》称包络为心主。盖心主有形之君,包络是无形之主。柱下史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徼,如游徼之徼。中边洞彻,无所不周。惟朕兆甫萌,端倪乍露,乃能灼见其真,故必于常有时观之。妙,如元妙之妙。宇宙洪荒,无所不包,惟机关未启,意念未兴,始可洞彻其质,故必于常无时观之。亦仿佛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之言。后世梁王份对高祖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至理为无”。盖出,其气当臭。尝用童子小便,并问及自饮小便之人,只言味咸,其气不臭。再者食与水合化为粪,粪必稀溏作泻,在鸡鸭无小便则可,在牛马有小便则不可,何况乎人?看小肠化食,水自阑门出一节,真是千古笑谈。其论心包络,细筋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络也。又云心外黄脂是心包络。又云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黄脂是心包络。又云膻中有名无形者,乃心包络也。既云有名无形,何得又云手中指之经,乃是手厥阴心包络之经也?论心包络(手厥阴属腑)心包络者。即膻中。与心相附。居膈上。代君行事。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见证有手中热。心中大热。面黄目赤。心中动诸端。而要之包络之病。即心部之病也。言心不必更言包络矣。《笔花医镜》清江涵暾公元年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水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洋。  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元,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  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犯则立死,经年累月而痛者,邪气犯心包络也,但邪有寒热之辨,如恶寒见水如仇,火熨之则快,此寒邪也,方用  苍术(贰钱)白术(伍钱)当归(壹两)肉桂良姜(各壹钱)  水煎服。  如见水喜悦,手按之而转痛者,热气犯心包络也,方用  白芍(壹两)黑栀当归生地(各叁钱)甘草(壹钱)陈皮(捌分)  水煎服。  寒热二症,皆责之于肝也,肝属木,心属火,木衰不能生火,则包络寒,补肝而邪自退,若包络之热,由于肝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HT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治法与小肠同。《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公元年、手厥阴心包络,有经无形。以五脏位置言∶离为心火,居南;坎为肾水,居北;坤为脾土,居中;肝不全居左,而震为肝木,居左,气自行于左;肺本不居右,而兑为肺金,居右,气自行于右。以五腑位置言∶初以胃,统纳水谷;次以小肠,厘清水谷;于是大肠消其谷,膀胱渗其水,胆则司其事。以阴阳匹配言∶心与小肠合,丁丙共宗;肺与大肠合,辛庚一本;脾与胃合,己戊伴居;肝与胆合,乙甲同体;肾与膀胱合,癸壬并源;包络与三焦合,之轻重,固由热之微甚,而亦有血虚、血实之分。血实,则邪热之浊气有所聚而见重;血虚,则津枯神散,邪不得聚,反能略知人事。其治法亦有偏重攻血,偏重养津之殊矣。赵晴初曰∶凡外感之病涉心者,皆在心包络与血脉也。邪入包络则神昏,邪入血脉亦神昏,但所入之邪有浅深,所现之证有轻重。如邪入包络,包络离心较近,故神昏全然不知人事;如入血脉,血脉离心较远,故呼之能觉,与之言亦知人事。若任其自睡而心放,即昏沉矣。有邪或有曰∶《难经》言藏有六,心、肝、脾、肺、肾,五而已,余一藏乃右肾也。手厥阴心包络既是十二经中之一经,与少阳为表里矣,乃不以包络为藏,而以右肾当之何也?生生子曰∶心包络乃包心之脂膜,实不离乎心也,虽其经起止有二,余络出入屈折相同,观《灵枢·邪客篇》有曰∶少阴无,心不病乎?岐伯曰∶外经病而藏不病也。盖“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藏坚固,邪弗能容,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风廓属胆水膀胱,大肠天廓地胃乡,火廓小肠雷廓命,山泽三焦包络方。【注】此明八廓所属也。风廓即风轮也,风轮属肝,肝与胆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肝病,廓主腑为胆病。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肾病,廓主腑为膀胱病。天廓即气轮也,气轮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肺病,廓主腑为大肠病。地廓即肉轮也,肉轮属脾,脾与胃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脾病,廓主腑为胃病。火廓、雷廓、泽廓、山廓,即血轮之部大小肠皆在下焦腹中,乃欲越中焦而候之寸上,误矣。彼不过因小肠脉络于心,大肠脉络于肺耳。然则肾之脉亦络于心,而遂以左寸候肾可乎!膻中为手厥阴经,即心包络也。故经曰∶“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外,上也。内,下也。义见上文注中。)又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又曰∶“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即此三段经文而细绎之,则膻中即是心包,心包实为心府,昭确可据,而高阳生候于右尺,不亦妄乎!以丹溪之心包络,《难经》谓其无形。然考《内经》论十二官,无心包络之名,而有膻中之号。盖膻中乃心之窝,心藏窝中,若包裹然,则膻中固即心包络,非无形也。三焦,《经》谓上焦如雾,(上焦,膈以上也。清阳之分,其气如雾。)中焦如沤,(中焦,膈下脐上也。水谷之区,停留如沤。)下焦如渎,(下焦,脐以下也。便溺所出,如决渎。)亦未言其形状。论者纷纷,皆如捕风捉影,毫无实指。惟张景岳谓即腔子,脏腑如物,腔子如囊之括物,人但手厥阴心主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r心包络经循行图\p06-d43a69.bmp\r《刺灸心法要诀》清吴谦公元1742年心乃五脏六腑之主,其包络为君主之外卫,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何以系之以手?盖以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手三阳之脉,散络心包;是手与心主合,故心包络称手心主。五脏加此一脏,实六脏也。《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年条文:风廓属胆水膀胱,大肠天廓地胃乡,火廓小肠雷廓命,山泽三焦包络方。方剂:【注】[1]此明八廓所属也。  [2]风廓即风轮也,风轮属肝,肝与胆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肝病,廓主腑  为胆病。  [3]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肾病,廓主  腑为膀胱病。  [4]天廓即气轮也,气轮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肺病,廓主  腑为大肠病。  [5]地廓即肉轮也,肉轮属脾,脾与胃为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证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鲠。针灸针入三分。可灸五壮。按∶间使二字皆作去声读。在内关之后与外关别络相通。三焦孤府之营卫气有余而过于此则脉至。无余而不过于此则脉止。臣使之官。或至或止。故曰间使。五、曲泽(合穴)部位在肘内廉下陷中屈肘取之。证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胗。臂肘手腕善动摇。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其包络为君主之外卫,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何以系之以手,盖以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手三阳之脉散给心包,是手与心主合,故心包络称“手心主”,五脏加此一脏实六脏也。《医学实在易》清陈修园公元年是欲人知三焦有手足之分尔。手少阳三焦主持于上,足三焦主持于下。足三焦者,足太阳膀胱之别也,若将手少阳三焦又分出一个上中下三焦,合足三焦观之,得无有三个三焦耶?则凿矣。好古此篇,分三焦甚有功,但谓命门包络于右尺同诊,又谓包络亦有三焦之称,为命门之火游行于五脏六腑之间,主持于内也云云,似亦未究相火命门之义。《难经》虽有命门之说,未尝言其为火,观“男子以藏精”一句,则知右肾非火矣。矧《经》曰∶精者,水也医针灸界对于心经腧穴与心包经腧穴主治区别的论述,自古有之。《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记载:&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输焉。《类经》二十卷第二十三注对此进一步解释为:&手少阴,心经也;手厥阴,心包络经也。经虽分二,藏实一原。凡治病者,但治包络之输,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阴一经,所张洁古曰∶崩者,倏然暴下也;漏者,淋漓不断也。将息失宜,劳役过度,喜怒不常,大伤于肝,肝为血府,伤则不藏血,而为崩中漏下。或悲思忧恐太甚,阳气内动,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宜养血安神为主。或因脾胃气虚下陷,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而致,宜调脾养血为主。或大小新产,遽触房事,皆作崩漏。或经水未绝,欲炽而伤血海,亦致崩漏,皆宜养血镇守为上。《女科经纶》清萧埙公元年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手太阳是其经也。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又心病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气咳)一齐出也。小肠实则伤热,(伤)热则口疮生;虚则伤寒,伤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也。小肠寒则下,〔肿〕重〔有〕热久不出,则渐生痔;有积则夕发热而旦止;病气发则使人腰下重,食则窘迫而便难,是其候也。小肠胀则小〔腹〕胀,引〔腰而〕痛厥;邪入小肠,则梦聚井经曰∶膀胱者,津液之府也,与肾为表里,号为水曹〔掾〕,〔又〕名玉海,〔足〕太阳是其经也。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则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伤热则〕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其气急,而小便黄涩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白)也。又水发则〔其〕根在膀胱,〔四肢瘦小〕,而腹反大〔是〕也。又膀胱咳〔久〕不已,传之三焦,满而不欲饮食也。然〔上〕焦主心肺之病,人有热,则食不入;寒则神不守,泄下利经曰∶大肠者,肺之腑也,传道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绝则利下不止而死。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止。大肠〔者〕,乍虚乍实,乍来乍去,寒则溏泄,热则后重,有积物则发寒栗而战,热则发渴如疟状。积冷不去,则当脐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白物是也。虚则喜满喘嗽,咽中如核妨矣。此乃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或有难于生生子曰∶心主、包络、三焦之说,已得闻命矣,但诊法尚未详明,如子所言,动脉下行于足经者,法当诊于下部欤?诚如是,令人之惑滋甚也。且足经肾肝之动脉,皆不上行于手,又何故取法于手之尺部而诊肾肝耶?请再悉之。余曰∶嘻!如上所疑,是殆未知寸关尺上下阴阳之义也。夫脉之一字,有二义焉,十二经之动脉,乃路陌之脉,非寸关尺之谓也;寸失尺之脉,乃气血之先,人之神也,故可以候周身百骸之疾。余之所指,非即动脉为介宾曰∶心包一脏,《难经》言其无形。滑寿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KT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灵兰秘典论》有∶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二句。今考心包,脏居膈上,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此一官即此经之谓欤。\r手厥阴心包络图\p06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上下内外左右皆通也。其于灌体周身,和内调外,荣养左右,宣通上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泄,名虽三而归(其),有其名而〔无〕其形,亦号孤独之府。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胃者,脾之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足阳明是其经也。胃气绝,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痛,不下食,呕逆不已。虚则肠鸣胀满,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眠,语狂HT乱,便硬者是也。病甚则腹胁胀满,呕逆不食,当心痛,(下上)不〔通〕,恶闻香臭,嫌人语,振寒,善欠伸。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经曰∶胆者,中清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能喜怒刚柔,与肝为表里也,足少阳是其经也。虚则伤寒,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定,玄水发,其根在胆。又肝咳不已,则传邪入胆,呕青汁也。又胆有水,则从头肿至足也。胆病则善太息,口苦,吐宿汁,心中戚戚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又睡卧则胁下痛,〔口〕苦,多太息。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脉在左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胆手厥阴心包之脉。计有九穴而终。自天池天泉为始。逐曲泽门而通。间使行于内关。大陵近乎劳宫。既由掌握。抵于中冲。《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清张志聪公元1672年条文:张介宾曰:心包一脏,「难经」言其无形。滑寿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_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灵兰秘典论」有: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二句。今考心包,脏居膈上,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此一官即此经之谓欤(图五十九)。%《医宗金中指内端是中冲,劳宫横纹在掌中。大陵掌后两筋陷,内关掌后二寸同。掌后三寸名间使,门去腕五寸所。曲泽肘腕横纹中,腋下三寸天泉府。《针灸大全》明·正统四年徐凤公元1439年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公元年,情志所伤。    2阴火的病机李东垣[1]在《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总结道:&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然而,由于本段寓意深长,于是导致后世对&阴火论的百家争鸣。正确理解东垣这段论述,是理解阴火的关键。笔》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胆病者,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如人将捕之状。足阳明是动,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包络是动病,心中澹澹大动。肾是动病,善恐,心惕然如人将捕之。《原病式》云∶因水衰火旺,其心胸躁动,谓之怔忡,然后知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动,而为火邪者也。盖心为君火,包络为相火,火为阳,阳主动,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夫如是而动,则得其正而清净光明,为生之气也。若乏所承心包起自天池间。乳后一寸腋下三。(腋下三寸乳后一寸)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泽屈肘陷中央。门去腕方五寸。(掌后去腕五寸)间使腕后三寸量。内关去腕只二寸。大陵掌后两筋间。劳宫屈中名指取。(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中指之末中冲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大全》曰∶产后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包络痛,宜大岩蜜汤治之。若寒伤心经,名曰真心痛,无药可救。《女科经纶》清萧埙公元年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肝与大肠相通”探析
《五脏穿凿论》,未知何人所著,始载于明朝著名医家李梴《医学入门&脏腑》。其论曰:“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观其论命名“穿凿”,意即附会,但又明确提出而成论,且后文言“此合一之妙也”,或有深义。其中“肝与大肠相通”一句,李梴注:“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而并未对其机理作出分析。李梴之后,亦未见有阐述“肝与大肠相通”的专论。
笔者以下尝试从基础生理到临床治疗各方面分析探讨“肝与大肠相通”的机理所在。
1.&&肝与大肠生理上的联系
1.1 肝与大肠在中医生理上的关联
在解剖位置上,肝居右胁,而大肠上接小肠,下延魄门,从《内经》、《难经》到《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均未发现二者有毗邻依附的关系。
从经络上分析,《灵枢&经脉》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肝与大肠两经无直接相连流注,二者经气是通过肺经而发生联系。又因肝与大肠不为表里,故在经别、经筋上亦无连接。所以在经络连接、经气贯注方面,“肝与大肠相通”找不到一个客观而充分的解释。虽然找不到经络连接,一个有别于十四正经的独特的针灸体系――“董氏奇穴”认为:“肝与大肠相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实乃脏腑气化相通[1]。“董氏奇穴”虽未详细阐析其机理,但提示要解释二者相通的机理,可从气机开阖升降方面入手。
在五行学说这一层面上,肝属木,“木曰曲直”,木性升发条达;而大肠属金,“金曰从革”,金性清肃收降。二者是金克木的关系,木气的升发需要金气的协制,不令升发过盛,而金气的肃降亦需木气的升发协制,常态下二者相反相成。但若将此抽象笼统的金木关系升华独立为“肝与大肠相通”的理论,其理由并不充分。《素问&六节脏象论》记载:“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此说明了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其实是有两重属性:金和土。《伤寒论》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及以通腑泻下的承气汤类方治疗阳明腑实证,也印证了大肠五行中的土行属性。按五行生克,木性克土,金性克木,木升而金降,大肠具金体而兼土性,在克制木气的同时又受木气的克制。亦即肝木疏泄,大肠土性应肝木之疏泄而运行(这也是《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土得木而达”之义),更兼以大肠金性之降,魄门开启,肝之浊气和肠中糟粕随之而排出体外;但又以大肠金性之敛平制肝木,魄门收闭,以防肝木疏泄太过,使之不至于过度而伤肝气。大肠具金体而兼土性,这在解释肝与大肠生理上互助互制的关系上就自然得多,合理得多。为何提“肝与大肠相通”,而不提“肝与小肠相通”、“肝与膀胱相通”等等,很可能就与大肠的五行双重属性相关。
在脏象方面,肝为脏,主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肝主疏泄,包括了对气机的影响、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及对情志的影响等。而大肠为腑,是“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主要功能是将水谷糟粕化为粪便排除体外,而其实大肠的传导作用可以看作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2]
――此亦支持大肠具有土性,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相一致。接上文分析,大肠具金体而兼土性,大肠的降浊功能需要肝的疏泄功能辅助;肝的疏泄升发同样也需要大肠的降浊功能辅助,二者一升一降,相反相成――这与“董氏奇穴”认为“肝与大肠相通”是脏腑气化相通的认识相符。然而,为脏泄浊的应该是与其相表里的腑,而大肠并不与肝相表里,为何要大肠为肝行降浊之功呢?
《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又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泻而不藏,名曰传化之腑。此受五脏浊气,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留。”而与肝相表里的腑是胆,胆属奇恒之腑,藏而不泻,明显与“传化之腑”的特点不符,即胆无输泄浊气的功能,正如李梴在《医学入门&脏腑》所说:“异哉胆也!无出入窍,而附于肝之叶间,水色金精,名清净腑,而避乎胃之私污。”既然与肝相表里的胆无法承担为肝输泄浊气的任务,所以,肝必须寻求一个浊气输泄的通路。大肠具金体而兼土性,其土性能辅助肝之浊气降泄,其金性又可防肝之脏气过泄,更加上大肠之末端魄门“亦为五脏使”,自然就成为为肝泄浊的“传化之腑”。
据上分析,笔者提出:肝寄腑于大肠。“肝与大肠相通”的生理意义即是:肝寄腑于大肠,借道大肠而降泄浊气,通过大肠的降浊而使肝之生理功能正常;而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反过来又保证了大肠的顺利降浊。
1.2 “肝与大肠相通”在现代医学上的反映
按中医传统理论:大肠包括现代人体解剖学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
现代医学的人体解剖学[3],发现有一段移行的腹膜——肝结肠韧带——连结肝与结肠肝曲,其间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经过,使肝与大肠有所关联。但除肝结肠韧带外,肝脏还有廉状韧带、冠状韧带、三角韧带、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肾韧带与与肝毗邻的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关联。肝结肠韧带既非唯一,亦非特殊的肝与其他脏腑组织联系的韧带。因此,肝结肠韧带并不是“肝与大肠相通”
的合理解释。
在血流灌注、消化吸收、转化解毒方面,肝与大肠关系密切[3,4]: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的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②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1/3段的静脉血则汇入肠系膜下经脉,二者注入门静脉系统。③门静脉系统是肝脏的功能血管,收集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脾的静脉血,经肝门后部入肝,占肝血液量的75%;④肝脏把从门脉系统带来的的营养物质在肝细胞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人体可利用的物质,而对有毒的物质进行分解、解毒,变成无害的物质,其中胆汁酸、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被认为是肝脏的一种解毒功能;⑤肝脏生成分泌胆汁,胆汁贮于胆囊而排泄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
另外,从上经络循行可知,肝经从巅入脑,若肝与大肠相通,则大肠与脑亦可能也有关联。现代医学也认为[5]: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密切,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肠脑学说的提出更深化了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肠脑学说认为[6,7]:胃肠道存在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神经系统均可找到脑肠肽,而脑肠肽是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系统即apud的神经递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与脑际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细胞,均源自胚胎第3周胚体中轴处的解胚层分化出的神经沟发育的细胞团。有报道认为[8]:肝主疏泄理论与西医脑肠肽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二者均注重有机整体,相互关照,中医“肝主疏泄”的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肠肽的核心。
以上这些现代医学的认识,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肝与大肠之间的联系,对于理解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大有裨益。由上可知,门静脉系统是肝与大肠之间的重要纽带,肝脏的多种功能与之相关。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门静脉系统极有可能就是“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中联系肝与大肠的通路。
2.&&肝与大肠病理上相互影响
既然肝与大肠在生理上确实存在密切联系,那么,肝与大肠在病理上必然会相互影响。
2.1 肝的功能异常对大肠的影响
《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腹胀水闭,冷瘕溏泄;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以上明确指出了在肝厥阴主气时,寒多则大便溏泄,热多则大便秘结(腹胀,得大便和排气后则“快然如衰”)。《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也有类似论述,第331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第345条:“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讲的是阳气来复则利止,亦即寒胜则利。第341条:“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此外,第371条的白头翁汤证和第374条的小承气汤证,表述的是肝热驻于大肠造成的热盛肉腐化脓出血和津伤便秘。这些描述的是肝的寒热异常影响大肠而表现的临床症状。另外,《素问&调经论》有情志不畅致大肠不运的记载:“志有余则腹胀飱泄。”
以上是经典著作中记载的肝之功能异常造成大肠开阖失常的表现,而现代关于肝的功能失常导致便秘和泄泻的论述也比较丰富。董氏认为[9]劳累、精神因素、肝气衰是便秘的重要病因病机。裘氏认为[10]肠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形成便秘的重要病机。李氏认为[11]习惯性便秘由多种病因而致,而肝郁气滞之病机常可兼见于各种证型之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2,13]:便秘与患者在抑郁、疑病症和综合心理痛苦等方面有密切相关性相符,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在慢性特发性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心理障碍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支配而引起便秘,情绪紧张,忧郁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项工作,或受到强烈精神刺激、惊恐等时,都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习惯性便秘,还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尤其是副交感神经,使肠管张力减弱,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从而发生便秘。与便秘一样,泄泻也是大肠运化开阖失常的表现,肝之功能异常所致泄泻并不少见。乜氏认为[14],便秘、泄泻病因诸多,但肝胆疏泄功能异常是常见原因。李氏认为[15]:肝气郁滞可以致泻,肝气虚失其用肠腑乏其束要调运可发泄泻,肝经湿热阻肠可以致泻。现代的中医教科书认为[16]:情志失调是泄泻的一大病因,泄泻病位在肠,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但脾气致升降与肝之疏泄相关。
肝在体合筋,李中梓《内经知要》明言:痔乃筋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黄元御在《素问悬解&卷一》中有精妙阐析:“脾失升磨,陷遏肝气,肝木抑郁,违其发舒之性,既不上达,自当下寻出路,以泄积郁,魄门冲决,水谷齐行,催以风木之力,故奔注而下,燥金失敛,是谓肠澼,言其辟而不阖也。疏泄之久,筋脉下郁,三焦之火,亦随肝陷,是以肛门热肿,而成痔疮。疮溃皮破,经脉穿漏,营血不升,故随粪下。肛肿血下,全以筋脉横解之故也。”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亦说:“风热下冲,乃生五痔。”薛生白《薛氏医案》:“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喜怒无常,气血侵入大肠致谷道无出路,结积成块,生血生乳,各有形相。”这明确指出了情志失调,肝浊气不泄,郁积大肠导致痔疮发生。临床常见,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血溢脉外,痔疮出血,名为肠风下血。而便秘日久,肝气郁结于大肠筋脉亦常导致痔疮;但如若肝郁下泄过久,肝本脏之气衰,肝气不升,无以维系魄门,还可导致脱肛。痔疮其为食积、肝气、肝火郁积于大肠所致。
肝与大肠相通,肝寄腑于大肠,二者一升一降,相互协调。由上可见,肝之疏泄失常,不仅影响大肠的开合功能(泄泻与便秘),还可影响大肠的结构和位置(痔疮、脱肛)。反之,大肠的功能异常亦可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
2.2大肠的功能异常对肝的影响
《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左肋胁痛……病本于肝;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肋痛;阳明之胜……左肋胁痛……外发颓疝;阳明之复……病生肋胁……善太息,腹胀而泄,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此已明示,阳明大肠病变可以影响肝的众多生理功能:肝之疏泄受影响则可出现太息这个肝气不舒的典型症状,大肠病气入扰肝经则导致胁肋疼痛和颓疝,肝气受制不能主筋而致筋挛。
因为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降泄浊气,若降泄不及,则浊气可因肝与大肠相通而上逆入肝。如前所述,肝经上行入脑(而心肺脾肾四经并不直接入脑),所以大肠浊气不降对肝的影响多反映于精神、神经症状上。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第三卷&论肝病治法》中讲到:“举凡惊痫、癫狂、眩晕、脑充血诸证西人所谓脑气筋病者,皆与肝经有涉”。若大肠为肝降泄浊气不及,则肝失疏泄,气郁生火,浊气上逆,导致肝不藏魂、不主谋虑而出现狂、痫等。这在《素问&厥论》中早有所体现: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阳明之厥,则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癫疾欲走呼,妄见而妄言。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它的病因病机可反映“肝与大肠通”和“肝寄腑于大肠”之理论。中风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与肝肾阴虚、肝火、肝风、外风、风痰、气逆等密切相关[16]。华氏[17]对1027例中风病例所记录的中风先兆证进行统计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大便平素秘结者占34.6%,大便不畅者者占16.9%。李氏[18]经大量病例观察,发现中风急性期50%以上属痰热腑实证。单氏[19]认为脑出血患者多数开始即出现腑实证,即使部分病人大便尚通,腑实证不明显,但后来又会转变为腑实者。这揭示了中风的发生与大肠密切相关。腑气不通在中风病中既是诱发因素,又可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于病变过程中[20]。报道显示[21]:对急性中风发病72
h内的患者进行血浆脑肠肽水平的测定,结果发现肝阳上亢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明显升高,说明血浆脑肠肽水平与中风始发态中医证候有密切关系。所以,中风的发生许多是肝之浊气不降而上逆于脑导致的,是由于大肠降浊功能失常(便秘)影响了肝主疏泄、主谋虑、主藏血、藏魂的功能,而大便不畅持续存在又加重了肝之浊气逆上犯脑。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5]: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肝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自然形成或手术造成的侧支分流,主要来自肠道的许多可能影响神经活性的毒性物质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支进入体循环,通过通透性异常的血脑屏障进入脑部,进而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韩德五[22]提出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假说,认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肝功能衰竭的物质基础,便秘能增加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进而加重肝功能衰竭。这与“门脉系统管腔内无瓣膜,肠道感染容易逆行入肝”的认识相一致[4]。
另外,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有60%~70%的结直肠癌可发生肝转移,而15%~25%的结直肠癌在初诊时就已存在肝转移[23]。在临床实践中,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约60%为肝转移,即使经有效切除,仍有半数患者死于肝转移[24]。已有研究表明[25,26]:大肠癌细胞主要是通过门静脉系统回流至肝以血行播散的方式转移于肝脏的。
以上的几个认识,从另一层面反映了“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充分说明了门静脉系统在肝与大肠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肯定了笔者上文提出的“联系肝与大肠的通路极有可能就是门静脉系统”之说。
实际上,肝与大肠相互影响,有时很难分清谁因谁果。由上可以看出,大肠为关,在肝之疏泄下调节开阖,行使降泄浊气的功能。便秘、痔疮、甚至中风、癫狂,均可视作肝的浊气不泄;久泻、脱肛可视作肝之脏气过泄,而这些都是大肠关门开阖不利的表现。可见,大肠在为肝降泄浊气,若肝郁攻肠,浊气郁积可致大肠病变;而大肠金性收敛,可防木气过泄,但大肠开阖失调,浊气上攻,又可导致肝的功能失调出现诸多病证。以上的各种认识进一步从病因病机病理方面解释了“肝与大肠相通”的机理,印证了笔者提出的“肝寄腑于大肠”之说。
3.&&“肝与大肠相通”在临床治疗上的反映
上文已详述,肝与大肠不仅生理上相互协调,而且在病理病机上相互影响。那么,“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就是治疗肝病、大肠病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思路。
3.1 调大肠而治肝系疾病
《素问&病能论》记载以生铁落饮治疗“病狂怒者”,这是以金制木而降气的最早应用。后世名方安宫牛黄丸,主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中风昏迷、惊厥,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肝昏迷等病属痰热内闭者[27];该方以金箔为衣裹丸,是对生铁落饮以金制木法的发展,体现了通过大肠降气治肝的方法。
以金属之沉重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气效果,但单一用于降浊、泄浊却非良法,而根据
“肝与大肠相通”和“肝寄腑于大肠”理论,通大肠腑气可降泄浊气,从而治疗肝浊气不降所致的一系列疾病。
《伤寒论》第106条记载,用桃核承气汤治疗下焦蓄血发狂;该方大黄为主药,配以芒硝,泻下通腑,而桃仁也有润肠作用,通过通腑泻下而治狂。后世朱丹溪治癫狂的“王隐君滚痰丸”,龚廷贤治癫狂的“将军汤”,张锡纯治失心癫狂方“荡痰方”,无不以大黄为主药通腑降浊而治狂。众多临床报道,以大黄为主药的通腑法仍是治疗狂证的常用方法[28-32]。
不但从用药上,甚至在给药方法上也可以体现“肝与大肠相通”、“肝寄腑于大肠”理论。现已公认[5]:采取减少肠源性毒物生成及吸收是治疗肝性脑病中重要的一环。临床报道,用单味大黄煎剂、复方大黄煎剂、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取得满意疗效[33-35]。而不用口服通腑中药和灌肠的方法,给予具有酸化肠道、渗透性腹泻作用的乳果糖口服,同样可以降低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对肝病患者有利[36]。另,刘氏[37]以大承气汤给腹膜炎模型大鼠灌胃,结果发现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通里攻下法具有稳定肝细胞溶酶体膜,抑制肠源性内毒素血证发生时溶酶体酶合成及溢出活化,以达到组织脏器保护作用,此可能为下法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之一。
因肝与大肠相通,肝寄腑于大肠,泻下通腑可借通降阳明大肠之力而折肝暴逆之气,引血下行,泻下常用之大黄、芒硝更可祛瘀、火、风、痰之邪,又可以急下存阴。有人对近年治疗中风的临床报道进行综述[38],发现泻下法已作为中风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有效治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张氏[39]治疗中风急性发作期应在辨证同时应用泻下法,认为“泻可去闭”,重用硝、黄治疗有明显效果。有临床报道急性中风的治疗[40],在辩证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比不加大黄疗效要好,并认为凡卒中急性期,不论有无便秘,均可使用大黄以增效。谢裕华等发现[41],逐瘀通腑灌肠液治疗颅脑损伤早期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脑脊液神经递质各项指标及颅内压,提高gcs积分,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倪氏报道[42],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门静脉插管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术后3、5年生存率。
脏腑别通的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肝与大肠相通”,可以从大肠入手治疗肝病,例如:用在大肠经上的木穴治疗肝火旺之证有特效[1]。
3.2 调肝而治大肠系疾病
谢宝慈积累3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了疗效独特的治疗痔病的的3个经验方[43]:槐花散、活血化瘀方、乙字汤方。槐花散中槐花、地榆、生地黄凉肝,荆芥疏肝祛风;活血化瘀方槐花、赤芍凉肝,荆芥、防风、乳香、延胡索疏肝祛风行滞;乙字汤方大黄凉肝通腑,柴胡、升麻疏肝,3方均含凉肝和疏肝两法,充分体现了从肝治痔之法。众多治疗痔疮的临床报道中[44-49],凉肝、通腑、疏肝、行气之法相当常见,凉肝多以大黄、槐花、黄连、苦参为主,通腑则多用大黄、芒硝、桃仁,疏肝行气则选用荆芥、防风、乳香、没药、枳壳、槟榔、麝香等。
有报道[15]从肝论治慢性泄泻,运用疏肝止泻、补肝止泻、清肝止泻3法治疗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等腹泻疾患,取得良好效果。华氏[50]认为慢性腹泻从脾论治疗效不佳的改从肝治,收效满意。已故老中医王士相教授认为小儿泄泻若固守常法健脾利湿、消导、清热难以奏效,当侧重从肝论治兼以健脾[51]。
乜氏认为[14]便秘泄泻可以异病同治,俱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疗效满意。董氏[9]辨证施用疏肝理气、养血柔肝、缓肝解痉、清火泄肝4法治疗便秘,疗效满意。吴氏以疏肝健脾润肠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总有效率为94.4%[52]。胡珂等以疏肝润肠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不但取得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而且发现该方对生长抑素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这两种脑肠肽有很好的的调节作用[53]。可见,疏肝理气为治疗习惯性便秘不可忽视之法[11]。
综上所述,肝与大肠相通,并非穿凿附会之论,而是确有其理。笔者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上提出“肝寄腑于大肠”之说,使肝与大肠之间的联系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肝与大肠相通,其隐义就是:肝寄腑于大肠,借道大肠而降气泄浊。生理上,因与肝相表里的胆无法为肝降泄浊气,故肝利用大肠之金土二重属性,借道大肠,以之代替胆而行降泄浊气之功能。肝与大肠因而相通,二者生理功能相互促进,肝气疏泄正常利于大肠降泄浊气、排出糟粕及维持大肠的位置和结构正常;大肠为关,其开合正常同样利于肝的疏泄、谋虑、藏血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正常;门静脉系统极可能就是肝与大肠之间的通路。病理上,肝之浊气下攻,大肠关门不收则泄利发作,日久魄门不敛,肝气过泄而致脱肛;若大肠关门收闭,肝郁化火灼伤肠津而成便秘,郁火攻筋,又成痔疮,火盛动血又肠风下血。大肠不利,浊阴不降,化火生风挟浊循肝经上脑则中风癫狂诸疾生。治疗上利用“肝与大肠相通”、“肝寄腑于大肠”之论,根据情况,调肝而治大肠,调大肠而治肝,或两调肝与大肠。
肝与大肠相通,目前在生理上可以解释得通,存在二者之间的可能生理通路,病理和临床治疗上也有很多反映,但有些见解未免有牵强之处。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探究,发掘更多隐含机理,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使“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不致湮没。
[1] 左常波.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j].中国针灸,):283-286.
[2] 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5.
[3] 王宝恩,张定凤,主编.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4]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主编.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7.
[6] 胡仁明,主编.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7] 朱智明,段立平,高连如,等.脑肠肽与肥胖[j].***,):.
[8] 凌红.肝主疏泄与脑肠肽的相关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33-234.
[9] 董金荣.便秘从肝论治浅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0] 裘黎明.便秘治气四法[j].河南中医,-71.
[11] 李淑彦.习惯性便秘从肝论治体会[j].河北中医药学报,):23-24.
[12] wald a,hinds jp,caruana bj. psychologica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idiopathic constipation[j].
gastroenterology, ):932-933.
徐海珊,江铀,战敏,等.慢性特发性便秘发病机制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52-155.
[14] 乜从正.便秘泄泻的异病同治[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41.
[15] 李利军,甘丽燕.慢性泄泻从肝论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2.
[16]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4-196.
孙景波,符文彬,华荣,等.张学文教授从肝热血瘀论治中风先兆证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155.
[18] 李英.调理气机是中风病的重要治法[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48-52.
[19] 单继军.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大黄的体会[j].新中医,-42.
王静宇,王东芳,张立营,等.通腑化瘀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12.
华荣,孙景波,黄培新.中风始发态证候与血浆脑肠肽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4-25.
[22]韩德五.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假说[j].中华肝脏病杂志,):134-137.
[23] ruers t. bleichrodt rp. 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an
update on the possibilities and results[j]. eur j
cancer,):.
[24] xiao xiaowei. value of selective chemoembolizatio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j]. wj g,):38-41.
[25] stang lr,altendorf hofmana,chamley rm,el al.factors in
flenc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
lancet,5-1410.
[26] leiden gj, cle’on-janse am, van de velde cjh, el al.
micrometastases and survival in stage ii colorectal cancer[j].n eng
j med, ):223.
[27] 段富津主编.中医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8] 孙玲,郭文,李华萍,等.大黄片为主治疗狂证5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9-30.
[29] 马晓中.学习朱增柏老师治疗癫狂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6.
[30] 杨春林.大黄的抗精神病作用初探[j].中医药研究,):34.
[31] 周长发.大黄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441.
[32] 杨印明.论治癫狂10法[j].河北中医,):917-918.
[33] 陈静,叶柏.大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80-181.
葛球芳,龚婵英.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82.
[35] 吕文哲,李晓燕.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3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77.
[36] 戴茜,张顺财,王吉耀,等.口服乳果糖对肝脏病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胃肠病学,1999,
4(2):97-99.
刘竞,赵琪,崔乃强.通里攻下法对肝细胞溶酶体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6-18.
[38] 侯秀娟,李小黎,王至婉.泻下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药学刊, ):77-80.
为什么肺不与肝相通?##split## 内容很好。但是一开始就偷换了中西医的概念。虽然如此,也是学习了不少的东西。感谢。
文章应该还是没有搞明白肝与大肠通的内涵吧。
当然我也只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split##
肝与大肠相通,不能随便的说,我在切脉治病中还没发现肝与大肠相通,但肝小叶却与大肠是相通的,肝小叶的病影响着大肠,在上月还发现胆结石病影响着盲肠,而且发现了好几个医院没查出来的胆结石不痛,而盲肠部位痛的,更不可想象的是把盲肠割了,盲肠部位还是痛,肝与脾和胃也是相通的,肝癌病直传脾,引起胃结,而肝硬化,引起胃腹水,所以肝癌晚期一定会腹水,这也是用药的依据,用龙胆泻肝汤加茵陈,加利水药,加大承气汤,当然还要切脉看还传了什么部位来加药,其实中医的辨证论治,不只是顺辨,还有反辨的,这就是说辨证论证,用实际的切脉辨证与书上理论辨证作对比,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我发现了实际与书上的理论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有些东西是根本说不清的,这就是自然之谜,这么说可能板主会不高兴,这是肺腑之言,##split##
我的感觉是:胆与大肠相通。##split## 肝与大肠通,心与胆通。说明胆也是。。。##split##
五脏六腑俱相通融,相表里者,通融之一也;##split##
杨维杰老师以为肝与大肠通是根据经络的开、合枢和手足阴阳相对得来的。经云: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split##
读了楼主的文章
有所启发##split## 太多论述,云里雾里。
别通者,有这么一方面是相关联的。哪一方面?
胆受惊而心跳————胆与心通;
肝生气而腹泻,肝木不疏,情有所郁则便秘,——肝与大肠通;
他脏类此,就这么简单!
生理如此,病理如此,见而知之,天生自然,何关理论推论乎?
还含什么机理?还探究个什么?
这就和你要探究一下生殖器为什么生在肛处污秽处,而不生腋下高处干净的地方呢?一定有高深的道理!可这有何实际的理论或临床意义呢?##split##
“联系肝与大肠的通路极有可能就是门静脉系统”之说。
&道法自然,就是西医的解剖也在这个道中,所以完全可以取象而比类之,这就是自然之道,眼中有人,也无人,纯与自然一体,其中道理,不用费那么大力气去研究,取道于自然,即知不外自然而然。
& &楼上金老所言, “
生理如此,病理如此,见而知之,天生自然,何关理论推论乎?”理本如此,值得鼓掌喝彩!
大肠经义四用探析
古代大肠号称“监仓之官”和“传导之府”,分广肠、空肠和直肠,对机体有至关重要之作用。现就其经义四用探析如下。&
1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为“监仓之官”,是水谷精微运化转输后,糟粕不洁之物贮存传导之所,行道传泻之腑。《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道”同“传导”,即传导不洁之糟粕,“变化”,即将糟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肝明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