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半导体物理视频简单还是数字电子技术简单

数 字 电 子 技 术 教 学 大 纲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 &&&&&&&&
TTLTTLTTLTTLOC
D/ADACTDACDACDACDAC
A/DADCADCADC
CMOSCMOSCMOS
DACTDACDAC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分 配
一、逻辑代数
二、门电路
三、组合电路
四、触发器
五、时序电路
六、脉冲电路
七、半导体存储器
八、可编程逻辑器件
九、D/A与A/D转换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教
202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44&&&&&&&&&&&&&&&&&&&&&&& 夏& 焱&&& TEL: 027-
■202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办公地址: 武汉广埠屯华中师范正门华中电脑数码城6038室
咨询电话: 027-& 咨询QQ: 0838
更多信息查询:
& &| &&| &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武汉考研网 服务导航 ★★★★★扫码下载官方APP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授尼葛洛庞帝在其专著《》一书中写道:“在信息时代,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数字化生存!”时至今日,“数字化”的浪潮几乎席卷了电子技术应用的一切领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为大家系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它是各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机电、计算机及其应用等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又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我们在着力使在校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社会学习者系统地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广大学习者应用数字电子技术思考、分析、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真正参与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符合课程的特点并方便广大学习者,我们将本课程分为基础和拓展两大部分,共章,讲(每讲均配有“本讲主要内容”和“本讲小结”),节,其中基础部分的内容包括(前章):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拓展部分的内容包括(后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以及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等。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的所有基础理论,可为学习者着手设计中大规模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另外本课程还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录像、仿真演示视频、学生精品设计以及五讲“数字电子信息技术导论”课外讲座,为开拓学习者的视野,更好地理解课程提供有力辅助。
在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设计能力,同时完善大家的实践技能,强化工程素质培养,提升学生数字系统的整体设计理念。
课堂测试与章节单元测验占,完成次主观题作业占,期末考试占,按百分制计分,分分为合格,分分?为优秀。积极参与课程的各项讨论,注重参与质量,对课程有特殊贡献的学员,可以获得分的加分。
高等数学(有微积分基础知识即可),有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者更佳。
引言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第讲 数制第讲 码制第讲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上第讲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下第讲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第讲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第讲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第讲 逻辑门电路概述第讲门电路第讲门电路第讲 其它类型数字集成电路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第讲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讲 若干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第讲 若干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译码器第讲 若干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分配器和选择器第讲 若干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第讲 若干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数值比较器及奇偶校验器第四章 触发器第讲锁存器第讲 触发器电路结构及动作特点第讲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及应用示例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第讲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描述方法第讲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第讲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第讲 常见时序逻辑电路——计数器第讲 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第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PLD第讲 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第讲 只读存取存储器()第讲 随机存取存储器()第讲 可编程逻辑器件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第讲 施密特触发器第讲 单稳态触发器第讲 多谐振荡器第讲时基电路及其应用第八章 DAC和ADC第讲 数模转换器第讲 模数转换器讲座一:信息时代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历程——‘’时代讲座二:信息数字化及其应用——‘’世界讲座三:数字电子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从‘沙粒’到‘苹果’讲座四:数字电子技术与技术——轻松“玩转”电路设计& & & &讲座五:数字电子信?息技术与导航定位技术——‘泰坦尼克号与’& && &历届学生课程设计作品展示&&&&& &* 2012 多功能数字钟&&&&& &* 2013 VGA视频显示&&&&& &* 2014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五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2.《数字电子技术》第三版,高吉祥,丁文霞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年3.《》,,清华大学出版社,年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唐竞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需要很好地数学(如高等数学)功底吗?答:不需要,仅需简单的高数基本知识,如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等,因为本课程的数学基础是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该理论主要建立在两个逻辑值、和三个基本运算“与”、“或”、“非”的基础上,与普通代数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没有很强数学功底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学习本门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答:工程上通常将信号(通常为电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大类:模拟信号是指在时间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传输、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拟电路;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或数值上离散的信号,而传输、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对应这两大类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大分支。这两大分支工程性、实践性都很强,被统称为“电子技术”。()电子信息为何通常要“数字化”?答:电子信息技术经历了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过程,这是由于获取的信息的初始形态一般都是模拟的,因而初期大多采用的是模拟电子技术,但集成电路的普及使得电子信息数字化有了物质基础,电子设备实行数字化体制后有很多优点,如设备抗干扰性强、传输效率高、性能稳定、生产制造方便、易于大规模集成、便于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模拟信号体制下无法实现的功能等。&()目前知名公司的软件开发系统有哪些?答:除了常用的软件开发系统,目前知名公司的开发系统软件包括:? 公司的开发软件从、发展到了? 公司的开发软件从发展到了开发系统;? 公司开发的软件从发展到了开发系统。这些开发系统的设计输入方式都支持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等输入方式,并且都包括功能模拟仿真工具,可以很好的辅助同学们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 京ICP备号-2 |
(C) icourse163.org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两大分支之一,属于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典型应用等。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数/模和模/数间的转换电路等。课程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第一周0.1 数字量和模拟量0.2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0.3 课程的基本任务1.1 信息与编码1.2 二进制的补码1.3 二进制补码运算的符号位1.4 二进制的编码1.5 用电压来表达信息1.6 电压信号的离散化2.1 逻辑代数概述2.2 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第一周作业第二周2.3 几种常用的复合逻辑运算2.4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2.5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2.6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2.7 逻辑函数形式的变换2.8 逻辑函数的化简2.9 逻辑函数的最小项之和2.10 逻辑函数的最大项之积2.11 最小项和最大项的关系2.1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2.13 卡诺图化简法2.14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2.15 逻辑函数的机器化化简法第二周作业第四周3.0 门电路概述3.1-1 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3.1-2 二极管与门3.1-3 二极管或门3.1-4 二极管门电路的缺点3.2-1 MOS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3.2-2 MOS管的开关特性3.2-3 MOS管的工作特性曲线3.3-1 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3.3-2 CMOS反相器的电压电流传输特性3.3-3 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3.3-4 CMOS反相器的动态特性3.3-5 CMOS反相器的总功耗第四周作业第五周3.4-1 其他逻辑功能的CMOS门电路3.4-2 带缓冲级的CMOS门电路3.4-3 漏极开路的门电路3.4-4 CMOS传输门和三态门3.5-1-1 双极型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3.5-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基本开关电路3.5-1-3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三极管反相器第五周作业第六周3.5-2-1 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3.5-2-2 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3.5-2-3 TTL反相器中的几个 问题和输入噪声容限3.5-3-1 TTL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特性3.5-3-2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负载特性3.5-3-3 TTL反相器的扇出系数3.5-4-1 TTL反相器的传输延迟时间3.5-4-2 TTL反相器的交流噪声容限3.5-4-3 电源的动态尖峰电流3.5-5-1 其他逻辑功能的TTL门电路3.5-5-2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门电路3.5-5-3 三态输出门第六周作业实验一: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的观测实验二:与非门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第七周4.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4.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4.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3-1-1 若干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普通编码器4.3-1-2-1 优先编码器4.3-1-2-2 优先编码器的扩展4.3-1-3 二-十进制优先编码器4.3-2-1 译码器4.3-2-2 二进制译码器的扩展4.3-2-3-1 显示译码器4.3-2-3-2 显示译码器附加控制端的作用4.3-2-4 用译码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4.3-3-1 数据选择器4.3-3-2 用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电路4.3-4-1 加法器4.3-4-2 多位加法器4.3-4-3 用加法器设计组合电路4.3-5 数值比较器4.4-1_4.4-2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4.4-3 消除竞争-冒险现象的方法第七周作业第八周4.5 可编程器件及EDA15.0 触发器的由来5.1 门电路与触发器的关系5.2 基本RS锁存器5.3-1 电平触发的SR触发器5.3-2 电平触发的D触发器15.3-3 电平触发的D触发器25.4-1-1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5.4-1-2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主从SR触发器5.4-1-3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5.4-2 脉冲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5.5 边沿触发的触发器5.6-1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SR触发器5.6-2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JK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第八周作业第九周5.7-1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15.7-2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25.7-3 触发器的动态特性36.1-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6.1-2 时序电路的一般结构形式与功能描述方法6.1.3 时序电路的分类6.2.1-1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16.2.1-2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26.2.3 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6.3.1-1 寄存器6.3.1-2 移位寄存器16.3.1-3 移位寄存器26.3.1-4 移位寄存器扩展应用6.3.2-1-1-1 计数器概述、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6.3.2-1-1-2 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6.3.2-1-1-3 同步加减计数器6.3.2-1-2-1 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6.3.2-1-2-2 同步十进制减法计数器、十进制可逆计数器6.3.2-2 异步计数器第九周作业第十周6.3.2-3-1-1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6.3.2-3-1-2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举例(N>M)6.3.2-3-1-3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举例(N&M)6.3.2-4 计数器应用举例6.4.1-1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6.4.1-2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举例6.4.2
时序逻辑电路的动态特性分析7.0 半导体存储器绪论7.1 半导体存储器概述和分类7.2-1 RO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2-2 可编程ROM17.2-3 可编程ROM27.3 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4-1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位扩展7.4-2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字扩展7.5 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第十周作业第十一周8.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8.2-8.3-8.4 可编程逻辑器件-FPLA/PAL/GAL8.5-8.6-8.7 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CPLD/FPGA8.8-8.9 可编程逻辑器件-ISPGDS、PLD的使用10.1-1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概述10.1-2-10.2.1 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10.2.2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10.2.3 施密特触发器的主要特点和应用10.3.1-1-1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10.3.1-1-2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性能参数计算10.3.1-2-1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10.3.1-2-2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性能参数计算10.3.2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10.4.1 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10.4.2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10.4.3 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第十一周作业第十二周10.4.4 环形振荡器10.4.5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10.5 脉冲电路的分析方法10.6.1 555定时器电路的结构与功能10.6.2 用555定时器接成施密特触发器10.6.3 用556定时器接成单稳态触发器10.6.4 用557定时器接成多谐振荡器11.1 数模和模数转换概述11.2.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11.2.2 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11.2.3 具有双极性输出的电阻网络D/A转换器11.2.4 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和速度11.3.1 A/D转换的基本原理11.3.2 采样保持电路11.3.3 并联比较型A/D转换器11.3.4-1 反馈比较型A/D转换器--计数型11.3.4-2 反馈比较型A/D转换器--逐次渐进型11.3.5 双积分型和V-F型A/D转换器第十二周作业第十三周I-概述、电路设计及功能仿真II-指定芯片及时序仿真III-选外设(自动化)、锁定引脚并生成下载文件IV-电路扩展设计V-用Verilog描述状态机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学生调查问卷期末考试
本课程的教材与参考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