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写门巴族小报要什么题目

浅谈继承推广门巴族传统词语方案与对策&(此篇论文有没有必要,请大家给予意见&)
浅谈继承推广门巴族传统词语方案与对策&
- - 朗 杰-
一、语言文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是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是一定范围的人们沟通思想、密切关系、加深感情的交流工具,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基本的条件。其次,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民族成员从生产生活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等一切领域,一刻都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它同本民族的发展和斗争紧密相联,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怀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遗产的继承,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宝贵经验的传播,都要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本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
文字是文明的基因,[①]“一个民族的文字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汉文化能够饱经沧桑,大起大落但却延续至今,靠的就是我们的文字。《英雄》中那个老书法家说得很好:“秦国可以灭我们的国,杀我们的人,但却亡不了我们赵国的字”这也是我们汉族文明能够饱经沧桑,几经沉浮但终究完好的保留下来的原因所在。
史学家发现,只要是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其生存率和发展程度都远远高于没有文字的民族。因为文字承载了民族的文明,它使民族思想能够的得以记录、保存。
&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到千百年前的历史,就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文字。
有了文字,古人得以将他们先进的思想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参考;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吸取古人的前车之鉴作为教训,使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学习总结他人的先进经验,为自己的成才注入推进剂。
由此可见,文字在文明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许多知识仅凭口头传授是很难扩大传播面,只有记录下来才能更好的流传下去。
二、是否重视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存之间的联系
前几天看到《参考消息》里有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东北某村有36个人讲满语,最年轻的已年过四十,这36人已是世界上唯一讲满语的人数了,满族人从清朝1644年开始占统治地位,近300年的历史,目前文化历史落于如此惨状,原因何在?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新的文化取代传统文化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我们势不可挡,但是我们在提倡发展文化时也要做到遵循历史客观规律,必须先做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后发展新文化,否则,注定会扼杀一个民族的魂。目前,墨脱已贯通公路,墨脱群众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了,外出求学,外出打工的人群越来越多,新文化不断涌入墨脱,国家推广普通话及没有完善的继承推广措施,严重冲击和威胁着门巴族传统文化,门巴族民族语言面临的严重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收集、保护和推广,不久的将来,门巴语言必定像现在的满族语这样濒临消亡,所以,制定本方案。
& 三 、墨脱县门巴族基本情况
门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其余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县。人口共5万余人,其中分布在我国实际控制区以内的仅有7475人,其余生活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
墨脱县门巴族聚居区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门隅地区,门隅地区北高南低,高处海拔可达3600米,低处只有100多米左右。峰峦重叠,原始森林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门隅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洛渝以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这里,山峦绵亘,河流湍急,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农作物有水稻、旱稻、玉米、荞麦、青稞、鸡爪谷、小麦、大豆、棉花、芝麻等,一年可收获两、三次。水果有香蕉、桔、柚、桃、梨、苹果等。原始森林广大,生长着松、柏、桦、青江、枫、杉、楠、竹等,木材储藏量极为丰富。药材有天麻、三七、黄芪、雪莲、当归、党参等几十种。在错那县勒布区,尚有小块牧场。有黄牛、马、羊、驴、骡等牲畜。野生动物有熊、豺、獐、野牛、岩羊、雪猪、熊猫、狐狸、金丝猴等。此外还有云母、水晶石等稀有矿藏。
墨脱县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兼营牧业,辅以狩猎和采集。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聚居的门隅地区,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七世纪,门隅即属我国吐蕃地方政权的版图。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四.墨脱门巴族民族语言发展历史及门巴族与藏族的关系
(一)门巴族民族语言发展历史。目前,墨脱县共7乡1镇,46个行政村,人口约7000多人,墨脱门巴话共两大语,内部差异较大。一是以墨脱县德兴乡文浪村德兴村和何扎村为主“把米巴”,所说的语言
“把米罗”语;二是除了墨脱村等43个行政村通用的“仓络语”。
墨脱门巴话方言共有4种方言,一是多哈巴给(以地东、格林、德尔贡、波东、为代表);二是把米巴给(文朗、德兴、何扎村为代表)三是嘎哈巴给(以卡布,帮兴等地为代表)四是梅朵巴给(墨脱村和亚东村为代表)4种方言。民主解放以前,西藏经济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墨脱很多村与村之间没有桥梁,中间隔着汹涌奔流的雅鲁藏布江,两边人几乎没办法来往,用门巴人言传的话来说就是“两岸人、常对歌、男的问、女的答、深情意,江来挡、看得见、摸不到、终成牛郎和织女”,这些充分能证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情况导致出现了以上四种方言。后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和平解放,1995年墨脱修通公路(简易公路)
墨脱大搞建设、墨脱经济社会得到了有效发展,政府修路搭桥、很多村庄里的人走了出来、很多东西走了进去,但是,在平常生产生活和交往中不同村落间因使用方言问题导致沟通障碍,(其中,把米巴和其他村落人的沟通难度最大)。墨脱村处县城东北方向,经济发展中心地带,地处经济发展中心、人口最多,后来,使用最广泛的墨脱村和亚东村方言逐渐取代了“门巴族普通话”位置。其中把米巴人口少,因而使用范围不广,仅何扎村、德兴村和文朗村三个村落使用,梅朵巴给(语言)得到了较大范围推广,近30多个行政村都在通用。
(二)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由于历史上门巴族与藏族在宗教和其他文化方面往来密切,门巴语和藏语有许多共同点。民族之间语言的相互影响是受文化的相互影响制约。由于藏文化对门巴族文化的影响处于强势,因而门巴语中藏语的借词较多,约占30%以上,尤其是宗教、天文、技术等词汇,多数借用藏语。
门巴语语音中包含声母、韵母、声调和语音的变化。其词汇中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词素组成的复合词,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此外,传统的名词多,抽象的、概括性的名词少。门巴语词汇是很丰富,门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有些词义分得非常细致。门巴语的词,根据它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类。
五、门巴族语言中传统词语运用现状
当代的少数民族汉化表现为城市化,举个例子,以一个门巴族家庭真实情况为例,比如两夫妻,男方是门巴人母语是门巴话,女方是藏族,母语是藏语,夫妇俩在家里讲的是汉语普通话,小孩的母语即为汉语普通话。一个汉族人和门巴人结婚生子,两夫妻沟通用汉语,理所当然,子女母语为汉语。
近年,由于扎墨公路的贯通随着人口异地交流渐多、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落户墨脱、外地游客来墨脱旅游人数高涨,门巴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率也逐年增加,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及时保护与推广(本文指文化仅指传统词语方面,不涉及其他文化保护),导致群众汉语水平越来越好,讲门巴话的人越来越少,说的越来越差,民族语言慢慢在被新词代替、慢慢在变味、民族语言日渐势衰。
语言日渐势衰表现在:一是门巴人之间交流凸显用门巴语加藏语加汉语表述情况;(除固定名词、新型名词外)这种表述特点是只有充分了解当下社会和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才懂意思,语言错综性大、表达意思不精准、一般群众不易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统称“撒儿杰给”意思是新式门巴话。二是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学校的日常教学也逐渐实行普通话教学制度。2011年墨脱县第一所幼儿园正式开班,短短四年时间幼儿园出来的门巴族小孩都成了汉族普通话能手,可是回到家时连最基本日常生活对话都很难完整说完,据日我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协会针对初中、高中、大学的门巴族学生进行的关于《门巴族传统词语基础知识》网络问卷得出结论。10个题目,随机对100人抽样调查,做对5个以上词语的人数为0人,做对3个的词语人数为14人,做对2个词语的人数为23人,其余的都是不会或仅会做1道题目,调查证明大多数门巴人已不再会说门巴传统词语,语言越来越错乱、越来越不规范,保护门巴族传统词语迫在眉睫。
& 六、传统词语保护措施
第一,在县一级成立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的专门机构、扶持鼓励成立民间民族语言保护协会,设立专项经费,入户寻访收集,凝聚社会所有力量,再吸收一些热心的能讲、能说门巴话的老人和志愿者做为主力,大家齐心协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
第二,借用藏语辅音字母拉丁文拼写和不丹文拼写方式,研究制定出台门巴文字拼写方案,效仿文字创作,以学校为重点,抓传统门巴话学习教育。县级文化部门充分利用职能优势,调研整理相关文献记录,严格考证,统一编订关于传统门巴话推广方面的教材,再协调教育部门将推广教材纳入学校教学课程任务中,推广到全县各中、小学。
第三,拓宽载体开展丰富主题的演讲活动,积极出台激励政策。一是在门巴族聚居地文化部门和有组织能力的社会各组织、社团多开展门巴语演讲活动,通过演讲活动促语言规范,以说的方式展示门巴话词语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规范性,掀起一场学习规范门巴话大潮。二是政府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各团体、组织、个人自发进行的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即:资金支持和有关工作需要设备仪器方面给与支持解决。相关部门出台制定对民族文化方面有特殊贡献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促使工作热心,永葆生机,在方面推动更多优秀热爱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研究作 者:司马俊莲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ISBN:
[2] 民俗文化研究,作 者: 色音 ,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
[3]迪庆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 作者: 郭家骥,边明社
,出版年: 2012-7
[4]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作 者: 喜饶尼玛 著 石竣淏 译出 版 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ISBN:
7出版时间:
[①]囧囧有德 于
17:43:4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评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土族、撒拉族等...2. 结果与分析 2.1 藏族服饰特点简述 2.1.1 ...康巴文化区无论就其自然地理环境,还是就其历史文化...  门巴族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  在历史上,不断受到灾难侵扰的珞巴族,极其努力 地在巫风巫雨中探索寻求精神的...珞巴族,源于古代氐 [dī]羌,与藏族和门巴族是 近邻,在血缘上也有联系。他们...  (1)自然 人文 (2)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 (3)优势:...(3)简述大陆不断升温的“台湾游”对台湾发展的意义...(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浅谈安多藏族多偶制婚姻制度的变迁【内容摘要】世界...、历史制度、古代文 化,恋爱爱情观有密切的联系。 ...比如门巴族、珞巴族;不仅拉萨及附近地区有,而且西藏...  其中藏族占 95%以 上,其他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等。...羌藏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可能正 如费孝通教授所说: “即使不把羌人作为藏族的...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民主评议会...藏族群众中的大多数和门巴族、珞巴族、 纳西族群众...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  西藏的伟大实践(西藏日报 2012)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西藏自治 区的绝大部分藏族和门巴族、珞巴族、纳西...  西藏是全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藏族人流最多,占...门巴族、珞巴族、怒 族、纳西藏等民族,他们共同...交往的历史相当久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何营销门巴族服饰文化资源
如何营销门巴族服饰文化资源
09-04-29 &匿名提问
绪论第一章饮食文化第一节藏族饮食文化第二节门巴族饮食文化第三节珞巴族饮食文化第四 节(亻登)人、夏尔巴人饮食文化第二章服饰文化第一节藏族服饰文化第二节门巴族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绪论第一章饮食文化第一节藏族饮食文化第二节门巴族饮食文化第三节珞巴族饮食文化第四 节(亻登)人、夏尔巴人饮食文化第二章服饰文化第一节藏族服饰文化第二节门巴族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巴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