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暗物质吗的消费物质有哪些

地球上真的存在暗物质吗-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地球上真的存在暗物质吗
&&来源:&&作者:徐瑞哲
[提要]&&本世纪以来,国际上相继开展了20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也就是期待暗物质的“暗原子”把探测器中的“靶原子”撞飞。季向东分析认为,120公斤级液氙探测器的灵敏度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能对至今为止所有暗物质探测实验获得的疑似数据信号进行高精度验证。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宇宙中,人类可见可知的物质成分只占5%左右,还有27%左右是未见未知的暗物质,另外约七成则是同样神秘的暗能量。8月24日,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大型暗物质探测“熊猫计划(PandaX)”实验组,在上海交大发表了立项4年来的首批物理数据。这项在四川2000多米深洞中开展的实验,目前尚未找到暗物质的任何踪影,同时对之前国际上发现的疑似暗物质信号提出质疑。人们不禁要问,地球上真有暗物质吗?每秒上亿暗原子穿身而过
  长期以来,全世界的物理和天文学家通过大量天文观测,推断出宇宙中暗物质的成分占比极大,它们与普通物质一样具有质量,却与普通物质不发生电磁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因此,暗物质可以在普通物质中穿梭来往,几无阻拦。在人类所在的银河系,暗物质更是比普通物质多20倍以上。可以说,地球以及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暗物质的“雾霾”中运动,暗物质随时都在轻易地穿越地球和太阳。
  近年来,人类在发现“上帝粒子”过程中运用了高能粒子对撞机制,在稍纵即逝的撞击“火花”中,捕捉最后一种未被实验证明的粒子。然而,这种“上帝粒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人们建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也已完备,却仍无法作出对暗物质粒子的解释。
  本世纪以来,国际上相继开展了20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也就是期待暗物质的“暗原子”把探测器中的“靶原子”撞飞。项目负责人、上海交大物理和天文系季向东教授用“守株待兔 ” 来形容实验——他解释称,事实上每秒钟大约有上亿个暗物质原子穿透我们的身体,但人体内的原子数量达1亿亿亿个,也就是10的23到24次方,因此一天中体内某个原子被撞到的概率不足一次。更何况,暗物质穿身而过的速度达每秒220公里左右。实验尚未发现暗物质信号
  即使暗物质与物质的原子撞到了,也只产生极其微弱的光电信号,且必须被及时探测并捕获。而在地面上,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宇宙射线,对这样的“暗物质捕手”造成极大的背景辐射干扰。为屏蔽繁杂的粒子撞击信号,实验不得不深入地下。
  “熊猫计划”实验正是在世界最深的四川锦屏山地下实验室进行的。这一实验场所由清华大学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联合开发,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利用了一个约2400米深的人工井。山洞上方被深厚岩石层所覆盖,阻挡外界信号。
  PandaX 是“粒子和天体物理氙探测器”的英文简写,以惰性元素氙(Xe)作为探测媒介。实验由上海交大牵头组织,合作组包括中美6家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内,首期使用了约120公斤的液态氙作为“靶子”。在今年5月开始的暗物质探测数据中,探测器记录了约400万个粒子撞击事例,在暗物质可能产生的“能量区”大约有1万个事例,而在探测器最“安静”的中心——37公斤液氙中只有46个事例。通过与放射源的定标比较,这最后的46个事例全部来自放射性本底,没有暗物质留下的痕迹。
  季向东分析认为,120公斤级液氙探测器的灵敏度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能对至今为止所有暗物质探测实验获得的疑似数据信号进行高精度验证。从现在的测量结果看,近几年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开展的4项实验,发现的均为疑似轻质量暗物质信号,而人类最可能发现暗物质的“能量区”应是实验还未涉及的重质量信号区。世界最大探测器明年建成“熊猫计划”是中国开展的首个百公斤级大型暗物质实验,更大能级的实验才可能捕获真正有价值的暗物质线索。据了解,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近1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液氙探测技术。欧美在这项技术上正在加大投入,比如世界上处于运行状态的最大液氙探测器就是美国250公斤级的LUX探测器,它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地下矿井中,而我国实验的探测规模仅次于它。
  在首次排除较轻质量的疑似暗物质信号后,PandaX 正在建造一个500公斤液态氙的探测器,计划明年建成,届时“半吨级”实验将是世界最大规模。其灵敏度可比现有装置放大20倍左右,并可进入重质量暗物质信号区进行搜索,覆盖这一“能量区”的一半面积。季向东表示,随着能级提升,“熊猫计划”有望找到理论预言的、较重质量的一类暗物质粒子,将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进一步推向深入。(徐瑞哲)
编辑:admin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生产者.原因是( ) A.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 B.生产者在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 C.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D.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生产者,原因是(&&&&)A.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B.生产者在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C.生产者的数量最多D.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能将太阳能或化学能转化,储存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平煤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学情测试生物试题
运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一个环节是动物免疫,选取的动物材料最好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健康的中龄动物
健康的老龄动物
离体的动物脾脏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生产者,原因是A.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B.生产者在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C.生产者的数量最多D.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运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一个环节是动物免疫,选取的动物材料最好是A.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B.健康的中龄动物C.健康的老龄动物D.离体的动物脾脏
科目:高中生物
运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一个环节是动物免疫,选取的动物材料最好 A.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 B.健康的中龄动物 C.健康的老龄动物&&&& &&&&&& &&&&&&&&&&&&&&&&&&&&&&&&&&&&&&&&&& D.离体的动物脾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A、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称.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和物质是相互流动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不符合题意;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可以简写为:生产者→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C、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不是越少.故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试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羊吃草,同时又排粪尿为牧草“施肥”,牛羊数量过多,草原就有可能变成荒漠,这些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中暗藏着枝和叶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D.2008年初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病毒--“熊猫烧香”,尽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仍是生物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都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
B.单细胞生物繁殖都特别快
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
D.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里约感受高消费 世界杯吉祥物大约80元人民币-中新网
里约感受高消费 世界杯吉祥物大约80元人民币
  临近世界杯尾声,一帮想给国内亲朋好友带纪念品的中国记者仍在等待着打折降价。不知道谁吼了一声,“‘三色犰狳’(本届世界杯吉祥物)买二送一,快去。”于是大家立马奔向那家纪念品商店,结果却被告知,已经被抢空了。
  一个最小的“犰狳”也可以卖到25雷亚尔(约80元人民币,以下简称雷),难怪记者们都在等降价。来巴西一个月了,除了工作感觉最明显的就是这里的物价实在太高。“比伦敦的物价还贵。”一些采访了2012年奥运会的记者说。人在里约,如果想去附近的一个世界杯赛区采访,如果能够忍受动辄上10个小时的长途奔波而选择乘坐大巴,待一晚的基本预算是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选择飞机,预算则要翻倍。在圣保罗,最简单的民居式公寓一晚要价100美金。
  至于市内交通,除了大多选择廉价的地铁或公交车(单程一次3.5雷,不论远近),如果是打车可就贵了。里约出租车的起步价4.8雷,收费以百米计费,每次跳0.5雷。计价器上还会显示1或2的数字,代表两类计费方式。1是普通,2是深夜或节假日,车费会有所提高。乘客人数也影响计费标准,坐3个人是1类,4个人就变成了2类……
  虽然里约随处可见倒在路边无家可归的乞丐,但就在他们身旁的餐馆却不便宜。标准的黑豆饭套餐和烤肉自助是奢侈的,一个人吃一顿就要100雷左右;吃牛排或者汉堡便宜一些,简单吃一顿也要30雷左右;一帮中国记者最爱光顾的还是最便宜的“称重饭”,肉菜水果随便选最后按重量付费,节约一点,一顿20雷可以搞定。不过只要工作闲暇,很多中国记者还是更愿意去超市采购,然后弄回公寓自己做饭,虽然米糙肉生也不便宜,但加上从国内带去的调料,总算还是适合自己的口味。
  记者在微信上经常发一些照片,亲朋好友都说头发有点长了。这不,刚想下楼去理发,才发现最简单的“洗剪吹”也要35雷,老板还说,巴西队有比赛这天可以打7折,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特派记者黄一可发自巴西里约热内卢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上最硬的物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