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先天性的甲肝病毒抗体igm,生完孩子可以喂自己的奶水吗

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母乳喂养的量
问题描述:母乳喂养,妈妈感冒了怎么办
病情分析:您好,你可以口服感冒软胶囊,清开灵颗粒等等都可以的,期间注意多喝水,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果服用药物效果不好,建议积极到医院就诊治疗。祝您健康。
内科 回复时间: 10:01:54
问题描述:患有类风湿,能母乳喂养吗?
病情分析:你好,可以母乳喂养的,只要不服药不影响的孩子的。类风湿属于免疫性疾病,有疾病免疫力下降,所以您要增强体质。
内科 回复时间: 18:04:43
问题描述:红斑狼疮患者母乳喂养会传染婴儿吗
病情分析:病情稳定,只用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情况下或完全停药情况下,母乳喂养不受限制。
内科 回复时间: 16:02:54
问题描述:甲亢可以母乳喂养吗
病情分析:孩子出生后,母亲可以用母乳喂养,抗甲状腺药物仍应选择丙基硫氧嘧啶,药量维持在中等偏低;、为防止婴儿出现甲状腺减少,孩子每两周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的检测。
内分泌科 回复时间: 14:04:38
问题描述:我宝宝五个半月了,母乳喂养。剖腹产还没有来过经期,昨晚跟老公同房没两分钟老公也没有射精。这样会不会怀孕
回复时间: 08:00:00
问题描述:纯母乳喂养两个月了大人突然浑身弯曲时疼痛并且全身有轻微的水肿呼吸有点困难这是不是由感冒引起的。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症状看,有可能是肺部疾病引起的可能性,建议你去当地医院内科做相关检查,检查确诊后再做针对性治疗较好,多喝白开水,少吃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内分泌科 回复时间: 21:03:37
问题描述:母乳喂养妈妈拉肚子会不会把每天喝的汤水营养都拉掉了呀
病情分析:你描述的可能是肠胃炎,可以用藿香正气丸及氟哌酸胶囊治疗,要注意多喝水,保持电解质平衡,严重的可以考虑补充体液。
内科 回复时间: 21:00:24
问题描述:纯母乳喂养宝宝得肠炎妈妈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你好,孩子在哺乳期间患有肠炎的话,母亲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比较好,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为主。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内科 回复时间: 21:00:22
问题描述:吃芬乐和醋酸泼尼松各两粒有母乳喂养滴吗
病情分析:你好,不是很好,避免在哺乳期盲目用药,如果出现异常不适,最好详检看看,在药物调理较好,避免盲目用药,影响乳汁分泌。
血液科 回复时间: 18:02:10
问题描述:智力底下的妈妈能母乳喂养吗
病情分析:你好;妈妈的乳汁是最好的营养膳食,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不会对智能有任何影响。如果影响宝宝的智能,是在妈妈怀孕期间的遗传,而不是现在哺乳的期间,所以不必顾虑太多。
内科 回复时间: 16:07:18
问题描述:初生婴儿母乳喂养消化不良怎么办
病情分析:你好,建议服用鞣酸蛋白,金双歧胶囊或乳酶生等治疗。
内科 回复时间: 13:06:36
问题描述:母乳喂养妈妈喝纯牛奶高脂肪还是高钙好?
病情分析:你好,喝纯牛奶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建议选择纯牛奶。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多喝汤水。注意饮食不要太凉,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建议平时注意哺乳的卫生,注意防止 哺乳期乳腺炎的可能
内分泌科 回复时间: 18:02:52
问题描述:我有乙肝大三阳,我没有母乳喂养,现在就是胸特别涨还疼,胸里面有好多小疙瘩,有时不小心奶水还出来了现在怎么让奶回去呢
病情分析:您好,你这种情况是乳腺增生引起的刺激性反应引起的情况
指导意见:建议您平时注意自己的反应情况,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乳癖消治疗控制
全科 回复时间: 16:06:44我患有大三阳刚生完小孩,能哺乳吗
来自:广东省 广州
浏览 759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958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这建议你最好不要哺乳,这样宝宝不会传染的。到时候给宝宝按时打乙肝疫苗。
TA帮助了2732人
回答列表(2)
TA帮助了1037人
病情分析:
乙肝孕妇患者体内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传染胎儿,且哺乳时,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染胎儿,故应对孩子进行诊断,母亲不应哺乳孩子。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851人
病情分析:
你好,对于乙肝患者可以在胎儿刚出生的时候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可以阻断肝炎对于婴儿传染了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3014人
病情分析:
烟筒烫伤后水泡形成,属于2度烫伤,应及时给予烫伤处理,水泡要抽液,但不能弄破
意见建议:
建议:水泡较大时,不能把表皮弄破要水泡表面皮肤消毒后用干净注射器抽取里面的渗液,之后给予烧伤膏外涂,每4小时换药一次,防止感染,饮食清淡
TA帮助了13784人
病情分析:
你好,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感染的,不要担心,丙肝现在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意见建议:
建议你查下肝功,丙肝病毒RNA,腹部B超,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不要过于紧张,肝功和病毒改善后你所说的上述症状也会好转
TA帮助了12956人
病情分析:
手指烧伤后从大腿取皮植皮处瘙痒。一般会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皮肤湿疹,这种情况会有红疹,如果没有瘙痒则是在创面疤痕增生阶段的一种临床表现,它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意见建议:
建议可以外用一些抗疤痕的药物(疤痕贴、疤痕敌等),结合压力治疗(穿戴弹力套)。适当降低局部皮肤温度(比如睡觉时不要用过厚的被子),也可以适当可以轻拍
TA帮助了12997人
病情分析:
多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情况,治疗的话可以考虑局部涂抹玫芦消痤膏即可,
意见建议:
口服维生素E。平时注意面部清洁,及时洗脸,尤其是玩完手机或者电脑之后。祝早日康复。
TA帮助了13754人
病情分析:
这种情况烫伤20余天局部化脓,可以清创碘伏消毒处理,应用消炎膏治疗观察看看。
意见建议:
建议忌辛辣刺激食物,饮食清淡,局部烫伤部位清创碘伏消毒处理,应用百多邦膏,服用头孢抗生素等【新手帮帮帮】, 新手帮帮帮的话题都会添加到此,欢迎大家查看分享(本帖内容包括:孕产、哺乳期常见问题生活常识与妈妈帮简单应用问题。更新内容『母乳喂养的十大错误认识』)
热 烈 欢 迎 大 家 一 起 来 哦
======小楼直达电梯=========19319219119018918818718618518418318216215814613212810910210197757161555046454438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
361个麻麻已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孕育必备神器,6000万妈妈的选择”
最佳回复HOT
宝宝11个月
精华 #如何获得棒棒糖徽章#
/bang/107/594610
另外向你推荐一下妈妈帮App,在妈妈帮里全是我们母婴的群体你想找到组织的话下载【妈妈帮】准没错。
最新回复NEW
宝宝11个月
#母乳喂养的十大错误认识#
&母乳喂养对宝宝有益&的观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新手妈妈却因为存在种种认识或做法上的误区,导致不能坚持母乳喂养。本期就要纠正这些常见误区。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时候,三、四个月以后,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
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 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 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误区6 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 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 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误区7 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误区8 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
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
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
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
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误区9 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误区10 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宝宝11个月
#有关接种疫苗的常见问题#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预防接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没有染病之前,给孩子接种和内服灭活菌苗和疫苗,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如同战士平时&实战演习练兵&一样,若再受到同种的细菌或病毒侵袭时,机体就有能力歼灭这些入侵之&敌&。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种预防接种,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通常,免疫在接种后1~4周左右的时间出现,免疫抗体保持数日至数年,故须反复接种。
  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孩子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援兵&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周即消退。只适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二、什么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对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三、为什么有的同一种预防针要打几次?
  人得传染病后,身体内能够产生抗体,一般可以抵制第二次再得同样的病。预防针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将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减低,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得一次&轻病&。与自然得病相比较,预防接种使人所产生的抗体量要少些,维持的时间也短。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再打一次预防针,把预防的作用加强一下,使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便起到防病的作用。
  四、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五、需加强接种的疫苗
  1岁内完成了几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后,在小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会逐渐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在小儿1.5-2岁期间需要进行加强接种,有些疫苗要等到小儿4岁以后才需要加强接种。1.5-2岁期间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有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接种的方法与基础免疫相同,4岁加强一剂脊灰糖丸,以后到6岁时在接种一次白破类毒素混合疫苗。另一种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初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时接种的,间隔一年的时间,则需进行加强接种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种,因乙型脑炎的发病流行季节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疫苗在小儿6岁时还应在加强接种第二次。
  六、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易进行预防接种:
  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有哮喘、 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病儿的康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儿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期间,若小儿正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近一个月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者也不易接种。待以上疾病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常规接种。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时,不能进行任何预防接种。
  七、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八、儿童免疫接种有什么误区
  1、有些传染性疾病已经绝迹,因此,儿童无需接种有关疫苗。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这并非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及病毒已经绝迹,获得对这些疾病的免疫,仍是必要的。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可能还很普遍,旅游者可能会将这些病菌带过来,很快得到蔓延。
  免疫接种也可间接保护那些不能接种疫苗或对疫苗没有反应的人。如果他们周围的人群都接种了疫苗的话那么,他们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就会降低。
  2、水痘不是致命性的疾病,因此,不必接种水痘疫苗。
  每年大约有9000人因发生水痘而住院,约100人死于水痘,水痘疫苗将使多数儿童获得免疫,很多研究表明这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其有效期限究竟有多长以及以后要否加强剂量还在研究中。
  3、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免疫。
  母乳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母乳并不能预防象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等这样的严重疾病。
  4、即使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感染上相关疾病,所以,有人认为疫苗不起作用。
  疫苗有效这一点勿容置疑,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儿童获得象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疫苗对绝大多数人起作用,但对极少数人来讲,他们对疫苗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零。
  5、百、白、破疫苗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
  将注射DTP疫苗与SIDS联系起来,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不实的说法,是因为婴儿在接受第一次疫苗注射时的月龄为两个月,这时正好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高发期。两者之间并无内在联系。
  6、有新闻报道,某些批号的疫苗不太安全。
  政府成立了疫苗事故汇报系统(VAERS)专门接受疫苗副反应的报告,然而,VAERS至今未发现那批疫苗不安全。所有疫苗都是在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的监管下生产出来的,生产设备定期接受检查,每批疫苗都经过生产厂家安全测试。
  7、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疫苗对儿童有危险。
  多年的经验与研究证明用于儿童期常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效果安全,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引起的副作用,不会比每种疫苗单独接种时大,如果放心不下的话,可与医生商量,分开接种。
九、接种多种疫苗,会否伤害人体免疫系统?
  由于疫苗越来越多,家长们常会提出质疑,接种这么多疫苗会不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伤害?小儿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呢?
  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比如在进食时都会将各种细菌引入体内,让免疫系统不停接受各种抗原刺激,加上现在不断有抗药性细菌出现,破坏了人体的防护网。而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从总体上看,大规模的接种确实发挥了防范效果。家长不要以为健康投资就是给孩子买所谓的健康食品,在儿科医师眼中,给孩子最有效的健康投资就是接种可免于病痛的疫苗。
  十、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
  那是不是打预防针越多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绝大多数疫苗的有效率在95%以上,但支气管肺炎疫苗的有效率较低,大约为70-80%。
  疫苗是对抗严重感染症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接种某些疫苗,像水痘疫苗只适用于没有得过水痘而年龄大于1岁的儿童及成人,如果在接种前2-3星期曾接触过水痘病人,此时再接种水痘疫苗,仍有可能长水痘,但可能长得较轻微。
  十一、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比如麻疹预防疫苗,大部分的接种者不会有特殊的反应,一部分的人会有1-2天的局部肿痛,约5%的儿童接种后1-2周,会产生红疹,5-10%的儿童在接种4-10天后发烧,轻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为重的。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到正规医疗单位打疫苗,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一方面正规医院医务人员有安全注射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儿童免疫接种过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另外,大部分疫苗是需要恒温保存,在不正规的医疗单位很难保证疫苗的保存质量。因此,给小孩接种疫苗,一定要到政府指定的医疗单位。
  十二、注射预防针后要加强那些方面的护理
  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多喝开水。
  家长随时观察小儿接种后的反应。
  十三、接种疫苗后会有那些不良反应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反应,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局部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局部寒战、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让小儿多喝水并减少活动,过1~2天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
  异常反应和上述一般反应同时或先后发生,但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生,发生的多少与疫苗种类和接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异常反应则包括以下三种:1)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过敏性休克;2)神经系统变态反应;3)晕针等。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家长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孩子有无高度精神紧张及过敏体质。如果出现晕针或过敏性休克,应让病孩平卧,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头部放低,还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接种疫苗后还可能偶合其他疾病。一种情况是,被接种者正处于某一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刚好发病;另一种可能是被接种者已患有某种疾病,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接种以后,症状表现明显或加重;还有些慢性病人在接种后发生症状加重或急性发作的情况。这一些情况统称为偶合或诱发。偶合及诱发其他疾病是一种巧合,有些人把这种情况与接种反应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
  十四、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宝宝就不会得病吗
  从原则上来讲,预防接种的效果应该是不得病,从几十年的预防接种的实践来看,许多传染病也都得到有效控制。现在的孩子得麻疹、百日咳、小儿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已非常少见。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接种疫苗后应该不得病。
  有极少数例外,接种疫苗仍得病。这可能与所接种的疫苗和被接种的对象两方面有关。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经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注射入体内,使身体认得它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如果人体所接种疫苗因剂量不足、注射方式不正确,达不到使身体产生出足够的抗体或免疫细胞时,就不能有效对抗这些病毒或细菌的入侵。例如水痘疫苗的接种应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用消毒剂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有的医生在注射疫苗时针刺的太深,注射到了肌肉里或是剂量太低,影响了预防效果从而未达到目的。又如,小儿麻痹糖丸应用清洁的汤勺将糖丸研碎,然后溶于冷开水中服用,如用热开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饮料中服用,就会将疫苗中的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疫苗储藏不正确,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也会使免疫效果大打折扣。小儿麻痹糖丸的保存适宜温度是8℃以下,所以在气温超过8℃时,应从冷藏箱中拿出来后立即口服,时间长了就失去了作用。
  有些疫苗的接种需要多次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不得病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加强免疫&。1岁之前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所接种&四苗&,应在婴儿第一年内完成,使小儿体内对这6种病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它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浓度会降低,此时应再接种1-2次,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较高水平上。如果半途而废,机体仍会得病。
  所有的疫苗接种都可能会有缺点,疫苗并非百分之百地保护每一个接种的人、也不能完全对抗同一族谱中的所有细菌。同时,对疫苗过敏的人也不适合使用。
强烈推荐关注此问
十五、对自愿打的预防针该如何选择?
  在发达国家,预防针有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5、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十六、名目繁多的预防针,都要打吗?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一般列有7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腮腺炎、风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
  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只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疫苗接种的经费由政府负担;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脑和乙脑疫苗。其他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费用一般是自己承担。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最积极的办法还是讲卫生,多锻炼身体。有的疫苗虽然很好,但是如果给不是很需要的人打,即使个人有能力负担,也是卫生资源的浪费。也有专家指出,预防针不宜打得过多过滥。因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某些人体细胞或动物蛋白,疫苗提纯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这些蛋白,接种疫苗后,人体在产生对某种疾病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异体蛋白抗体,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
  十七、国产、进口疫苗价格悬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进口疫苗的生产线都是按照GMP要求建设的,国产疫苗生产企业现在也在大力实施GMP改造。但都是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部门严格检验的,因此其质量和安全性都是可靠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十八、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国预防接种的诸多疫苗常常有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区别,为此,不少家长咨询有关的问题。从多年的临床观察效果和研究证实,国产、进口疫苗都安全有效,价格上的差异在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防疫时间的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的区别。
  目前,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的严格检查,生产线都是按照GMP要求,由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十九、打疫苗是不是要贪多求全
  疫苗中的防腐剂&&硫柳汞,对婴儿的神经发育具有毒性,因此注射疫苗时,不要&贪多求全&。
  硫柳汞为抗微生物剂,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硫柳汞一直被用于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疫苗。小剂量的硫柳汞可引起过敏反应,大剂量硫柳汞则可引起神经和肾脏毒性,导致婴儿神经发育迟缓。
  鉴于硫柳汞的上述毒性,美国儿科学会和公共卫生署曾于日发表了关于硫柳汞的联合声明,主张逐渐减少在某些疫苗制造工艺和作为疫苗防腐剂的硫柳汞用量,并建议对新生儿避免使用含硫柳汞的乙型肝炎疫苗。美国环境保护局和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分别制定出从出生到14周龄之间(大多数婴儿疫苗在此时期内接种),汞的接触安全限度为34微克和159微克。婴儿在出生后14周内通常接受3剂百日咳疫苗接种,则汞的接触为75微克,如果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程序,则出生头14周间汞的最高接触量为112.5微克,再加上b型流感疫苗,则汞的总量高达187.5微克,大大超过了各机构制定的最高限值。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疫苗中硫柳汞的副作用与疾病的危害相比,仍是极其轻微的,因此,为了避免造成现行免疫接种系统出现混乱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继续使用现有疫苗,同时希望各国加紧研制无防腐剂疫苗和联合疫苗,尽可能减少儿童汞接触量,确保儿童健康。
  二十、扎过乙肝疫苗,为什么没产生抗体
  这分好多种情况,不能说就是未成功,一、确实未成功;二、成功了但未检测出,现在不少医院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不可信,同时医院乙肝五项的检测针对的基本为病人,病人的抗体水平和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经常会出现产生了抗体却检测不出来的情况,建议正规大医院或是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检测,他们的结果可信度较高;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以再次接种疫苗(即使你体内已产生了抗体而未检测出,接种也没关系);第三种情况就不太好了,那就是已经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医疗检测手段无法检测出已感染了,同时体内因已存在了乙肝病毒所以对乙肝疫苗就没有反应了。
  宝宝加强建议使用10微克的乙肝疫苗,以前所用的乙肝疫苗为5微克,确实有的人抗体产生得不好,可以用一下这个,需要确定的是你们那里是否有这一种乙肝疫苗,是大连汉逊生物的,深圳康泰的10微克不能用于宝宝。
  宝宝先扎一针,一个月要扎第二针时先作一次检测,如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了,二、三针就不用打了,如仍为阴性,把二、三针按时间注射。
  家里人如果只是抱抱宝宝不会传染乙肝,但应提醒的是不要让他们亲宝宝,口水也有一定传染性。
  重新注射三针疫苗对宝宝身体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二十一、有关麻疹和麻-腮-风疫苗的问题
  宝宝鸡蛋过敏是不能打麻疹疫苗的,因为麻疹疫苗是在鸡胚中(也就是受精的鸡蛋)培养的。不过现在有一个解决办法,可以使用葛兰素史可公司的麻-腮-风三联疫苗,这是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的疫苗,对于鸡蛋过敏的宝宝可以使用,而且还可以一下子防3个病,不过属于自费疫苗进口的,价格各地不同,我们这儿扎一针在87元左右。
  另甲肝疫苗有多种,国产的减毒活疫苗效果一般,三岁以后才能扎,价格较便宜,一针20元以内,国产和进口的灭活疫苗效果差不多,基本上都能100%保护20年以上,二岁以后扎比较好,国产的188元/两针,进口284元/两针,都是间隔半年扎,我个人认为在宝宝要上幼儿园前,提前半年左右给扎上就行,不用扎得太早。
  二十二、关于水痘疫苗
  如果宝宝暂时没有送幼儿园的打算,可以等一等,在宝宝决定上幼儿园前一个月左右再打就可以了。这个病传染的太快了,宝宝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得了,没有抵抗力的宝宝有90%的可能会感染上。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个疫苗的保护率在90%左右,也就是打过疫苗的宝宝有10%还会有发病的可能,但是症状会明显的轻。330的是葛兰素史克家的疫苗,效果和160的国产疫苗差不多,但国产的扎过后得病了不给退钱,史克家的苗扎完了得病给退疫苗钱。如果宝宝上幼儿园推荐把水痘和甲肝疫苗都扎了,一方面宝宝离开了家里,好多事情是我们家长左右不了的,只能把最稳妥的防病方法给宝宝。如果暂时不送幼儿园可以等等再扎。
  二十三、胎盘球蛋白能否代替预防接种?
  健康产妇胎盘血含有丙种球蛋白,从胎盘纯化提出的丙种球蛋白,称为胎盘(丙种)球蛋白;若从正常人的血清提取的,则称为人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与丙种球蛋白都含有一些抗体,主要用于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或用于免疫力特别低下的人。但它们并不能代替预防接种,因为它们是蛋白质。一般来说,胎盘球蛋白注射于人体后三至四周内,体内有一定的抗体浓度,过了这段时间,抗体浓度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因此,注射球蛋白以后能防病只是短暂的,而不能持久的增强体内的抵抗力。况且注射球蛋白预防疾病的能力与注射球蛋白含量有关,注射量过少,仅能起到部分的甚至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归结一句话,球蛋白不能代替预防接种。
  二十四、为什么不要经常注射球蛋白?
  有人迷信丙种球蛋白,把它看成是防病的万能药,要求医生给小孩注射球蛋白。某些家长不惜花钱买球蛋白来经常给孩子注射。
  当然,球蛋白也不是不能经常注射,如果孩子患先天或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时,经常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治疗的方法。
  但是,球蛋白并不是能防百病的,而且这些制剂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它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注射后可导致小孩患乙型肝炎;还有的制品如果保存不妥,注射后有时还可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孩子生命。因此,不能经常注射球蛋白。
二十五、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可否预防接种?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如小型室隔缺损、房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早期都不至于出现心功能改变,因此预防接种不会对他们产生严重影响。相反,这些儿童因为心脏有缺陷,所以比健康儿童更易感染疾病,而且一旦感染疾病也较难治愈,因此更应该预防接种。只有那些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青紫四联症或其他复杂畸形),或已经出现心功能障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才不能打预防针,但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还是安全的。
  二十六、曾经抽过筋的儿童可否预防接种?
  首先要弄清楚抽筋的原因。并不是所有抽过筋的儿童都不能预防接种。譬如,有的儿童因低血钙而发生过抽筋,但已经好了几个月,就不影响接种。还有一些儿童在新生儿期有过颅内出血,或者以后曾有不明原因的抽筋,且伴发热或不发热,怀疑或已经脑电图检查证实患有癫痫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使已经治疗,但还没有治愈的,就不能接种。
如果需要帮助或咨询一些问题的话,我在妈妈帮App里面等你,下载【妈妈帮】加我好友一起聊带娃的那些事儿
宝宝11个月
#生男生女清宫图2013#
提及预测生男生女的古方,就不得不说一下生男生女清宫图了。据悉这清宫图是清朝皇宫中专门给后宫嫔妃准备的,以便她们能够诞下龙子为皇室延续血脉。尽管在很多清宫戏、宫斗剧里都没怎么提及,不过据悉这种清宫图影响深远,甚至还有不少国外的夫妻也相信这个呢。
姑且先不论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我们来抢先看下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吧。
年龄(虚岁) 怀孕月份(农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18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19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20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21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22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23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24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25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26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27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28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29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30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31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32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33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34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35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36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37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38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39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40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41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42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43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44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45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对照表怎么看呢?查看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2013年宫廷生男生女对照表的预测对象主要是女性,根据女性的年龄及受孕月份来测算。由于对照表依照古代天干地支等规律制定,在测算上多需采取传统计算法。
  (1)年龄:年龄不是我们常说的按现代计算方法的&今年多少岁&,而是按照虚岁计算,虚岁是从怀胎开始算的,怀孕周期一般为9个农历月左右。所以,查看清宫表时,年龄的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当前年月减去出生年月再减去9个月。比如你是1988年10月生日,那么你现在的周岁是24岁,虚岁则是24岁9个月,按25岁算。
  (2)受孕月份:受孕月份则以农历月份为准,如果受孕是在闰月,上半月以上个月份算,下半个月以下一个月份算,记得是按受孕当天,不是末次月经第一天。
  2、找出你对应的虚岁+对应的受孕月份,所测得结果便表明你很有可能生男孩/女孩。
  举例:如果你2013年虚岁为27岁,受孕月份是农历四月,则根据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对照表,你很有可能会生男孩。
  生男生女清宫图2013解析:农历正月、八月受孕易生男?
  通过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对照表,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年龄生男生女的概率有所差异,而按照总数来计,各月生男生女的概率也不一致。
  小编统计了一下18-45岁分别在1-12月生男孩总数,发现农历正月和农历八月受孕的话,大多数年龄段的女性更容易生男孩;而在农历五月和六月,所有年龄段加起来,生女儿的几率要比生男孩的几率大许多。
  所以,那些一直在纠结什么月份容易生男孩、什么月份容易生女孩的亲们,这张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对照表似乎已经为你们给出了答案哦!
  不过,小编认为,农历正月、八月受孕,虽然容易生男孩,但是这两个时间段的天气刚好分别是极严寒和极热的时候,大家在安排同房受孕时,尽量避免极端的天气,有利优生优育哦。
  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准吗
  前文详细讲述了查阅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对照表的注意事项,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好好预测一下了。不过,小编得先提示一下大家,这份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并无科学依据,所测结果究竟准确率有多高,仍然有待验证。此表仅供参考,各位看官可别太认真哈!
  早前有网友宣称这份生男生女清宫图(2013版)的准确率高达93%,小编猜想,这大约只是胡诌吧。毕竟2013年都还没来,难不成有人穿越到未来去验证么?
  小编认为,清宫生男生女表,仅仅通过受孕女性的年龄及月份来推测胎儿性别,是并不科学的。生男生女更多地是决定于与卵子结合的精子,如果是带X染色体的精子,则会生女孩,而如果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获得卵子青睐,则你们毫无疑问会生男孩。
  所以,生男生女不可能由表格决定,大家不要指望2013生男生女清宫图能测出准确无误的结果,就权当娱乐,预测着玩吧。如果你现在怀着孕,那么,不如看一下2012生男生女清宫图?生完以后来这儿留言验证它的准确性吧。
宝宝11个月
#回奶方法#
1、自然断奶法
 1)、若欲退奶,可穿合身或较紧的胸罩,来抑制乳汁分泌。
 2)、减少宝宝吸吮母奶的次数和数量或不再让宝宝吸吮母奶。
 3)、少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2、食物回奶法
麦芽糖:炒麦芽60克,加红糖适量,放锅内加水煮开,去渣饮用,每日1次,连服1-2周。
 3、药物回奶
对于乳汁较丰富或想快速回奶的哺乳者,可采取此种方式。一般应上医院打
回奶针、吃回奶中、西药等。
  如您的乳汁不是很充足,可以试用炒麦芽,在胀奶过程中可用热水局部热敷。
以下是搜集的个人回奶实例:
********************************************
吃维生素b6,一天吃3次,每次吃20片。大概三天就可以把奶回去了。
很简单而且价格也便宜。
*******************************************************
大麦芽熬水喝。药店有卖的 ,一问他们都知道了。
*******************************************************
,如果必须断奶的话可以考虑中药,应用生麦芽60-120克可以回乳
*************************************************************
我觉得如果要断奶的话,最好选择天气比较好,不冷不热时,小孩不易生病。自然断奶比较好,这是女人的一个正常生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乳房发涨时可以每天挤掉以点,当然不可挤多了,以乳房不太涨就行了,还一定要禁汤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下就把奶断了,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
花椒用水浸泡煎汁,加50克红糖,可以回奶
1.验方自疗法
(1)炒麦芽60克,煎汤代茶,每日1帖。
(2)生枇杷叶15克(去毛),煎汁代茶。每日1帖。
(3)生大黄6克,怀牛膝15克,炒麦芽5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4)番泻叶4克,开水冲泡代茶。
(5)花椒6-10克,水浸后煎汁,加红糖50克服,每日1帖。
(6)乙底酚,每次5毫克,每日3次,连用3天。
(7)生山楂30克、六神曲(包),煎汤代茶。
(1)淡豆豉30克,放入3匙三花酒中泡软并捣烂。取汁涂于***,干后再涂。
(2)皮硝250克,捣烂分装二布袋内,排空乳汁后,敷于***上并扎紧,待融化净后更换。
  1、回奶时可以采取胀回法,任***胀满,忍受疼痛,经一周左右,便可胀回。在回乳期必须忍受,切忌断续让宝宝吮吸,或因胀痛而挤奶,这样做必然将延长回乳时间。自疗回奶中见***胀疼,可以用温热毛巾外敷,并进行从***根部到乳头的推揉
2、胀回法回乳比较难受,时间也较长,为减少痛苦可加服回乳药物。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首先应停止饮用大量汤水,减少营养,禁吃炖鸡、炖肉,或营养性药膳。然后可用药物方法阻止乳汁分泌。
  一、 服用维生素B6,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连服3天。(适用于哺乳开始后和断奶前)
  二、 用炒麦芽50至10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适用于产后早期和断奶前)
  三、 口服乙芪酚,每次3至5毫克,每日3次,连服5天。(适用于产后一两天,尚未大量泌乳前)
  3、有些妈妈在给宝宝断奶前奶水已经不是很多了,这时可以不必服用任何药物,让奶水自然停止分泌即可。但这有可能会在妈妈***中留下一些奶块,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得到,不必担心,一般情况下,这些奶块过一段时间会自然吸收的。 妈妈帮社区有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欢迎你也来下载【妈妈帮】一起参与社区讨论
“首选孕育APP,已帮助6000万妈妈”
大家都在看LOOK
&大宝家二宝的小楼&【宝宝八周咯】
得知我升级为妈妈的消息后,在妈妈帮潜水了好多天,拼命补充知识,今天我要浮上来啦、我要给二宝建小楼!小楼怎么建??
相关问答Q & A
下载妈妈帮开始提问
相关知识KNOWLADGE
孕育必备神器
6000万妈妈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肝病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