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读一年级 陈道明讲课成绩很差,问她说老师讲课她都记不住怎么办?

已收藏本页面
儿子上一年级了,我问儿子你们班里谁成绩最好,他让我猜,我猜了好几个,他居然告诉我答案。。。 是 。。。 老师!!!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家长会上,老师让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家长上台讲话,如何看待这件事?
题目中的孩子现在小学一年级,期中考试后,老师分别让两个成绩优秀和两个成绩较差学生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发言。
题目中的孩子很不幸,是反面角色。
对于以上情况或类似情况,想问问各位看法。
另:家长已经每天监督孩子学习,未来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怎么办?孩子现在很淘气,应该如何管教?
我个人很不喜欢学校的这种做法。
但我并没有能力去改变周围的这个世界。(可能极少数的人有能力去给自己的孩子更换学校、班级,甚至城市,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办法的。)
那种说“转学”和“告到校长”那里的,就省省吧,我还真不大相信你现实中动辄就这么做。因为问题中的这个老师的做法,其实还算是很温和的,并没有特别的“侮辱学生”之类,如果这就去闹、去转学、去告状……我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事需要去折腾。
老师也可以说:我并没有侮辱你的孩子啊,我只是请家长上台谈谈对孩子的教育,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而且你闹完了、折腾完了,你孩子的学习怎么办?不还是原来那样的吗!
有一次,一个亲戚跟我说,她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无端的批评了(因为一次小考的成绩不大好而在其他事情上批评孩子),孩子感觉到很委屈。
她说,现在有几个方案,一个是要求学校换老师,第二个是调班,第三个是换学校。换学校这个应该是做不到,但其他两个正在考虑当中。
问我如何看。
如果能调班你早就调班了,这个学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随意调班的,另外一个班的语文老师确实不错,大家都想去,你要是有这个关系,你早就调过去了,也不用在这纠结了。从学校的角度看,不可能允许学生随便调班的,否则不久乱掉了,还怎么管理。
那么,就是换老师,一个人闹估计不行,那么你要联合上好些家长,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去闹。不过这个学校也不大,老师资源也有限,未必调过来的老师就更好,如果调过来的老师感觉还不满意,那么怎么办?再继续闹?
小学生我了解的少,但我教过很多高中生,我印象中,但凡那种使劲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好像没有一个学习好的。好像越是学习好的学生的家长,事情越少。(此处也许是我自己的个人观察偏差)
比如刚好有个学生,他们班的数学老师不好,然后家长联合起来闹,折腾了几个月,到了高二快放暑假的时候,终于同意换老师了,但是因为快放假了,所以学校就要求带完最后这几个星期,随后就是假期的补课,补课期间不属于“正式上课”,自然也不会换。新的老师没来,原来的老师心情不好,每天应付,就这样半死不活的学了好几个月。
后来换了新老师,我问学生:感觉怎么样?
学生:确实比原来的那个要好了。
但是这个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所以,我对这个亲戚说:你可以去学校要求换老师,我不大了解,也许会有用,也许会换来一个更好的老师。只不过,如果是我,我会致力于增强自己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好,那么他将来会有更高的概率进入更好的班级,在更好的班级,就会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同时也会更稳定,不用整天为“换老师”这种事情而操心。(与其将来操心、花钱、托关系为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什么换学校、换班级、换老师……还不如现在操心一下为孩子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我更倾向于的做法。
如果我是优等生的家长,我会告诉孩子,一方面肯定你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外有天,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要把视野打开,面向更加精彩的世界。
如果我是差生的家长,在家长会上,我会说:这次没有考好,我们回去总结经验教训,找找问题的原因,下次努力就好了。
回去以后,我会跟孩子说:不要因为这件事而觉得丢面子之类的,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学的,我们学习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将来。然后带着孩子去分析试卷,制定学习方案。
如果孩子一向学习不错,这次只是偶然没考好,那么我会直接带着他一起分析试卷,将错误的地方改正了,这件事就完全过去了。
不过,其实更符合我做事风格的做法是:在之前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孩子考到倒数的位置呢?
我不会去要求孩子一定考到什么第一名,但我绝对不会让孩子考到最后的位置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的发展,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处在一种被别人轻视的位置上——我没说那些人的这种做法是对的,但是我们有办法去改变周围的所有的人吗?
为什么要让这种事情发生呢?
当然这件事已然发生了,我们还是要面对它。但这件事真的不大,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以后用什么样的心态、思维去对待孩子的学习呢?
难道还是要等到下次再考倒数的位置的时候再去想办法挽救吗?
下次还是要说“我的孩子不笨,只不过不好好学习”吗?
如果孩子很淘气怎么办?
家长已经“监管”孩子学习了?
“监管”这个词一说出来,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现象。
孩子,尤其是年龄很小的孩子的学习,不是靠监管,而是靠“引导”和“帮助”。
极少有人是天生就会学习的,有这样的人,但很少。大部分人还是看后天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
“引导”,指的是引导孩子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指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去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和父母还很亲,有很多的相处时间,所以父母还是很有可能帮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的。
再淘气的孩子,也还是喜欢和父母一起玩的。
所以,平时的时候,在一些零碎的时间,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把学习就蕴含到了游戏当中了。
其实小孩未必能够分清楚“游戏”和“学习”的区别,而且小时候学的内容又简单,很容易就在平时的时候就教给孩子了。
比如,我曾在带着我6岁的外甥女走着去另一个地方的路上,教给她背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我也并没有说是“学习”,我只不过说“咱俩玩个游戏吧”,我外甥女一听玩游戏,很开心就说“好啊好啊”,然后用各种腔调、比赛着、连蹦带跳着重复了一路,就把这20个字教给她了,过后稍微复习上一两遍就彻底记住了。
所以我有时看到有些高中生说背不住这20个字,感觉很不可思议,随便找一天放学路上,重复上个10来分钟就可以记住了。
而我教我外甥女这个内容,也不是说我想把我外甥女培养成什么“天才儿童”(而且我也办不到),就是走路的时候无聊么,你说别的话也是说,说点这种学习的事情也是说。
家长可能觉得:啊,那也太麻烦了,难道我整天就和孩子聊学习的事情吗?
首先,你自己的孩子。
其次,你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多了,只不过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来做这些事而已。
再比如,前段时间五一期间,家庭聚餐,我和我外甥女先到的,等其他人的时候,我俩没事做,就买了一副扑克牌,然后我俩拿着扑克牌练习扑克牌计算游戏。
就是找出一种花色,从1到10,累加起来。我抽出一张,然后他计算剩下的9张牌,用55减去算得的数字,看是不是就是抽出来的那一张。
然后她再抽出一张,我来算,看看能不能算对。
然后是两种花色(总和110)。
玩得很开心,但其实是在训练计算能力。
你如果扔给孩子一本书,说你去做数学题去,她肯定不愿意。
你如果扔给孩子一副扑克牌,说你自己去练习计算去,她肯定也不愿意——或者做上个几分钟,就会觉得很无聊放弃了。
但是,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还有比赛,甚至还可以惩罚一下(比如刮鼻子),那么孩子就会很开心。
我还只是舅舅而已,如果是父母,那么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
上面说的这个就是引导。
你通过孩子喜欢的事情,将孩子引导到学习上。
然后是“帮助”。
孩子有的时候学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学”,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家长只是训斥、批评,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而于事无补。(骂一下就能提升,是不是教育也太简单了?)
比如,有个孩子回家后跟家长说:学校老师说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内容都记不住!
家长说:那你好好记了吧。
孩子又说了一遍:学校老师说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内容都记不住!
该家长说:不要在意老师的措词,你好好记了吧。
孩子直接跑到旁边的屋子去玩电脑了。
如果我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类似问题,我会怎么处理呢?
孩子说:学校老师说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内容都记不住!
我的第一反应:什么内容了?
孩子说:学校老师说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内容都记不住!
说两遍,表示孩子其实有点在意这句话的,甚至可能是有点小受伤了。我会停止询问内容,而是会先抚平情感。比如问孩子:你是不是觉得老师这么说你很难过?
类似的话。(一个关键点:先消除情绪。)
抚平情感后,再问:哪些内容了?
通过询问内容,以及孩子背记的具体情形,可以知道孩子在哪些地方出问题了。
孩子可能是忘记背这块内容了。时间管理问题,下次将作业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
内容太过复杂,孩子记不住。教给她记忆法,或者将内容进行分解。
孩子单纯的重复次数不够。带着他背诵,并且在彻底背会之后,告诉他“其实记忆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
4. 易错点(比如某些字词)……
5. 理解原因……
这就是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外甥女问我某道题怎么做的时候,我一般不会直接告诉她这道题怎么做,我一般会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然后引导他自己去想眼前的这道题。
当然,如果我想图省事,那我就直接告诉她眼前的这道题如何做,答案是几更省心。
但是,如果想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绕一下弯”。
此外,在孩子问学习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思路,最好是先问一下孩子原本的解题思路,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以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
如果他的思维过程基本上正确,只不过其中的某个环节有问题,那么我们就将那个有问题的环节帮他“打通”就好了。
强行扭转孩子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上,通常情况下并不可取——除非孩子的思维模式错的太厉害了,而且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又可以100%的确定正确。
大多数时候,顺着孩子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会更好。
这个原则,基本上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
比如,当我给高中生讲英语写作的时候,我并不会去改变他们这篇作文的想法,因为一个人看到一个作文题目之后的思路过程通常都是固定的,有轨迹的,而英语作文,通常情况下这些思路都是可以的。(指的是英语作文,不是语文作文!)
所以,我会按照他原本对一个题目的思考、观点、措辞,然后告诉他们如何去写句子才能将句子写的更高级,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数。
比如,最近有个学生给我看他的英语作文,第一句是:
The reason
why I fall for travelling is that I can enjoy the wonderful sites
and fresh air, making friends, relaxing myself. So it's benifit for
our health.
我建议他以后这么写:
The reason
why I fall for travelling is that I can not only enjoy the
wonderful sites and fresh airs, but also make friends and relax
myself, which is benificial for my health.
在英文作文写作练习的初期,先集中解决基本的语法、写法,至于里面某些不够“得体”的表述,就暂时忽略过去。
所以,不是“管教”,而是“引导”和“帮助”。
(注:我说的是学习,而不是为人处事。为人处事方面,还是需要管教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孩子7岁了上一年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和他说话他不回答。我该怎么办?
孩子7岁了上一年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和他说话他不回答。我该怎么办?
我的孩子7岁了,今年上一年级,开学这一个月,老师说孩子上班老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和他说话他不回答。我该怎么办?
可以帮助孩子练习专注力,学围棋是个好办法!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多跟孩子沟通下,问问孩子什么原因,是老师讲课听不懂。还是自己不想听。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上语文讲课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