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游离甲壮腺和涎腺造影禁忌症间有两个肿块

CT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CT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9:15:27 &【字体: 】
 【摘要】 目的:评价CT对腮腺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腮腺区肿瘤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或腮腺造影CT扫描(CTS)。结果:78例为腺内肿瘤,其中7例为恶性;10例为腺外肿瘤。CT对腮腺区肿瘤定位准确,能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数目及浸润情况。对明显良性及恶性肿瘤可定性诊断,但对发育较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与发育较快并具有局部侵蚀性的良性肿瘤难以鉴别。CT能鉴别腺内外肿瘤,以CTS最有价值。腮腺区肿瘤CT检查首选平扫加增强,鉴别腺内外肿瘤及炎性病灶时加扫CTS。结论:CT对腮腺区肿块诊断及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腮腺 肿块 体层摄影术
Value of CT diagnosis in pasotid masses
Pan Aizhen,Gan Yi,Zhu Xingjing.(Department of CT,Foshan First Hospital,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Purpose: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for parotid region masses.Methods:Eighty-eight patients of parotid masses comfirmed by pathology underwent CT with plain scan,venous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after sialography.Results:CT found seventy-eight intraparotid tumors and ten extraparotid tumors.CT could sensitively demonstrate the size,shape,and number of parotid masses and the extent of involvement.The nature of most parotid masses could be defined by CT and the sialography CT (SCT) is the most valuable for differentiation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tumors.Conclusion:CT is a very useful extoimsic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s in parotid region.  【Key words】 Parotid Tumor Tomography
  腮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唾液腺,其肿瘤发病率占涎腺的80%。我们对88例腮腺区肿块进行了CT 平扫、CT增强扫描及/或腮腺造影CT扫描,全部病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以讨论CT扫描对腮腺区肿瘤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88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年龄在3~83岁之间。一般以发现腮腺区肿块来就诊,病史最长43年,最短2周。7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另18例经穿刺活检证实。  使用美国GE9800QUICK HILIGHT CT机,层厚、间隔5mm,以听眶线为基线下扫至下颌角,必要时向上或向下加扫,除5例作冠状扫描外,其余病例均作轴扫,88例患者的CT检查方法见表1。
表1 88例患者CT检查方法
注:a 代表CT平扫;b 代表CT增强扫描,用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60~70ml;c 代表腮腺造影CT扫描(CTS)。
结 果  1. 88例腮腺区肿块的病理结果见表2,其中左侧发病51例,右侧33例,双侧4例,后者仅见于腮腺腺淋巴瘤,且都是40岁以上的男性。88例中78例为腮腺内肿瘤,其中良性71例,恶性7例。7例恶性肿瘤中有4例年龄在30岁以下,且病程短,女性占3例。10例为腺外肿瘤。
表2 8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
颈动脉体瘤
淋巴结转移
腮腺恶性肿瘤
  2. CT表现  腮腺内良性肿瘤 59例混合瘤、单发腺瘤、腺淋巴瘤中49例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平扫CT值20~45HU,增强扫描CT值55~88HU之间(图1);CTS表现腺内园形,边缘清晰的低密度肿块,与高密度的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图2),病灶直径小于3cm;另10例病灶直径大于3cm,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病灶边缘清晰,周围肌肉、血管虽然受压移位,但脂肪间隙清晰(图3)。3例腺淋巴瘤呈囊性,CT值20~35HU之间,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但壁稍强化;2例上皮病表现为腺内局限性高密度区,边缘欠清晰,与局限性炎性病变难以区分;3例血管瘤中,有1例平扫可见沙粒大小的高密度影,手术结果为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内条状或团状高密度强化影;3例炎性假瘤边缘1例清晰2例欠清晰,CT值接近肿瘤,CTS除显示低密度充盈缺损外,也可见周围组织显影不全,腺体密度不均匀。
图1 腮腺混和瘤,病灶位于浅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
图2 腺淋巴瘤,CTS示边缘清晰的充盈缺损,充盈良好的腺体组织包绕大部分病灶。
图3 腮腺混合瘤伸至咽旁间隙,但与咽侧壁间有一条脂肪间隙,病灶部分坏死,镜下见细胞增生活跃。
  腺内恶性肿瘤 7例,3例为粘液表皮腺癌,2例为混合瘤恶变,腺泡细胞癌1例,高分化鳞癌1例。病灶4例在浅叶,3例在深叶。4例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影,边缘欠清晰,与周围组织粘连,1例伴皮肤凹陷(图4),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低密度区,病理显示为坏死或囊变;3例为类圆形病灶,边缘尚清晰,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尚清晰,病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直径小于3cm(图5)。
图4 19岁女性,病灶呈分叶状,侵犯咬肌及脂肪间隙,伴皮肤凹陷,病理示粘液表皮腺癌。
图5 23岁女性,腮腺浅叶一直径小于3cm边界尚清晰的病灶,其内有低密度坏死灶,病理为腺癌。
  腺外肿瘤 2例颈动脉体瘤及3例神经鞘瘤CT表现为腮腺深部、咽旁间隙软组织块影,边缘清晰,腮腺受压向外移位,深叶与肿块间似可见一低密度脂肪分界线,小病灶密度均匀,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有低密度区,以神经鞘瘤明显且范围大(图6),增强扫描肿块强化,以颈动脉体瘤强化明显,可达血管密度,且见颈动脉内外分叉处角度增大(图7),呈弧形,两动脉间距增大。第二腮裂囊肿2例,位于腮腺深叶下方,下颌角下,囊性病变,CT值0~10HU,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3例NPC淋巴结转移,为咽旁间隙结节状病灶,部分融合,合并鼻咽病变或颅底骨质破坏,腮腺向外移位。
图6 左侧咽旁间隙一混合密度灶,呈环状强化,中央大部分坏死,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晰,病理为神经鞘瘤。
图7 左颈动脉体瘤,位于咽旁间隙,病灶明显强化,达血管密度,颈内外动脉分叉增大。
讨 论  1. 扫描方式的选择  腮腺是脂性腺组织,CT值一般在-20~10HU之间,而肿块常为软组织密度,因此腺内肿块一般平扫即能显示,支持Mc Gahan等[1~3]提出CT轴位平扫作为腮腺区肿块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是我们大多数病例(60/88)选择平扫加增强或直接增强(10/88例),是因为腮腺的密度高于脂肪低于肌肉,而炎症时腮腺组织的密度会增高;此外随年龄增长腺体减少,脂肪增多,腮腺密度减低;而腮腺内各类肿块密度也不尽相同,与平扫比较,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肿块的轮廓及内部密度的变化,使肿瘤及周围某些组织密度不同程度增高,特别是邻近动、静脉的位置可清楚显示,如颈外静脉及面静脉强化可间接显示肿块与面神经的关系,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而周围血管移位方向不同有利于腺内、外肿瘤的鉴别,而增强程度不同有利于腺外颈动脉体瘤与神经鞘瘤的鉴别。CTS检查Rice[4]认为由于正常腮腺密度增高,足以区分正常腮腺与肿块;而Bryan[5]等持否认态度,认为除少数病例外,腮腺造影是不必要的。我们认为,CTS能显示肿块与腺体的关系及周围腺体的充盈情况,有利于鉴别腺内外肿瘤及炎性肿块,但由于造影后高密度的造影剂可人为地使正常解剖变的模糊,对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因此腮腺区肿块宜首选平扫加增强,不能区分腺内外肿瘤及肿瘤与炎性病灶时加CTS。  2. 腮腺区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  本组88例患者92个肿块中,不论良恶性病灶CT均能显示其部位。有84例能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CT也能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翼内外肌、茎突、咽旁间隙及咬肌有无侵犯,并能显示下颌骨及颅底骨质有无破坏,对区别腺内外及良恶性病灶有帮助。此外腮腺深叶的病灶侵犯咽旁间隙时最好加扫CTS,这时周围充盈的正常腺体完全或大部分包绕着肿瘤,而腺外肿瘤仅推移正常充盈的腺体好似部分包绕肿瘤,但是小于病灶弧度的二分之一。有4例病灶临床摸到肿块但CT不能显示其范围,包括2例淋巴上皮病及1例毛细血管及1例静脉畸形,前者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后者为条状或圆形高密度影。  3. 定性诊断价值  Kassel[6]将腮腺肿瘤的CT表现分为三类:①Ⅰ类:圆形,边缘清楚,包以被膜的肿瘤,此型代表复发少的良性肿瘤;②Ⅱ类:轮廓清晰,有包膜的分叶状肿瘤,具有轻度侵袭性,易于复发;③Ⅲ类:边缘不清或侵润性肿块。本组大部分良性肿瘤表现为Ⅰ类,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周围脂肪层清晰;少数呈分叶状,其内密度不均匀,病理表现为囊变或坏死,其内细胞增生活跃,在CT片上难与恶性肿瘤鉴别。而7例恶性肿瘤中有4例表现为Ⅲ类,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侵犯,CTS显示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而另3例轮廓清晰,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晰,局限在腺内,与良性肿瘤难以鉴别,因此本研究显示,当肿瘤明显良恶性时,CT能显示肿瘤的性质,而对发育较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与发育较快、具局部侵蚀性的良性肿瘤在CT上难以鉴别,与其它作者报道相同[7]。  4. 鉴别诊断  腮腺炎症 单纯依赖CT诊断腮腺炎症准确率为75%,但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率上升至90%。大多数病例表现为腺体增大及弥漫性密度增高,少部分也表现为边缘清或不清晰的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接近肿瘤密度,单凭CT难于肿瘤鉴别,这时CTS比单纯CT扫描更具有特异性,炎症时腺体组织显影不全,密度不均匀;肿瘤仅表现为病灶周围腺体受压推移。  腺外肿瘤 这些肿瘤位于咽旁间隙,包括淋巴结转移瘤、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鞘瘤、小涎腺肿瘤、脉管瘤如颈动脉体瘤等。当这些肿瘤足够大时,与外侧腮腺深叶肿瘤不能区分。一般腺外肿瘤与腺体之间常有薄层脂肪间隙相隔,可以区别,除非互相粘连,此时加CTS有利于鉴别诊断,即高密度腮腺与咽旁肿瘤之间有一密度明显减低的透明带[7],如果肿块的后外缘和充满造影剂的腮腺之间存在透明带,肿瘤来自腺外,如果肿瘤中心层面未见透明带,表明肿瘤来自深叶。术前区别咽旁肿瘤与腮腺深叶肿瘤非常重要,以决定手术入路,前者可避开腮腺经颌下切口入路,避免分离或牵拉面神经。  总之,本研究显示CT腮腺扫描特别是CTS可区别腺内外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对肿块定位准确,对手术入路确立有帮助。但有时对良恶性病灶及炎症与肿瘤不易鉴别。
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
参考文献 1 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arotid glandtumors.Br J Radiol,2. 2 McGahan JP,Walter JP,Bernstein P.Evaluation of the parotid gland:Comparision of sialography,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and CT siolography.Radiology,3. 3 Bryan RN,Miller RH,Ferreyro RI,puted tomography of the major salivary glands. AJR,7-557. 4 puterrized tomography with simultaneous sialography inevaluating parotid tumors.Arch Otolaryngol,2. 5 Kassel EE. CT sialography.Part II:Parotid masses.J Otolaryngol Jpn,. 6 俞光岩,邹兆菊.腮腺区肿块CT扫描检查的初步报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7, 22∶156. 7 Som PM,Biller HF. The combined CT sialogram.Radiology,7.
&&&&责任编辑:小雪&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腮腺肿块 顾名思义就是腮腺部位的肿块,正常情况下腮腺体薄而软,在触摸耳屏、下颌角、颧弓构成的三角区时,摸不出腮腺的轮廓。但是腮腺存在肿块时,在此部位可以摸到有肿块,根据肿块的性质不同,有疼痛的、有不痛的,有些人还可伴随发烧等情况。但也有些腮腺肿块可不影响正常生活。异常时可见于腮腺炎、腮腺肿瘤等。&
去医院挂什么科:
发病部位:
有哪些伴随症状:
、、、、、
腮腺肿块&是怎么引起的?
腮腺肿块&如何治疗?
腮腺肿块&吃什么好?
今日坐诊大夫
蒋子栋副主任医师
擅长:眩晕,突聋、耳聋、耳鸣,中耳炎、尤其在小儿腺样体肥大、鼻窦炎...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利胆。用于感冒发...&&
参考价:¥11.00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感...&&
参考价:¥0.00
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瘟病发...&&
参考价:¥18.60
耳鼻喉科&有9位专家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51号
电 话:01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4位专家
地 址:西区: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东区: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内大街8号;南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
电 话:010-
耳鼻喉科&有7位专家
地 址:北京市怀柔区青春路1号
电 话:010-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腮腺肿块可分为哪几类?
腮腺肿块可分为哪几类?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腮腺肿块可分为瘤样病变、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1.瘤样病变腮腺血管瘤:常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肿块柔软、弥漫、进行性增大。紧压后可缩小,低头时增大,抬头后迅速复原,穿刺可抽出血液。鳃裂囊肿:由胚胎鳃裂残余组织形成。位于腮腺区的囊肿为第一鳃裂囊肿,多发生于单侧,穿刺可抽出囊液。鳃裂囊肿可能发生恶变。腮腺囊肿: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囊腔内为涎液。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多见于20~40岁男性,双侧腮腺区为好发部位,可伴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块质地柔韧,患部皮肤搔痒,末梢血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达60%~70%。2.良性肿瘤腮腺混合瘤: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85%以上,肿物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肿块大小不等,表面呈结节状和分叶状,质硬,界限清楚,可活动。腺淋巴瘤:约占腮腺肿瘤的1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为6∶1,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见,多位于腮腺后下极,肿瘤表面光滑,可有消长史。单形性腺瘤:较少见,肿瘤生长缓慢,体积不大,其临床表现与混合瘤相似。3.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肿瘤:以上皮性肿瘤为主,包括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乳头状囊腺癌、腺泡细胞癌、恶性混合瘤、鳞状细胞癌及未分化癌。间液性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包括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块一般生长较快,病程短,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常有局部神经症状,当侵犯面神经时,可有程度不同的面瘫,可发生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远处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为肺、骨和脑。腮腺转移癌:约占腮腺肿瘤的3%。原发灶以眼睑、鼻咽及颊部常见,其他可见于头皮、前额、颞部及上颌窦等。
北京协和医院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4月是本周是本周是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xián xiàn jié shí 2 疾病分类科3 疾病概述是因阻滞,涎液排出不畅,久之裹结成石。以见、颌下或腮部有结石阴影,自觉为主要表现的结石类疾病。又名涎腺结石症。诊断依据:1.涎腺结石多在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多发于颌下腺、,亦可发生于舌下腺。多为单发,亦可多发。3.自觉涎腺处胀满,尤以进食时明显,进食后逐渐。4.患侧涎腺处肿大,触之可有硬实感,病程久、结石大时,可触摸到腺内结石,有明显度。5.若邪毒,可并发涎腺,致使相应涎腺部位红肿触痛,甚至相应的腺管开口处红肿或有溢出。6.X线多显示相应涎腺有结石阴影。
4 疾病描述涎石是因邪气阻滞,涎液排出不畅,久之裹结成石。以X线检查见舌下、颌下或腮部有结石阴影,自觉胀痛为主要表现的结石类疾病。又名涎腺结石症。5 症状体征进食时涎腺胀大及酸胀感,导管口有红肿及脓性分泌物。6 疾病病因涎液排出不畅。7 病理生理涎液排出不畅,久之裹结成石。8 诊断检查诊断1.询问进食时是否有涎腺胀大及酸胀感。观察导管口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2.、X线检查或用细钝头探针检查,以确定有无结石,并其、部位与数目。9 治疗方案1.对细小结石,可服3~5mg,3/d,促其自行排出。2.并发时,给予感染。3.导管结石较大,且位于导管的前、中段者,应从口内纵行剖开导管,摘除结石。4.颌下腺结石不能从口内剖开取石者,应作。10 预后及预防避免。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涎腺结石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23:21:00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腮腺肿大症状起因
腮腺肿大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腮腺肿大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病毒(mumps virus)与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于2~5 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时可保持24h,加热至55~60℃时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该病毒只在人类中发现,但可在猴、鸡胚、羊膜和各种人和猴的组织培养中。猴对本病毒最易感。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有六个基因型,即A~F。我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一个新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异在0.8%~4.5%,氨基酸水平差异在3.5%~12.3%。
  腮腺炎病毒的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应的。S抗体于起病后第7天即出现,并于2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可保持6~12个月,可用补体结合方法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
  V抗体出现较晚,起病2~3周时才能测得,1~2周后达高峰,但存在时间长久,可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和中和抗体法检测,是检测的最好指标,V抗体有保护作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论发病与否都能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感染发病者很少见。
  于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脑脊液、尿或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变异,各毒株间的抗原性均甚接近。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您最近浏览的症状
猜您要查找的疾病是:
腮腺肿大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坏死性涎腺化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