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 双一流 大学 nba2k14最新名单2017 2017

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一周期 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中新网
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一周期 采取认定方式确定
日 02: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刘旭)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昨天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将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而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出台的《实施办法》,则是定位于操作实施性文件。
  根据《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注重统筹改革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大学与学科、效率与公平,在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基础上,主要作出下述几方面改革。一是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及建设条件,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遴选确定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二是开放竞争激发建设活力。不论是中央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同样标准、同等对待,开放竞争,鼓励竞争。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的多元客观评价,不再单独组织申报,避免突击整合、互相挖角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精准支持,突出绩效导向,专项资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对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减小支持力度。
  三是动态管理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四是统筹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文件要求建设高校结合综合改革方案,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对于普遍关注的遴选确定建设高校应具备的条件问题,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回应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根据文件要求,国家在遴选确定建设高校时,应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择优建设的原则,采取专家认定标准、综合认定建设范围的方式,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不再单独组织申报评审。
【编辑:于晓】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部长回应网传“双一流”高校名单:他们想多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定于3月12日(星期日)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上半年将公布&双一流&第一批名单】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应&双一流&高校问题时说,这两年关于&双一流&的故事很多,&其实用一句话说,他们想多了。&陈宝生介绍,&双一流&评选主要有两个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或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单凭985、211的船票上不了双一流的船。&陈宝生表示,此次&双一流&遴选范围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一视同仁,在大学和学科两个学科进行遴选,并邀请第三方进行评选。他透露,最近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委员会,争取上半年完成工作,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专业的名单。(北青报记者孔令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记者: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以来,网络媒体炒作多个版本,比如拟建的学科和高校是什么?还有人担心&双一流&建设会成为&211&和&985&建设的一个翻版,请问&双一流&在建设管理上将有哪些改革措施,消除社会对它的误解?同时大家关注的&双一流&名单大概什么时候对外公布?谢谢。陈宝生:&双一流&是2015年以后,我们国家产生的一个新的词汇,简略语&双一流&。它的知晓面相当广,我注意了一下媒体反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界,局限于高校。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总体方案。前不久,教育部等三部委下发了实施办法,到此为止,&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这两年,关于&双一流&的报道很多,有的网站发布了&双一流&学校和学科名单。还有一种猜测,&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怎么遴选,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刚才大家提到的挖人才,搞包装,想包装上市。&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怎么回避刚才你提到的弊端,消除这些担心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双一流&的遴选范围。我今天明确地讲,&双一流&遴选范围,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只要你认为有这个本事、条件,你就多一点自信。也就是说,我们同等对待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两类遴选,一类叫大学,一类叫学科。二是公平竞争。不能跟过去一样,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搞评估,最后确定谁上,谁下。按照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标准,需要第三方评估,需要专家委员会评估。我讲了四句话,叫做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所谓竞争优选,就是无论是一流学校,还是一流学科,是竞争出来的。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专家评选,就是组建专家委员会,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做,最近几天做完,组建专家委员会主要由一些战略专家组成,由他们根据标准进行评选,这是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就是专家评选之后拿出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步名单,由政府根据服务于国家战略来比选确定。动态筛选,是有周期的,不是终身制、固化的,一个周期完结的时候,如果不行,请让位。原来是终身制,只进不出。新办法是有进有退的,是动态的。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责任编辑:朱家浒 PN054]
责任编辑:朱家浒 PN05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双一流”高校名单已出炉?教育部长的回应亮了-2017全国两会-东方网
> 2017全国两会
“双一流”高校名单已出炉?教育部长的回应亮了
日 10:53&&&来源:
选稿: 蒋云倩
  东方网3月13日消息:昨日,教育部长陈宝生亮相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就义务教育是否延长、校园“毒跑道”、校园欺凌、校园足球工作进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免费教育要量力而为  针对一些地方免费教育延至15年的说法,陈宝生认为,有一些地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这是免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要通过立法解决。比如有些民族地区搞免费教育,这是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如果其他地方搞免费教育,从实际出发,有财力支撑,当地地方党委政府可以考虑。但免费和义务是有区别的,是不是要实行和延续,要看发展,是不是要免费,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量力而为,精准发力,保障公平。  陈宝生说,现在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国情考虑,我们不办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办了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巩固不了,最终会损害教育事业的发展。    “双一流”建设不是985、211的翻版  就“双一流”建设以及网上出现的“双一流”学校名单,陈宝生表示,这两年关于“双一流”的故事很多,“其实用一句话说,他们想多了。”他还称,教育部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将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2017年上半年完成,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有人担心“双一流”建设会成为“211”和“985”建设的一个翻版。陈宝生对此回应:“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    谈凉山“悬崖村”:没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羞愧  谈及四川凉山州“悬崖村”,陈宝生说,教育部专门派出调研组,赴这个地方进行深入调研。悬崖村这个地方的贫困孩子为了求学,爬上爬下,每天在危险中行进,我们感到非常羞愧,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为此,教育部将着力实施“两个转变”: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智,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重点解决贫困地区“控辍保学”、“读书无用论”和教育公平等三大问题。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左一)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回应“毒跑道”:要修订或者新建标准  针对校园“毒跑道”,陈宝生认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此外,也有制度安排方面的缺失,主要是招投标制度问题,以及人才方面的缺失。  陈宝生介绍了三方面解决措施:首先,要修订或者新建标准。对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建筑等方面分别制定标准,今年上半年将按照标准发布的程序进行大范围的适应性调查,程序完成之后对外公布标准并遵照执行。  第二,在制度上作出修改。招投标制度不是按照谁报价低就让谁来中标,而是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  第三,靠落实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责任落实了,才能逐步减少这些事情,责任不能缺失。今后跑道以及相类似的设施,在建设程序上最好是搞“代建制”,谁中标谁代建。建完以后“交钥匙”,交给学校使用就可以了。学校不会搞,就请专业力量来做。  校园欺凌整治后情况大有好转但未根本消除  谈及校园欺凌,陈宝生说,首先区分两个概念,一个叫做校园欺凌,一个叫做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相互带有欺凌,但不是犯罪。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二者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交集。他指出,对于这种校园欺凌,教育部和高法、高检、公安部等单位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两年综合整治以后情况大有好转,但还没有根本消除。  陈宝生表示,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首先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以法来办,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其次是建立机制,在校园内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在校园外建立综合治理机制。最后是要加强教育,加强排查、督导。    校园足球不能一窝蜂、一哄而起搞运动  在回应校园足球工作进度时,陈宝生称,我们已经确认了1.3万个足球特色学校,今年要达到20000个,最终2020年达到4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确定了近70个校园足球特色县,确定了4个改革试验区,这是要扩大覆盖面,就是要普及,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校园足球要有序发展,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一哄而起搞运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  乡村教师难招难留:教师短缺突出表现是“下不去”  针对乡村教师的问题,陈宝生表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乡村教师短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集中表现就是三件事: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教育部在围绕这三个问题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要“下得去”;二是“留得住”;三是“教得好”。比如,为“留得住”乡村教师,全国乡村建了40万套周转房。  陈宝生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计划,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尽可能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还有解决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编制问题,城乡统一编制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流行歌曲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