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讲述自然科学在近代中国讲述传承的句子学术史书籍

基本信息/中国学术史讲话
  作 者: 著出 版 社: 所属丛书:国学书库·哲学类丛 册 数:条 形 码:6 ; 978-7- I S B N : 出版时间: 开 本:23cm 页 数:250定 价:18.8 元
内容简介/中国学术史讲话
  本书是著名学术史家杨东莼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杨先生高屋建瓴,俯瞰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仔细而精谨地梳理出中国学术的源流与变迁:从上古的鬼神术数,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两汉的儒家一统,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鬼晋援道入儒的玄学,宋明援佛入儒的理学,清代补学,近世的西学东渐,今文学的复兴与维新运动,最后至现代的新文化运动,为读者略述出一幅清晰而全面的中国学术脉络图。
本书目录/中国学术史讲话
  第一讲学术思想的萌芽
  一、概论
  二、鬼神
  三、术数
  四、天
  五、祖
  六、《洪范》
  第二讲学术思想的解放与分野
  一、概论
  二、学术思想的解放
  三、老子
  四、孔子
  五、墨子
  六、孟子
  七、稷下派及其他
  八、庄子
  九、荀了
  十、韩非
  十一、文艺文学及其他
  第三讲学术思想的混合与儒家的独尊
  一、概论
  二、《吕氏春秋》
  三、李斯
  四、陆贾与贾谊
  五、黄老之学
  六、《淮南子》
  七、董仲舒
  八、司马迁
  九、刘向刘歆
  十、王充
  十一、郑玄
  十二、经学
  第四讲道教的兴起及其变革
  一、概论
  二、道教的开创
  三、魏伯阳与葛洪
  四、道教的完成
  五、首都的分派
  第五讲自然主义的特盛
  一、概论
  二、代表这时代思潮的
  三、介的何晏、王弼
  四、阮籍
  五、陶渊明
  六、葛洪
  七、反对清谈的范甯与傅玄
  八、经学及其他
  第六讲佛教的输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
  一、概论
  二、佛教的输入
  三、诸宗的教义
  四、佛教在中国学术上的影响
  五、儒佛道三教之争
  第七讲理学未兴前学术思想界的倾向
  第八讲儒学的大转变——理学
  第九讲西学东渐
  第十讲朴学
  第十一讲今文学与维新运动
  第十二讲新文化运动
作者介绍/中国学术史讲话
  杨东莼()哲学家、史学家。原名岂匏。长沙府醴陵人,早年就读于长沙长郡中学,并任该校教员。1919年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3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赴日本留学,从事著译。1930年回国,投入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此后历任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广西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等校校长,曾长期在中共领导下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在北京病逝。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32:23
贡献光荣榜关于历史的书籍
关于历史的书籍
范文一: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原文地址: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
范文二: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上册)作者 : 曹昇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下册)作者 : 曹昇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雍正王朝作者 : 二月河/劉和平/羅強烈出版社 : 天地圖書已在购书单中国大历史作者 : [美] 黄仁宇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已在购书单万历十五年作者 : [美] 黄仁宇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已在购书单全球通史作者 : [美]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明朝那些事儿(1-9)作者 : 当年明月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大秦帝国作者 : 孙皓晖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德川家康》作者 : 山冈庄八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已在购书单康熙大帝(共四册)作者 : 二月河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乾隆皇帝(全六册)作者 : 二月河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曾国藩(上中下)作者 : 唐浩明《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清史稿》对世界历史的简单通俗的叙述。不完全准确,但是了解世界历史很好的入门读物。为我的世界历史观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基础。着重叙述文明的变迁和进步,对于经济和文化写得比较多,而不是重点讲历史大事件。也是世界史很好的基础读物。了解现代人在十万年前起源于非洲,以及他们迁徙的途径,对于人种和民族的了解非常重要。公元前50年前后的欧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点。罗马共和国处于鼎盛阶段。高卢南部,西班牙属于罗马的行省,这些地区在逐步罗马化。居住在高卢的打量凯尔特人部落受到罗马的压迫和统治;东北部的日尔曼人正逐步崛起,已经有日尔曼部族开始迁入高卢。如果不了解欧洲的历史,要理解现代文明是有困难的。
范文三:(一)历史系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2.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3.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4. 吴思:《潜规则》和《血酬定律》5.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五册)6. 毛泽东:《毛泽东自述》7. 张国焘:《我的回忆》8. 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9.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10.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11.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3. 甘地:《甘地自传》14. 巴金:《随想录》15.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16.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17.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18. 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三卷)19.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美国社会实录》(四卷)20. 乔治·奥威尔:《1984》21.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22.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23. 罗伊·亚历山大罗维奇·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24.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25.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26. 张正隆:《雪白,血红》27. 韩丁:《翻身》28. 张炜:《古船》29. 柏扬:《丑陋的中国人》30. 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三、四)31. 龙应台:《野火集》32. 龙应台:《大江大海》33. 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34.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35.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36. 方军:《我认识的鬼子兵》37. 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38. 杨美红:《罂粟花红——我在缅共十五年》39. 马继森:《外交部文革纪实》40. 倪创辉:《十年中越战争》41. 沈志华、杨奎松等:《中苏关系史纲》42.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43.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44.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45. 韦君宜:《思痛录》46. 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47. 杨显慧:《夹边沟纪事》48. 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49. 赵家梁:《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50.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51. 吴冷西:《十年论战》52. 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53. 逄先知:《毛泽东传()》5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55.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56. Jung Chang and Jon Halliday,Mao:the Unknow Story57. 肖延中:《巨人的诞生》58. 冯亦代:《悔余日记》59. 李辉:《一纸苍凉——杜高档案》60. 林牧:《烛尽梦犹虚——胡耀邦助手林牧回忆录》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孔子:《论语》余冠英:《诗经选译》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二)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列宁:《国家与革命》7.《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8.《毛泽东选集》(1-5卷)9.柯伟亚:《怀柔远人:马嗄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1. 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1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3.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14.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15.佐藤公彦:《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1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7.周策纵:《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18.余英时:《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1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20.周锡瑞:《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21.陈志让:《军绅政权》22.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23.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24.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2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26.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27.魏斐德:《上海警察》28.裴宜理:《上海罢工》29.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 :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30.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的道路》31.陈永发:《延安的阴影》32.高浦棠等:《延安抢救运动始末》33.何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上、下)34.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36.柯博文:《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37.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3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39.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40.胡素珊:《中国的内战》4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42.费孝通:《乡土中国》43.费孝通:《江村农民的生活及其变迁》44.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的经济研究》45.黄宗智:《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年》46. Chen Yongfa,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m and Central China, 1937 – 194547.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48.费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49. 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Edited,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50.胡治安:《统战秘辛——我所认识的民主人士》51.钱理群:《拒绝遗忘——一九五七年学研究笔记》52.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下)53.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54.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ume355.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56.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57.高树华等:《内蒙文革风雷》58.宋永毅等:《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下)5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60.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61.程映红:《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62. 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 The Sino-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 63.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64.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65.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66.于风政:《改造》67.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68.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69.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70.张柏春等:《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现代史硕士生必读书目: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博士生推荐阅读书目:1.司马迁:《史记》2.司马光:《资治通鉴》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4.《列宁选集》(1-4卷)5.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6.《毛泽东文集》(1-8卷)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卷)8.《毛泽东思想万岁》9.《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10.《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毛泽东1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2.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13.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1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5.王迪:《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6.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17.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18.汤因比:《历史研究》19.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20.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21.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22.汉娜·阿仑特:《极权主义的起源》23.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24.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25. Linda Weiss:《国家的神话》26.卜正民:《民族的构建》2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8.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29.基辛格:《大外交》30.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31.威廉·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3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33.苏珊·邓恩―《姐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34.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3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36.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37.戴维·毕瑟姆:《官僚制》38.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39.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40.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下)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42.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43. Edward Shils:《知识分子与当权者》44.魏承思:《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45.余英时:《中国思想的现代诠释》4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7.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48.刘梦溪:《传统的误读》49.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50.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51.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52.钱端升:《民国政制史》53.斯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5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55.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政治研究》56.李世众:《晚清绅士与地方政府》57.张研、牛贯杰:《晚清中国统治格局研究》58.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通史》59.翁礼华:《财政、赋税、官吏、奉禄》60.张仲礼:《中国绅士》6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62.莫里斯·弗里曼:《中国社会的家庭与亲属关系》63.黄宗智的《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6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6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年的华北农村》66.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67.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6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69.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7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
范文四: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八册),中华书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4.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5.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6.刘起釪:《古史续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8.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9.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12.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3.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4.韩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15.孟森:《明清史讲义》(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16.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17.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上下),人民出版社年。18.[美]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1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20.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21.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2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23.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四卷),中华书局1991年。24.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25.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26.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27.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年。28.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29.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30.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31.军事科学院:《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年。32.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下),中华书局1984年。33.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年。34.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35.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36.[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8年。3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8.[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39.[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40.[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凤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4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42.[英]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43.[法]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44.[美]汤普逊著,徐家玲等译:《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45.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46.马克垚:《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47.[比]皮雷纳著,陈国毝译:《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5年。48.[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8年。49.[美]萨拜因著,刘山译:《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50.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51.[德]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 **********************************************************************52.[美]帕尔默、科尔顿著,孙福生等译:《近现代世界史》(三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53.[美]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年。54.[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55.[法]米歇尔·博德,吴艾美等译:《资本主义史》,东方出版社1986年。5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58.李植枬主编:《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9.[美]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等著,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60.[日]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61.[东德]维纳·洛赫著,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译:《德国史》(三卷),三联书店1976年。62.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3.[英]温斯顿·丘吉尔著,薛力敏、林林译:《英语国家史略》,新华出版社1985年。64.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65.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66.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67.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年版68.[德]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69.[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上下),商务印书馆1962年。70.[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71.[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72.[法]勒高夫等著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73.[美]罗宾逊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74.[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75.[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76.刘知幾著,张振珮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77.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下),中华书局1985年。78.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7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0.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81.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2.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83.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84.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85.
蒋元卿:《校雠学史》,黄山书社1985年重印本。86.
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87.中国科学院:《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4年。88.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89.&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90.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范文五: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一 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中华书局,1983年新一版。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郭沫若等《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中国史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尚钺《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二 断代史(一) 先秦史林耀华《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三联书店,1994年。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顾德融、朱胜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杨宽《 编年》,上海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董作宾《殷历谱》,史研究院史语所专刊,1945年;胡厚宣《甲骨学殷商史论丛》(初、二、三、四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闻一多《神话与诗》、《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选刊》本,古籍出版社,1956年。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集》(一二三集),中华书局,年。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影印)、《古史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史语所单刊,1940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二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夏鼐《夏鼐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中国考古学论集》,三联书店,1999年。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二) 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钱穆《秦汉史》,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中研院史语所专刊;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齐鲁书社,年。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劳干《劳干学术文存》,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高务印书馆,2001年。徐复观《汉代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毓铨《莱芜集》,中华书局,1983年。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贺昌群《贺昌群史学论著选》,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邢义田《秦治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科出版社;(三) 魏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1982年新一版。唐长孺《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魏晋南北朝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年;《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山居存稿》,中华书局,年。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周一良《魏晋南北朝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魏晋南北朝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缪铖《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冰茧斋丛稿》(上海古籍);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田馀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民国丛书》本。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四)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研院史语所专刊;郁贤皓《唐代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傅璇琮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稿》,中华书局,1986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科出版社;(五) 宋辽金元史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韩儒林主编《元代史》,人民出版社;周良霄《元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夏崇歧《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傅乐烁《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冯家升《冯家升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王静如《西夏研究》一辑、二辑、三辑,中研院史语所单刊之8、11、13。邵循正《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萧启庆《元史》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陈垣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剑桥中国辽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六) 明清史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南炳文、汤纲《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校订本。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新一版。谢国桢《南明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明末农民起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孟森《满洲开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孟森《明元清系通纪》,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王戎笙负责《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年。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岳麓书社,1987年。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民出版社,1989年。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汉译本),三联书店,2000年。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收入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中华书局,年。郑天挺《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年。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王钟翰《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清史续考》(华世出版社)、《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汉译本),三联书店,2001年。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
范文六:[历史书籍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 21:11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历史书籍读后感。…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09:23|这个是你写的啊,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 16:46|回复微笑之love:不是,在知道里找的,就当是我的历史作业额,读后感有着落了[历史书籍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 21:11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历史书籍读后感。…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09:23|这个是你写的啊,读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 16:46|回复微笑之love:不是,在知道里找的,就当是我的历史作业额,读后感有着落了
范文七:我们心中的历史是一部泾渭分明的文明史,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治武功,大兴土木,写满了渐次更替的朝代,外加诸多帝王的暴政和反抗暴政的光辉的农民起义。这几乎是我们从小到大在教课书上学到的历史图景。近来在《读书》、《随笔》等刊物上读到关于历史方面的文章后,恍然有悟。发现历史并不全像我们平常所学、心中所有。在教科书上赫赫功绩的秦皇汉武,原来就是那个焚书坑儒、“宫刑”司马迁的秦皇汉武。历代农民起义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历史上的那把龙椅依然高高摆在那里,只不过龙椅上的主人换来换去而已,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以往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挺可怜,一夺到手就觉得是宝贝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习惯于分门别类的把简化了的历史事实像开中药铺似的一一列出。我们的教科书是缺少细节的大历史。我们教科书中的“人”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规范化了的标签、符号,成了一个个的物。没有细节的历史是“无人”的历史,历史人物的单面性,使我们失去了思考、把捉历史丰富性的能力,我们实际上没有真正地面对过历史。我们学习历史,熟悉历史,是为了充盈于我们今天的生存,使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审度今天与明天、现实与未来,让历史赋予我们今天的生活以及意义,我们在历史中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恰恰我们的历史教育更多地让我们拥有的只是历史的知识,不会在历史中“看”、“听”“思”。心中无历史的我们自然也难以懂得怎样去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绝不是照搬历史,照搬历史恰恰是实用主义的对待历史,是不尊重历史,相反,尊重历史是要我们反思、批判、借鉴、继承、创造的基础上,不去重蹈历史的覆辙。如果不会“看”、“听”“思”历史,又如何知道我们是在重复历史还是在创造历史呢?尊重历史是让我们在正视历史的前提下,把握历史发展的深层脉络,面向未来,创造性开拓历史的新篇章。不尊重历史,不正视历史,我们的创造便可能失去它的根本依据,它又能向前走多远?今天,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人们生活得不错,不过我们就这样满足现状了吗?对事实一味盲目无知、虚幻不实吗?如果我们仍然这样,我们会面临一个怎样的后果?我们要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之上去反省历史,进而反省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和政治状况。今天和过去一样,最疯狂的事仍然有可能发生,历史之光照亮了现在,它不但告诉我们一去不返的往事,更指出过去发生而今仍存在的事情。联邦德国总理波兰特70年代造访波兰,在凭吊二战期间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的陵墓时,面对几百万亡灵和整个世界,在众目睽睽之下跪下了那永恒的一跪。二战屠杀也许与他们这一拨人并无直接关系,但那是他们心中的历史,他们心中有历史,他们要对心中的历史承担责任,唯其如此,他们才可能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承担责任,我们常常责备日本人有意无意地遮掩、抹杀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可是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对于过去,我们自己又记得多少呢?与其把希望寄托于他人的良心发现,不如更多地面对自己,面对我们的历史。如此说来,如果我们的历史教育既不能让我们理解历史,又不能让我们面对历史,那么,我们的历史教育何为?
范文八: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书中的故事也是久久流传,不仅是这样,它的每一个故事中如果你细细的读,你会发现好多的道理。那么《三国演义》一书中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在这个寒假,我就借着这个理由,勾起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顾茅庐不仅是个成语,还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刘备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关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故事的过程,说明了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比如:商汤任用伊尹等人作为大臣,商朝很快强大起来。还有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国力才逐步强大。这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表现。
不仅是这个道理,三顾茅庐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刘备就是这样,一次去了没有找到诸葛亮,第二次去还是没有,可他的心向着国家富强,又第三次去了诸葛亮家,在第三次终于请到了。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心想着蜀国的未来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在学习上所缺少的吗?如果我们在学习上再用一点耐心和努力,我相信没有我们不能面对的学习难关,就没有在学习上的那一声声叹气。
在这个寒假,读的历史书籍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读书的兴趣,我会继续从书籍中发现在生活中发现不了的东西。
篇二:史记读后感
这个寒假 我 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 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 的文字 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 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 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 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 正是她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 ,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 ,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 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 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 人责任 所在吧?
篇三: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读后感
中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国度,它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饱受着世间最多的苦难。迄今,它依然屹立在这片神州大地,养育并祝福着后世的子孙们。读了袁腾飞的这本书后,我再一次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深感自豪!在书中,让我们看到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那样悠远的传奇;是皇帝怒伐蚩尤,神农甘尝百草的仁义;是西周征讨朝歌那剑锋所指,兵戈如潮;是春秋战国灿若群星的百家争鸣;是始皇一统天下后那抚剑背影 的山河永寂,是汉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征途中冷月寒洲下的漠漠广寒;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烽火连天的长江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那流金的秦淮河。书中为我们呈现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仿佛是一匹素雅绵长的蜀锦,编织着它的瑰丽荣华,又好似一卷缓缓铺开的水墨丹青,诉说着它的含蓄和深邃。历史有趣吗?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粉饰;也有人说历史永远是成功者的自传,失败者的真相早已湮灭在尘烟中。但是我想,真实永远不会被谎言所遮掩,历史的车辙碾过,总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去发掘。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中,作者把深刻的思考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告诉我们其实历史并不枯燥,发掘历史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但能了解那些繁华盛世背后的仁君英主,解读那些黑暗年代以死报国的济世名臣,还让我们明白是什么让他们变得睿智而又无畏,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想到如果是自己,在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舞台剧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历史已经成为过眼云烟,那些英雄的血脉和精神却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正如书中所说,曾经强大的民族,将永远不会沉沦。那么,今天我们将如何继承过去,又如何开创未来呢?
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古人告诉我们,读书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许这样的宏图伟业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是为往圣继绝学,是我们现在就能做到的。当我们学习托福雅思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看看四书五经;学钢琴素描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的古筝和国画。这样,当你和同学、同事聊天时,别人才会感到你是一个有素养有内涵的人;而在和外国人交谈的时候,也不会为对自己国家认知的匮乏而感到窘迫。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读史才能明今,修身才能证道,让我们做一个能够继往开来的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值得骄傲的中国人吧!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青史留名,让你的子子孙孙也会在书中看到你的名字。
篇四:时间简史读后感
浩瀚的宇宙空间,神秘的微观世界都是散放着那么迷人的色彩,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使我不得不遐思,若干世纪后的人类科技到了何种程度,生物进化到了何种地步,时空旅行者能否从漫画中一跃而出?
这些好奇使我不得不想要一探究竟,无意之中,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其貌不扬,但凑近一看,黑底上赫然写着四个字“时间简史”!我如获至宝,它的鼎鼎大名早已耳闻,只是一直没有中文版本出版,只能苦苦叹息,但不知何时这本书悄悄走上了书架,我赶紧买来读了读。
初读此书,不得不赞叹史蒂芬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章节莫过于时间旅行。比如这一段:
再重复一下,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相关的,一个和逆时旅行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你能否进行得比光还快,这一点也许不会使你惊讶。很容易看出,时间旅行意味着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后阶段做逆时旅行,就能够使你的整个旅行,在你希望的时间内完成,而这样你就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行进!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倒过来也是成立的,如果你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前进,你也就能够逆时旅行。其中一者成立而另一种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无可挑剔的逻辑在字里行间展露锋芒,无死角的思维在史蒂芬的笔下尽情跃动,让人无法相信这本书竟然是由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的残疾人霍金教授写出的呢?
没错,作者虽然几乎全身残疾,但在思想和学的领域上,着实是一名伟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交给别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的书。
我深深地了解到了科学上有许多重大的进展都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们不盲目地追求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提出自己的理论,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当今社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对开阔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我们绝不因此满足,让这些好处成为绊住我们探索发现的脚步的锁链,而是要仍要保持前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盲目相信现有知识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科技事业,为人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篇五:毛泽东读后感
《毛泽东》一书读后感我爸爸常常对我说: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大串联”时在北京亲眼看见了毛泽东。我虽然没有见过毛泽东,但是毛泽东这一光辉名字,从我上小学识字的第一天起,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前几天,我买到一本中外名人故事从书——《毛泽东》,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全书。夜里,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我跋山涉水寻找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我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我激动地对他老人家说:“敬爱的毛主席,我一定向您学习,学习您刻苦学习的精神,,,,”
是的,《毛泽东》这本书中最感人的是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书中生动地记叙了这方面许多感人的片断:
毛泽东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他认为应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发奋学习。毛泽东在学习上一贯刻苦、勤奋,在青少年时代,每天清晨,同学们还未起床,他就借着熹微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夜深人静,同学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常常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书籍是毛泽东的终身朋友,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前几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写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可怜”两字,老师上课时解释过,我当时不注意听,没弄懂。过后,我想问老师,但怕老师批评我上课不注意听讲;我想问同学,又怕同学笑我这个当班长的这也不懂。于是就“不懂装懂”,闷在心里。后来考试,正好考这两个字的解释,我解答为“可惜”,闹出一场笑话。这件事我对谁也不敢说。
范文九:历史书籍的作文一:历史书籍读后感(680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这段波澜壮阔的开场白。没错他就是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所看的第一部有关历史的小说。从此,自从我读了这本书,我便对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可以更准确更具体的了解三国,我买回了一本《三国志》看了起来。《三国志》是由西晋的陈寿而成,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史学名著。与《汉书》、《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分《纪》和《传》两种记载方式。《纪》用编年的方式记载了许多三国时期的大事。而《传》则记载了人物的事迹,记录略为详细。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最受益非浅的要数是赤壁之战了。孙刘联合军仅三万人却使曹操的七十万大军付之一炬。大家一定认为这一战的功劳全在孙刘的二位军师——周瑜,诸葛亮上吧!非也!读了书后我觉得导致失利的关键人物还是曹操!曹操仗着自己人多就过于轻敌。出战时又犯兵家大忌,士兵多感伤寒,战前就死伤惨重,可谓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而这一时的糊涂却成了导致曹军大败的原因。然而我也十分钦佩曹操,在经历如此大的失败之后他竟然毫不丧气,而是重整兵马,恢复士气,准备复仇。同样这场经典大战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骄兵必败!”但是从曹操身上我明白了一更重要的道理:“失败了不要紧,就看你能不能重新站起来,这才是成功的关键”。一本三国,回顾历史沧桑;一本三国可以读出许许多多,有人恨曹操,而有人则钦佩曹操,每个人眼里都有一本不同的三国;一本三国,读出人生百味,让我从中悟出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历史书籍的作文二:近代史书籍读后感(908字)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历史书籍的作文三:读历史书籍读后感(887字)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沉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的评论大多是溢美之词,如五月槐花,香气飘飘。当然,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举一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这些政策时隔20XX余年仍被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在各界人士关注《品三国》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说这纯粹是学者明星的效应,但我认为《品三国》在演绎着一个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个人都参透真理,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懂一点真理,从这一点来看,《品三国》做出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品三国》延续了三国的精彩,三国的璀璨,三国的传奇!历史书籍的作文四:历史书籍读后感(1403字)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历史书籍的作文五:历史书籍读后感(1050字)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历史书籍读后感。…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范文十: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其中:1.公共课30学分2.专业必修课51学分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课均要求4学分)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 等)6学分一,公共课课程名称
学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3思想品德修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邓小平理论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共30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三 ,全校通选课
共16学分四,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
8中国古代史专题
2中国近代史专题
2中国现代史专题
2中国政治史专题
2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考古学通论
3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外比较城市史
2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中国古代社会史
2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中国古代经济史
2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中国古代军事史
2中国古代婚姻史
2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中国科举制度史
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中国古代民族史
2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简牍学概论
2三国志选读
2资治通鉴选读
2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2北京城市历史与文化
2先秦史专题
2秦汉史专题
2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隋唐史专题
2宋辽金史专题
2晚清史专题
2明清经济与社会
2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
2中国近代经济史
2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
2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专题
2中国近代社会史
3中国现代社会史
3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
2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述评
2中国近代思想史
2中国现代文化史
2中国近代军事史
2二十世纪中国军事史
2中国现代经济史
2辛亥革命史
2军阀政治史
2抗日战争史
2中华民国史专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2台湾百年史
2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现代中国人物专题
2港督与香港现代化
2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中国绘画史
2中国财政史、外国财政史、税制史、公债史,以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理财思想的财政思想史《《经史百家杂钞》》 曾国藩立著作三国演义与传统文化溯源研究《史记》《汉书》毛泽东品国学战争论 五轮书,孙子兵法,东亚近代经济的形成于发展(中村哲与王玉茹) 东亚近代经济的形成于发展(中村哲与王玉茹)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大棋局—中国城市发展大战略作者丁晓宇著出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芳律师财富传承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