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发明十项发明只列项曰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爱迪生的发明有什么
爱迪生的发明有什么
学习啦【历史知识大全】 编辑:玉玲
  一代发明天才爱迪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爱迪生发明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爱迪生发明了什么
  爱迪生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
  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著名的天才之一,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其中爱迪生的四大发明: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宣布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振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蜡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录下了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的毛像雪一样白&,这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从此之后的100多年里,人类记录声音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以锡箔制滚筒,钢针播放,导致每个滚筒只能播放几次即耗损,到后来的电唱机、音频盒式磁带,再到激光唱片 CD,DVD&&我们已经步入了多媒体的影音时代。
  爱迪生在门洛公园的第一个伟大发明就是锡箔筒式留声机。当时,他正在努力提高发报机的工作效率,突然他发现,当机器在高速运转时,发报机的带子会发出一种类似于人说话的噪音。这个发现使他感到非常好奇,并想知道是否能够录制一段电话音讯。于是,他开始对听筒上的振动膜进行实验,并在膜上接上一根针。他推理认为,这根针可以通过扎纸带进行音讯录制。后来,他又尝试了用铁笔在锡纸筒上扎针,结果惊奇地发现,居然回放出一段录制的短音讯&&玛丽有一只小羊羔&。
  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一个标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在圆筒上而不是圆盘上播放声音。这种机器有两根针:一根是用来录音,另一根是用来录音重放。当你在话筒中说话时,你嗓音的振动将被录音针刻纹于圆筒上。这种筒式留声机就是第一台可以录制并重放声音的机器,这个发明震惊了世界,让爱迪生一夜之间在全球名声大震。
  世人们普遍认为爱迪生是在日正式完成了首个留声机的模型制作,然而,真正的模型制作工作应该是到同年的11月或12月才完成的,因为他是在12月24日才进行专利申请的。之后,他带着锡箔筒式留声机环游了全国,途中还于1878年4月应邀到白宫向拉塞福德&海斯总统展示他的发明。
  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销售他的最新发明。此外,他还扩展了留声机的其它用法,例如:写信和听写、盲人速记本、家庭录音 (记录家庭成员各自的声音)、八音盒和玩具,报时钟以及与电话连接用作留言机。
  托马斯&爱迪生对电影的兴趣始于1888年,后来,在摄影先驱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于同年 2月造访了他的实验室后,他才真正受到刺激,决心着手研究发明一台电影摄影机。当时迈布里奇提议与爱迪生合作,将其此前发明的&动物实验镜&与爱迪生的留声机结合起来。尽管提议非常诱人,但爱迪生还是决心不参与合伙,可能他已经意识到&动物实验镜&并非一个实用而有效的动作录制方法。为了保护自己未来的发明,1888年 10月17日,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一个申请,描述了自己的想法&要发明一个&跟耳朵听留声机差不多的用眼睛看的机器&,即录制并重放动作对象,他称其为&活动电影放映机&。
  爱迪生的首个获得版权的电影录制了他的雇员佛瑞德&奥特假装打喷嚏的过程。然而,爱迪生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取得电影所需的优质胶片。1893年,伊斯门&柯达开始提供电影胶片,这使得爱迪生得以加速新电影的生产。他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电影生产工作室,工作室的屋顶是活动的,可以在白天打开让日光进入。事实上,整个工作室都采用了这种活动建筑,以便随时与日光射入的方向保持一致。
  法朗西斯&简金斯和托马斯&阿玛特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种机器被称之为&老式放映机&。他们要求爱迪生提供电影,然后以爱迪生的名字加工生产放映机。最后,爱迪生公司研制出了自己的放映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放映视镜&,之后&老式放映机&就下市了。日,第一部电影在美国纽约的电影院与观众们见面。
  托马斯&爱迪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用的白炽电灯的研发。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爱迪生并不是&发明&了灯泡,而是改进了50年前就已经有的一个有关灯泡的想法。1879年,爱迪生使用更弱的电流,一根碳丝和一个改良的真空球体,制造出了一只质量可靠且发光时间长的灯泡。使用电子照明的想法并不新鲜了,许多人都曾经为这个理念进行过试验,甚至研制出了各种使用电子照明的形式,然而,在爱迪生发明灯泡以前却从未有过适合家庭用的实用照明形式。因此,爱迪生的成就并不仅仅是发明了一只白炽电灯,还是一套电子照明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实用、安全和经济的白炽电灯所需的所有要素。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研究,爱迪生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研制出了一只可以持续发光13个半小时的白炽灯泡。
  在灯泡的发明过程中还发生了其它一些有趣的事情:就在众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找到合适的灯丝时,爱迪生却在重点创造电灯实际应用所需的7个系统要素,以替代当时十分普及的煤气灯。
  拓展:发明和创业
  第一桶金
  1870年,爱迪生把普用印刷机的专利权售给 华尔街一家公司,让经理自己出个价钱,本想索价几千美元就够了,那位经理居然给了爱迪生四万美元。爱迪生得到四万美元后,在 新泽西州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
  1873年,爱迪生投入到同步发报机的研究中。
  1874年12月,同步发报机的研究工作接近尾声,西方联合公司答应付给爱迪生5000美元,并出价2.5万美元购其专利,每天还付给他233美元,作为使用这种设备的每条线路费用,但是西方联合公司未能践约,最终 杰伊&古尔德以30000美元收购了同步发报机的专利,使爱迪生渡过了难关。
  1875年底,爱迪生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的出世,觉得家里的空间显得过于狭窄,纽瓦克工厂所处的狭窄灰暗的街道、喧闹的环境也影响研究人员的工作情绪,爱迪生终于下定搬迁的决心。
  1876年初,爱迪生一家迁至新泽西州的 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一所实验室。
  留声机出世
  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 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机,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不久便开办了电话公司。爱迪生和贝尔两家敌对的公司在伦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在改良电话机的过 程中,发现传话筒里的膜板,随话声而震动,他找了一根针,竖立在膜板上,用手轻轻按着上端,然后对膜板讲话,声音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相应产生不同变化的颤动,爱迪生为此画出草图让助手制作出机器,再经过多次改造,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
  研究电灯
  1878年9月,爱迪生开始研究 电灯,但由于爱迪生经济问题不得不寻找经济资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为实验提供经济资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几个股东,他们愿意出钱资助爱迪生研究电灯。但爱迪生屡屡失败,很快用完了五万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东的信念开始摇动,爱迪生苦苦劝诱,股东们决定再拿五万美元资助爱迪生。
  日,电灯研制成功,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连续用了45个小时之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 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 电子管。
  重重波折
  1884年,爱迪生申请&爱迪生效应&的专利,但他并未进行下一步研究。 尼古拉&特斯拉带着雇主查尔斯&巴奇勒的推荐函 来到纽约,去爱迪生的实验室求职,爱迪生即刻雇佣了特斯拉,安排他在爱迪生机械公司工作。特斯拉开始为爱迪生进行简单的电器设计,他进步很快,帮公司解决了许多难题。但特斯拉认为向用户供电,交流电应该比直流电更好,并表示自已可以制造 交流发电机,不过爱迪生不同意特斯拉的观点,他认为直流电比交流电好而且更安全。
  1885年,特斯拉提出可以重新设计爱迪生公司里的无效的 直流发电机,爱迪生答应了并且表示如果能做出来,就给特斯拉五万美元。结果特斯拉成功之后,爱迪生说只是开了个&美国式玩笑&。
  1886年,特斯拉因与爱迪生科学理念上的分歧和他的处处阻挠而辞职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并且自己创建了&特斯拉电灯与电气制造公司&开始研究交流电,而爱迪生的公司是靠 直流电经营,因此特斯拉成为爱迪生最大的竞争对手。
  1887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利用留声机技术盈利,当时的留声机可以把声音录制在蜡筒上,然而,蜡筒很难实现量产因此销售受到了限制,为了改善不足,爱迪生留声机公司的竞争对手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设计并出售了一种更为轻巧的唱片,而且生产速度比蜡筒更快。
  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这得益于当时产生的连续底片技术,爱迪生从 乔治&伊斯曼手中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实验室的助手进行研究。
  1889年,在 巴黎世博会的机械展厅内,最受欢迎的是爱迪生的发明作品展台,人们为了聆听留声机而排了很久的队,而白炽灯在其中也很突出,在这次世博会中,爱迪生看到法国摄影家 艾蒂安&朱尔&马雷发明的一种连续显示照片的装置,还有乔治&伊斯曼发明的新型感光胶片,爱迪生就利用 视觉暂留现象,开始研究电影机。
  日,爱迪生第一次在实验室展示并公开放映 活动电影放映机技术,这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而制成的。
  因为交流电更适合远距离传输,比直流电更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利润更大成本更低,爱迪生电气公司渐渐丧失市场份额,财务状况也急剧恶化。1892年,在美国&金融巨头& 摩根的主导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姆&逊休士顿电力公司合并,去掉了&爱迪生&,成为& 通用电气公司&,爱迪生黯然出局。
  公司合并后,爱迪生转而采矿,他花钱在新泽西州买了上万英亩的低品位铁矿,发明了巨型的机器碾碎矿石。爱迪生采用新的选矿法,不仅铁矿质量比旧式机械生产的要好,而且售价低了许多。他乐观地估计:不出七八年,就可以每年生产出价值1000万&1200万美元的矿石,净赚三百万美元。
  但不幸的是,1898年, 明尼苏达州发现了很大的铁矿,铁矿不仅品位高,分布广,而且可以露天采掘,成本低廉,铁矿石的价格陡降了三分之一,这样爱迪生就不得不亏本生产,两百万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51岁的爱迪生不但耗尽了全部财产,而且还负了很多的债。
  采矿事业失 败了,爱迪生又转向水泥业&&他从矿场运来了石灰石,利用开采铁矿时粉碎矿石的机器粉碎。与其他水泥厂相比,爱迪生的水泥厂最大特点莫过于全面采用机械动力装置,他的水泥厂收获利润很高,1905年,该水泥厂成为全美五大水泥厂之一,而且爱迪生开采铁矿所负下的债不出三年全部还清了。
  发电机可以提供充足的电能,但发电机不便于携带,这是它的美中不足,而 蓄电池和发电机比起来很轻便,但只能使用短暂时间,因此爱迪生决心研制新型的蓄电池。1900年,爱迪生开始着手蓄电池的研究。
  1902年,爱迪生发明了&镍铁碱性蓄电池&,这种蓄电池是用 镍、 铁和 碱溶液制成的,他用铁镍碱性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每充一次电,行程可达100英里。
  1903年,爱迪生的 公司摄制了第一部电影《火车大劫案》 。
  1904年,爱迪生开始在新泽西的银湖出售新型蓄电池,很快蓄电池便投产了而且销路不错,但不久后用户们发现了这种蓄电池的几个严重问题&&在车辆行驶时,电池中的化学液体会流出来;许多蓄电池还出现了典礼衰减状况。因此爱迪生立刻把工厂关闭并停产蓄电池,并寻找蓄电池漏电的根源。
  1909年,爱迪生终于研制出性能更加良好的蓄电池。
  日,爱迪生向公众宣布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合二为一的发明&& 有声电影。
  1915年,爱迪生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和& 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1917年1月,爱迪生受海军部长 约瑟夫斯&丹尼尔斯之邀,研究美国如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应作何计划和借助何种发明来作战。因此,爱迪生把自己的事务全部托付给了自己的副手和同事,并停止自己正在进行的其他实验工作,致力于研讨作战计划和研制打仗需要的一些发明,历时两年之久。
  尽管爱迪生在1913年也开始注重唱片生产,爱迪生还是仍然大力推广蜡筒产品,这个&致命决策&导致了他在录音方面的失败&&1929年,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倒闭。
本文已影响 人
[爱迪生的发明有什么]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359人看了觉得好
190人看了觉得好
【历史知识大全】图文推荐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神话是如何制造的_网易科技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神话是如何制造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不计其数的报道和书籍都记载说“爱迪生在这一天发明了电灯”,而且这个故事从此进入很多国家的课本,成为普通人的历史常识。不过爱迪生当时发明的这种灯,属于白炽灯类,现在已经被世界很多国家渐渐淘汰。课本插图,聪明的少年爱迪生。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实际上早在爱迪生之前,发明家们已经有了各种对白炽灯的改进,但他们毫无例外地没有爱迪生那么出名。然而毕竟是早期发明,那时的白炽灯普遍面临着寿命低、成本高、耗电高、商业化困难等等问题。虽然只有小学学历,爱迪生的研究劲头和商业嗅觉却是不输常人。1878年,爱迪生开始致力于电气照明的技术特征改进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与以天然气和煤油为基础的传统照明市场进行竞争。经过了碳纤维、白金及其它金属的大量试验后,爱迪生又把目光放回了碳纤维上,其中很大原因就是他意识到了选择电阻大小的问题,实验直至日才取得第一次成功,那个灯泡持续照明了13.5个小时。1879年,爱迪生与J.P.摩根的合伙人以及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成员,一同组建了通用电气的前身——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他领导了这种材质的白炽灯的后续改进,于1879年11月申请专利,于次年1月被授予专利权,最后爱迪生灯泡才被改进到可以持续照明1200小时。魔术师爱迪生(纽约日报图片,1879年)如今人们熟知的耐用、耐高温而又不变形的钨丝白炽灯,实际上并不是爱迪生发明的,最早的钨丝白炽灯是克罗地亚人Franjo Hanaman与匈牙利人Alexander Just发明的,后来这个专利归属于匈牙利的通斯拉姆公司(TUNGSRAM),该公司名称的由来是英文和德文的“钨”的读音,用以展示该公司的光辉历史——“我们拥有世界上第一个钨丝灯专利!”这个公司在欧洲销售钨丝灯泡和真空管,英国通斯拉姆收音机公司(British Tungsram Radio Works)在二战前是它的子公司,二战后,通用电气才收购了通斯拉姆公司51%的股份并进行投资。令人惋惜的是,大部分人连钨丝灯都认为是爱迪生发明的,看来名气的作用真是不可估量。左Franjo Hanaman,右Alexander Just“发明大王”爱迪生名下拥有的专利据统计超过1500项,但事实上,除了留声机专利以外,爱迪生几乎所有其它的专利都是实用新型专利,这种类型的专利对创新的要求不高,它们囊括了工艺、电气、机械、化工等方方面面。美国当时的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十之八九都是对已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实质就是技术特征上的改进,具体一点就是白炽灯中细丝线的材质问题。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设备、装置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也可以是工艺、步骤、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等,甚至技术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种技术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实用性改进的宽泛定位,很多人混淆了发明和专利,也缔造了爱迪生“大发明家”的神话。后来很多人渐渐对耳熟能详的“爱迪生发明灯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爱迪生没有在任何意义上“发明”灯泡,只是改进了它的技术特征,这项专利的成功更多是依靠商业运作。制造爱迪生神话爱迪生在世界各地如此出名,很大原因就是宣传和营销。爱迪生主要的创新工作都来自于他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它建立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Menlo Park)内,这个实验室曾因在6年内产生超过400项发明而世界闻名,赢得了“发明工厂”的称号,事实上现在这个称号与“专利丛林”一样都是褒贬不一的,所以对白炽灯的实验尝试也不是爱迪生独自完成的。爱迪生在门罗公园的实验室,日。(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paper)爱迪生在他创立的实验室内,与包含工程师、机械师、物理学家等在内的不足20人的团队一起工作,但只有爱迪生本人在主持研究之余,像一个合格商人那样,开始与客户、投资商和媒体打交道。所以渐渐地只有爱迪生的名字在客户嘴里成了口碑和品牌,实验室其它人员的存在感,也就随着兜售产品时的尴尬而消失了。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群很少被报道的人,缔造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神话。爱迪生的实验室对于白炽灯技术特征的改进测试,具体次数无从得知,可能达到了几百次、几千次或者几万次,但是爱迪生向媒体发布消息的目标却显而易见,诸如在全世界寻找完美的纤维、试验了上万次等等,都能更好地宣传产品背后的艰辛、严谨以及优越性。1884年,更有一位名叫特斯拉(Nikola Tesla)的青年,慕名前来投奔爱迪生的团队。更多资料显示,爱迪生只是把特斯拉当成一个没经验、聪明又年轻的雇员,但事实上特斯拉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特斯拉在经过与爱迪生的相处之后,终于认清爱迪生的商人嘴脸,以及在创新方面的有限能力——“爱迪生这种无视基础知识,毫无理论依据的大量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随后,二者也就分道扬镳了。“电流之战”中背后抹黑对手于是在此后的岁月里,爱迪生经常构思一些抹黑特斯拉的话题,他成功说服了银行家J.P.摩根不再投资特斯拉。后来一直倡导直流电的爱迪生联合J.P.摩根,向倡导交流电的特斯拉和乔治·威斯汀豪斯(Geogre Westinghouse)掀起了著名的“电流之战”,这段时期,爱迪生充分研究并利用了当时人类对电心存恐惧的优势。爱迪生告诫大众“交流电是人类的杀手”。(纪录片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爱迪生在抹黑对手方面毫不含糊,他亲自编撰了长达61页的小册子来诉说交流电的杀伤力,并分发给政府和民众,可谓上蹿下跳。除了在《北美周刊》发表一篇题为《电灯之危险》的文章,他还在媒体上多次抹黑竞争对手,把交流电说得极其恐怖。为了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交流电的危险,爱迪生雇佣小学生们到街上抓猫、狗等小动物,并安排雇员们用1000伏直流电电击这些小动物,结果它们仍然活着,接着再用350伏交流电电击,小动物们就都被电死了,最后甚至用交流电电死一只大象。1903年被电死的纽约公园马戏团大象“图泼西”。(纪录片Electrocuting an Elephant)爱迪生在得知纽约州监狱官员萌生用电执行死刑的意向后,便设法从巴西购买了一台Westinghouse公司生产的二手交流发电机,最终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把电刑椅。日,因杀妻被判死刑的威廉·弗朗西斯·凯姆勒(William Francis Kemmler)在监狱和媒体的面前坐在电刑椅上,被2000伏的交流电处决,当地市民和媒体实时观看了这一残忍的过程。杀妻被判死刑的William Kemmler被2000伏的交流电处决。(纪录片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
配合着交流电产生的负面新闻,爱迪生在一段时间内成功抹黑了竞争对手。不过物极必反,人们在电刑面前根本就不在意是不是交流电了,只会记得“电用来杀了一个人类”,而爱迪生就是那个残忍的刽子手,于是他的声望一落千丈,J.P.摩根随后也被父亲劝说:“放弃爱迪生。”爱迪生利用手下劳力缔造了自己“发明大王”的神话,并在“电流之战”中使用无数肮脏的宣传手段,充分暴露出他身为商人内心阴暗的一面。借电灯的“发明”,爱迪生的声望在全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比课本中勤恳、不服输以及少年机智的形象,爱迪生为了成功而采取的商业运作和宣传策略或许更应该被世人知晓。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