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镜,现在却又说是胃癌胃镜图片该怎么办

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正在向集气袋中呼气,接受13C呼气试验  6月8日上午8点半,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正在进行着一种看起来有些“特别”的体检。  护士递给受检者一个蓝色的集气袋,这种袋子只有手掌大小,一端是一个带螺旋盖子的小口,外观十分像市面上的一种果冻饮料包装。受检者拧开盖子,向袋子里徐徐吹气,等集气袋胀满,再迅速将盖子拧紧。  随即,护士递来一粒胶囊,受检者用少量凉白开水将它服下。静坐30分钟以后,受检者再向一个粉红色的集气袋中吹气,袋子充满气体后拧紧瓶盖,交给护士。体检样本采集至此完成。  这项体检叫13C(碳13)呼气试验,只需要吹两次气,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受检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几年以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只能通过胃镜手段完成,不仅耗时长,还会带给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反应和心理上的恐惧情绪。随着13C呼气试验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患者体验到了它带来的便捷,但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项技术。现在,记者帮助你了解这项新的检测方式。  1 幽门螺杆菌虽不起眼,却十分具有破坏性  13C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细菌虽然不起眼,却十分具有破坏性。它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和70%以上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幽门螺杆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很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胃癌,以及和消化道肿瘤相关的疾病。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达到了60%到70%。”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理师周红艳介绍说,“这种细菌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吃来完成的,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人感染,很可能一家人都被感染。”在工作中,周红艳经常遇到全家人同时前来进行13C呼气试验的情况,检测结果也常常是全家人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山西省民盛体检中心护士郭晓清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每天最少接待10位到20位受检者,最多时能达到70位到80位。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比例在一半以上。”郭晓清说。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能拖延大意,提早治疗十分重要。“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较为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阶段根治幽门螺杆菌,胃癌的发生率就很低了。如果已经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就会减小很多。”周红艳说,“在日本,只要是12岁以上的人都要接受这项检查,如果结果为阳性,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进行根治。希望国内的患者也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  2 13C呼气试验受不少排斥做胃镜的患者推崇  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在几年前主要依靠胃镜检查。众所周知,胃镜检查过程对患者来说是痛苦的,不仅患者会感到不适,还可能发生交叉感染、划伤食道等诸多不良后果。不少患者会因此而拒绝做胃镜检查,甚至延误诊断。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13C呼气试验技术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解放"。”周红艳说。只要对着集气袋吹两次气,全程花费半小时左右,就可以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准确率达到95%以上。这对于受检者来说是一大好事,不用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也避免了创伤、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13C呼气试验深受不少排斥做胃镜的患者推崇,也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  在呼气试验技术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14C(碳14)、13C两种测试方法。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14C有一定的放射性,而13C没有放射性,可以说13C是  14C的改良版。13C由于是稳定性核素,对人体没有损害,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更适合孕妇以及儿童。14C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是对于普通的成人来说,14C的放射性微不足道,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受检者因接受14C呼气试验而出现不良反应。  3 患者两次呼出气体中CO2数值变化,可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前后呼两口气,中间吃一粒胶囊,就能测出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数量。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周红艳解释说,这项测验的基本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以13C呼气试验为例,患者口服的是13C尿素胶囊,胶囊进入胃部后,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这种细菌就会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成CO2(二氧化碳),CO2随血液进入肺部并通过呼气排出。检测患者两次呼出的气体中,CO2数值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受检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中都含有幽门螺杆菌,超过一定数量后便易引起癌变,而且具有传染性。“13C呼气试验的标准为4dpm(幽门螺杆菌每分钟衰变量),数值在4dpm以下,是阴性,正常。超过4dpm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需要接受治疗。”郭晓清说:“所有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此类细菌,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  不过,13C呼气试验也不能完全替代胃镜检查。当服药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医生还是会建议患者接受胃镜检查,这样做结果更加直观,也更容易为感染定性。  相关  关于13C呼气试验应该知道这些  什么人需做?什么人不宜做?  有胃癌或胃溃疡家族史的人需要做;有胃不舒服、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的人需要做;有胃溃疡病史的人需要做;有强烈意愿的,如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预防胃癌的人可以做;拒绝胃镜检查者(疑诊胃癌时必须进行胃镜活检)可以做。  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做此项检查;备孕者不建议做此项检查;7岁以下儿童在吞咽胶囊时可能会发生困难,从而影响检测结果,也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此外,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幽门螺杆菌受抑制,所以应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一周以后再进行检测;胃切除手术可能造成同位素从胃中快速排空,将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效果。  对于不适宜做13C呼气试验的人群,建议采取做胃镜等方法代替。  做呼气试验时,应注意什么?  检测当天,受检者需要空腹或禁食3小时之后方可检查,不能喝水;胶囊需用温水完整口服,切忌咬碎,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近期服用过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敏感药物可能影响诊断结果,停用一个月后方可检测。如果有服药史,一定要向医生说明。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咋办?  遵从医嘱,积极接受药物治疗。目前通用的疗法为四联疗法,疗程一般为10—14天,根治率超过80%。一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停药四周后进行复查,如果结果为阴性则认为治愈;如果结果为阳性,说明根治失败,要接受第二次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经过消化道传播。如果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幽门螺杆菌呈阳性,需要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注意碗筷消毒,普通的洗净手段是无法消灭幽门螺杆菌的,最好拿开水烫一下,或者直接为患者准备专用碗筷,以及在就餐过程中使用公筷;避免与患者共用水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老人口对口喂小孩食物;幽门螺杆菌也有可能从粪便中排出,饭前便后注意洗手。  哪里能做?需多少钱?  目前,太原市各大医院及体检中心均可做此项检查。费用不等,一般在100—200元之间。  本版采写 本报见习记者 姚杨胃癌注意 7种患者应该做胃镜复查
  注意 7种患者应该做胃镜复查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做胃镜检查是一次痛苦的历程,但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又必须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免延误诊治。那么,哪些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呢?
  1.胃癌手术后患者
  胃癌切除术后,在1~2年内,吻合处可能有残留癌细胞复发,故应胃镜复查。一般说来,胃癌术后1年内3~5个月复查1次,1年后半年左右复查1次,3年后改为每年复查1次。
  2.良性胃疾病手术后患者
  一般在术后5年以上可发生残胃癌,多数残胃癌发生在术后20年左右。胃镜复查时最好在吻合口行活检,防止微小的早期残胃癌漏诊。复查以每年检查1次为好,有不适时可及时检查。
  3.萎缩性胃炎患者
  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通常应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并要在胃窦,胃体,胃角等多处取活检。
  4.胃溃疡患者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癌变,但少部分胃溃疡会癌变,特别要注意胃体、胃底溃疡,即使病理报告是良性病变,也要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复查。
  5.病理报告为异型增生、肠化生患者
  异型增生肠化生与癌变关系较为密切,应引起重视,应定期复查。
  6.反流性食管炎
  反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食管黏膜因反流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定期复查胃镜。
  7.以往行胃镜检查为良性病变但近况出现变化者
  包括患者近来症状加重,或出现症状与以往不同,或有胃出血、梗阻及消瘦、贫血等情况,均应再次胃镜检查。
  最后要讲的是,随着无痛胃镜普及开展及超细内镜的应用,胃镜检查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如果想生男孩的话,可以在饮食上面进行调理!
鲍鱼50克,生山楂10个,煨至鲍鱼烂,饮汤食鱼治愈!
都说枸杞的功效非常好,但是你真的会吃枸杞吗?潘孔鑫妇档男乃崧,说多都是泪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潘孔鑫妇档男乃崧,说多都是泪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镜可以检查出胃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