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大恒光学奖学金 是什么意思

关于二○一一年中科院大恒光学奖学金申报的通知
Get Adobe Latest Flash player
关于二○一一年中科院大恒光学奖学金申报的通知
12:03:14&&阅读数:
各位导师及研究生:
根据中科院人教局的通知要求,我所将于7月30日前将奖学金评选结果和申报材料统一上报中科院大恒集团。奖学金名额为4名,其中特别奖1名,优秀奖3名。应届硕士生和博士生,09级硕士生,在学博士生均可申请。请各中心、研究生导师按照择优申报、奖励对我所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则,推荐候选人。申报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应于7月30日前报研究生部邵娴老师处()。
奖学金申报表格下载:合肥研究院研究生部网页上表格下载栏目中《中国科学院冠名奖申报表》。
特别奖申报材料:《中国科学院冠名奖申报表》和附件材料各11份;
优秀奖申报材料:《中国科学院冠名奖申报表》1份。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生部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科学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科学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关于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各项冠名奖学金、奖教金评审结果的通知
&&&&时间: 字体大小[]
  院属各有关单位:&  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地奥奖学金,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大恒光学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半导体研究所霍能杰等300人获得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半导体研究所吴南健等100人获得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饶恩明等90人获得地奥奖学金,化学研究所崔彬彬等50人获得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段利娜等20人获得大恒光学奖学金。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  附件:1. 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获奖者名单&  &&&&& 2. 地奥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 &3. 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 4. 大恒光学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 &&&&&&&  &&  &&  &&&&&&&&&&&&&&&&&&&&&&&&&&&&&&&&&&&&&&&&&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 2015年7月17日&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阅读文章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介
发布人:助理&&&&发布时间:日&&&&阅读次数:143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创建于1962年,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科技成果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项。
西安光机所近年来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嫦娥工程&、&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神光三&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嫦娥一号&CCD立体相机和光谱成像仪成功获取了世界首幅全月影像和月球物质分布状况,&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成功获取了月球1.3米分辨率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并获取了迄今世界上最高分辨率全月影像;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际高速成像和光子学领域的最高奖&High-Speed Imaging Gold Award&、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
研究所设有&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超快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等9个研究室, 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1人,著名科学家龚祖同学部委员、侯洵、薛鸣球、牛憨笨院士均出自本所。
西安光机所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早在1964年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目前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中科院光学、光学工程重点学科;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号处理、等离子体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培养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培养点,光学工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108名,在读研究生380余人。
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依托本所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创新基金等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多方位为研究生开拓创新视野、开展创新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00余名专业人才。
研究所工作区地处&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园&内,占地280余亩。研究生教育中心占地面积2032平方米,建筑面积14357平方米。中心设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学生阅览室,研究生公寓二人一间(25平米,带空调),健身房、洗衣房、乒乓球室、电视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供研究生使用。
研究生在读期间享受基本奖助金、等级奖学金、三助奖酬金及冠名奖学金,具体如下:
1. 硕士生:900 ~2200元/月,推免生每月增加100元;博士生:元/月。
2. 研究生每年可参加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元)、中科院大恒光学奖学金(元)、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5000元)、宝钢奖学金(5000元)等评选。
另外,学生享受200元/月的餐补,过节福利待遇,享有西安市医疗保险,享受出差补贴及购书报销(导师)等。
本所面向全国招生,也面向全国按双向选择原则由研究生本人决定就业单位。近几年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去向有:科研单位(中科院、中电、航天、航空、兵器等研究所);高校(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公司(上海贝尔、华为、上海朗讯、中兴等)。部分毕业生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侯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安光机所所长,现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专家。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等。
侯洵院士先后参与、负责、组织研制了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并成功用于我国首次核试验以及激光核聚变研究;使我国超快现象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从微秒进到了皮秒,响应波段从红外覆盖到了软X-射线,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瞬态光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要贡献者曾获&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以及二、三等奖5项;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先后培养了硕士生51名,博士生28名。这些毕业生多数已成为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骨干,1名毕业博士曾获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为奖励中青年科学家设立的Schardin奖。
赵卫研究员,博士、博导。、2002年在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激光中心、英国巴士大学物理学院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合作研究。现任西安光机所所长,国家&863&专家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光学学会光纤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光电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意超快光子网络与通讯联合实验室首席专家兼中国分部主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及美国OSA会员等。
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技术、超快激光技术和超快光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负责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重大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及创新等课题多项,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曾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获陕西省首届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计划,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5项已授权),合著《非线性光学》研究生教材1部。
马彩文研究员,博导。现任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美国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
主要从事光电测控与精密跟踪测量技术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和学科带头人,先后组织完成了国家&八五&到&十五&期间重点型号的配套建设项目&重大光电工程&近10项,担任某&星载高光谱成像仪&重大专项项目指挥、某高分辨率遥感相机项目副指挥。
多年来,在高精度光电跟踪与测试技术方向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针对导弹、航空、航天和光电火控领域影响快速高精度平稳跟踪性能的&弱刚度问题&,在快速跟踪系统的无超调设计、多模跟踪系统的数据融合与平稳切换问题以及小型轻量化光电跟踪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双机并行驱动、信息关联快速信号提取等控制策略,被推广应用到多个系统中,提高了设备性能。曾获中国科学院和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一、二、三等奖5次;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名,近5年发表论文20多篇。
李学龙研究员,博导,国家特聘专家(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陕西省百人计划。瞬态光学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中心(OPTIMAL)主任。研究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IEEE汇刊60余篇及Elsevier/Springer期刊60余篇。数篇最佳/特色/最多下载论文,3篇汤森路透热点论文。16种国际期刊编委,含5种IEEE汇刊及Elsevier出版的《模式识别》等。国际会议主席40余次,程序委员250余次,IEEE SMC认知计算技委会创始主席,约十个IEEE等学术团体的委员会的委员。当选IEEE, SPIE, IAPR, IET/IEE, 及英国计算机学会的Fellow(会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青年科学院成员。全国青联委员及陕西省青联委员、中华侨联特聘专家、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
闫平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陕西省特聘专家,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曾任飞利浦北美研究院(位于美国纽约)高级研究员,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助理。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图像导航介入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医学图像分割、计算机辅助的肿瘤介入、目标物体检测与识别等方向做出了大量工作。在医学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一流杂志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如MedIA,IEEE T-BME,IEEE T-ITB,IEEE T-CSVT,NeuroComputing, MVA, CMIG, MICCAI,ICCV,CVPR等;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于2005年获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介入学会(MICCAI)图像分割与分析方向最佳论文奖(是首次获此殊荣的华人),2008年因在前列腺介入图像导航方面的杰出贡献获美国纽约科学院工业创新奖最终入围奖;受邀到各研究机构和学术大会做学术报告10余次(包括在第15届全国图像图形学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专题报告)。
袁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陕西省特聘专家,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大学学士,英国巴斯大学博士,获英国&海外研究奖学金&。2005年起执教于英国阿斯顿大学,任博导,并获终身教职。主研图像视频处理、内容分析、特征提取与压缩,在图像视频方向已发表论文约100篇,约50篇在SCI检索国际刊物, 如IEEE T-IP, IEEE T-CSVT, IEEE T-SMCB, IEEE T-IFS, PR, 和CVIU等。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活动。任国际神经计算刊物(Elsevier)副主编、国际图像与图形学报(World Scientific Press)副主编、国际多媒体学报(Academy Publisher)编委、国际信号处理刊物(Elsevier)客座编委等。IEEE SMC认知计算技术委员会共主席。约50次任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会议主席。
刘兴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兼任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主要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经费达5000余万。近年来,开发出八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推出12大系列产品;在光电子封装领域的研发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和肯定,被邀担任相关国际学术会议的委员和分会主席,5家主要国际电子封装领域权威期刊审稿人;在国际电子封装领域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百余篇,申请国际专利12项,其中6项已授权;1项PCT已受理;申请国内专利92项,其中7项发明、2项国防、26项实用新型和3项外观设计专利已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已登记。科研成果12次被发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上。
姚保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1997年于西安光机获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年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做博士后。现任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西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生物分子和有机分子光功能材料特性与应用、激光光镊和光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国-奥地利双边科技合作项目等10余项科研任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被SCI和EI收录50多篇,申请专利12项。2001年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4年获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多次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
1. 研究所招生计划数很少,是否很难录取?
答:研究所的报考学生绝大部门全是所外考生,公平竞争。以近几年录取情况看,计划数越少的专业反而竞争较小,容易被录取。
2.. 毕业后是否必须要在你所继续工作几年?
答:不是。学生毕业后与在高校毕业一样,实行双向选择就业,优秀毕业生可选择留所。3. 复试的相关规定?
答:复试采取差额复试,一般控制在1:1.2左右。主要包括外语测试、综合素质测试,采取面谈形式。复试与初试各占50%的权重,以总成绩排名,决定录取名单。
4. 对重点高校的推免生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等级奖学金挂钩,优先选择导师。
5. 我有推本校资格但没有外推指标想去贵所该怎么办?
答:可以选择放弃保研,参加全国统考,达我所复试线后可以被优先录取。
6. 光学专业属于理科,是否课题大多是理论研究?
答:我们所的光学专业绝大部门课题属于基础应用性研究,从事实验性研究工作,动手能力能得到极大锻炼。
7. 单位是否提供历年试题?
答:考试大纲请见:。中科院硕士入学实行全院统一命题,各研究所均不提供历年试题。2007年的真题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网查询参考。 博士:博士入学考试英语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统一命题;专业课由我所自行命题。
联系人:孙老师(029-),李老师(029-)
网页:& Email: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研究生教育中心(邮编710119)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硕士招生简章
注:全年计划招收81名,其中学术61名,专业20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讲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主持开学典礼8月31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雁栖湖校区隆重举行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6373名博士研究生、8110名硕士研究生、398名本科生和478名()生入学。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他说,“同学们选择了国科大,就是选择了一种价值追求,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担当,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希望每一位新生牢固树立时代担当精神,“要有更远大的志向抱负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把个人的理想实现与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开学典礼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乔均录,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院长高鸿钧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国科大原副校长王颖教授,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洪佳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王树志研究员,原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颜基义、原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朱志良以及部分2016级本科生家长出席了开学典礼。国科大是中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最多的高校,目前在学本科生1059名,在学研究生45679名,其中硕士生22296名,博士生23383名。白春礼在致辞中告诫2016级新生,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洪荒之力”和“十方神器”,有的只是不断的力量积蓄和常年的汗水付出。他说,几年之后,当同学们走出校门之时,正是我们党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也正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的时候同学们将肩负起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千钧重任。“希望同学们在安静的校园里能够沉心静气,以你们的师长为榜样,做好每一门功课,熟谙每一项专业技能,深思每一次遇到的问题,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视野,了解世情国情,掌握人文历史,做到融会贯通。”每一年,国科大都有很高比例的同学,因为在学习、科研、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而获得各种表彰和奖励。学年,共有41名研究生获得院长特别奖、245名研究生获得院长优秀奖;共有408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7732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1214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464名同学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开学典礼上,白春礼院长庄重地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或奖章。长期以来,一些心怀祖国、情系社会的个人和企业,时刻关心着中科院的教育事业,设立了多种冠名奖教金、奖学金。今年,国科大有240名研究生获得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90名研究生获得地奥奖学金、45名研究生获得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16名研究生获得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19名研究生获得大恒光学奖学金,16名研究生获得中科集团环保奖学金。在现场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宝洁公司、地奥制药集团和大恒集团的代表,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2016年是国科大“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确立了“以博士教育为主,致力于培养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战略定位,确定了到2020年进入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行列的总体发展目标。目前,根据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学科布局与特色优势,国科大已经建立了16个科教融合基础学院,6个科教融合特色学院,从各研究所聘任了23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岗位教授。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陈熙霖研究员就是一名国科大岗位教授。他在代表教师发言时表示,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学习、研究方式的转变。“小学是老师抱着你走完的,中学是老师牵着你们一路前行的。而大学本科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路奔跑完成的;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则是更多地给你指明方向,需要你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陈熙霖老师特别嘱咐新生:“把时间多用于读书思考,少用于上网社交;多用在线下锻炼身体上,少用在线上锻炼手指上。”开学典礼上,获奖学生代表、2016届博士毕业生杜子东,2016级本科生代表孙昊,2016级研究生代表郭奕斌,留学生代表、来自斯里兰卡的潘加扬(GAYAN PATHIRANA ULLALA PATHIRANAGE)先后发言。孙昊在发言时说:“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入学仪式上,我对理想的描述都是‘物理学家’。我着迷于物理学的明晰世界图景,并且体会到我对于建设这一图景的使命感。我希望能够在大学遇到更多迷恋科学并抱有使命感的师长、同学。”2016级本科生是国科大的第三届本科生。孙昊在分享他被国科大录取的喜悦时,也坦陈曾有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志愿选择进行质疑和规劝。因为,“国科大没有本科培养的光辉历史”。但是,理性告诉他,“这所在本科教育方面没有往昔光荣的学府,是真正与每一位国科大学生同荣辱、共命运的。”他说,“我希望的,是亲手写下国科大光明的未来。我相信,每一位选择国科大的本科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普通本科生,我希望撇开过去,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我希望能在本科毕业时,能有资格走进真正的科学殿堂,略窥一眼大自然的真容;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未来,为国家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丁仲礼最后表示,希望同学们牢记白春礼院长和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努力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在国科大这片科学沃土上,努力汲取知识营养和精神力量,早日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他同时希望每位教师认真践行国科大的庄严承诺:“把每位学生当自家孩子培养。”出席国科大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的还有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研究员,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副校长、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院长席南华院士,副校长、教务总长郭正堂院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石庄教授,副校长苏刚教授,副校长王艳芬教授,副校长周琪院士,副校长杨国强教授,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家春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院士,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德清研究员,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丽萍研究员,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吴福元院士,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松研究员,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熙霖研究员,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研究员,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邹维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刘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部分老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各院系的负责同志和老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谁负责?
责任一人一半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恒光学奖学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