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今天上午下雨地面逼真效果了吗?大吗?有图最好。没有上午的图现在拍张地面也可以

泉州四地观察 记录时代变迁(图)
<FONT color=#ff年3月3日&
泉州四地观察
记录时代变迁(图)
日 00:00:00
来源:东南早报
(首期:2005年—2009年)第4年从2005年起,东南早报在泉州选取了四个地方,试图通过连续数年(首期:2005年—2009年)的方式,记录泉州这些年的巨大变化。
  这四个地方分别是:古城一条街———泉州市区西街;民营经济活跃的商业街———石狮市九二路;沿海新兴港口———惠安县净峰镇斗尾港;茶乡一个山村———安溪县祥华乡郑坑村。
  可以说,这四个地方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变,正是泉州活力及和谐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今年,是这一行动计划的第四个年头。请跟随我们一起去探访,看看这些地方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1泉州西街
  ■年志
  ■2004年
  ○西街正在保护整治,一些经历半个世纪风雨的老字号——老记面线糊、侯阿婆肉粽都搬走了。
  ○西街硕果仅存的一家布店生意不大景气。
  ■2005年
  ○西街钟楼片区改造火热进行中,一幢幢新楼在街口拔地而起。
  ○布店老板想改行卖服装,但最后还是坚持卖布。
  ■2006年
  ○西街口的新店面全都做起了生意,搬走的老字号只有老记面线糊搬了回来。
  ○布店附近就要进行保护整治了,老板又有了新的打算。
  ■2007年
  ○西街菜市场乔迁新禧,许多原来搬出去的商贩又重新搬了回来。
  ○布店附近的保护整治方案又有变化,老板期待着能有一间新店面。
  菜市搬迁商贩乐
  □早报记者陈雷文/图
  日上午,泉州的天气寒冷,气温低得让人觉得像在北方,连绵的雨已经下了一个星期。但是,低温和阴雨并没有挡住人们过年的热情,市区西街,行人清一色地裹着厚厚的大衣、打着雨伞在街上穿梭着。
  又一年过去了,从2004年开始,西街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菜市场搬到了基督教堂对面,原本日渐惨淡的菜市场生意又好了起来。随着西菜的搬迁,“肃清门”这个被埋没多年的名字重新进入了泉州人的视野。不久之后,人们将会在原址上重新领略到古城门的往日风采……
  新期待:
  菜市场生意好起来
  买牛肉的一个阿姨正在和小林讨价还价。虽然屋外又冷又湿,但是上午9点的西街菜市场人头攒动。
  “搬过来以后生意比原来要好一点,”小林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他说,“原来一些已经习惯到超市买菜的人,现在又回到菜市场来了。”
  去年菜市场搬迁的消息一传出,许多商贩对此表示了担忧。去年,记者在旧西菜采访时,不少商贩觉得菜市场搬过去之后生意会比原来还差。因为他们觉得在靠近十字路口的地方生意都不好了,搬到西街的后半段生意肯定也好不了。而菜市场现在的生意状况是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其实这也不奇怪。”老黄在西街住了一辈子了,原先他也喜欢到菜市场买菜,后来超市开始卖菜,他就再也不去菜市场了。西菜一搬到新地方,他又重新回来买菜。老黄说,搬到新地方后生意变好了也不奇怪。“现在的西菜市场宽敞明亮又干净,没有旧市场里那种呛人的味道,进来买菜时让人觉得很舒服,更重要的一点这里有地方停车”。
  “环境舒适、交通很方便,大家当然愿意来这里买东西了。”老黄说。
  听完老黄的话,小林赞同地点点头,他和这里的其他商贩一样,希望菜市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新西菜的红火也带活了周边一些店铺的生意。尾兴师傅的店铺就在其中。腊月廿一的中午,尾兴师傅在店铺里帮顾客配了几把钥匙。新西菜开业后,他的小店生意比以前好了些。
  新变化:
  古城门将重现风采
  新西菜生意红火的同时,菜市场的原址上,工人们也正忙活着旧市场的拆除工作。不久之后,一座古城门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泉州市规划部门表示,旧西菜市场将建成肃清门遗址广场,预计今年内可完成。这表明泉州对保护古城标志性建筑的重视。
  有史料记载,旧西菜市场所在地附近原来是泉州古城一个标志性建筑——肃清门楼的遗址。该门楼始建于唐末,为泉州刺史王潮所建,起先为子城西门,本意在加强防御。门楼始建于唐末,人们所熟知的开元寺就在当时的肃清门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西郊。
  自唐代州治从今南安丰州迁至今泉州城区,泉州城垣共筑过五座:故城、子城、衙城、罗城、新罗城。五座城垣均建有城门,最多的时候城门达8个。然而,从1923年开始,拆城辟路的做法让所有的古城门全都变成一堆废墟。直至近几年,在政府和专家的努力下,一些古城门先后复建,我们才有幸目睹这些古代建筑的风采。
  新生意:
  药铺老板网上卖书
  腊月廿二(1月29日)的下午,雨下得特别大,青草药堂的廖师傅和他的儿子坐在客厅里看着电视。一年过去了,他的草药铺仍是老样子,但是他却另辟蹊径,在网上做起了卖书的生意。
  去年11月份,朋友们看廖师傅为了打理药铺整天待在家里,于是介绍他在网上卖书。生意还不错,才两个月也已经卖出去了不少书。
  “卖的都是旧书,自己要到书市里面去淘。”廖师傅说,“淘回来之后,再把书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不少爱书的人有的在网上直接订购,有的直接打电话来买。”
  别看才做了两个月,廖师傅已经很有经验了。
  “许多人要的都是绝版的旧书,一旦淘到了,多高的价钱都会有人买。有的绝版旧书,完整的一套可以卖到上万元甚至好几万元”。
  为了能把生意做得更好,廖师傅最近经常和朋友们在旧书市场出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其他的赚点零花钱呗。”廖师傅说。
  颜建国的布店离青草药堂只有几步的距离。
  下午4点,生意冷清,颜建国正坐在店里和朋友泡茶聊天。
  “生意不好,客人越来越少了。就只有每个月廿六,西街最热闹的时候生意还可以。”颜建国说。
  颜建国听说布店附近的保护整治方案又有了变化,但是说的人都不清楚到底具体的方案是什么,为此颜建国托朋友四处打听。
  老布店已经很旧了,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新的店面。
  新计划:
  黄老师想盖新房子
  黄老师家今天有了一件大喜事,一场打了三年的官司今年1月份终于尘埃落定,黄老师拿到了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被人长期占用的房子终于通过法律途径要了回来。
  腊月廿二的下午,黄老师正在家里和邻居们高兴地聊着这件事情。自从退休后,黄老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场官司上。最近,黄老师正在打听自家附近能不能盖房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起来的老房子,已经很破旧了,一到雨天,雨漏得厉害。”黄老师说,“希望来年能有新房子住,然后操办一下儿子的婚事。”
  说起儿子的婚事,黄老师很烦心。她的儿子已经快30岁了,亲戚朋友们也都替他着急。可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子却一点都不上心。
  “希望来年可以把房子的事和儿子结婚的事都办妥。”这是黄老师新年最大的心愿。
  2石狮九二路
  ■年志
  ■2004年
  ○九二路上原来人民公园的地方被围了起来,听说要建步行街。
  ○“波特”休闲吧老板张华荣辞去石狮某银行客户经理的工作,专心做生意。
  ■2005年
  ○九二路上的步行街已高楼林立,到2006年四五月开业。
  ○张华荣更忙了,又开了一家饭店,还买了小汽车。
  ■2006年
  ○九二路上商业步行街建起来了,地皮之贵,可谓寸土寸金。
  ○张华荣的“事业”进一步发展,记者要采访他时正出差在外地;罗伟国仍然在老地方补鞋,身边多了一个扎辫子的女娃娃。
  ■2007年
  ○经过引导降租1/2的阵痛后,市场推动商业步行街慢慢火起来了。
  ○相对于步行街的商业骚动,罗伟国称在喧嚣的街上自己的日子如流水般安静。
  降租“火”了步行街
  □早报记者陈明华赵伟文/图
  今年的“四地观察”,九二路部分无疑应将重要的篇幅给予步行街。这条街经历了租金的先降后升后,明显带旺了人气。去年,九二路上忙碌着的人们,生活、工作重心无疑均围绕着这条步行街。
  指挥部:
  完成“使命”
  1月29日、30日,天冷,下着小雨,平日里繁华的石狮市商业步行街略显冷清。然而阴冷的天气挡不住步行街热火般的商业氛围。步行街内入驻商家功能多,品种齐全,邱华侨介绍,以服饰行业居多,占60%到70%。此外是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性行业。
  国内外名牌服饰店在这里扎堆,平均规格为3.9米×16.23米的300多间店面出租率达到100%。去年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在指挥部办公室上班的邱华侨,已经从湖滨街道办副主任升任副书记。他仍然在指挥部办公室向记者介绍步行街的新变化。步行街改造指挥部办公室里当年拆迁的进度表已经泛黄,上面的名字中现在有好多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指挥部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过完年我也要撤退了。”邱华侨说,“去年是想‘火’,今年是真‘火’了。现在步行街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就剩下帮业主办‘两证’(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的收尾工作了。”
  就在去年,我们到访时的邱华侨还忧心忡忡。邱华侨说,当时他常常望着窗户对面几百间有价无市的店面而眉头紧锁。
  “火”之前:
  有价无市
  步行街“火”了,但与步行街有关的人们无法忘记,这把“火”烧得多么不容易。
  2007年年初,步行街刚竣工投入使用时,建设指挥部、回迁业主和商家一致想步行街“火”起来。店面竞租拍卖时,叫价一再攀升,一间面积60平方米左右的一楼店面租金叫到每年20余万元。
  一楼的租金定在20多万,二楼一平方米也要100元。当时制定这个价格,也参考了石狮市其他地方的市场价位。可对刚竣工投入使用、尚未聚够人气的步行街来说,20万的租金确实太高了。商家不仅无利可图,甚至要亏本。商家要求降租,可业主不愿意。到后期便形成了竞拍承租商拒交租金的局面。商家不交租金,业主们也难受了。因为大多数业主是依靠贷款回购的店面。租金收不上来,业主长期处于无收入的状态。
  街道社区:
  引导降租
  “惟有降租才能让步行街真正火起来。”2007年3月份,湖滨街道办、新湖社区和新湖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经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致得出这个结论。
  租金怎样才能降下来?业主会不会答应?如何让他们答应?这些都是问题。
  “我们是一家家劝过来的。”新湖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沈志友回忆,降租从2007年4月开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友谊互助会组成工作小组,召开业主大会,深入步行街每家每户,耐心做业主的思想工作,签订了店面出租委托书。
  “开始很多业主想不通。”当时参加业主走访工作的友谊互助会会长郑连来老人描述,社区率先降低集体拥有的几个店面租金。一些业主例如郑连来老人也领头把自己一楼的店面租金降到11万元/年,二楼的店面降到2000多元每月。这些领头表率起了很大作用,3个月后步行街所有店面租金下降幅度达到50%至60%。租金降了下来,商店的出租率达到100%,到当年9月,步行街的商业氛围开始好转。
  年轻的石狮人吴为霖看好步行街的前景,去年底,他一口气租下一排12间店面开了一家名为思缘的茶餐厅。“这个地段,这个布局,加上石狮的消费能力,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步行街必然成为石狮的商业中心。”
  拆迁户:
  收租生活
  郑连来老人已年过六旬,他的老屋子被拆迁后安置到2间店面和几套住房。这两个店面每年为郑连来带来10多万的租金收益,现在老人衣食无忧,每天到友谊互助会帮忙,或到步行街散步,会会老厝边。
  九二路石狮市商业步行街的成功改造,不仅使新湖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给社区的居民带来巨大收益。“现在很多人都是百万富翁了。”邱华侨介绍,步行街改造拆迁安置时,把一楼的店面也作为店面项目。很多拆迁户安置到了店面,这为他们创收创造了巨大空间。
  郑连来老人说,改造后一切都变了。现在社区创收的项目很多,例如步行街拥有目前全省最大的单体地下停车场,有624个停车位,现在是免费的,如果收费的话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
  外来人员:
  平静生活
  雨中,罗伟国修鞋的摊位用塑料布包了起来,空无一人。只在高处的木板上写着自己的手机号。
  原以为他回浙江老家过年了,一通电话联系,他搓着双手出现在记者面前。“我请你喝热饮。”他指了指背后的肯德基。
  面对拥挤的车站和不远处的步行街,罗伟国摊开双手,“下雨没什么生意,又冷得半死,只好躲在被窝里暖着”。
  罗伟国的女儿已经在石狮上幼儿园了,让他每天焦心的是女儿每月几百元的各种费用。他说,虽然自己在石狮待了十几年,但除了见到石狮的房子车子逐渐密集和一轮又一轮的外来务工者外,“自己和刚来时一样”。
  谈起买房子,他摇摇头,按他自己的算法,自己不吃不喝,要赚80年才能买到一套像样的商品房,“算了,不去想它,还是修一个月鞋,租一个月房子慢慢过,希望女儿能比她爹更有出息”。
  3惠安斗尾
  ■年志
  ■2004年
  ○斗尾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创业,中年人留在村里以打鱼为生。
  ○斗尾村当家人李炳津说,斗尾村要在2005年年底搬迁完,泉州船厂的项目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
  ■2005年
  ○斗尾村村民已经全部搬离。因为这里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大港口,泉州船厂项目、石化项目、港口码头等,每一个数以亿计的项目都在启动中。
  ○李炳津借住在村委会办公楼里。他说这一年都在为搬迁忙,最后很顺利,也没什么遗憾了。
  ■2006年
  ○斗尾村村民都搬进了新建的房子,两块安置地分别位于青兰山和镇区。有些村民仍从事打鱼,有些村民改做生意或到企业打工,有些村民搬家后正考虑着今后的出路。
  ○李炳津的两个儿子分别建了三层楼房,两幢楼挨得很近。他说这一年村民们都盖了新房,接下来就是工作问题了。
  ■2007年
  ○斗尾的几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净峰镇党委书记李安安说,如果建设完成,再加上配套的产业链,整个斗尾港每年的产值能达到2000亿元。
  ○李炳津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拆迁人员的出路问题,大儿子辞了工作自谋出路,小儿子也有了稳定的工作。新年争取让安置区内多些绿化和路灯。
  两艘油轮交货了
  □早报记者林加华文/图
  车在松村路口缓缓拐了一个弯,路、海连在了一起。几位穿着惠安女服饰的中年妇女,坐在渔网上补着网。不远处就是泉州船厂修船项目的工地了。
  “社区”
  确切地说,现在的净峰已没有了“斗尾村”这样的称呼,取而代之的,是斗尾“青兰山安置区”和“镇区安置区”。
  走进青兰山安置区,一幢幢农家别墅错落有序,水泥路四通八达,村的外围四周加建了铁栏杆,坡上还建起了绿化墙,仿佛这里已不是农村。但现在正是鳗苗成长期,许多户人家的门口,还堆放着渔网和雨具,保留着渔村的气息。
  在青兰山安置区附近的车站,各式各样的广告牌是斗尾港开发给这里带来的最大变化,超市、网吧、手机店,或是珍珠奶茶店、海鲜馆……
  净峰镇党委书记李安安说,再经过一两年,安置区配套设施跟上去了,就要考虑建成一个大社区,至于是否还会沿用“斗尾”的名称,那就得到时候再具体商定了。
  “村长”
  又一年过去了,见到记者时,53岁的李炳津笑脸依然。他热情地拿出最好的茶,还特意端了一大盆的瓜子上来。
  斗尾是松村的一个自然村,村里的12位村委,只有老李一人在镇区的安置区,村民们还习惯管他叫“村长”。老李现在还是得两头跑,从镇区的安置区到村委会办公,去年,他除了日常工作,还不时要到青兰山去。
  老李涨工资了,现在一个月600元,涨了150元。他说终于可以把摩托车的油钱贴上了。
  他说,大儿子下半年从单位辞职了,因为是临时工,待遇也不好,就干脆回来看能不能谋点生路,再拖下去想改变就难了。小儿子夫妇俩都有工作了。
  现在让老李最忧心的,就是“四龄五龄”工程,要解决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和40岁左右女性的工作问题。“以前都是靠海吃海,现在离开了海,也没了土地,什么都要钱,不谋点出路能怎么办?”老李猛吸了两口烟,静了下来。“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有时候就走好几公里,去敲一些海蛎回来卖,确实很辛苦,又不安全。”他说,解决这些拆迁人员的工作出路,是镇领导和村民们一起承受着的最大问题。
  说起新的一年,老李说,安置区里生活环境确实要比以前好上几十倍,今年就希望能够把村里的绿化建好点,路的两边看能不能再装上路灯,“要不怎么看,都像是穿着西装又穿运动鞋的样。”
  李荣建和不少斗尾村的村民们一样,还守着渔船,过着以海为生的日子。
  正是鳗苗收成的时候,李荣建刚刚出海回来。他说,每年也就赚这两三个月的钱,现在一天都要出海四趟,“坐9个月等着3个月,就像在赌一样。”
  他盖起的三层楼房已经都装修好了,当时拆迁的时候,李荣建选择留在了青兰山,“这里离海比较近。”他说,自己都四十几岁了,至今出最远的一趟门,也就到过漳州,没什么技术,除了靠海卖点力,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了。
  每年的鳗苗季是斗尾的渔民最期待的季节,因为这一年过得怎么样,就看能不能多捞点鳗苗了。李荣建说,2007年的价格还不错,有的人从11月份到现在,赚了四五万元了。前几天,他两趟起了3000多条鳗苗,然后卖给了来村里收苗的贩子,一条能卖9元多。
  “如果都能这样,那我就要再建一幢房子了。”这个憨厚的中年男人笑了起来,脸都红了。
  但是斗尾的渔民已经少了,不少斗尾人转了行谋生去了。
  颜其明走进泉州船厂修船会议室时头戴着安全帽,上面有着“Titan”的标志。已经进了修船厂当了一名电工,刚转成正式工,“几个月的考核期一过,上面说就能加工资了。”
  2004年斗尾村拆迁时,他们一家搬到了镇区。原本,颜其明一直都在外打工,去年,他和妻子到县里参加电工的培训,一起进了修船厂。
  “当然前景比较好了,毕竟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确实是以前没法比的了。”颜其明说。
  腊月廿四,周灿强在镇区安置区的新家办了婚事,热闹了三四天,放了好几百元钱的鞭炮。
  “年轻人比较没关系,大家还可以学点技术,日子过得好不好,就看自己怎么努力了。”周灿强在石狮一家建筑公司上班,老板的年纪跟他差不多,也是本村人。他当兵回来后开始学设计,一直跟着老板,负责公司的室内设计,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
  “要拆迁的时候,很多人都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咱农村人把祖根看得很重。”周灿强说,从开始说斗尾要搬迁时,村里人的反应都很大,都说怎么也不搬出那个地方。现在,住到安置区其实也挺好,环境要比以前好,交通也发达了,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生活就会慢慢好起来了。
  “2008年,我们计划要个孩子,我自己也在谋划着事业上的突破。”周灿强笑着说。
  “如果斗尾港区建设完成,再加上配套的产业链,整个斗尾港每年的产值将能达到2000亿元。”对这个数字,李安安并不陌生,可再说起来,他依然有些兴奋。
  斗尾港一夜之间成了一座金山,泉州船厂修船项目、泉州船厂造船项目、福炼青兰山原油码头项目、外走马埭围垦工程、中化青兰山码头仓储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动辄都是以数十亿元计算。
  李安安说,泉州船厂修船项目总投资有54亿元,海岸线3公里长,建成后产值86亿元。2007年,两艘6500吨双壳油轮已经建造完成并交货了,现在还有四艘在建造。2008年,这个万吨级造船项目要造10艘油轮。
  “我跟他们开玩笑,现在大家都称是‘净峰斗尾港’,难说再过几年,也许该改称呼叫‘斗尾区净峰镇了’。”李安安说。
  大项目的投建投产,将使斗尾港区发挥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和潜力,这颗海峡西岸“闪亮的明珠”必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4安溪郑坑
  ■年志
  ■2004年
  ○郑坑村两委申请郑坑为2005年县里的扶贫村,扶贫项目是将土路改为水泥路。
  ○村民苏福山照顾着几亩茶园,由于几年来茶叶价格上涨,他计划新开一片茶园。
  ■2005年
  ○水泥路通了,手机基站建起来了,郑坑村村民企盼已久的两件大事在2005年完成了。
  ○村里的小学没有被合并到邻村小学,孩子们不用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到邻村上学。
  ■2006年
  ○气候干燥,雨水较少,铁观音减产。苏福山改造了两亩老茶园。减产不一定减收。改造老茶园就是个好路子。
  ○有适龄儿童的家庭每户凑400元,请来教师,在盛卿小学办起了幼儿园。
  ■2007年
  ○政府禁止开垦林地种茶,倡导发展生态茶园。茶农尝到老茶园改造带来的甜头,开始大规模改造。
  ○盛卿小学因教学楼成危房停止办学。苏福山当上了外公。
  茶农多收三五万
  □早报记者刘波潘登文/图
  春节到了。
  苏福山在茶室贴了一幅亲笔挥就的春联:迎新春共饮铁观音,过佳节齐歌天地新;横批是茶绿质好。
  这是苏福山的心愿,也是整个郑坑村的期望。事实上,2007年,郑坑的茶农几乎都尝到了茶绿质好的甜头。
  茶事:
  多收了三五万元
  暖阳如春,懒洋洋地散落在村头村尾。
  村民习惯这时走出家门,上东家、串西家,泡茶、唠嗑。一杯热茶润喉,话匣子打开了,这家茶做得不错,那家卖出了好价钱,云云。
  “来,闻一下,看看这泡茶怎么样。”苏福山熟练地冲了一泡茶,邀请大家闻茶碗盖,“兰花香,天然的兰花香。”嗅者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好茶!”
  “这是我做得最好的一季。”苏福山说,去年秋茶,他家产了三四百斤铁观音,价格不错。“两三百元的毛茶卖了一百多斤,真正地做到了‘茶绿质好’。”
  村民苏勇泉也继续了上一个年头的气势,制作的铁观音也卖出了好价钱。“我们家的茶叶大多是新丛,质量不错,三四百元的都卖了。”
  “总体来说,茶农收入都有提高。单秋茶一季,卖10万元以上的茶农就有好几户。”郑坑村党支部书记苏文才说,2007年秋茶,郑坑村的铁观音质量普遍有所提升,卖出了好价钱,两三百元一斤的毛茶很普遍,四五百元甚至八百元的极品铁观音也卖过,这一年,至少有20多户茶农秋茶收入10万元以上,而在2006年,能上这个水平的只有七八户人家。
  村支委苏朝顺说,郑坑的铁观音质量,在整个祥华乡也是名列前茅的,吸引了各地茶商上门收购。比如,在广东经营多家店面的茶商苏荣凯去年秋季就钟情郑坑铁观音。苏荣凯是土生土长的郑坑人,10多年前,他前往广州经营茶叶,经过数年打拼,生意颇具规模。“我们这个村的铁观音质量越来越好,所以我打算把基地建在这里。”苏荣凯说,以前一般在外村收茶,去年他则长驻在老家郑坑,“我那些客户都喜欢我们村的铁观音,去年我就从郑坑收了上百担茶,质量都不错,明年还打算多带几个客户回村里收茶。”
  当晚,郑坑村一村民结婚,礼花映红了山村的夜空。
  政府:
  禁止开林地种茶
  一场春雨,浇透了茶园。苏福山上了山。雨水刚过,地表潮湿,正好给茶园补苗。秋茶后,茶农几乎没有停下来,他们一头扎进茶山,或改造老茶园,挖掉老茶树,栽种铁观音幼苗,或加强茶园管理,修枝、除草、施肥、挖池……不过,与前些年不同的是,这个冬季再也见不到茶农热火朝天开垦新茶园的情形。
  “现在禁止随便开茶园了。”苏福山说,近年茶价看好,村民多有扩大规模,多开茶园的打算。但是政府很快发出了通知,禁止开垦林地种茶。那些原来有意新开茶园的茶农也不得不改变思路,大规模进行老茶园改造,提升茶青质量。
  “茶做得好不好,一是技术,二是看你的原材料好不好。”苏福山说,郑坑近年的茶好,除了得益于天时地利,更重要的还是靠栽种两三年的新丛茶树。新丛茶青做出的铁观音质量普遍好,村民尝到了这个甜头,开始大规模改造老茶园,往生态茶园方向发展。
  祥华乡党委书记许明黎说,祥华是铁观音主产区之一,乡里计划在3—5年时间,全面改造老茶园,提升茶叶品质,将祥华铁观音做强做硬,打造祥华品牌。对此,祥华已有大动作,首先抓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汽车站已动工,茶文化陈列馆也正在施工中。
  “你们明年来看,祥华肯定有大变化。”
  教育:
  学校因危房停办
  还没放假,盛卿(郑坑)小学已空无一人。
  去年夏天,学校教学楼一角出现裂缝,成为危房。为安全起见,学校停止招生,秋季入学,郑坑百余名孩子全都转到祥华乡其他小学就读。
  在村中转了一圈,没有见到该上六年级的女孩苏雅珍。她的父亲苏礼源说,雅珍和弟弟转到了新寨村外婆那里上学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苏勇泉9岁的儿子苏文松也转校了,他在邻村旧寨小学上二年级。以前在郑坑,学校离他们家仅一步之遥。现在去旧寨上学,得翻过一座山,虽然两地相距不过数公里,但道路偏僻,回家不便,他就寄宿在了学校。旧寨小学的赖校长说,郑坑村有18名孩子寄宿在此。
  离开熟悉的村庄,离开朝夕相伴的父母,在旧寨小学,郑坑的孩子们还不大习惯。苏勇泉说,孩子刚到旧寨那会儿很想家,几乎每晚都往家里打电话。每周三,苏勇泉或妻子都会到旧寨看望文松,送去好吃的,给孩子洗澡,换衣服;周五接他回家;下周一又把他送到旧寨。
  家长对此多感不便,希望自己村里的学校能恢复办学。郑坑村委会也挺着急,毕竟,全村100多号孩子都到邻村上学,孩子们辛苦,家长也麻烦。因此,在秋茶结束后,村委会请人对校舍进行了维修,并同祥华中心校沟通,争取来年春季恢复办学。
  家事:
  苏福山当外公了
  春节到了,像候鸟一样,五个子女又都飞回到了郑坑。
  苏福山家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给父母带回了礼物,有父亲爱抽的烟爱喝的酒,母亲喜欢的新衣服。当然,更让老两口开心的是,他们升级了,当上了外公外婆——大女儿、二女儿去年都结了婚,还分别带回一个小外孙。老两口笑呵呵,搂着小外孙,外公苏福山又是逗乐又是亲,但小家伙不买账,咿咿呀呀哭开了,外婆厨房厅堂来回跑,给孙子熬粥、兑奶粉、喂食,两个小家伙轮流在外婆怀中享受美食……
  相聚总是短暂。正月初五一过,子女们先后离开了家。大女儿、女婿去了上海,他们还要继续在那里创业,二女儿回了泉州,仍旧打理她的茶店,三女儿去了厦门,最小的两个儿子也随后走出了大山,开始寻找他们的梦想。
  “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的。”苏福山常对子女说,乳燕大了,总会告别母燕的喂养,总会飞离温暖的家园。因此,尽管家里20亩茶园需要人手打理,但他还是不想把孩子们拴在土地上,宁可自己辛苦些,也要让子女们出门开创各自的事业去。■
彩票开奖早知道
福彩体彩不错过
福利彩票开奖公告查询(双色球、3D、七乐彩、东方大乐透、20选5)&
体育彩票开奖公告查询(超级大乐透、排列三、七星彩、36选7)&
拨打以上节目信息费:1元/分钟,不含通信费。
图片下载方式(此业务仅支持开通GPRS用户)2元/条
&&移动用户编辑图片编码发送到
新年火热酷铃下载
铃声下载方式:& 移动用户编辑铃声编码发送到&
(例:编辑3102304发到即可下载"月亮之上")
&&3102304月亮之上3107000该死的温柔3106381梁祝3107166
这该死的爱3107044求佛
移动拨打按5键
& 2851将军令
3718甜蜜林志玲 2854这该死的爱 2798隐形的翅膀 2853月亮之上&
3701刘奕菲写真 3699清醇MM舞姿 3690虎胆龙威4&
&&移动用户编辑视频编码发送到
& 率性放达3131165 视觉冲击3131053
神仙姐姐3131087&致命诱惑3131004&花季少女3131015
信息费:2元/分钟,不含通信费。更多精彩视频请发送任意文字到
真情点歌台
移动拨打3联通拨打8&&
按2键即可将喜欢的歌曲点送给好友&
信息费:移动2元/分钟;联通5元/次,不含通信费。
手机电子书
刁难美女(上)&&&&&&&&&&
刁难美女(下)&&&&&&&&&&
80324 期货爱情(上)& 80325
期货爱情(下)&&&&&&&&&&
80326 首席总裁的逃妻(上)&&&& 80327
首席总裁的逃妻(下)& 80328
私欲(上)&&&&&&&&&&&&&&
私欲(下)&&&&&&&&&&&&&&
80330 迷糊小魔女(上)& 80331
迷糊小魔女(下)&&&&&&&&
80332 大亨的契约空姐(上)&&&& 80333
大亨的契约空姐(下)& 80334 恶魔总裁的专情告白(上)
80335 恶魔总裁的专情告白(下)& 80336
八十九号女友&&&&&&&&&&
霸道交易(上)&&&&&&&&&&
80338 霸道交易(下)& 80339
野兽的专情(上)&&&&&&&&
野兽的专情(下)&&&&&&&&
80341 三年之痒(上)& 80342
三年之痒(下)&&&&&&&&&&
性感欲奴(上)&&&&&&&&&&
80344 性感欲奴(下)& 80345
等你说爱我(上)&&&&&&&&
等你说爱我(下)&&&&&&&&
80347 做一天的我(上)& 80348
做一天的我(下)&&&&&&&&
野蛮女家教&&&&&&&&&&&&
80350 校园笑话&&& 80351
异世奇缘录&&&&&&&&&&&&
80352 小寓言大智慧(上)&&&&&&
80353 小寓言大智慧(下)&
移动用户发送编码到。&
例如:发送8899即可下载[另类校园灵异]&
注:整本下载只要2元,不含通信费。
在线用户突破1000万!更有机会参加录制电视就交友节目!
& 加入方式:移动拨打: 12590
864&&&&&&&&&&&
爱的代价& 移动拨打
信息费:2元/分钟,不含通信费。
【泉州晚报严正声明】泉州网刊载泉州晚报各媒体文章已经过授权。日起,严禁其他媒体(包含政府网站、企业网站、商业网站、个人网站及相关出版物)未经泉州晚报明确授权,复制、改编、分发或发布泉州网上刊载的泉州晚报各媒体文章,否则本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我们欢迎新闻媒体网站在平等合作和注明新闻来源的基础上转载本报的新闻,其他网站如有合作意向请与泉州网联系。联系电话:8
——2008年春晚总导演针对一些质疑,近日作出回应
——吉林长春一警察审讯时整理出“盗贼搞笑语录”
——45岁女教师与2名男生三角恋,一男生刀杀情敌
——劳尔当选古巴领导人后即谈满足人民需求
——青海省委书记希望上网成为地方领导干部的"第五习惯"。
泉州晚报网站编辑部 制作维护Copyright 2001
版权所有网站信箱: 投稿信箱:dnzb@pu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山大地震 上午 下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