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中可能有人类碱基对对,这句话对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RNA的二级结构中局部的双螺旋不会存在的碱基对是:A,A-T.B,C-G.C,A-UD,G-C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答案是:A.RNA中没的碱基T,所以不可能有A-T碱基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4o广东模拟)人体细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复制.在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中发现某种双链RNA(saRNA)可介导并选择性地增强P21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为RNA激活,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Ago蛋白能与saRNA结合,将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单链RNA.分析回答:
(1)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
. (2)图中C过程表示
.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位点称为
.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
化学键. (3)若P2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
. (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部分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过程中,可形成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5)利用RNA激活原理可选择性激活人的癌细胞中
基因的表达,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新手段._细胞癌变的原因 - 看题库
(2014o广东模拟)人体细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复制.在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中发现某种双链RNA(saRNA)可介导并选择性地增强P21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为RNA激活,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Ago蛋白能与saRNA结合,将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单链RNA.分析回答:
(1)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
(2)图中C过程表示
.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位点称为
.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
(3)若P2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
(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部分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过程中,可形成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方式称为
(5)利用RNA激活原理可选择性激活人的癌细胞中
基因的表达,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新手段.
解:(1)双链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而双链R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因此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A-T.(2)由图可知,C为转录过程;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首端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启动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过程,其具体作用是催化相邻两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的核糖与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3)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是P21蛋白的1.25倍,由此可推知,在翻译Z蛋白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已变成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从而使肽链延长.(4)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即该基因的作用效果反过来促进该基因的表达,属于正反馈调节.(5)能抗肿瘤,说明激发的是抑癌基因或凋亡基因.故答案为:(1)A-T(和T-A)(2)转录&&&&启动子&&&&核糖与磷酸&&&&磷酸二酯键(3)原有终止密码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4)正反馈(或“反馈”)(5)抑癌(或“程序性死亡”,或“凋亡”)
分析题图:图示为RNA激活作用机制图解,其中Ago蛋白能与saRNA结合,将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单链RNA,促进P21基因的表达.图中C为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D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1)AGPaes基因1如何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
.(2)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
,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而获得高产水稻突变体品种.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3)研究表明,普通野生型水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①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型水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②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③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
多样性减少.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1)AGPaes基因1如何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
.(2)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
,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而获得高产水稻突变体品种.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3)研究表明,普通野生型水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①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型水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②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③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
多样性减少.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1)AGPaes基因1如何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2)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而获得高产水稻突变体品种.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3)研究表明,普通野生型水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①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型水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②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③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减少.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科目:最佳答案解:(1)分析题图可知,AGPaes基因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水稻代谢过程,进而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2)分析题图可知,发生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多了两个氨基酸,一定是碱基增添;双链DNA中A=T=27%,G=C=23%,模板DNA单链中C=46%-22=24%,则RNA中G=24%.(3)①杂合子自交,随自交次数的增加,杂合子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升高,自交的目的是获得纯合子.②基因突变数=3.75×104×2×10-5×107=7.5×106.③普通野生稻分布点消失直接后果是基因多样性减少;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故答案应为:(1)AGPaes基因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水稻代谢过程,进而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或答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增添    24% (3)①获得纯合子   ②7.5 x 106 ③基因  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这句话对吗?求分析过程,或者具体的反例.作为高二的学生,你们说的完全看不懂,算了。背到就是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这个不一定,因为DNA转录时,RNA翻译时,突变的地方可能翻译出的是原来的氨基酸,那么蛋白质形状不变,这属于中性突变反之,若突变使得翻译过早的停止,或翻译出的氨基酸变了,那蛋白质结构就变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不一定,因为DNA的碱基对发生改变,会影响mRNA密码子的改变,而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种类,但密码子存在着简并性,所以密码子改变,氨基酸不一定会改变,所以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会改变
不对,因为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在非编码区,也可能在编码区的内含子部分,既使在外显子部分,碱基的改变可能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等上述情况下均不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扫描下载二维码由10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片段,其中腺嘌呤碱基有20个,则由该DNA片段转录形成的RNA中(  )A.尿嘧啶刚好有20个B.尿嘧啶所占的比例最多为20%C.腺嘌呤一定有20个D.碱基(C+G)所占的比例最多为80%【考点】.【专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在本题选择项提的几个实验中,洋葱根尖丝裂实验,细胞在解期由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组成解离液的作用亡;叶绿体中包括绿素和类胡萝素/格/色素;察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实验中,细处于生活状态,没有杀死.调视野中暗度,以调节光圈和平面.【解答】解:在观察洋葱根有分裂实验中,过程中细已经死不能看到尖分生细胞中色体向两极移动,A错误;细胞发生壁分离和分复原现,证明细胞是活胞,C正确;若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了取得效应该视野变暗,可以调节光圈和平面,D正确;故选:【点评】材实验,用活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对于活细胞的实验料记牢固.能独立完“生内”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技能.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w0001老师 难度:0.6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175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碱基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