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贴的类别分为九类,具体是怎样

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土地公文库
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自治区部分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通知
调整为四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等6个县(市)由四类区调整为五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等4个县由五类区调整为六类区(详见附件1)。三、有关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发放办法,所需经费及其他有关政策,按《关于印发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四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发〔2006〕79号)中《关于完善自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规定执行。四、自治区直属单位及下属单位和中央驻疆有关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增资方案,由直属单位或主管部门分类汇总,分别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审核批准后执行;地、州、市及所辖县、市、区各单位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的增资方案,由各地、州、市人事和老干部们分类汇总,分别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审核批准后执行。五、本通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负责解释。附件:⒈调整部分县市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的名单⒉机关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第2 / 5页
全文分5页阅读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类别分为六类,具体是怎样呢?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类别分为六类,具体是怎样呢?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艰苦边远地区津贴2012.78号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2012.78号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导读: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转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现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这次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艰苦边远地区干部职工的关心和重视,对扶持艰苦边远地区干部职工提高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地区工资差距将发挥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认真组织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类别和标准,确保此项工
人事部 财政部
关于转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
方案》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6]6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这次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艰苦边远地区干部职工的关心和重视,对扶持艰苦边远地区干部职工提高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地区工资差距将发挥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类别和标准,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提高类别或标准,确保此项工作平稳实施。人事部、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对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人事、财政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 2006 〕 22 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原则
(一)科学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艰苦边远程度进行评估,作为确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基本依据。
(二)合理调节。考虑现行范围和类别、政策性因素及地区之间平衡关系,对范围和类别进行适当调整。
(三)动态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状况和调控地区间工资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津贴标准;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评估、调整范围和类别。
(四)加强管理。逐步实现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两方面指标评价县级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边远程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指标为:
1 .海拔,主要反映海拔高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土被系数,主要反映土壤资源状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虑不同土壤类型的差异及土壤荒漠化和喀斯特地貌等因素。
3 .水资源适宜度,主要反映水资源状况,考虑湿润度、降水量和河网密度等因素。
4 .地表崎岖度,主要反映地形地貌对工作生活条件的影响。
5 .人生气候指数,主要反映气候的适宜度,考虑气温高低、风速大小、太阳辐射强弱等因素。
人文社会发展的指标为:
1 .边远性指数,主要反映边远程度,考虑交通、通讯等因素。
2 .人文发展指数,主要反映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考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财政收入等因素。
按以上指标,对县级行政区域的艰苦边远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基本依据。
(二)确定范围和类别。
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范围和类别,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估结果,结合政策性因素,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列入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类别由现行的四类调整为六类,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你省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名单见附件一)。
(三)调整津贴标准。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调整为:一类区月人均 70 元,二类区月人均 130 元,三类区月人均 230 元,四类区月人
均 400 元,五类区月人均 680 元,六类区月人均 1000 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适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 65 元至 130 元,二类区每月 120 元至 240 元,三类区每月 215 元至 380 元,四类区每月 370 元至 680 元,五类区每月 640 元至 1050 元,六类区每月 950 元至 1400 元(见附件二、三)。
(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每五年评估调整一次范围和类别,从调整当年的 1 月 1 日起 执行。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财政能力、调控地区工资差距的需要以及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水平,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类别和标准的调整,由人事部会同财政部提出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三、有关政策
(一)根据评估结果需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从调整的次月起执行。新列入范围或类别发生变化的,按新确定类别的津贴标准执行;调整出范围的,停止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二)列入范围的县(市、区),行政区划发生变更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报人事部会同财政部重新评估确定。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外语学习、IT计算机、党团工作、工作范文、文档下载、资格考试、旅游景点以及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转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关于调整国家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说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调整国家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说明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艰苦边远津贴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