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东西方文化差异学,那种把西方语言直接翻译过来的汉语,怪怪的?没有内涵?面上的东西?我品不出来

为什么感觉 汉语要比英文 更优美? - AF知识网
为什么感觉 汉语要比英文 更优美?
更新时间: 编辑:admin
请狂赞我,我答案写的很认真的(^-^)/如果是依据美剧来看我觉得作者偏颇了,但本着一颗爱国心以及翻阅过一些英文原著我觉得题主有一点点点点点道理。如果拿口语来探讨,我觉得屌炸天或者fucking awesome难以区分谁优美吧。。。咳咳,聊正经点儿的。因为汉语是兼具音形意的文字,中国人又爱好含蓄,所以经常有意简言深的效果。英文因为是只有音意的文字,所以他们语言进化只能不断的派生派生,单词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赶脚没有汉语简洁对吧。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在作品里,效果也是一样的,翻译时会感觉英译汉可以翻的如此简洁尤其是使用了古汉语的时候:I 'll find someone like u,寻君若故。。。我自己胡翻的不要打我,但是你可以看出来这是字节上的胜利!!!因为汉语翻出来效果相对言简意深你会感觉优美。再比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it until the mountain have erased it's top and the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come one that
I dare to say goodby to u...不知道翻的对不对,但是显然很长好么,而且略显直白就没那么屌炸天了。。。但如果翻短点I will never say goodbye to u till the end of the time...写意派了,你觉得是不是由于修辞手法运用得少又略显单薄呢。。。所以说题主的理解有一点点道理哦。但是,英文像写意油画很精细很直白,中文泼墨山水画很行云流水很含蓄。你觉得对方画的画跟照片一样没什么优美这也是有点偏颇的,毕竟这还参杂了个人喜好问题。除此,还有同样的表达因为参杂了不一样的典故和内涵,你对它的理解也可能达不到local的水平。总之,虽然你可能有点小道理,但你怎么可以觉得别人的in-joke不好笑嘛~最后:本人不是语言研究专业,不是专业,不是翻译专业。。。只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如果出现错误请耐心指正,谢谢~因为你对英文掌握的还不够好。无法体会。中文专业来答一下:引用叶嘉莹教授的话,中国语言文字有三个特质,一是独体单音,二是单音四声,三是一字多音。独体单音:一个字有且只有一个空间并占一个音节,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韵对、对偶,形成整体的句式和诵读节奏的美感。因而便有了中国的古诗,即使是在古文中也离不开对仗工整。所以相对于英语,汉语有形式上的美。单音四声:在古代就是平上去入,在现代就是阴阳上去四个音调。在英语里,单词有重音,句子有升降调,这些在汉语中也有,但汉语的音调是英语中所没有的。所以相对于英语,四个音调的组合形成了汉语的美,诵读古诗的时候,通过平仄格律的对应,能给人以美的意境。一字多音:即多音字,一个字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几种事物或意思。因而汉字虽然比英语单词少(对比下新华词典和牛津高阶╮(╯_╰)╭),但是汉字所表达的意境更开阔。一方面,一个字可以不同的意思;另一方面,同一个意思能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比如形容一个人美丽:漂亮、端庄、优雅、妩媚、柔美、婉丽、清新、天生丽质、如花似玉、娇婉、气质非凡、秀而不媚、明艳动人、天生尤物、美若天仙、风华绝代、秀色可餐、粉妆玉琢。而在英语里,看了这么多年美剧,我有印象的就是beautiful、attractive、lovely。所以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习惯了丰富多样、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美,面对英语未免会有浅俗之感。总结来说,汉语就像一个身材比例恰当好处,拥有好看的外形,同时说话悦耳动听还内涵丰富的谜一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自然具有极大的魅力。以上是针对文学领域的,西方的文学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开始就是强调情节和叙事的,中国强调的是表达情志,所以英语:The king lost his kingdom.翻译成中文可以是:皇冠的陨落。在阅读西方书籍时,要知道书里面所有的修辞技巧什么的都是服务于叙事、讲述的,而中国,表现手法的应用是为了传述感动(这里讨论的还是古代的文学,现当代文学融合了西方技巧,不在讨论之列)。这是东西方文学发展造成的差异,不能片面用中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的美的标准去判断西方文学的语言文字美。而在现实中感知汉语和英语的美也存在、地域和语境上的偏差。比如中国人听son of bitch 不会有太大的感觉,说出来还挺溜的,但是听XX养的之类的,愤怒程度比听相同意思的英语要高出许多,你也不会觉得这句话很美,外国人则反之。这就是因为我们不是长期生活在son of bitch 的语境中,因为不熟悉,我们听到这句话不会即刻产生语义的联想。这时对英语的感知,就局限于单词的发音、句子的升降。所以,如果没有身处东西方两种语境的经验而得出汉语比英语优美都是有失偏颇的。对于美剧的英文字幕和翻译,美剧的英文字幕是剧本,属于文学的一类,要放在文学领域去讨论。而翻译呢?不同的翻译人员有不同的译法,有些翻译会还原英文剧本的文学感,这时可以讨论汉语和英语的美啦,但是有些翻译会掺杂生活即是感、地域感、方言感,这种是将文学还原为生活。不同层次不足以对比。美剧里的英文偏向于口语,很有可能里面还会偶尔蹦几个只有人家老外才听得懂的梗。汉语的口语优美咩?反正我是木有觉得了。人家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真觉得偶尔字幕翻译还是比较神奇的,全凭翻译者的心情,想翻译的萌萌的就翻译的萌萌的,想高大上就高大上,压根儿不看语境……我手头木有翻译得太正式了的栗子,我就拎个萌萌哒吧,截图来自都铎王朝。另外……嗯…我也同意楼上姑娘的话。汉语简洁流畅些,么的好长好长的词儿组成的巨长巨长的句子。再另外。你确定不是由于,看中文字幕使你觉得你能看美剧,又听到美剧里老外叽里呱啦一大堆搞不定的英文,字幕上也长长的都来不及看完的英文。让你产生了“嗯还是中文好的”的错觉?我也是这么角得。。可能是因为我们看英文时习惯的去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来体会它优不优美,而忘了摆脱汉语的束缚去体会英文自己本有的韵味字幕不至于,不过是你英语水平还没到体会原文的美感罢了。但是汉语美感高这个事情我是认同的,无论别人说我是习惯也好,我仍然这样认为。但是我觉得美的文字可没有几个是从字幕翻译里看到的。多读书。妄作答案,講講我的看法(估計寫評論裡更沒人看了不要打我啊)。我個人感覺,文學作品上來講,中文的魅力更吸引我(不可否認這和我和傳統思維方式有關blablabla);但是平時生活中、閱讀部分近現代中文文學作品和一些專業書籍(當然有些是譯作也很有影響)時,覺得中文就沒那麼美妙了,有些時候反倒是英語更有feel。我覺得這和我的語言水平(中英我都不好)有關係,但不至於此,因為中文西化和翻譯腔的影響現在接觸到的中文魅力是打了折扣的。國人的平均語言水平和英語的native speaker也有一定差距吧。還有就是一門語言的魅力會有部分取決於使用者吧,俗了講就是使用人數多/廣泛的語言笑點/槽點/文藝點更容易被發掘和創造。額,不好意思都是我瞎猜的,希望有大牛出來給出理據服的講解。汉语的重用性吊炸天啊!各种继承派生无需新写代码,完爆各种编程框架!汉语就是比英语有韵味,不过英语似乎更适合歌唱。英文Rap听起来很自然,中文Rap就觉得很奇怪。不懂除了汉语和英语以外的语言。姑且说说汉语和英语。 虽然英语不太好,但是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并不需要高超的英语水平。汉语的美在于含蓄而有诗意,题主说的美剧的字幕,那是汉字吧,汉字的美在于构造 象形 画面感 等等。古人说书画同源,可见书写汉字在古代可以跟绘画媲美,而汉语的美,是要品味的。很多古诗词是没法用英语翻译的,翻译就变味了。汉语里还有很多一语双关,成语歇后语俗语,多音字等。而英语或许更直接,更客观,有什么说什么。比如 形容一个女人美,英语就是你真美,你像花一样美,我心醉了,诸如此类,汉语就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形容。又想起以前有人说
仅仅一个I 翻译成汉语 根据语境不同就有 我
俺 朕 等等很多说法,呵呵。 高水平的英文或许也是很美的,但鉴于英语国家的逻辑思维,我想应该也摆脱不了直来直往的格调,这是汉语和英语最大的区别吧,我想。因为你是中国人啊,这样的判断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外国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任何人对母语都会有一种爱吧汉语是表形文字,英语是表音,表形是啥意思呢?看美剧时为什么要看汉语字幕呢?某个评论居然还扯到好意思做中国人吗,是中国人你咋看美剧。听惯国语了。好奇你看的是啥美剧?优美这词,言过其实了有点。。贴切可能更适合国情(已经被傲娇字幕党折磨的惨绝人寰,不过一直坚定的追剧星人路过。。。)(比如烂俗至big bang theory里有n多梗,生活xxx本身就很。。。中国。)(破产妹一类n多剧用词真是,诗意美好)咳咳咳,书籍会更明显些。。比如读Keats的bright star,最后一句(不引原文了,带坏小朋友),我就不纯洁的想歪了(至今被鄙视。。黑历史)不想说,啥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看看诗经里的打油诗吧,言简意赅到一定境界了。(但,那叫真善美!)优美至诗词,柳宗元的小散文,甚至沈复的浮生六记。。。抱着字典啃完古舟子吟什么的身心乏力,再怎么招也优美不起来吧。有文化的根源性,但,英语不够好也算吧。。。纯属搞怪的举个例子。AV就要做得像汉字中的“田”字。挡住左边右边日,挡住右边左边日。挡住上面下面日。挡住下面上面日。挡住中间一竖两边日。挡住中间一横上下日。英文再发现三千年也做不到如此波大茎深。 以上吐槽均来自《游戏杂谈》节目。
求折叠。完全相反,一本书只要能买到原版绝不买翻译(甚至些法语西语书也买的英译本),美剧看了七年,除了big bang 一类的sit come的字幕组抖抖机灵,从没觉得有题主描述的优美可言,要看优美的中文去看古诗词和现代散文去。美剧当然得靠他们的语言去体会,试想我们引进美剧后按照题主觉得优美的中文字幕配音的话违和感会很大吧。楼主题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上面总结得不错,英语比较挫,中文也不太好,看美剧还要看中文字幕的水平,就不要去评价谁的英语够不够优美了。如果有美国人依靠英文字幕看了《爱情公寓》就跑来跟你说,中文很没水平嘛…你怎么想?要欣赏优美的中文,有唐诗宋词,有近现代优秀散文,等等…你非要去《小时代》找优美的中文干什么呢?然后,再想想英文,是不是也是这个理?
或许你还想知道这些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均转载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依据。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第一个会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是谁?第一个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又是谁?
谦慕E禊控q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您好 这个问题估计无从考证 传说中 中国最早的翻译是 一种名叫“角端”的怪兽,此兽日行1万8千余里,走遍世界各方,通晓天下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是最早的“同传译员”吧.呵呵 以下列出具体中国翻译发展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 二、隋-唐-宋时期; 三、明清时期; 四、五四时期; 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比较有名的翻译家有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彦琮在他撰写的《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博览经典,通达义旨.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猎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7)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中训诂之学,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彦琮还说,"八者备矣,方是得人".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在彦琮以后,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玄奘所主持的译场在组织方面更为健全.据《宋高僧传》记载,唐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种:1)译主,为全场主脑,精通梵文,深广佛理.遇有疑难,能判断解决;2)证义,为译主的助手,凡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和差殊,均由他和译主商讨;3)证文,或称证梵本,译主诵梵文时,由他注意原文有无讹误;4)度语,根据梵文文字音改记成汉字,又称书字;5)笔受,把录下来的梵文字音译成汉文;6)缀文,整理译文,使之符合汉语习惯;7)参译,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又用译文回证原文有无歧异;8)刊定,因中外文体不同,故每行每节须去其芜冗重复;9)润文,从修辞上对译文加以润饰;10)梵呗,译文完成后,用梵文读音的法子来念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僧侣诵读;11)监护大使,钦命大臣监阅译经.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据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的研究结果显示,玄奘运用了下列翻译技巧: 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玄奘同时的还有失义难陀、义净、一行、不空等译者,也都译了许多佛经.唐末无人赴印度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衰微.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明清时代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的局面.佛经译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译了几部经书.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直至清朝"新学"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清代的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一百八十四种西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林纾本人不懂外文,因而他的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之处甚多.但是林纾的翻译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书,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常借西方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译书往往加上许多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严复"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鲁迅《二心集》),在参照古代佛经翻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在《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有人因此认为严复偏重于"达",把"信"、"达"相互对立起来.事实上,严复曾紧接着解释道:"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这说明严复并没有把"信"、"达"割裂开来,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但严复对"雅"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自己在翻译实践中所遵循的也是"与其伤雅,毋宁失真",因而译文不但艰深难懂,又不忠实于原文,类似改编.有人说严复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这个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严复重视译文文字润饰这一点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尽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许多年来,该标准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二者之中,信犹为重要.因此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着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但旧瓶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他们认为"雅"已不在是严复所指的"尔雅"和"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风格"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四、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的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鲁迅是翻译工作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他和瞿秋白两人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他译过许多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毁灭》、《死魂灵》等.他和瞿秋白通过翻译实践,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当然,鲁迅这条原则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意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之处.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这于借直译作挡箭牌的"死译"也是丝毫无共同之处的.他们二人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都十分严肃,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从那时起,翻译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一直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乱译和重复浪费的现象; (二)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大叶、不负责的风气; (三) 翻译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开展了批评于自我批评,逐渐消除了过去各种不良现象和无人过问的状况; (四) 翻译工作者不仅肩负者外译汉的任务; (五) 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的翻译工作.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广大翻译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认真的辛勤的翻译劳动,介绍和交流先进科技知识、优秀文艺作品以及民族文化,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和世界和平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其实身为译员,我自己觉得哪位祖先圣贤最早译出了英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辈已经给我们用辛勤和汗水留下了这份瑰宝,我们就要更好的去传承它,完善它,从而更好的利用它创造更大的价值. 个人的见解 希望能帮到您一点 祝开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_百度百科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研究语言的性质及其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中的复杂内涵。《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所作的比较和对照,其取向就并非历史的取向,而是旨在以一种批判的眼光,从某些共通的主题(它们在不同的时刻出现于东方和西方)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来。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不相信那种把东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致其思维和表达的方式竟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种知识也就必须始终置身于另一种知识之外的看法。我在《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决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种种学术领地之间的栅栏,这些学术领地被称为领域和学科,它们被包围在学院和系所的重重藩篱之中。我宁愿向这种知识的分隔挑战,并展示某些基本的、东西方共有的阐释学关注和阐释学策略。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基本介绍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内容简介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讨论的问题,最初曾以萌芽的形式在一篇中勾画出大致的轮廓,那篇文章于1983年发表。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作者简介
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比较文学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讲座教授。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阐释学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与逻各斯》、《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及《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等。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媒体推荐
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不相信那种把东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致其思维和表达的方式竞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种知识也就必须始终置身于另一种知识之外的看法。我在本书中决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种种学术领地之间的栅栏,这些学术领地被称为领域和学科,它们被包围在学院和系所的重重藩篱之中。我宁愿向这种知识的分隔挑战,并展示某些基本的、东西方共有的阐释学关注和阐释学策略。   ——张降溪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图书目录
写作的贬值   天才的非自觉创作   阐释学的任务   注释的必要   对话与摹写   道与逻各斯   哲学家?神秘主义者?诗人   反讽模式   从语言批判到神秘主义   拴住了舌头的缪斯   对失语的袭击   无言之用   里尔克:与天使的疏离   诗作为赞颂   声音与意义   马拉美:空白的意义   陶潜:淳朴的挑战   无言诗学   作者?文本?读者   同一性幻觉   实际的证据   文本框架与未决定性   读者的作用   结束语   走向诠释的多元化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文摘
书摘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苏格拉底曾向同时代的诗人展示他们写得   最好的作品,并向他们询问这些作品的意思,结果却发觉,“与实际的   作者相比,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可以把这些诗解释得更好”。在苏格   拉底辩护词原来的上下文中,这段话的要点是为了证明:在对自己的   认识方面,没有谁真正称得上聪明。然而这一论点之所以有说服力,   却得益于古希腊关于诗人与灵感的思想——当诗人们歌吟的时候,   他们多半已失去寻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因而也就不可能懂得自己作   品的意思。这一思想以某种程度的幽默和反讽出现在柏拉图的《伊   安篇》中,在那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温文尔雅却又明白直率地指出:诗   不是一门受规则指引的艺术,它不是起源于知识而是起源于灵感。   诗的创作是一种奇迹,因为正像酒神的信徒在陷入迷狂时会从河水   中掬取乳蜜一样,诗人们在受到神灵鼓舞时也会发出歌吟;此时,“像   占卜者和预言家一样,神从他们身上夺去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   终极地看,正是在柏拉图这些值得纪念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追溯到浪   漫主义诗歌理论的源头。这种理论把诗歌视为未曾预谋的、自动发   生的和非关理性的,即一种并不按照诗人意图和自觉思考而发出的   “天籁”(natural cry)。   自柏拉图以来,诗是无意识的创作这一思想,回答了文学作品为   什么需要不断地评论和解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了文学解释为   什么不能用作者的意图作为判断之标准的问题。确实,苏格拉底要   求诗人解释其作品,事实上已暗示了解释之需要优先于诗人不能作   出解释这一发现。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确实也预料到诗人   们不能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说明,因为在询问诗人之前,他已经事先询   问过政治家,并已经得出结论说:大多数人都很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   无知。正因为如此,当他要求诗人对自己作品作出解释的时候,他已   经或多或少地有了准备并终于发现诗人的无知也并不亚于政治家的   无知。这一发现证实了他先前的观察。确实,在所有的人当中,诗人   也许是最缺乏自我意识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于神赐的灵   感而不是自己的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诗之来源于灵感,可以对诗   人们在阐释上的无能提供最好的解释,因为“他们能写出自己的诗,   并不是得力于智慧,而是由于某种本能或灵感,就像你在占卜者和预   言家身上看见的一样——这些占卜者和预言家也能完全不知其含义   地说出所有那些令人惊叹的神谕”。从这种砉法中,几乎不可避免   地会引出这样的结论:诗人是神的代言人;当他们在神圣的迷狂中歌   颂着神灵和英雄的伟大事迹时,他们是在狂乱地言说而并不知道所   说的是什么。因此,对诗人们在其作品中所说的一切,就需要解释者   来阐明“诗人们的意思”。P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东西方商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