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政文漳政综 2016 142号4 142号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呈持续调整态势,继续从高速增长向下调整,而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回望2014年中国的环境产业,政策的频繁发布背后,是深改元年启动整个政策体系的逐步重置,而这必将深刻改变未来中国环境产业发展的格局。在此背景下,E20研究院隆重推出了中国环境产业市场年度盘点盛宴,此次年度盘点分为水业、固废、大气三个模块进行盘点与解读,以白皮书形式陆续发布,本期推出《白皮书18:2014年固废行业政策与市场年度盘点及展望》。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固废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固废产业面对标准趋高、监管趋严、公众参与和效果导向的新常态,将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将对固废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将产生深刻影响,混合经济体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产业并购、整合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热点、竞争态势等方面对2014年固废市场进行盘点,并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走向加以展望。一、& 政策环境(一)&&&&& 需求政策1.&& 完善法规体系 行业监管趋严2014年,中国向污染宣战的气魄与决心达到历史顶点,也是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最密集发布的一年,且严厉程度超越前期已出台政策。目前,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正式实施。这部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在政府责任明确、违法排污惩罚力度、信息公开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企业、对监管部门来说都是考验。此外,为增强新保护法确立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信息公开等规定的操作性,环保部颁布了《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 《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 和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 四项办法,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办法》实施后,企业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更加严格的环保执法环境。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固废相关领域的监管。环保部正抓紧组织起草土壤环境保护法,根据立法规划,将于2015年着手起草草案并征求各方意见,2016年底前修改和完善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最晚到2017年,土壤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出台。国家层面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完成初稿,后续发改委将组织技术、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修改,最后上报国务院办公厅。按照正常程序,办法将在2015年上半年出台,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订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指南。2.& 加强执法力度 经济手段加码为有效惩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政府发布的环保政策还结合经济手段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2014年12月,环保部出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草案)》,明确了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范围、计罚周期和计罚金额,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按日计罚办法的出台, 使按日连续计罚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解决了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此外,排污费征收标准进一步提高。2014年9月,发改委 、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 《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整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废气、污水主要污染物征收标准将提高一倍。而备受业界关注的环境税方案已经进入全国人大层面,正在走法律程序,明年极有可能完成立法并出台。3.& 强化管理效能 环保标准提高作为重要的环境执法依据,环保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提高环保标准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在固废行业,涉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等相关标准均有出台。在污染物排放标准方面,7月1日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实施。该《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控制要求,多项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史上最严”,并对污染物监测提出更高要求。其中,飞灰成分之一的重金属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标准由0.1毫克/立方米改为0.05毫克/立方米。二噁英类控制限值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0.1ngTEQ/m3,与欧盟标准一致,比原标准收严了10倍。该标准是对焚烧处理处置标准的规范,是治理标准的提升,将推动垃圾焚烧厂的升级改造以及高标准焚烧厂的建设。4. 促进公众参与 保障公民监督权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起到促进与制衡的作用,公开环境信息,让公众监督是政府和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保障手段,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基本建立,并成为一项逐渐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系统工程,在多项法律法规中都对环境信息公开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环保部出台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于2008年5月正式实施,是目前唯一的专门针对环境信息公开出台的部门规章。2014年新修订的《环保法》,专门设立一章对环境信息公开做了强制性规定。该法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真正体现了“全民治污”的环保理念。(二)&&&&& 投融资政策1.& 改革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着力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降低财政支出压力、创新公共产品和服务新融资渠道、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价格,2014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投融资机制改革工作力度,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广PPP模式的政策出台。目前与PPP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已经超过40个,相关政策已成体系,从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上对PPP模式予以指导。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示范。该通知是财政部推广PPP 以来所颁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文件的出台,将对PPP项目的实际操作,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10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项目。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将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信息和民用空间以及社会事业纳入投融资机制创新范围,其中,生态环保位居七大重点领域之首。10月,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积极推广使用PPP模式,鼓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市场化方式融资,参与公益性项目建设。12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从项目适用范围、部门联审机制、合作伙伴选择、规范价格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做好示范推进等方面,对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出具体要求。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30个PPP模式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涉及供水、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交通、新能源汽车、地下综合管廊、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其中,环保相关项目有15个,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财政部还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操作流程。操作指南从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等5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做出了详细说明。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地方层面PPP已经逐步落地,各地政府开始PPP项目推介。如福建公布28个PPP试点推荐项目,总投资1478亿。青海推介的80个PPP总投资1025亿。安徽发布首批42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总投资710亿。湖南省发布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583亿。四川发布项目264个、总投资约2534亿。由此可见,2015年将是PPP政策落地年,大量项目得以涌现。2.& 深化融资机制改革 畅通上市渠道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正在酝酿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政策。2014年3月,国务院工作会议提出 “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11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拟于2015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注册制后,企业上市的门槛将大为降低,上市渠道也更加畅通,从而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使更多的环境企业通过上市成功进行融资。(三)&&&&& 交易政策1.& 发展环保服务业 政府采购政策落地2014年,政府发展环保服务业的决心在政策上得到了推进,12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由此可见,政府采购服务政策已逐步落地。据E20研究院了解,环保部将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指导意见》,包括城乡生活废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单项或者一体化服务,城乡区域河道水域、公园湖泊水质养护、城乡植树种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城乡公用土地的环境修复等环保服务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2.& 推行治污专业化 第三方治理提速在现阶段,排污企业自行治污模式弊端频现,第三方治理作为在商业模式上的新探索,具有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和执法成本、提高治污效率,促进环保产业升级等多种优势,推广势在必行。目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已获中央政府高层的重视,相关政策频频发力,为第三方治理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建立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措施,这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提出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在上述背景下,国家部委层面也在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第三方治理机制落地。由发改委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近期有望出台。另外该委与财政部拟设立500亿元国家环保基金,将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提供低利息、长周期的优先贷款。二、& 市场热点(一)&&&&& 传统市场快速增长l& 垃圾焚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垃圾围城现象严重,而在垃圾填埋进入尾声的阶段,垃圾焚烧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垃圾焚烧市场增速达40%以上,截至2013年9月,已建成垃圾焚烧厂159座,垃圾焚烧规模已达15.84万吨/日,垃圾焚烧的市场占比已达32%左右。目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日趋成熟。在规划,上网电价及发电量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除上述政策外,2014年又出台一项新的利好政策,7月,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发改委公布的34项低碳技术目录。未来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小城镇市场将逐渐打开,垃圾焚烧发电仍具市场潜力。另外,焚烧标准的提高、监管的趋严,将推动垃圾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垃圾运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中小型企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资源会更倾向龙头企业,行业集中率进一步提升。(二)&&&&& 新兴市场逐步打开1.& 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快速打开近年来,由餐厨垃圾引发的地沟油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对餐厨垃圾处理逐渐重视,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在政策引导下,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大氛围已基本形成。据数据统计,目前餐厨垃圾日产生量14.53万吨/日,而截至2013年全国餐厨垃圾总处理能力仅为2.47万吨/日,仅占城市日总产量的17%,庞大的餐厨垃圾处理数量促使餐厨垃圾处理市场被快速打开。从2011年确定首批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名单,到2014年,已公布四批试点城市,共有83个城市入围。但由于政策环境、收费机制,技术路线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前期试点城市工作进展缓慢,目前,一、二批试点城市项目大部分尚处于在建、筹建状态,已建成和运营的项目较少。当下,餐厨处理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已渐成规模,但还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龙头,市场集中度不高。专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不仅面临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业的重资产公司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龙头企业进入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专业化企业之间竞争也在加剧,企业需要在技术、资金、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等上修炼内功。目前,国内主要餐厨垃圾处理企业有山东十方、普拉克、青岛天人、嘉博文等。进入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维尔利、首创股份、瀚蓝环境等。在商业模式方面,项目模式基本形成,以BOT为主 BOO为辅。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在服务费220元/吨,吨投资在40-60万元/吨。随着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将在未来加速释放。2014年,多家公司在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斩获项目,各公司将在2015年迎来市场集中爆发期。技术保障、资金支撑、政府资源三者将决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行业龙头企业将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2.& 垃圾收运市场逐步开启目前,国内垃圾收运系统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处理系统,企业往往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焚烧和填埋等后端环节。但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垃圾收运的完善和优化对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外废物管理公司经验来看,50%的垃圾处理收入来源于垃圾收运。由此可见,垃圾清扫、收运的潜在市场很大,进军垃圾收运系统将成为垃圾处理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垃圾收运市场尚属起步阶段,市场不规范、主体相对弱小、地方垄断强等诸多问题需要突破。根据住建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显示,垃圾清运量正逐年增加,2013年,城市道路清扫已达64.6亿平方米,清运量1.7亿吨。服务价格也基本形成,根据E20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清扫服务价格为9元/平方公里,收运服务价格为1元/吨/公里。2014年,桑德环境将收运作为业务重点,在山东、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签约了近10个项目。北控水务也设立了固废公司,并将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运作为重点业务领域。未来,垃圾收运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农村垃圾收运市场潜力巨大,据E20研究院估算,垃圾收运蕴藏千亿级市场空间。3.& 危废处理市场持续升温据E20研究院统计,2013年,危废产生量4824万吨,但真正实现集中处置的比例不到35%。预计2015年危废产生量将达6000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危废处理市场,国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制定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公布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目录,发布了危废填埋、焚烧的污染控制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收费制度,促进了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发展。此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已逐步成熟,投资力度也在加大,危险废物市场在逐渐升温,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目前,危废处理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根据E20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市场上占相对优势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以投资、运营为主的,例如东江环保、桑德环境、威立雅等企业,一类是EPC为主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例如北京京城环保、北京清大国华等企业。4.& 土壤修复市场雷声大、雨点小随着近期国家对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工作日益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已逐步上升为全国环保工作的重点,土壤修复行业也连获政策利好。2014年“两会”后,一系列涉及土壤环保的规划、行业标准及立法等政策文件将陆续发布,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力度明显强于往年。但由于面临土壤修复技术不成熟,市场盈利模式尚未完善,相关标准仍然缺失等问题,目前,土壤修复并未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情况与政策和市场的热度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特点。由于巨大的潜在市场,土壤修复市场仍然被普遍看好。良好的政策氛围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如建工环境修复、永清环保、金隅环保。其他上市公司中,已进入土壤修复领域的还有铁汉生态、维尔利、格林美、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等。而在土壤修复的第三方检测上,则有天瑞仪器、华测检测等公司。随着未来土壤治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落实,未来几年,土壤修复产业将会大规模发展,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三)&&&&& 固废行业资本市场交易活跃随着相关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产业成为景气度最高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资本向环保领域聚集,行业投资增速加快,市场空间打开,产业升级,行业竞争加剧。2014年,在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固废行业获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交易活跃,并购和上市热潮迭起。1.& 市场并购高潮迭起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4年,固废领域发生并购26起,涉及交易金额100亿元以上。以桑德环境、首创集团、光大国际、杭州锦江、东江环保、维尔利等代表的优秀固废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突破地域、规模、业务结构等发展瓶颈,实现快速扩张。2014年固废企业并购案汇总2. 企业上市热情不减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众多固废公司实现上市意愿。根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市以及拟上市固废企业有16家。其中,天楹环保、绿色动力、粤丰环保等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扎堆上市,成为固废行业一大亮点。2014年固废及相关领域上市企业汇总拟上市固废企业汇总三、& 竞争主体发展态势1.& 重资产环境集团向环境综合服务商转型目前,中国的固废产业已经进入到了以环境综合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的阶段,各个企业均积极寻找快速规模化的发展方式。重资产环境集团核心特征是规模化,其优势是全国性网络的集约效应和政府关系,以及强大的投资运营管理能力。据E20研究院调研,2014年度,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固废企业有9家。目前,光大国际、桑德环境、首创环境、杭州锦江、绿色动力、威立雅中国等重资产环境集团企业正在向环境综合服务商迈进。一方面,在积极拓展环保服务产业链,以杭州锦江、光大国际、绿色动力为代表,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打造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在积极部署延伸服务链,以桑德环境、威立雅中国为代表,在传统的垃圾处理如焚烧等领域加快布局,同时开拓环卫、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和危险废弃物等新兴领域市场。此外,一些行业龙头企业还在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以首创集团为代表,2014年3月,收购新西兰废物处理公司TPI NZ100%股权,实施国际化战略。2. 区域环境服务集团向全国性环境服务集团迈进固废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垄断性特征,区域环境服务集团就是依托于地方政府建立,凭借具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和综合环境服务能力,形成区域垄断优势发展而来。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和竞争态势加剧,属地性企业面临当地市场趋于饱和、以及市场份额被重资产环境集团抢夺的局面,迫切需要进行异地扩张,以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目前,一些区域环境代表企业积极寻求外延式扩张,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向全国性环境服务集团转变。除已成功实现全国扩张的瀚蓝环境外,多家区域公司表现出了全国拓展的意愿,如广州环保投资集团等。3.&& 细分领域领跑者积极扩大产业布局固废行业具有技术复合型的特点,综合和系统集成水平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核心技术以及清晰的战略定位、创新的商业模式、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领跑着各自所处的细分领域。目前,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细分领域的领跑者正积极扩大产业布局,一方面,除在自己所处领域布局外,也在向固废其他领域进行布局;另一方面,细分领域的领域者,正积极接通资本市场。绿色动力、粤丰环保在港股主板市场成功上市,重庆三峰等公司的上市也在筹备中。四、& 展望1.&&&&&& 政策展望(1)政策核心以“治污效果”为导向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已呈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期。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将迎来的新的机遇,建立规范严密的环保法治体系,发挥市场动力机制作用,保证环境治理效果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在目前大力推广政企合作,实施第三方治理背景下,未来,环保政策将改变以往以”工程建设目标性规划、污染控制约束性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向保证“环境治污效果”转变,以“环境治理效果”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已经来临。(2) 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固废行业,价格机制没有理顺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大核心问题,如餐厨垃圾处理、土壤修复等细分领域,由于缺失清晰的价格机制,市场化的付费体系尚未形成,导致污染治理需求难以转化为市场需求。解决收费难题成为促进上述细分领域发展的关键,未来,相关政策将在价格机制方面有所突破。(3)政府采购环境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目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表达了环境服务采购的决心,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基于顶层设计的各项政策、标准、法规,建立健全环境服务采购体系。政府采购环境服务的内容和产业引导政策将有望明确,由“过程买单”转向“见效付费”,比如环境服务的投融资、税收、环境服务收费标准、企业提供环境服务的考核机制等政策。(4)热点细分领域政策将密集发布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将是政策密集布的一年。从目前趋势推断,政策将集中在土壤修复、餐厨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等领域,以法律、行政规章等形式出现,作为国家层面的指导文件,将在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予以规范。后续将逐步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行业规划、技术规范、标准也将陆续出台。2.& 市场趋势(1)新兴细分市场发展势头强劲a) 高标准焚烧场或成发展趋势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决战之年,也是各类项目的建设年,根据以往经验判断,2015年将是垃圾焚烧项目集中建成期。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307155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按厂均956吨/日(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年)》,2013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158488吨/日,垃圾焚烧厂数量为166座)进行测算,“十二五”期间还需要新建约155座垃圾焚烧厂。此外,史上最严的污染控制标准对垃圾焚烧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将促进市场的升级改造,蓝色焚烧将成市场趋势。b) 垃圾收运市场逐步升温目前,我国垃圾收运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潜力巨大,未来,环卫一体化机制是发展趋势,垃圾收运领域将实现快速发展。据E20研究院保守预测,国内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市场规模至少将达上千亿元。c)& 餐厨垃圾进入爆发期随着国家对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视,各项推动政策将陆续出台并逐步落地,并在试点项目的带动下,餐厨垃圾处理将进入爆发期。据E20研究院保守预测,未来,餐厨垃圾处理市场规模约400亿元。d) 土壤修复行业全面启动土壤修复行业将全面启动,蕴含诸多市场机会。“十二五”为土壤修复产业技术积累、市场萌发奠定了基础,“十三五”将进入黄金时期。2015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而2025年将达1500亿元。e)& 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迎来机遇此外,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迎来机遇。目前,住建部已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计划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未来,政策也将在资金投入、用地用电优惠等方面对农村环境治理予以倾斜。(2) 环境治理市场需求深度释放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政府正在积极开展环境监管、考核、环保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日实施的《新环保法》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并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环境治理开启新纪元。重典治污下,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将越来越难以逃避环境治理责任,之前的历史欠账将逐步转化为现实需要,加速环境治理市场需求的深度释放,如土壤修复、危废处理等领域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3)产业进入大资本时代竞争态势方面,在资本聚集和政策、制度推动背景下,固废行业并购潮进一步延续,有实力的企业将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以实现市场拓展和业务整合,扩张产业链和业务规模,从而重塑行业格局,固废产业进入大资本时代。此外,新三板转板制、IPO与再融资取消环保核查,注册制等利好政策为有实力的环保公司上市扫除了障碍,上市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在此冲击下,固废企业上市消息将会频繁传出。(4)& 综合环境服务成未来发展趋势在商业模式方面,发展环境服务业将成为推动环境产业发展的主线,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治理、合同环境服务将成为未来潮流,并推动产业不断深入转型与升级,固废企业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成为必然方向,综合环境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5) 公众环境参与将成常态化以前,我国的环境治理处于政策拉动环保市场的二维时代,政府根据地方污染指标和环境治理需求,与环境企业做单方面沟通,环境服务为单一的政府采购。如今,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提高,公众的支持和反对强烈影响着政府决策,环境治理将进入“政府—企业—公众”三维共同管制模式,公众环境参与将成常态化。(6) 移动互联将颠覆固废行业目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固废行业在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将产生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与固废行业结合,将显著降低整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固废行业在技术升级、市场开拓、品牌传播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附加值的提升。——相关阅读:产业新闻盘点:市场及政策新闻盘点及解读:
编辑:李晓佳
本讲座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
导读:《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Copyright (C) 2000- http://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商务热线:010- 传真:010-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 京ICP备号-7
京公网安备: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政综2016 14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