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实现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义大众化

网络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网络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原标题:网络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探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展开。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千变万化,国际形势风云万变,网络发展一日千里,社会热点新闻瞬时传播全球,在这样的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要传播真理,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网络传播,同时,网络传播也应遵循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传播规律,以发展创新的眼光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允许网络自由探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伏尔泰说过,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很多重要的理论都是在自由讨论中获得普遍认知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所经历的论战来看,通过辩论,真理得到认识,同时也为真理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能够允许思想自由讨论,其实就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获得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供了保障。”[[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就是与各种思想不断斗争并不断为中国知识分子认同并接受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胡适实用主义的论战中,可见其一。五四时期,胡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系列攻击,但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利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以及其他平台,通过发表论文,举办讲座,组织社团等形式,与当时在知识界威望极高的胡适展开公开论争。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了更为广发的认同,不仅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澄清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苏俄的谣传和误解,同时也团结了一批当时思想摇摆的青年积极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积极引导网络探讨的同时,允许自由讨论,除浊扬清,推进网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创新,能为网络传播提供现实条件
十七大以来,我国在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等领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大力探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在中央统一部署下,一些单位和机构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创造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线工作的群体——中央编译局策划、组织、实施了系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在马克思主义宣传领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新闻热点,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我们的网络传播带来了大量的宣传素材。
(一)、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作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中央编译局与其他中央部门相比有某种特殊性,它与国际广泛交往,在国外拥有较高知名度,但国内公众对其却知之甚少。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在中央外宣办首开新闻发布会,使公众第一次较为详细地了解该机构及其工作情况。国内几十媒体现场采访并报道了这一事情。有媒体这样评论:“中央编译局首开新闻发布会,揭开神秘面纱”。[[3]]可见,大众对于这样一个直接肩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重要使命的单位是多么的陌生。这次,中央编译局主动贴近大众,让大众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组织拍摄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
《思想的历程》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撰稿策划,并同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文献纪录片。该片史料翔实、内容新颖、视角独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百年历程进行的深情总结,是对革命前辈传播真理的深切缅怀,是对一代代马克思主义翻译工作者奉献精神的生动展现。《思想的历程》让广大观众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编译工作的光荣与神圣,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次巨大推动。
(三)、创建我国第一座“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
该馆为中央编译局独创,立时两年完成。该馆生动再现了100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经典著作传入中国的感人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事业的高度重视。展览为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有力探索,对人们了解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编写新版《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
三部新画传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生动的图片、朴实的文字、清新的形式讲述鲜活真实的历史,全面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人生轨迹、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有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深切感悟他们的光辉品格、深刻领会他们的宝贵思想,是宣传普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读物,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一步走向大众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三、网络热点关注群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
如今,各种娱乐新闻、名人新闻充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娱乐至死”的不健康网络文化侵蚀着大众眼球。而真正涉及民众生活、民生需求的社会底层新闻却少之又少,正义得不到诉求,邪恶披着合法的外衣大行其道,等等。因而,加强政府对网络的引导,创造条件,让网络贴近社会底层,关注民生,让民众主动靠近理论学习理论。
(一)创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没有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生动新鲜的内容,再好的语言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但是,在具备了好的内容的基础上,假如没有富有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也难以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现实潜在危险是,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成为大众话语体中不熟悉和不愿主动触及的东西,许多人在形式上维护,但在实际上并不予以认同。如何打破这种困局,只有采取切实的行动,与人民群众为伍,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体现自己的语言特色,体现人民群众的时代需要,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
(二)以柔性手段开发网络资源,让理论贴近大众
如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网络媒体在促进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加快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同时使得各种文化碰撞的程度愈加激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滞后且容易封闭,人们的认知程度往往高度一致,人群的个人信仰与社会认同感较高,社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传播往往采取硬性灌输的方式进行。在网络时代,人们获取认知信息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已不同如以前。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也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1950
年,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进,要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这句话说明理论宣传不应采取强制办法。在今天的时代,强制性手段易生逆反心理。因此,网络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大众认知为准,从现实需求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论进行传播,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网络文化的包容性
先进的文化代表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普遍性和高度的涵盖性。“人们的政治信仰、政治的价值取向与政治态度是多元的、有差异的,
合理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需要合理引导,从而发挥文化最大的社会效用。”[[4]]
目前,互联网、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传统媒体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草根阶层能够直接通过新兴媒体发布自己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感官认识,传统文化自身魅力在网络时代得到彰显。因此,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其对中国社会的导向性作用,就必须具有兼容并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以增强自身的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它需要从实践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并不断加以丰富,并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统领地位,同时,也体现它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尊重;既体现它的历史延续性,
又体现它的时代特色;既发挥它的政治感召力,又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四、打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独立网络平台,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上理论阵地建设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执政党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并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大多数执政党在加强对电视、广播、
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控制的基础上,还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大量地进行网络传播,以图在互联网上赢得自己的地位。中国是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我党历来重视新型媒体在大众中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在大众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且无可替代的地位,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体系。在新时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我党的新闻传播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我们应该克服目前的困难,积极推进网络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建设。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资源网络发展概况
马克思主义资源网络平台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慢。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数字资源建设比较落后,资源保障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科学发展及人们的需要,这种落后的建设状况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02年12月,李长春同志在视察中央编译局文献资源建设情况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数字图书馆,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新世纪,我党在思想建设领域又一重大举措,为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增强了活力。之后,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收藏丰富的几家单位积极行动,如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快了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建设的步伐,开通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大大丰富了网络马克思主义文献数字资源。
虽然如此,我们国马克思主义网络平台建设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缺乏建立统一协调机制,重复建设较多,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原创信息少,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力量;网站编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资源匮乏,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及时贴近大众需求;网站内容单一,缺乏有研究力度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等等。
因此,要满足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及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文献数字资源的需求,需要我们站在改革与发展的角度来全面重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数字资源建设。
(二)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网络平台建设的道路
随着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数字资源建设也一定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相应得到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正逐渐加大投入,努力建设更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数字资源。如同国内大多数学术性网站一样,马克思主义数字资源建设除了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协调机制,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立统一中积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化时代性和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之举,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大众化和国际化是当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理论战线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提高全体中国人们的思想意识,而且还要大大提高文化软实力。
2.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国家在法律授权,经济投入,管理负担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成为“行为主体”,从战略高度制定中国马克思主义数字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定位网站的职能、服务目标和内容,引导建立与网站性质相符合的,与研究和大众需求相适应的网站群,实现信息内容服务模式多样化、专业化和系统化。[[6]]
3.要重视网络原创信息建设,信息内容是网站的生命所在,要努力把最新的动态信息反馈给大众。由于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等原因,目前大多数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网站的原创信息量少,且新信息的发布迟缓,跟不上读者的需求。
4.提高学术群体参与网上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意识,群策群力,让理论通俗化、大众化,增强理论的感召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最了解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他们直接面向受众,了解受众的需求,能把握传播的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日。
[2] 李丽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开来的启示》。北京日报,日。
[3] 郭金超。《中央编译局首开新闻发布会 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新闻网,日。
[4] 蒯正明,杨新宇。《网络社会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理论探索,2010年第26卷第5期。
[5]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5] 张远航。《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资源数字化的现状》。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7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什么 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要掌握人民大众,就必须积极回应人民大众的呼声与需求,努力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牢牢把握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品质,它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意志和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把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充分吸收时代精华,有效应对时代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更好引领时代发展.
紧紧扣住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首要问题.紧扣时代主题、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越是紧扣时代主题、贴近时代实际,就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越能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也就越能掌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扣住这一主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不断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世情、国情、党情有机统一的高度去审视、思考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发展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其作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思想武器的强大作用.
体现人民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赖,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存在很多困惑与疑虑.在这一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抓手,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切实转化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自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内在地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自觉接受、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的过程.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其学习、掌握、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依靠人民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这一基本途径.只有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的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才能使源于人民群众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进而影响群众、掌握群众.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既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又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获得思想养料和前进动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
坚持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就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为此,需要我们坚持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在感情上亲近人民群众、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
在感情上亲近人民群众.大众化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也是根本立场、根本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在于表现形式的通俗化,更重要的在于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的大众化.正如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大众化就是我们要和人民大众打成一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依靠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力量和逻辑力量,也需要发挥理论工作者的感情感染作用.只有把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有机结合起来,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才能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的.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等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的有机统一、推进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中,既要讲清理论的时代性,又要讲清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既要阐述理论的科学性、合规律性,又要阐述理论的实践性、合目的性;既要展现理论描绘的美好前景,又要说明科学运用理论带来的实际利益,使人民群众不但感到理论可信、可用,而且感到理论可亲、可近.
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要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还要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实践证明,关键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民族化、通俗化、形象化,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