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对对乙被庸

原创&&保时捷已流于平庸 RWB才是duangduangduang
  自媒体每天下午五点为大家推荐几篇鲜货,欢迎前来围观。若您有投稿需求,请联系小编:.cn。  这是autocarweekly的第998篇分享文章,作者馒头。  每一台车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一半是与生俱来的,而另一半则是它的主人所赋予它的。所以我改的保时捷都是用我的手做出来的。这其实更像是小时候的折纸游戏,只是需要变得严谨许多。 &&Nakai San  这算是篇献给白富美和高富帅的普知文,如你我般的潘棵牵偷辈栌喾购蟮闹锻卣拱伞C蛔寄奶炷阍庥霭赘幻阑蛘吒吒凰УPARTY时,你可以打打嘴炮,瞬间就能提升逼格,不过请记得收好你的公交卡。  诸位new money们,还在疯狂订购最新款的Boxter,Cayman,911?或者炫耀你的盾牌LOGO按钮钥匙?我只想双手一摊,颇为无奈地说一句大实话&&这些已经流域平庸,就如同满大街的LV logo,早已不会唤醒外围那臃肿的眼皮。当然,对于那些砸钱在Panamera,Macan,Cayenne上的,我至今都无法理解他们的心向。  你问我什么才是当今Porsche车主最夯的玩法?简单!加入RWB家族,定制一台属于你自己的RWB。  来,我先给各位普知一下RWB是什么。  RWB是德语Rauh-Welt Begriff的缩写,意思是Rough World Concept。别去揣摩中文要肿么翻译,其实最初就是一漂移车队,后来,车队觉着比赛木有改装来钱快还是强调浓,就摇身一变,成为霓虹专改老款保时捷(基本是930,964,993款)的公司。差点忘了996,现在貌似也成功跨入车界老龄圈,成为RWB的新目标。  肯定有人要问,Porsche是德国滴,挨得到岛国人改造?事实是这样子滴:在昭和后期,也就是上世纪70-80年代,那时的霓虹New Money一族,曾疯狂迷恋着Porsche。迷恋到何种境地?一、岛国成为了当今老款保时捷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二、一直以来,Porsche Classic项目(就是专为世界各地的Porsche迷,翻新已经停产的保时捷)来自日本的订单是最多的,要求修复各种老Porsche。于是乎,当有一群日本人愿意认真花十几年时间在老Porsche上,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按此规律说来,20年后Cayenne岂不是也要成为天朝式的经典?嗯!我应该弃笔从改,为引领后20年世界改车潮流提前努力!  自从RWB在2009年的Tokyo Auto Salon上,展示了当家的磨砂黑色930。其超级夸张的宽体造型,贴地行驶的姿态,精准到1cm的间隙,外加独特的暴力美学,瞬间成为世界至热改装车品牌。用现在网络红词来说,逼格杠杠滴。而所谓逼格,不正是天朝New Money所追求的?  说实话,RWB与其说是一家改装店,更像是一家俱乐部,一家充满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岛国人心中那种美式奢华装修风的bar,它将日本最奢靡的时代完完全全复刻出来。而和国内很多奢华的改车工厂的刻意装饰不同,这里的杂乱和复古是数十年积累出来的。每到周末,这里就是Porsche爱好者的乐园。有音乐有知己,还有主理人Nakai San最爱的Stella Artois啤酒,喝着绝对是种享受。  吧台绝对是RWB最多人眼球的地方&&只要每多一位客人,他所代表的国家国旗就会挂上去。而每台RWB的诞生,绝对是世界各大改装网站的必登头版。甚至还有很多车主,要花大笔钞票请专业团队来拍摄自家RWB诞生的VCR,来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反正他们也不差钱)。  而每次的超跑聚会,无论在哪个国家,RWB一出谁与争锋,周遭的马儿牛儿立马成了打酱油的路车甲乙丙&&这真不是吹的!RWB有多稀有?那是私人定制。私人定制=有钱未必买得到。所以,在物欲横流的今日魔都富贵圈,神马限量版改装应该老早玩腻了,原厂款更是烂大街之流。私人订制才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想在M2、RB的门口引起围观甚至骚动?显然,它是你最好的帮手。  现在来说说RWB主理人Nakai San中井桑。他不会说英语,为人非常低调,充满了霓虹匠人特有的执着和细腻。他身后的那辆车,正是传说中成就RWB的 930。它有个好听的名字:Stella Artois,就是Nakai San最爱的啤酒。  中井桑打造的暴力机器具有极为鲜明的特点,夸张的宽体包围,巨大宽边的轮毂,让所有爱改人士癫狂。而时下最潮的改装风格是什么?Hellaflush,RWB可以说是其中的Top level。在赋予一台老式Porsche 新生之前,中井桑先要和客户做较长时间的交流,了解客户的喜好之后,他才会着手打造一辆新RWB,他必须保证每一台RWB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外观设计的细节,还是内在装饰,甚至颜色等等&&说白了,每一台RWB都是孤品。  绝大多数的RWB能在平时正常使用,也能参加那些特别的赛事&&它们没有一般定制车各种娇气小毛病&&因为霓虹人+改装师特有的双倍&臭脾气&,因为中井桑坚持不改发动机,他坚持认为Porsche的发动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保持原样就行,只需稍加改善一下稳定性就行。  下面,咱们来说说一台RWB是如何诞生的。各位白富美和高富帅们,Every New Money,准备好你们的信用卡了吗?要没有限额的那种哦。  首先,你要有一台911。不过话说回来,车架代码是930、964和993的911估计在天朝是凤毛菱角,可能1995年产的993应该还有可能通过正规渠道进来过那么一两台,不过估计New Money们那个时候还不太会走路吧?!没关系,只要你有车,有钱,一切都不是问题。  930和964就不给图了,国内几乎也找不到,给一张993的原厂先看看吧:  前面我是不是忘了说997也可以改?额外普知一下,997就是国内所指的2004年以后的那些911,现在,中井桑也可以操刀了。  别怪我拢吮苊饽忝歉愦恚以俑忝且徽997的图:  你问我有区别吗?好吧,再给一张图好好区别一下:  有车只是第一步而已。  然后,你就可以买张机票去日本(需要我教你怎么办理签证咩?),参观一下RWB俱乐部,找霓虹技师探讨一下你的想法,地址:日本千~h柏市藤心1-14-33。  当然,现在网上也有一些RWB天朝代理。我觉得,这车通过国内代理再转手,钱不钱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准确表达你的意图,那绝对是另外回事儿!量身定制,首先是量身不是吗?哪里有什么半路出家的徒弟,量都量不准,就能成为一好裁缝,扯淡!  肯定会有很多妹纸睁着无比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只要好看,没什么要探究的。&但我想提醒你一下,骚暴的颜色很有讲究!没什么比实地去看色板更准确的了!我都再三强调这是定制了,你还不明?你明不明白每次做指甲都不希望和同桌的feel?对!就是这个味儿!  当然,你也可以豪气地刷卡,RWB自然就来天朝为你干活了。  好了,接下来你要了解的,应该是需要准备多少钱。300,000人民币,没错,换算成美金应该是48,000元,韩币52,228,140元,换算成霓虹人最熟悉的货币就是5,617,020元&&这么看来,人民币通货膨胀率还是可以的,大部分的货币后好多位零啊&&  先别急着倒吸凉气!这个价格其实一点也不贵,因为是中井桑跑天朝来亲自为你操刀,所以折合2万美金的人工费必然是跑不掉的。接下去必定有一套夸张的work定制轮毂,一套同样夸张的宽体套件,和一套Aragosta搅牙避震器。你问我要多少钱,自己去霓虹雅虎搜一下,卖你150,000人民币真的是良性价格!要知道这些玩意儿光算运费,就要超过30000人民币了。对了,机票和酒店是另外算的哈!  嗯!中井桑来到天朝后先别急着激动,因为这位总是穿着一身油腻腻工作服的大叔,会用他独特的方式来好好处理你千辛万苦弄来的孤品(我的内心已经开始哼起&噢多么痛的领悟~~~&)!  他是直接用美纹纸在车上划线的,然后直接开切,完全不借助任何精密仪器的测量,如果你是车主,肯定会担心到死&&&万一切坏了可没办法补啊!!!&但中井桑全不在乎,就是叼着烟,毫无表情地工作着。这时候千万别打扰,因为这位霓虹大叔已经根本停不下来了。  就在你刚把心提到嗓子眼时&&  他就完工了  就完工了  完工了  工了  了  然后,你会发现当他把宽体套件放上去之后&&严丝合缝。真是要多刺激有多刺激,比坐过山车还好玩儿!毕竟人家15年911摸下来了!哪一刀该切什么地方,不会偏差丝毫。  看看割完的车子什么样子:  心疼?根本还没来得及!好吧,中井桑已经开始合位了。每一片宽体,需要试着合位30次以上才会被最后安装,这些都是人家一人完成。算下来一般需要合位120次,只有这样,最终轮胎和宽体之间的距离才会保持在1厘米,且不会造成任何刮擦。&  PS:中井桑好有拍鬼片的潜质啊!  好吧,这些对NewMoney来说,都太深奥了,我还是给大家看图吧,看看最终效果,让大家觉得这300,000RMB花得值不值。  接下去就图片大放送!  这是北京那台红色RWB:  和一般的改装车选择碳纤维底铲不同,RWB是一台兼顾比赛和走街的车,所以前部黑色的底铲其实是软的橡胶的,离地间隙有充分的保证:  大灯位置严丝合缝:  前后轮和宽体之间的间隙只有1cm,却不用担心会蹭到,没有15年积累绝对做不到:  黑色风道为车身高速行驶时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不过低速行驶时,这玩意只会增加风阻和油耗:  好了,RWB就介绍到这里,高富帅和白富美们还在囤原厂货玩掉钥匙的把戏?多花点钱整个订制吧,这样才对得起你爹妈的荷包:  PS:刷卡时一定记得给你的RWB起个好听的名字。  《AUTOCAR WEEKLY》:资深媒体人打造,一个有个性、有视角的汽车人文观点和交流平台,提供不一样的真话、资讯、福利、女神......我们的意思是,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生活的一种刻度。有兴趣的可以添加微信号:autocarweekly ,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这篇文章来自第三方人士,文中所持观点不代表太平洋汽车网。文中所涉图片及视频资料均由作者提供,在此感谢!
8.88-16.28万
11.59-16.99万
22.38-35.98万
10.78-16.08万
23.98-42.28万
15.98-24.18万
7.99-13.49万
13.18-21.88万
9.88-15.78万
7.98-14.98万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看更多内容
同级别车型优惠推荐
太平洋汽车网官方热线服务时间: 9:00-18:00
热门IT产品
请登录后操作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7分)甲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乙《论语》的精髓为后人学习、借鉴,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对于执政者而言,应该对天下人一视同仁,而不应以是非善恶定天下,只要执政者正确地引导,天下人就会去恶向善,所以天下人不必拘泥于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小题1:(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1分)(2)结合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孔子中庸思想的精神实质。(3分)小题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是非善恶”观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7分)甲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乙《论语》的精髓为后人学习、借鉴,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对于执政者而言,应该对天下人一视同仁,而不应以是非善恶定天下,只要执政者正确地引导,天下人就会去恶向善,所以天下人不必拘泥于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小题1:(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1分)(2)结合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孔子中庸思想的精神实质。(3分)小题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是非善恶”观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7分)甲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乙《论语》的精髓为后人学习、借鉴,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对于执政者而言,应该对天下人一视同仁,而不应以是非善恶定天下,只要执政者正确地引导,天下人就会去恶向善,所以天下人不必拘泥于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小题1:(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1分)(2)结合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孔子中庸思想的精神实质。(3分)小题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是非善恶”观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结合文意理解为过犹不及。小题1:首先确立观点:不准确。再分析社会风气的淳正,既需要执政者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天下人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中国真实城镇化率已超60% “胡焕庸线”该如何破解? | 北晚新视觉
中国真实城镇化率已超60% “胡焕庸线”该如何破解?
日讯,近日,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一边是人口过度聚集的北上广,“城市病”日渐凸显;另一边是亟待发展的广大中西部--“胡焕庸线”如何破解?
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
新闻观点:在谈论城镇化的时候,你多次强调城镇化率被低估了,为什么?
罗天昊(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著有《大国诸城》):
城镇化的一个预期是希望进城农民能振兴内需,充实城市的劳动力;但我个人对这个预期不乐观,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么多劳动力能继续转移到城市来。如果从就业,而不是从户籍来衡量,我们的城镇化率是低估的。
根据官方统计,我们的城市化率是52.6%,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如果以户籍人口统计,不到40%,所以看上去城镇化空间巨大。但如果换一种思路,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统计,看看农村究竟还剩下多少有效劳动力呢?传统的统计方法可能漏掉了一种两栖人口,他们在城里干点活,在农村也干点活,居住频率也同样;还有一些人,既不在城市就业,也不返回农村,他们游荡于城市,应该也算是城市人口;但这些人都无法进入城镇的就业统计。
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迅雷,曾提议中国城镇化率的另外一种算法: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则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以就业为主要统计标准,只要是非农就业,同时不常住农村的人口,就算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城镇化,那么,中国城镇化率是被严重低估的。经过30年的劳动力转移,人们期待的未来农村大规模转移劳动力到城市的景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未来农村人口的转移潜力,第一是留在农村务农,也就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只有不到3亿。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是2.66亿,其中包含东北三省,新疆、海南等地的国营农场,他们其实是城市户籍,总人数接近400万,由此,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际只有2.62亿左右。
第二,从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军是青壮年,而现在,许多城市小区的门卫、园林工、清洁工,不少是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
我走访过的一些中西部省份,也可以印证这种观点,中国农村的精壮劳力基本都已经转移,留守下来的大多是老弱,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也是证明。
未来农村人口再向城市转移,未必是劳动力
新闻观点:城镇化率被低估,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除了真实的城镇化率被低估,我们的劳动力人口还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我们对劳动力人口的统计是14到60岁,从上限看,很多女性60岁之前就不就业,这一部分需要减掉;从下限看,14岁这个年龄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个统计可能是按初中毕业年龄来的,在改革初期确实是这样,年轻人初中毕业就干活去了;但现在情况变了,升学率大大提高,14岁到22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多在学校里,不会去就业。
而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都是“三位一体”的。比如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GDP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到197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8.6%,基本达到高潮。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日本的人口增长,也是在1972年达到高峰--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所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率继续提高,但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和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
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农村人口再向城市转移,也未必是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来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一部分没被统计。所以,新的城镇化不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可以坐吃精锐劳动力带来的财富,只付出低福利成本;相反,未来的城镇化,需要付出的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京沪严控人口,不能让其他城市陪绑
新闻观点:为了避免“城市病”,必须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吗?
要求城区五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人口规模,主要是因为北上广压力较大,但我觉得这里面必须区别对待:京沪人口需要控制,但不能让其他城市陪绑。
我曾经做过一个城市包容度的排名,主要是看城市净流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2013年的数据,东莞第一、深圳第二,都超过70%;北京和上海在30%以上,武汉、郑州也接近20%。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其经济体量是相对应的,城市人口是否饱和,不仅要看绝对值,还要看城市的发展阶段。
和北京、上海不同,像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郑州、长沙……这些原来发展不充分的城市,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很可能就在这些地方,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的几个节点城市。未来产业的转移必然带来人口的聚焦,这些城市的人口应该增加,限制人口就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所以,就算是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也应该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区别对待,北京、上海需要通过改善管理、提高门槛来减缓人口聚焦,而正在迅猛发展的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允许他们发展。
事实上,我们的特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造就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崛起。尤其是在中西部区域,应该鼓励多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以带动周边发展。实际上,如果提升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的话,很多城市面积不变,也能容纳很多人口,我们需要提高城市的人口聚集密度和单位土地的产出密度。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城市的人口和资源,往往都按行政级别来配置,比如人口最多的城市都是直辖市,也就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这些城市资源集中度最高,人口吸附能力就强。未来需要打破这种行政主导的模式,让市场配置资源,让资源带动人口流动,自然可以均衡人口,减缓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未来区域经济的变化会改变人口格局。
北京需要在城市内部进行产业转移
新闻观点:作为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人口问题上都有很大压力,目前的思路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吗?
北京和上海一直都在控制人口,通过行政手段“赶人”是个理想状态。南水北调之后,北京的用水大大缓解,在这方面人口压力会减小。这种情况下,人口的增势没有以前那么猛,但总体数量肯定是继续增加的,靠行政手段控制人口,不大可能。真正要解决“城市病”,需要解决城市发展模式、城市治理以及国家统筹的问题。
拿北京来说,所有远郊区人口加起来不及城六区的一半,GDP更不得了,成六区占全市的80%,不到10%的土地创造了北京80%的GDP。这几年,我们虽然一直在说要东扩南进,但实际上迁移的产业并不多。所以,控制人口首先要解决的是改变城市发展模式,产业向分散的方向发展。
产业转移有几个层面,国家层面有宏大的布局,比如我们说的向中西部转移;一个经济区里也有转移,比如苏南向苏北转移;但还有一个层次容易被忽略,就是城市内部的产业迁移,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主城区向郊区转移。
现在讨论京津冀一体化,大家都提到北京的产业要向河北、天津转移,但另一方面,可能北京自己也并没有吃饱。我们能看到五环之外很多地方都很苍凉,没有什么产业,但现在也要扩七环了--不能光造房子,要把产业迁过去。
还有像天通苑和回龙观这样的区域,只有“城”,没有“产(业)”,如果把中心区的一些产业迁过去,那边的居民就不需要每天出来跑很远上班。通过人口和产业的双重调整来均衡城市人口,应该是北京比较合理的一个发展模式。
但就像前面谈到的,不改变行政主导的资源分配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就无法改变。举个例子,大量的行政资源集中在北京,那么央企的领导要升官、跑项目、要政策,他们都离不开这个行政中心。如果将来央企领导不再有行政职位,他就没必要老待在北京谋官谋政策。这一点,取决于未来整个国家层面的管理创新。
来源:北京晚报 主笔:张棻 插图:宋溪
一边是人口过度聚集的北上广,“城市病”日渐凸显;另一边是亟待发展的广大中西部--“胡焕庸线”如何破解?
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
新闻观点:在谈论城镇化的时候,你多次强调城镇化率被低估了,为什么?
罗天昊(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著有《大国诸城》):
城镇化的一个预期是希望进城农民能振兴内需,充实城市的劳动力;但我个人对这个预期不乐观,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么多劳动力能继续转移到城市来。如果从就业,而不是从户籍来衡量,我们的城镇化率是低估的。
根据官方统计,我们的城市化率是52.6%,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如果以户籍人口统计,不到40%,所以看上去城镇化空间巨大。但如果换一种思路,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统计,看看农村究竟还剩下多少有效劳动力呢?传统的统计方法可能漏掉了一种两栖人口,他们在城里干点活,在农村也干点活,居住频率也同样;还有一些人,既不在城市就业,也不返回农村,他们游荡于城市,应该也算是城市人口;但这些人都无法进入城镇的就业统计。
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迅雷,曾提议中国城镇化率的另外一种算法: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则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以就业为主要统计标准,只要是非农就业,同时不常住农村的人口,就算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城镇化,那么,中国城镇化率是被严重低估的。经过30年的劳动力转移,人们期待的未来农村大规模转移劳动力到城市的景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未来农村人口的转移潜力,第一是留在农村务农,也就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只有不到3亿。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是2.66亿,其中包含东北三省,新疆、海南等地的国营农场,他们其实是城市户籍,总人数接近400万,由此,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际只有2.62亿左右。
第二,从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军是青壮年,而现在,许多城市小区的门卫、园林工、清洁工,不少是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
我走访过的一些中西部省份,也可以印证这种观点,中国农村的精壮劳力基本都已经转移,留守下来的大多是老弱,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也是证明。
未来农村人口再向城市转移,未必是劳动力
新闻观点:城镇化率被低估,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除了真实的城镇化率被低估,我们的劳动力人口还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我们对劳动力人口的统计是14到60岁,从上限看,很多女性60岁之前就不就业,这一部分需要减掉;从下限看,14岁这个年龄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个统计可能是按初中毕业年龄来的,在改革初期确实是这样,年轻人初中毕业就干活去了;但现在情况变了,升学率大大提高,14岁到22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多在学校里,不会去就业。
而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都是“三位一体”的。比如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GDP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到197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8.6%,基本达到高潮。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日本的人口增长,也是在1972年达到高峰--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所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率继续提高,但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和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
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农村人口再向城市转移,也未必是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来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一部分没被统计。所以,新的城镇化不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可以坐吃精锐劳动力带来的财富,只付出低福利成本;相反,未来的城镇化,需要付出的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京沪严控人口,不能让其他城市陪绑
新闻观点:为了避免“城市病”,必须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吗?
要求城区五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人口规模,主要是因为北上广压力较大,但我觉得这里面必须区别对待:京沪人口需要控制,但不能让其他城市陪绑。
我曾经做过一个城市包容度的排名,主要是看城市净流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2013年的数据,东莞第一、深圳第二,都超过70%;北京和上海在30%以上,武汉、郑州也接近20%。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其经济体量是相对应的,城市人口是否饱和,不仅要看绝对值,还要看城市的发展阶段。
和北京、上海不同,像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郑州、长沙……这些原来发展不充分的城市,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很可能就在这些地方,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的几个节点城市。未来产业的转移必然带来人口的聚焦,这些城市的人口应该增加,限制人口就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所以,就算是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也应该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区别对待,北京、上海需要通过改善管理、提高门槛来减缓人口聚焦,而正在迅猛发展的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允许他们发展。
事实上,我们的特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造就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崛起。尤其是在中西部区域,应该鼓励多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以带动周边发展。实际上,如果提升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的话,很多城市面积不变,也能容纳很多人口,我们需要提高城市的人口聚集密度和单位土地的产出密度。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城市的人口和资源,往往都按行政级别来配置,比如人口最多的城市都是直辖市,也就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这些城市资源集中度最高,人口吸附能力就强。未来需要打破这种行政主导的模式,让市场配置资源,让资源带动人口流动,自然可以均衡人口,减缓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未来区域经济的变化会改变人口格局。
北京需要在城市内部进行产业转移
新闻观点:作为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人口问题上都有很大压力,目前的思路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吗?
北京和上海一直都在控制人口,通过行政手段“赶人”是个理想状态。南水北调之后,北京的用水大大缓解,在这方面人口压力会减小。这种情况下,人口的增势没有以前那么猛,但总体数量肯定是继续增加的,靠行政手段控制人口,不大可能。真正要解决“城市病”,需要解决城市发展模式、城市治理以及国家统筹的问题。
拿北京来说,所有远郊区人口加起来不及城六区的一半,GDP更不得了,成六区占全市的80%,不到10%的土地创造了北京80%的GDP。这几年,我们虽然一直在说要东扩南进,但实际上迁移的产业并不多。所以,控制人口首先要解决的是改变城市发展模式,产业向分散的方向发展。
产业转移有几个层面,国家层面有宏大的布局,比如我们说的向中西部转移;一个经济区里也有转移,比如苏南向苏北转移;但还有一个层次容易被忽略,就是城市内部的产业迁移,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主城区向郊区转移。
现在讨论京津冀一体化,大家都提到北京的产业要向河北、天津转移,但另一方面,可能北京自己也并没有吃饱。我们能看到五环之外很多地方都很苍凉,没有什么产业,但现在也要扩七环了--不能光造房子,要把产业迁过去。
还有像天通苑和回龙观这样的区域,只有“城”,没有“产(业)”,如果把中心区的一些产业迁过去,那边的居民就不需要每天出来跑很远上班。通过人口和产业的双重调整来均衡城市人口,应该是北京比较合理的一个发展模式。
但就像前面谈到的,不改变行政主导的资源分配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就无法改变。举个例子,大量的行政资源集中在北京,那么央企的领导要升官、跑项目、要政策,他们都离不开这个行政中心。如果将来央企领导不再有行政职位,他就没必要老待在北京谋官谋政策。这一点,取决于未来整个国家层面的管理创新。
来源:北京晚报 主笔:张棻 插图:宋溪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安时期 对庸官懒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