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中语文易混淆成语的成语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4易混淆的成语
2014易混淆的成语
1、犯而不校(ji&o):校,计较的意思。别人触犯了自己,而自己却不去计较。&&&&&&&&&&&&&&&&&&&&&&
2、⑴不孚众望:孚,信服的意思。不能使大家信服。
⑵不负众望:负,辜负的意思。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应改为“不负众望”
3、等量(li&ng)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只能用于无生命的事物之间,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例: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等量齐观,不偏不向。(&)&&
&&→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4、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能理解为“风雨连续不断”的意思。
&例:入夏以来,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5、侧目而视:因为畏惧、害怕某人,而不敢正视对方。或者鄙视别人,不正眼看。
不能理解为“看不起别人”的意思。&
&例: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6、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说集市里有老虎,大家就信以为真。现多用来比喻某种言论说的人多了,就会使大家信以为真。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
&例: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三人成虎,就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
7、一文不名:名,占有的意思。指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非常贫穷。不能理解为“一文不值”的意思。&&
例⑴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不能理解为“一文不值”的意思
& 例⑵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努力,于2010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百万富
&翁。(√)
8、文不加点:点,修改的意思。指才思敏捷,文章不用修改就能写好。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的意思。
例: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文字比较高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9、⑴不以为然:然,对的意思。不认为是对的。&&&
⑵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例:高一新生军训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刻苦训练。(&) →应改为“不以为意”
10、危言危行:危,正直的意思。指正直的言论、正直的行为,褒义词。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危险的行为 的意思。
&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危险的行为”
11、⑴罪不容诛:就是把他杀死了,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过,形容某人罪大恶极。不能理解为“罪不致死”的意思。
⑵罚不当罪:指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一致,一般指处罚过重。
&例⑴刘明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容诛,判刘明死刑,量刑过重。(&)
&→不能理解为“罪不致死”的意思
&例⑵刘明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致死,判刘明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
&&&&(√)
12、⑴不容置喙:喙,说话。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⑵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应届生求职季宝典 开启你的职场征途& 简历撰写&
笔试真题& 面试攻略&
专业技能指导&
公务员专区&&&
例:“权钱交易”等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受到“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应改为“不容置疑”
13、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非常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赞,添加的意思,不是“赞美”的意思,
不能理解为“一句话也不赞美”的意思。 (遍赞宾客& 赞:介绍)
&例:这篇文章逻辑混乱,语言零碎,错别字太多,孙教授对此不赞一词。(&)&&&&&&&&&&&&&&&&&&&&&&
→不能理解为“一句话也不赞美”的意思
14、⑴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做出贡献。主语是人,指某人能够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⑵大有可为:可为,很值得去做。主语是事物,不是人,指某件事情很值得去做。&&&&&&&&&&&&&&&&&&
例⑴他此次去西部一定会大有作为。(√)&&&&&&&&&&&&&&&&&
&例⑵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真是大有可为。(√)
15、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项技艺的人,不能理解为“很大方、很慷慨”的意思。&&&&&&&&&&&&&&&&
例:临走时,张太太一再坚持要送我几块布料,真是大方之家。(&)&&&&&&&&&&&&&&&&&&&&&
→不能理解为“很大方、很慷慨”的意思
16、⑴事半功倍:比喻事情付出很少,但收效很大。
&⑵事倍功半:比喻事情付出很多,但收效很小。
例:在书籍浩瀚的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应改为“事半功倍”
17、⑴举重若轻:指人非常有才能,承担艰巨的任务很轻易地就可以完成。&&&&&&
&⑵无足轻重:指地位非常低、无关紧要。&&&&&&
&⑶举足轻重:指地位非常重要。
&例: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智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应改为“无足轻重”
18、不刊之论:刊,磨灭、更改。指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意思。&
有时也写作“不易之论”
&例:这篇文章观点模糊,错别字太多,当为不刊之论。(&)
&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意思
19、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内容大体上都具备,但形状、规模很小。不能理解为“很具体、很细致”的意思&&
&例:两会期间,代表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
→不能理解为“很具体、很细致”的意思
20、⑴不忍卒(z&)读: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让人不忍心读下去。不能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读不下去”&&&&&&&
&⑵不堪卒读:指文章写得不好,让人读不下去。
例⑴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
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例⑵& →不能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读不下去”
例⑵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太多,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21、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连续不断或形势危急。不能理解为“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例: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对记者说的话,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但网民们&&&&&&&&&&&&&&&&&&
对于再清的批评意见的指责却是不绝如缕。(&)&&&&&&&&&
→不能理解为“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22、⑴不可收拾:形容事情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⑵一发而不可收拾:形容事情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⑶一发而不可收:形容某人的行为难以控制,一般指好的行为。例:自去年在全国书画大赛上获奖后,他的绘画热情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应改为“一发而不可收”
23、不足为训:训,典范、法则。指不值得当作典范、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当作教训”的意思&&&&&&&&&&
&例:前车之鉴一定要记取,从小小的“人情”开始而一步步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
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为训吗?(&)&&&&&&&&&&&&&&&&&
&&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当作教训”的意思
24、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不能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例: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不能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25、十室九空:十户人家有九户是空的,形容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能理解为“大家都从家里跑出来”的意思
&&例:短跑名将博尔特打破100米世界纪录的消息传回国内,牙买加十室九空,人们纷纷走向
&街头庆祝。(&)→形容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26、讳莫如深:形容隐瞒、隐藏得很深。不能理解为“学问很高深”的意思。
&例⑴我是一个文史类学生,对爱因斯坦讳莫如深的相对论真的是不感兴趣。(&)
&→不能理解为“学问很高深”的意思
(2)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消息。(√)
27、⑴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可以胜过大自然,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 的东西
⑵鬼斧神工:指人工的精巧可以胜过大自然,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的东西
例: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山山有奇景,十里&&&&&&&&&&&&&&&&&&&&&
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的东西
28、⑴如雷贯耳:指人的名声很大,形容人很有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⑵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贬义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⑶振聋发聩:用道理去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例⑴在体育馆举行的开幕式,给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全场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指人的名声很大,形容人很有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⑵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勇夺冠军,体育馆内响起了瓦釜雷鸣般的欢呼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贬义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⑶刘明的表演很出色,全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掌声。(&)&&&&&&&&&&&&&&&&&
→用道理去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29、火中取栗:比喻替他人冒险,反而使自己一无所得,使自己的处境很差。不能理解为“很危险”的意 思。
& 例:现在很多司机不吸取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应加
大打击力度。(&)→不能理解为“很危险”的意思
30、一言九鼎:指某人说话很有分量。不能用来表示“很有信誉、很诚信”的意思。是敬辞,只能用于第&&&&&&&&&&&&&&&&&
二、三人称,不能用于第一人称。
&例:早先就有厂家说,车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降价,结果没过几天就降了,厂家应当
&一言九鼎,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不能用来表示“很有信誉、很诚信”的意思
&31、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结为亲家,并不是指“两国关系友好”&&&&&&&&&&&&
&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指两姓联姻,结为亲家,并不是指“两国关系友好”
&3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高大而华美,不能用来形容其它事物。
&例:上海车展上,众多的汽车制造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新品,一款款轿车美轮美奂。(&)&&&&&&&&&&&&&&&&&&&&&
→ 只能形容房屋、建筑,不能用来形容其它事物
33、信手拈来:指写作时头脑中的素材很丰富,不用多加思考就能把文章写出来。
例:北京新车销售近几个月来异常火爆,因库存不足造成的不正常的加价现象更是信手拈来。&&&&&&&&&&&&&&&
(&)→指写作时头脑中的素材很丰富,不用多加思考就能把文章写出来,不能形容“加价&&&&&&&&&&&&&&&&&&&&&&&&
34、抛砖引玉:指用自己不成熟、不高明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谦辞,只能用于第一人称,
不能用于第二、三人称。一般用于某项活动的开头。
&例:同学们对如何学好语文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
→一般用于某项活动的开头,指由“我”先发言,从而带动其他人发言,不能用在最后
35、不情之请:指向别人求助时,自己所说的客气话。谦辞,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我、我们),不能用于第二人称
(你、你们)和第三人称(他、他们)
例:家境贫寒的他,对一家企业的招聘人员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这家企业能聘用他。(&)&
&→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我、我们),不能用于第三人称(他、他们)
36、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歪曲法律条文进行作弊,贬义词。
&&例: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练笔,成了全市有名的笔杆子。(&)
&&→贬义词
37、万人空巷:指大家都从巷子里跑出来了,形容人很多,很热闹,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
解为“大家都在家里,使巷子很空”,也不能理解为“人很少”的意思&&&&&&&&&&&&
例⑴《李小龙传奇》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机前观看,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不能理解为“大家都在家里,使巷子很空”
&例⑵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的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
→形容人很多,很热闹,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人很少”的意思
38、耳提面命: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面对面的教导,不能只理解为“面对面”的意思,必须突出
&“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场合。不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也不能用于平级之间。
&例:⑴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
&→不能只理解为“面对面”的意思,必须突出“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⑵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易混淆的成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易混淆的成语
&&易混淆的成语
你可能喜欢直接手机输入网址wap.buzhi.com
扫描二维码
公考小伙伴
gongkaoxhb
&步知网索引
常见易混淆近义成语辨析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9-26
  步知公考风暴羚羊老师整理了常见易混淆近义成语辨析,考生在备考期间需多多积累,避免丢分,同时可结合学习 ,掌握更多的。  1 安分守已 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素:平日,往常)  3、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 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  4、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 “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后者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 “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10、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 “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 “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 取; “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 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  13、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14、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5、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后者偏重在“救药” ,强调无法挽救.  16、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异: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7、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刊: 消除,删改.)。  18、不识好歹 不识抬举:都表示自己的好意不被别人理解,用于指责人。异:前者表示不珍视别人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的好意。前者还可以表示分不清好坏,后者不能。  19、 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异:前者语意重,强调人世间从没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 常用来形容人,强调没有人性。  20、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异:“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  21、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都指讲惯了、听厌了的话。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 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22、乘人之危 落井下石:都表示趁人危难时去侵害人家。异:前者重在别人遭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 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23、出尔反尔 反复无常:都表示经常变卦。异:前者偏重于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于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24、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异: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25、穿凿附会 牵强附会: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 前者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后者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26、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异:前者偏重于发怒时的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27、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都可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28、低三下四 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异:前者偏重于卑恭下贱;后者偏重于恭顺小心。  29、顶礼膜拜 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异:前者偏重于崇拜;后者偏重于敬佩。  30、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异: “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 “独断专行”和“—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般人也可用,“独断专行”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的意思,“—意孤行”有不接受别人的劝告的意思。  31、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异: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仅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 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32、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33、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异: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34、锋芒毕露 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异:“中”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比喻骄傲自负,但后者不能。  35、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未来,强调在重新做人上;后者偏重于过去,强调在改正错误的彻底性上。  36、改邪归正 弃暗投明: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异:前者偏重指不再做坏事;后者偏重指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37、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异:前者偏重于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于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 偷安:只求眼下过得去.)。  38、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  39、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异:前者着重于说得含混不清;后者着重于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0、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异: 前者偏重在“脸皮厚” 后者偏重在做丁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41、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异:前者偏重在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42、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异: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43、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异:不经,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无法考查;绝伦,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44、挥金如土 一掷千全:都形容极度挥霍。异: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45、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异: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从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46、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异: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意较重。  47、 浑然一体 水乳交融:都有很难分开的意思,都是形容词。异:“浑然一体” 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缝隙,像是一个接体;“水乳交融”指的是混合的各部分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8、 疾恶如仇 深恶痛绝:都含厌恶、憎恨之意。异:如仇,如同仇敌;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后者语意较重。  49、洁白无瑕 完美无缺:两个词都指没有一丁点儿缺点和错误。异:“洁白无瑕”适用于人和物,不适用于事情; “完美无缺”多指人和事。  50、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都指在接受新事物中有较强的类比能力。不同点是: “举一反三”侧重于理解知识,如“这样精读博览,举一反三,收效很大”,“触类旁通”侧重于掌握知识和技能。
文章关键词:&&
编辑:中政行测
关键词推荐
客服热线:(周一至周五: 8:30-18:00)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直接手机输入网址wap.buzhi.com
扫描二维码
公考小伙伴
gongkaoxhb
&步知网索引
常见易混淆近义成语辨析(2)
来源:步知资讯 时间:09-26
  51、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异: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重脸笑。  52、 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后者偏重在合乎情理,语气庄重,还可指非常正确的、不能改变的道理。  53、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都可表示清楚地记得往事。异:前者偏重在过去情景的再现;后者偏重在记忆像新的一样。  54、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异:前者语意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等;后者偏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55、六神无主 心惊肉跳:都形容惊惧不安。异: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宁,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56、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都表示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异:“满不在乎”是将应该考虑、应该关心、应该处理的事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侧重把正在做的事不放在心上,强调不认真,不专心。  57、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异:前者偏重在来不及看或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胜:能 承担或承受)。  58、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后者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愈: 越发,更加)。  59、 秣马厉兵 严阵以待:都有做好战斗准备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人员的行动;后者偏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秣:喂牲口.厉:同“砺”,磨)。  60、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异:前者偏重在“小” ,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偏重在 “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61、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异:“应接不暇”还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 “目不暇接”则无此义。  62、 骑虎难下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都有“进也难,退也难”的意思。异:“骑虎难下”有比喻性,用了这个成语,其前后就不能再用比喻; “进退维谷”与“进退两难”是直陈性的,如有必要,其前后可以加比喻性的词语。上下文强调“上”“下”,表示“上了以后下不来”的意思时,只能用“骑虎难下”,不能用“进退维谷”或“进退两难”;上下文明确表示前后方向的,只能用“进退维谷”或“进退两难” ,不能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与“进退两难”的语体风格不同, “进退维谷”多用于书面语, “进退两难”多用于口语。  63、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异: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正合分寸。  64、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用。异:前者偏重在感情的流露,只用来形容整个人,表现热情奔放,无比兴奋和激动;后者主要形容由于某种外界因素而由不得自己。  65、 日新月异 突飞猛进:都表示进步发展很快。异: “日新月异”侧重表示进步快; “突飞猛进”侧重表示进展迅速.在只强调进步快的语句中,这两个成语可以互换;但在强调变化快时,只用“日新月异”而不用“突飞猛进”。  66、煞费苦心 挖空心思:都有“用尽心思”的意思。区别是: “煞费苦心”是中性词,可以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也可以指在好事上用尽心思; “挖空心思”是贬义词,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  67、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都含有心肠坏、做事凶狠的意思。异: 前者偏重于心肠坏; 后者偏重于言行荒谬,凶狠残忍.(天良:善良的心.狂:疯狂)。  68、深恶痛绝 咬牙切齿:都指厌恶,愤恨到了极点。异:“深恶痛绝”侧重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 “咬牙切齿”侧重指痛恨的表情。  69、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都有“深入、周密考虑”的意思。异: “深谋远虑”偏重在“深远” ,指考虑得周密长远,它除了“考虑、思考”这一层意思外,还有策划、计划的意思; “深思熟虑”偏重在“深思” ,指考虑得深入透彻。  70、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71、死气沉沉 万马齐喑:都有形容无一点儿生气的意思。异:前者偏重指气氛压抑,用于人时有不愿讲话的意思;后者偏重于不敢讲话.(喑:哑.)。  72、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都有“轻重倒置、主次不分”的意思。区别是:“舍本逐末”多指处理事情而言,用作定语时,一般都用“办法、措施、做法”等为中心词; “本末倒置”多指评论事理而言,一般都用“说法、结论、提法”等作中心词。  73、 顺水推舟 因势利导:都有“顺应趋势办事”的意思。异:“顺水推舟”含有“针对当时的情势而灵活地变通原来的想法,应付事态”的意思,多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一些事情时无原则的态度; “因势利导”含 有“引向适当的道路”的意思,多指人对客观规律、形势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  74、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都有听到使人吃惊的意思。异: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其“事实’并非真的事实;“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其事实是客观实际。  75、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异:风生,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乎时说话;自若,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76、 忐忑不安 惴惴不安:都指心神不定,都是形容词。异: “忐忑不安”侧重指心神不定,表示心理状态;惴惴不安” 侧重指因害怕或发愁而神情不安定.“忐忑不安”通常只表心理状态; “惴惴不安”既指内心 活动,又指外在表现,如“看上去惴惴不安/惴惴不安的神情”。  77、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都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异:“同心协力”侧重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做好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不一定在困难中; “同舟共济”侧重指在困境中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78、望风而逃 闻风丧胆:都含有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害怕的意思。异:“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 “丧胆”偏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79、文过饰非 讳疾忌医:这两个成语都属联合结构,都有“隐藏缺点”的意思,都用于贬义。异:“讳疾忌医”用的是比喻义; “文过饰非”没有比喻义.另一方面, “讳疾”的原因是“忌医”“讳”是“隐瞒、不肯说”,“文过饰非”的“文”“饰”有掩盖并找借口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80、无精打采 委靡不振:都表示精神不振作。异:“委靡不振”多形容较长时间的精神状态,表示意志消沉、暮气沉沉的意思,除形容人外,有时可形容事物; “无精打采”多形容一时的精神状态,不含意志消沉的意思,只能用于形容人的神态。  81、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区别是: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人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至:到.)。  82、洗心革面 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异: “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83、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异:前者有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84、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都有小心谨慎、不马虎、不疏忽的意思。异: “小心翼翼”多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疏忽的样子,是一种情态,一般用来形容动作、行为; “谨小慎微”虽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主要指对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以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它是一种态度; 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常作贬义用。  85、心不在焉 漫不经心:都表示随随便便、不用心思、思想不集中的意思。异: “心不在焉”侧重表示不专心,可以指对事情的一时的、短暂的不专心的态度,也可以指比较长期的精神恍惚、心思不定的表现,在句中可作谓语; “漫不经心”侧重表示不在意,多指对事情轻率的态度,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可作状语。  86、心照不宣 心领神会:都含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的意思。异: “心照不宣”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 “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  87、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不负责任”的意思。异: “信口雌黄”多指随便批评、诬蔑,含有掩盖真相、抹煞事实、恶意陷害的意思;“信口开河”多指随便乱说,有时用来形容谈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88、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都有“兴致非常高”的意思。异: “兴致勃勃”偏重在“兴奋” ,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和“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 “兴高采烈”偏重在“高兴” ,含有“精神饱满” 的意思,后面能加趋向动词“起来”。  89、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异:前者指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徇:曲从)。  90、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都用来形容绘画或描写生动、逼真,有时可以相通。异: “栩栩如生”既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也能形容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 “跃然纸上”只能形容书面的、笔头的描写或绘画的生动、逼真,不能用于说话或雕塑的生动、逼真。  91、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前者指祸患、利害、忧乐彼此共同承受,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后者指祸患、利害、忧乐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92、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这两个成语都具有欺人也自欺的意思,均为贬义。异:掩耳盗铃”常用于以欺骗自己为主的情况,具有形象性; “自欺欺人“常用于以欺骗别人为主的情况,具有概括性。  93、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这三个词都表示自身言行的重要,对他人产生好的影响作用, 都带褒义色彩。异:“以身作则” 着重于自身作出榜样; “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 “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  94、一笔勾销 一笔抹杀:都含有全部除去的意思。异:勾销,全部取消,不再计较;抹杀:涂抹掉,表示全盘否定。  95、义不客辞 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96、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这两个成语表示一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异: “周而复始” 一般表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不停地重复; “循环往复”可以表示不停地重复进行,也可以表示有变化有发展地一次又一次进行。  97、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这两个成语都具有非常勤奋、努力的意思。异: “孜孜不倦”更侧重表示非常勤勉,一般用于工作、学习等方面; “废寝忘食”侧重表示十分专注,除用于工作、学习外,还可用于其他感兴趣的方面。
文章关键词:&&
编辑:中政行测
关键词推荐
客服热线:(周一至周五: 8:30-18:00)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易混淆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