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柳 韩文生产日期怎么写怎么写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成语大赛资料要点.doc 8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成语(小学组)
成语 释义 出处
唉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安然无恙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鞍前马后 鞍,马鞍。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原指随从将官出征,后比喻跟随在别人后面,小心侍候。 出自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言易位也。”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按兵不动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按劳取酬 按照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的报酬。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昂首阔步 昂:仰,高抬。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有时形容态度高傲。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四:“新郎昂首阔步,在他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八面威风 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白壁微瑕 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的斑点。常用以惋惜美中不足。 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的斑点。常用以惋惜美中不足。
白练腾空 像一条雪白的长长的布腾跃在天上,一般指瀑布。  
白衣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百尺竿头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百花盛开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形容很多花;盛:茂盛、旺盛的意思。形容春天到来、气象万千的盛大喜悦。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百年不遇 意为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出自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作品中运用到的《汉语大词典》词汇已以连接方式标示出来。由于是电脑自动分析,词组划分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广帅蒋颖叔石室(宋·郭)赴海穿双峡,十里插。河,呷。高覆冠,榻。与嵩台,巨壁老。欲飞未去凤,将蛰还伸龙。浪摇危,桂塞狭。成,洞门大启扃。来游乃,酌酒生。三溪愈难涉,但爱烟。返似见,只许是。有谁如,记。才短搜,苍崖留。闻之索,书。若捕虎,如缚仇。那知子厚号,为。富,在。击玉敲,改。知,已充内。又如淮阴善,不战能令敌先败。暂辞来,为。足,即看镵。滁阳昔曾赋,精。毛侯送,写。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嗟。愿挥硬画夺,初遗沙。此心虽大虑转小,刻就颇忧龙作蛇。博奕与,恶用(本作宣)哗。古称妙,琢砚供。刚刀截碑砚,相射生彤霞。岐①山久缺矣,苦县光和真瘦耶。万本国,谁怜此乐瘴。共探造,岂忆华。公乎欲,予为家。予意无留亦无去,等将随。
谓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 唐
杨炯 有《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诗。 清
孙枝蔚 《戏赠左子直柄纳姬》诗:“宾客催妆总有诗,吾将奉和却攒眉。”分类:(1).题字留念。 宋
卷九:“﹝ 张天觉 ﹞过 汝州
香山 ,谒 大悲 ,留题于寺中。” 金 元好问 诗之二:“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第十七回:“忽见篱门外路旁有一石,亦为留题之所。”(2).指题字的文字内容。 宋
诗:“道左忽逢曾宿驿,壁间闲看旧留题。”分类:“农祥晨正”之省。农祥,房星(天驷)。晨正,晨时正中。谓正月初,房星见于南方,为农事之最佳时刻。 南朝
之二:“阴祇以贶,昭祀式庆。九服熙度,六农祥正。” 南朝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祥正而青旗肃事,土膏而朱纮戒典。”参见“ 农祥 ”、“ 晨正 ”。分类:(1).江名。 珠江 干流,古称 郁水 ,在 广东省 西部,由 黔 、 郁 、 桂 三江汇合而成。 唐
《野老歌》:“ 西江 估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2). 唐 人多称 长江 中下游为 西江 。 唐
诗:“ 牛渚
西江 夜,青天无片云。” 唐
诗:“ 西江 流水到 江州 ,闻道分成九道流。” 唐
:“南楼登且望, 西江 广复平。艇子摇两桨,催过 石头城 。”此指 南京市 北的 长江 。(3). 四川
锦江 的别称。:“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 成玄英 疏:“ 西江 , 蜀江 也。” 蜀江 即 锦江 。(4). 湖北
天门河 的别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千羡万羡 西江 水,曾向 竟陵 城下来。” 竟陵 今名 天门 , 天门河 流经城西。分类:(1).指能给人以清凉感觉的苍翠色。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翕韩国 献飞骸兽,状如鹿,青色,以寒青之色系之。” 宋 徐铉 :“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2).指天青色,并以指代天空。 孙毓棠 《山溪》诗:“学古老夕阳的智慧,把乱霞敛进寒青。”(3).借指竹林。 宋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分类:(1).半边天。:“﹝ 晋穆帝
升平 二年﹞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 清
《茶香室三钞·彭莹玉》:“一夕夜雪,见寺东约二十里,红燄半天。”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窗外起了一阵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2).半空中。:“及 崔慧景 之逼, 长沙
宣武王 入援,至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 宋
诗:“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西游记》第九二回:“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明如昼。”(3).白天的一半。 老舍 《骆驼祥子》一:“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4).好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第三二回:“ 黛玉 听了,怔了半天。” 丁玲 《田家冲》三:“ 么妹 醒半天了,悄悄的蜷在被窝里不做声。”分类:清朗的天空。 唐
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清
《庐山诗·九迭云屏》:“来岁巢 云屏 ,晴空恣遐玩。”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万道喷泉,向着晴空迸发。”分类:亦作“ 倒景 ”。
(1).指天上最高处,日月之光反由下上照,而于其处下视日月,其影皆倒,故称天上最高的地方为“倒影”。:“贯列缺之倒景兮,涉 丰隆 之滂沛。” 裴骃 集解:“列缺,天闪也。倒景,日在下。”:“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陵阳子明经》曰:‘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 晋
葛洪 :“出携 松羡 于倒景之表,入宴 常阳 于瑶房之中。” 宋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灭没倒影不可望,作书诋佛讥君王。”(2).夕阳返照。:“风生浪于兰渚,日倒景于椒涂。” 宋
:“浮空 两竹 横南阁,倒景 扶桑 射北窗。”(3).泛指日光。 明
《通天台赋》:“云雾起于太空兮,激倒景而成虹。”(4).物体倒映于水中。:“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 李善 注:“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花月痕》第六回:“那 秋华堂 、 汾神庙 楼阁参差,倒影波中,澄澈空明,真令人胸襟漱涤,不著一尘。”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 山阴 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5).水中倒立的影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宋
词:“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拂石坐深苔,开窗临倒景。” 叶圣陶 《晓行》:“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更可爱。”分类:犹通宵。 宋
诗:“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宋
:“春寒眠对雨,别久语连明。”分类:(1).大水奔流貌。:“ 汶水 滔滔,行人儦儦。” 毛 传:“滔滔,流貌。” 汉 王粲 诗:“瞻彼 黑水 ,滔滔其流。”
词:“ 大河 上下,顿失滔滔。”(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王逸 注:“滔滔,行貌。” 宋
:“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元
《灯蛾来》诗:“尔为微物不自觉,往来就死何滔滔。” 周立波 《悼田守尧同志》:“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 平型关 ,并且指日要到达 太原 ,去喝那里的葡萄酒。”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3).盛大;普遍。:“ 江
汉 浮浮,武夫滔滔。” 孔颖达 疏:“滔滔然多而广大者,令之顺此东流以行征伐。” 唐
诗:“ 刘侯 奉使光推择,滔滔才略沧溟窄。”:“天下滔滔,知我者希。” 明
《复邓石阳书》:“然世间惟下下人最多,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茅盾 《路》八:“况且 老荆 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4).和暖;和乐。:“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王逸 注:“滔滔,盛阳貌也。作‘陶陶’。” 南朝
宋 谢灵运 :“鄙哉愚人,戚戚怀瘼;善哉达士,滔滔处乐。” 明 王錂 《寻亲记·相逢》:“他那里安然寝睡,高枕无忧,其乐滔滔。”分类:无妨碍;没关系。 宋
卷下:“贫道铸者泥钱,不曾用铜,似不碍法令。”第三回:“事体却不小,幸喜还不碍。” 老舍 《骆驼祥子》十:“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分类:(1).鲸的俗称。:“ 老子 曰:鲸鱼失水,则制于蝼蚁。” 唐
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明
诗之三:“翠笼鹦鹉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顾八奶奶 ﹞走起路来,小鲸鱼似的。”(2).指形状如鲸鱼的撞钟杵。:“于是发鲸鱼,铿华钟。” 李善 注:“ 薛综 《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按,引此文, 李贤 注曰:“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也。” 汉
《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辂,时乘六龙,发鲸鱼,铿华钟。” 分类:(1).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泛指细薄的纱。《西游记》第八八回:“戗金桌子挂绞绡,幌人眼目。” 明
《珍珠船》卷四:“ 元先生 赠 韦丹 尚书绞绡镂白玉香囊,并玉锁子长二尺馀。”(2).鲛绡。指手帕。 明
王錂 《春芜记·采遗》:“绞绡失却暗警心,感取书生意气深。”分类:(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卷三:“紫微金阙,七宝骞树。” 清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2).指帝王宫殿。:“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历外任。”分类:青篾席。 前蜀
诗:“翠簟初清暑半销,撤帘松韵送轻飙。” 宋
词:“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分类:(1).平着铺展开。 唐
诗:“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宋
诗:“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匹练秋。” 鲁迅 《书信集·致颜黎民》:“ 北京 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 上海 的房屋却是直迭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2).谓说话或写文章平直地叙述出来。《朱子全书》卷十:“圣贤言语平铺地说在那里,如夫子说‘学而时习之’,自家是学何事,便须著时习。” 明
《杂记·诗话》:“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 明 朱国祯 《高先生墓志铭》:“工夫吃紧沉著,岂可平铺轻说。”分类:(1).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玉皇。 唐
诗:“入洞过天地,登真朝 玉皇 。” 宋
《声声慢·送上饶黄倅秩满赴调》词:“况有星辰剑履,是传家、合在 玉皇 香案。” 清
《闻黄九烟自投水死哀且异之》诗之一:“有客招魂魂不返, 玉皇 恩召侍仙班。”(2).指皇帝。 唐
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宁王 。” 唐 无本 :“一自玉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宋
诗之一:“侍臣鹄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分类:(1).内脏。:“其人嗜粥,故中藏实。”(2).指内心情感或腹中才学。 清
沉德潜 卷上:“比兴互陈,反覆唱叹,而中藏之欢愉惨戚,隐跃欲传。”《歧路灯》第十一回:“﹝ 侯冠玉 ﹞说了一会话,大约语言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3).喻诗文内容。 清
《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予谓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4).中藏府的省称。分类:(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又东南径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建石室于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2).指石造的墓室。:“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 晋
:“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协 :“阅石室,启金匮,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 宋
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于石室,视我赞书。”(5).岩洞。 汉 赵晔 :“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郁郁西岳巅,石室青青与天连。”:“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辄不复见。” 唐
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秘地藏。”(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昆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岩,相向如鸱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俦。”分类:(1).高耸突兀;峥嵘。 唐
:“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 唐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郗曲棱层,一朝坦夷。”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 宋
词:“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2).瘦瘠。 宋
《与辛幼安殿撰》:“ 亮 顽钝,浸已老矣,面目棱层,气象彫落,平生所谓学者又皆扫荡无馀,但时见故旧则能大笑而已。” 元
之七:“满头白发瘦棱层,日用生涯事事能。” 明
:“情歌郎瘦骨棱层好像鹞子能。” 明
《题瘦马卷》诗:“土蚀骢花生暗澹,霜欺病骨太棱层。”(3).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清
《题王司马手简》:“公书法苍老,语多棱层感激,想其掀髯执简,欲尽杀奸谀小人于毫兔间,可敬也。”分类:(1).鳞介类的鳞片和甲壳。 北魏 郦道元 :“ 沔水 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入。” 明
《震泽长语·象纬》:“ 常熟 有白龙一,黑龙二,目光如炬,吐火燄燄,鳞甲头角皆现。” 沙汀 《闯关》三:“当他才从故乡来到 河北 的时候,他把鱼的鳞甲叫毛。”(2).有鳞或甲壳的水生物的统称。 汉
《汉津赋》:“鳞甲育其万类兮,蛟螭集以嬉游。” 晋
:“沉鳞甲于玄渊,以违钻灼之灾。” 清
:“《古镜》:‘出波鳞甲飞如活,透骨玻璃冷放光。’”(3).比喻鳞甲状之物。喻雪片。 宋
:“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元
《裴度还带》第二折:“琼姬素衣,纷纷巧剪鹅毛细,战八百万玉龙退败,鳞甲纵横上下飞。”(4).喻松树皮。 清
:“松或被斫伐横卧,鳞甲四散,磴道多为所碍。”(5).喻人机心深峻,不可逆犯。:“ 诸葛亮 与长史 蒋琬 、侍中 董允 书曰:‘ 孝起 前临至 吴 ,为吾说 正方 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 苏
张 之事出于不意,可使 孝起 知之。’”卷四九六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诸葛亮 表都护 李严 。 严 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 严 谚曰:‘难可狎, 李 鳞甲。’” 清
王晫 :“﹝ 涂子山 ﹞好为诗古文辞,有名于时,为人短小,胸无鳞甲。”分类:亦作“ 逶迤 ”。亦作“ 逶蛇 ”。
(1).曲折绵延貌。《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梁 弱水 之濎濙兮,蹑 不周 之逶迤。” 李善 注:“迤,音移。” 吕向 注:“透迤,长曲貌。”迤,一本作“ 蛇 ”。 唐
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 吴
楚 之邦,延亘接 齐
鲁 之境。” 清
《广阳杂记》卷四:“ 蛇山 逶迤东去。”
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2).曲折行进貌。:“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蛇,一本作“ 迤 ”。:“于是渡 河 ,据 阳山 ,逶蛇而北。” 宋
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第二六回:“这里 贾芸 随着 坠儿 逶迤来至 怡红院 中。” 朱德 《寄东北诸将》诗:“南人北去自逶迤,远戍 辽阳 入岭陂。”(3).游移徘徊貌,徐行貌。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俛仰遵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 南朝
《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迤于山侧。”迤,一本作“ 迟 ”。 唐
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徘徊天上游。” 唐
诗:“ 孟 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4).舒展自如貌。:“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王夫之 通释:“逶蛇,音威夷,曲折自如貌。”:“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 注:“逶蛇,旗貌也。” 三国
之九:“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 唐
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5).顺应自得之貌。:“ 汉安 二年, 吴郡 太守 东海
郭君 ,以君有逶蛇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 陈国
新平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艳态。” 唐
诗:“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仇兆鳌 注:“双逶迤,指送酒佳人。”参见“ 逶迤退食 ”。(6).形容歌声婉转。 南朝
范静 妻 沉氏 《当垆曲》:“逶迤飞尘唱,宛转绕梁声。”(7).形容舞姿、体态优美。:“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三国
《临涡赋》:“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8).指隐微曲折。:“及后潜图 董氏 ,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李贤 注:“逶迤,曲也。”(9).指曲折的情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然选事则新颖,行文则逶迤,固仍以传奇为骨者也。”(10).指曲折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 唐
诗:“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宋
:“世俗自无常, 徐公 故逶迤。” 宋
诗:“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11).衰败貌。 唐
《修竹篇》诗序:“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分类:亦作“ 匼匝 ”。
周匝环绕。 南朝
宋 鲍照 之二:“象床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唐
诗:“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宋
:“ 蒋苑使 有小圃,不满二亩,而花木匼匝,亭榭奇巧。” 叶玉森 《风雪过夹山关感触赋此》诗:“匼匝乱山峰,雄关扼要冲。”分类:即 蓬莱山 。 唐
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分类:(1).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用于疑问句。:“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宋
《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经义诗赋,等是文词,而议者便谓治经之人不可使考诗赋,何其待天下士大夫之薄也?” 清
《闲情偶寄·饮馔》:“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2).多么,何等。用于感叹句。:“二三子何其戚也!” 唐
:“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宋
:“一朝登临重太息,四时想像何其雄!” 鲁迅 《华盖集·这个和那个》:“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分类:(1).即 广寒宫 。 唐
诗:“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 广寒 。” 宋
诗:“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 广寒 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万丈 广寒 难得到, 嫦娥 今夜落谁家?”(2).道家所谓北方仙宫。又为山名,亦称“ 广霞 ”。《黄庭内景经·口为》:“审能修之登 广寒 。” 梁丘子 注:“ 广寒 ,北方仙宫之名。又云,山名,亦曰 广霞 。《洞真经》云:冬至之日,月伏于 广寒 之宫,其时育养月魄于 广寒 之池,天人采青华之林条,以拂日月光也。”分类:亦作“ 无乃 ”。
相当于“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唐
《行难》:“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 元
《相逢行》:“郎君别后瘦如许,无乃从前作诗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此际利害,间不容发,不急为之救,乃又虑及未然,兄之计无乃左矣!”分类:(1).技艺高超的木工。:“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唐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2).称学艺上有大成就而为众人所崇敬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矜尚》:“ 萧 诣 邕 云:‘有 右军 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唐
诗:“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清
《与韩元少书》:“今幸出大匠之门,且与足下为同年友。”(3).“将作大匠”、“将作监”的别称。 宋
:“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将作监为大匠,少监为少将。” 宋
:“ 任隗 为大匠……大匠置自 隗 始。”此指将作大匠。分类:(1).不禁。 元
吴弘道 《梅花引·秃厮儿》套曲:“离怀扰扰愁闷广。不由俺,到黄昏,思量。” 萧殷 《桃子又熟了》:“我很感动,也替他高兴,竟不由地伸出一只手掌攀在他的肩膀上。”(2).犹不容。卷九:“兄弟两个多动手,扯着﹝ 凤生 ﹞便走;又加家僮们推的推,攮的攮,不由你不走。” 清
《奈何天·醉卺》:“省得明明白白,看了那副嘴脸,不由人们不害怕起来。”(3).不用。:“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分类:(1).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 南朝
梁 刘协 :“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明
《岳州华容县学重修记》:“基构宏丽。”(2).犹基业。:“基构迭污隆,龙蛇俱山泽。” 宋
《火疏》:“愿陛下悔过而追革之,罢再造之劳役,行古先之典法,非惟大光基构,亦天下之幸甚也。”分类:(1).没有人才。:“﹝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2).没有人;没人在。:“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阇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分类: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复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大哀赋》:“于是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分类:(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杜预 注:“纩,绵也。言说(悦)以忘寒。” 晋
《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明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纩,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纩。”(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明
:“其治丝馀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纩。”分类:近口。沾唇;接触口。“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原 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 唐
:“ 十娘 咏盏曰:‘发初先向口,欲竟渐伸头。’”分类::“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后遂以“疑冰”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李善 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 清
:“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分类:屈曲;屈折。 唐
《秋莲赋》:“复道兮诘曲,离宫兮相属。” 明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公之文,严于法而沉于气,往往诎常调而自伸其才,故变幻诘曲,无不极情之所至。” 清
《哭许有介》诗:“蝇头诘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分类:点起烛火(1).小雨貌。:“溟,小雨溟溟也。” 唐
诗:“雨溟溟,风零零,老松瘦竹临烟汀。” 清
《张瑶星寄札并得友苍开士近诗》诗:“莫话当年尘土梦, 松风阁 下雨溟溟。”(2).湿润貌。 唐
诗:“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3).幽暗;迷茫。 唐
《送别日晚歌》:“日溟溟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 宋
:“仰惭鸿雁得自适,随阳南去何溟溟。”分类:白绢。 唐
诗:“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宋
:“偶费霜缣与綵毫,海鱼图画满波涛。”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霜缣雪楮任挥洒,时喜晴晖落窗牖。”分类:(1).山与水。:“古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皆难卒谋也。” 唐
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2).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出为 永嘉 太守。郡有名山水, 灵运 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后 陈茂才
云渠 来谈,县西山水之胜,皆远在数十里外,以暑不及游,因同游县东之 松窦 。”(3).山水画的简称。 唐
之二:“ 郑公 粉绘随长夜, 曹霸 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宋
《云谷杂记》卷四:“ 王象先 于鹅溪绢上作山水,不如意,急湔去故墨。” 清
《忆书》六:“先曾祖母 卞孺人 幼时, 卞公 无子,深爱之,延师教以诗画,遂工山水,诗画外无他好也。” 张天翼 《新生》:“ 章老先生 总炫耀他家藏的东西, 吴昌硕 刻过一幅图章送他,他还藏了一幅 倪云林 的山水,上面有 张延济 的题跋。”(4).山中之水。:“山水暴出,漂溺宅舍。”:“ 咸亨 四年七月, 婺州 大雨,山水暴涨,溺死五千馀人。”(5).犹山野。 宋
诗:“ 李子 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宋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分类:(1).绘画的能手。 唐
诗:“画手看前辈, 吴生 远擅场。” 宋
诗:“百年俯仰随薪尽,画手空传净戒身。” 清 陆时化 《书画说铃》五:“国朝画手如 王奉常 、 王廉州 ……较之 宋
元 大家有过无不及。”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左翼虽然诚如 苏汶 先生所说,不至于蠢到不知道‘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 托尔斯泰 ,产生不出 弗罗培尔 来’,但却以为可以产出 密开朗该罗 、 达文希 那样伟大的画手。”(2).指作画之手。 宋
诗:“ 曹生 画手信有神,毫端风雨生奫沄。”分类:指 唐 名画家 吴道子 。 唐
《唐朝名画录·神品上》:“ 明皇
天宝 中,忽思 蜀 道 嘉陵江 水,遂假 吴生 驿驷,令往写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中心的悬壁,周回的画像,是 吴生 亲手。”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马和之 作人物甚佳,行笔飘逸,时人目为小 吴生 。”分类:亦作“ 文彩 ”。
(1).指乐曲的抑扬和谐。:“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郑玄 注:“文采谓节奏合也。”文采,作“文彩”。(2).艳丽而错杂的色彩。:“刻镂文采,不知喜也。”《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貂蝉,朝服也。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焕,外柔易而内刚劲也。”第二六回:“但见一个个文彩熌灼,好看异常。”(3).词藻雅丽;文章华美。:“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其在位者,则 沉约 、 江淹 、 任昉 ,并以文采,妙绝当时。” 唐
范 之重 雄 者,盖贵其文彩,若《长扬》、《羽猎》之流耳。”《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听了,大笑道:‘好诗,却少文采。’”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一味在那里讲究词章,讲究文采,而思想贫乏以致错误的人,不可能写出好作品。”(4).泛指文辞。 宋
《进〈瞻彼南山诗〉表》:“谨成《瞻彼南山》诗七章,随表上进,文采鄙野。”(5).指文学才华。:“ 玄成 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 贤 ,而文采过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二:“时谓 张书记 ,文彩纵横,比之 何逊 。” 元
刘埙 :“ 赵宗丞
崇墦 ……为人倩俊洒落,富有文采。”卷十九:“著作郎 言寄华 ,才貌出众,文彩过人。”(6).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文采,则女工靡。”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商贾﹞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 颜师古 注:“文,文绘也。帛之有色者曰采。” 元
诗:“风波玉露仙人掌,文彩云机织女梭。” 清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贵人之妇,宜披文采。”分类:(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送陆歙州》诗序:“于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2).借指 韩 姓。 宋
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分类:(1).指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成玄英 疏:“不为物用而用于物者也。” 晋
道支 《逍遥论》:“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2).指为外物所役使。 唐
《谒璿上人》诗序:“色空无得,不物物也。”(3).各种物品,各样事物。:“物物卬市,日阕亡储。” 颜师古 注:“物物卬市,言其衣食所须皆买之于市。” 宋
诗:“曷如握明镜,物物目所逢。” 金
《杂著》之一:“万期流转不须臾,物物观来定有无。” 严复 《救亡决论》:“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4).人人。:“ 矩 遂能廷争,不面从,物物若此,天下有不治哉?”分类: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分类:(1).从最初开始。 唐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宋
词:“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元
《雁传书》套曲:“从今打破风流阵,一句句从头自忖。” 徐迟 《鱼的神话》:“您从头说吧,请您快说。”(2).重新开始。 元
《集贤宾·退隐》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遍又从头。”:“小夫人把适来说的话,从头细说一遍。”(3).犹当头。劈头盖脸。 唐
卷二:“ 王熊 为 泽州 都督……百姓歌曰: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分类:亦作“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唐
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唐
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素餐。” 宋
《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自惭迂拙之馀,并荷宠光之及。” 清
卷六:“自惭苦窳姿,一顾成硕果。”指天空。 元
《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诗:“卷图还君慎封鐍,但恐破壁飞空冥。” 明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翠华缥缈空冥间,此恨此事谁知得。” 清
《别于一于皇先还瓜渚不得到焦山》诗:“渔舟牵世务,樵客向空冥。”方言俗语;民间浅近的话语。 唐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 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
:“又有 杨安国 者为侍讲,讲至‘一箪食,一瓢饮’,乃操俚语曰:‘官家, 颜回 甚穷,但有一箩粟米饭,一葫芦浆水。’” 清
卷三:“按以水浸物曰涨膀,涨膀盖 吴 俗俚语也。”分类:(1).不足,不能。:“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缭 之辩,未足侈也。”(2).犹言算不得。卷八七引 南朝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鸡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1).大的兵车。:“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朱熹 集传:“元,大也。戎,戎车也。” 汉
《封燕然山铭》:“骁骑十万,元戎轻武,长毂四方,雷辎蔽路。” 唐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元戎十乘,驱 卫
霍 于前军;甲士三千,列 孙
吴 于后殿。”(2).大军。:“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开禁仓以振贫穷。”:“统辟元戎,折冲绥远。” 颜师古 注:“元戎,大众也。” 宋
《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出总元戎,作先声于士气;入为环尹,寓军政于国容。” 清
诗:“ 关陇 车书此日同,相公拜命领元戎。”(3).主将,统帅。 南朝
《移齐王》:“我之元戎上将,协力同心,承禀朝谟,致行明罚。” 唐
《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以谋画佐元戎,常有大功。”《老残游记》第六回:“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陈毅 《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 泰岱 。”(4).军器名,弩的一种。“ 亮 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亮 ﹞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分类:(1).犹大手笔。谓重要文章。:“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其《洛出宝图颂》尤工。” 宋
:“大笔推君 西汉 手,一言置我二 刘 间。”(2).对他人文章或书画的赞词。:“太守道:‘这道表章,只得借重学士大笔。’ 东坡 应允。”第一回:“今日有缘,遇着 王相公 、是必费心大笔画一画。”分类:(1).指无所建言,尸位不视事。 清
王充 :“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2).无言静坐。 唐
诗:“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花月痕》第三六回:“ 采秋 倚枕默坐。”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我自己觉得很有点没趣,就像做错了什么事的小孩子一样,只好远远地退在另一边的车角上去默坐起来。”分类:遐想;遥想。 三国
魏 嵇康 诗:“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南朝
宋 刘义庆 :“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鲁迅 《呐喊·白光》:“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 西高峰 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 西高峰 正在眼前。”分类:见“ 胜游 ”。分类:见“ 凭陵 ”。亦作“ 凭凌 ”。
谓登高凭眺,凌驾其上。 清
《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诗:“放眼凭凌 太湖 水,君如不游他日悔。”分类:(1).风的力量。 唐
:“吹花困癫旁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 宋
:“密势因风力,轻姿任物形。”(2).气概与魄力。:“ 觊 少骨梗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周铁虎 ﹞器局沉厚,风力勇壮。” 清
《履园丛话·旧闻·铁面御史》:“幸蒙圣明洞鉴,以 郭琇 居官尚有风力,免其治罪。”(3).威势;权势。 明
:“以都御史经理东南盐课诸务,声势赫戾,睹记所未有此,每历 淮
扬 诸大镇则馈索不下二三百万金,风力所加,甚于诏旨。”卷三一:“岂知世上惨刻的官,要见自己的风力,或私心嗔恨被告,不肯听尸亲免简,定要劣撅做去,以致开久殓之棺,掘久埋之骨。”《好逑传》第十七回:“莫若只就他旧日到 水 家去养病的事体,装点做私情,央有一个有风力的御史,参他一本。”(4).指文辞的风骨笔力。 南朝
梁 刘协 :“ 相如 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 永嘉 已后,玄风既扇,辞多平淡,文寡风力。” 清
:“数笔有 班
马 风力。”(5). 黄帝 臣子 风后 与 力牧 的并称。 隋
《劳生论》:“ 风
力 上宰,内敷文教; 方
邵 重臣,外扬武节。” 唐
《卢郎中斋居记》:“庙堂有 风
力 之臣,征镇有 方
召 之老。”(6).气象学术语。指风的强度,用风级表示。分类:约束;拘谨。 唐
诗:“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宋
:“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亲。” 金
《文辨一》:“视他人拘拘窘束,一步武不敢外者,胆智甚薄也。” 明
《跋家存赵魏公〈二体千文〉》:“入朝后乃自成家,不区区泥古,而无一毫窘束之意,此帖正少时书也。”分类:亦作“ 景像 ”。
(1).犹迹象。(2).形状,形象。:“ 羌 人云 爰剑 初藏穴中, 秦 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3).景色;现象;状况。《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 唐
诗:“漠漠 秦 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晴云 、 暖雪 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 中国 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分类:典雅刚健。 宋
《〈释秘演诗集〉序》:“ 曼卿 诗词清绝,尤称 秘演 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清
《〈倪司城诗集〉序》:“虽其他稍涉平易者,而语必雅健,能不失诗人之意旨。”
《红烛·黄鸟》:“这样便是他吐出的那阙雅健的音乐呀!”分类:(1).不知道,不认识。:“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闵己赋》:“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雠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分类:指 谢灵运 。 灵运 曾为 永嘉 太守,故称。 唐
诗:“ 于公 必有高门庆, 谢守 何烦晓镜悲。” 唐
诗:“新诗踪 谢守 ,内学似 支郎 。”分类:(1).风流动或流逝。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未穷观而极览,忽云散而风流。”参见“ 风流云散 ”。(2).风行;流传。 汉 苏顺 《和帝诔》:“陶元二化,风流万国。” 南朝 梁 刘协 :“自斯以后,体宪风流矣。” 北齐
:“上书陈事,起自 战国 ,逮于两 汉 ,风流弥广。” 宋
:“经界既定,仁政自成,下及 隋 唐 ,风流已远。”(3).风尚习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 唐
《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由是比兴继作,风流弥繁。” 元
《子猷访戴图》诗:“两 晋 崇玄虚,风流变华夏。”(4).犹遗风;流风馀韵。:“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宋
《跋〈永城县学记〉》:“ 唐 世执笔之士,工书者十八九,盖自 魏 晋 以来风流相承,家传少习,故易为能也。” 清
《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周延儒授承德郎父天瑞先封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加封承德郎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制》:“棫朴杞梓,固非一时之材;菑畬耕穫,亦岂一世之积。风流弘长,我有近臣。”(5).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汉 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唐
诗:“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 清
:“﹝ 林四娘 ﹞又每与公评骘诗词,瑕则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绪风流,使人忘倦。”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 周 孔 之书,习 老 庄 之教,弃礼法而崇放达,竞风流而尚虚无。”(6).形容文学作品超逸佳妙。 唐 司空图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第三七回:“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 蘅 稿。” 邓溥 《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诗:“文采风流鬼呵护,死生契阔古交情。”(7).杰出不凡。 宋 苏轼 《与江惇礼秀才书》之一:“仆虽晚生,犹及见君之王父也。追思一时风流贤达,岂可复梦见哉!” 郭小川 《祝酒歌》:“天上地下的英雄啊,最风流的是咱们这一辈。”(8).指杰出不凡的人物。:“六国多雄士, 正始 出风流。”《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一》:“朱紫尽风流,殿前卿相对,列诸侯,叫呼万岁愿千秋。” 明
:“古今风流, 宋 有 子瞻 , 唐 有 太白 , 晋 有 东山 ,本无几也。”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诗:“清夜游云泉,追随尽风流。”(9).风度。:“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玺绂。’ 裕 亦叹曰:‘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 临淮 虽风流可观,而无骨鲠之操。” 唐
《送徐录事》诗序:“ 徐学士 风流茜茜,容貌堂堂。”(10).风操,品格。:“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爰初入仕,风流映世,公卿仰其轨物,搢绅谓为师表。” 明
诗:“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11).荣宠。 唐 张说 :“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 唐
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12).风格、流派。:“远览 马 史 班 书,近观 王 阮 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自 灵均 已降,属文之士众矣,然其志尚不同,风流殊别。”(13).谓风韵美好动人。 前蜀 花蕊夫人 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 楚云 ﹞端的风流如水晶盘内走明珠,态度似红杏枝头推晓日。” 清
《巧团圆·全节》:“体态风流,一见令人不自由。只恨多僝僽,不是容颜陋。”(14).花哨轻浮。《敦煌曲子词·南歌子一》:“悔家风流婿,风流无准凭。” 清
《慎鸾交·造端》:“小生外似风流,心偏持重也。”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这是 柯露西 ,一个 美国 所谓之艺术家,一个风流寡妇。”(15).指男女私情事。 宋 陈师道 词:“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卷十:“﹝ 莫翁 ﹞少年时节,便有娶妾买婢好些风流快活的念头。”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我们年轻时,不用说实际上,那怕没有一件两件风流奇闻,可是终还顾着脸子。” 分类:(1).勇武、威武貌。:“勖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贲士, 中华 好男子。”(2).高大貌。 南朝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岩岩天柱,大矣 周山 之峰;桓桓地轴,壮哉 昆崙 之阜。”(3).宽广、坦然貌。 宋
《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分类:(1).此人。:“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国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馀,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瞆。”分类:(1). 汉
扬雄 《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谓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 北齐
邢卲 《广平王碑》:“志犹学海,业比登山。”(2).谓学问渊博。亦指学问渊博的人。 晋
:“ 何休 木讷多智,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及远年古谚、历代图籍,莫不成诵也……京师谓 康成 为‘经神’、 何休 为‘学海’。” 宋
诗:“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 清 王晫 :“ 朱 名 鹤龄 , 江 南 吴江 人,贯穿六籍,折衷百氏,著书满家,群推学海。”(3).喻指学术界。 唐
诗:“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 宋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于天庭,姑龙骧于学海。” 明
《贺少岩傅公晋秋卿障词序》:“学海文龙,仕途威凤。”(4).比喻广阔无边的学问领域。 清
《上元后三日芷堂过访草堂》诗:“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 褒斜 。”分类:(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 少陵 无人 谪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分类:(1).谓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富贵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强调重生轻物。:“重生则利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重存生之道者,则名利轻。”:“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吕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肯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2).谓以民命为重。 晋
《祀皋陶议》:“祭用仲春,义取重生。”再生;复活。:“ 灵运 见其新文,每曰:‘ 张华 重生,不能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令爱小姐与小婿实是夙缘未绝,得以重生。” 鲁迅 《彷徨·伤逝》:“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分类:亦作“ 谪仙 ”。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谪仙’。” 唐
:“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谪仙。” 清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鸾 ,世传谪仙也。”(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于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唐
:“ 少陵 无人 谪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谪仙 ”。 宋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谪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见“ 谪仙 ”。分类:象声词。 唐
:“ 后夔 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宋
卷二:“继神光之烛坛,响环佩之琮琤。” 明
:“幽泉琮琤,若鸣佩环于修竹间。” 清
《新城道中书所见》诗:“千奇万态未易究,琮琤忽坠当吾车。”分类:(1).指铜。“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2).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3).泛指钱财。 唐
:“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4).道教仙药名。 晋
:“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5).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唐
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6).石名。《淮南子·地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7).比喻功名事业。 清
之二:“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8).比喻宝贵。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分类:比喻文思敏捷,能很快写好文章(1).未曾,不曾。:“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之室也。” 宋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卷九:“孺人想着外甥女儿,虽然傍着兄嫂居住,未尝许聘人家。”《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自从挂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 晋国 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
《崔弘礼郑州刺史》:“敕:朕读至于《羔裘》、《缁衣》之章,未尝不三复沉吟。” 明
《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馀业,以自免于冻馁,未尝不惴惴于吾身。”(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又曰:‘济济多士, 文王 以宁。’天下未尝亡士也。” 明
《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分类:(1).上和下;高和低。:“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地有高下,天有晦明。” 宋
《怀西山》诗:“ 西山 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明
《传习录》卷下:“若拘定枝枝节节都有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2).指声音的高低。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卷八六二载之一:“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李近楼琵琶》:“老稚高下,各各曲尽,又不杂一男音。”(3).高处和低处。:“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 杨倞 注:“高下,原隰也。”《淮南子·修务训》:“于是 神农 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 高诱 注:“高,陵也;下,隰也。” 唐
诗:“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4).参差起伏。 唐
诗:“远别 秦 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 商州 。” 宋
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5).古代绘制地图时标明地形高低的一种方法。:“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宋
《梦溪补笔谈·杂志》:“予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准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6).犹反复。:“ 素 ( 杨素 )又禀性高下,公卿股慄,不敢措言。” 唐
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7).指高度。《西游记》第七三回:“那箱儿有八寸高下,一尺长短,四寸宽窄。” 清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于人心世道,若止论等身,几与 曹交 食粟之躯等其高下。” 叶圣陶 《登雁塔》:“原地颇有高下,可是坡度极平缓,车行不感颠簸。”(8).犹差别。 郭沫若 《断断集·旋乾转坤论》:“女子的体魄,无论在生诞比率与年龄上,都表现着有比男子更强韧的抵抗力。独于智能,自有历史以来,总表示着有大相悬异的高下。”(9).好坏;优劣得失。《吕氏春秋·任地》:“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处。”:“大王一日得 楚 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宋
《栾城先生遗言》:“然酷嗜图画,能第其高下。” 明
:“举其人,而史之得失、文之高下瞭然矣。” 清 刘鹗 《〈老残游记〉叙》:“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亦指胜负。《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前集》:“二个将军争高下,一番一复用来吞。”(10).多和少。:“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 尹知章 注:“高下,犹多少也。谓君之赋税,因其远近之别,以多少之差,轻重合宜,故可嗣之。”:“视民产高下以为所输多寡之数,约期受输,不扰而集。” 清
史致谔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禀左宗棠》:“现在本地书捐者辄引 沪 上富绅絜量高下,以为口实,捐务益形棘手。”(11).贵和贱。 唐
《顺宗实录二》:“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12).褒贬,抬高和贬低。 马总 卷一引:“不布施以求德,不高下以相倾,此古人之德也。” 宋
:“士大夫以此高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13).轻和重。:“但天性疏脱,言乍高下,时人轻之,不见采纳。”分类: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分类:(1).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明
《香囊记·辞婚》:“只是这个人有些执古相,不通世俗。”(2).尘世;世间。:“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 汉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明
《与焦弱侯书》:“世俗俚语亦有可取之处: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閒散难;忍痛易,忍痒难。”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七:“一切世俗的享乐,一切所谓荣华富贵,我全看破了。”(3).指俗人,普通人。:“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南君书·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宋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一:“凭栏挥手问世俗,何人得到蟾蜍宫?”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世俗以势利为是非,皆此类也。”(4).流俗;庸俗。 唐
《王公墓志铭》:“公所为文章,无世俗气。” 叶圣陶 《倪焕之》一:“ 树柏 说到末了一句时, 焕之 觉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练,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间刻画出来。”分类:(1).广大的水汽。 北魏 郦道元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顷即热。” 唐 沉佺期 :“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2).正大刚直之气。 唐
诗:“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水浒传》第七二回:“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朱德 《悼左权同志》诗:“ 太行 浩气传千古,留得 清漳 吐血花。”分类:(1).天地;天地之间。:“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故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敝也。” 晋
《鹪鹩赋》:“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宋
诗:“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数十年后,种类灭绝于天壤耳。”(2).比喻相隔悬殊。 晋
:“趋舍所尚,耳目所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乖矣。” 明
诗:“嗟我何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徐特立 《法国小学教育状况》:“以 德
法 比较,相隔天壤。”分类:用兵的谋略。:“然 亮 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宋
:“南去 伏波 推将略,北来 光禄 擅诗名。”:“时平,则将略无由见。”(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自 元帝 为太子时, 丹 以父 高 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馀年。”:“ 宰予 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 三国
《答魏太子笺》:“ 陈 、 徐 、 刘 、 应 ,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凡此数子,于雍容侍从,实其人也。” 唐
《进马状》:“右臣窃闻道路相传,车驾欲暂游幸 温汤 ,未知虚实者。臣职居守土,侍从无因。”(2).随从伺候之人。 汉
赵晔 :“锜为侍从,听人主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至晚, 苏护 叫侍从与女子梳妆。” 清
昭梿 :“尝与客共谈,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巴金 《将军》:“没有汽车、马车,没有侍从,没有府邸的将军,这算是什么将军呢?”(3). 宋 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宋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划一状》:“臣身为侍从,又忝长民,不可不言。” 宋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栗 为侍从,就其蹇浅,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示信于下。”参阅 宋
赵升 《朝野类要·侍从》。分类:(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齐乎巽,巽,东南也。” 高亨 注:“又以八卦配八方,巽为东南方,故曰‘巽,东南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明
《胡应炎传》:“是城龟形也,东南其首,西北其尾。”(2).泛指国家领域内的东南地区。:“ 警 ( 沉警 )内足于财,为东南豪士,无仕进意,谢病归。” 宋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陛下据 钱塘 已耗之气,用 闽
浙 日衰之士,而欲鼓东南习安脆弱之众,北向以争中原,臣是以知其难也。” 明
《论时政疏》:“今国赋所出,仰给东南,然民力有限,应办无穷。”分类:(1). 广州 的别名。 唐
诗:“海对 羊城 阔,山连 象郡 高。” 陈毅 《广东》诗:“高阁 羊城 接大荒,骋怀极望郁苍苍。”参见“ 五羊城 ”。(2). 契丹 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置羊城于 炭山 之北以通市易。”分类:(1).往日;从前。:“五年国谷之重,什倍异日。”:“异日, 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 颜师古 注:“异日,犹言往日也。” 宋
:“异日惟是聚集游民,刮咸煮盐,颇干盐禁,时为寇盗。自为潴泺,奸盐遂少。”(2).犹来日;以后。:“ 哀公 异日以告 闵子 。”:“ 轸 曰:‘吾为事来,公不见 轸 , 轸 将行,不得待异日。’” 唐
《顺宗实录五》:“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 吴樾 《复妻书》:“请将此书留之异日,以证将来之进退,何如?”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书》:“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搅,吾弟亦将难辞其咎。”(3).不在同一天;隔日。 宋
《越州赵公救灾记》:“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分类:(1).亦称“ 傅险 ”。古地名。相传 商 代贤士 傅说 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 说 筑 傅岩 之野。” 孔 传:“ 傅氏 之岩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说 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得 说 于 傅险 中。是时, 说 为胥靡,筑于 傅险 。” 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 张守节 正义引《地理志》:“ 傅险 即 傅说 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陕州
河北县 北七里,即 虞国 、 虢国 之界。又有 傅说祠 。” 清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 傅岩 ,县( 平陆县 )东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说 隐处,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隐贤社 。”(2). 殷 相 傅说 曾隐于 傅岩 ,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 唐
诗:“井邑 傅岩 上,客亭云雾间。” 宋
《答曾学士启》:“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 傅岩 ,尽入彀中之选。”分类:(1).犹言非因。:“ 桓 、 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2).不仅;不但。 唐
《韩滂墓志铭》:“群辈来见,皆曰:‘ 滂 之大进,不唯于文词,为人亦然。’” 金
《论语辨惑四》:“以予观之,不唯于语法不顺,而义亦未完也。” 王汶石 《少年突击手》:“凡是他能做的事,妈妈不唯自己不帮忙,奶奶要帮忙,她还不让呢。”分类:蜀 地产的一种优质纸。 唐 杜甫 诗:“ 荆 玉簪头冷, 巴 笺染翰光。” 仇兆鳌 注:“: 蜀 笺纸,尽用 蔡伦 法,有玉版、贡馀、经屑、表光之名。” 唐
:“ 巴 笺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分类:亦作“ 吟咏 ”。
(1).歌唱;作诗词。:“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 宋
卷四:“至 六朝 时乃略有咏之者,至 唐 而吟咏滋多。” 清
卷八:“ 于庭 先生兼工吟咏,曾赠余诗四章。” 巴金 《一颗红心》:“他在黑暗中闭目吟咏,摸索着写下四十多首诗。”(2).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 南朝
梁 刘协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唐
诗:“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卷一○四:“﹝ 杜冲 ﹞闲居幽室,吟咏《道德》。” 清
:“﹝女﹞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馀春》词……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 柯灵 《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我有了再次吟咏 小川 同志的旧作的机会。”(3).指诗词等韵文。 唐
《董氏武陵集记》:“寓其情怀,播为吟咏,时复发笥,纷然盈前。” 清
:“书生穷眼,偶值声伎之宴,辄不禁见之吟咏,而力为铺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吾之吟咏,无不为宗邦神往。”分类:(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禅,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卷三:“玉牒修书,始于 大中
祥符 ,至于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诗:“业绍青缃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3).泛指典册、史籍。:“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4).指佛道之书。 晋
:“《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于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宁殊玉牒。”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宝神之章,藏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5).神仙名籍。 唐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绿华 。”分类:(1).功业和名声。:“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 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于功绩,以留意于名誉!”:“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
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 《莫干山》诗:“宝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
:“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 《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分类:(1). 汉
上蔡 人。 文帝 时,为 河南 守,曾荐 贾谊 为博士。:“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徵为廷尉。” 司马贞 索隐:“ 吴 ,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唐
诗:“ 绮季 衣冠称鬓面, 吴公 政事副词华。” 宋
诗:“ 吴公
汉 庭右, 贾生 世用疏。”(2).即蜈蚣。:“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卷九四六引 沉怀远 《南越志》:“ 绥定县 多吴公,其大者能以气吸蜥蜴。”卷九四六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大吴公出 徐闻县 界,取其皮可以冠鼓。”分类:(1).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 唐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明
《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 清
史某 ,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黄葆桢 《赠徐公孟》诗:“落落 徐公孟 ,青年多苦吟。”参见“ 磊落 ”。(2).形容孤高,与人难合。 宋
《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疏,自笑落落而难合。” 清
《〈托素斋诗〉序》:“ 愧曾 复落落不肯苟同于俗,自信者殊坚。” 黄远庸 《岁暮馀闻》:“ 李仲山 与内阁诸公亦颇落落,故有人拟议 李 将来必组织内阁而代 熊 者,此节恐难成事实。”(3).稀疏;零落。 汉
《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晋
《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唐
诗:“悠悠度朝昏,落落捐 季
孟 。” 冯自由 《民主主义与中国政治改革之前途》:“中等资产阶级之可数者,概已落落如晨星。”(4).冷淡。《花城》1981年第3期:“他是不是风闻了什么才这样对我落落寡情?”(5).高超;卓越。 北周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 宋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6).粗劣貌。:“故无为而宁者,失其所宁即危;无为而治者,失其所治即乱。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冯子 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李贤 注:“玉貌碌碌,为人所贵。石形落落,为人所贱。” 南朝
刘协 :“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7).形容多而连续不断的样子。 唐
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韩家奴 对策,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 清
《〈南雷文案〉序》:“要之原本于六经,取材于百氏,浩浩乎其胸中,而落落乎其笔端。”(8).清楚、分明的样子。:“灼灼群位,落落幽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 唐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 元
《寄朱舜咨》诗:“落落 江 南山,一一青可数。” 王闿运 《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今掇其落落大者……以待国史徵采。”(9).清澈貌。 晋
诗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一本作“ 洛洛 ”。(10).象声词。 唐
诗:“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唐
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宋
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分类:(1).文章的华采。:“ 班彪 以通儒之才,倾侧危乱之閒……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唐
诗:“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元
卷十三:“ 宋 、 齐 、 梁 、 陈 惟以文华相尚,门第相夸,亦不足观。”(2).才华,文才。 唐
卷二:“ 周 补阙 乔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艳能歌舞,有文华。” 宋
《谢曹子方惠新茶》:“ 陈植 文华斗石高, 景公 诗句复称豪。”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虽怀武志,实蕴文华。”(3).指有才华的人。 北齐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朝廷以为文华。”(4).文化昌盛。 唐
诗:“ 茂苑 文华地,流水古僧居。”(5).指文华殿。 明
《请皇太子受朝疏》:“ 文华 受朝之仪缺而未讲,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分类:见“ 注错 ”。亦作“ 注措 ”。
措置,安排处置。:“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 杨倞 注:“注错……与措置义同。” 王念孙 :“注错二字同义。:‘措,鉒,置也。’措鉒即注错。是注、错同训为置。” 宋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仁宗 皇帝,宽仁慈恕,虚心纳谏,慎注措,谨规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上》:“诸 吕 之际,诸公注措如用兵。”分类:也许。 刘半农 《耻辱的门》诗:“这亦许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亦许他们掩藏,而实在他们自己也不懂。”分类:谓酬和他人的诗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韵。 清
:“ 山舟学士 ……赋纪恩诗四章,一时和者不下百馀人。学士品题,以 芷斋
方夫人 为最。夫人时年八十,手书和章,笔力苍劲。”分类:(1).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 陆生 时时前说称, 高帝 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 陆生 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明
《艺苑卮言》卷八:“ 明 兴, 高帝 创自马上,亦复优礼儒硕。”《醉醒石》第十五回:“深心薄马上,抑志延清流。”(2).比喻在职做官。《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既而一想,我亦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小虽小,到底还在马上,不比他失势之人,我又何必怕他?” 从维熙 《远去的白帆》六:“ 寇安 老头当时还在马上,他把这对情侣饲养在龙眼葡萄棚架之下。”(3).即时;立刻。 元
《陈州粜米》第三折:“爷,有的就马上说了罢!” 明
《请游兵疏》:“命下之后,即便马上差人赍文星驰付 山西
保定 二巡抚处。” 老舍 《黑白李》:“ 老四 也不催我,显然他说的是长久之计,不是马上要干什么。”分类:把戈横拿着。多指作战。 唐
诗:“胡星坠 燕 地, 汉 将仍横戈。”:“ 璘 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明
诗之二:“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奈尔何?” 鲁一同 《重有感》诗:“清酒 黄龙 约屡讹, 珠江 瘴海日横戈。”指七言古诗。后兼指七言律诗。 唐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 李白 好。” 宋
之二:“ 张侯 海内长句, 晁子 庙中雅歌。 高郎 少加笔力,我知三杰同科。” 清
《送洪昉思归里》诗:“久工长句徒自负,持出每为悠悠嗤。”分类:迷信者所谓神灵和鬼怪。 北魏 郦道元 :“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 羌 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 唐述山 。” 宋
中列有“神鬼”标目,记录当时扮演神鬼的诸名角。分类:泛指武器。:“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唐
:“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宋
《铸剑戟为农器赋》:“兵者凶器,食惟民天。出剑戟而铸矣,为稼穑之用焉。”(1).由高处往下看。:“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2).轻视,看不起。 宋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分类:亦作“ 鸟迹 ”。
(1).鸟的爪印。:“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宋
诗:“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清
《致刘孟容书》:“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晋
僧肇 《宝藏论·广昭空有品》:“实彼非此,实此非彼,鸟迹空文,奇特以现。”(3).指鸟篆。 汉
《隶势》:“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唐
《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 明
之九:“笑杀 钟
王 空妙笔,而今鸟迹是同文。”参见“ 鸟篆 ”。分类:谓把它比方作。:“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分类: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 纥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于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协 :“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分类: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 武帝 遗诏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卫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 唐
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分类:(1).彼此认识。:“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唐
诗之一:“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元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 王
谢 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 口曾相识。” 徐怀中 《西线轶事》:“这几位妈妈岗位不同,互不相识。”(2).指彼此认识的人。:“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 唐
诗之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水浒传》第十六回:“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经营之才三》:“ 潘永福 同志在 中村 遇上了个老汉,也是旧相识。”(3).互相识别。 清
李有棠 :“时迁 汴 ,赋敛益横, 两河 遗民群聚为盗,寇掠州郡,皆衣红衲袄以相识,呼为红袄贼。”分类: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元 孟祺 《贺平宋表》:“钦惟皇帝陛下,道光五叶。” 明
《新灌园·骑劫代将》:“故此特宽二城,以示恩信,将使 莒州 、 即墨 之人,反雠其上,我泽如春,民应如草,道光宇宙,四海延颈。” 清
《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尔后琴瑟韵合,闺门道光。”分类:溪名。在 广东省
高要县 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端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 元
《货郎旦》第四折:“未落笔,花笺上泪珠垂;长吁气,呵软了毛锥;恓惶泪,滴满了端溪。” 明
《答茅鹿门知县》:“此后便得烧却毛颖,碎却端溪,兀然作一不识字人矣。”分类:(1).古时雕琢玉和磬的匠人。:“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孔颖达 疏:“玉及磬同出于石,故谓石工也。”(2).指石匠。 唐
:“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分类:每年。:“ 成帝 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
诗:“忘情只有 龙河 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
词:“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 刘半农 《大风》诗:“呼啦!呼啦!好大的风,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分类:唐
宋 时正式朝会听政的处所。 唐
诗:“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即正衙听政之所也。” 宋
卷八:“ 丹凤 之内曰 含光殿 ,每至大朝会,则御之。次曰 宣政殿 ,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次曰 紫宸殿 ,谓之上閤,亦曰内衙,奇日视朝则御之。”:“丁巳,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分类:简便和隆重的礼节。易,简易,谓臣礼;于,通“ 迂 ”,广大,谓君礼。:“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 郑玄 注:“易,谓臣礼;于,谓君礼。” 唐
《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北会元戎,直道自达,吾侪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合度于易于之间,虽 枚生 之节, 长卿 之道,无以尚也。”容易。《水浒传》第九一回:“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 鲁迅 《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复述易于失真,还是将这粒子弹移置在下面罢。”分类:刻成龟形的碑座和碑碣上刻有螭头的装饰。 明
《女状元》第四出:“碑底龟螭,都供护神灵在四楹,金采上定有瑞芝开。” 清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诗此硕德,以奠龟螭。”分类:(1). 东周 初 秦国 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 北京 故宫博物院。 唐
《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群玉府。” 宋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明 郎瑛 :“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 清
《拟秋狝应制》诗:“盛朝校猎成年例,石鼓 岐阳 岂足夸。”参见“ 石鼓文 ”。(2).鼓形大石。:“ 成帝鸿嘉 三年五月乙亥, 天水
冀南山 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有兵。” 北魏 郦道元 :“南径 燕山 下,悬岩之侧有石鼓……耆旧言: 燕山 石鼓鸣,则土有兵。” 宋 王谠 :“ 邺西鼓山 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 清
《闻台州警》诗之三:“石鼓响来开峭壁,干将飞去出沧浪。”分类:传下来;传播开。:“声闻不废,流传至今。” 宋
卷三:“当时 吴濞 、 邓通 ,皆得自铸钱,独多流传,至今不绝。其轻重适中,与今钱略相似。” 清 陈廷焯 卷三:“ 徐电发 词,当时盛负重名,至于流传海外,可谓荣矣。”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那些平白如话,而又表达了群众心声或者阐述了深刻思想的诗句,可以世代流传。”宋 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
:“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己亥,诏三司, 河北 入中粮草复行见钱法。”分类:水边。“鸿渐于干” 唐
孔颖达 疏:“干,水涯也。” 唐
《太平公主山池赋》:“烟岑水涯,缭绕逶迤。” 宋
诗:“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 清
《雨中闻水涨遣闷有作》诗:“五月寒如此,风声怒水涯。”分类:指山水。:“﹝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分类:(1).恬淡。:“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 唐
:“ 原生 何淡漠,观妙自怡性。” 丁玲 《母亲》二:“她以前想慕过的田园生涯,想慕过的清闲淡漠的乡居,不正是这样吗?”(2).冷淡,无热情。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昨过 李氏 新阡,墓已宿草。我尚涕泗,而妹竟处之淡漠焉!” 茅盾 《一个女性》三:“虽然她平日对于这个 何求 颇为淡漠,此时却也感激他。”(3).犹淡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痛是也有些的,但比先前淡漠了。” 王福仲 《小虎子》:“唯有那盏车灯露在外面,发出一股微弱的淡漠的光。”(4).指模糊。 冰心 《往事》九:“所以我们只是东拉西扯,比平时的更淡漠,更无头绪,我一句也记不得了。”分类:(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于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嵘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仆从煊赫,冠盖甚都。”(2).指仕宦,贵官。 汉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第三六回:“我因谢绝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叶楚伧 《陶然亭》诗:“疮痍满 京
洛 ,冠盖自翩翩。”(3).特指使者。:“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 元
:“开夷逾 汉武 ,平叛跨 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 陈毅 《感事》诗:“国庆十五周,万国冠盖来。”(4).犹冠族。官宦之家。:“ 阳球 字 方正 , 渔阳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盖。” 宋
王谠 :“顾其言语清楚,宛有冠盖风仪,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翠名字用韩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