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女留学生在中国都很有钱吗

中国成印度留学生海外学医第一目的国 费用低廉
来源:国际在线
[提要]据《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印度公立医学院招生名额有限、十分难进,私立医学院又学费高昂,许多有志成为医生的印度学子不得不前往医学教育廉价的中国、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和尼泊尔等国求学。...
  据《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印度公立医学院招生名额有限、十分难进,私立医学院又学费高昂,许多有志成为医生的印度学子不得不前往医学教育廉价的中国、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和尼泊尔等国求学。
  据估计,每年有超过9000名学生离开印度去外国学医,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国家,接着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然而, 通过外国医学院校毕业生强制性筛选考试的人数比例却始终徘徊在25%左右。去年,共有14000名海龟参加了考试,最终4000人通过,如愿进入印度医疗系统,通过率微升至28%。
  根据组织者印度考试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Examination)的数据,多名考生有超过8000个是从中国学成归来;超过1700人从俄罗斯毕业,850多人从乌克兰回国。
  NBE一名发言人维内&古普塔(Vinay Gupta)博士说:&很多考生第一次考试通不过就接着再考,考个好几次。所以参加每一次筛选考试的考生人数,有大部分是此前参加过但没有通过的。筛选考试一年有两次。&
  古普塔博士说,通过百分比最高的是从尼泊尔毕业回国的学生,约为34%;其次是孟加拉国毕业生,30%;再就是俄罗斯28%和中国27%。但是从中国医学院校学成回国的印度学生在数量上是最大的。所以,27%的通过率意味着8000多名从中国医学院校毕业回国的印度学生参加了筛选考试,结果有2000人通过。来自尼泊尔的海归人数有328人参加了筛选考试,最终有超过110人获得通过。
  尼泊尔医学海归通过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尼泊尔医学院校和印度医学院校执行的是同样的教学大纲。
  一名从尼泊尔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说:&在印度私立大学学医和在这些国家学医的成本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在中国,整个花费算下来只需要15-25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51万-2.51万元),这些钱在印度私人医学院连买一个入学名额都不够,还不算学费、伙食费和住宿费。在中国拿医疗学位最便宜,招生数量也巨大。&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林月梅]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印度留学生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中国小伙留学印度:宿舍比国内好 饭菜好吃胖十斤
来源:网易家居综合作者:
中国小伙留学印度:宿舍比国内好 饭菜好吃胖十斤
金奈夜景。
金奈还是很漂亮的,是印度比较繁华的城市。
金奈的马的拉斯机场,外面看还行,里面破破烂烂。
我是来韦洛尔科技大学(VIT)留学的, 中国人的宿舍还没腾出来,于是只有跟其他印度人一起住八人间。
住宿环境还可以接受,和国内的某些差不多,甚至更好。
把这些天我们食堂的饭菜汇总一下。
还不错,起码我是天天吃的饱饱的。
高墙深闺的女生寝室。
偶遇开挂的三哥。
这个面不错。
生活还算好吧。
校园一景。
现在在机房上课,好凉快
我们学校200中国人,这学期我们是中国人一起上课。
这是昨晚我的晚餐。
天天这样吃,来印度还能瘦?如果你吃不惯大饼沾咖喱,那我这里推荐几个还很适合中国人的又是印度常见的菜馕、炒饭、pasta、披萨和chicken
65,这几样稍微大些的餐馆都会提供的,而且也不贵。
大清早从宿舍公共休息室一眼望去的校园,醉了。
上课中呢,不知道是印度这边习惯还是怎么的,一上课习惯性的男的坐一边女的坐一边。像我这种踩点来教室的只有坐在女生后面了,这个教室有点破。
130卢比的一餐,披萨空心粉还有芒果汁。
搬新宿舍了,终于不用再颠沛流离了。宿舍不错吧?感觉也没有比国内一般大学差。
主教楼内部景观。
学校后门印度餐厅的食物,便宜好吃,就是有点拉肚子。千万不要去路边的小餐厅或者餐馆吃饭,可能很多人在中国吃路边小吃路边小摊吃惯了,来印度这点千万要改!
如果你实在饿得不行,我建议也最好去又招牌且上面写了A/C(空调)的小店吃,因为那种店通常还是相对卫生和干净。
哥小清新的桌子。
我的牌牌,也是有牌牌的男人了,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和一些校园设施了。
男生宿舍楼顶望下去。
虽然外面刮着大风!不过有好吃的冒着大风也要出去!吃的注意了,再就是水,我甚至觉得这个比吃的还要更重要,因为我好几次中招就因为乱在外面喝水了,如果是来印度,一定要切记一定一定要喝瓶装水,而且喝之前还要看看是否密封。
印度小情侣,刚刚偷偷的趁着周围人不注意亲了一下,然后羞涩的四处张望了一下。
表示印度的流量便宜到我哭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充话费!999卢比20GB 200卢比1GB你敢信?每天还有一百条免费短信。
来印度第一次感冒。
吃饭路上,拍点校园环境!
在印中国留学生总会韦洛尔分会的自愿者在布置教室。
孔子学院的院长,我们学院的孔子学院好像是郑州大学援助的,这个是院长,是郑州大学什么学院的院长,来vit孔子学院当了院长。
隔壁寝室同学的月饼。唉,找回一丝丝家乡感觉。
这几天校长儿子过生日,把海报贴的满学校真的好?真的不愧是私立大学、不过也能理解拉,比较是未来校长,宣传一下也是应该的。
印度女子地位大部分还是蛮低的,不过现在也慢慢的女性地位在提高,特别是城市里。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个洞,上面就是印度的铁路干线。
我们出去玩住的酒店。前台,前天服务生的英语绝对是我来印度这么久听到的最正宗的英语。突然一下还很不适应,不愧是对外酒店啊,就连带我们开房间的小哥英语也是流利正宗的很。
这就是房间啦。
睡得挺舒服。
你们最关心的厕所。
从酒店出来看到一匹马。
金奈最高档的商场之一(还有一家叫凤凰城的)这里面有卖巴宝莉哟,还有一家与沃尔玛媲美的大大大大超市。
酒店和商场都有安检,我觉得虽然是安检。但可能更多的是把一些穿着不好穷人阻止进来吧。酒店门口也有安检。
这就是商场里的大概。有玛莎这个我也是蛮惊奇的。
然后楼顶有一个很现代的电影院。
逛得还挺舒服的。
还有诸如subway, kfc,必胜客之类的西式快餐。真的,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贫富差距!吓跪!
这个味道好一般。
回到酒店。
早上酒店送的早餐,好久没吃的这么好了,感想美帝的酒店让我重回了人间。
在前台退房,居然是用三星的平板让我写评价,不得不说还是很好的。我又听到了前台那优美的正宗英语,在印度这里,能听到一口的正宗英语,真是舒服。
金奈的CMBT汽车站,不愧是大城市,汽车站也算有点样子了。
售票柜台。印度优点是生活水平低,万把块钱可以在印度玩伤半个月个把月的(看个人消费),景点多,什么庙啊,城堡啊,陵墓啊给你一年的时间都转不完,再就是我觉得中国人在印度还是蛮受欢迎的,起码不招人歧视。
金奈在印度地位可以相当于深圳,我觉得更类似广州。但是金奈也还是有缺点还是就是那些个老生常谈的脏乱差,可以选择性的去忽略,但这确实是这个国家没办法避免的一件事,食物脏,水脏道路脏,交通乱,安全乱。
候车大厅,虽然明显很老旧,但还是很大很宽敞,电风扇有点复古。我记得我小时南昌火车站就是这种电风扇,满满的回忆。
一名老外根据自己在中国生活7年和印度新德里7天的观察,对中国与印度的生活等方面做了一些比较。
不要总用老眼光看印度,人家也在发展进步,在外国人眼里,印度人的生活真未必比我们中国人的差呢!一名老外就根据自己在中国生活7年和在印度新德里生活7天的观察,对中国与印度做出一些不偏见的比较。你猜,谁赢?
食物:印度胜!
我觉得中国的食物就是搅拌后的肉末和蔬菜,再加一些辣椒进去。
说印度食物的话,可能不是最卫生的,但是说实话真是很好吃啊!
插一句,我7天吃印度早餐、午餐和晚餐,但是没有拉肚子!
生活成本:印度胜!
印度生活成本更低,但是他们的酒店真心贵啊~
文化:印度胜!
大家都在说“中国文化好啊中国文化妙”,但是中国文化在哪里?
是不是春节在门上贴福+礼花就能代表文化?
印度的文化到处都是。
反映到了衣服上,食物上,音乐和电影中等等。
历史文物:印度胜!
长城就是墙而已。
但是泰姬陵真是太TM牛逼了!
音乐:印度胜!
虽然我不喜欢印度音乐。
但是在适当的场合放点印度音乐真是不错。
没法忍受中国传统音乐,或者中国流行乐。
娱乐:就酒吧而言,中国胜!
我没有去孟买,可能那里夜生活更加丰富。
但是在新德里,实在木有啥地方可去啊!
发展:中国胜!
新德里让我想起了中国一些(穷)地方。
新德里附近有一个叫Gurgoan的卫星城,看起来是一个小型的新加坡,但是还有有太多工作要做。
我可以想象,印度很快就有会新的变化~
交通:中国胜!
还木有去新德里地铁作坐过,听他们说还不错。
但是总的来说交通太TM烂啦!
三轮车、人力车、自行车、牛车、手推车、卡车和汽车,全部都挤在一起有木有!但是还是可以动!
另外,中国的交通要好多了(只要解决了交通堵塞的问题!!)
历史:平局!
购物:平局!
看你要买啥。中国可以买高档的东东。
印度呢,就是一辈子讨价还价的地方(布料、传统服饰、厨房用品和珠宝等)。
“我们要给上海颁安全奖”就在华生活和工作的印度人数量,记者先后联系印度驻华使馆和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但暂未得到详细答复。
据印度Zeenews新闻网4月6日报道,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着4.5万印度人。
文章还提到,莫迪去年访美时,曾应邀前往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演说,受到成千上万印裔美国人的欢迎(美国印度裔已超过300万——编者注)。
据一些接受采访的印度人介绍,“北上广”以及义乌的印度人最多,其中北京有一两千人。
上海印度人协会办的刊物称,约有5000印度人在印驻上海领馆注册,很多人是跨国公司或大型机构派驻上海的工作人员和高管。广州和义乌的印度商人多一些。
义乌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来义乌的境外客商约44.4万人次,而印度客商就占了1/10,接近4万人次,成为义乌外商最大群体。
数以万计的印度商人在中国合法经营,但难免有个别商人闹出点“风波”,2012年曾发生印度商人因拖欠当地商人大额货款被扣事件。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
2009年,怀卡尔当时所在的一家德国企业把他派遣到上海,担任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现在,他11岁的大儿子和7岁的小儿子都在上海上学。
2012年,怀卡尔被选为印度人协会主席,这个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联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联盟”合并的印度人社团,在他负责的这3年里,会员从700人增加到1500人。
在印度人协会的网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员会成员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协会成员的名字和手机号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开。
怀卡尔说,印度人协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联络在华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灯节公益晚会。此外,他们也愿意为上海市民做些贡献。
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协会的成员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献血。在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协会也举行了这样的活动。怀卡尔说:“我们很高兴这样做。”
采访中,怀卡尔再三称赞中国人的守时和勤奋,他还说:“每次遇到新来的印度人,我都会告诉他上海给我们的安全感超过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应该给上海颁一个‘安全奖’。”
印度人在广州献血后,展示自己的无偿献血证。
普拉迪普?库马尔和太太安?丽塔住在上海世贸滨江花园的高层公寓里,天气好的日子,从他们家的客厅能俯瞰黄浦江。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住着七八十户印度人。
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住着七八十户印度人。库马尔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国企业高管的经历。
2006年,库马尔看到中国咨询行业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说,那时中国的GDP增速很快,相关政策使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运营非常容易,商业发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让库马尔一家感到满意。谈到在广场跳舞的中国大妈,已经当上奶奶的丽塔说:“中国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跃,也更快乐,退休仿佛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由于一家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丽塔还教会来家的钟点工做印度菜,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
现在,丽塔是上海一家名为“米饭妈妈”的公益组织成员,她们致力于帮助上海的弱势儿童群体。
丽塔说:“印度人与西方人差别很大。中国人把我们看成半个外国人,因为我们的语言、相貌,也因为我们的亚洲特性。我很高兴,当地人接纳了我们。”
“印度要学中国的地方有很多”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有时愿意把两国做对比。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来中国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国妻子,1998年在北京国贸开了第一家印度餐厅。
帕斯塔卡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印度创业,想出一个“工业厨房”的点子,和做外卖差不多,但不太顺利。
几年后,他决定出去闯闯,曾考虑过到颇受印度人欢迎的中东地区,那里有700多万印度人,直到一个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国”。
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亚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做出了选择。来中国不久,就认识了会说英语的郑女士,用帕斯塔卡亚的话说:“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真交往、磨合了好几年,1997年才结婚。”
那时候,他想买咖喱等家乡的调料要去友谊商店,但现在方便多了,网购就可以解决。
说起北京的变化,帕斯塔卡亚侃侃而谈:“那时刚修完的二环路、三环路没过多久就又拥堵了。以后北京有七环也不奇怪。”
对于北京的雾霾,他也会抱怨,但他觉得“污染和发展有关,哪个国家都一样,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几乎没有沙尘暴。
帕斯塔卡亚在北京开的印度餐厅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短短几年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
生意走上正轨,让帕斯塔卡亚更热衷于传播印度文化,他说:“很多中国人对瑜伽的印象就是减肥美体,其实它更强调呼吸冥想,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度。”
来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独生女,她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月光”,是当年一个去印度的中国女孩给起的。
月光很喜欢这个名字,来中国后,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义,不过,这个开朗的女孩笑着说:“在中国发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这也是我来中国的原因。”月光说,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很少见。
月光的父亲曾在英国、中国香港经商,她13岁首次来中国时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后又去了广州和深圳。月光说:“你问100个印度人刚来中国时是否适应,可能99个都说不适应,因为印中的文化差异很大。
可是我很适应,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国有联系的原因。”现在,她最喜欢的中国小吃依然是粤菜系中的虾饺。
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谈到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而选择中国大学时,月光说,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印地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她在印度的商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也都以欧美为范本,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意义不大。
相反,她认为,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肯定能超越美国,因此,她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见证历史”。
月光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国商场里的售货员、旅游景点咨询处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而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来做。
“我在中国有3份工作,所以都没时间刮胡子了。”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尼廷?达尼一见面就和记者开起玩笑。在意大利读研时,一次到上海实习的机会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
2011年毕业后,达尼来到上海,现在,他是一家名为“绿色倡议”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同时兼职做室内摄影和建筑咨询。“绿色倡议”经常组织宣传环保的活动,如每月邀请环保产业的相关专家和高管讲座,每次参加的人数都有上百人。
达尼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但更关注中国政府的环保举措。达尼说:“在印度,环保问题还没有像在中国这样被重视。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才被重视。”
达尼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举例说:“与上海相比,班加罗尔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但他觉得,印度在旅游业上有优势,景观和风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被装点过,越来越西方化”。对达尼来说,他希望可以简化来中国的签证手续。
在中国喝水不担心闹肚子。《印度教徒报》曾发文:在中国,热水是多种多样的
对初到中国的人来说,简简单单喝一杯水都是一种考验。当你在夏日匆匆跑进餐馆,大汗淋漓地向服务员要一杯水,送上来的很可能是一杯滚烫的茶,能把舌头烫掉一层皮。
中国人喝的水分为不同种类,这从汉语里饮用水的多种叫法就可看出:滚烫的“开水”、热乎乎的“热水”、比热水温度略低的“温水”,以及看似冰凉其实微温的“凉水”。如果你想喝不热的水,就只有开口要“冰水”,即便这样,有时端到面前的仍是一杯热水,只不过里面加了一块能迅速溶化的冰块。
事实上,许多中国人很少喝“白水”,他们一天到晚喝“茶水”。
对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来说,中国人的这种喝水传统未免令人奇怪和失望,因为印度人习惯于喝凉水解渴。但是,这种传统其实挽救了无数生命。把水烧开再喝是一种有力的预防疾病的法子,可以比得上最先进的疫苗。
如何获得清洁饮用水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卫生挑战。
全球因不洁饮水引起的腹泻造成儿童死亡的人数要多于艾滋病。据联合国最新数据,全世界每年约有180万儿童死于腹泻。
在这些因腹泻死亡的人当中,印度占了很大比重:一年45万。相比之下,在人口超过印度的中国,腹泻引起的死亡人数每年只有印度的1/3。
令人吃惊的是,印中其实在获得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相关指标上相差不大。两国1990年持续获得清洁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都是70%。到了2004年,中国上升为77%,印度甚至达到86%。
许多到印度的游客都容易闹肚子,轻一点的得“德里肚子”,重一些的住院治疗,绝大部分是因饮用被污染的水引起的。大多数游客不愿用自来水刷牙,旅行社甚至建议游客自带洁水装置。
而在中国,外国游客当然也会闹肚子,但不是普遍现象。许多人知道“德里肚子”,但从未听说“北京肚子”。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大多不用担心水不干净,首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水都是煮开才喝的。
当然,开水并不能完全解释印中腹泻人数的差异。但不管怎样,对中国人来说,喝开水的习惯足以预防疾病。下一次你到中国发现难以喝到一杯“简单”的水时要记得这一点。
  中国小伙在印度金奈VIT留学,惊叹大学宿舍环境居然还不错,另外,印度菜还很美味,胖十斤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即使金奈是南印度的较为发达城市,它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我们老生常谈的“脏落差”。
  不要总用老眼光看印度,在外国人眼里,印度人的生活真未必比我们中国人的差呢!一名老外就根据自己在中国生活7年和在印度新德里生活7天的观察,对中国与印度做出一些不偏见的比较。你猜,谁赢?
  推荐阅读:印度人生活真比中国人差?
  在华的印度人对中印文化差异是怎么看的呢?他们在华的生活是怎样的?
  推荐阅读:在华印度人体验中印差异
/53公益设计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欢迎来到啄木鸟教育,美国留学解决方案引领者!
在美国,为什么印度留学生比中国留学生更受名企欢迎
来源: 啄木鸟教育浏览量:
  近年来,印度人屡屡出任跨国公司高管的话题已被数次谈论。
  除了最近红透半边天的谷歌新任CEO&劈柴&(SundarPichai),还有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以及&&
  前方高能:一大波咖喱哥正在来袭
  全世界最大的10个互联网公司中就有12个印度裔高管;仅仅劈柴和纳德拉两人,就已经掌管了8000亿美元的市值。
  一夜之间,印度人就纷纷涌上了世界顶级精英阶层的塔尖,这背后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大拿&制造流水线?DT君带你一探究竟。
  印度神校
  研究上面那个大拿表不难发现,这一波登上硅谷权力顶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大多数都先在印度完成了大学本科教育,而且其中就有四人来自于同一所学校&&没错,就是那所神校!&&被称为&登上人生巅峰保证&的印度理工学院!
  据说,当代的印度,咖喱啥的早已不是特产,I、IT、IIT才是印度的三大标志。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印度男生展开逗逼求学生涯的&皇家理工学院&,原型就是IIT。
  DT君要是年轻个那么个把十年,也想去试试呢。可是查了一下,发现今年暑假印度理工学院以录取率3%(),成功卫冕&世界最难进大学&。
  印度理工学院就好比神一样的存在。于是,孩子们从10岁前便开始为IIT每年一度的招生考试做准备。从早晨4点半开始上课,每天至少需要学习10个小时。相较之下,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的高考真温柔!
  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美国&60分钟&节目评论: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
  但你一定想不到,第一所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址原本是英国的一所监狱,专门用来囚禁反对英国的印度政治异见分子。之所以选址在此,就是希望学校时刻铭记&人才是印度富强之本。&
  美国《商业周刊》把IIT毕业生誉为&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过去50年,印度理工学院总共产生了17万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就超过3.5万人。
  之前表格中的12位咖喱哥,有8位在印度完成本科学习,&印度本科+美国深造&已经成为咖喱哥们的标配。(去美国深造的同学们一定要保持联系啊,几十年后硅谷也许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毕业生大批拥至美国,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斯坦福大学、MIT等学府深造。三、四十年后,这些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分子带领印度IT大军,已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兵团&。
  中印码农之对比分析
  当然了,咱们中国的码农在硅谷还是有一席之地的。硅谷闻名于世的&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IC,经常被调侃成,I代表印度INDIA,C代表中国CHINA。
  硅谷一个传统族裔权力结构是:大量担任技术研发任务的中国工程师,往上是一群印度中层,再往上则是美国本地白人高管。
  据统计,2012年在美国硅谷的人口数量中,印度裔只占到了6%,但是印度裔人才领导的公司却占到了33.2%,与此同时,中国高管则寥寥无几。
  现在,印度人已经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天花板瓶颈&。但中国工程师依然停留在&勤奋、靠谱、技术能力强&的研发人员层面,鲜有向管理层的突破,介是为什么呢?!下面,笔者就来为你逐层剖析,为什么咖喱哥们能混得比咱好。
  首先,印度人比较团结,甚至团结到了有点&小婊砸&的程度。据很多在硅谷工作的中国童鞋反映,印度领导在招聘、提拔时会非常明显、刻意地偏袒印度人。他们有时甚至会在考试中&放水&,或者专门打压排挤其他国家的人(这里的其他国家,常常指的就是中国人,谁叫公司里就这两个族裔人数最多呢)。
  因此,常常是先来了一个印度经理,接着很快就会出现一批印度手下,然后被提携的人也如此炮制,这样藤藤蔓蔓,形成各种&咖喱味&团队。
  我们中国人最看不惯这种拉帮结派的事儿了,为了避嫌,对中国人的态度比其他族裔要更为冷淡。。。不说了。
  除了在公司里面团结之外,印度人的社群团体也是很给力的。早在1992年,已在硅谷站稳脚跟的印度人就聚集在一起,筹办印度企业家协会,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硅谷印度裔创业者,牵线搭桥,给钱给资源。
  目前这个协会拥有超过13,000多名会员,已经成为印度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平台。
  虽然在美的华人组织不少,但是组织联系松散,而且老移民和新移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代沟。
  其次,还有咱们都心知肚明的劣势,英语没人家好。你肯定要开始吐槽印度人的咖喱味英语。人家虽然口音重,开会的时候抢答一串儿一串儿的,再&不经意地&把boss夸一夸,头儿们当然对他们印象深刻。
  印度的精英阶层从小培养的就是白心黄皮&香蕉人&!受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从小全英教学,接受英式课程,思维、表达方式都和欧美人比较接近,所以和欧美boss交流的时候,代沟小啊!
  中国工程师在吐槽完印度同事&爱拍马屁&后,许多也都会哀怨地再自叹一句:&中国工程师就算想拍句马屁也都说不太溜。&
  在硅谷这个码农遍地的地方,想当上高管,光技术过硬是不够的,你还要有管理才能。在我们上面介绍的12位印度裔高管中,就有4位曾经上过美国知名商学院的MBA。而中国码农大多都是技术宅男,对于他们来说,社交能力是什么?团队管理能力是什么?能吃吗?
  印度人可不这样。印度人一般非常注意和各个关键人物保持感情联系,隔三差五喝个咖啡,见面开几个看似挖苦但又搞笑的玩笑,一来二去,就知道了很多公司内部的信息,也和重要人物们混了个熟,在各种方面占据了先机。
  中国码农本来就实诚,应试教育十几年光顾着做题,哪有人家的心思啊!
  最后,印度和中国程序猿对于融入美国社会的心态也有差异。因为印度是一个连厕所问题都没解决的&落后地区&,所以对于要一展宏图的印度精英来说,去美国几乎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本文关键字:美国留学,研究生留学
免费留学评估
关注啄木鸟
啄木鸟教育
美国留学方案引领者
因为专业 所以出色
美国留学快报
ID:liuxuekuaibao
传递美国留学最新动态
美国大学申请技巧
抢占美国TOP50名校入学名额,先人一步提前规划,免费申请高端美国留学方案!
猴哥背词下载
X验证码已发送到您的手机,请确认
X获取留学方案提交成功,稍后啄木鸟教育留学申请专家会与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留学生在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