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呼吸过程中化学能与热能ppt转变成热能和ATP ”这话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为什么错了如题 这好像是09浙江的一个选项 请问究竟哪里错了
错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ATP ,应该说化学能转变的能量储存ATP中(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其它的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科目:最佳答案D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2011年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1年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1年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2010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市部分民办学校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本题共45小题,第1至30题每题1分,第31题至45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分子&蔗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D.小肠上皮细胞可以直接吸收蔗糖2.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油脂,常用的试剂是(&&& )A.碘液&&& B.本尼迪特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3.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5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65& 61& 61&&&& B.4&& 61& 4&&&&&& C.61& 61&& 61&&&&&& D.4&& 61&& 614.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 )A. 线粒体&&& B. 核仁&&& C. 叶绿体&&& D. 核糖体5.右图是细胞部分膜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不具有②③④的结构B.需氧呼吸只能发生在结构④中C.按①~④顺序依次可能是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核被膜、线粒体膜D.记忆B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图中的①③④结构与之有关6.下列物质中具有专一性,但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A.细胞膜载体&&& &B.转运RNA&&&& &C.抗体&&&& &D.酶7.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某种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oC不断降温至0o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8.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9.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10小时后提取DNA分子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是(&&& )&&                 A.1小时&&&&&&& B.1.5小时&&&&& C.2.0小时&&&&&&&& D.4.0小时10.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核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D.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核基因具有启动表达的潜能1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绵羊的白毛和\毛C.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12.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1/4变异性状D.母亲色盲,父亲正常,就不可能生出色盲的女儿13.人类的遗传病中,当父亲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有病,他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4.下列图中,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15.减数分裂的哪一异常变化将导致先天性愚型的后代(& )A.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B.第21号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但不分离C.第5号染色体和第21号染色体部分交换D.第21号染色体部分颠倒16.人的胰岛素基因的存在部位和表达部位分别是(& )A.所有体细胞、所有体细胞&& B.胰腺细胞、胰岛细胞C.所有体细胞、胰岛细胞&&& D.胰腺细胞、胰岛细胞17. 与合成肝糖元相比,人体肝细胞合成蛋白质需要的特殊条件是(& )A.模板&&& B.ATP&& C.基本组成单位&& D.酶18.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受精卵发育成的植株不可能是单倍体B.四倍体水稻花药直接培育成的植株不是单倍体C.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凡染色体数目为奇数的个体都是单倍体19.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的个数和精子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A.8,4     B.4,8     C.4,4    D.4,020.如果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C.在持续选择条件下,a基因的频率不可能降为0D.由此看出在自然界中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B.乙烯可用于诱导果实产生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 D.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22.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23.在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确表示是&24.下列关于膝跳反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传递途径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神经冲动到达神经纤维某点时,该点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25.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 B.激素、神经递质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健康人因低血糖而惊厥昏迷的直接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26.农民经常要锄去在水稻田里的稗草,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 )A.保持物种的纯度&&&&&&& B.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C.促进能量的循环利用&&& D.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7.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獐、野猪则在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密度&&&&&&&&&&&&&&&&&&&&&&&&&&&&& B.种群增长率&&&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28.下列哪个环境中的群落的丰度最大& (&&& )& A.西双版纳森林&&&&&& B.内蒙古草原&&&&&& C.长白山&&&&&& D.一块农田29.在一个由植物&&& 雷鸟&& 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禽全部消失,则雷鸟的数量就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增多、后减少30.人类的下列活动中,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封山育林&&&&& B.治理沙漠&&&&&& C.围湖造田&&&&&& D.兴修水利31.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后的统计结果,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95%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C.色素乙的颜色为黄绿色D.秋冬落叶中色素含量(甲+乙)(丙+丁)3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33.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②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③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也增强A.④&&&&&&&& B.①&&&&&&& C.②&&&&&&& D.③
34.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自由组合,不考虑突变与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精子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 B.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上述精子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 D.①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35. 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 A.YYRR × YYRr&&&&&&&&& B.YYRr × YyRrC.YyRr × YyRr&&&&D.Yyrr × YyRr36.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单显性个体的概率为1/8 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D.丁图表示果蝇染色体组成图,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37.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将其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六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二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38.下图的四个遗传图示中有可能和血友病遗传方式一样的是(&&& )&A.&&&&&&&&&&&&&&&&& B.&&&&&&&&&&&&&&&& C.&&&&&&&&&&&&& D. 39. 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36000个碱基,由这2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 )种氨基酸。A. 12000&&&&& B. 6000&&&&&& C. 18000&&&& D. 2040.右图中甲表示对燕麦胚芽鞘(植物的第一片叶)所做的处理,乙表示将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三种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①、②、③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4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 B.b&&&   &&& C.c&&&&&&&    D.d42.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毒T细胞产生的&C.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疾病43.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可能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种内斗争逐渐加剧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44.在种群“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数量暂时超过K值的是(&&&&&&& )A.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B.引入狼后的草原兔C.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D.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45.一个科研小组对某温带湖泊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生态学调查,此湖泊中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夏季和冬季不同水层中溶氧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调查时发现,绿藻和蓝藻主要分布在水体的表层,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光照充足B.绿藻与蓝藻的主要区别是绿藻有核被膜C.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湖水6--10米深处溶氧量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对弱D.在6--10米这一水层中冬季湖水溶氧量明显高于夏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温度低,生物的需氧呼吸减弱,对氧的消耗相对减少二、非 (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6.(14分)植物自身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图2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1)黑暗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在光下叶绿体内ATP移动方向是&&&&&&& ▲&&&&&&&&&&& 。(2)图1中新形成的嫩叶表观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__&&&&&&& ▲&&&&&&&&&&&&&&& _原因。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_。(3)据图2所示,曲线&&& ▲&& (填甲、乙)代表呼吸速率。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 ,曲线甲中A到B变化的原因是&&&&&  ▲            &&&& 。47.(14分)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了。下图示意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性状一定会出现&&& ▲&&&&& 。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 ▲&&&&&&&&& 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 ▲&&&&&&&&&& 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 ▲&&&&&&&&& 。&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性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性小麦与不抗性小麦数量之比为&&&&&&& ▲&&&&&&&&& 。& ②若该抗性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 ▲&&&&&&&&& .。&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 ▲&&&&&&&&&& 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
48.(共12分)右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 结构。(2)图2中N的名称&&& ▲&& ,XYZ合称为&&& ▲&&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观察部位&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与的电位变化,的收缩情况&▲ ①&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B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②&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D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③&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E&&& 2010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联考生 物 试 卷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第1至30题每题1分,第31题至45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D&D&B&B&D&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B&B&C&A&A&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B&B&C&A&D&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A&D&D&B&A&A&B&D&B题号&41&42&43&44&45&&&&&答案&D&C&B&C&C&&&&&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6.(14分, 每空2分)(1)细胞溶胶、线粒体&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基质 (2)幼叶成折叠状,光合色素含量少(或叶绿体片层结构不发达等),吸收光能少(2个原因各1分)&& 叶龄增加,叶绿素含量少,光合酶活性降低等(2个原因各1分)(3)乙,300C 温度升高使光合酶活性下降47.(14分,每空2分)(1)性状分离&&&& 高产抗病且能稳定(不完整不得分)(2)选择(3)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或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4)①1:1& ②抗性小麦:不抗性小麦=3:1& (不完整不得分)& (5)病原体感染48.(12分,每空2分)(1)感受器、效应器 (不完整不给分) (2)突触小泡& 突触(3)①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 时,C有电位变化, E(屈肌)能收缩(刺激与变化每完整一个给1分,以下2题相同)&& ②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③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
2010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双向细目表题号&考查内容&分值&难度&题型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1&0.8&选择题2&说出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鉴定方法&1&0.85&选择题3&分析蛋白质中肽键、氨基酸、水分子的有关计算&1&0.75&选择题4&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0.75&选择题5&说出各膜的生理作用及识别膜的形态&1&0.65&选择题6&说出核糖体的功能&1&0.75&选择题7&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0.75&选择题8&应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解决实践问题&1&0.7&选择题9&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理解DNA复制特点&1&0.6&选择题10&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1&0.75&选择题11&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1&0.85&选择题12&应用遗传规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1&0.6&选择题13&辨别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1&0.8 &选择题14&识别减数分裂过程的图像&1&0.75&选择题15&举例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0.7&选择题16&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1&0.7&选择题17&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1&0.8&选择题18&说出单倍体的概念&1&0.7&选择题19&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四分体的数目变化&1&0.7&选择题20&概述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1&0.75&选择题21&说出植物激素的作用&1&0.8&选择题22&说出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和作用&1&0.7&选择题23&辨别甲状腺激素对代谢调节作用和反馈调节&1&0.8&选择题24&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0.65&选择题25&识别特异性免疫及抗原&1&0.75&选择题26&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0.8&选择题27&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1&0.8&选择题28&说出群落的丰度概念&1&0.8&选择题29&举例说明食物链&1&0.75&选择题30&举例说出群落的演替&1&0.8&选择题31&分析、判断与推理“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2&0.55&选择题32&说明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2&0.6&选择题33&分析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0.65&选择题34&概述精子的产生&2&0.55&选择题35&应用遗传定律解释遗传现象&2&0.65&选择题36&说出染色体组的实例,识别有丝分裂的图像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遗传概率计算&2&0.5&选择题37&说出单倍体概念和组培的特点&2&0.65&选择题38&举例说明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2&0. 7&选择题39&说出氨基酸的种类,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2&0. 7&选择题40&解释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2&0.4&选择题41&概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2&0.5&选择题42&概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2&0.7&选择题43&说出种群指数增长的方式的含义特点&2&0.68&选择题4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2&0.7&选择题45&应用生态学知识解释湖泊现象&2&0.6&选择题46&分析外界因素和植物自身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4&0.68&非选择题47&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以及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14&0.65&非选择题48&阐明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学会依据实验目的,操纵和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科学方法&12&0.58&非选择题总计&48&100&0.68&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Word版含答案(数理化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浏阳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文家琪审题人:陈建国一、选择题(共50分,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1.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B.不同生物其所含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C.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命的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循环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种类相同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或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B.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C.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3.效应T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B.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C.ATP和ADP的转化D.染色体DNA的复制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B.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C.将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D.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可能出现在同一视野中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可诱导洋葱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6.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消耗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CO2的产生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下降B.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活动状态不同C.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发生改变8.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消耗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CO2的产生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两个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很重要B.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以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均不需染色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的分布和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都需要用到光学显微镜D.探究淀粉酶最适温度和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时最好都进行预实验,以确定一个大致范围10.对拟南芥野生型(WT)和突变体(chup1)进行研究:将二者的叶片分别放在弱光下和强光下进行照射,其中强光照射时只对叶片中部留出的一条缝进行强光照射,其他部分遮光,叶片颜色如图1。然后对叶片中部缝处两层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分布进行观察,结果如图2。chup1突变体是chup1基因突变导致CHUP1蛋白失活的变异个体。根据实验结果不可得出的结论是()A.正常情况下强光可以导致叶片颜色变淡,与叶绿体中色素减少有关B.叶绿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依光照强度情况而变化C.强光下,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的侧面以躲避强光直接照射D.CHUP1蛋白与叶绿体的运动有关11.萌发的种子中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重新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12.右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13.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B.④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C.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D.光能突然增强,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14.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0C项目51020253035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11.83.23.73.52.5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0.50.7512.333.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应该保持不变B.每天光照和黑暗处理各12h,一天内保持温度不变,则25℃条件下植物生长最好C.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D.5℃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线粒体释放的CO2量少于叶绿体吸收的CO2量15.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图为不断改变灯泡距水面的距离,间隔相同时间记录到指针偏转变化情况。下列对于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d点时指针向右偏转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植物O2释放速率最大C.f点与a、b、c、d点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D.若改在无CO2缓冲液情况下进行实验,b点时指针偏转格数加大16.图甲中试管A与试管B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影响.试管A的结果如图乙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B.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17.高等植物中被子植物的筛管细胞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其成熟后细胞核退化,液泡膜消失,细胞质仍保留,且能长期生活。与其由同一母细胞分裂产生的还有一种叫伴胞的细胞,是具有完整结构的活细胞,代谢较旺盛,伴胞与筛管细胞之间存在发达的胞间连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筛管细胞能长期生活说明细胞质可以不需要细胞核就能生存B.如果没有伴胞,可能筛管细胞如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一样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C.伴胞与筛管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伴胞和筛管细胞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16条染色体,则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B.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都能够由细胞凋亡完成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没有影响19.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2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对相对形状杂交,F1测交后代会出现“高:矮=1:1”是演绎推论 B.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2.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23.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 C. 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 D. 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4.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两种25.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中2号染色体上,基因D、d在4号染色体上。如果用此植物验证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验证孟德尔定律,需要统计一个较大的实验样本B.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统计叶形、株高或花色都可以C.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统计叶形和花色或株高和花色都可以D.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纯合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再让F1测交26.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27.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紫色叶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121045130②紫色叶×绿色叶89024281A.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D.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8.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的表现型是黄色B.F2中黄色∶白色=3∶5C.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29.孟德尔运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30.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B.4∶4∶1C.9∶2∶1D.1∶2∶1二、综合题(共5大题,50分)31.(9分)某些癌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抵抗人体免疫功能,其机制是:进入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质分子―Fas,而肿瘤细胞能分泌一种FasL,FasL与Fas结合后激活免疫细胞的凋亡信号途径,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请分析回答:(1)图中表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使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细胞周期比正常细胞的周期更________(长,短),细胞表面的________减少,细胞黏着性下降,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3)图中的效应细胞应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4)效应细胞中与Fas分子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________的活动实现的。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重要作用。32.(8分)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含量的变化。(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____;②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实验乙。(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____。33.(11分)不同植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其生活习性和生理过程与环境相适应。下图1中a、b、c代表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1)①在12时左右,a植物光合作用速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为防止水的过度丧失,气孔大量关闭,但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度明显减弱。②在12时左右,b植物的气孔也大量关闭以适应高温环境,但其光合作用强度并没有减弱,其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b植物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碳的同化过程。在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导致高光强下,气孔大量关闭,使CO2不致成为光合作用限制因子。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而a植物缺乏类似的“CO2泵”。“CO2泵”与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酶相比,对CO2的亲和力(更高或更低)。③植物一般都存在光呼吸现象,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光呼吸之所以称为“呼吸”是因为在物质上其与一般呼吸一样有机物。但在能量上其与一般呼吸不同的是其不能。光呼吸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卡尔文循环中催化CO2固定的酶是一种双功能酶,该酶用同一活性部位结合CO2或O2,当结合O2时导致光呼吸的发生。所以一般光呼吸的强度随光强增强而(增强、减弱、不变)。“CO2泵”导致b植物的光呼吸比a植物的光呼吸(强或弱)。④结合以上分析,b所代表的植物类型比a所代表的植物类型在环境条件下竞争优势明显。(2)c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利用“CO2泵”固定CO2最后形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卡尔文循环形成有机物,如图4所示。①图1中是用c植物(CO2吸收速率或有机物积累速率)表示光合作用速度。②c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有和。③图1所示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c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可以推测:相比a所代表的植物类型,c所代表的植物类型在环境条件下竞争优势明显。34.(12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若干,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10分).每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葡萄糖1g尿素10g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细菌合成的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右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通常还可以________方法分离到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菌落(5)关于右图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操作时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灭菌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旁进行C.多次划线后培养才可以分离到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浏阳一中第二次月考生物答案一、选择题1-5CCDCD6-10DADBA11-15DBDBA16-20CABDD21-25DDBAC26-30BCCBC二、综合题31(9分)(1)信息交流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短糖蛋白(3)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5)基因 内部环境32(8分)(1)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仍然吸收葡萄糖(2)氧气(3)①停止移动②下降不变(4)不移动33.(11分).(1)①CO2②更高③消耗/分解合成ATP储存能量增强弱④高光强/高光强、高温(2)①CO2吸收速率②苹果酸脱羧呼吸作用释放③bac④高温/炎热干旱34.(12分)(1)BXF、bY或bXF、BY(2)X染色体 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出现,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因为子代雄果蝇中有直毛和分叉毛,所以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3)1/3 1∶5 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5(10分)(1)酚红 脲酶 氨(2)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法案(5)ABCD
必修一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二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三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一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三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能与热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