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的抵触申请请中“同样的”怎么理解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63|回复: 20
抵触申请中“同样的”怎么理解
指南中关于抵触申请的规定是
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并且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 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损害该申请日提出的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其中“同样的”怎么理解,到哪种程度是同样的,两份申请的必要技术特征都相同算同样的还是说部分技术特征相同算同样的?
技术方案相同
技术方案相同
是完全相同还是部分相同呢?
技术方案相同
如果甲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B,乙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C,甲和乙之间会互相破坏新颖性吗
本帖最后由 ljq_327 于
14:48 编辑
如果甲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B,乙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C,甲和乙之间会互相破坏新颖性吗
是技术方案对比&&不是技术特征&&
你说的这种情况,A是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
可以看一下审查指南上关于技术方案的定义
用新颖性标准不就行了么?
如果甲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B,乙申请含有技术特征A和C,甲和乙之间会互相破坏新颖性吗
如果信息只有你所阐述的那样,那么不会破坏新颖性。
是技术方案对比&&不是技术特征&&
你说的这种情况,A是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
入行3月,实话说,我对指南中的所谓&技术方案&这概念还似懂非懂
我直接举个例子吧
一台机器A,里面有零件B,一台机器C,里面有零件B,他们的创新点都在于B,A和B属于不同的领域,解决不同的技术问题,那么C相对于A有新颖性吗?有创造性吗?
入行3月,实话说,我对指南中的所谓&技术方案&这概念还似懂非懂
我直接举个例子吧
错了,是A和C属于不同领域,解决不同问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是技术方案对比&&不是技术特征&&
你说的这种情况,A是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
错了,是A和C属于不同领域,解决不同问题
楼主要明确:A9条和A22条中的两个表述是不同的。
A9: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A22:……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是现有技术也没有抵触申请)
A22的这个概念适用场合比A9的适用场合要多的多。
你只要记住:
A9:同样的发明创造,必须是权利要求相互对比,保护范围相同;
A22: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指的是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实质上相同(四位一体)
入行3月,实话说,我对指南中的所谓&技术方案&这概念还似懂非懂
我直接举个例子吧
有新颖性,有创造性
入行3月,实话说,我对指南中的所谓&技术方案&这概念还似懂非懂
我直接举个例子吧
要对比两个机器的必要特征
机器A为空调,其中包含电动机B
机器C为汽车,其中包含电动机B
那A和C明显是不同的方案,因为除了B以外,A和C各自还包含自己的其他必要特征,比如A中还包含车轮D,而C中不包含车轮D。但是,一般写A的权利要求时,也可以不写车轮D,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A必然包含D
如果信息只有你所阐述的那样,那么不会破坏新颖性。
谢谢李工。
那如果我现在要申请B机构,结果检索的时候发现在A机械申请中已经含有B机构了。那么从新颖性和创造性两方面来评价B申请呢?
楼主要明确:A9条和A22条中的两个表述是不同的。
A9: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A22:……同样 ...
嗯,谢谢回答
要对比两个机器的必要特征
就是说考虑是否具有新颖性时,技术方案、从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效果这四个方面都得考虑到是吧?
就是说考虑是否具有新颖性时,技术方案、从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效果这四个方面都得考虑到是吧?
新颖性单独对比,技术特征全部相同,才不具有新颖性
这里的技术特征,不仅仅包含写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还包含该技术领域该技术主题中所包含的其他必要技术特征(并不一定写在权利要求中)
谢谢李工。
那如果我现在要申请B机构,结果检索的时候发现在A机械申请中已经含有B机构了。那么从新颖 ...
B机构已经属于现有技术了,你在申请这样的B机构,没有新颖性,也没有创造性。
是不是可以申请B+C?
我有一个类似的情况,不知有没有参考性。
已公开的申请包括A+B+C+……。本领域实际分为B和B+C两大类,前述申请的发明点不再A而在C,我想把A用到B。我的申请就是A+B+……,没有C。
我以为能通过,不知对吗?
Powered by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391|回复: 11
对照图如何正确理解抵触申请中的“申请在前,公开在后”?
本帖最后由 lynx 于
15:24 编辑
DCSQT.JPG (22.46 KB, 下载次数: 19)
15:19 上传
所谓抵触申请是指损害新颖性的专利申请。具体是指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技术已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那么这一申请就为被审查之申请的抵触申请。然而,从前述定义中可以理解到该抵触申请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必须同属中国专利申请;
二是必须是相同专利;
三是申请在前却公开在后的专利申请。
那么,如何理解“申请在前,公开在后”呢?我们可以参见图,比较谁是谁的抵触申请?
申请日在先的申请的申请日和公开日,跟申请日在后的专利的申请日进行对比。有优先权日的指优先权日。没理解啥叫参见附图?
甲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乙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怎么办?
LZ 着魔了.
“具体是指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技术已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甲专利 在乙专利申请日前 已提出申请, 且在乙专利申请日后公开.&&甲专利就为乙专利的抵触申请
lynx 发表于
甲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乙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跟乙的公开日没关系
呵呵,不跟你绕文字口令了,从你的图里看,第一专利申请是第二专利申请的抵触申请。
你可以这么简单理解:现有技术和抵触申请都是用来评价在后申请的新颖性的,那么肯定是在前的是在后的抵触申请。
为什么提出抵触申请呢,我觉得是这样的,你想象一下,两个相同的专利申请,一个在前申请(A),一个在后申请(B),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下三种关系:
一、A的申请日、公开日都早于B的申请日,那么A就是B的现有技术了,B缺乏新颖性;
二、A的申请日早于B,但是公开日不早于B的申请日,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1、A申请之后,没有公开,这种情况,A申请在前也不影响B的新颖性;
2、A申请之后,其后也公开了,只是说B申请的时候不知道有A,但是申请在先的原则还是决定了只有A有可能授权,那么B怎么办呢?于是提出抵触申请的概念,A的存在让B丧失新颖性,A构成B的抵触申请。
所以简单理解就是,在先是在后的抵触申请(这个条件没写完整,不过大家应该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
lynx 发表于
甲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乙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可能存在呀,这根前面的概念不冲突,甲是已的抵触申请,乙将会丧失新颖性。
专利法是谁申请在前保护谁,不是谁公开在前保护谁。
lynx 发表于
甲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乙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甲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乙专利是日申请,公开。
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怎么办?
不考虑各自的优先权细节问题:甲专利申请的申请日早于乙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其公开日晚于乙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在内容要件具备时,甲是乙的抵触申请。
二是必须是相同专利;
表述上有点缺陷。
二是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专利之间不谈“抵触申请”这一特定名词的。
一路看下来,感觉大家表述的都很清楚了呀。楼主还不清楚?
我觉得不论公开日谁早睡晚,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谁的申请日更早,都会使比它晚的丧失新颖性
是不是还要考虑在先申请是否公开公布呢?&
llhhmm 发表于
我觉得不论公开日谁早睡晚,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谁的申请日更早,都会使比它晚的丧失新颖性
zhuanli11&&是不是还要考虑在先申请是否公开公布呢
A的申请日比B早,如果B没有优先权:
1:A的公开日早于B的申请日,则B不具新颖性
2:A的公开日晚于B的申请日,则A是B的抵触申请,B也丧失新颖性
Powered by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专利申请中抵触申请的相关问题
我国专利法对新颖性的判断标准采用的是绝对新颖性的原则,同时对抵触申请的申请主体没有限制,任何单位或个人的申请都有可能构成抵触申请,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探讨抵触申请的相关问题。
作者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中国北京,100088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抵触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