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柳含有草的诗句有哪些些

关于柳的古诗 【范文十篇】
关于柳的古诗
范文一:华夏滨江幼儿园教案纸
时间 目标: 1、学习,自如地进行走跑跳,平衡等。 2、体验游戏的快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准备: 1、准备袋鼠、玩具小袋鼠, 2、球,若干 过程: 玩法: 幼儿分成几组。进行面对面接力比赛,幼儿将玩具小袋鼠放 入胸前的小口袋中,向前跳到对面幼儿前,将小袋鼠取出给 对方,对方放好小袋鼠继续跳,往返传递, ,看那组最快, 规则: 必须双脚跳跃前进, 提示: 发动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袋鼠袋。 袋鼠袋的做法: 将旧枕头,布袋,麻袋等剪开口,两天用 2012.4 活动内容
体育:袋鼠跳
活 动 反 思
松紧带系好,小口一方套双脚,使脚能够露出来,但是能限 制双脚的活动,大口一头套在胸口。里面可以放小袋鼠。 注意:游戏时注意安全。
华夏滨江幼儿园教案纸
学古诗《绝句 》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 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 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 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 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
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 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活 动 反 思
范文二:古诗中的柳
1.“左公柳”
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是春天的标志。
2.“灞陵柳”
李白诗云:“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清人周志蕙名句“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就是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的。
3.“隋堤柳”
李商隐《隋宫》中云:“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柳吊古,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是对六朝的怀古发思。
4.“宛城柳”
贺铸诗云:“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以柳喻相思春情。吴文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词句。朱淑真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妙笔生花,以柳暗示爱情初萌的欢悦。
5.“沈园柳”
陆游《绝句》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以柳怀人、伤情难诉。
6.“章台柳”
韩翊诗云:“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柳暗喻其宠姬。“眠花卧柳”、“烟花柳巷”,柳即指落入烟花的妓女。
7.“寒食柳”
据《荆楚岁时记》载:“寒食日,皆折柳插门。”张炎诗云:“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以柳寄思亲恋乡之情。倪瓒“旧家应在,梧桐霞井,杨柳藏门。”以柳感怀游子乡情。
8.“金雪柳”
李清照《永遇乐》中云:“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以柳妆扮,更添女儿几分娇美。常言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就是这个道理。
范文三: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韓雄《寒食》)
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遊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东溪种柳 【唐】白居易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
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柳 【唐】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谑柳 【唐】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春池柳 【唐】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咏柳 【唐】李咸用 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牵仍别恨知难尽, 夸炫春光恐更无。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
柳 【唐】李冶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苹。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柳二首 【唐】李中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绍威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五株斜傍渊明宅, 千树低垂太尉营。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
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柳二首 【唐】司空图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 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 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垂柳 【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柳 【唐】唐彦谦 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西园有雨和苔长, 南内无人拂槛垂。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
杨柳 【唐】汪遵 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题柳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 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江柳 【唐】薛能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赋得江边柳 【唐】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秋柳 【清】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央,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范文四:柳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非常钟情的对象,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之一,因此也就形成了后世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折柳送别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对生长环境要求低。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宋代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词:“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词中六次出现“柳枝”,把离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象征故乡 柳多种于房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柳絮喻愁柳絮飘忽不定。常喻作愁思。如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形象地诠释了他愁绪之多、之深。   以柳喻美因为柳枝轻柔细长,姿态动人,所以古人多以柳喻美丽的女子。柳叶初生似睡眼初展,故称“柳眼”。女子秀眉细长如柳叶,喻为“柳眉”。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故称“柳腰”。   插柳赏柳 我国古代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至宋时这种习俗更盛。而赏柳是古人清明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点,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可以看出来,如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戴柳射柳古人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寓永葆青春之意。同时柳又是生机蓬勃、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因此戴柳又有前程发达之意。相传黄巢起义时,曾规定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发、容易成功的寓意。现在我国北方及闽台等地还有清明戴柳的习俗。   射柳是古人在清明前后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即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用弓箭射击悬挂的柳叶。这一活动起始于战国。流行于汉朝,至唐时,被官方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   爱柳名柳据说春秋时的柳下惠,本并不姓柳,因为爱柳才改姓柳。东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种柳,人称“欧公柳”;清代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自称“柳泉居士”: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现代画家丰子恺、史学家陈寅恪曾分别将书斋取名为“小柳屋”“寒柳堂”。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如王维《观别者》中:“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章台柳韩翊诗云:“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柳暗喻其宠妓。   沈园柳陆游《绝句》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以柳怀人,伤情难诉。   隋堤柳李商隐《隋宫》中云:“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此处垂杨即柳,以柳吊古,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
范文五:关于柳的古诗词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1、《柳》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2、《柳》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13、《咏柳》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14、《柳》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15、《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16、《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17、《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8、《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19、《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0、《柳 》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21、《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22,《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23,《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24,《御沟新柳》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
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
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
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折叠编辑本段咏柳文章 浮生拾慧——柳
作者:黄廷法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晨起如见仙人曳裙而立。”这是贾平凹先生《生活一种》里的开篇之言。想必贾先生同五柳先生一样,也是个爱柳之人。
木本之中,柳是最易成活的树种。有“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句为证。不经意间,是谁随手插下了一枝嫩条,不料它竟成活了,发出了青青的新芽。但是俗语里讲,柳也不是乱插的。“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子里不栽那鬼拍手(杨树,小风一吹,即哗哗作响)。”大概都是谐其音意而言,没有科学的根据,今人不必顾及,大可随兴而栽。若求实用,可插直柳,需待若干年后,成木坚实柔腻,能做砧板,刀砍斧剁,绝无裂纹。若作观赏,可植垂柳。早春二月,它最先告诉人春的消息,让人在恍惚之中,尤未卸下沉重的冬装之际,它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了。
古人咏柳之作甚多,除写春之外,多喻离愁。汉代都城长安东门外的灞陵桥边绿柳堆烟,人们多于此送别亲友上路,遂折柳为赠。此后,折柳赠别成为古代一种民俗。南北朝范云有诗云:“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李义山也有咏柳诗说:“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张先的《江南柳》中说:“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生愁。”写的都是那种离别的场景。古人感念离愁之苦、行路之艰难,便赋予那细柔绵长的柳丝一种深沉的别意,似乎想用柳丝来系牢离人的情感。那种洒泪而别的场景想来也一定是无比动人的。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则是另一种意思。是说临行忘了带马鞭,送者遂折柳枝赠送替代。至于后来是否由此演变成了折柳送别的习俗,也不可考。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中的“柳袅轻风似舞腰”,和温庭筠《南歌子》的“娉婷似舞腰”,是以柳喻美人腰肢的。除此之外,唐宋词人还惯用柳叶喻人秀眉,如欧阳修的《长相思》:“玉如肌,柳如眉。”白居易的“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都是取柳丝的轻柔婀娜之状,喻美人的细腰美眉最为恰切之故。
较之细柳能牵扯起人的无限别意,是状其形而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是绘其色了。又如晏几道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关情”。大约那轻柔的柳丝、碧绿的柳叶、纷飞的柳絮、堆积的柳烟,都会惹人心生离愁别恨吧!
也许那柳,是最易牵动古人愁情的事物,可惜今人已难以体验。原本夕发朝至的速度已经远远地模糊了人们的距离感,蜀道不再艰难,万山已经无阻。那轻柔绵软的柳丝,只能拂出吹面不寒的春意,再也缭绕不起人的别离之苦了。 折叠编辑本段使用价值 折叠造纸、编绳、建筑、文化
树皮含鞣质;材质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纸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垫和枕头;枝和须根能祛风除湿。诗中有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极易成活。 河柳枝皮的纤维可作纺织及绳索原料;枝条可编织提篮、抬筐、柳条箱及安全帽等。木材色白,韧性大。可作小农具、小器具与烧制木炭用。
柳树材质轻,易切削,干燥后不变形,无特殊气味,可供建筑、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许多种柳条可编筐、箱、帽等;柳叶可作羊、马等的饲料;蜜源植物;为优美的观赏树种。
在我国,柳树一直都为文人骚客青睐。因此留下了许多关于柳的雅诗佳句,古人以“柳”谐音“留”为切入点,在送别朋友亲人时,以折柳为意,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垂柳枝条柔韧,随风起舞,也常常引发文人们的兴致。
折叠园林美化 柳树树形优美,放叶、开花早,早春满树嫩绿,是北温带公园中主要树种之一。如垂柳和朝鲜垂柳,有纤细下垂的枝条,如眉的柳叶。多种灌木柳树,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种形状灌丛或作绿篱。园林景观中的水边绿化以柳树最宜,如杭州西湖的
折叠环境治理
瑞典通过栽培短轮伐期柳树矮林(以下简称柳树矮林)获得生物能源,其造林地主要是农地,所生产的生物量在地区供热厂中用于联合热电生产。
在生物能源生产的同时,柳树矮林还可起到清除污染物和治理环境的作用。瑞典已成功地将柳树矮林用于城市废水、垃圾沥出物、工业废水(如贮木厂喷浇原木后的废水)、下水道污泥和锯沫等处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来减少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和过多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植物整治。
折叠药用价值
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芽可以食用,可泡茶,也可治病,不过要在未开花絮之前采摘。泡茶时,要选用刚萌出的嫩芽晒干,然后同茶叶一起用开水冲泡。
迄今扬州长春岭寺内的僧人仍用柳叶和茶叶混合制成
麻油、食盐、葱蒜、香醋拌匀当菜吃,或将柳芽晒干到夏天用豆油炸着吃。更奇怪的是,有一种侵害柳树的昆虫叫天牛,其幼虫称柳蠹虫,也是一种传统中药。 《本草纲目》记载,将此虫烘干研末,每服一条,可治瘀血、腰伤、胃痛、风疹风毒、目翳、肠风下血、产后下痢、口疮耳肿、齿龈肿痛等症。柳蠹虫在柳树蛀孔中排出的烘木屑,可煎服或炒热熨敷,能祛风止痒、消肿退肿。 代表方剂如小儿金丹。其功能以祛风化痰,清热镇惊为主。临床主治伤风感冒,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气促,咽喉肿痛,惊悸心烦,疹出迟缓等症。
柳花:亦名柳子,性凉柔软,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花研细,可治疗黄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闭经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叶:清热,透疹,利尿,解毒,是治疗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的良药。有用柳叶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疖肿、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等各种感染120例的,治愈率达89.1%。柳叶中的含碘量高于一般食物的数千倍,每100克中可高达1000克,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可谓廉价特效药。
柳枝: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亦叫
柳皮:能去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
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 柳絮和柳白皮也都作为药用。前者止血、祛湿、溃痈,以治疗吐血、湿痹、膝痛、痈肿脓成不出或肿痛不溃、创伤出血;后者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以治疗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和汤火烫伤。
最好不可用于在公共区域的柳树,柳树枝有吸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作用,食用可能引起中毒,可以选择环境比较好的野外采摘。在野外,咀嚼柳树的枝条可以缓解疼痛。[1]
因此,柳树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折叠【柳树的寓意】
柳树因其顽强的生命力、适应能力和柳树的形象特点,所以柳树被人们得到广泛的赞美和肯定,并赋予很深的寓意:
1、从柳树的外貌特征来看 柳树几乎都是倒垂着柳枝,饱含着我们中华民族温柔、含蓄、修养、涵养、谦逊等伟大的品格;
2、从柳树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来看如一幅对联说得好:“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饱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刚毅、坚强、顽强、不屈不挠的、坚韧的伟大精神!
3、大多柳树都是立春前后发芽吐绿,寓意为:人们的事业、前程生机勃勃、生机盎然、春光无限。所以人们只要看到柳树发芽吐绿,就知道春天来了。
范文六:《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范文七:关于柳树的古诗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4、《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5、《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6、《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7、《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8、《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9、《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10、《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11、《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13、《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14、《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15、《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6、《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7、《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18、《题柳》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1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咏物的古诗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
中秋的古诗
范文八: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关于柳树的古诗。
3、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4、长安新柳>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关于柳树的古诗。
5、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8、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9、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14、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7、咏柳二首>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19、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范文九: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关于屈原的诗句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注?上官?上官大夫?太史公?司马迁?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
?注?“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策?指贾谊《治安策》?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范文十: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 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学情 分析 教法 学法 课前 准备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 课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安 排 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 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 感情,感悟大自的美好。 2、 《古诗两首》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的美好。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的美好。 学生虽然年龄小, 见识少 ,但学生对柳树是熟悉的 , 因而在学习 中,学生生活中的观察,积淀的知识可以促进对古诗的研读,理解.而 且学生天生喜欢古诗 , 喜欢图画 , 因而采用入情入境引导学生认识 美,感受美,表现美,展示美是会大受欢迎的. 朗读体验 读背结合 1.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2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 3 收集并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出示课件)导入: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 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 天的诗歌?(指名背诵)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 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1.看柳树图,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柳树的样子。 2.背诵《燕子》文中写柳条的语句。 3.这是郑振铎笔下的柳树,那贺知章笔下的柳树 又是怎样的呢? 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 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 什么?
复习回顾学过的关于 春天的诗句 如 春晓
二、看图想 象,了解柳 树
三、朗读古 诗,理解诗 意,体会感 情
小组交流时,结合注 释,讨论每句诗的大 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学生自由读诗句,要求把诗读正确、流利, 认记生字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 笔是点,不是捺。 1、背诵默写古诗《咏柳》 ,写在方格本上 2、将课后生字写在田字格本上并抄写课后词语
落实基础知识
体会作者通过比喻写 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四、背诵古 诗 五、书写练 习
碧玉 绿丝绦 似剪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出含有柳字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