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水有什么用

成都生物所在极端降雨对高寒草甸生态效应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作者: 孙庚
文章来源:生态中心
文本大小:&&&&
&极端降雨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具有极端性,极端降雨可能突破生态系统弹性阈值,产生与趋势性降雨变化不同的生态效应。因此,包含极端降雨在内的极端天气效应研究是气候变化预测和适应的关键,成为生态学家热切关注的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孙庚课题组,在2015年Plant & Soil上发表极端干旱对高寒草甸土壤生态过程影响的文章,揭示了高寒草甸土壤过程对极端干旱具有较强的恢复力以及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极端干旱对土壤过程的生态效应。然而,与极端干旱相对的极端降雨事件,是否对一个中生性的高寒草甸有显著影响,不同时间发生的极端降雨是否有不同效应,不同植物类群有何响应差异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此,孙庚课题组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设置了百年一遇的极端降雨试验,系统研究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极端降雨对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地下生产力、群落结构、土壤呼吸、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矿化过程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寒草甸对极端降雨有较强的恢复力,尤其是地下过程在极端降雨结束后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状态。但是,与全年降水均匀增加相比,极端性的降雨事件对青藏高原中生性的草甸系统有更显著地影响,生态系统可能对这种极端性事件产生“记忆”而影响生态系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的极端降雨对植物生产力有不同作用。春季极端降雨由于降低植物返青生长期的土壤温度,导致微生物总量和活性降低,不利于植物地上生长。尤其是,春季极端降雨对禾草和莎草的负面影响比对杂草更明显,可能是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夏季极端降雨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酶活,进而有利于土壤矿化作用、增加土壤养分;土壤养分与水分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植物地上生产力。&&该研究成果近日以Biotic and abiotic controls in determining exceedingly variable responses of ecosystem functions to extreme seasonal precipitation in a mesophytic alpine grassland为题在线发表于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28-229 (2016), 180–190]上。&&&
电话:028-&&
传真:028-&&
Email:swsb@
邮政编码:610041&&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C) 版权所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内外极端降水特性分析的研究进展.pdf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年年会论支 福建省气卑学套天气与气候专业委员会分奢201 国内外极端降水特性分析研究进展 江秀芳1。2李丽平2徐霞1赵伯听1 10044 i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
暑等事件频发。其中极端降水事件是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衡量极端天气气候的主要指标
之一。因此,人们对极端睥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等进行了许多研究,下面就极端降水定义、研究方法
和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回顾。
1极端降水定义 早期关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主要是按照不同气候要素来确定,比如把日降水量超过50衄降水事件
称为暴雨,日降水量超过25m的降水事件称为大雨等。由此采用大雨或者暴雨这样的标准作为一个共同
的阚值来研究极端降水。然而极端降水事件应该因地而异,比如对于干旱的中国西北[卜2],部分台站历
史上从未出现过暴雨甚至大雨,而这些区域一场中雨往往会造成I【J体滑坡等危害。从季节上看,我国的强
降水也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按照大雨或暴雨的标准来定义闽值去研究极端降水事件存在很大问题。对于
不同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是不能完全用统一固定的日降水量来简单定义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季节,极端降
水的阈值也有所差异。 目前国际上通常用百分位定义极端降水阈值,超过这个闽值被认为是极值,该事件可以认为是极端降
水事件,进而计算通过阈值的降水量或天数等.对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极端降水阈值的定义
消除了地域和季节因素,使计算出的降水指数有利于增强少雨地区和多雨地区强降水事件变化的时间趋势
和空间可比性,具有较弱的极端性、噪声低、显著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刊平台-北方新闻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第03版:国际 体育
&&标题导航
&&按期查询: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研究证实:极端降水增多与全球变暖有关
  新华社伦敦2月17日电&&全球变暖会影响地球气候,但具体到某一地区的某一次极端天气事件,人们仍不能确认全球变暖到底在其中占多大因素。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两份研究报告首次得出明确结论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的确导致地球降雨、降雪强度增加,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增多。  在第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51年至1999年间北半球每年最恶劣的暴雨和风雪天气事件。结果发现,最恶劣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升幅约为7%,导致北半球极端降水强度逐渐升高。通过对不同气候模型的分析计算,研究小组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与全球变暖有直接关联,而并非地球气候系统的内部正常变动所能解释。  第二项研究则单独考察了2000年秋季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大洪水与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模拟分析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使得这两个地区发生洪水灾害的风险几乎翻了一番。  参与这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表示,最近10年气象观测已经发现北半球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但这是首次确认全球变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参与第二项研究的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迈尔斯·艾伦表示,这意味着北半球国家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更严重的极端降水事件。“本来百年一遇的降水事件可能会变成50年就有一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气候政策专家迈克尔·奥本海姆评价说,上述两项研究结果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应继续减排的有力证据,而且将为各国制定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极端降水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1950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30万人在洪水灾害中失去生命。
请您选择其他数字报纸 内蒙古日报(汉文) 内蒙古日报(蒙文) 北方新报 北方经济报 北方周末报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近两年国家科技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出...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开展啦!巡展将展示科研“国...
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30周年纪念日。
庆祝2015国际光年,讲述光学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背后故事。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降水增加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发布时间:&&【字号:&&&&&&】
随着全球变暖,降雨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图片来源:FREDERIC J. BROWN  准备好迎接下雨了吗?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导致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降雨和降雪的增加,哪怕在干旱地区也是如此。并且研究人员在3月8日出版的《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指出,这种趋势将随着全球变暖持续下去。  在从英国到中国的每一个国家,全球变暖在不同寻常的强降水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均引发了激烈讨论。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正在推动极端降水的整体增加。  主持这项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市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科学家Markus Donat表示:“无论在潮湿还是干旱的地区,我们都能看到强降水显著而猛烈地增加。”  温暖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而之前的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已经增加了极端降水事件的可能性。但对于其如何在区域尺度上发挥作用,气候模型通常有不同的结论。一些模型显示,干旱地区可能变得更加干燥,然而新的发现证实,这种情况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 一些地区会越来越干燥,但大多数地区则变得更加湿润。  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Sonia Seneviratne指出:“这篇论文是有说服力的,并且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见解。”他说:“这项工作的新颖之处在于证明了在干旱地区观察到的变化。”  Donat及其研究团队将“极端降水”定义为一天中的最大降雨或降雪量,并采集了约11000个气象站从1951年到2010年的极端降水数据。  研究人员确定了比全球平均水平更潮湿和更干旱的地区,然后跟踪了日常降水情况的变化以及这些地区积累的年降水量。  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每十年增加1%至2%,这些地区包括北美洲西部、澳大利亚和亚洲部分地区。而包括北美洲东部和东南亚在内的潮湿地区在极端降水的规模上则表现出了类似的增加,而年降水量则增加得较少。  研究人员随后将实际观察结果与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开发的气候模型进行了比较。Donat表示,全球气候模型很难模拟极端条件,并且在局部和区域尺度上它们经常会讲述不同的故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确定一致的降水模式,研究人员着眼于随着气候变暖,每个单一模型的湿润与干旱地区是如何变化的。虽然每个模型对于在哪里以及如何降雨降雪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在自身模拟的气候中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随着温度上升,极端降水在最潮湿和最干旱的地区都在增加。  Donat表示:“我们在观测结果和模型之间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这项研究结果与2015年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相匹配,后者发现全球变暖已经提升了创纪录的降雨事件数量。领导该项研究的PIK博士生及分析师Jascha Lehmann认为,他们的方法提供了哪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更多地理细节,而Donat与他的同事则在潮湿和干燥地区平均了这一趋势。他说:“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应该被用来评估和理解极端降水的变化。”  2015年研究的共同作者、PIK极端天气研究人员Dim Coumou强调:“科学家正在达成共识,即每日时间尺度上的极端降水正在大部分陆地区域增加。”  这些研究支持了认为更多极端天气正在路上的模型的预测,同时确认了即便是不习惯强降水的干旱区域可能都会受到影响。Donat表示,这项研究可能不会提供应该为什么样的事件作准备的任何细节,但它能够为各国政府敲响警钟。他说:“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是一个好主意,它将有助于应对更加严重的降水,特别是如果你还未曾处理过此类事件的话。”
(责任编辑:侯茜)老人有些困倦,将双脚伸进了炉堂取暖。
哪知气温骤降,海浪一波波往上冲刷着车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记者张家伟)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报告说,随着全球变暖现象加剧,包括很多干旱地区在内的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极端降雨和降雪事件都会有所增加。
  由于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此前的研究已指出,全球变暖会增加极端降水事件,但科学界对受影响地区的范围有多大一直存在争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对1951年至2010年间约1.1万个气象观测站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这期间在北美洲西部、澳大利亚以及亚洲部分区域等干旱地区,无论是年均降水量还是极端降水事件,每十年就会上升1%至2%。对于北美洲东部以及东南亚这样的潮湿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出现了类似的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有小幅上升。
  研究团队随后利用气象模型来验证这一观察结果,计算得出的结论基本与观察结果一致。
  报告作者之一、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马库斯&多纳特说,无论是潮湿还是干旱地区,都能看到降水上升的趋势。因此,各国政府有必要加大防洪等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应对越来越多的降水,尤其是那些还不习惯强降水的干旱地区。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北京最早、最有特色的新闻、北京主流综合新闻信息服务平台。提...
13554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端降水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