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火箭发射器军发射营是保密单位吗

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来发射新型导弹20枚零事故
资料图:火箭军某旅组织导弹发射训练原标题:紧绷安全这根弦——解读火箭军某旅连续十年安全管理“零”事故奥秘■伍旭东苏政肖航10、3、34、20、0、1、6…… 这是一组看似寻常的数字,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壮举。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来,历经3次移防,先后执行战役集训、跨区演练、抗震救灾等34项重大任务,发射新型导弹20枚,始终保持安全管理“零”事故的骄人纪录,1次被评为全军保密工作先进单位,6次被评为火箭军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近日,笔者走进该旅,探寻他们的安全管理之道。树牢法治思维“经营党委研究决定,取消下士崔全评功评奖资格。”去年底,该旅发射六营党委作出的这一决定,让不少官兵深受触动。崔全各项工作表现优异,大家都认为他年终立功受奖是板上钉钉的事,孰料“煮熟的鸭子飞了”。原来,崔全为备战旅专业大比武,向营里借了几本专业资料,可等到归还时却发现其中一本不翼而飞。后来,全营官兵翻箱倒柜大半天,才在俱乐部文体活动箱中找到。“随意丢放标有密级的专业资料,虽未造成失泄密,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严肃问责。”六营党委严格依据旅《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最终决定给予崔全“取消年终评功评奖资格”的处罚。这是该旅依法抓建、按规管理的一个缩影。该旅针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实际,注重在管思想抓教育上下功夫,采取每日饭前一问、每周例会一评、每月阶段一考的形式,督促官兵学习掌握基础性法规知识、增强安全观念、树牢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该旅紧盯人、装、枪、弹、密5个方面,研究制订《部队安全管理规定》《官兵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单位评先创优和官兵成长进步挂钩,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用“责任链”破除“事故链”,形成安全管理靠法治、人人履职守法规的良好氛围。强化系统思维“安全管理不是单行线,只有抓住时时、融入事事、贯穿处处,才能确保无盲区、无死角。”这是该旅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该旅以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为抓手,把安全管理融入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到平时战备排隐患、重大演训搞评估、日常工作查问题、官兵生活抓苗头,引导各级未动先防、一动就防、全程严防,确保每项行动都有安全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措施防范。去年夏,在该旅组织的一次夜间无预案装备拉动中,司机郑军驾驶车辆通过一处弯道时未打转向灯,这一细微疏漏被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当场抓住。经过风险评估,小组认定郑军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安排驾驶复训。该旅还建立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要求无论是执行重大任务还是组织日常演训,每天各级都要组织干部骨干结合工作,对安全管理进行查短板、找不足;在基层各营连设立安全员,通过定期巡检、随机抽检、交叉互检等方式,对单位日常管理、军事训练等方面进行安全清查排查,动态讲评通报、精准追责问责、限期整改落实,多措并举密织“安全网”、牢筑“安全墙”。激活创新思维为了常态抓好探亲休假、看病住院和外学外训等在外人员管理,该旅创新出台“两电一卡”制度,要求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电话报平安、人员外出要归队前电话报告买好的车次、填写在外人员管理责任卡。同时,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指定联系管理责任人,要求在外人员做到进出营区有记录、每周活动有反馈、突发情况有报告,确保“人在千里外、管理不断线”。“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紧跟新形势、掌握新动态,积极转变思想、主动创新手段,才能抓出成效、管住长远。”该旅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管理双向讲评会,基层官兵代表和机关科(室)以上领导围绕安全管理工作,面对面点问题、找不足,集智攻关订对策、群策群力解难题;创新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我给机关提个醒”等活动,加强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基层官兵参与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家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立足本职保安全、主动作为抓安全,切实清除安全管理盲区死角,有效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效益。近日,该旅计划将部队拉到复杂陌生地域展开实兵对抗演练。面对安全管理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该旅及时组织官兵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活动,很快就收集到“宿营地域排水沟要挖深挖宽”“梯队行军要严防超速”等30余条建议。(摘自《火箭兵报》3月30日)军媒声音将安全工作关口前移■刘为疆“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是有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深刻地揭示了事故由量变到质变的发生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抓部队安全工作要关口前移,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部队各种武器装备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任何不安全事故都不是孤立的,事故与事故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各种事故和事故征候是小概率事件,虽然仅发生在某个单位、某型装备或某个人身上,但它却能够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单位的安全状态、装备的安全品质和个人的安全素养。别人发生教训,自己也应时刻敲响警钟,如果对兄弟单位的事故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教训不以为然,对征兆不敏感,对苗头不警觉,不主动反思问题、排查隐患,最终问题极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及时通报各种事故和事故隐患,能给其他部队和人员提供对照检查的具体借鉴,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增强抵御事故的免疫力。善于把小问题当大问题来对待。小洞不补,大洞受苦。有的事故征候和问题隐患,虽然由于某种偶然因素,侥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却真实暴露出一个单位不良安全状态。事故的前兆,常常与事故仅有一步之遥。各级领导机关,应高度重视这类征兆预警,善于把小问题当做大问题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采取理性和主动的措施,及时掐断事态发展的链条,避免安全管理脱离正常轨道。抓小抓细抓实,防患于未然,是前移预防关口的根本要求。善于把潜在的问题当作现实问题来看待。安全风险有时像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比如,在实战化训练中,飞机、坦克等装备在训练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就可能是事故的导火索和信号。若忽视这些变化的征兆,潜在问题就有可能直接危及装备和人员安全。各级指挥员和管理骨干要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部队安全工作从来就是要见微知著,发现不了问题、控制不住苗头,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当前,实战化训练强度密度逐渐加大,舰艇和飞机活动愈加频繁,官兵们越要善于发现正常与异常、安全与危险快速转化的状态特征,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精力,避免1%的疏忽,实现安全发展。(摘自《人民海军》报4月18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俄称中国火箭军辖6个集团军 目前已有12枚东风41|中国|火箭军|东风41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俄称中国火箭军辖6个集团军 目前已有12枚东风41
  本文原载于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2016年第35期,作者为俄罗斯政治与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原标题为Ракетыс запасом。文章介绍了军事改革后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推测分析了中国火箭军的编成与装备实力。译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译者认同或证实其真实性,请读者自行甄别。
  在俄罗斯的邻国中,作战实力最强的自然是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军队。其动员资源(3-4亿人)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的人口,除了印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形式上采用征兵制。征兵年龄为18岁。服现役时间为2年。由于人口大量过剩,征兵具有选择性,从而可以挑选身体素质和智力最优秀的青年参军。还有服役时间为3-30年的合同兵。
  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领导。在中国,中央军委主席的职位实际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职位。只有占据这一职位的人才是享有充分权力的国家领导人。相应地,中央军委实际上也是中国的主要领导机关。同时,除主席外,中央军委再也没有一名文职人员,委员会由高级将领的代表组成,这些高级将领在领导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作用非常大。中央军委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建设和发展方向,制定预算,负责动员和实施戒严。
  经过2016年的军事改革,中央军委的组成包括联合参谋部(包括4个军种的参谋部,其功能类似于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5个部(政治工作部、装备发展部、训练管理部、后勤保障部、国防动员部)、3个委员会(政法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6个直属机构(战略规划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审计署、办公厅、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
  中央军委统辖5个战区司令部——北部战区(司令部位于沈阳)、中部战区(北京)、西部战区(成都)、南部战区(广州)、东部战区(南京)。五大司令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级战役战略军团,统辖陆军、空军和海军的全部兵团、部队和舰艇。此外,中央军委还统辖战略支援部队(负责网络中心战的准备、遂行网络战、太空战、电子战)和火箭军(类似于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
  火箭军属于完全保密范畴,中国官方不提供关于导弹和弹头数量的任何信息。
  从不同的资料获悉,火箭军编成6个集团军(导弹基地),每个集团军有若干个旅。每个旅装备1种型号的导弹,下辖3-6个导弹营。每个营有3个导弹连,每个连可能有3个导弹排。根据导弹型号的不同,1具发射装置可能装备1个连,或者1个排。
  在北京郊区有为火箭军建设的树状隧道系统。在地下工程中可能有任何数量的发射装置(首先是机动发射装置)、导弹和战斗部,关于这方面甚至没有任何大致的资料。下面将只研究6个集团军(基地),关于它们多少有一些资料。
  根据旅的数量、其可能采用编成和各种资料,各型导弹发射装置的数量可能是:“东风-5”50具,“东风-4”18具,“东风-31”96具(其中“东风-31A”84具),“东风-21”156具(其中C型60具,B型12具),“东风-15”120具,“东风-11A”360具,“东风-16”24具,“东海-10”不少于72具。
  核战斗部数量无法确定,因为大部分“东风-11”、“东风-15”、“东风-21”、“东海-10”导弹携带常规弹头。另一方面,大量的核战斗部在平时保存在仓库中。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在展开状态下才会大大超过300件。
  洲际弹道导弹有3个型号:“东风-5”(射程公里,不少于50枚),“东风-31/31А”(射程公里,不少于60枚),“东风-4”(公里,不少于6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取决于战斗载荷。过时的“东风-5”和接替它的“东风-31”导弹是货真价实的洲际弹道导弹,用于打击美国本土目标。同时,“东风-31A”是中国第一种携带分弹头(3颗)的洲际弹道导弹。不过,“东风-5B”也携带分弹头(8-10颗),但其数量不超过12枚。“东风-4”导弹实际上是中程弹道导弹,用于打击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目标,理论上也打击欧洲的目标。能够携带10颗分弹头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正在进行试验,其射程达14000公里,可能已经生产了12枚。
  “东风-3A”(射程约为3000公里)和“东风-21”属于中程弹道导弹(射程约为公里,约300枚)。中程弹道导弹用于打击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的目标。“东风-3A”导弹正在退役,并为“东风-21”所取代。后者有多个改型,可能包括用于打击大型水面战舰(首先是航空母舰)的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射程为公里的“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正在开始列装。
  “东风-11”(射程300-800公里,超过100枚)、“东风-15”(射程600公里,不超过500枚)、“东风-16”(800-1000公里,至少12枚)属于战役战术导弹。“东风-15”和“东风-11”用于打击台湾的目标(第52集团军就驻地和任务而言是对台作战集团军),少部分对准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地区和朝鲜半岛。陆军的这种导弹数量要多得多——超过1500枚。
  “东海-10”是巡航导弹,射程达4000公里。结合俄罗斯Kh-55和美国“战斧”导弹技术研制的“东海-10”是火箭军的一种新武器。陆军大量装备了该型导弹。每具机动发射装置可布置3枚导弹。总数不少于450枚。
  “东风-5”和“东风-4”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是井基导弹,其他型号都是机动导弹。
  如上所述,外界没有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官方资料。因此6个导弹集团军的实力可能还会强得多。考虑到所提到的隧道系统,潜力还要成倍增加,其中“东风-21”、“东风-31”和“东海-10”是最先进的。应该说,这些隧道能保证中国战略核力量的作战稳定性比美国和俄罗斯更高。(作者署名: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来发射新型导弹20枚零事故
资料图:火箭军某旅组织导弹发射训练原标题:紧绷安全这根弦——解读火箭军某旅连续十年安全管理“零”事故奥秘■伍旭东苏政肖航10、3、34、20、0、1、6…… 这是一组看似寻常的数字,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壮举。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来,历经3次移防,先后执行战役集训、跨区演练、抗震救灾等34项重大任务,发射新型导弹20枚,始终保持安全管理“零”事故的骄人纪录,1次被评为全军保密工作先进单位,6次被评为火箭军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近日,笔者走进该旅,探寻他们的安全管理之道。树牢法治思维“经营党委研究决定,取消下士崔全评功评奖资格。”去年底,该旅发射六营党委作出的这一决定,让不少官兵深受触动。崔全各项工作表现优异,大家都认为他年终立功受奖是板上钉钉的事,孰料“煮熟的鸭子飞了”。原来,崔全为备战旅专业大比武,向营里借了几本专业资料,可等到归还时却发现其中一本不翼而飞。后来,全营官兵翻箱倒柜大半天,才在俱乐部文体活动箱中找到。“随意丢放标有密级的专业资料,虽未造成失泄密,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严肃问责。”六营党委严格依据旅《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最终决定给予崔全“取消年终评功评奖资格”的处罚。这是该旅依法抓建、按规管理的一个缩影。该旅针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实际,注重在管思想抓教育上下功夫,采取每日饭前一问、每周例会一评、每月阶段一考的形式,督促官兵学习掌握基础性法规知识、增强安全观念、树牢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该旅紧盯人、装、枪、弹、密5个方面,研究制订《部队安全管理规定》《官兵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单位评先创优和官兵成长进步挂钩,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用“责任链”破除“事故链”,形成安全管理靠法治、人人履职守法规的良好氛围。强化系统思维“安全管理不是单行线,只有抓住时时、融入事事、贯穿处处,才能确保无盲区、无死角。”这是该旅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该旅以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为抓手,把安全管理融入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到平时战备排隐患、重大演训搞评估、日常工作查问题、官兵生活抓苗头,引导各级未动先防、一动就防、全程严防,确保每项行动都有安全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措施防范。去年夏,在该旅组织的一次夜间无预案装备拉动中,司机郑军驾驶车辆通过一处弯道时未打转向灯,这一细微疏漏被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当场抓住。经过风险评估,小组认定郑军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安排驾驶复训。该旅还建立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要求无论是执行重大任务还是组织日常演训,每天各级都要组织干部骨干结合工作,对安全管理进行查短板、找不足;在基层各营连设立安全员,通过定期巡检、随机抽检、交叉互检等方式,对单位日常管理、军事训练等方面进行安全清查排查,动态讲评通报、精准追责问责、限期整改落实,多措并举密织“安全网”、牢筑“安全墙”。激活创新思维为了常态抓好探亲休假、看病住院和外学外训等在外人员管理,该旅创新出台“两电一卡”制度,要求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电话报平安、人员外出要归队前电话报告买好的车次、填写在外人员管理责任卡。同时,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指定联系管理责任人,要求在外人员做到进出营区有记录、每周活动有反馈、突发情况有报告,确保“人在千里外、管理不断线”。“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紧跟新形势、掌握新动态,积极转变思想、主动创新手段,才能抓出成效、管住长远。”该旅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管理双向讲评会,基层官兵代表和机关科(室)以上领导围绕安全管理工作,面对面点问题、找不足,集智攻关订对策、群策群力解难题;创新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我给机关提个醒”等活动,加强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基层官兵参与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家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立足本职保安全、主动作为抓安全,切实清除安全管理盲区死角,有效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效益。近日,该旅计划将部队拉到复杂陌生地域展开实兵对抗演练。面对安全管理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该旅及时组织官兵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活动,很快就收集到“宿营地域排水沟要挖深挖宽”“梯队行军要严防超速”等30余条建议。(摘自《火箭兵报》3月30日)军媒声音将安全工作关口前移■刘为疆“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是有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深刻地揭示了事故由量变到质变的发生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抓部队安全工作要关口前移,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部队各种武器装备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任何不安全事故都不是孤立的,事故与事故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各种事故和事故征候是小概率事件,虽然仅发生在某个单位、某型装备或某个人身上,但它却能够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单位的安全状态、装备的安全品质和个人的安全素养。别人发生教训,自己也应时刻敲响警钟,如果对兄弟单位的事故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教训不以为然,对征兆不敏感,对苗头不警觉,不主动反思问题、排查隐患,最终问题极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及时通报各种事故和事故隐患,能给其他部队和人员提供对照检查的具体借鉴,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增强抵御事故的免疫力。善于把小问题当大问题来对待。小洞不补,大洞受苦。有的事故征候和问题隐患,虽然由于某种偶然因素,侥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却真实暴露出一个单位不良安全状态。事故的前兆,常常与事故仅有一步之遥。各级领导机关,应高度重视这类征兆预警,善于把小问题当做大问题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采取理性和主动的措施,及时掐断事态发展的链条,避免安全管理脱离正常轨道。抓小抓细抓实,防患于未然,是前移预防关口的根本要求。善于把潜在的问题当作现实问题来看待。安全风险有时像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比如,在实战化训练中,飞机、坦克等装备在训练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就可能是事故的导火索和信号。若忽视这些变化的征兆,潜在问题就有可能直接危及装备和人员安全。各级指挥员和管理骨干要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部队安全工作从来就是要见微知著,发现不了问题、控制不住苗头,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当前,实战化训练强度密度逐渐加大,舰艇和飞机活动愈加频繁,官兵们越要善于发现正常与异常、安全与危险快速转化的状态特征,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精力,避免1%的疏忽,实现安全发展。(摘自《人民海军》报4月18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zngu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零事故:发射新型导弹20枚
扫描到手机
09:57:24 &伍旭东 苏政 肖航 & &
紧绷安全这根弦——解读火箭军某旅连续十年安全管理“零”事故奥秘■伍旭东 苏政 肖航10、3、34、20、0、1、6……这是一组看似寻常的数字,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壮举。火箭军某旅组建10年来,历经3次移防,先后执行战役集训、跨区演练、抗震救灾等34项重大任务,发射20枚,始终保持安全管理“零”事故的骄人纪录,1次被评为全军保密工作先进单位,6次被评为火箭军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近日,笔者走进该旅,探寻他们的安全管理之道。树牢法治思维“经营党委研究决定,取消下士崔全评功评奖资格。”去年底,该旅发射六营党委作出的这一决定,让不少官兵深受触动。崔全各项工作表现优异,大家都认为他年终立功受奖是板上钉钉的事,孰料“煮熟的鸭子飞了”。原来,崔全为备战旅专业大比武,向营里借了几本专业资料,可等到归还时却发现其中一本不翼而飞。后来,全营官兵翻箱倒柜大半天,才在俱乐部文体活动箱中找到。“随意丢放标有密级的专业资料,虽未造成失泄密,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严肃问责。”六营党委严格依据旅《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最终决定给予崔全“取消年终评功评奖资格”的处罚。这是该旅依法抓建、按规管理的一个缩影。该旅针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军事斗争准备前沿的实际,注重在管思想抓教育上下功夫,采取每日饭前一问、每周例会一评、每月阶段一考的形式,督促官兵学习掌握基础性法规知识、增强安全观念、树牢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该旅紧盯人、装、枪、弹、密5个方面,研究制订《部队安全管理规定》《官兵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单位评先创优和官兵成长进步挂钩,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用“责任链”破除“事故链”,形成安全管理靠法治、人人履职守法规的良好氛围。强化系统思维“安全管理不是单行线,只有抓住时时、融入事事、贯穿处处,才能确保无盲区、无死角。”这是该旅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该旅以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为抓手,把安全管理融入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到平时战备排隐患、重大演训搞评估、日常工作查问题、官兵生活抓苗头,引导各级未动先防、一动就防、全程严防,确保每项行动都有安全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措施防范。去年夏,在该旅组织的一次夜间无预案装备拉动中,司机郑军驾驶车辆通过一处弯道时未打转向灯,这一细微疏漏被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当场抓住。经过风险评估,小组认定郑军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安排驾驶复训。该旅还建立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要求无论是执行重大任务还是组织日常演训,每天各级都要组织干部骨干结合工作,对安全管理进行查短板、找不足;在基层各营连设立安全员,通过定期巡检、随机抽检、交叉互检等方式,对单位日常管理、军事训练等方面进行安全清查排查,动态讲评通报、精准追责问责、限期整改落实,多措并举密织“安全网”、牢筑“安全墙”。激活创新思维为了常态抓好探亲休假、看病住院和外学外训等在外人员管理,该旅创新出台“两电一卡”制度,要求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电话报平安、人员外出要归队前电话报告买好的车次、填写在外人员管理责任卡。同时,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指定联系管理责任人,要求在外人员做到进出营区有记录、每周活动有反馈、突发情况有报告,确保“人在千里外、管理不断线”。“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紧跟新形势、掌握新动态,积极转变思想、主动创新手段,才能抓出成效、管住长远。”该旅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管理双向讲评会,基层官兵代表和机关科(室)以上领导围绕安全管理工作,面对面点问题、找不足,集智攻关订对策、群策群力解难题;创新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我给机关提个醒”等活动,加强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基层官兵参与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家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立足本职保安全、主动作为抓安全,切实清除安全管理盲区死角,有效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效益。近日,该旅计划将部队拉到复杂陌生地域展开实兵对抗演练。面对安全管理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该旅及时组织官兵开展“任务安全想在前”活动,很快就收集到“宿营地域排水沟要挖深挖宽”“梯队行军要严防超速”等30余条建议。(摘自《火箭兵报》3月30日)军媒声音将安全工作关口前移■刘为疆“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是有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深刻地揭示了事故由量变到质变的发生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抓部队安全工作要关口前移,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善于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部队各种武器装备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任何不安全事故都不是孤立的,事故与事故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各种事故和事故征候是小概率事件,虽然仅发生在某个单位、某型装备或某个人身上,但它却能够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单位的安全状态、装备的安全品质和个人的安全素养。别人发生教训,自己也应时刻敲响警钟,如果对兄弟单位的事故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教训不以为然,对征兆不敏感,对苗头不警觉,不主动反思问题、排查隐患,最终问题极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及时通报各种事故和事故隐患,能给其他部队和人员提供对照检查的具体借鉴,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增强抵御事故的免疫力。善于把小问题当大问题来对待。小洞不补,大洞受苦。有的事故征候和问题隐患,虽然由于某种偶然因素,侥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却真实暴露出一个单位不良安全状态。事故的前兆,常常与事故仅有一步之遥。各级领导机关,应高度重视这类征兆预警,善于把小问题当做大问题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采取理性和主动的措施,及时掐断事态发展的链条,避免安全管理脱离正常轨道。抓小抓细抓实,防患于未然,是前移预防关口的根本要求。善于把潜在的问题当作现实问题来看待。安全风险有时像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比如,在实战化训练中,飞机、坦克等装备在训练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就可能是事故的导火索和信号。若忽视这些变化的征兆,潜在问题就有可能直接危及装备和人员安全。各级指挥员和管理骨干要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部队安全工作从来就是要见微知著,发现不了问题、控制不住苗头,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当前,实战化训练强度密度逐渐加大,舰艇和飞机活动愈加频繁,官兵们越要善于发现正常与异常、安全与危险快速转化的状态特征,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精力,避免1%的疏忽,实现安全发展。(摘自《人民海军》报4月18日)
(责任编辑:张海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火箭发射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