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针直流电流表误差在什么位置时,测量电阻的误差最小

rb>0测得值偏大,RA<<Rx时,rb很小;2.16被测电压8V左右,现有两只电压表,一只量;解:Δx1=Δxm1=rm1×xm1=±1.5%;Δx2=Δxm2=rm2×xm2=±1.0%×5;r1<r2,选用准确度sl=1.5电压表测量结果;2.17利用微差法测量一个l0V电源,使用9V标;19;s%+0.1%)1+91+919;s%+0.1%)1+91
rb>0测得值偏大,RA<<Rx时,rb很小。
被测电压8V左右,现有两只电压表,一只量程0~l0V,准确度sl=1.5,另一种量程0~50V,准确度s2 =l.0级,问选用哪一只电压表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解:Δx1=Δxm1=rm1×xm1=±1.5%×10=±0.15V r1=Δx1/x1=±0.15/8=±1.88%
Δx2=Δxm2=rm2×xm2=±1.0%×50=±0.5V r2=Δx2/x2=±0.5/8=±6.25%
r1<r2 ,选用准确度sl=1.5电压表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利用微差法测量一个l0V电源,使用9V标称相对误差±0.1%的稳压源和一只准确度为s的电压表,如题2.17图所示。要求测量误差ΔU/U≤±0.5%,问s=?
s%+0.1%) 1+91+919
s%+0.1%) 1+91+9
依题意得:
+)%≤?0.5%
题2.17图 1010
所以:s≤4.1
选用2.5级的电压表。
题2.18图为普通万用表电阻档示意图,Ri称为中值电阻,Rx为待测电阻,E为表内电压源(干电池)。试分析,当指针在什么位置时,测量电阻的误差最小?
解:因为:I=
?I=-2?I ?II
Rx的绝对误差为:?Rx=Rx的相对对误差为:
题2.18图 RxIRi-IE
?-?2IRi-E?E
?I=0 ?=2
E1=Im 2Ri2
即指针在中央位置时,测量电阻的误差最小。
两只电阻分别为R1=20Ω±2%,R2=(100±0.4) Ω,求:两电阻串联及并联两种接法时的总电阻和相对误差。
解:串联时:相对误差:
r串=?(=?(
rR1+rR2)
R1+R2R1+R2
?2%+?)=?0.66%
ΛR串=120×0.66%=0.8Ω
总电阻:120±0.8Ω 并联时:?R并=
R2(R1+R2)-R1R2R1(R1+R2)-R1R2
??R+??R2 122
(R1+R2)(R1+R2)
R1R22R2R12
(R1+R2)(R1+R2)
?rR1+?rR2
R1+R2R1+R2
符号有正有负时:
rR并=??rR1+rR2?
R1+R2?R1+R2?
200.4??100
=???2%+??
20+1??=?1.77%
R并=20//100=16.7Ω
ΛR并=±16.7×1.77%=±0.3Ω 并联时的总电阻为:16.7Ω±0.3Ω
用一只量程为5V,准确度s=1.5级电压表测量题2.20图中a、b点电位分别为
和Ua=4.26V,Ub=4.19V,忽略电压表的负载效应,求:
① Ua、Ub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② 利用Uab=Ua-Ub公式计算,则电压Uab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解::ΔUa=ΔUb=ΔUm=±s%?Um
=±1.5%×5=0.075V Uab=4.26-4.19=0.07V
1.76%+1.79%) 0.070.07
=±214.26%
ΔUab=rab×Uab=±214.26%×0.07=±0.15V
题 2.20 图
用电桥法测电阻时,利用公式Rx=R1?R3 / R2,已知R1=100Ω,ΔR1=±0.1Ω,R3
=100Ω,ΔR3=±0.1Ω,R2=1000Ω,ΔR2=±0.1Ω。求:测得值Rx的相对误差。
解:r R1=±0.1/100=±0.1%
r R3=±0.1%
r R2=±1/1000=±0.1%
rRx=?(rR1+rR3+rR2)=±(0.1%+0.1%+0.1%)=±0.3%
2.22 电阻上消耗的电能W=U2/ R?t,已知rU=±1% , rR=±0.5% ,rt=±1.5%,求rW。 解:r=±4% (2rU+rt+rR)=?(2?1%+1.5%+0.5%)W=?
2.23 金属导体的电导率可用σ=4L /πd2 R公式计算,式中L(cm)、d(cm)、R(Ω)分别为导线的长度、直径和电阻值,试分析在什么条件下σ的误差最小,对哪个参数的测量准确度要求最高。
解:??=12LL
?L-?d-?R)
?d2Rd3Rd2R2
-2-=rL-2rd-rR LdR
当rL=2 rd+rR
时,Δσ/σ=0
最小。导体的直径参数d的测量准确度要求最高。 2.24 电桥测一个50mH左右的电感,由于随机误差的影响,使电感的测量值在LO±0.8mH的范围内变化。若希望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减小到0.3mH以内,仍使用该电桥,问可采用什么办法。
解:采用对照法进行测量,第一次测量电桥平衡时有: jωL0?R3=jωLs1?R4
则: L0=Ls1?R4/ R3
rym=?(rR+L+r13
rR4=Ls=rR=Ls
则:rym1=?3Ls
第二次测量时,交换L0与Ls的位置,电桥平衡时有:
jωL0?R4=jωLs2?R3
则: L0=Ls2?R3/ R4
比较两个L0的表达式有:
则: rym2=?(
Ls1=LS2Ls
则:rym2=?Ls
所以:rym2=rym1=?0.27
题2.25图中,用50V量程交流电压表通过测量U1、U2获得U值,现U1= U2 =40V,若允许U的误差±2%,问电压表的准确度应为几级?
解:ΔU1=ΔU2=±s%×Um=±s%×50=0.5s ru1=ru2=±0.5s/40=±1.25s%
rU1+rU2)=±1.25s%
40+4040+40
依题意得:±1.25s%=±2 %
解得:s=1.6
所以,选用1.5级的电压表。
题2.25图 2.26
用示波器测量题2.26图所示调幅波的调幅系数M=测量误差±10%,问调幅系数误差为多少?
?100%,已知A、BA+B
(A+B)(A+B)
2AB2ABrM=2rA-2rB
A-B2A-B2
当A、B有正有负时:rM=?
用数字电压表测得一组电压值如下表:
判断有无坏值,写出测量报告值。
解:(1)用公式??xi求算术平均值。
?(20.42+20.43+……+20.40)=20.404
(2)列出vi和vi2如表2.27-1
0.0327 (3
3σ=0.098
从表2.27中可以看出,剩余残差最大的第8个测量数据,其值为:
v80.10=0.10>3?,n8为坏值应剔除。
(4)剔除n8后的算术平均值
(5)重新列出vi和vi2如表2.27-2
(6)剔除n8后的标准差的估计值
?'≈0.0163
3?'≈0.0489
(7)剔除n8后无坏值
8=0.0130?x=?=0.36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16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解答等内容。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第二版)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目习 题一习题二习题三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习题七习题八 录 ………1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张永瑞(第二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一 1.1 解释名词:① 测量;② 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答案(第二版)张永瑞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抄作业会影响个人的发挥情况, 使自己的意识由主动变被动,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第二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目习 题一习题二习题三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习题七习题八 录 ………1 ………6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题库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 计量的主要特征是 2、 ...电子测量 2、计量 第一章答案 一、 填空 1、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2、计量...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解... 52页 免费 电子测量2章习题解答 2页 免费 电子测量...X = ±0.03% × (测得值) ± 1(V ) 5、电子测量仪器发展大体经历了...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 5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51页 5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练习 1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 计量的主要特征是 2、 计量器具按用途可分为 3、 计量基准一般分为 4、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 值由 ...×1姆;操作规程再次测量该待测阻的阻值,此时姆表的指针位置如乙所示其数是22Ω;【考点】.【专题】实验题;实验探究题;定量思想;图析法;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欧读数时,由于间附的刻度最匀故要使指针在中间附近;欧姆表读等刻盘读数乘以倍率.【解答】解:选用“×10”欧姆阻,由图甲所示可,针偏角过大,故说明所选量程过,读小,故应换用小档位,使指针偏角在中,故应选用×1档由乙所示可知欧姆表针数为22,则电为:221=22;故案:×1;22.【点评】本题考查了多用表的数,对多用进行读前要明确多用表择开关于什挡,据多用电表档位表确定其分度值,然后根据指位置读数;读数时视要与电表度线垂直.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gzwl老师 难度:0.60真题:1组卷:19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321542016第三届物联网大会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对接会
中国LED智能照明高峰论坛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ETFo智能安防技术论坛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来源:www.elecfans.co
作者:本站日 15:20
[导读]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指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3. 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二、原理说明  1.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后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而实际使用的指针式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出现误差。误差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的大小密切相关。只要测出仪表的内阻,即可计算出由其产生的测量误差。以下介绍几种测量指针式仪表内阻的方法。2. 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如图1-1所示。A为被测内阻(RA)的直流电流表。测量时先断开开关S,调节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使A表指针满偏转。然后合上开关S,并保持I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B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满偏转位置,此时有&&&&&&&&&&&&&& &&&& IA=IS=I/2&&&&&&&&&&&&&&&&&&&&&&&&&&&&&&&&& &&& ∴ RA=RB∥R1&&&&&&&&&&&&&&&&&&&&&&&&&&&&&&&&&&&&&&&&&&&&&&&&&&& R1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B可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
3. 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如图1-2所示。 V为被测内阻(RV)的电压表。测量时先将开关S闭合,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的指针为满偏转。然后断开开关S,调节RB使电压表V的指示值减半。此时有:RV=RB+R1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RV/U (Ω/V) 。 式中U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
4. 仪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通常称之为方法误差, 而仪表本身结构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基本误差)的计算。如图1-2所示。 V为被测内阻(RV)的电压表。测量时先将开关S闭合,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的指针为满偏转。然后断开开关S,调节RB使电压表V的指示值减半。此时有:RV=RB+R1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RV/U (Ω/V) 。 式中U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
(1)以图1-3所示电路为例,R1上的电压为& &&&&& R1&&&&&&&&&&&&&&&&&&&&&&&&& 1UR1=─── U,若R1=R2,则 UR1=─ U 。&& R1+R2&&&&&&&&&&&&&&&&&&&&&& 2现用一内阻为RV的电压表来测量UR1值,当RVR1RV与R1并联后,RAB=───,以此来替代RV+R1
RVR1&&&&&&&&&&&&&&&&&&&&&&& ────&&&&&&&&&&&&&& RV+R1上式中的R1,则得U'R1=────── U&&&&&&&&&&&&&&&&&&&&&&&&&&&&&&&&&&&&&&&&&&&&& RVR1&&&&&&&&&&&&&&&&&&&&&&&& ───+R2&&&&&&&&&&&&&&&&&&&&&&&& RV+R1
&&&&&&&&&&&&&&&&&&&&&&&&&&&&&&&&&&& RVR1 &&&&&&&&&&&&&&&&&&&&&&&&&&&&&&&&& ────&&&&& &&&&&&&&&&&&&&&&&&&&&&&&&&&&&&&&&& RV+R1&&&&&&&&&& R1&&& 绝对误差为△U=U'R1-UR1=U(─────—& - ────)&&&&&&&&&&&&&&&&&&&&&&&&&&&&&&&&&& RVR1&&&&&&&&& R1+R2&&&&&&&&&&&&&&&&&&&&&&&&&&&&&&&& ───+R2&&&&&&&&&&&&&&&&&&&&&&&&&&&&&&&& RV+R1
&&&&&&&&&&&&&&&&&&&&&&&&&&&&&& -R2 1R2U&&& 化简后得& △U=─────────────────&&&&&&&&&&&&&&&&&&& RV(R2 1+2R1R2+R2 2)+R1R2(R1+R2)
&&&&&&&&&&&&&&&&&&&&&&&&&&&&&&& U若 R1=R2=RV,则得△U =-─&&&&&&&&&&&&&&&&&&&&&&&&&&&&&&& 6
&&&&&&&&&&&&&&&&&&&&& U'R1-UR1&&&&&&&& -U/6&&& 相对误差 △U%=─────×100%=──×100%=-33.3%&&&&& &&&&&&&&&&&&&&&&&&&&&&& UR1&&&&&&&&&&&& U/2
由此可见,当电压表的内阻与被则电路的电阻相近时,测量的误差是非常大的。
(2)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为:测出流过被测电阻RX的电流IR及其两端的电压降UR,则其阻值RX=UR/IR。实际测量时,有两种测量线路,即:相对于电源而言,①电流表A(内阻为RA)接在电压表V(内阻为RV)的内侧;②A接在V的外测。两种线路见图1-4(a)、(b)。由线路(a)可知,只有当RX<<RV时,RV的分流作用才可忽略不计,A的读数接近于实际流过RX的电流值。图(a)的接法称为电流表的内接法。&&& 由线路(b)可知,只有当RX>>RA时,RA的分压作用才可忽略不计,V的读数接近于RX两端的电压值。图(b)的接法称为电流表的外接法。&&& 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线路,才能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以下举一实例。&&& 在图1-4中,设:U=20V,RA=100Ω,RV=20KΩ。假定RX的实际值为10KΩ。&&& 如果采用线路(a)测量,经计算,A、V的读数分别为2.96mA和19.73V,故RX=19.73÷2.96=6.667(KΩ),&&&& 相对误差为:(6.667-10)÷10×100=-33.3 (%)如果采用线路(b)测量,经计算,A、V的读数分别为1.98mA和20V,故RX=20÷1.98=10.1(KΩ),&&&& 相对误差为:(10.1-10)÷10×100=1 (%)
(a)&&&&&&&&&&&&&&&&&&&&&&&&&&&&&&&&&&&&&&&&&&&&&&&&&&&&&&&&&&&&&&&&&&&&&&&&&&& && (b)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 1. 根据“分流法”原理测定指针式万用表(MF-47型或其他型号)直流电流0.5mA和5mA档量限的内阻。线路如图1-1所示。RB可选用DG09中的电阻箱(下同)。
2. 根据“分压法”原理按图1-2接线,测定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2.5V和10V档量限的内阻。
3. 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10V档量程测量图1-3电路中R1上的电压U’R1之值,并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开启DG04挂箱的电源开关前,应将两路电压源的输出调节旋钮调至最小(逆时针旋到厎),并将恒流源的输出粗调旋钮拨到2mA档,输出细调旋钮应调至最小。接通电源后,再根据需要缓慢调节。2.当恒流源输出端接有负载时,如果需要将其粗调旋钮由低档位向高档位切换时,必须先将其细调旋钮调至最小。否则输出电流会突增,可能会损坏外接器件。3. 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接,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接, 并且都要注意正、负极性与量程的合理选择。4. 实验内容1、2中,R1的取值应与RB相近。5. 本实验仅测试指针式仪表的内阻。由于所选指针表的型号不同,本实验中所列的电流、电压量程及选用的RB、R1等均会不同。实验时应按选定的表型自行确定。六、思考题1. 根据实验内容1和2,若已求出0.5mA档和2.5V档的内阻,可否直接计算得出5mA档和10V档的内阻?2. 用量程为10A的电流表测实际值为8A的电流时,实际读数为8.1A,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七、实验报告1. 列表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各被测仪表的内阻值。2.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应用场合。3. 对思考题的计算。4. 其他(包括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等)。如要下载请在此:
电工仪表相关文章
电工仪表相关下载
测量误差相关文章
测量误差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微软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已经被绝大部分人所熟知,但对Windows 10 IoT熟悉的人可能并不多。面对规模巨大的物联网市场,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一定不会错过...
日,来自华为OpenLife运营商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总经理在电子发烧友主编的第三届物联网大会高峰论坛上,针对我们关注的《openlife智慧家庭解决方...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版权所有 &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伏安法测电阻误差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