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招聘统考数学算错结果扣多少分,十分题。

小明做了十道数学题吗,对一道十,错一道倒扣5分,最后得分为55分,求做错和做对的题目各多少道?不用方程,
鷡窷〆悃〆
,全部答对可得:10×10=100(分)小明共答错了:(100-55)÷(10+5)=3(道)所以一共对了:10-3=7(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0*10=100分100-55=45分错题:45/(10+5)=3道对题:10-3=7道
10X10=100分100-55=45分错45/(10+5)=3道对10-3=7道
设做错和做对的题目分别为X和Y道。
解之得:X=3,Y=7
答:做错和做对的题目分别为3和7道。
最后得分是55,即小明做对的必做错的多,切做错的题数必为奇数,(因为若是偶数,那得分就是整10的数)1、当做错1道题,做对9道题时,得分是90-5=85 错2、当做错3道题,做对7道题时,得分是70-15=55 对即小明做对了7道题,做错了3道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张数学试卷有10道题,评分规定: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2分,小明10道题全回答了,但只得了76分,想一想,他答对了几道题?(列方程解)
设答对了x道,则答错了10-x道,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0x-2(10-x)=76&& 10x-20+2x=76&&&&&&&& 12x=96&&&&&&&&&& x=8答:答对了8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根据题干,设答对了x道,则答错了10-x道,再根据等量关系:答对的道数×10-答错得道数×2=最后得分,据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本题考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考点点评:
解答此题容易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考知识点
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苏科版(,)湘教版(,)沪科版(,)冀教版(,)京改版(,)华东师大版(,)青岛版(,)人教版(五四制)七(,)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苏科版(,)湘教版(,)冀教版(,)沪科版(,)青岛版(,)华东师大版(,)京改版(,)人教版(五四学制)(,)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浙教版(,)冀教版(,)沪科版(,)湘教版(,)苏科版(,)青岛版(,)京改版(,)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人教版(五四学制)(,)
中考知识点
[地区导航]
&& 资料信息
文档属性:110K doc | 适用地区:,
审核站长: [] []
时间: 16:03:00 上传 |
18:12:00 审核
消费:免费
评分:[] 共有0人评价
标签:试题试卷,竞赛,数学,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三,上海,2015
套卷:暂无
专辑:暂无
用于QQ、MSN等聊天平台,直接粘贴发送
用于嵌入到各种BBS论坛或者签名中
HTML代码:
用于粘贴到网站、微博或者博客里面
1、本网站资料下载权限只对会员开放。如您需要对该资料进行下载,请先申请成为本网站会员,方可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请点击【】进行查阅。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窃链接或抄袭本站资源,如需进行引用,请注明资源来源自学科网并标明网址。
2、请在下载资料前对资料信息进行详细阅读,您需要具有资料所标示的下载等级、下载所需的相应权限和足够的点数或者储值方可对该资料进行下载。如果对应项目不符,请点击【】,进行充值,升级到相应的权限,再进行下载操作。
3、网站资料均提供多个下载地址,以满足众多用户同时下载的需求。您可选择适合的地址进行下载,多次点击同一资料的不同地址下载,不重复扣除点数。如有发生不能下载的情况,请您临时关闭所使用电脑的防火墙,或者更改电脑的安全等级,后再进行操作。
4、如您发现资料存在质量问题或无法下载,请点击【】,进入投诉页面,填写信息或发表评论对该资料进行投诉。我们会对您的投诉进行跟进和处理,如核实情况属实,我们会对您当次的下载进行补偿,原数返还您消耗的点数。同时,本网站也慎重提示所有浏览者,如网站进行信息核实后发现您的投诉不符合实际情况,将会您的诬告情况进行严重的处罚。
5、本网站大部分教学资源为会员自助式自主上传,如有版权侵犯的情况,请和本网站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改正。
6、如未找到您所需要的资料,请到点击学科网论坛【】,在这里提出您的需求,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您的需求。
下载权限: 所有用户免费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
普通下载通道
高级会员通道
绑定IP会员通道
谁下载了这份资料
&& 热门推荐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2016黄浦区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理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黄浦区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理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6黄浦区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理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黄浦区2016年高考模拟考&&&&&&&&&&&&&&&&&& 数学(理科)&&&&&&&& (2016年4月)考生注意:1.每位考生应同时收到和答题卷两份,解答必须在答题卷上进行并在规定的位置书写,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无效;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3.本试卷共23道,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本 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考生应在答题卷的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题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已知集合 ,集合 .若 ,则实数&&&&& . 2.计算:&&&&& . 3.函数 的反函数&&&&& . 4.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5. 在极坐标系中,直线 与直线 的夹角大小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6.已知菱形 ,若 , ,则向量 在 上的投影为&&&& .7.已知一个凸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由两个正六边形和六 个正方形构成,如右图所示,若该凸多面体所有棱长均为 ,则其体积&&&&&& .8.已知函数 ,若 的定义域中 的 、 满足 ,则&&&&& .9.在代数式 的展开式 中,常数等于&&&& . 10.若椭圆上的点到其一个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则该椭圆的短轴长为&&&& .
11.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大小相同的小球各 个,在每种颜色的 个小球上分别标上号码 、 和 ,现任取出 个,它们的颜色与号码均不相同的概率是&&&&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2.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可能取的值为 , , , ( ),若 的数学期望 ,则&&&&& .13.正整数 、 满足 , 若关于 、 的方程组 有且只有一组解,则 的最大值为&&&& . 14.数列 中,若 , ( , , ),则满足& 的 的最小值为&&&& .二、(本大 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卷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 ,那么“ ”是“两直线 、 平行”的[答]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 C.充要条件  &&&&&&&&&&&&&&&&&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6.复数 ( ,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的点不可能位于[答] (&&& ).&&& A.第一象限 &&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7.若△ 的三条边 , , 满足 ,则△ [答] (&&&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18.若函数 的定义域与区间 的交集由 个开区间组成,则 的值为[答] (&&& ).&&& A.&&&&&&&&&& && B.&&&&&&&&&&&& &C.&&&&&&&&&&&& &D.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74分)本大题共有5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卷的相应编号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小凳凳面为圆形,凳脚为三根细钢管.考虑到钢管的受力等因素,设计的小凳应满足:三根细钢管相交处的节点 与凳面圆形的圆心 的连线垂直于凳面和地面,且 分细钢管上下两段的比值为 ,三只凳脚与地面所成的角均为 .若 、 、 是 凳面圆周的三等分点, 厘米,求凳子的高度 及三根细钢管 的总长度(精确到 ). &
20.(本题满分13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7分.&&& 已知函数 ,其中 、& 为非零实常数.(1)若 , 的最大值为 ,求 、 的值.(2)若 , 是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求 的值,使其满足 ,且 .
21.(本题满分13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 2小题满分7分.&&& 已知函数 ,其中 .&&& (1)证明: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2)证明:不存在负实数 使得 .&
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其中 , 、 .(1)试写出一组 、 的值,使得数列 中的各项均为正数.(2)若 , ,数列 满足 ,且对任意的 ( ),均有 ,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的值. (3)若 ,数列 满足 ,其前 项和为 ,且使 ( 、 , )的 和 有且仅有 组, 、 、…、 中有至少 个连续项的值相等,其它项的值均不相等,求 、 的最小值.&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 对于双曲线 : ( ),若点 满足 ,则称 在 的外部;若点 满足 ,则称 在 的内部.&&& (1)若直线 上点都在 的外部,求 的取值范围. &&& (2)若 过点 ,圆 ( )在 内部及 上的点构成的圆弧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求 、 满足的关系式及 的取值范围.&&& (3)若曲线 ( )上的点都在 的外部,求 的取值范围.
黄浦区2016年高考模拟考数学试卷(文理)参考答案一、(本大题满分56分) 1.&&&&&&&&&&& 2.&&&&&&&&& 3. ,&&&& 4.&&&&&&& 5.& 6.&&&&&&&&&& 7.&&&&&&& 8.&&&&&&&&& 9.(理) (文)&&& 10.(理) (文) 11.(理)& (文)&&&&&& 12.(理)& (文)&&&& 13.(理) (文)&&&&&&& 14.(理) (文) 二、(本大题满分20分)  15.B&&&&&&&&& 16.D&&&&&&&& 1 7.C&&&&&&&&& 18.C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74分)19.(本题满分12分)&[解] 联结 , ,由题意, 平面 ,因为凳面与地面平行,所以 就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即 .(2分)在等边三角形 中, ,得 ,(4分)在直角三角形 中, ,(6分)由 ,解得 厘米.(9分)三根细钢管的总长度 厘米.(12分)20.(本题满分13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7分.[解](1)因为 (其中 , ), 所以 的最大值为 .由 ,(2分)及 ,(4分)解得 , 或 , .(6分)(2)易知,当 时,取得最大值 或最小值 ,于是 ,解得 .(8分)于是 ,(10分)当 时,解得 或 ( ).(12分)因为 ,故所求 的值为 , , .(13分)21.(本题满分13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7分.[证明](1)任取 , &.(3分)因为 , ,所以 , , , ,于是 , ,得 ,即 .因此,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6分)(2)(反证法)若存在负实数 ( ),使得 ,即方程 有负实数根.(8分)对于 ,当 且 时,因为 ,所以 ,(10分)而 .(13分)因此,不存在负实数 使得& ,得证. 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理)[解](1 ) 、 (答案不唯一).(4分)(2)由题设, .(6分)当 , 时, 均单调递增,不合题意,因此, .当 时,对于 ,当 时, 单调递减;当 时, 单调递增. 由题设,有 , .(8分)于是由 及 ,可解得 .因此, 的值为7,8,9,10,11.(10分)(3) 其中 ,且 . 当 时,& 各项均为正数,且单调递增, ,也单调递增,不合题意;当 时,& 不合题意;(12分)于是,有 ,此时 (14分)因为 ( 、 , ),所以 、 .于是由 ,可得 ,进一步得 ,此时, 的四个值为 , , , ,因此, 的最小值为 .(16分)又 、 、…、 中有至少 个连续项的值相等,其它项的值均不相等,不妨设 ,于是有 ,因为当 时, ,所以 ,因此, ,即 的最小值为 .(18分)(文)[解](1)设直线 上点的坐标为 ,代入 , 得 ,(2分)对于 , ,因此,直线 上的点都在 的外部.(4分)(2 )设点 的坐标为 ,由题设 .(6分)&,由 ,得 ,(8分)对于 , 有 ,于是 ,(10分)因此, 的最小值为 . (3)因为圆 和双曲线 均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所以只需考虑这两个曲线在第一象限及 、 轴正半轴的情况.由题设,圆与双曲线的交点平分该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圆弧,它们交点的坐标为 .(12分)将 , 代入双曲线 方程,得 (*),(13分)又因为 过点 ,所以 ,(15分)将 代入(*)式,得 .(17分)由 ,解得 .因此, 的取值范围 为 .(18分)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理)[解](1)由题意,直线 上点 满足 ,即求不等式 的解为一切实数时 的取值范围.(1分)对于不等式 ,当 时,不等式的解集不为一切实数,(2分)于是有 解得 .故 的取值范围为 .(4分)(2)因为圆 和双曲线 均关于坐标轴和原点 对称,所以只需考虑这两个曲线在第一象限及 、 轴正半轴的情况.由题设 ,圆与双曲线的交点平分该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圆弧,它们交点的坐标为 . 将 , 代入双曲线 方程,得 (*),(6分)又因为 过点 ,所以 ,(7分)将 代入(*)式,得 .(9分)由 ,解得 . 因此, 的取值范围为 .(10分)(3)由 ,得 .将 代入 ,由题设,不等式 对任意非零实数 均成立.(12分)其中 .令 ,设 ,( ).当 时,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不恒成立;(14分)当 时, ,函数 的最大值为 , 因为 ,所以 ;(16分)当 时, .(17分)综上, ,解得 .因此, 的取值范围为 .(18分)(文) [解](1) 、 (答案不唯一).(4分)(2)由题设, .(6分)当 , 时, 均单调递增,不合题意,因此, .当 时,对于& ,当 时, 单调递减;当 时, 单调递增. 由题设,有 , .(8分)于是由 及 ,可解得 .因此, 的值为7,8,9,10,11.(10分)(3)因为 ,且 ,所以 (12分)因为 ( 、 , ),所以 、 .( 14分) 于是由 ,可得 ,进一步得 ,此时, 的四个值为 , , , ,因此, 的最小值为 .(16分)又 、 、…、 中有至少 个连续项的值相等,其它项的值均不相等,不妨设 ,于是有 ,因为当 时, ,所以 ,因此, ,即 的最小值为 .(18分)&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当前位置:
>>>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
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分,小明得了76分,你知道小明答对了______道.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假设全部答对,则答错了:(10×10-76)÷(10+2)=24÷12=2(道);答对:10-2=8(道).答:小明答对了8道题.故答案为: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主要考查你对&&鸡兔同笼&&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是指已知鸡与兔的总头数和总足数,求鸡和兔各是多少只的应用题。解决鸡兔同笼一般用“假设法”来求解。即假设全是鸡或是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足数差,推算出鸡或兔的只数。最后求出另一种动物(鸡或兔)的只数。基本数量关系式,可分两个方面:①假设全是鸡,则有:兔的只数=(总足数-2×总头数)÷2;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只数。②假设全是兔,则有: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足数)÷2;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鸡兔同笼公式:公式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公式2:(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公式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公式4: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公式5: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公式6:(头数x4-实际脚数)÷2=鸡公式7 :4×+2(总数-x)=总脚数(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例1 、(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 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解:①鸡有多少只?(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②免有多少只?46-28=18(只)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鸡数=(每只兔脚数× 兔总数- 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分析 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解:(2×100-80)÷(2+4)=20(只)。100-20=80(只)。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常见思想:中国古代:孙子的解法“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减多,再命之,上三除下四,上五除下七。下有一除上三,下有二除上五,即得”。翻译成算术方法就是:兔数(94÷2)-35=12鸡数35-12=23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美国数学家美国杰出数学教育家G ?波利亚对这种解法创设了教学情景:意外地看见笼中的禽畜正在作一种古怪的姿式,每一只鸡都用一条腿站着,而每一只兔子都用其(两条)后腿站着,在这个不寻常的情况下,只用了半数的腿,即47条腿。在70这个数目中,鸡的头只计算了一次,而兔子的头则计算了两次,从47这个数减去所有头数35,就剩下兔子的头数了。当然,鸡的只数可立刻求出。这种解法是巧妙的,但它需要清晰地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一次数学考试有10道题,评分规则规定做对1道得10分,做错一道扣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98029742271018586108876810152889447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浦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