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导轨实验数据处理上的遮光条为什么会挡光

> 【答案带解析】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试题分析:瞬时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当时,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越小,也就越小,A项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不能减小,B项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间更长,因此C项错误;增大气垫导致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不一定能使更接近瞬时速度,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瞬时速度
【名师点睛】做本题的关键是...
考点分析:
考点1:力学实验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物体从离地高80m处的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2)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3)最后1秒内通过的高度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x-t图),根据图象所给信息,求:(1)前2s的位移s1和速度v1(2)第3s内的位移s2和速度v2(3)在5s内的位移s3和平均速度v3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某质点的速度图像(v-t图),请根据图像所给数据分析计算:
(1)质点从t=0到t=4S时间内做什么运动?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a1和平均速度大小(2)质点从t=8S到t=12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a2和平均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Hz)时, 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秒。(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正确的操作是(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下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cm 。(4)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汽车在保持向前行驶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一定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小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Δt1____________Δ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 =____________mm。 (3)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Δt1、Δt2和d已知,要验证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应测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4)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专项题
(1)=(2)8.474(在8.473~8.475之间均算对)(3)滑块质量M,两光电门间距离L (4)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主要考查你对&&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螺旋测微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螺旋测微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mgh=mv2,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的相邻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sn和sn+1,由公式vn=,或由vn=算出,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缍,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 1、按如图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各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6、应用公式vn=计算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n和动能的增加量mvn2,进行比较。 注意项事: 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 3、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如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知识点拨:
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2)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上的水平刻线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如下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4426232636102307300905128099296977利用气垫导轨,滑块,配重,光电计时器,挡光板,天平,弹簧设计一个实验
回忆爹の77191
【实验题目】
气垫导轨研究简谐运动的规律【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方法验证滑块运动是简谐运动.
2.通过实验方法求两弹簧的等效弹性系数和等效质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说明:什么是两弹簧的等效弹性系数?说明:什么是两弹簧的等效质量?3.测定弹簧振动的振动周期.4.验证简谐振动的振幅与周期无关.5.验证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子的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滑块,配重,光电计时器,挡光板,天平,两根长弹簧,固定弹簧的支架.【实验要求】1.设计方案(1)写出实验原理(推导周期公式及如何计算k和m0 ). 由滑块所受合力表达式证明滑块运动是谐振动. 给出不计弹簧质量时的T. 给出考虑弹簧质量对运动周期的影响,引入等效质量时的T. 实验中,改变滑块质量5次,测相应周期.由此,如何计算k和m0 ?(2)列出实验步骤.(3)画出数据表格.2.测量3.进行数据处理并以小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1)在报告中,要求有完整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
处理和计算过程.(2)明确给出实验结论.两弹簧质量之和M=
10-3㎏i m10-3㎏ 30Ts T2s2 m010-3㎏ i m10-3㎏ 20Ts T2s2 m010-3㎏ KN/m1
& & & 4.数据处理时,可利用计算法或作图法计算k和m0的数值,并将m0与其理论值 M0=(1/3)M( M为两弹簧质量之和)比较, 计算其相对误差 .
究竟选取哪种数据处理方法自定.书中提示了用计算法求k和 m0的方法.若采用,应理解并具体化. 【注意事项】计算中注意使用国际单位制.严禁随意拉长弹簧,以免损坏!在气轨没有通气时,严禁将滑块拿上或拿下,更不能在轨道上滑动!【参考资料】1.马文蔚等《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华中工学院等编《物理实验》(基础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力 速度 加速度 质量的关系
简谐振动的究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2009-1
实验序号:19
姓名:刘珂瑞摘要;
振动推导弹簧振子周期公式,使用天平测量两弹簧质量之和,在振动A<25cm的情况下,改变滑块配重质量m五次,应用光电计时器测量相应振动周期T。引入等效质应用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做往复震动,由滑块所受合力验证滑块运动是简谐量后的周期公式,求出两弹簧等效劲度系数k,等效质量m0相对误...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xa0;
【解析】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即在的情况下近似看做平均速度,所以要使得更接近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需要缩短通过时间,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A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不能缩短Δt,B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则Δt变长,C错误;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在滑块的释放点距离光电门比较近的情况下,不能明显缩短Δt,D不可行。
【学科网考点定位】平...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xa0;
(16分)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过加速后通过狭缝O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区域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MN =L,且OM =L。某次测量发现MN中左侧2/3区域MQ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1/3区域QN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 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MQ的离子即可在QN检测到.(1)求原本打在MN中点P的离子质量m;(2)为使原本打在P的离子能打在QN区域,求加速电压U的调节范围;(3)为了在QN区域将原本打在MQ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U的最少次数。(取;)&#xa0;
(16分)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OA、OC、AB和CB与两小球以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O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套在转轴上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与小环之间,原长为L,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3L/2,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环缓慢上升。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AB杆中弹力为零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3)弹簧长度从3L/2缓慢缩短为L/2的过程中,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W。&#xa0;
(15分)做磁共振检查时,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某同学为了估算该感应电流对肌肉组织的影响,将包裹在骨骼上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线圈的半径r=5.0cm,线圈导线的横截面积A=0.80cm2,电阻率,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磁感应强度B在0.3s内从1.5T均匀地减小为零,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圈肌肉组织的电阻R;(2)该圈肌肉组织中的感应电动势E;(3)0.3s内该圈肌肉组织中产生的热量Q。&#xa0;
取质子的质量mp=1.6726×10-27kg,中子的质量mn=1.6749×10-27kg,α粒子的质mα=6.6467×10-27kg,光速c=3×108m/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xa0;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知识点 &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1),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弹簧劲度系数k2k3k4k5k6kv&(m/s)0.711.001.221.411.581.73v2(m2/s2)0.501.001.491.992.492.99v3(m3/s3)0.361.001.822.803.945.18(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2所示,读得d=1.63&10-2m&m;(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v=&;(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弹簧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W与v2成正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高考物理备考复习卷B15:力学实验
分析与解答
习题“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游标卡尺的读数是由主尺刻度减去游标尺刻度.主尺的读数是从主尺的零刻度到与游标尺的对齐的刻度为止;而游标尺的读数则是主尺与游标尺对齐刻数乘以0.9mm.原因是游标尺的10格与主尺的9格相等.(2)滑块在通过光电门时,平均速度等于遮光片的宽度d与其通过的时间之比.由于宽度较小,时间很短,所以瞬时速度接近平均速度.(3)在弹簧伸长相同的情况下,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然而由列表数据可发现劲度系数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1)读数:1.9cm-3&0.9mm=1.63cm=1.63&10-2m(2)由于宽度较小,时间很短,所以瞬时速度接近平均速度,则v=(3)由数据可知速度的平方与劲度系数成正比,而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劲度系数成正比,则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劲度系数也成正比.即W与v2成正比故答案为1.63&10-2m;v=;W与v2成正比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与“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相似的题目:
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拖着纸带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1)指出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2)关于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描述正确的是&&&&A.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均匀增大B.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C.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均匀不变D.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自行车的初速度与其克服阻力作功的关系.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①找一段平直的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②骑上自行车用较快速度驶过起点线,同时从车把手处自由释放一团很容易辨别的橡皮泥;③车驶过起点线后就不再蹬自行车脚蹬,让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④待车停下,记录自行车停下时的位置;⑤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落地点间的距离s、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及车把手处离地高度h.若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f并保持恒定.(1)自行车经过起点线时的速度v=&&&&;(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2)自行车经过起点线后克服阻力做功W=&&&&;(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3)多次改变自行车经过起点时的初速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②~④,则每次只需测量上述物理量中的&&&&和&&&&,就能通过数据分析达到实验目的.
某同学为了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的操作步骤如下:A.按图示装置安装好实验器材;B.在质量为10克、20克、50克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克的钩码挂在细线P的下端;C.将质量为200克的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E.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再打几条纸带.(1)在多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中,他选出了一条自认为满意的纸带,经测量和计算得到如下实验数据:①纸带上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间距为40.00cm;②打下第N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20m/s该同学将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计算出从打下第一个点到打下第N个点的过程中,细线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J,小车的动能增加量为&&&&J.(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某些能够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帮助他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①&&&&;②&&&&.&&&&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no福建)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七关系”实验0(装置如图甲):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七&&&&.(填选项前字母)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0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0获得七一条纸带七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七交流电频率为50的z,则打B点时小车七瞬时速度0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0go安徽)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q)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q、v2、v3、…;(3)作出W-v草图;(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v等关系.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6是&&&&.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q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3探究“动能定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b1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y)图1是钩码质量为1.13kg,砝码质量为1.1y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手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3)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y中的图线(其中△vy=vy-v1y),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S/cm&v/(mos-1)&1&1.11&1.3b&A&1.b1&1.41&B&3.y1&1.4b&C&&&&&&&&&&&D&7.1b&1.b4&E&9.41&1.61&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go安徽)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q)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q、v2、v3、…;(3)作出W-v草图;(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v等关系.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6是&&&&.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q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2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为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测图中哪些点的速度(  )
3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1),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弹簧劲度系数k2k3k4k5k6kv(m/s)0.711.001.221.411.581.73v2(m2/s2)0.501.001.491.992.492.99v3(m3/s3)0.361.001.822.803.945.18(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2所示,读得d=____m;(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____;(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弹簧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1),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弹簧劲度系数k2k3k4k5k6kv(m/s)0.711.001.221.411.581.73v2(m2/s2)0.501.001.491.992.492.99v3(m3/s3)0.361.001.822.803.945.18(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2所示,读得d=____m;(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____;(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弹簧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垫导轨实验思考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