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订阅号怎么赚钱以8元买只鸡,以9元卖出去;再以10元买只鸡,以11元卖出去,请问这人赚了多少钱?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一个人花8元买了只鸡,9元卖出,10元买回,再以11块卖出.这个人是赚是赔?
rsysumdnkz
两元.把此过程分成两次交易:第一笔交易,八元买进,九元卖出,赚一元,第一次交易结束;第二次,十元买进,十一元卖出,赚一元,第二笔交易结束.所以他一共赚了两元钱.这个是两次交易的是同一只鸡,就容易把整个过程笼统的一次性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混淆.我们只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易的物体换成不同的就简单的多了:一个人,花八元买了一只鸡,九元卖出去;他又花十元买了一只鹅,十一元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呢? 我知道这个是什么面试题.什么说两元是失败者,一元的才是有头脑的.我想那个完全是无理取闹吧.换个思维,设他最初的财富为0,8元买鸡后,此时记财富值为-8再以9元卖出,支出9元,财富值为-8+9=+110元买回来,支出10元,财富值为-10+1=-911元卖出,收入11元,财富值为-9+11=+2所以最终财富值为+2,盈亏为+2-0=+2,即赚了两元.说一元的请指出我的错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个人八块钱买只鸡,九块钱卖掉,十块钱又买回来,十一块钱又卖掉,请问他赚了多少钱。答案到底是什么
☆赚了1快是企业的算法: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了赚了1块,10块钱又买回来赔了1块,11元又卖出去又赚了1元,也就是1+(-1)+1=1。
☆赚了2快是自己的算法: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了赚了1块,10块钱买了一只,11块钱卖出又赚了1块也就是1+1=2。
☆赚了3快是脑筋急转弯的算法:只算赚的不算赔的。
☆赔了2快是考核销售业绩都算法: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了赚了1块,10块钱又买回来赔了1块,11元又卖出去又赚了1元,也就是1+(-1)+1=1,本该8快买的能11快卖出,赚3快,结果只赚了1快,就赔了2快。
☆赚38元+四只鸡是GDP的算法: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74082人加入此小组
怎么算都是两元,但是流行的答案是-2还冠以某些著名公司面试题的名号我觉得是胡扯。zhihu上也有几贴,答案还算靠谱,那个-2元答案也有5票,不过被踩到第二位了。
+ 加入我的果篮
这些贴无聊的么。。。
但是个JJ,又不是没炒过股票
的话:但是个JJ,又不是没炒过股票好霸气的ID...
的话:好霸气的ID...
这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逗你玩儿还不懂的请自行搜索右上角
乃们不怕跨省么...虽然上次看见一个温加饱...怎么没有hey,jude呢?
的话:乃们不怕跨省么...虽然上次看见一个温加饱...怎么没有hey,jude呢?请善用右上角:
的话:请善用右上角:所以呢?也没有解释清楚什么吧?上次我提了个重VVV庆四VVVV川湖VVV南也被审核了。
的话:所以呢?也没有解释清楚什么吧?上次我提了个重VVV庆四VVVV川湖VVV南也被审核了。重庆四川湖南
跑题了跑题了!
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这道题问得本身就不是很明确,1和-2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赚1块, 是从会计学的角度,3次交易利润分别是1,-1,和1,最终得出了这个人赚了1元.亏-2块,是有一点经济学里机会成本的角度去思考, 打个比方,你上4年大学,要花10万元,如果你这4年不去上学去打工,那么就能赚10万,里外里就是20万元的差距.但是这个成本是隐含的. 要考虑到"如果". 而那个-2就是这么来的,8块不卖.11卖(3块不赚,你赚1块) (10万不赚你亏10万)所以说,1和-2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考的知识点不同. 要看是什么公司问和应聘啥职业了, 如果莫名其妙的就问而不加提示,那么考官出题时也有自己的主观经历在里面,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
我问你 这只鸡值多少钱 你能回答么?邓爷爷说得好 又不是没炒过股
说负2元的,根本就是哗众取宠吗。
从纯数学角度,答2其实也是对的, (即假设资金充足).所以说,这道题考的是思维模式,无对错之说.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答案.
的话:亏-2块,是有一点经济学里机会成本的角度去思考 赚多赚少的问题,不是亏。不然按照每天买入涨幅最高的股票第二天卖出算,每个人都亏死了。赚1元也不靠谱,买入怎么能算亏1元?
从11楼学习了...然后为什么还可以算出一个9+11-(10+8)=2……QAQ?和那个1关系大吗?
我还是觉得11-8=3……数学老师死的早
1块那种说法适合做假报表。。。。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纠结……如果把这道题改成:一个人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只鸭,11元卖出去。不就很好理解的吗?
的话: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纠结……如果把这道题改成:一个人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只鸭,11元卖出去。不就很好理解的吗?+1
买到就赶紧吃掉,谁会傻了吧唧买转了好几手的鸡,不卫生的。
有些人说到了什么本来可以赚多少多少引入什么所谓经济学成本之类的。我想对那个人反问一下:A:好了,咱不谈鸡了,你每个月的净收入多少?B:……5K,怎么了?A:你错了,你每个月亏损了几万块不止。B:?A:你如果小时候读书努力点,离开大学后人放猥琐点,找个好工作,凭你的资质,工作起码是5W。所以我说你每个月亏了几万块——要是你一开始就努力的话B:……
的话: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这道题问得本身就不是很明确,1和-2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赚1块, 是从会计学的角度,3次交易利润分别是1,-1,和1,最终得出了这个人赚了1元. 亏-2块,是有一点经济学里机会成本的角度去思考, 打个比方,你上4年大学,要花10万元,如果你这4年不去上学去打工,那么就能赚10万,里外里就是20万元的差距.但是这个成本是隐含的. 要考虑到"如果". 而那个-2就是这么来的,8块不卖.11卖(3块不赚,你赚1块) (10万不赚你亏10万) 所以说,1和-2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考的知识点不同. 要看是什么公司问和应聘啥职业了, 如果莫名其妙的就问而不加提示,那么考官出题时也有自己的主观经历在里面,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 驳赚1块:3次交易时怎么数出来的?如果一次买进加一次卖出算一次交易,那就是2次交易;如果一次买进算一次交易,一次卖出也算一次交易,那么一共是4次交易。你的会计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驳亏2块(你原话是亏-2块,就懒得吐槽了):赚这个词就是指通过交易获得的收入,跟什么机会成本有毛关系。按你的算法,本来能“赚”3元,实际“赚”了1元(都说是实际赚了,还要继续算?),所以“赚”了1-3=-2元。你能解释下打引号的三个赚含义有神马区别吗。如果真要绕的话,我就继续绕下去: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2元,所以亏了5元;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5元,所以亏了8元;......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2+3K元(K趋于无穷大)......
开始你手上有8元,最后后你上手有11元。11-8=3,。这都要扯半天真是……
的话:驳赚1块:3次交易时怎么数出来的?如果一次买进加一次卖出算一次交易,那就是2次交易;如果一次买进算一次交易,一次卖出也算一次交易,那么一共是4次交易。你的会计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驳亏2块(你原话是亏-2块,就懒得吐槽了):赚这个词就是指通过交易获得的收入,跟什么机会成本有毛关系。按你的算法,本来能“赚”3元,实际“赚”了1元(都说是实际赚了,还要继续算?),所以“赚”了1-3=-2元。你能解释下打引号的三个赚含义有神马区别吗。如果真要绕的话,我就继续绕下去: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2元,所以亏了5元;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5元,所以亏了8元;......本来能赚3元,现在亏了2+3K元(K趋于无穷大)......赚1块那个很好理解啊,如果8元买,9元卖,再100元买,101元卖说赚1元的肯定会觉得赚了1,-91,1,亏了89元。。。。。。
的话:开始你手上有8元,最后后你上手有11元。11-8=3,。这都要扯半天真是……开始有8元,卖掉鸡鸡后有9元请问,一个只有9元的人,是怎么买10元的产品的?
的话: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纠结……如果把这道题改成:一个人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只鸭,11元卖出去。不就很好理解的吗?当然不一样,就是因为这道题中说的是同一只鸡,才有了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区别,是鸭子就不用讨论了- -问题的关键是考虑失去的东西,即机会成本:当我们选择干一件事时所必须放弃的成本。在本题中,如果市场是可预期的,并且买鸡人明显观察到了市场的评估变化,那么鸡作为商品,价格是在不断浮动的,它每次成交的价格就可以算成是会计成本,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参考的实际价值。三次成交中,1,-1,1,累计赚得1元。相反,如果市场是固定的,或者说在某段时间内保持价格的稳定,鸡的价值能被正确估计,那么11元就是鸡真正的,或最接近的价值。那么在以9元成交时,无形中就亏损了2元。但买鸡人在获得鸡时,得到了3元的隐含利润。这样,他在所有过程中赚得2元。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像经济学中旁氏陷阱的循环。只要市场存在需求,就可以有人不断成交,知道大家意识到泡沫的存在,虚高的经济就会崩塌...(言多必跨省)
的话:开始有8元,卖掉鸡鸡后有9元请问,一个只有9元的人,是怎么买10元的产品的?+10086,所以算他借了1块钱买第二次鸡,11-8-1=2
的话:从11楼学习了...然后为什么还可以算出一个9+11-(10+8)=2……QAQ?和那个1关系大吗?每个人看这道题时,所产生的思维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的1,-2和2也只是其分析成立的情况.答1的人:默认了空间地点和时间,默认买家自身持有8元,默认了利润为负的情况,同时默认了卖9-10段的交易达成(无息借贷).答-2的人: 默认了空间地点和时间,默认买家自身持有8元,默认了利润为负的情况,同时默认了卖9-10段的交易达成(无息借贷).以及这个买家事后拿着钱仰天长叹"我怎么不直接卖给最后那个人".答2的人:默认了空间地点和时间,默认买家有足够的钱完成全部交易但仅是这一笔. 如果我解释的还不够清楚,请你分别假设这个人手里只有8元和20元时能出现的情况就会明白了.关于23楼,第一,我说3次交易而忽略了第一次8元的,实际上是被这个题的"赚"字作了一个小心理暗示, 只去看了利润变化的部分.第二,你的那个2+3k实际是让这个人进入了仰天长叹了K次"我怎么不直接卖给最后那个人" 的循环.
的话:当然不一样,就是因为这道题中说的是同一只鸡,才有了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区别,是鸭子就不用讨论了- -问题的关键是考虑失去的东西,即机会成本:当我们选择干一件事时所必须放弃的成本。在本题中,如果市场是可预期的,并且买鸡人明显观察到了市场的评估变化,那么鸡作为商品,价格是在不断浮动的,它每次成交的价格就可以算成是会计成本,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参考的实际价值。三次成交中,1,-1,1,累计赚得1元。相反,如果市场是固定的,或者说在某段时间内保持价格的稳定,鸡的价值能被正确估计,那么11元就是鸡真正的,或最接近的价值。那么在以9元成交时,无形中就亏损了2元。但买鸡人在获得鸡时,得到了3元的隐含利润。这样,他在所有过程中赚得2元。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像经济学中旁氏陷阱的循环。只要市场存在需求,就可以有人不断成交,知道大家意识到泡沫的存在,虚高的经济就会崩塌...(言多必跨省)为什么说“那么11元就是鸡真正的,或最接近的价值”,为什么不是9元的呢?
的话:请善用右上角:不好意思,我新来的——“善用右上角”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我的“右上角”……
如果把整个过程看做是两次一买一卖,那结果很容易就算出来了:(9-8)+(11-10)= +2那么,-2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那是把第二次11元卖出和第一次9元卖出单独拿出来,而且是以第二次卖出作为绝对的价格来算的:9-11=-2但是绝对的市场买入价不应该和绝对的市场卖出价是等同的么?答案是yes,那就简单了。假设绝对的鸡价是8元,那四次交易的盈亏就是0,+1,-2,+3, = +2假设绝对的鸡价是9元,那四次交易的盈亏就是+1, 0,-1,+2
= +2假设绝对的鸡价是10元,那四次交易的盈亏就是+2,-1,0,+1 = +2假设绝对的鸡价是11元,那四次交易的盈亏就是+3,-2,+1,0 = +2亏2这个答案,是把假设绝对的鸡价是11元时+3,-2,+1,0 这四次盈亏,割裂的只看第二个-2,而忽视了第一第三和第四次交易的盈亏。
应该赚6元,他亏了4元,
因为这个人本来手里没有鸡,最后手里也没有鸡,所以不需要引入绝对鸡价。直接(9-8)+(11-10)= +2 就可以了。如果你的结论还是亏2的话,我真心求教一下这个题: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最后12元再买进来。请问他赚了/亏了多钱?
的话:应该赚6元,他亏了4元,这个到底是数学题还是语文题?~》
的话:开始你手上有8元,最后后你上手有11元。11-8=3,。这都要扯半天真是……你对得起自己的ID吗?
的话:你对得起自己的ID吗?有理说理。别让我骂人。
的话:有理说理。别让我骂人。开始8元,卖掉鸡9元 第二次进货价格10元 所以在这里他必须预借1块钱,才够买第二次鸡,11-8-1=2您小学数学老师在地上打滚呢,快救救她吧理说给你了。来吧,轮到你骂人了!!!
有理说理就行。至于其他的,如果你是故意找茬的,咱们别的地方见面单挑。
总之,我觉得是赚两元,而且这道题的正解感觉是用来作忽悠实践的,求官方调查辟谣~
有理说理就行。至于其他的,如果你是故意找茬的,咱们别的地方见面单挑。别跑题,果壳不要打架贴。11 - 8是不对的因为它之后9元卖出10元买的时候又投入了1元。所以总成本是9元。
这帖怎么被卖到死理性派了……
的话:因为这个人本来手里没有鸡,最后手里也没有鸡,所以不需要引入绝对鸡价。直接(9-8)+(11-10)= +2 就可以了。如果你的结论还是亏2的话,我真心求教一下这个题: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最后12元再买进来。请问他赚了/亏了多钱?+2的答案说明rediohead是使用纯数学的角度来回答这道题(默认了充足的资金完成全部交易,而不考虑其中借贷的可能.) 那么以此思路, 若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最后12元再买进来。(9-8)+(11-10)-12=-10, 我的理解是这个人用10元换来了一只鸡,仅此而已.无关盈亏,除非这个人能再达成一笔交易.就好比手里有件古董, 卖不出去价值就是0,有人出1个亿,那就值1个亿.
26楼的说明很简单、明了。如果这之后还故意话里带刺,只能认为是故意找茬。与其打没什么结果的嘴架,不如来点实际的。
的话:总之,我觉得是赚两元,而且这道题的正解感觉是用来作忽悠实践的,求官方调查辟谣~LZ,我觉得我可以去泪奔了
的话:+2的答案说明rediohead是使用纯数学的角度来回答这道题(默认了充足的资金完成全部交易,而不考虑其中借贷的可能.) 那么以此思路, 若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最后12元再买进来。(9-8)+(11-10)-12=-10, 我的理解是这个人用10元换来了一只鸡,仅此而已.无关盈亏,除非这个人能再达成一笔交易.是啊,我也理解是这个人用10元换来了一只鸡。但是用神逻辑机会成本来算的话,这个人就成了亏8元了。因为他“本来”可以3次都用8元的成本买的,实际上去花了8+10+12,亏了6元啊,同时呢,本来可以两次都卖11元的,结果却卖了9+11,又亏了2元啊。总共亏8元!
的话:LZ,我觉得我可以去泪奔了我本来是觉得这个题目,一会儿宝马面试题,一会儿IBM面试题,一会儿布加迪威龙面试题。而且感觉答案就是想忽悠人,告诉你们“都错了”然后给一个惊人的结论:这笔交易亏了!所以我发到谣言粉碎机来着……
的话:当然不一样,就是因为这道题中说的是同一只鸡,才有了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区别,是鸭子就不用讨论了- -问题的关键是考虑失去的东西,即机会成本:当我们选择干一件事时所必须放弃的成本。在本题中,如果市场是可预期的,并且买鸡人明显观察到了市场的评估变化,那么鸡作为商品,价格是在不断浮动的,它每次成交的价格就可以算成是会计成本,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参考的实际价值。三次成交中,1,-1,1,累计赚得1元。相反,如果市场是固定的,或者说在某段时间内保持价格的稳定,鸡的价值能被正确估计,那么11元就是鸡真正的,或最接近的价值。那么在以9元成交时,无形中就亏损了2元。但买鸡人在获得鸡时,得到了3元的隐含利润。这样,他在所有过程中赚得2元。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像经济学中旁氏陷阱的循环。只要市场存在需求,就可以有人不断成交,知道大家意识到泡沫的存在,虚高的经济就会崩塌...(言多必跨省)我觉得你想多了。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人的纠结根本不是在纠结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在纠结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设定为“同一只鸡”是有意搞混多次的交易,让大家混乱,所以我提出把第二次交易换成一只鸭子,就方便理解不会搞混。再说会计成本,一般来说,8元买只鸡,那么这只鸡的入账成本就是8元,不会以公允价值来入账的。再说机会成本,我也举另外一个例子,我花8元买进一只股票,9元卖出,然后10元再买进,11元卖出。如果最后的结论是这个人只赚了1元,那么我只能说在股市里叱咤风云的人都是在做无用功。但是如果要说,周围的人都没有那一次多余的买卖,从而大部分人赚了3元,我只赚了2元,从而得出结论说其实我是亏了一元的。那么我只能说题目中的“赚”究竟含义需要解释清楚。事实上这道题在网络上搞来搞去,大家根本都还没考虑到这一层,还在搞数学上的顺序,要是真考虑到这一层了,那大家真是太高端了。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个人工作室赚百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