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cm炎性肠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术后需要复查吗

→ 炎性肠息肉
炎性肠息肉
健康咨询描述:
大约一年前我总出现小腹疼痛,而且总有大便感,但是又排不出来,胃也经常疼,后来去了医院做了胃肠镜检查,结果就是炎性肠息肉,但我没有做什么具体的治疗.最近感觉病情疼痛感有加重,所以想问一下具体应该怎样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帮助我解决一下我的问题,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对于炎性肠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治疗,要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炎性肠息肉是发炎引起的肠息肉,治疗炎性肠息肉一般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首先要进行具体的检查,然后进行彻底的治疗.治疗炎性肠息肉的方法有很多,找到最适合自己病情的一款才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价格:6
参考价格:3
参考价格:1.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拉米夫定片适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
参考价格:¥205
用于便秘。...
参考价格:¥9.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结肠癌术后复检出现肠息肉,该怎么办?_结肠癌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结肠癌术后复检出现肠息肉,该怎么办?
来自:江苏省 南京市 浏览 2507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526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治疗的原则: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TA帮助了3166人
回答列表(6)
TA帮助了1279人
病情分析:
你好,结肠是肠息肉高发脏器,一般都是腺瘤性息肉或者炎性增生性息肉,都是良性病变,建议肠镜下切除。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269人
病情分析:
直肠息肉手术后,由于排便时摩擦,伤口少量渗血等因素,大便时可能有少量血。如果持续血多,说明有活动性出血,需要再次止血。
卧床休息,适当使用止血药,注意观察血量,如果持续出血,再次手术止血。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985人
病情分析:
你好,建议手术摘除,以防止在发生癌变。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896人
病情分析:
你好,可以在肠镜下手术治疗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945人
病情分析:
你好,如果没有症状话一般不需要手术,平时应注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韭菜及萝卜等绿叶蔬菜,多吃含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231人
病情分析:
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认为是环境因素(高脂肪食谱及食物纤维不足,即食用肉类过多蔬菜过少)及遗传因素,还有一些高危因素,如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胆囊切除术后。组织类型分为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出现血便,腹痛,右侧为主,出现腹部肿块则提示已届中晚期,直肠肿块,贫血、低热,晚期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及腹腔转移等。右侧大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包块为表现。左侧以便血、便秘、腹泻和肠梗阻等症状为主。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确诊。
大肠癌的早诊断及早期手术切除或可以根治,结肠腺瘤癌变和粘膜内的早期癌可经结肠镜治疗,大肠癌对化疗不很敏感。放疗用于直肠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放疗用于手术未根治及复发者,放疗有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危险,术后3—6月复查肠镜避免术中遗漏。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上可缓解放化疗的后遗症状,甚至缩小肿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患者应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果,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回答时间:
热门关键词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选择去向--
您的位置: &
> 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日期: 来源:好大夫在线
  肠息肉是肠道的良性病变。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息肉,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自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有蒂或无蒂。随着电子肠镜的日益推广,常常能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肠息肉患者。病人或其家属听到肠息肉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是不是要开刀”?
  肠镜能否辨明息肉的性质?
  内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包括炎症性、腺瘤性息肉。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1cm 的息肉恶变约1%,大于2cm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cm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作出初步的判断。当然,内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小编推荐:&&&&
  发现肠息肉是否都要切除?
  前面已经提到,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发现肠息肉应将其切除。
  切除息肉一定要开刀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 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1/5。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甚至于恶化成肠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息肉手术后多久复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