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什么 央视?说明了什么?

“你的家风是什么?”
      □记者&钟宏娇  春节期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问群众“家风”是什么,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许多人不禁自问,“我的家风如何呢?”现在,大声说出你的家风吧,我市将首次开展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评选活动,如果你的故事够动人,有奖哦。  “厅堂悬挂家训,用家庭伦理使人长孝心”,这是中央文明办提出的要求。日前,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明办联合发出了“评选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的征集令,希望借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和谐家风。  征集的内容,可以是收集整理的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故事,也可以是创作提炼的现代家训家规、优秀家风故事。如世代传承的家教格言及自己创作的家教心得、家风故事,尤其是崇尚孝道孝德的家训家规。  家训家规要求贴近生活,健康向上,语言精炼,特色鲜明,富有内涵,便于传诵。家风故事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引人向善,便于传讲,字数在500字左右。  活动承办单位为绍兴市文化馆。征集时间为日~3月31日止。  届时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和群众代表对征集到的故事进行评选,对其中的优胜者分别给予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奖励。相关故事还将结集出版。  市民可发电子邮件至或写信至绍兴市文化馆(绍兴市人民中路61号)参与活动,邮编312000,信封上注明“优秀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征集”字样。
原标题 [“你的家风是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绍兴晚报
[责任编辑:黎韦]
光明网版权所有家风是什么作文
家风是什么作文
  看惯了春花秋月,是否还会在乎自然频繁的变更;尝尽了悲欢离合,是否还会被心中的那抹回忆惊扰?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还有心中那缕淡淡的家风,潜藏在岁月的河流中,浮动着我那动人的心弦,家风再用他那满含沧桑的口吻,讲述当年的那些青涩往事&&
  &&题记
  轻渡在岁月的长廊,徜徉在流年的画卷。撑一支长篙,独上兰舟,于岁月山河间,寻觅那抹春色,邂逅那段美好。曾几何时,心中怀念着那令我愈发成熟懂事的家风,依恋着那使我愈发挥霍不去的家训。一个家的家风,承载的不仅是规矩,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似一坛深厚的老酒,散发着那沁人而又浓厚的清香&&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家风是行到水穷处的坐看云起时;家风是干涸的沙漠中的一缕清泉;家风亦是你我人生路上的那盏明灯。峥岁月中因着有家风的陪伴,所以生命这场孤独的旅行你我将注定不再孤单。
  沧桑岁月,家风从我的生活中悄然拂过,却在不经意间留下那芳华绝代的一笔。我于岁月山河中,再回味家风的韵味,寻觅那份属于人生的美好。那些年,那些事,还有那个夜晚,虽然已随落花在那个悲凉的秋天埋葬,可思绪总爱怀念,怀念的不是那些事,而是那些回忆中蕴含的品德和沉重的责任。
  忆当时,我与父亲在公园中游玩,飒飒的秋风拂动着心底的那丝诗意,给这简约的环境中增添了一份静美,黄昏的阳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在天的边缘还存留着一抹金黄色的烟霞,它轻轻的再回眸一望,寻它那颗如梨花般纯净的心,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还有几辆破车似几头病入膏肓的老水牛匍匐在那里,而就在这时父亲的脚下却出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着几十元人民币和一张银行卡。我的心中本想要把它继续放在路边,省得惹来麻烦,但父亲那颗充满热血的心,却不容忍这一切的发生。他捡起这个钱包,竟然硬生生的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等待失主的到来,我的心中不禁泛起阵阵的无奈,父亲总爱这样,无论在那里捡到东西也要归还给那个失主,真的不愧被称为一个&活雷锋&。
  天色已晚,乌黑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清明绝净的圆月,它似佛前的那只青莲,美丽又静谧,温柔亦凄凉。一条破旧的长椅上仍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萧瑟的秋风拂过他那沧桑的脸庞,脸上的皱纹似树的年轮般铭刻在那里,寒冷侵袭着他的身体,他的双手在瑟瑟发抖着,但尽管如此父亲的双眼中亦尽是绝决和坚定。顷刻之间,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父亲依旧坐在那里,只不过嘴唇正在渐渐的变紫,双手依旧发抖着,而他的眼神竟越发的绝决。终于在经历了4个小时寒风的摧残下,那个失主终于回到公园找到了他的钱包,经过问询原来那张银行卡是他危在旦夕的女儿的手术费,还好有父亲的坚持才救回了这一条珍贵的生命。我的心中被父亲的这种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尽管前方的路坎坷不平,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充满爱和奉献,那么相信彼岸的栀子花定会散发出属于他自己的清香。
  家风是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家风是行到水穷处的坐看云起时;家风是干涸的沙漠中的一缕清泉;家风亦是你我人生路上的那盏明灯。峥岁月中因着有家风的陪伴,所以生命这场孤独的旅行你我将注定不再孤单。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背景介绍/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什么’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伴随着记者的一个个采家风是什么访镜头,一个个活灵活现、形式各异的大众人物,栩栩如生的向央视记者纷纷述说、纷纷吐槽自己各自的独特家风。这个系列报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正能量,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家风概念/家风是什么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进入现代社会,家风可以引申为: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
家风例句/家风是什么
实事求是。吃亏是福。乐学苦干。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安分做人,勤劳为本,宽以待人。顶天立地体善良,自立自强不忘本。家风是什么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人要脸,树要皮,做人要做最好的人,别叫人家看不起。
相关评论/家风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期间搞了一次关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公众普遍感觉很有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他(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凡事要有“风”和“规”,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矩,如果长幼无序,吊儿郎当,任意随便,既不守国法,又不重道德,甚至人际关系很紧张,怄气打架,家庭暴力,不一而足。那么。也就谈不上家庭关系的和谐与正常维持。家风问题有两个要点:一是风要正,要有档次;二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成为一种习惯动作,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红灯记》里的唱词,包含了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关系。我们分析成功人士的经验之道——比如自立、拼搏、刻苦,比如仁义、助人、涵养: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家庭环境中寻求到基本来源、基本点。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明代曾经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当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朱子治家格言》还涉及了家与国的关系:“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今天的时代当然远非明代所能够比拟,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许多“老规矩”也必然地被历史所淘汰了,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比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都应当被抛弃了,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不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去认真借鉴“好东西”。说到“家风”问题,有一点值得强调:道德与法律这样两条杠杠到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遵守。家庭关系中通常涉及的是道德问题,比如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甘愿吃亏,等等,注重道德自律的家庭成员,才能够在家庭中享有威信,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当然家庭关系中也有法律问题,比如个人隐私,财产继承等等,这样的问题完全依靠道德自律往往就解决不周全,而且弄不好还会“显失公平”,于是就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财产的婚前公证,家人(包括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借贷必须有书面的字据,等等。这看起来有失人情之常,实质才是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互尊重,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发展,许多新东西出来了,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近年又出来“拆二代”。从家庭关系这个视角看问题,所谓“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相当程度上都不是年轻人自己人生努力的结果,而是对祖宗、父母的“天然继承”。正因为“财富和幸福来得太过容易”,这些年轻人最容易堕入骄奢淫逸,无所作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最容易失去道德荣誉感和奋斗精神,如果加上有的家庭的“家风”、“家规”本来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年轻人们就很可能成为类似旧时代的“纨绔子弟”和“恶少”类人物。家庭连着地方、社会和国家,所谓“家门不幸出孽子”,必然祸害社会,成为家庭、地方、社会的破坏因素。这是我们今天讨论“家风”、“家规”的现实和长久意义之一。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严格自律,讲原则,重正气,他(她)在单位里、社会上也必然能够表现良好;反之,一个人在家庭中我行我素,没规没矩,无法无天,无情无义,耍奸使坏,损人利己,既不把道德要求放在眼里,也不把法律规矩放在眼里,比如在家庭财产问题上,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人,甚至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信奉“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视“吃父母”、“啃老”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当涉及赡养父母、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成员,则就是另外一付恶劣的态度——“拔一毛而不为”。这样的人,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为家庭的孽子,社会的败类。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一代、老一辈,就应当起到一个正面影响的、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长辈,对于养成好的“家风”其作用举足重轻。可是我们痛心地看到:近些年来一个又一个被揭露出来的贪污腐败分子、“裸官”之类,以及那些尚未被揭露出来的有这样那样经济犯罪问题的干部人等——他们往往都是各自家庭的主要成员,那么他们的这些危险表现,只能说明这样家庭的“家风”教育一定成问题!这些人一定会因为自己的违反党纪国法而身败名裂,而且必然祸及他们的家庭成员,请问:当他们罪责加身,锒铛入狱,何以面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妻儿老小?如何侈谈对自己的下一辈去进行“家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家规”,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45:24
贡献光荣榜家风是什么--《群言》2014年03期
家风是什么
【摘要】:正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人们对"家风"的热议与思考,启发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何谓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
【关键词】:
【分类号】:D648【正文快照】:
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人们对“家风”的热议与思考,启发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何谓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宝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高云深;周清波;;[J];东岳论丛;1984年04期
张进海;张学福;;[J];共产党人;1996年Z1期
缪小红;;[J];现代商业;2009年14期
李义俊;[J];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刘强;;[J];社科纵横;2008年05期
黄彦华;;[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马洪坤;;[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张青兰;[J];求实;1999年08期
邹海宏;;[J];祝你幸福(知心);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薇;;[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刘玉明;;[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杨肇焱;;[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王玉梅;;[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严书远;;[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阚莹莹;;[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马永庆;;[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记;[N];朔州日报;2007年
刘长青;[N];安阳日报;2007年
张淑菊;[N];兰州日报;2007年
戴丽丽 冯战平 王雅云;[N];石家庄日报;2007年
袁媛;[N];新乡日报;2006年
郑一民;[N];克孜勒苏报;2007年
沈轶伦;[N];解放日报;2008年
记者  金志良 柯斌 陈巧红 朱仙芳;[N];台州日报;2006年
张旭?王兴忠;[N];人民日报;2007年
严腊英;[N];团结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秀萍;[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张由菊;[D];中南大学;2007年
吴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周山东;[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李菁菁;[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徐文;[D];南昌大学;2007年
曾爱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于立红;[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最近央视让记者问百姓的家风是什么?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请问各位网友--你的家风是什么?  我家的家风是淳朴、善良,母亲经常说:吃点亏没什么!!!  最近央视让记者问百姓的家风是什么?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请问各位网友--你的家风是什么?  我家的家风是淳朴、善良,母亲经常说:吃点亏没什么!!!  最近央视让记者问百姓的家风是什么?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请问各位网友--你的家风是什么?  我家的家风是淳朴、善良,母亲经常说:吃点亏没什么!!!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现货黄金白银投资是骗局  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打着为投资者理财的幌子,以高收益为诱饵,让不少期望一夜暴富的投资者深陷其中。伴随着最近一段时间金银价格的暴涨暴跌,一些从事贵金属交易的不法现象开始浮出水面。从所谓国家批文的天交所、到省批文的广交所,江苏大圆银泰,青岛华银,湖南润达、中能国投,市批文的汇丰,到没有批文的河南宝琦、天邑珠宝、安徽中杰、金锐,万银等等。这些吸血鬼的诈骗公司,一个个这样子的诈骗集团就是这样子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的每天每天都在上演着诈骗行为!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你的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封建思想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看起来是不准确的!有时候这种翻转是一百年,甚至更多!  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复杂经历之后,中国人逐渐开始反思了。  最近央视作为一个重要栏目和话题,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上下大面积地采访街头的群众,问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这让所有的受访者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往往出现尴尬的局面,多数人回答的都很吃力,甚至回答的答案很不得体,不贴切,不到位!拷问这个问题,如同考大学那么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道理很简单,所谓的家风,是大家早已遗忘了的东西了。即使这些采访的记者,也不知道家风是什么?如果到北大找个教授问问,这个问题也难住了他。  那么,我们现在渴望的家风是什么呢?虽然不能明确定义这里的家风,但是,基本上还是可以这样定义:所谓的家风,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谓的原始社会,一定是规模非常小的部落人群,在这些小部落人群中,有着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局面,我们叫做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比较文明和和谐,社会风气高尚和单纯,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所谓的家风比较好。这些人群规模小,人群与人群之间距离比较遥远,很少发生大规模战争。只有与其他人群争夺地盘的时候,才发生战争,一般情况下,人群内部比较祥和的。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能力增强,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人群移动能力增强,加上人群中人口的逐渐增加,繁衍速度提高,在这片土地上部落之间的战争频繁起来了。从放牧的人群之间的争夺牧场的战争,逐渐发展成游牧民与耕种的农民之间的战争。实际上,这种争夺早在夏朝之前早已非常激烈了,到了夏朝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稳定阶段。商朝是夏朝的继续,一些社会规则基本上稳定在一个雏形阶段了。周天子强大之后,让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新的稳定阶段,同时周朝制订了很多社会规则的实施细则,历史学者叫做周礼。  周礼维护了中华大地几百年的社会秩序,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周朝把古代人类社会中的社会规则梳理了一下,作为安定社会的举措规定下来,后人叫做周礼。  任何一个规章制度都是相对的合理,在某个历史阶段中,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中的漏洞就出现了,人们就不满意这个制度了。当周礼维护社会一段时间后,人们就觉得周礼中一些规定不合理,开始反对周礼了,于是,中国就出现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了。  秦汉之后,中国的官方教育出现了四大宗派:神教、道教、儒教和佛教。  截止到清朝末期,两千年来,四大宗教统领着中国人的信仰和教育。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有封禅大典仪式,对天祭祀,百姓们还要对大山祭祀,对河流祭祀,对大地祭祀,对大树祭祀等等,连你家的锅灶也要祭祀,那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神教是一个弥漫性的宗教,没有组织,从历史上的官方逐渐转入到民间的一种教育。儒教稍微好一些,虽然也是有点弥漫,但是,他们还有一些固定的场所,比如学堂,过去的书生供奉的偶像就是孔子。道教和佛教都有固定的人群了,还有一些固定的活动场所,比如庵堂和寺庙。  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表现方式,他们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文化,实际上还有本土神教文化,是四种文化的混合体。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意识,同时就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和道德品质。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就是封建思想。封建思想在两千年来,对于教化中国人和稳定社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抹灭的,尤其是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应该给以肯定,而不是批判。  如果一个科学家或者高官在得意的时候,批判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里多么无知和傻蛋,那是愚蠢的行为。每个人小时候都做过很多傻事,都很不懂事,但是,不能因为长大后懂事了,就回头来批判小时候不懂事,那是你成长的必然阶段哟!  中国人在封建思想的教育下,形成了很多做人、做事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很多风俗和习惯,所有的言行和思想都是在儒释道思想中约束中一以贯之。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约束,汇集起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这种道德分解到每个家庭后,就是家风!  大概在一百年前,一些洋奴,看到了西方人技术先进了,要学习西方人,这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但是,我们只能学习西方人先进的地方,不能学习他们落后的地方。比如,西方人的技术先进了,我们就学习技术。西方人的思想未必先进,那我们就不必学习他们的思想了。  技术是没有国界的,科学也没有国界的。但是,思想教育必然有国界的!  你穿着汉服可以用短剑刺杀董卓,你穿着中山装也可以用手枪枪杀袁世凯!你说手枪比短剑先进我承认,你说中山装比汉服先进就太牵强了。  你要推翻君主制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你建立一个共和制完全可以吸收封建思想体系中很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有价值的元素是应该的,可是,那些洋奴们一股脑儿地砸烂孔家店和传统道德就不可取了。  经过一百年来的发展,中国人得到了什么了呢?为了叙述方便,我把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事物叫做东方事物,比如东方某某,我把现在的中国事物叫做西方事物,比如西方某某。例如,一百多年前的鸡我叫做东方鸡,现在我们的鸡叫做西方鸡。  东方鸡吃着什么滋味?非常香!一般的鸡只有三四斤重,那小草鸡味道真好!现在的西方鸡,个头都是十多斤重,鸡肉没有一点味道了,你认为中国进步了吗?  东方鸡蛋很好吃,鸡蛋的个头都不到一两重,一般的鸡蛋都是12个或者十三个一斤。现在的西方鸡蛋六七个一斤,吃着没有鸡蛋味道了,你说中国进步了吗?过去的东方猪肉、羊肉、牛肉什么味道?现在的西方猪肉、羊肉、牛肉什么味道?过去的东方粮食、蔬菜都好吃,现在的西方粮食和蔬菜味道都不好吃,中国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方舟子还要转基因粮食呢,几十年后中国人要不长出三个鼻子才怪呢!吃转基因食品,人体的基因就会变化!  过去的东方大地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现在的西方大地上,一个黄鹂都不见了,哪里还有翠柳呢?过去遍地都有柳树,现在柳树很少见了。白鹭不见了,青天变成雾霾了。你认为中国进步了吗?  一百年的发展,华南虎不见了,很多动物和植物都失踪了,我们人类就这样孤独的活着吗?  中国的土壤、空气和水源,还能让人们健康地生活吗?我们是发展了?还是退步了呢?  过去的人际关系什么样?现在的人际关系什么样?在封建社会里,像林冲、鲁智深等侠士路见不平一声吼,现在还有没有英雄了呢?这些英雄和侠士还吼不吼了呢?过去是侠士们一声吼,现在是春晚小品的《扶不扶》哟!你到哪里还能找到家风了呢?  总之,只有愚蠢的人才否定自己的过去!只有愚蠢的人才盲目放弃自己的长处而去学习别人的短处的!  中国人要反思,反思我们在一百年之间干了些什么?丢掉了什么?我们还是中国人了吗?我们还是汉族人吗?《黄帝内经》和《道德经》是用汉语编写的,如果不翻译成白话文,你还能看懂了吗?汉族的五音你会吗?你只会摇滚乐,通俗歌曲,汉族的京剧和豫剧你会吗?很多洋奴要淘汰汉字呢,妄想用西方的洋文代替汉字。那些洋文一定比中国的汉字和汉语优越吗?记得有这么一个谜语:“上不上,下不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打一汉字)。谜底是“一”字。这个一字,在上的下面,在下的上面,有了它人字变成了大字,没有了它,天字变成了大字,多么巧妙呀!你要是用洋文ABCD,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吗?中国有书法家?美国有书法家吗?我们在国际上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给人类要做什么样的贡献?我们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风建设 活动 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