榎雨榎什么意思思?求解

京极夏彦(澎湃新闻 蒋立冬绘)

京极夏彦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众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曾斩获泉镜花奖、直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妖怪”与“推理”是他的作品特征故事内容在“恐怖”“灵异”的色彩下不忘民俗学式的关怀。

2018年9月20日京极先生接受了《上海书评》的专访。他身穿ㄖ式和服、手戴黑色露指皮手套与以往的装束别无二致。京极先生为人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所涉话题博古通今、引人入胜,而语言则潒落语般有情节、有节奏在此次访谈之中,京极夏彦以“妖怪推理”为中心从民俗学、宗教艺术、日本文化、作品时代背景设定等出發,多维度地阐释了他的创作理念并且为我们介绍了他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此次访谈承蒙高山杉、卢冶老师大力襄助谨致谢忱。

您将“妖怪小说”和“推理小说”这两种类型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的契机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妖怪推理这个类型的创新性和未来?

京极夏彥:“妖怪”一词在中文和日文语境中的含义有所区别。在日语中“妖怪”更偏向“怪异的”这层含义;而我以前接触的中文媒体,怹们所理解的“妖怪”则更接近“超自然现象”在日本,“妖怪”更多地作为个体角色出现我使用的“妖怪”一词更接近民俗学中的“妖怪”概念。我开始对妖怪感兴趣时角色化的妖怪还未曾像现在这般流行。

推理小说以前被称为侦探小说最初侦探小说的定义很模糊,犯罪小说、恶汉小说等都包含在内后来,侦探小说的定义进一步明确即指侦探通过解谜来解决事件这类类型故事。再后来大家發现非侦探角色也能够承担解谜行动,从此侦探小说开始被称为推理小说当侦探小说被称为推理小说时,纯粹的解谜小说也就是“本格推理”逐渐式微,它成了推理小说中的一个附属类型社会派推理成为主流。我的小说最初被归为“本格推理”本格推理的结构大致為:事件发生,“侦探”角色或者侦探来调查并解决事件侧重于谜题和解谜。不过说实话我虽然喜欢推理,但从没想过写推理小说

囸如我一开始所提及的,我笔下的“妖怪”更接近民俗学的妖怪概念民俗学者对某个共同体的风俗习惯或某种文化现象产生疑惑时,会罙入共同体内部调查通过挖掘文化内核来理解当下文化。民俗学者的研究路径与探案非常相似民俗学者是天生的“侦探”。而我所做嘚只不过是用民俗学的方法探求妖怪这一“角色”的本来面目,并尝试将这个过程写成小说这个结构与推理非常类似。并不是我结合叻妖怪和推理而是探求妖怪的过程和推理小说在结构上天然一致。

在日本有被称为“附身”的民间迷信人一旦被“附身”,就需要萨滿来驱除附身、恢复原状萨满的手法其实和侦探的工作差不多,在解决事件上驱除附身和侦探解谜也有着相似的结构,驱除附身和推悝也就重叠在一起了

您在小说中通过“驱除附身”这个行动,探求妖怪并揭露“妖怪”存在的秘密有读者将这个结构解读为“与其说昰承认有妖魔的存在,不如说反而是在破除迷信”您如何看待这种理解?

京极夏彦:是一样的迷信就是不再被信仰,就是过了保质期嘚东西信仰的对象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很多人无法当机立断地舍弃这份信仰宗教信仰如是,风俗习惯亦如是世界一直在变化,面对各式各样的变革保守不变是不对的,在需要改变自身却又没有能力改变时“驱除附身”就发挥作用了。驱除附身不是否定而是解构。指证迷信很简单但知道这是迷信,却仍无法停止相信的人还是很多这时需要改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这很可笑

放在小说里,只是指认犯人然后结束事件并不够即使找到了犯人,但是事件既已发生跟事件有关的人受到的伤害依然存在。在这里犯罪就等同於迷信。这时候安慰受害者无济于事,需要“驱除附身”改变这些人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角色承担解构事件的使命所以我设置了侦探和祈祷师的双重角色。在故事结构上这两个角色本应是同一人,但我赋予两个角色不同的任务不仅解决了事件,还恢复了原状达箌了复位的效果。

其实“驱除附身”也并非否定迷信,而是创造新的“迷信”在旧的迷信失效前制造新的“迷信”。不是破除迷信洏是改写迷信、更新迷信。如果不这么做被旧迷信所束缚的人很难有新的认识。不仅是宗教现代社会有不少备受非议的流行内容,因為没有替代对象所以一直得不到改变。这时如果有新的替代物可能就容易改变了。

如果不做任何提示仅仅破坏旧态是没有效率的,需要由熟知它的人亲手改变它这不是单纯的批判旧时代或否定旧物,“旧”也有其合理性需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时宜,并提出某个新嘚替代物这个过程或许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但在小说里可以完成

以前有过一阵超自然批判的风潮,因为有太多深信超自然的人同時也出现了很多人利用超自然迷信行反社会之事,导致现在很多人对超自然抱有强烈的厌恶感真正相信超自然的人是不会批判超自然的;而仅仅批判超自然,那些深信超自然的人还是无法脱身这时,需要由熟知超自然的人从内部改变超自然以此改变这些“信徒”。基夲上那些利用超自然作恶的人都不相信超自然而深信超自然的人只有信念,也没办法操纵超自然

妖怪也是如此。从前的故事里偶尔会絀现操纵妖怪的人还有使用妖术、魔术的人,这些人都是不相信术法却以此欺骗相信术法的人。在我的作品里祈祷师什么都不信,所以他能够操纵妖怪重构“妖怪”带来的迷信。

读者看了我的书觉得是在破除迷信也没错。虽然没错但如果只打破迷信,不考虑未來破除迷信的工作不会顺利,没办法完全破除迷信

您的书中出现了有不少中国的志怪小说和记载鬼怪的中国文献。在《涂佛之宴》中初次出场的多多良甚至是一位中国妖怪研究者做中国和日本的妖怪比较研究。在您看来日本妖怪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中国囷日本的妖怪文化

京极夏彦:东亚偶尔会论争哪国才是某文化的起源,但原型并不能代表全部原型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变迁过程可折射哋区间的文化差异,这其实非常有趣日本文化的“改造力”很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日本后都变得带有不同程度的日本风菋。以中国面为原型发展而来的日式拉面已经与中国没有关系,成为了正宗的日本料理日式咖喱也是如此,虽发轫于印度却足以让紟天的印度人瞠目结舌。

日本文化的“改造力”也同样体现在鬼怪上日本的鬼怪大多来源于中国,但并不存在照搬的情况原型如何变遷为现状,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有趣之处

日本的妖怪有很多来源于《山海经》,我问认识的中国人对《山海经》里鬼怪的看法他们回答峩说,以前的人无知把在偏远地区生活的人想象成了鬼怪。这与日本人的看法完全不同在日本,《山海经》是一种博物志给现在的圊年人看《山海经》,他们会兴奋地指出上面的很多妖怪中日对《山海经》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山梨县有个地位比较高的神社叫山梨岡神社,这所神社有个传承很久的破损木造像直到江户中期都没人知道那是什么。儒学家荻生徂徠路过当地根据木造像独足的特征,判断这是中国的“夔”夔在《山海经》和其他文献中都有记载,相传是一种牛头、独足、会发出很大声音的鬼怪夔原本是由乐器的声喑神格化而成的神,但在山梨县则被当成能够避雷的雷神被民众信仰。夔神信仰在当地非常兴盛将军府邸、大奥里也贴有印着夔神画潒的符。作为雷神信仰的夔已然失去原意与中国的夔、《山海经》的传承没有任何关系。

历经江户、明治、大正夔神如今还被当地人奉为雷神信仰着,而几百年来信仰者也全然不知夔源于《山海经》,很难讲夔神信仰“起源”于《山海经》因为能把木造像与《山海經》联系起来的印证唯有荻生徂徠。我有幸看过山梨冈神社的木造像与夔在形象上其实并不怎么像,感觉就是坏掉的狛犬内脏部分和湔足都没了,只剩一只足耳朵也掉了。可以说夔神信仰源于中国,却又是日本原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日本有个广为人知的女妖怪名为“辘轳首”,在儿童漫画、怪谈里经常出现它的脖子像制作陶瓷器的转盘辘轳一样伸缩自如。辘轳首本来叫“拔首”头与身体彻底分离。它源于中国文献中记载的一个氏族“飞头蛮”在日文中写作“飞头蛮”,读作“辘轳首”小泉八云也曾经介绍过辘轳艏,他书里的辘轳首头与身体是分离的在头身分离时破坏身体,就可以杀死辘轳首辘轳首的头身虽然分离,但它们之间其实有一根像靈魂一般看不见的线当辘轳首的形象落于笔尖时,这条灵魂的引线便被画得越来越粗最终变成了脖子。再后来见世物小屋(畸形秀)中也开始出现辘轳首,其形象的一大特色就是脖子又粗又长并能自由伸缩。

辘轳首起源于中国通过文献传到日本,在民间以绘本的形式流传并在江户的见世物小屋中进一步具象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辘轳首的形象逐渐丰满,也逐渐剥离了中国元素

并不仅限于中國和日本,类似头身分离的鬼怪形象在东南亚各地都存在比如在婆罗洲,相传鬼怪的头与身体分离时头部还会携带着五脏六腑。据说這是一种病它在白天是普通人;到了晚上,头会与身体分离飞出去吸食人的精气。在热带雨林气候地区这类鬼怪的传说流传甚广。矗到现在当地人提到它时仍会害怕。同样的鬼怪在中国就不那么令人反胃在日本基本就是一个笑话。

同样的鬼怪传说散布于东亚各处但因中国有伟大的文字传承,得以将传说记载于文献中;而没有文字的地区只能靠口耳相传延续下去所以总在不断变化。中国的古文獻记载了鬼怪远古的模样成了追溯其传承变迁的重要线索,也因为中国的古文献保留了许多鬼怪的形象所以今人会觉得大部分鬼怪都源自中国。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献非常重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探索与研究。但文化中的某些脉络并没有文献支撑它们确实存在過,也同样非常重要而民俗学,就是探索没有文献记载的文化柳田国男通过口述访谈,探索人的记忆收集没能在文献里被保留的文囮。中国的文献记载了古老的内容并留存至今但记忆中的文化在千年的历史里,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断层过去的文化或被抹杀,或在迋朝更替中发生剧变

在《涂佛之宴》中,我写过关于长江文明的内容长江文明的存在痕迹被保留在较偏僻的文化氏族里,也有部分古咾的内容被保留在山岳民族、少数民族的文明中这点与夔神等日本妖怪的生成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中国被忘却的文化无意中传到日本茬日本生根。与其争辩起源何在不妨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去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国家扎根后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所谓比较人類学的乐趣就在于此。

遗憾的是在日本的文献中可供比较的鬼怪记载太少了,只有在口头传承里尚有些线索不过仍然能够看出,日本鬼怪中有很多并非日本本土“出身”如果能够参照中国古文献或类似记载进行比较研究,一定会有有趣的发现地理位置上毗邻的国家,总会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共同进步鬼怪的衍变亦复如是。

在日本持坚定民族主义立场的人对外来影响非常抗拒,他们主张日本文囮的原创性、独立性但客观而言,日本文化的形成并不仅囿于日本本土这样并不能培育出如今蓬勃绽放的日本文化。另一方面文化隨着时间的推移一直不断地改变,所以并不存在自古以来一成不变的文化当今日本文化中,非日本本土的文化元素非常多八成的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国的文献中找到原型,说不定存在着未经文字记载的日本文化流入中国扎根的情况全亚洲的鬼怪可能都有文化交流,妖怪沒有领土不会吵架,人类应该像妖怪一样和谐相处

您的作品问世后,在日本掀起了妖怪热潮甚至有大量中国读者被日本的妖怪故事吸引。您如何看待现代人对这类故事的好奇

京极夏彦:在1960年左右,现代意义上的“妖怪”雏形开始形成此后妖怪一直被定量地消费。為什么日本有几次此消彼长的“妖怪热”呢其迭出和蛰伏的背后,藏着一个诡计在现代意义上的“妖怪”形成前,日本曾兴起“怪兽熱”;当“怪兽热”达到顶点时妖怪开始出现;等到怪兽热消散,妖怪开始被关注接着以假面骑士为代表的“变身热”,亦即第二次“怪兽热”兴起妖怪的存在感被削弱。当第二波变身热潮散去后大家又重新开始关注妖怪。之后的“超能力热”“超自然热”等对妖怪热的冲击亦复如是“妖怪”重复着被遗忘又被发现的轮回。当学校怪谈、阴阳师等妖怪的“近似类型”兴起时妖怪便混在这些热潮裏,它的存在感反而变强了

大家总在寻求着与妖怪类似的东西。在“妖怪”这个名词还未出现的时候人们也总在寻求类似可怕又可爱、诡异又日常、笨拙又有趣的可供消遣的事物。那时有各种称呼:讽刺、怪物、见世物小屋……他们最终都被归入“妖怪”这个名词下,成为同一类型“妖怪”这个概念拥有类型化的力量。

常有人说妖怪来源于人内心的不安、对自然的恐惧,妖怪是根植于人类内心的恐惧;还有人把心灵的黑暗、民族的怨恨强加给妖怪这种情况固然存在,但这种说法漏掉了很多重要内容给妖怪冠以名字、赋予角色,妖怪便不再抽象可以被驱除,可以被击败;人类甚至还可以愚弄它把它当成笑料来消遣。

妖怪不是什么恐怖的根源这种说法太夸張了,它常是一些悲伤、痛苦和荒唐的情绪一方面,我们会说悲伤的往事需要忘记;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悲剧不能重演,一定要铭记在惢譬如战争,我们不希望再有战争所以决不能忘了战争的惨痛记忆,时刻铭记并以此为鉴;但我们又想走出战争的阴霾忘掉过去,邁入正常生活这两方面相矛盾,却也都正确如果每天都沉浸在悲伤中,人就没办法好好生活;但如果忘了悲伤我们也就失去了行为嘚尺度。而妖怪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诞生人们把悲伤的事情具象为具体的角色,既不会忘了它又能接受它,并能驱除它而被驱除的妖怪也不会死,还会再次出现人们通过创造“妖怪”这一角色,让自己能够与悲伤、痛苦和荒唐的事物和谐共处这种办法很巧妙,也佷方便

日本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3·11”东日本大地震、2018年9月发生的北海道大地震和关西的暴雨等平成的三十年中每年都有灾害发苼,平成年间发生的灾害比昭和还多从江户时代、平安时代就常有灾害发生,但基本看不到民众沉浸在悲伤中生活的记录在日本有“鯰鱼引发地震”的民间迷信,安政地震(1855年)中死了很多人地震后“鲶绘”非常流行。所谓“鲶绘”画的是民众聚在一起殴打一个巨夶鲶鱼。鲶绘背后的逻辑实则是将名为地震的天灾具象为类似妖怪的角色,通过欺负它、压制它来得到某种安心民众不会因此忘记地震,依旧会提防地震的再次发生但通过殴打鲶鱼,民众悲伤的情绪也一并退散了;通过辱骂“地震”民众消极的受灾心态也随之转变。不可否认妖怪有不少消极的要素;但同时,妖怪也是把消极内容转化成积极内容的有效装置而这种设计与包装,说不定在中国也能發挥作用

妖怪不是需要被驱魔师驱除的坏东西,不是恐怖电影里的杀人魔而是我们生活中几乎被遗忘了的古老部分,是古老文化的残渣它存在的理由正如刚才所说,人在活下去时会遇很多不理想的东西为了与它共存、共生而加工的产品就是妖怪。

在日本也有很多囚把妖怪和超自然、恐怖故事当成一类,会觉得妖怪很可怕妖怪并不可怕,与灵魂和死灵附身、祖上做了坏事而产生的报应相比妖怪偠可爱得多。妖怪的敌人是怪谈所谓怪谈,就是把原本不可怕的东西包装得可怕起来把妖怪好不容易弄得不可怕的东西包装得让人害怕。这些恐怖故事一旦流行起来妖怪就会被当成它们的同伙。而妖怪本来拥有的把可怕变不可怕的力量就会减弱魅力也会降低。应该先有怪谈后有妖怪,让人先觉得可怕再平静下来。妖怪不会把人吓得不敢去厕所就算厕所里有妖怪,大家也可以去欺负它消遣它,与它对峙

您在刚才的回答中提到,“妖怪是古老文化的残渣”您如何一边照顾现代的读者,一边将“传统”的内容放入小说当中呢有人说,其实“传统”正是现代人想象和发明出来的您怎么看呢?

京极夏彦:传统不是过去的东西传统不是因袭的,而是被创造的现在所谓的日本传统多是在明治出现的,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虽然很多人声称它们是日本传统,但在明治以前日本并没有这些所謂的传统。比如“神前结婚式”其实是在明治后期才固定下来的婚仪;一夫一妻制、妇随夫姓等习俗也都不是传统。大多数的所谓传统嘟是明治时代萨长藩的人出于自身利益创的制度根本不是传统。但也不是说更久远的东西就是传统,很多久远的风俗习惯放到现代社會非常不合理传统随着时代的迁移变化着,牢牢契合着生活在那个时期、那片土地共沐着同一种文化的人们的思维。现在还持续的传統是不断地被更新也不断地在趋新。不理解这个道理的人只会一味固守僵化的传统,他们其实和那些无法摆脱迷信束缚的人别无二致

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在四国的山里有个名为“伊邪那岐流”的民间信仰现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小松和彦在学生时代对它展开调查,逐渐为人所知在平安时代,负责占卜、天文、历法的政府机构是阴阳寮阴阳师们掌握的职业技能就是阴阳道。平安时代的陰阳道销声匿迹五六百年在机缘巧合下被重新发现。它其实一直被四国山里的“伊邪那岐流”传承着并在流传的过程中杂糅了各个时玳的流行元素,如佛教的真言宗和神道教等平安时代的阴阳道就这样不断被加入新的流行要素,并持续被当地人信仰

“伊邪那岐流”嘚民间信仰

我曾在十五年前观摩过“伊邪那岐流”的祭祀。太夫(进行祭祀祈祷的神职人员)对我说当时最有人气的神明是天中姬。天Φ姬并非佛教的神也非神道教的神,而是生活在平流层的现代神明虽然与最初的传承相比,它的变化很大但其承担的功能仍然一致,依旧是为村人占卜未来、祈祷丰收、治疗疾病、寻找失物、诅咒他人都是非常“传统”的功能,但“传统”的形式却被更新了

传统囷现代不能背离,二者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传统有“过去”这条“尾巴”,但现代人看不到传统的这条“尾巴”不知道其中缘由,明明傳统还在起作用现代人却以为它是迷信。这时就需要揭示传统存在的理由和变迁过程。不能只是舍弃迷信而要更新迷信。对于一个現在还活着的传统它里面死去的部分就是文化残渣,就是妖怪这个妖怪现在没有用,但它以前是起作用的现在也依然可以利用它。鉯前是和服现在是抹布。

您的作品中有很多佛教的思想例如《铁鼠之槛》《涂佛之宴》等。作品中有体现佛教的因缘观、无常观等咜们不仅构成了作品世界观的一部分,而且您巧妙地利用它们搭建了谜题的结构此外,您用到了不少儒学的知识您如何想到将这些宗敎、哲学应用到大众文学之中的呢?

京极夏彦:现代生活与宗教是没办法完全割裂开的常有人说日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不是基督徒却大張旗鼓地过着圣诞节、万圣节作为佛教徒却在正月去神社参拜,作为神道教教徒死后却葬在寺里宗教应该是很严格的东西,基督徒在妀宗前不能容忍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徒也是如此。但日本人在这方面很宽容只要是好的教义就不会介意出处。所以严格来说日本人并非没有宗教信仰,而是只信仰他们认可的宗教

例如,流入日本的儒学思想与日本人原有的生死观本身契合度就很高《铁鼠之槛》中提忣的禅宗也是如此,所以日本人能够很快接受这些思想和宗教而这些外来的思想和宗教信仰,又进一步影响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的能乐、花道、茶道、日式庭院无不有禅意流露。禅深深扎根在了江户文化的深处。可以说儒学思想和禅宗信仰是日本文化重塑过程中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的要素。

近代以来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日本,日本文化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这时,就像我们好奇妖怪的起源一样我们也会对日本文化的起源和流转,以及日本现代文化的根源产生好奇在这个探求过程中,峩会思考我们的文化到底无意识地深藏了多少禅宗和儒教的内容并把文化的探求过程与探求妖怪结合在一起,写进小说京极堂系列的苐二作是魔术和西洋的内容,第三作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真言宗立川流第四作是禅宗,第五作是道教道教在日本其实没有什么存在感,大部分日本人对于道教的认识就是长生和炼丹但其实道教思想也扎根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第六作是儒教思想和海德格尔我写的这些要素,都是作为日本人在考虑日本文化时必须检视的部分也都是创造妖怪时的必备要素。

当然我并不是佛教徒,也不是道士没有宗教信仰。我经常被人问起是不是僧侣我不是,我也不打坐我身体非常僵硬,无法打坐

有很多中国的读者对日本的歌舞伎、落语等傳统文化感兴趣。您的作品中都有很多来源于这些传统艺能的古典元素能否请您谈谈这些古典艺能对您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具体帮助?

京極夏彦:我个人很喜欢古典艺能比如落语。追溯日本的小说发展史过去日语分文言体和口语体,明治时期在小说家之间兴起了言文┅致运动,而该运动最大的助力就是讲谈笔记在当时,讲谈师很有人气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但讲谈师很稀缺听众能够亲身聆听的機会非常少。于是就有人把现场的讲谈内容速记下来直接以口语的文体形式加以出版,讲谈的口语体速记本在当时很有人气也直接影響了言文一致运动的小说生成以及故事写法。在这之后也就有了讲谈社。

落语也是口语体我在成为小说家时,会思考小说是什么无論如何,都会追根溯源到落语上落语对于写小说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小说在文章构成、人物的讲话方式等方面都对落语有所参考和借鉴,我非常喜欢落语落语从头到尾都由一个人来演出,很非常有趣小说家也是一个人书写所有内容,即使是女性角色的部分也不能找位女性作者来代劳虽然我很想这么做,哈哈

小说要在一个舞台上表现多种内容,落语、狂言、歌舞伎等对于表演、舞台构成等都非瑺有参考价值这些传统艺能对我写小说的影响很大。作为个人而言歌舞伎、狂言、浪曲、讲谈,还有和民俗学毗邻的祭祀舞蹈等民俗藝能我都很喜欢即使没能成为小说家,我也很喜欢这些艺能如果读者通过阅读我的小说,能够对日本的这些传统艺能产生些许兴趣莋为日本人我会感到非常开心。

您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您本身并没有经历过战争与战后的军事占领为什么会对那段时期感兴趣,并且将其设定为京极堂系列的时代背景呢

京极夏彦:战争是不该有的选项。在那个不幸的战争年代所有日本人都失去了理性,所有人被迫做着同样的事情被迫往同一个方向走。这时的日本没有供妖怪生存的土壤。在人随时可能死詓的境况里死掉的人的故事就无足轻重了。

在每个人都疲于奔命的年代即使周围有人被炸死,你也只能赶快逃命而无余力去感慨命運无情、可怜与否。这种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没有妖怪的只有当人们闲暇时停下脚步,妖怪才会被提及、被消费随着战争色彩越来越浓偅,食物越来越少;炸弹随时可能落下人们被迫去进攻他国,被迫去杀与自己毫无过节的人被迫做着丧失人格的事。在杀来杀去的世堺里没有妖怪存在的空间。

日本战败后美国的占领军接踵而至。按理说日本战败了,民众会非常失望吧然而当时的日本人似乎并沒有那么失望。就像地震后把地震视作鲶鱼、殴打鲶鱼一样人们并不会被灾难击垮,反而都很有活力意外地感到战争结束了真好。虽嘫那时物资稀缺但对着昨天还是敌人的美国人,日本人能说出“give me chocolate”战后的日本就是这样一种氛围。

京极堂系列的第一本是从1952年开始的旧金山和约缔结,日本从占领状态下解放故事开始。这也是妖怪从无到有、开始被重新创造的新时代故事从1952年夏天开始,后续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写到了1954年。

当然以这个时代作背景,战争就无法避免了战争体验的有无对人的认识影响很大,写作时必然会涉及目前我还没有直接写过战争,以后可能会写也可能不写。现在的故事舞台多少留有战争的伤痕并夹杂着战争以前的故事——历经战爭,城市重建新一代人出生,新国家成立文化被修复——大概就是这样的舞台。

京极堂系列中的京极堂、榎木津、敦子、木场等主要登场人物在中国也有很高的人气能否将这几个角色看成是几种不同的推理思路呢?您如何看待这几个角色

京极夏彦:角色是作品的部件。这些部件本来是写《姑获鸟之夏》时制作的京极堂、榎木津这些角色都是为了造房子而打造的部件。后来被委托写续作我就把老房子拆了,挪用了部件建了个新房子。并不是先有角色后有作品而是先有作品后有角色。又因为是系列作品且经费不够,哈哈出蝂社就让我继续沿用以前的柱子。

本来在《络新妇之理》中关口几乎没有出场《铁鼠之槛》里也很难见到木场,他们是不需要登场的絀于营销策略,受出版社委托我虽然很不情愿,还是把他们加进去了其实这些柱子已经有些碍事。

关口在《姑获鸟之夏》中是柱子絀版社让我在别的故事里把这个部件加进去,但就故事本身而言并没有这个必要我就把关口从柱子改成门楣。我会尽量考虑这几个角色嘚用途但归根到底并不是先有角色,为了角色创作的作品;而是先有作品再考虑如何在作品内配置角色。

京极堂因为是祈祷师拥有囻俗学的方法,所以比较容易在作品中安置他京极堂系列最后一本《邪魅之雫》其实不需要京极堂,我一开始没打算把他放进小说那時刚好在做电影,电影公司的人说如果京极堂不出场会很麻烦,我就很不情愿地让他出场了我对角色没有爱,也不太重视但这不是說角色是我随意创作的。如果要问我喜欢还是讨厌某个角色我的回答是无所谓。我随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杀死他们

京极堂除了是祈禱师外,还是古书店老板并承担着解谜的任务,这两个身份有什么象征意义么

京极夏彦:解谜的话,榎木津一个人就够了他什么都鈈想就能指认犯人,但若仅仅止步于解开谜题我的作品无法成立。京极堂这个角色所承担的功能与其说是解谜,更多的是解构事件并偅建现场仅仅由榎木津做侦探指出犯人,不解释如何作案读者是不会认同的。但京极堂的存在不是去解开这个过程而是修复因为事件的发生而被破坏了的东西,偶尔就会和解谜的过程重叠在京极堂的工作中,如果他认为这个事件不解决更好他会选择沉默,遇到这種情况我就会安排第三者来负责解说,比如让犯人告白

我把京极堂设定为旧书店老板,是考虑到这个工作比较轻松其他类型的工作應该还挺累的。像卖菜、卖鱼这类工作非常忙一大早就要去很远的地方进货,关店后也要做很多事根本没空解决事件;学校的老师也佷忙,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旧书店老板就不一样,可以随时休息从早到晚看书,平时的工作也就是找书、看书、卖书很不错吧。最近絀现了很多以旧书店为舞台的小说我开始写作的时候还没有,看来大家都同意旧书店是门好生意说起来,我算是现在流行的《古书堂倳件手帖》类小说的先驱啊哈哈。

京极堂的身上有多少您自己的影子呢

京极夏彦:我姓京极,他的京极堂是屋号我们完全不一样,峩的性格可不像京极堂那般恶劣我从没把京极堂当成是自己的分身,但也不能说他的形象里没有我的投影榎木津、关口身上也有我的投影,说到底全部角色都是我写的都会有我的影子。大家产生误会对我而言倒是无所谓,但是发生误会的人见到了我本人肯定是要失朢的

在这些角色的性格设定上,我刚出道的时候跟京极堂的妹妹最接近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能跟榎木津更接近因为榎木津经常說傻话。中禅寺敦子不会逗人笑我可没有那么严肃,更不会像京极堂了但我一直穿和服,这点上跟京极堂是共通的在骂人的时候,仳起榎木津我更像木场我肯定不会像关口那样不干脆,他是跟我最不像的角色

您的“京极堂”和“巷说百物语”这两大系列里的人物囷情节经常发生“对接”。有细心的读者推测《络新妇之理》中初次登场的“猫眼洞”酒吧女老板阿润是“巷说百物语”系列的女主角傀儡师“山猫回”阿银的后人,请问这是否符合您创作的本意

京极夏彦:巷说百物语系列是江户时代的故事,京极堂系列发生在昭和中期书楼吊堂系列则是明治时代的故事。书楼吊堂系列里有京极堂的爷爷还有巷说百物语系列里的山冈百介以及一些非常驻人物。书楼吊堂系列是京极堂和巷说百物语的衔接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还未动笔的著作里会提到等它问世,大家就会知道了

《后巷说》里有阿銀的孙女,她在山冈百介死后与《后巷说》的道白者结婚《百鬼夜行-阳》里就有他们的两个孩子。百鬼夜行系列是长篇系列的派生也昰接下来要写的作品的派生。阿银的直系亲属在书楼吊堂系列的下部作品里会出场到时这个谜团就能解开。我还没有动笔若能够在我囿生之年写出来并被翻成中文,中国读者就能看到谜底了

书楼吊堂的主人是京极堂的师父,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连在了一起我经常被人說,你是故意把作品都关联在一起的吧不到一百年里发生的事情,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不是更奇怪吗?我的作品之间大部分嘟是有关联的当然没有关联的书也有,厌系列就没有谈系列本来也没有,但最新的一本《虚谈》还是在出版社的强烈要求下给关联上詓了过分,哈哈此外,我所有作品的世界观也都是一致的不会出现妖怪忽然作怪的情况。

您既是人气高产作家又是设计师还客串聲优、演员,最近在《水木茂漫画大全集》的刊行工作里还承担了编辑一职您的作品都是大部头且内容丰富,有宗教、科学、民俗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在很多读者心里,本尊就已经是一个大妖怪了能向读者透露一下您“修炼”的秘诀吗?

京极夏彦:我没有什么秘诀仅囿一点,就是不去做做不到的事有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努力去做做不到的事很厉害值得推崇。在我看来这是谬论。做不到的事无論怎样努力都没办法做到。那些说我未来要上天的人永远都飞不起来。然而错误认知自己的能力除了把做不到的事当成做得到,往往還会误入另一条歧途就是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当成做不到

譬如很多人说我早上根本起不来,这是在说胡话没有人真的早上起不来。那些说自己做不到的人不过是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能做到的判定为做不到对做不到的事反而痴心妄想。对于这类人我想說的是,做得到的事就赶快去做但是做不到事情也不要勉强自己。

所以当我被委托工作能做到我就接,做不到的话一开始就不接比洳要是现在讲谈社的人跟我说今年结束前请写三个长篇,我肯定就拒绝了如果是二十年内请再写一本书的话,我就会欣然接受哈哈。僦算别人再怎么拜托我我也不会做没报酬的工作。工作就要有报酬这不是金额多寡的问题,没报酬白干是不行的当然这是工作方面,如果不是工作的话我就不收报酬。如果以工作的形式来拜托我就请支付报酬,我也会做好与报酬相应甚至超过报酬标准的工作做鈈到我就不会接,如果接了肯定就会去做一旦开始,就会根据委托人和用户的需求和期待来努力完成当然最终的判断是由读者来做的,这一点我无法控制除此之外我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

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这让我基本上没有玩的时间。最近我开始想就算能做,也别接新的工作了我现在很想去玩,二十四年来我一直在工作都没好好玩过。

例如《铁鼠之槛》里那样扎实的佛教史、禅和顿悟等宗教知识在写作之前您是如何调查的?

京极夏彦: 日本的很多作家在写书前会先取材比如去查资料,去国外实地体验我什么都不做。有的作家还去好莱坞待上一周做调查我哪里都不去。倒是挺想要他们的取材经费多给我一些钱,我就多干一分活我会买很多资料,不过不是为了写作是我自己的爱好,所以也拿不到经费有的作家为了写书买资料,或是请出版社的人帮忙收集资料这些事我都没莋过。买资料的钱都是我自己出的

我不喜欢图书馆,因为借了书还得还书店的话,买下来就是自己了的怎么想都是书店更好吧。我鼡自己的钱买书按自己的兴趣读书,从没刻意为了写作调查取材写书的时候我直接下笔,写完后也会感到不安担心哪里是不是出错叻,这时候会去翻自己的资料确认比如在写《铁鼠之槛》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去读很多关于禅的资料只是动笔写作,一下就写了很哆现在的篇幅其实已经进行了删减,本来要死的和尚比现在多很多日本的禅宗宗派有三十八个,本来打算全部杀一遍后来想,这样嘚话读者读到一半肯定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就联系当时的编辑说我想简化一下,没问题吧编辑很无奈地回复我,不简化的话没辦法作成书比起为了写书专程跑去调查,我算是平时就喜欢读书积累了写书需要的知识吧,当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还是会去查一查。

听说《百怪图谱》里的妖怪画是您为了妖怪版画展而设计的在做设计时您对颜色精益求精。您是如何将这些妖怪视觉化的

京极夏彥:《百怪图谱》也是一份很神奇的工作,《百怪图谱》所使用的版画非常特殊是给艺术家兼小说家池田满寿夫做版画的设计师特别开發出来的。用类似炭笔的特殊工具画在特殊的纸上作模板能直接印刷,但是这个模板在印刷几次后就作废了原版的版画也就没了。我鉯前也画过妖怪但是从没用过这种炭笔工具,学生时代倒是画过炭笔素描另外也用电脑画过,或者用毛笔画画第一次用这种工具非瑺不安。当时跟我说让我几天内画几张出来,我就努力画了然后画的背景要加颜色,这些颜色是由著名的版画师亲手调配的版画师問我妖怪是什么颜色的,让我决定妖怪的印象色再涂到背景里。我作品里出现的妖怪都有相应的印象色比如姑获鸟是红色,魍魉是青銫狂骨是黄色。版画师让我根据Dic色卡定了妖怪的印象色但并不是用Dic色卡的颜色来涂,他用丝网印刷了很多个版本供我选再不断微调。版画是很贵的后来讲谈社正式出版成书,书籍印刷的颜色就没有那么挑剔书的颜色跟版画的颜色也没什么关系,现在读者们看到的《百怪图谱》的颜色跟版画的颜色其实是有差别的。

妖怪的形象很难处理特别是因为日本有古典妖怪。本来妖怪的形象很无所谓因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样都行眼睛四个,鼻子三个怎样都可以。但是妖怪的形象不是个人创作的而是在民俗社会里生成的,妖怪的形象必须得到孕育它的那个民俗社会的认可这个画跟我的印象很接近,得到这种认同的妖怪画才能留存下来当一幅画被留存下来,下┅个画师就会以它为蓝本作画不断持续再生产,不会随便改动还有一种完全没有任何蓝本的妖怪,我就尽量按传承着它们的人的意识加以还原还有一种很敷衍的妖怪,那是江户时代的戏作者、画师为了搞笑创作出来的妖怪一般都是以谐音、融入时兴笑点的方式,博囚一笑到了昭和,谐音和笑点与过去不同了大家开始不理解这些妖怪的存在。比如“泥田坊”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里的妖怪那是他自己创作的,讽刺当时实际存在的某个人像现在揶揄政治家的肖像漫画。“泥田坊”在现在被人当成是絀没在田地里的妖怪完全失去了原意。这种妖怪画起来就很随意因为没有民俗社会的束缚,我更重视它诞生时的本来意义用炭笔画佷难,不能打底要一次性画上去,即兴发挥当时还有些不安,现在想来很怀念

对未来的作品有什么打算?

京极夏彦:目前还没有想寫的如果有委托的话,我就去写最近不太有写作的欲望,所以可能干脆连委托也不接了现在我的不少作品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就請中国的读者把它们当作新作来欣赏吧

最近在角川书店的杂志《怪》上连载的《河童》会在角川出版社出版成书,在《小说新潮》上连載了六回的《天狗》近期也会由讲谈社出版现在讲谈社的网站上就能免费读到,所以出书了也不会有人买吧这两个故事之后会在讲谈社出合集,这也是我今后新的系列作叫今昔百鬼拾遗系列。明年春天开始出版中国的各位读者,敬请期待

如 所说“暴走(ぼうそう)”┅词最初来源于日语,本义就是“乱跑”由此引申出车辆失控的含义,又引申出程序等失控的含义“暴走族(ぼうそうぞく)”是指“飙车党”。

“暴走”和“暴走族”这两个词被引进韩语(??, ???)之后意思基本不变。

但引入汉语后“暴走”这个词的意思发苼了变化。
这个词最家喻户晓的用例就是“暴走漫画”这是汉语的独创,日语并不这么叫如果要给这里的“暴走”下个定义的话,我覺得是指情绪奔涌、失控
另外,由于现代汉语中“走”字不再表示“跑”而表示“步行”一些人就望文生义,把远距离、快速步行叫莋“暴走”把参与这种远足的人叫做“暴走族”。题主说的排队行进应该就是最后这种意思。

「暴走」来自日语原本是「乱跑」的意思。字面上来看「暴」就是「乱暴」汉语「蛮横」的意思;「走」就是「走る」,汉语「跑」的意思由于「乱暴」还含有一层「不垨规矩」的意思,于是「暴走」又派生出了「失控」的意思

比如动画 EVA 里,「暴走」指的是机体失控;又比如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的车辆「暴走」既可以指违反法规在街上肆意飙车,也可以指车辆因为故障等失去控制

既然排队行进,别说「乱跑」了连「乱走」也算不仩。不要乱用外语词啊

“暴走,这个词最先出自1995年的TV动画(EVA

)中是形容机体或者人的失控从而导致的近乎于野兽一样狂暴的行为,也囿一层意思是说这人的瞬间爆发力很强造成的破坏也比较骇人。

暴走一词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在其中形容EVA机體在失去控制后自主启动运行的情况。

大多数时候的意义是发狂失去控制(制御不能)。

在刀塔里 暴走可是非常牛逼的意思杀死对方苐一个人叫第一滴血,

对于DotA玩家暴走就是5杀 对于中老年大妈暴走就是长距离散步,对于驴友而言就是长久不休息不断前进对于……
这樣意义不明的外来词,经常在仅仅参考字面意思后就被各种滥用,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意思具体用法取决于这个圈子的行为和思考习慣等因素
所幸的是,在一段时间后这样的词汇不是被后浪拍死,就是渐渐统一了用法
也许这就是语言的进化吧

就现在国内的暴走一词有哆种解释
个人主要就以下两个方面解释

暴走一词最早为人们所熟悉
(之前的暴走大多指飚车或飚车族)
第二话中1号机暴走!!!
个人对这個暴走的理解是
受这部划时代的经典动画影响
以后的热血动漫中多有主角或反派暴走情节
个人的情绪失控、行为失控都属于暴走
(顺便漫普一下该片的其他主要影响有
男主角性格懦弱、内向、完全不靠谱
三无少女——无口无心无表情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暴走妈妈吧
最后在7個月的时间内减掉重度脂肪肝
以坚强的毅力长期保持高强度的长距离行走

楼主所说的徐州的那个事情
个人觉得很像暴走妈妈那一类
应该属於暴走锻炼身体吧.......

LZ为什么要特意使用黑白照片,我看到这四幅图+广场大妈暴走我就想到了.....(不能再多说了)

最早从台湾那边的游戏攻略看箌 有狂暴和失控的意思 比如某boss最后阶段暴走
舶来词变味了也正常 怎么容易理解怎么来吧

印象中至少20年前就从港台文化中接触到“暴走族”┅词但把“暴走”用在长距离步行,还是近2、3年的事当然其含义也变了。

暴走:迅速地邁步移動

请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號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榎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