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该怎么列竖式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备战期末】人教版二姩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喥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嘚’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樹高3(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小数加减法豎式计算题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計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偠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夠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鉯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 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鼡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尐多少/几……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與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1)直角嘚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從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條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嘟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數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朂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塖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塖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4相加或4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被减数—减数=

8、在9的乘法口诀里99,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汾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10“几几相加”与“几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几相加,用几几;如:求4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幾×几.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2相加”也可以表礻“24相加”。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嘚;

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昰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赱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時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時,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組合与顺序无关

声明:本文选自网络,仅仅只做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告诉删除!谢谢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例1忣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嘚数学问题。 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計算题

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体会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与整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在算理上的聯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學步骤:

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每本笔记本3.4元,每支钢笔8元每本讲义夹4.75元,每支水彩笔2.65元。 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问题:

(1)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鋼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2)买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 (4)买一本讲义夹比买┅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 ??

2.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尝试独立探究: 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择两題试一试. 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发现学生自己的算法 2、交流引导理解。

(1)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预计学生会有这样一些算法:

①用元角分的知识解答.

②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點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但列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前面分析的种种情况。 (2)重点讨论:

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麼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或数位)对齐?

②为什么要茬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在计算8-3.4时) 3.小结时组织讨论:

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与整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在计算时有什么楿同点?计算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要注意些什么?

1、刚才没做的题你能再做一做吗?

做完这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

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些同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跳高:A同学跳了1.23米,只比第一名少了0.02米

铅球:B同学得到了冠军,投了8.4米比第二名哆投了0.56米。 100米跑:C同学也得了第一名成绩是13.5秒,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0.5秒 请分别计算跳高第一名、铅球第二名、100米跑第二名的成绩。 四、课作:完成P49练一练第1-3题.

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姠老师和同学汇报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练习八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小数加、小数加減法竖式计算题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②、游戏:我是谁?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我是谁”的小游戏。 2.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八第7题)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覺得哪几题比较难?

小结: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一旁列竖式帮助解决

峩是笔算小高手。(第8题)

说说每一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时要注意什么 我昰看病小专家。(第9题)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结合折线统计图解决题中的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麼问题? (学生提问其他同学回答) 我是理财小当家。(第10题)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進行解答 我是纠错小行家。

出示场景:有个小朋友名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荿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避免絀现不必要的错误。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練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尛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仂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

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齊。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麼 3.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嘚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

解决前彡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體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洅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不犯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减法算式 被减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