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是真的吗?有个当幼师的朋友告诉我青岛白珊玛利娅蒙特梭利利教师培训学校开始招生了,想问一下家长也可以

【世纪大坑】写在成为蒙特梭利教师之前_幼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8,889贴子:
【世纪大坑】写在成为蒙特梭利教师之前收藏
《序》恩,在发表了一篇怨人自哀的帖子以后,在经历了五月上旬一段“我去年买了个表”的大姨妈状态以后,目前总算又调整回情绪了。兴许是这段时间忙过头了吧,基本上没怎么休息过,不过这都不重要,既然有人想看,那我就开始写了,就这么简单。这是我从最早最早就想写的一篇主题:写在成为蒙特梭利教师之前。这篇的初稿甚至早于我先前所写的《幼师之前》,但最终为什么是先写了《幼师》而不是这篇呢?原因我曾经提到过——许多人甚至连幼师的工作是怎样的都不清楚,何谈去当一个蒙特梭利教师呢?这就像是你连微积分都不会算,有人试着要跟你讨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可论证性一样。特别是在贴吧里的诸位,大部分都是还在学校里奋斗的小年轻们,可能连幼师的概念都还没有一个准头……还停留在考虑是否要考这证那证,哪个证的含金量高的阶段。这个时候,忽然有个人告诉你:“考那么多都是浮云。”对小年轻们来说可能一点帮助也没有吧。然而,蒙特梭利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你拿到了某机构初级证、高级证,便可以冠之以名的头衔。就像蒙特梭利本人所说:“我从来没有创造过一套教学法,我只是把孩子们身上所观察到的东西,又实践在孩子身上而已,是他们教会了我这一套方法。”对于蒙氏人(Montessorian)来说,蒙特梭利教学法,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生活态度。那些懂得把所有的蒙特梭利教具从教具柜上拿下来摆弄的人,并不见得真正理解了蒙特梭利教学法。如果不能以“蒙氏人”的生活态度,去积极的面对生活、面对孩子,你充其量只是台教具操作的机器而已。那么,到底蒙特梭利教师,意味着什么?如何成为一个蒙特梭利教师?我嘞个去……这可是国际机构花半年脱产培训的时间才能教授并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些人花了10几年都不见得能正确理解,哪怕我费再多的笔墨,都不见得能叙述完这个问题……不过有个开始,总是好的,是吧?注:撸主在这不保证会填完这个坑……也不保证撸主可能不小心开地图炮轰到谁,如有得罪者或既得利益者,请默默点击右上角叉叉退出,谢谢合作。
2016年幼教考试辅导进行中(限大专以上学历)沪上幼师培训机构+培训体系+海量幼教实习资源.带您华丽进入幼儿教育行业!
楼主继续更新吧,我挺关注蒙氏的,但我感觉我的能力达不到蒙氏老师的要求。
《谁是蒙特梭利?》恩,总归是要从这个被说到烂掉的话题开始呢。好的,那么,请自行百度:蒙特梭利~~~(死吧你)诚然,百度百科上对于蒙特梭利的生平资料还是很全面,也很详细的,虽然错误也很多。不过这些资料我相信你们也看烦了吧,也觉得无趣了吧,特别是当幼师专业课讲到蒙特梭利时,让我猜猜你们有多少人是在发短信给男朋友,多少人在打瞌睡,又有多少人实际上连课都没去上呢?(笑)都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都喜欢读短的内容,那么我就给你们几条微信息,来说明蒙特梭利牛逼哄哄的一生吧。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生和女医学博士!(课本里肯定有)她入读医学院是靠当时的教皇里奥十三世公开发表声明推荐入学的!(而且教皇还不是她干爹!‘笑’)她与同时期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接触和联络(海伦凯勒、爱迪生、美国总统威尔逊、甚至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都与她有过书信往来),为了推广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她是法西斯与斯大林最为忌惮的女人!(希特勒、墨索里尼曾下令关闭并摧毁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境内所有蒙特梭利学校,斯大林也干过同样的事情)她的头像被印在了意大利1000元里拉的钞票上!(现已停止流通)她是第一位因为“幼儿教育”而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人!(诺贝尔和平奖在当时还不那么坑爹)她有一个私生子,直到晚年蒙特梭利才与其子马里奥.蒙特梭利相认,而这个儿子日后继承并把她的思想遗产给发扬光大了!最为重要的是,她的教学法从创立至今,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时至今日,蒙特梭利教学法从第一所意大利儿童之家创建至今,已经经历了105年的历史了。可以说,20世纪最牛逼拉轰的女性,绝对少不了蒙特梭利这一个。但在诸多光环的背后,她始终坚持称她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科学工作者。而孩子则是她的研究对象。而这一特质,也始终贯彻在蒙特梭利教学法,以及蒙特梭利的教学环境之中。很显然,这么短的内容,是不可能让你对蒙特梭利有个更加清晰完整的概念的,要是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完蒙特梭利的一生,那她也不会被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了。(澳大利亚甚至有一出话剧,内容便是以蒙特梭利的一生为题材)
先顶个。。。。相信M不会太监的。。。。哈哈
《蒙特梭利教师在干些啥(1)》对于蒙特梭利教室而言,我们有大量的观察记录表格,随时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记录,我们也会根据孩子与教具互动的情况,立刻修改课程,让孩子转向去进行更适合他现阶段能力的工作。(恩,工作,这是蒙特梭利教师称呼课程的方式)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与传统幼师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此,比起教师,我们再工作进行的方式上反而更像医生——通过观察孩子,判断孩子的真实需求,通过环境中大量的教具,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经验选择适合当下个体的课程,引导儿童进行课程。这个过程难道不像一个医生在审视病人时的流程么?说到底,因材施教的教育,也不过如此而已了。无论是那一种教职与教学法,也不会有蒙特梭利教师那么多要处理的数据与记录。除了大量的观察记录表格外,蒙特梭利教室的另一个特点,便是数目众多的教具。这些教具并不是纯粹让孩子发泄精力用的玩具,每一个教具的呈现,都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这些目的甚至会串联起来,为孩子获取更高层级的能力架桥修路。举一个例子:参观过蒙特梭利教室的人可能都会见到“舀”这么一个工作用具,再外行的人也能看得出来这个教具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使用勺子。可是你们是否想过,借由使用勺子,孩子的手指与手腕通过锻炼所获得的灵活性与力量,同时也会为他日后在写字时打下基础呢?呈现在蒙特梭利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用具,都不是无意义的创设,其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目的与原理。简而言之,蒙特梭利教室中,不会有“玩具”(toy)。然而,大量的记录表格和大量的教具,都只是肉眼可见最浅显的部分……就想你空有病例和药品,但你没有专业知识,你一样医治不了病人,你一样发现不了任何人的病症。一个蒙特梭利教师就像医生,不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你永远不知道要如何对症下药,要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内在需求。一个蒙特梭利教师,一方面要能精熟蒙特梭利所有主要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要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孩子的状况,随时制定出新的课程进行方法,这些方法有时候甚至不局限于教具既有的操作模式……用我在跟家长介绍蒙特梭利与传统班课程的说法来说的话:传统教学是1个老师,用一套课程,教全班30个孩子。(假设)而对于蒙特梭利教师,则是1个老师,用30个课程(甚至更多),教全班30个孩子,每个孩子学的都还不一样。这是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儿童之家与传统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扫盲备注: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系蒙特梭利称呼依循自己的教学法所创设的班级名字,因为这样一个班级环境完全是以儿童为中心所设计并建设的,因此称为儿童之家。
1小蒙有私生子啊????我一直以为她为了科学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就跟南丁格尔一样的存在…2我喜欢m对蒙氏老师的比喻。3等更~
哎呦,取经的好帖又一次浮现!前排喽
感觉,蒙教,不适合中国先阶段,幼儿园的教学!是不?
火前刘明混脸熟
卤煮可以写写瑞吉欧和蒙台梭利在中国怎么才能推广开来 总感觉这些理念和中国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
「广州脑立方」:引爆右脑脑力潜能.幼教,创新加盟模式,让孩子在记忆力,阅读理解,思维力,创造力,学习力快人一步
3、教育是需要成本的今天来了一个想加盟我们系统的幼儿园园长,是河南周口市的,此园长刚参观完我们儿童之家,便豪气干云的跟我们的老板(也是我们的指导教授)说:“想在周口市也开一个最高端的学校,开十几个这样的班。”恩,这样五大三粗的园长咱也不是没见过了,于是从软硬件上一项一项的提出了儿童之家创设的条件与要求,说完以后,此园长大气不敢喘一个的灰溜溜的离开了。儿童之家的具体创设条件,相较于一般的幼儿园来讲,其要求是极其严苛的。这种严苛的要求可以说是体现在硬件和软件双重层面之上。而其中最为困难的,却还不是硬件,毕竟钱的事情有时候真是最简单的事情……钱不够,挣多点就是了。反而软件,即师资上而言,才是儿童之家最为困难的部分。从最容易量化的硬件角度去衡量,一间儿童之家的创设至少需要价值60W的硬件设备。这种价位的班级创设,可以说没几个学校有底气能做得到。这种价位的环境创设所创造出来的儿童之家,每一个部分都是精雕细琢,精细创造的工艺品。而蒙特梭利教学对于完备环境和标准教具的严重依赖,又使得这里面的环境创设成本几乎不太可能被压缩掉。而标准化的蒙特梭利教具,动辄便是上千元的教具,更别说那些由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唯一指定认证的教具厂商,所生产的教具了……(劣质的蒙特梭利教具,不如叫做玩具。)因此在硬件的成本上,注定了儿童之家只能是走高端精品教学的路线。有时候,这也很无奈的成为了鉴别一间蒙特梭利学校的标准之一:低价位的蒙特梭利学校(每个月2000以下),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就是使用了蒙特梭利教学的阉割山寨版理念。当然还有一个情况,那就是这是间公办幼儿园╮(╯_╰)╭并不是说高价幼儿园就一定是做正统蒙特梭利教学了,只是蒙特梭利幼儿园的硬件成本,便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使得有心真的想办好蒙氏班的学校,往往不得不先负担起这庞大的成本,这在国内缺乏教育理想的幼教环境中可以说是很难出现的情况。而这还仅仅只是第一道坎,跨过了这一道坎,我们才真正面对到了蒙特梭利教学中最大的关键因素——人(教师)。对于有心想成为蒙特梭利教师的人,可以参考一下我下面要说的内容。一个蒙特梭利教师可以说是一个蒙氏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一个经验丰富的蒙特梭利教师,即便不在一个有完备环境的蒙氏班中,他也可以运用蒙特梭利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当然,缺乏了环境与教具实体,这个班还能不能叫蒙氏班还有待商榷)而这样一个教师,需要负担多大的成本来养成呢?笔者这里给出一个参考例子。如果是对蒙特梭利教学圈子有一定了解的人,可能都听过AMI这个教学机构,这是由玛利亚.蒙特梭利本人所创建的,旨在发扬与发展其研究成果的全球性学术机构。AMI可以说是代表了蒙特梭利学界的最高水平,而其对蒙特梭利教师的培训可以说是最为严苛与严谨的。首先,在海外的AMI培训中心,参与培训的学历基本条件至少是硕士以上。其次,整个AMI的培训流程历时进9个月的脱产培训,其中包括了6个月的讲座、教具操作示范、教具操作练习、蒙特梭利理论研讨会和3个月的观察与实习期。而结业的条件也是极其严苛的,其一、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每个学员最终都要上交并制作出最少4大本的,我们称之为“Album”的工作手册,上面有我们在培训期间所学的所有教具操作的细节与相关理论应用、以及我们根据蒙特梭利的原著,所撰写的约10篇左右的蒙特梭利理论相关论文;其二、毋庸置疑,你必须满勤,或至少保证90%以上的出勤率;其三、你还必须通过笔试、以及由一个专门的国际专家组组成的考官团队所举行的操作考试,并通过这个考官团队的面试提问。只有这样,你才能拿到AMI的蒙特梭利教师资格证,或者我们称之为“无国界蒙特梭利教师资格证”的证书。当然,这被称为无国界教师资格证的证书,其经济成本也不菲,其在官方网站所公布的培训费用,折合成人民币最少也得5W以上……这还不包括食宿交通等。由此可见,一个专业的蒙特梭利教师,其培养成本、培养难度与代价之高。这绝对不是国内随随便便10天左右的培训便可以上完的内容。经过AMI专业培训出来后的老师,每一个都应该具备有如下能力:1、从零开始建构儿童之家;2、能十分熟练地运用蒙特梭利的理论观点,将其融汇入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并向家长解释儿童行为,为其提供建议;3、能熟练操作所有的蒙特梭利教具;4、能设计并把握一个班最少30个孩子的课程设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课程设计进程。说了那么多,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严肃的事实——那就是国内的蒙特梭利教学市场,究竟有多不成熟。我甚至可以断言,在全国数目众多的蒙氏园里,真正具有完备蒙特梭利环境的,不足5%,其余的全都是买了几件蒙特梭利教具用来充数的,对他们而言,挂上“蒙氏教育”只是为了能多收个100-200元的托费。而那具有完备环境的5%,配备有相对专业的蒙特梭利教师的学校,可以说不到这5%中的五分之一。而这,究其原因,也和国内蒙特梭利培训机构的乱象,脱不了干系。国内做蒙特梭利教学培训的机构——甚至包括目前名声大噪,被万千家长捧上神坛的孙瑞雪在内。几乎没有几个讲师或培训师,本身是受过专业蒙特梭利培训的(甚至连真正的儿童之家,他们都不见得呆过。)他们可能只是读了基本蒙特梭利的著作,便凭着自己对蒙特梭利的理解和臆测,开始招生培训。而你我都知道,中国人好扎堆,笃信着人多的地方一般也差不到哪去这样的逻辑思路。于是这样的思路使得我们大部分都成了那批“喝了富含三聚氰胺的蒙牛牛奶”的牺牲者。在这样的培训机构所培训出来的老师,可能连最基本的蒙特梭利理论都无法正确掌握。就更别提让他们去运作,去建构一个蒙特梭利儿童之家了。因此,你不需要再问我到底考XXX的蒙氏证,有没有用了,因为我可以说,除非你是真的到AMI去培训过,并且毕业了拿到了AMI的教师资格证,在国内没有一张证书可以说明你在蒙特梭利教学领域有任何专业性。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只是那些多收200元托费的幼儿园,多考个证聊胜于无。而对师资的极端要求,也是限制了蒙特梭利教学发展的最大理由。因此,园长碰友们,行行好,别再说什么“你们这样的班我们回去开10个!”这样的狗屁话了,你说不定连教室的一半都建不起来。好吧,喝了点酒,貌似说话不太有逻辑,先这样吧。
每条路都不容易啊!像你说的AMI的在国内学习者少之又少,而现实生活中很少人会为孩子在幼儿期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所以你的这个帖子有点走向极端。就像你说的,在幼教行业投入太多精力赚钱,不如做生意来的快,同样得到的是物质基础,何必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不过积极的肯专研的人也有,但是少。这只是我个人的心声,不代表所有人。望没激怒楼主。
谢谢楼主科普!
恭喜我蒙台梭利证书被搞掉了
楼主,可以转你的(世纪大坑)的帖子吗?我想转到我们学校的贴吧去。因为我们也是这个专业的,觉得你写的很好,想和大家分享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推荐到广播
60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凤舞之恋)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特梭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